CN110539790A -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9790A
CN110539790A CN201910718269.6A CN201910718269A CN110539790A CN 110539790 A CN110539790 A CN 110539790A CN 201910718269 A CN201910718269 A CN 201910718269A CN 110539790 A CN110539790 A CN 110539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gear
hole
support beam
mounting part
fram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8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达宏
朱成成
刘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 Zhi Da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 Zhi Da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 Zhi Da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 Zhi Da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8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9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器支架及车辆,涉及转向设备的技术领域,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支撑梁内部中空;转向器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支撑梁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转向器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车架纵梁安装上设置有与支撑梁连通的第二通孔和第二凹槽;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支撑梁内部中空能够减轻自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起到减重孔的作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凹陷的设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转向器支架占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避免其与其他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方便使用者装卸以及维修。上述设置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Description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客车已经成为人类运输和载客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转向器是新能源客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连接转向盘的转向轴和车轮系统的转向拉杆,能够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因此,转向器在车辆内部安装的牢固性直接决定了转向系统的正常运行。
转向器支架是转向器的支撑件,并且是将地面转向阻力矩传递到转向器的中间机构。
但是,现有的转向器支架的重量较大,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器支架及车辆,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向器支架的重量较大,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
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之间,且所述支撑梁内部中空;
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梁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向器安装部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处;沿所述支撑梁中心轴方向的投影,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呈矩形;且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梁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安装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处;沿所述支撑梁中心轴方向的投影,所述车辆纵梁安装部呈矩形;且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呈圆柱状;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中心处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呈圆锥状,且圆锥的底部靠近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中心处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上设置有四个转向器安装孔,且四个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矩形的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四个角;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均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转向器安装部;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上设置有四个车架纵梁安装孔,且四个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矩形的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个角;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均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安装孔为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梁,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一光孔,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一螺纹孔;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为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梁,且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二光孔,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外沿处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外沿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加强筋;靠近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一端的四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支撑梁朝向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矩形四个角延伸;靠近车架纵梁安装部一端的四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支撑梁朝向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矩形四个角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为一体成型,且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为铸钢件。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器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梁内部中空,支撑梁在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轻自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起到减重孔的作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在保证转向器安装部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强度的基础上,也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由于转向器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凹陷的设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转向器支架占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避免其与其他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方便使用者装卸以及维修。另外,由于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中心处,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凹槽的中心处,这样能够令转向器支架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证其使用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上述转向器支架的设置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梁内部中空,支撑梁在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轻自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起到减重孔的作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在保证转向器安装部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强度的基础上,也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由于转向器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凹陷的设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转向器支架占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避免其与其他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方便使用者装卸以及维修。另外,由于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中心处,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凹槽的中心处,这样能够令转向器支架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证其使用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上述车辆的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的剖视图。
图标:1-转向器安装部;2-车架纵梁安装部;3-支撑梁;4-第一通孔;5-第一凹槽;6-第二通孔;7-第二凹槽;8-转向器安装孔;9-车架纵梁安装孔;10-第二阶梯孔;11-第二光孔;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加强筋;14-穿线部;1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以及支撑梁3;支撑梁3设置在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之间,且支撑梁3内部中空;转向器安装部1上设置有与支撑梁3连通的第一通孔4;转向器安装部1远离支撑梁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第一通孔4设置在第一凹槽5的中心处;沿支撑梁3中心轴方向的投影,转向器安装部1呈矩形;且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车架纵梁安装上设置有与支撑梁3连通的第二通孔6;车架纵梁安装远离支撑梁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二通孔6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中心处;沿支撑梁3中心轴方向的投影,车辆纵梁安装部呈矩形;且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
其中,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以及支撑梁3可以选用金属材料制成。
支撑梁3的两端与可以分别与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焊接。
支撑梁3可以为长方体。
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可以的边沿处可以为圆角。这样能够避免划伤其他结构件。
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7的内壁拐角处可以为圆角。
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均可以为安装板。
较佳的,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上均可设置有穿线部14,电线可从穿线部14穿过,穿线部14能够对电线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以及支撑梁3;支撑梁3设置在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之间,且支撑梁3内部中空;转向器安装部1上设置有与支撑梁3连通的第一通孔4;转向器安装部1远离支撑梁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第一通孔4设置在第一凹槽5的中心处;沿支撑梁3中心轴方向的投影,转向器安装部1呈矩形;且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车架纵梁安装上设置有与支撑梁3连通的第二通孔6;车架纵梁安装远离支撑梁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二通孔6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中心处;沿支撑梁3中心轴方向的投影,车辆纵梁安装部呈矩形;且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梁3内部中空,支撑梁3在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轻自重;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6起到减重孔的作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7的设置在保证转向器安装部1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强度的基础上,也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由于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凹陷的设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转向器支架占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避免其与其他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方便使用者装卸以及维修。另外,由于第一通孔4设置在第一凹槽5的中心处,第二通孔6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中心处,这样能够令转向器支架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证其使用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上述转向器支架的设置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梁3呈圆柱状;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向器安装部1的中心处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中心处。
其中,支撑梁3与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连接处均倒圆角。这样能够提高连接处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圆柱形的支撑梁3能够令其支撑能力在各个方向上均衡,从而提高转向器支架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梁3呈圆锥状,且圆锥的底部靠近车架纵梁安装部2;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向器安装部1的中心处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中心处。
本实施例中,支撑梁3呈圆锥状,圆锥形封闭连贯的曲面以及内部中空的设置,既能够保证转向器支架的屈服强度,又能够减轻自身的重量,较小转向器支架的占用空间。
如图1-图3以及图5-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向器安装部1上设置有四个转向器安装孔8,且四个转向器安装孔8分别设置在矩形的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个角;转向器安装孔8均朝远离支撑梁3的方向凸出于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上设置有四个车架纵梁安装孔9,且四个车架纵梁安装孔9分别设置在矩形的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个角;车架纵梁安装孔9均朝远离支撑梁3的方向凸出于车架纵梁安装部2。
其中,转向器支架还可以包括与四个转向器安装孔8配合的四个第一固定螺栓,以及与四个车架纵梁安装部2配合的四个第二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可均为双头螺栓,这样能够令使用者能够从转向器安装孔8和车架纵梁安装孔9的两端拧入或者拧出双头螺栓,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转向器安装孔8均朝远离支撑梁3的方向凸出于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孔9均朝远离支撑梁3的方向凸出于车架纵梁安装部2,即,转向器安装和车架纵梁安装孔9存在加厚部,这样能够令转向器支架与车身连接的更加稳定。另外,转向器安装孔8和车架纵梁安装孔9均设置在四角,这种均匀间隔设置的方式,方便转向器支架与车身连接的更加牢固。
如图4和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向器安装孔8为第一阶梯孔;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支撑梁3,且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一光孔,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一螺纹孔;车架纵梁安装孔9为第二阶梯孔10;第二阶梯孔10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支撑梁3,且第二阶梯孔10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二光孔11,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二螺纹孔12。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连接转向器安装部1和转向器的固定螺栓或者固定螺杆先穿过第一光孔然后再旋入第一螺纹孔;同理,连接车架纵梁安装部2和车架纵梁的固定螺栓或者固定螺杆先穿过第二光孔11然后再旋入第二螺纹孔12。这种设置能够便于安装且提高安装的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梁3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5。
其中,开口15可以为多个,多个开口15应设置在支撑梁3不同的周向平面上,这样能够在减轻自重的情况下保证支撑梁3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开口15的设置能够减小支撑梁3的自重,从而减轻转向器支架的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向器安装部1和车架纵梁安装部2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设置在第一凹槽5的外沿处和第二凹槽7的外沿处。
其中,第一加强筋可以为一根与第一凹槽5外沿形状一致的环形的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还可以为多根沿第一凹槽5间隔设置的加强筋,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一个凸出的转向器安装孔8。同理,第二加强筋13可以为一根与第二凹槽7外沿形状一致的环形的加强筋,第二加强筋13还可以为多根沿第二凹槽7间隔设置的加强筋,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13之间设置有一个凸出的车架纵梁安装孔9。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13的设置能够提高转向器支架的强度。
如图1、图2、图4、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加强筋13;靠近转向器安装部1一端的四个第二加强筋13,从支撑梁3朝向转向器安装部1的矩形四个角延伸;靠近车架纵梁安装部2一端的四个第二加强筋13从支撑梁3朝向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矩形四个角延伸。
其中,第二加强筋13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靠近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个第二加强筋13远离转向器安装部1的一端,可以与靠近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个第二加强筋13远离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一端对应连接。即,靠近转向器安装部1的第二加强筋13在支撑梁3方向上的长度与靠近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第二加强筋13在支撑梁3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等于支撑梁3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向器支架与车身的连接处对连接强度的需求更大,即,在转向器安装孔8和车架纵梁安装孔9处对连接强度的需求更大。因此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3,这样能够提高转向器支架的强度,令其与车身的连接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以及支撑梁3为一体成型,且转向器安装部1、车架纵梁安装部2以及支撑梁3为铸钢件。
本实施例中,一体成型的加工简单,铸钢件的强度较高,这样能够增加转向器支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支架。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梁3内部中空,支撑梁3在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轻自重;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6起到减重孔的作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7的设置在保证转向器安装部1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强度的基础上,也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由于转向器安装部1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以及车架纵梁安装部2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凹陷的设置在减轻自重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转向器支架占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避免其与其他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方便使用者装卸以及维修。另外,由于第一通孔4设置在第一凹槽5的中心处,第二通孔6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中心处,这样能够令转向器支架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证其使用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上述车辆的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
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之间,且所述支撑梁内部中空;
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梁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向器安装部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处;沿所述支撑梁中心轴方向的投影,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呈矩形;且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梁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安装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处;沿所述支撑梁中心轴方向的投影,所述车辆纵梁安装部呈矩形;且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边均向矩形中心方向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呈圆柱状;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中心处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呈圆锥状,且圆锥的底部靠近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中心处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上设置有四个转向器安装孔,且四个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矩形的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四个角;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均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转向器安装部;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上设置有四个车架纵梁安装孔,且四个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矩形的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四个角;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均朝远离所述支撑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孔为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梁,且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一光孔,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一螺纹孔;
所述车架纵梁安装孔为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梁,且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径较大的孔为第二光孔,内径较小的孔为第二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部和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外沿处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外沿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加强筋;靠近所述转向器安装部一端的四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支撑梁朝向所述转向器安装部的矩形四个角延伸;靠近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一端的四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支撑梁朝向所述车架纵梁安装部的矩形四个角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为一体成型,且转向器安装部、车架纵梁安装部以及支撑梁为铸钢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器支架。
CN201910718269.6A 2019-08-05 2019-08-05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Pending CN110539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269.6A CN110539790A (zh) 2019-08-05 2019-08-05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269.6A CN110539790A (zh) 2019-08-05 2019-08-05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790A true CN110539790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8269.6A Pending CN110539790A (zh) 2019-08-05 2019-08-05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979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5387A1 (de) * 2010-11-02 2012-05-03 Ksm Castings Gmbh Achsträger, insbesondere Vorderachsträger für Kraftfahrzeuge
CN203623768U (zh) * 2013-12-16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支架
DE102014202958A1 (de) * 2013-03-01 2014-09-04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Konstruktion eines Aufhängungsrahmens
CN207128980U (zh) * 2017-08-29 2018-03-23 十堰市金海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转向器支架
CN207345914U (zh) * 2017-09-21 2018-05-11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转向器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555093U (zh) * 2019-08-05 2020-05-19 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5387A1 (de) * 2010-11-02 2012-05-03 Ksm Castings Gmbh Achsträger, insbesondere Vorderachsträger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4202958A1 (de) * 2013-03-01 2014-09-04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Konstruktion eines Aufhängungsrahmens
CN203623768U (zh) * 2013-12-16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支架
CN207128980U (zh) * 2017-08-29 2018-03-23 十堰市金海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转向器支架
CN207345914U (zh) * 2017-09-21 2018-05-11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转向器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555093U (zh) * 2019-08-05 2020-05-19 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0428B (zh) 低地板车辆用轴桥及安装有该轴桥的低地板转向架
CN210555093U (zh)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CN110126569A (zh) 一种载重车用板簧固定装置
CN110539790A (zh) 转向器支架及车辆
CN110509938A (zh) 车内设备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8923957U (zh) 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112026818B (zh) 动力包吊挂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05706136U (zh) 动力电池安装纵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473369B (zh) 一种减重电机壳体及电机总成
CN114368430B (zh) 车辆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10509755A (zh) 电池包整体式纵梁以及汽车
CN210200811U (zh) 一种可固定电池组的铝桶
KR20230119444A (ko) Pbv의 배터리 마운팅 구조
CN209912914U (zh) 电池包下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195216A (zh) 一种嵌套齿条
CN218160634U (zh) 下壳体及电池包
CN106741194B (zh) 厢式挂车连接件
CN211138906U (zh) 一种腰部加强的轻量化车轮轮辐
CN219668403U (zh) 一种平衡车及其支撑骨架
CN206141214U (zh) 水平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转向架构架
CN216969805U (zh) 一种车架及车辆
CN217545748U (zh) 电机外壳、电机及车轮组件
CN216554774U (zh) 一种抱箍
CN218416285U (zh)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CN220220376U (zh) 电池定位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