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9715A - 侧防护杠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侧防护杠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9715A
CN110539715A CN201910758091.8A CN201910758091A CN110539715A CN 110539715 A CN110539715 A CN 110539715A CN 201910758091 A CN201910758091 A CN 201910758091A CN 110539715 A CN110539715 A CN 110539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ction
hole
bumper
pedal
plat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80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9715B (zh
Inventor
蒋松
林国伟
何伟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80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9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4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extending primarily along the sides of, or completely encircl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防护杠及汽车,包括:护杠本体,所述护杠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伸缩移动;及第一紧固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或释放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本方案的侧防护杠相较于传统的侧杠结构,其整体长度由于能够根据不同车辆情况灵活可调,因而便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的车辆上,具有很高的使用和适用能力;并且这种两段伸缩可调的结构形式,在侧防护杠需要包装及运输时可收缩至很短长度,从而有效降低包装及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制造商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侧防护杠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防护杠及汽车。
背景技术
侧杠主要装备于SUV或皮卡这两种类型车辆上,用以保证该两类车型具有优良的全地形通过能力的同时并有效减少上车高度跨度,方便乘客上下车;此外还用于保护车体侧裙不受直接碰撞损坏,保证车辆安全。现有的侧杠通常由侧杠主体和塑胶踏板构成,侧杠主体一般为采用铁或不锈钢材料制造成型的板体或管体,其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塑胶踏板。这种传统结构的侧杠通常只能对应使用在一款特定的车型上,在面对不同车型具有的裙边长度或车门位置不同的情况时,侧杠的应用和适用能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此外,对于一些要求轮对轮安装的侧杠,长度通常达到两米甚至更长,长度过长直接导致产品包装及运输成本升高,经济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侧防护杠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适用能力差、包装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侧防护杠,其包括:
护杠本体,所述护杠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伸缩移动;及
第一紧固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或释放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
上述侧防护杠通过伸缩形变可灵活改变自身长度尺寸,从而适用于不同年份、不同长度的车型,同时便于包装、运输,降低成本。具体而言,该侧防护杠装配于汽车车身的侧部裙边上,当面对待安装的汽车具有不同车身长度时,相应的侧部裙边的长度也大小不一。由于护杠本体被设计成能够相互伸缩移动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此时,仅需首先调节第一紧固机构,将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释放松开,之后相对伸缩移动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即可灵活调节护杠本体的总长度;当护杠本体的长度调节至与当前车辆的侧部裙边长度一致时,再次调节第一紧固机构而将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锁紧,侧防护杠便能够适配的装配到车身上了。基于此,本方案的侧防护杠相较于传统的侧杠结构,其整体长度由于能够根据不同车辆情况灵活可调,因而便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的车辆上,具有很高的使用和适用能力;并且这种两段伸缩可调的结构形式,在侧防护杠需要包装及运输时可收缩至很短长度,从而有效降低包装及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制造商的经济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一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管体伸缩移动;或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管体伸缩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包括连接支架、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所述连接支架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段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段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锁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机构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衔接处外部,所述连接支架设有凹部,所述护套被约束在所述凹部内,所述连接支架将所述护套压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踏板套和第二紧固机构,所述踏板套套装于所述护杠本体的外部并能够相对所述护杠本体移动,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分别与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或释放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套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一踏板套、及套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外部的第二踏板套,所述第一踏板套和所述第二踏板套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板套本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板套本体的两相对侧的第一收拢板边和第二收拢板边,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收拢板边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板套本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所述第二收拢板边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底部,并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以及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垫板、及分别与所述垫板连接的第三紧固组件和第四紧固组件,所述第三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锁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延伸方向相同的长槽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踏板套相抵;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二踏板套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五紧固组件,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五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移动连接。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防护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侧防护杠的结构示意图(收缩状态);
图2为图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侧防护杠的结构示意图(伸展状态);
图5为图2中A处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防护杠安装了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护杠本体;11、第一连接段;111、第一滑槽;12、第二连接段;121、第二滑槽;20、第一紧固机构;21、连接支架;211、凹部;22、第一紧固组件;23、第二紧固组件;30、护套;40、第一踏板套;50、第二踏板套;51、板套本体;52、第一收拢板边;53、第二收拢板边;54、长槽孔;60、第二紧固机构;61、垫板;62、第三紧固组件;63、第四紧固组件;70、第一端盖;80、第二端盖;90、安装支架;100、第五紧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具体可以是一种SUV或皮卡。鉴于SUV或皮卡可能会经常行驶在路面条件恶劣的地方(例如砂石路面、凹凸路面或阶梯路面等),所以在汽车设计阶段会将底盘设计为离地较高距离。在此基础上,底盘较高则会造成乘客上、下车辆不便,因此就需要在车身位于车门下方的裙边部位安装侧防护杠,使得乘客能够通过踩踏侧防护杠而克服底盘离地高度跨距较大的问题,提升车辆使用体验。
此外,可以理解的,侧防护杠除了辅助乘客上、下汽车之外,本身还具有较强的防护性能,可保障汽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车体侧部防止受到外物直接刚性碰撞而出现损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侧防护杠,其包括:护杠本体10及第一紧固机构20。可以理解的,护杠本体10为乘客上下车辆以及对车体进行侧向防护的主体部件。
在本方案中,防护本体被设计成至少两段式的装配结构,较优选地,防护本体由两段部件组装而成。即所述护杠本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所述第一连接段1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12伸缩移动;所述第一紧固机构20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或释放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12。
实施上述实施例,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上述侧防护杠通过伸缩形变可灵活改变自身长度尺寸,从而适用于不同年份、不同长度的车型,同时便于包装、运输,降低成本。具体而言,该侧防护杠装配于汽车车身的侧部裙边上,当面对待安装的汽车具有不同车身长度时,相应的侧部裙边的长度也大小不一。由于护杠本体10被设计成能够相互伸缩移动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此时,仅需首先调节第一紧固机构20,将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12释放松开,之后相对伸缩移动第一连接段11和/或第二连接段12,即可灵活调节护杠本体10的总长度;当护杠本体10的长度调节至与当前车辆的侧部裙边长度一致时,再次调节第一紧固机构20而将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12锁紧,侧防护杠便能够适配的装配到车身上了。基于此,本方案的侧防护杠相较于传统的侧杠结构,其整体长度由于能够根据不同车辆情况灵活可调,因而便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的车辆上,具有很高的使用和适用能力;并且这种两段伸缩可调的结构形式,在侧防护杠需要包装及运输时可收缩至很短长度,从而有效降低包装及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制造商的经济性。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11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12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一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管体伸缩移动;或所述第一连接段11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12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管体伸缩移动。通过如此结构设计,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能够快速拼装形成护杠本体10,结构简单,可制造性强;并且,通过设计选配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外径,使得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能够通过套装方式装配,使得在面对不同车型而需要调节护杠本体10的长度,仅需稍用力推拉第一管体和/或第二管体,使两者进行相对伸缩滑移即可调节护杠本体10的长度,操作极为方便、快捷,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降低调节难度。此外,护杠本体10采用管体制造,能够充分利用管体的结构刚度与强度,抗弯折能力强的优点,进而提升侧防护杠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是圆管体、方管体、椭圆管体等各种规则截面形状或不规则截面形状的管体。当然了,在保证结构刚度与强度的条件下,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也可以采用各种厚度或形状的板件或杆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在本方案中,需要调节护杠本体10的长度时,需要松开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以便两者能够相对滑移,而当调定护杠本体10的长度后,为确保使用可靠则需要锁定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以保证两者相对固定不动。基于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机构20包括连接支架21、第一紧固组件22和第二紧固组件23,所述连接支架21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段1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二连接段12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滑槽121,所述第一紧固组件22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111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21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组件23插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121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2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锁紧固定。其中,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的底面,从而不影响侧防护杠美观,且方便调节操作。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的主体为U型的槽腔,靠近槽口的两侧槽壁沿相对方向各伸出一块夹板,两块夹板中间形成有间隙,以方便第一紧固组件22和第二紧固组件23穿过。可以理解的,第一紧固组件22和第二紧固组件23为螺栓组件;螺母头预设嵌设在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内,并受两块夹板约束而不会脱出于槽腔外部;螺栓杆依次传统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与螺母头对齐,之后转动螺栓杆使其与螺母头拧紧,即可将连接支架21与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的底面压紧,从而保证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调定位置后锁紧固定。而当需要再次伸缩调节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时,可以择一拧松第一紧固组件22或者第二紧固组件23,单侧推拉第一连接段11或第二连接段12即可,当然,也可以同时拧松第一紧固组件22和第二紧固组件23,同步推拉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伸缩滑移,该两种方式均能够快速调整护杠本体10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车型车辆安装。
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锁紧或松开第一连接段11以及第二连接段12,上述的螺栓组件也可以替换为现有技术中的快速卡夹、卡扣等紧固机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连接支架21通过钣金一体成型加工,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表面通过喷涂粉末涂层或电泳加工增强其防腐蚀能力,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1,图4和图5,如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采用套装方式装配,且为了保证正常安装及方便伸缩滑移调节,两根管体的内、外径需作适配设计,使得两者套装后优选形成间隙配合。但考虑到汽车实际使用环境的复杂性,极易导致环境中的碎砂石等异物进入配合缝隙内影响正常滑移。基于此问题,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紧固机构20还包括护套30,所述护套30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衔接处外部,所述连接支架21设有凹部211,所述护套30被约束在所述凹部211内,所述连接支架21将所述护套30压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外表面上。如此,护套30能够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套接形成的缝隙包裹在内而避免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既能够保证产品美观,同时还能防止碎砂石进入而影响使用。此外,由于护套30被夹紧在连接支架21的中部形成的凹部211内,使得当锁紧连接支架21时,连接支架21也能够同步挤压护套30向内收缩而紧贴在管外壁上,以此进一步减小护套30与管体之间的间隙,也使得护套30安装更加牢固,位置不易松动。并且,当松开连接支架21而滑移调节第一连接段11和/或第二连接段12时,由于受到凹部211的限位作用,护套30不会跟随第一连接段11和/或第二连接段12侧移跑偏,使其始终包覆在两个管体的衔接处将配合缝隙可靠密封。
本方案中,护套30可选采用PP材料制成,成本低,易于制造成型。护套30的外表面可印制一些个性化的纹路或图案,以满足不同客户定制化需求,提高顾客使用体验。其它实施例中,护套30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材料制造,例如PE、硅胶等。
实际使用中,为避免碰到雨雪天气导致乘客踩踏护杠本体10上、下车时出现打滑而发生安全问题,然而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在上下车时对踩踏区域的位置要求通常不一,传统中固定位置的踏板会导致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差。基于此,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踏板套和第二紧固机构60,所述踏板套套装于所述护杠本体10的外部并能够相对所述护杠本体10移动,所述第二紧固机构60分别与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10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10,或释放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10。如此,当第二紧固机构60松开踏板套时,不同乘客能够根据自身对踩踏区域的喜好推拉踏板套在护杠本体10滑移;当调定护板套的位置后再次锁紧第二紧固机构60使护板套与护杠本体10固定不动即可,由此便能够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提升踏板套的适用能力。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进一步地,在本方案一较优选的实施例中,针对护杠本体10采用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的分段式拼装结构,所述踏板套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外部的第一踏板套40、及套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外部的第二踏板套50,第一踏板套40位于第二踏板套50的前方位置,也即第一踏板套40靠近车头一端,第二踏板套50靠近车位一端。如此能够分别调节第一踏板套40和第二踏板套50的位置,方便乘客左右脚分别踩踏第一踏板套40和第二踏板套50进行上、下车。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6,本方案中,所述第一踏板套40和所述第二踏板套50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板套本体51、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板套本体51的两相对侧的第一收拢板边52和第二收拢板边53,所述第一收拢板边52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收拢板边53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板套本体51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收拢板边52和所述第二收拢板边53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底部,并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一滑槽111相对以及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滑槽121相对;所述第二紧固机构60包括垫板61、及分别与所述垫板61连接的第三紧固组件62和第四紧固组件63,所述第三紧固组件62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111内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111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52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53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紧固组件63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121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121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52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5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锁紧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踏板套40和第二踏板套50采用PP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柔韧性与耐磨性,其表面可制作出防滑纹路,提高踩踏安全性,和/或制作出特殊纹路或图案,以凸显不同乘客的个性化需求。第一踏板套40和第二踏板套50由板套本体51、第一收拢板边52和第二收拢板边53构成,具体可理解两个踏板套为一种带有开口的半封闭板筒结构。如此,安装时将板套本体51弯折形变增大开口的程度而方便套装到护杠本体10(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的外部,安装操作便捷;之后板套本体51自恢复形变而可贴紧在护杠本体10的外壁上,由于第一收拢板边52和第二收拢板边53延伸包覆至护杠本体10的底面,如此便能够将两个踏板套与护杠本体10预装配固定。在此基础上,乘客便能够滑移调节两个踏板套在护杠本体10上的位置,由此获得所需的踩踏区域。待调定后,锁紧第三紧固组件62和第四紧固组件63即可防止两个踏板套松脱,方便乘客上、下踩踏。
可以理解的,第三紧固组件62和第四紧固组件63为螺栓组件,操作方式与上述第一、第二紧固组件2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其它实施例中,第三、第四紧固组件63也可以替换为快速卡夹、卡扣等紧固机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踏板套初始安装到护杠本体10上后,两个收拢板边与护杠本体10之间形成间隙。之后锁紧螺栓组件,垫板61压迫两个收拢板边逐渐贴紧护杠本体10的外壁,间隙逐渐被压缩,如此可增加踏板套与护杠本体10之间的摩擦力,最后通过拧紧螺栓组件锁紧垫板61,垫板61夹紧收拢板边即可牢靠固定踏板套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7,实际安装中,为了能够将侧防护杠装配到车身上,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安装支架90和第五紧固组件100,所述安装支架90通过所述第五紧固组件10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12移动连接。如此安装之间的一端通过第五紧固组件100与护杠本体10连接固定,另一端能够固定在车身上,由此达到上述安装目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90为异形结构,大体由折弯的支架本体和连接在支架本体相对两端的带孔翼板构成。第五紧固组件100同样为螺栓组件,能够穿过孔而与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锁紧固定。当松开螺栓组件时,安装支架90能够在护杠本体10上滑移,从而满足不同车型上不同安装点的安装要求,使本方案的侧防护杠的适用能力大为提升。
请继续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拢板边52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53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11或所述第二滑槽121延伸方向相同的长槽孔54。如此,当实际安装中,当遇见某些车型使安装支架90恰好安装在踏板套的正下方位置处时,由于开设有长槽孔54,便可以稍用力将踏板套的开口任一或两侧的收拢板边掰开一定角度而使螺栓组件可以插置到踏板套下方,之后锁紧螺栓组件即可。此方案增加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侧防护杠的可安装能力。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4,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第一端盖70和第二端盖80,所述第一端盖7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踏板套40相抵;所述第二端盖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二踏板套50相抵。通过第一端盖70和第二端盖80的设置,不仅可起到装饰作用,此外还能够方式第一踏板套40或第二踏板套50移动到两端的极限位置时受到第一端盖70和第二端盖80的阻挡,而不会从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上脱离掉落,确保第一踏板套40和第二踏板套50滑移调节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杠本体,所述护杠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伸缩移动;及
第一紧固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或释放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一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管体伸缩移动;或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第一管体,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管体插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管体伸缩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包括连接支架、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所述连接支架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段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段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锁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机构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衔接处外部,所述连接支架设有凹部,所述护套被约束在所述凹部内,所述连接支架将所述护套压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踏板套和第二紧固机构,所述踏板套套装于所述护杠本体的外部并能够相对所述护杠本体移动,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分别与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连接,并能够锁紧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或释放所述踏板套和所述护杠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套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一踏板套、及套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外部的第二踏板套,所述第一踏板套和所述第二踏板套结构相同,且两者均包括板套本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板套本体的两相对侧的第一收拢板边和第二收拢板边,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收拢板边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板套本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所述第二收拢板边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底部,并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以及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垫板、及分别与所述垫板连接的第三紧固组件和第四紧固组件,所述第三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和/或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拢板边和/或所述第二收拢板边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延伸方向相同的长槽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踏板套相抵;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第二踏板套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侧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杠还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五紧固组件,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五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移动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防护杠。
CN201910758091.8A 2019-08-16 2019-08-16 侧防护杠及汽车 Active CN110539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8091.8A CN110539715B (zh) 2019-08-16 2019-08-16 侧防护杠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8091.8A CN110539715B (zh) 2019-08-16 2019-08-16 侧防护杠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715A true CN110539715A (zh) 2019-12-06
CN110539715B CN110539715B (zh) 2021-02-02

Family

ID=6871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8091.8A Active CN110539715B (zh) 2019-08-16 2019-08-16 侧防护杠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97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6580A (zh) * 2022-07-29 2022-12-0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5779U (zh) * 2010-06-02 2010-12-29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滑槽式侧防护结构
CN201736936U (zh) * 2010-07-14 2011-02-09 马永涛 侧杠踏板通用支架
CN202279073U (zh) * 2011-10-25 2012-06-20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警车保险杠
CN203681457U (zh) * 2013-11-26 2014-07-02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侧杠组件、侧杠
CN205951882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侧面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186960U (zh) * 2016-11-30 2017-05-24 佛山市顺德区智辉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式汽车侧杠及使用其的汽车
CN108382341A (zh) * 2018-05-04 2018-08-10 山西卡每特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护杠
US20190047499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Javier Villegas Car Door Protect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5779U (zh) * 2010-06-02 2010-12-29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滑槽式侧防护结构
CN201736936U (zh) * 2010-07-14 2011-02-09 马永涛 侧杠踏板通用支架
CN202279073U (zh) * 2011-10-25 2012-06-20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警车保险杠
CN203681457U (zh) * 2013-11-26 2014-07-02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侧杠组件、侧杠
CN205951882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侧面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186960U (zh) * 2016-11-30 2017-05-24 佛山市顺德区智辉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式汽车侧杠及使用其的汽车
US20190047499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Javier Villegas Car Door Protector
CN108382341A (zh) * 2018-05-04 2018-08-10 山西卡每特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护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6580A (zh) * 2022-07-29 2022-12-0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715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1130B2 (en) Vehicle cowl cover
CA2383344C (en) Push bar mounting system
US8517452B2 (en) Tractor-trailer cross wind blocker
US8827351B1 (en) Tractor-trailer cross wind blocker
US4909559A (en)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argo bed
US8651528B2 (en) Vehicle splash guard
US20180272961A1 (en) Decorative Fender Accessory
US10406997B2 (en) Rail appliqué
US9745007B2 (en) Fender mirror mount
CN110539715B (zh) 侧防护杠及汽车
US20060001229A1 (en) Stone guard for step bar
CA2365727A1 (en) Telescoping bicycle fender
US20140021328A1 (en) Winch mou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installing a winch mount assembly
US9428099B1 (en) Universal lightbar mounting assembly
CA3073408C (en) Fender cap bracket, mud flap mounting bracket, and related methods of installation and use
EP1798135B1 (en) Wheelhouse assembly
US6340142B1 (en) Clamp device for holding a radar sensor on a bumper of an automobile
EP3409538B1 (en) Automobile roof rail and seal system
US10994787B2 (en) Vehicle splash guard
CN108422936B (zh) 汽车及其侧踏板
US20070075554A1 (en) Hood stru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ounting hood strut assembly to a vehicle body and a vehicle hood
US6540287B2 (en) Detachable fastening of an inner lining, in particular a roof lining, at a receiving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CN210760636U (zh) 汽车及车体侧防护杠
CN109955796B (zh) 用于车辆的附件以及具有这种附件的车辆
US9975535B1 (en) Component bracket and c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