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2341A - 一种汽车侧护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护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2341A
CN108382341A CN201810421363.0A CN201810421363A CN108382341A CN 108382341 A CN108382341 A CN 108382341A CN 201810421363 A CN201810421363 A CN 201810421363A CN 108382341 A CN108382341 A CN 108382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stick
hinge bar
fixed frame
bar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13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2341B (zh
Inventor
郭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Kameite Industri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Kameite Industri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Kameite Industri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Kameite Industri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13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2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2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2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2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2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extending primarily along the sides of, or completely encircling, a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07Remov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fol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侧护杠,涉及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护杠固定架、第一铰接杆、第一活动杠、第二铰接杆、第一滑块和第一推动装置,护杠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与护杠固定架铰接,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杠的第二端与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护杠固定架上,且第一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第一滑块在护杠固定架上沿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该汽车侧护杠,不仅具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的功能,同时能够向车辆外侧延展具备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侧护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护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汽车侧护杠,大多数采用整体式护杠,主要作用为防护外来撞击的一种保护,外观单调、笨重、功能单一。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还需要设置辅助的踩踏装置,使得车身的整体结构复杂化,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不仅具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的功能,同时能够向车辆外侧延展具备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包括护杠固定架、第一铰接杆、第一活动杠、第二铰接杆、第一滑块和第一推动装置,所述护杠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护杠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沿所述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优选的,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护杠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上。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防护杆,各所述防护杆的长度相同,各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的不同位置处,各所述防护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杠上的不同位置处,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二端的间距相等,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相邻的所述防护杆为第一防护杆,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防护杆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长度,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防护杆的长度,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的一定位块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活动杠和所述第二铰接杆均水平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护杠固定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一滑动孔道,所述第一滑块穿过所述第一滑动孔道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外侧的滑座内,所述第一滑块为L型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铰接杆、第二活动杠、第四铰接杆、第二滑块和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的固定连接杠的第一端,所述固定连接杠固定连接于车身上两个车门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所述固定连接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沿所述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均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铰接杆、所述第二活动杠和所述第四铰接杆均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护杠固定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二滑动孔道,所述第二滑块穿过所述第二滑动孔道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外侧的滑动轨道上,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均为电推缸,所述支架至少设置有两个。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护杠,通过护杠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护杠固定架可设置于一个车门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也可设置于所有车门所横跨长度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当汽车车门打开时,第一推动装置推动第一滑块在护杠固定架上沿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向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滑动,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一活动杠向外伸出,乘客下车时,可踩踏于第一活动杠上,方便车内乘客踩踏下车。当汽车车门关闭,第一推动装置拉回第一滑块,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一活动杠缩回,完成一次变形到还原的过程,此时,达到防护撞击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护杠,同时兼具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以及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并使车辆具有了良好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为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为展开状态的轴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为收缩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为收缩状态的轴侧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护杠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防护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活动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为收缩状态的俯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为收缩状态的轴侧图;
图16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为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为展开状态的轴侧图;
图18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护杠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固定连接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第三铰接杆或第四铰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活动杠或第二活动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推动装置或第二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二中的汽车侧护杠中的第一支座或第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杠固定架;11-定位块;12-支架;13-防护杆;131-第一防护杆;14-铰接座;15-第一转轴;16-第一滑动孔道;17-滑座;18-固定连接杠;19-第二滑动孔道;2-第一铰接杆;3-第一活动杠;31-第二转轴;4-第二铰接杆;5-第一滑块;511-滑动轨道;6-第一推动装置;61-第二推动装置;62-第一支座;63-第二支座;7-第三铰接杆;8-第二活动杠;9-第四铰接杆;51-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不仅具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的功能,同时能够向车辆外侧延展具备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包括护杠固定架、第一铰接杆、第一活动杠、第二铰接杆、第一滑块和第一推动装置,护杠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与护杠固定架铰接,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杠的第二端与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护杠固定架上,且第一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第一滑块在护杠固定架上沿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护杠,通过护杠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护杠固定架可设置于一个车门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也可设置于所有车门所横跨长度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当汽车车门打开时,第一推动装置推动第一滑块在护杠固定架上沿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向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滑动,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一活动杠向外伸出,乘客下车时,可踩踏于第一活动杠上,方便车内乘客踩踏下车。当汽车车门关闭,第一推动装置拉回第一滑块,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一活动杠缩回,完成一次变形到还原的过程,此时,达到防护撞击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护杠,同时兼具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以及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并使车辆具有了良好的装饰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如图1~13所示,包括护杠固定架1、第一铰接杆2、第一活动杠3、第二铰接杆4、第一滑块5和第一推动装置6,护杠固定架1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与护杠固定架1铰接,第一铰接杆1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动杠3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杠3的第二端与第二铰接杆4的第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4的第二端与第一滑块5铰接,第一推动装置6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上,且第一推动装置6用于推动第一滑块5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铰接于护杠固定架1上固定设置的一定位块11上。
护杠固定架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12,两个支架12用于将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一个车门或所有车门所对应的底盘上。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还包括多个防护杆13,各防护杆13的长度相同,护杠固定架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铰接座14,各防护杆13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一个铰接座14上;各防护杆13的第二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活动杠3上的不同位置处,防护杆13与铰接座14之间以及防护杆13与第一活动杠3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15形成铰接;相邻的两个防护杆13的第一端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防护杆13的第二端的间距相等,与第一铰接杆4相邻的防护杆13为第一防护杆131,第一防护杆131的第一端与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第一防护杆131的第二端与第一铰接杆2的第二端的间距。
防护杆13的长度等于第一铰接杆2的长度,相邻的两个防护杆13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防护杆13的长度,第一防护杆131的第一端与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第一铰接杆131的长度。
第一铰接杆2、第一活动杠3和第二铰接杆4均水平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的外侧,第一推动装置6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的内侧,护杠固定架1上设置有连通护杠固定架1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一滑动孔道16,第一滑块5穿过第一滑动孔道16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护杠固定架外侧的滑座17内,第一滑块5为L型滑块,且第一滑块5的一端与第一推动装置6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铰接,第一滑块5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4铰接。第一铰接杆2与护杠固定架1之间、第一铰接杆2与第一活动杠3之间、第二铰接杆4与第一活动杠3之间以及第二铰接杆4与第一滑块5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31形成铰接。第一推动装置6为电推缸,第一滑块5的一端与第一推动装置6的缸杆的自由端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侧护杠,通过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一个车门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也可固定连接于所有车门所横跨长度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当汽车车门打开时,第一推动装置6推动第一滑块5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向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滑动,使得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防护杆13和第一活动杠3同时向外水平伸出,第一铰接杆2和各防护杆13在绕其各自铰接轴偏转的过程中相互平行,乘客下车时,乘客可踩踏于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防护杆13和第一活动杠3所形成的踩踏平面上,方便车内乘客踩踏下车。当汽车车门关闭,第一推动装置6拉回第一滑块5,使得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防护杆13和第一活动杠3缩回,且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和第一活动杠3形成一条直线,完成一次变形到还原的过程,此时,汽车侧护杠能够对汽车的车身形成保护,防止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汽车车身的侧部而撞击车身。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侧护杠,同时兼具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以及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并使车辆具有了良好的装饰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侧护杠,如图14~26所示,包括护杠固定架1、第一铰接杆2、第一活动杠3、第二铰接杆4、第一滑块5和第一推动装置6,护杠固定架1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与护杠固定架1铰接,第一铰接杆2的第二端与活动杠3的第一端铰接,活动杠3的第二端与第二铰接杆4的第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4的第二端与第一滑块5铰接,第一推动装置6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上,且第一推动装置6用于推动第一滑块5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还包括第三铰接杆7、第二活动杠8、第四铰接杆9、第二滑块51和第二推动装置61,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铰接于护杠固定架1上固定设置的固定连接杠18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杠18固定连接于车身上两个车门之间所对应的护杠固定架1上,固定连接杠18的第二端与第四铰接杆9的第一端铰接,第四铰接杆9的第二端与第二活动杠8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活动杠8的第二端与第三铰接杆7的第一端铰接,第三铰接杆7的第二端与第二滑块51铰接,第二推动装置61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上,且第二推动装置61用于推动第二滑块51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第一推动装置6和第二推动装置61分别位于护杠固定架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第一推动装置6通过第一支座62固定连接于护杠固定架1上,第二推动装置6通过第二支座63固定连接于护杠固定架1上。
护杠固定架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12,两个支架12用于将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所有车门所对应的底盘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侧护杠,通过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护杠固定架1固定连接于车身上所有车门所横跨长度所对应的车身下部的底盘上,即护杠固定架1的一端连接于底盘上对应于第一个车门的前侧边沿的位置处,护杠固定架1的另一端连接于底盘上对应于第二个车门的后侧边沿的位置处,第一活动杠3和第二活动杠8分别对应第一个车门和第二个车门设置;当汽车第一个车门打开时,第一推动装置6推动第一滑块5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向第一铰接杆2的第一端滑动,使得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和第一活动杠3同时向外水平伸出,乘客下车时,乘客可踩踏于第一活动杠3上;当汽车第二个车门打开时,第二推动装置61推动第二滑块51在护杠固定架1上沿护杠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向第四铰接杆9的第一端滑动,使得第三铰接杆7、第四铰接杆9和第二活动杠8同时向外水平伸出,乘客下车时,乘客可踩踏于第二活动杠8上;方便车内乘客踩踏下车。当汽车第一个车门关闭,第一推动装置6拉回第一滑块5,使得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和第一活动杠3缩回,且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和第一活动杠3形成一条直线,完成一次变形到还原的过程;当汽车第二个车门关闭,第二推动装置61拉回第二滑块51,使得第三铰接杆7、第四铰接杆9和第二活动杠8缩回,且第三铰接杆7、第四铰接杆9和第二活动杠8形成一条直线,完成一次变形到还原的过程;此时,汽车侧护杠能够对汽车的车身形成保护,防止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汽车车身的侧部而撞击车身。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侧护杠,同时兼具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撞以及上下车辅助踩踏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并使车辆具有了良好的装饰效果。
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第三铰接杆7和第四铰接杆9的长度相同,第一铰接杆2、第二铰接杆4、第三铰接杆7和第四铰接杆9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活动杠3或第二活动杠8与护杠固定架1之间形成阶梯式的结构,使得乘客踩踏时姿势更为合理,踩踏的感觉更为舒适。
第三铰接杆7、第二活动杠8和第四铰接杆9均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的外侧,第二推动装置61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的内侧,护杠固定架1上设置有连通护杠固定架1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二滑动孔道19,第二滑块51穿过第二滑动孔道18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护杠固定架1外侧的滑动轨道511上,第二滑块51的一端与第二推动装置61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连接,第二滑块51的另一端与第三铰接杆7铰接。
第一推动装置6和第二推动装置61均为电推缸,第一滑块5的一端与第一推动装置6的缸杆的自由端铰接,第二滑块51的一端与第二推动装置61的缸杆的自由端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护杠,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并不仅限于为电推缸,也可为其他推动装置,只要能够实现推动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在护杠固定架上沿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即可,例如,也可为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的推动装置,其中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的自由端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连接;又如:也可为包括电机和曲柄连杆的推动装置,电机带动曲柄连杆运转,曲柄连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连接滑块。支架的设置个数也不限于两个,只要能够将将护杠固定架稳固地连接于汽车车身上即可。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杠固定架、第一铰接杆、第一活动杠、第二铰接杆、第一滑块和第一推动装置,所述护杠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护杠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沿所述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护杠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汽车车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防护杆,各所述防护杆的长度相同,各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的不同位置处,各所述防护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杠上的不同位置处,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二端的间距相等,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相邻的所述防护杆为第一防护杆,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杆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长度,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防护杆的长度,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的一定位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活动杠和所述第二铰接杆均水平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一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护杠固定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一滑动孔道,所述第一滑块穿过所述第一滑动孔道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外侧的滑座内,所述第一滑块为L型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铰接杆、第二活动杠、第四铰接杆、第二滑块和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的固定连接杠的第一端,所述固定连接杠固定连接于车身上两个车门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所述固定连接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杠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杠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护杠固定架上沿所述护杠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均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杆、所述第二活动杠和所述第四铰接杆均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护杠固定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护杠固定架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二滑动孔道,所述第二滑块穿过所述第二滑动孔道并滑动连接于固定设置于所述护杠固定架外侧的滑动轨道上,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杆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均为电推缸,所述支架至少设置有两个。
CN201810421363.0A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汽车侧护杠 Active CN108382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363.0A CN108382341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汽车侧护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363.0A CN108382341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汽车侧护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2341A true CN108382341A (zh) 2018-08-10
CN108382341B CN108382341B (zh) 2023-11-14

Family

ID=6307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1363.0A Active CN108382341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汽车侧护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23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515A (zh) * 2019-03-19 2019-07-0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船载物件吊运安全防护装置
CN110539715A (zh) * 2019-08-16 2019-12-06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防护杠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856U (ko) * 1997-11-21 1999-06-15 정몽규 차량의 사이드 스텝
US2015009192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Apple Inc. Wavefront order to scan order synchronization
CN205615419U (zh) * 2016-04-18 2016-10-0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式电动伸缩踏板装置
US20180201194A1 (en) * 2013-09-27 2018-07-19 Lund, Inc. Modular rail and step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856U (ko) * 1997-11-21 1999-06-15 정몽규 차량의 사이드 스텝
US2015009192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Apple Inc. Wavefront order to scan order synchronization
US20180201194A1 (en) * 2013-09-27 2018-07-19 Lund, Inc. Modular rail and step system
CN205615419U (zh) * 2016-04-18 2016-10-0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式电动伸缩踏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515A (zh) * 2019-03-19 2019-07-0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船载物件吊运安全防护装置
CN110539715A (zh) * 2019-08-16 2019-12-06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防护杠及汽车
CN110539715B (zh) * 2019-08-16 2021-02-0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防护杠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2341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08655B1 (de) Klappenanordnung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Hochgeschwindigkeitszug
CN108382341A (zh) 一种汽车侧护杠
EP0447625A1 (de)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Personenwagen mit einer im Heckbereich angeordneten Luftleitvorrichtung
US2743773A (en) Two-door automobile with folding doors
EP1882605A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body
KR20040093627A (ko) 자동차 내부공간의 분리장치
US6722723B2 (en) Top for a convertible vehicle
US10233683B2 (en) Vehicle having door rear edge opening mechanism
EP1843918A1 (en) Step for a vehicle
JP2019531979A (ja) 折り畳みプロペラ
CN208484642U (zh) 一种汽车侧护杠
CN205477007U (zh) 一种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及汽车
DE112020001764B4 (de) Mehrachsiges scharnier für eine stilisierte fahrzeugtür
AU2326101A (en) Step apparatus for platform
WO2004037588A3 (fr) Toit escamotable pour vehicule et vehicule associe
DE4217177C2 (de) Abdeckung eines Unterbringungsraumes für einen Gassack
EP1283146B1 (de) Kraftfahrzeug mit in Richtung der Armaturentafel verschiebbarem Lenkrad
CN207345760U (zh) 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
CN212773943U (zh) 侧滑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263765B (zh) 车辆
US4282641A (en) Method of converting motor car
CN206233796U (zh) 旋开平移式门或窗
EP1083071B1 (de) Verdeckelement eines Cabrioverdecks und Cabrioverdeck
CN101016026A (zh) 车顶自动开关设备
CN205239654U (zh) 可旋转折叠的无盲区汽车a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