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9645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9645A
CN110539645A CN201910951790.4A CN201910951790A CN110539645A CN 110539645 A CN110539645 A CN 110539645A CN 201910951790 A CN201910951790 A CN 201910951790A CN 110539645 A CN110539645 A CN 110539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things
internet
photovoltaic panel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1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郗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17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9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9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964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3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6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at vehicle front or rear
    • B60R9/065Enclosure-type carriers, e.g. tru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40Mobile PV generat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包括车身、发电机构、存储机构和四个车轮,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光伏板、支撑块、第二光伏板和两个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箱、开孔、转轴、连接杆和转动单元,存储机构包括底板、驱动组件、存储盒和两个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架、滑块和滑轨,该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通过发电机构增大了光伏发电面积,提高发电量,加强续航能力,并利用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尾部,减小风阻,同时与发电机构配合工作,利用第二光伏板保护存储盒内的货物,而利用存储盒对第二光伏板进行稳固的支撑,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它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增大运输量,通常在汽车顶部会设置行李架,但是这样一来会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增大,从而降低了续航能力,为了自主供电,部分汽车顶部还会安装太阳能板,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汽车行驶的动力,但是由于车顶面积有限,导致太阳能板的发电量有限,进而使得智能汽车的续航能力增幅有限,从而导致了现有的智能驾驶汽车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包括车身、发电机构、存储机构和四个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车身的下方,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车身的上方,所述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的尾部,所述车身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光伏板、支撑块、第二光伏板和两个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光伏板的一端通过支撑块固定在车身的上方,所述第一光伏板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与第二光伏板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箱、开孔、转轴、连接杆和转动单元,所述固定箱固定车身的上方,所述固定箱与第一光伏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孔设置固定箱的远离第一光伏板的一侧,所述转动单元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转动单元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开孔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光伏板固定连接;
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底板、驱动组件、存储盒和两个升降组件,所述底板水平固定在车身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架、滑块和滑轨,所述驱动组件与伸缩架的底端的两侧连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两侧分别与滑块和存储盒铰接,所述滑轨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在存储盒的下方,所述滑块套设在滑轨的水平部位。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转轴转动,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固定箱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在转轴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一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从动齿轮的稳定转动,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平衡块,所述平衡块周向均匀分布在从动齿轮上,所述平衡块固定在固定箱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从动齿轮转动,所述平衡块的靠近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凹口相匹配,所述滚珠的球心位于凹口内,所述滚珠抵靠在第二齿轮上。
作为优选,为了支撑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若干滚轮。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伸缩架伸缩变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移动板、固定板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和固定板均固定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内,所述移动板套设在丝杆上,所述移动板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板抵靠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移动板和固定板分别与伸缩架的底端的两侧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丝杆锈蚀,所述丝杆上涂有防腐镀锌层。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移动板的移动距离,所述固定板的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设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加固第二光伏板、转轴与连接杆的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板、转轴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通过发电机构增大了光伏发电面积,提高发电量,加强续航能力,并利用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尾部,减小风阻,同时与发电机构配合工作,利用第二光伏板保护存储盒内的货物,而利用存储盒对第二光伏板进行稳固的支撑,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的存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身,2.车轮,3.第一光伏板,4.支撑块,5.第二光伏板,6.固定箱,7.转轴,8.连接杆,9.底板,10.存储盒,11.伸缩架,12.滑块,13.滑轨,14.第一电机,15.驱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平衡块,18.滚珠,19.滚轮,20.第二电机,21.移动板,22.固定板,23.丝杆,24.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包括车身1、发电机构、存储机构和四个车轮2,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身1的下方,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车身1的上方,所述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1的尾部,所述车身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
用户在使用该智能驾驶汽车中时,进入车身1内进行操作,车身1内设有天线和PLC,天线用于收发无线信号,因此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PLC,对汽车进行定位,从而确定汽车的位置,方便汽车自身进行无人驾驶,在汽车的上方设有发电机构,可在晴天进行光伏发电,储备汽车行驶的电能,加强汽车的续航能力,在汽车的尾部设置存储机构,方便汽车携带更多的物品的同时,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从而进一步加强汽车的续航能力,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光伏板3、支撑块4、第二光伏板5和两个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光伏板3的一端通过支撑块4固定在车身1的上方,所述第一光伏板3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与第二光伏板5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箱6、开孔、转轴7、连接杆8和转动单元,所述固定箱6固定车身1的上方,所述固定箱6与第一光伏板3固定连接,所述开孔设置固定箱6的远离第一光伏板3的一侧,所述转动单元设置在固定箱6内,所述转动单元与转轴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穿过开孔与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光伏板5固定连接;
发电机构中,通过支撑块4和两个转动组件中的固定箱6从下而上对第一光伏板3形成固定的面支撑,加固了第一光伏板3的位置,利用第一光伏板3可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固定箱6内,通过转动单元运行,可带动转轴7发生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8带动第二光伏板5沿着转轴7的轴线转动,当第二光伏板5转动至受光面向上时,第二光伏板5和第一光伏板3位于同一平面,利用第二光伏板5可进行光伏发电,增大了单位时间内该智能驾驶吸收中发电机构所吸收的光照量,从而提高了光伏发电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底板9、驱动组件、存储盒10和两个升降组件,所述底板9水平固定在车身1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架11、滑块12和滑轨13,所述驱动组件与伸缩架11的底端的两侧连接,所述伸缩架11的顶端的两侧分别与滑块12和存储盒10铰接,所述滑轨13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13的两端固定在存储盒10的下方,所述滑块12套设在滑轨13的水平部位。
存储机构中,底板9的位置固定,通过底板9上的支撑组件可驱动两侧的升降组件中的伸缩架11进行伸缩,使得伸缩架11的长度发生变化,伸缩架11的顶端,滑块12沿着滑轨13的水平部位滑动,当伸缩架11带动存储盒10向下移动时,可向存储盒10内放置物品或者取走存储盒10内的物品,当存储盒10向上移动,抵靠在第二光伏板5的下方后,可对第二光伏板5进行支撑,使得第二光伏板5由存储盒10和两个转动组件形成一个稳定的面支撑,保证第二光伏板5位置角度的稳固性,并且,此时第二光伏板5盖设在存储盒10的上方,对存储盒10内的物品进行遮挡,因此在发生降雨时,可防止雨水打在存储盒10内的货物,并且防止存储盒10内的货物掉落在外部,实现安全运输,因此存储机构在减小汽车行驶受到风阻的同时,对第二光伏板5进行加固支撑,保证第二光伏板5角度位置的稳固性。
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14、驱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所述第一电机14固定在固定箱6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14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4与驱动齿轮15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6同轴固定在转轴7的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
PLC控制第一电机14启动,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由于驱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6啮合,使得从动齿轮16发生转动,进而驱动与从动齿轮16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7发生转动。
作为优选,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电机14的驱动力,所述第一电机14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从动齿轮16的稳定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6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平衡块17,所述平衡块17周向均匀分布在从动齿轮16上,所述平衡块17固定在固定箱6的内壁上。通过平衡块17限制从动齿轮16在固定箱6内的位置,防止从动齿轮16左右滑动,保证从动齿轮16的稳定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从动齿轮16转动,所述平衡块17的靠近从动齿轮16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18,所述滚珠18与凹口相匹配,所述滚珠18的球心位于凹口内,所述滚珠18抵靠在第二齿轮上。通过滚珠18抵靠在从动齿轮16上,防止从动齿轮16发生滑动,保证从动齿轮16的稳定转动,从动齿轮16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力作用在滚珠18上,使得滚珠18可在平衡块17的凹口内滚动,从而减小了滚珠18与从动齿轮16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方便从动齿轮16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支撑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下方设有若干滚轮19。利用滚轮19可对底板9进行支撑,同时滚轮19可在地面上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底板9的稳固支撑,防止底板9受力变形。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0、移动板21、固定板22和丝杆23,所述第二电机20和固定板22均固定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20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与丝杆2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23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22内,所述移动板21套设在丝杆23上,所述移动板21的与丝杆23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23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板21抵靠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移动板21和固定板22分别与伸缩架11的底端的两侧铰接。
PLC控制第二电机20启动,带动丝杆23在固定板22的支撑作用下旋转,丝杆23通过螺纹作用在移动板21上,使得移动板21紧贴底板9的表面进行移动,改变移动板21和固定板22之间的距离,由于移动板21和固定板22分别与伸缩架11的底端的两侧铰接,从而促使伸缩架11进行伸缩变形。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丝杆23锈蚀,所述丝杆23上涂有防腐镀锌层。通过防腐镀锌层避免了丝杆23与空气和水汽中的氧接触,防止丝杆23发生锈蚀,延长丝杆23使用寿命,保证丝杆23和移动板21之间的稳定传动。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移动板21的移动距离,所述固定板22的靠近移动板21的一侧设有测距仪24,所述测距仪24与PLC电连接。利用测距仪24检测固定板22与移动板21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数据传递给PLC,PLC根据距离数据控制第二电机20运行,精确控制移动板21的移动位置,从而精确控制伸缩架11的伸缩程度,进而控制存储盒10的升降高度,保证存储盒10能够抵靠在第二光伏板5的下方,对第二光伏板5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利用一体成型结构稳固的特点,为了加固第二光伏板5、转轴7与连接杆8的连接,所述第二光伏板5、转轴7与连接杆8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智能驾驶汽车中,将存储盒10设置在车身1尾部,相比于将行李架设置在汽车顶部,减小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从而加强了续航能力,通过转动组件可带动第二光伏板5转动至与第一光伏板3位于同一平面,增大了光伏发电面积,提高发电量,加强续航能力,并由第二光伏板5对存储盒10内的货物进行保护,防止雨天货物淋湿,并通过驱动组件作用在升降组件上,使得存储盒10向上移动,对第二光伏板5进行支撑,加固第二光伏板5的角度位置,使得发电机构更稳固,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通过发电机构增大了光伏发电面积,提高发电量,加强续航能力,并利用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1尾部,减小风阻,同时与发电机构配合工作,利用第二光伏板5保护存储盒10内的货物,而利用存储盒10对第二光伏板5进行稳固的支撑,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发电机构、存储机构和四个车轮(2),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身(1)的下方,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车身(1)的上方,所述存储机构设置在车身(1)的尾部,所述车身(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光伏板(3)、支撑块(4)、第二光伏板(5)和两个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光伏板(3)的一端通过支撑块(4)固定在车身(1)的上方,所述第一光伏板(3)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与第二光伏板(5)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箱(6)、开孔、转轴(7)、连接杆(8)和转动单元,所述固定箱(6)固定车身(1)的上方,所述固定箱(6)与第一光伏板(3)固定连接,所述开孔设置固定箱(6)的远离第一光伏板(3)的一侧,所述转动单元设置在固定箱(6)内,所述转动单元与转轴(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穿过开孔与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光伏板(5)固定连接;
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底板(9)、驱动组件、存储盒(10)和两个升降组件,所述底板(9)水平固定在车身(1)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架(11)、滑块(12)和滑轨(13),所述驱动组件与伸缩架(11)的底端的两侧连接,所述伸缩架(11)的顶端的两侧分别与滑块(12)和存储盒(10)铰接,所述滑轨(13)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13)的两端固定在存储盒(10)的下方,所述滑块(12)套设在滑轨(13)的水平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14)、驱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所述第一电机(14)固定在固定箱(6)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14)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4)与驱动齿轮(15)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6)同轴固定在转轴(7)的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4)为直流伺服电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6)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平衡块(17),所述平衡块(17)周向均匀分布在从动齿轮(16)上,所述平衡块(17)固定在固定箱(6)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17)的靠近从动齿轮(16)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18),所述滚珠(18)与凹口相匹配,所述滚珠(18)的球心位于凹口内,所述滚珠(18)抵靠在第二齿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下方设有若干滚轮(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0)、移动板(21)、固定板(22)和丝杆(23),所述第二电机(20)和固定板(22)均固定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20)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与丝杆(2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23)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22)内,所述移动板(21)套设在丝杆(23)上,所述移动板(21)的与丝杆(23)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23)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板(21)抵靠在底板(9)的上方,所述移动板(21)和固定板(22)分别与伸缩架(11)的底端的两侧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3)上涂有防腐镀锌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的靠近移动板(21)的一侧设有测距仪(24),所述测距仪(24)与PLC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伏板(5)、转轴(7)与连接杆(8)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910951790.4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Withdrawn CN110539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1790.4A CN11053964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1790.4A CN11053964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9645A true CN110539645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5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1790.4A Withdrawn CN11053964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964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44695U (zh) * 2017-01-05 2017-07-21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车载太阳能光伏板支撑收拢装置
CN107891820A (zh) * 2017-10-26 2018-04-10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放置行李的具有防潮功能的太阳能汽车
CN107901769A (zh) * 2017-12-15 2018-04-13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CN207931499U (zh) * 2017-12-15 2018-10-02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CN108839576A (zh) * 2018-06-08 2018-11-20 芜湖秀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充电桩
CN208615826U (zh) * 2018-06-04 2019-03-19 孙欢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CN208915047U (zh) * 2018-10-22 2019-05-31 爱合大(天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风扇餐车
CN109823165A (zh) * 2019-02-15 2019-05-31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发电效率高的太阳能汽车
CN110303895A (zh) * 2019-06-24 2019-10-08 安徽鼎博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光伏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44695U (zh) * 2017-01-05 2017-07-21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车载太阳能光伏板支撑收拢装置
CN107891820A (zh) * 2017-10-26 2018-04-10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放置行李的具有防潮功能的太阳能汽车
CN107901769A (zh) * 2017-12-15 2018-04-13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CN207931499U (zh) * 2017-12-15 2018-10-02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CN208615826U (zh) * 2018-06-04 2019-03-19 孙欢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CN108839576A (zh) * 2018-06-08 2018-11-20 芜湖秀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充电桩
CN208915047U (zh) * 2018-10-22 2019-05-31 爱合大(天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风扇餐车
CN109823165A (zh) * 2019-02-15 2019-05-31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发电效率高的太阳能汽车
CN110303895A (zh) * 2019-06-24 2019-10-08 安徽鼎博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光伏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2372B (zh) 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快换系统及其换电方法
CN102490694B (zh) 电动公交车电池快换机器人系统及快换方法
CN109594813A (zh) 一种agv车辆运载车
CN104947975A (zh) 立体循环车库
CN105484538A (zh) 立体循环车库
CN102849043B (zh) 电动公交车换电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CN202491788U (zh) 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快换系统
CN108216150B (zh) 电动汽车换电站及电池更换方法
CN204488761U (zh) 一种侧入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自动更换系统
CN104340185A (zh) 一种电动汽车集约型充换电站
CN207607592U (zh) 重心可调的两轮自平衡底盘装置
CN110182719A (zh) 一种高自由度的叉车装置
CN11053964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CN111506075A (zh) 一种agv姿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9911085A (zh) 重心可调的两轮自平衡底盘装置
CN102328639B (zh) 电动车换电及充电系统
CN108909875A (zh) 自由越障的仓储货物搬运工具及其仓储货物搬运方法
CN117060839A (zh) 光伏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207211856U (zh) 一种汽车防晒停车位
CN214924468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池用机械臂
CN205527555U (zh) 出铝车
CN108868578A (zh) 遥控行进式人字梯及其自动行进方法
CN2082166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系统
CN209895187U (zh) 一种并联机构智能平衡攀楼物流小车
CN208723323U (zh) 电动钻机节能优化控制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