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470B -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6470B
CN110536470B CN201910056607.4A CN201910056607A CN110536470B CN 110536470 B CN110536470 B CN 110536470B CN 201910056607 A CN201910056607 A CN 201910056607A CN 110536470 B CN110536470 B CN 110536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erminal
signal
resour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66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6470A (zh
Inventor
刘锟
戴博
杨维维
方惠英
边峦剑
胡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0566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6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70A/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26185A priority patent/KR102614440B1/ko
Priority to US17/424,136 priority patent/US2022010415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033 priority patent/WO20201516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6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之一包括: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如此,根据终端UE类型判断定时提前量是否有效,提高定时提前两TA无效或有效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时提前量TA (TimingAdvanced)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以及无线数据应用业务的丰富,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用户数大幅增加,无线数据内容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文字或者图像,而且还会越来越多的出现高清晰度视频、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内容,从而导致无线通信网络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针对物联网,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gram,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组织制定了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和NB-IoT(NarrowBand Intemet ofThings,窄带物联网)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通信标准协议。针对移动互联网,3GPP标准组织最新制定了5G NR (New Radio,新无线电)通信标准协议。针对上述通信标准协议,终端在没有数据需要发送或者接收时都会进入RRC空闲状态(Radio ResourceControlIDLE,简称RRC_IDLE,中文名称为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进而节省终端的功耗。
按照上述通信标准协议规定,终端在发送或者接收数据之前都需要从RRC 空闲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简称 RRC-CONNECT,中文名称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但是终端从RRC空闲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会消耗终端的功耗以及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针对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终端没有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HARQ-ACK反馈信息;
所述终端的覆盖增强等级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需要的重复发送次数发生改变;
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执行单元,用于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针对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终端没有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HARQ-ACK反馈信息;
所述终端的覆盖增强等级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需要的重复发送次数发生改变;
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之一,根据终端UE类型判断定时提前量是否有效,提高定时提前两TA无效或有效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其中方法之二,使得处于TA无效状态的终端可以快速恢复到TA有效状态进而保证后续的RRC空闲状态下的数据发送或者接收。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使得基站可以清楚RRC空闲状态下支持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失败的原因,使得后续的RRC空闲状态下支持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的成功概率更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示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信道资源与搜索空间的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信道资源中使用的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示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按照现有的通信标准协议规定,例如MTC协议和NB-IoT协议等,终端在发送或者接收数据之前都需要从RRC空闲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终端从RRC空闲状态进入RRC连接状态会消耗终端的功耗以及系统资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用来支持终端在RRC空闲状态状态下即可以支持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减少消耗终端功耗以及系统资源。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d) 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下行信干噪比SINR (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下行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Downlink Path Loss);上行路径损耗(Uplink PathLoss)。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 (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终端UE的类型采用独立的TA无效/有效状态的判断,提高TA无效/有效状态的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地,保证终端的TA一直处于有效状态,进而保证后续的RRC空闲状态下的数据发送或者接收的成功率。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如果在T2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 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当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时,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域位置为TA定时器重置时刻加上T1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T1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 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通过TA定时器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通过是否满足第五条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所述第五条件包括: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处于TA无效状态的终端可以快速恢复到TA有效状态进而保证后续的RRC空闲状态下的数据发送或者接收;另一方面,使得UE快速进入RRC连接状态,进而继续所述数据发送或者接收。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示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 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针对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终端没有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HARQ-ACK反馈信息;
所述终端的覆盖增强等级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需要的重复发送次数发生改变;
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其中,所述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发生改变;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周期发生改变。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基站可以清楚RRC空闲状态下支持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失败的原因,使得后续的RRC空闲状态下支持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的成功概率更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条件判断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之前,需要先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Cell)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无需满足第一条件,终端的TA也处于无效状态。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根据第一条件确定终端的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TA定时器判断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例如,当TA定时器超时,判断TA处于无效状态;当TA 定时器没有超时,判断TA处于有效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是否满足第五条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 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所述第五条件包括: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例如,当满足第五条件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当不满足第五条件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于有效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同步信号块SSB即 (SS/PBCH block),是由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PBCH共同构成。基站会配置一个或者多个SSB,每个SSB对应的编号不同,并且每个SSB 的发送方式独立配置。其中,所述SSB的发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基带预编码矩阵作用在SSB待发送的基带信号上;将射频预编码矩阵作用在 SSB待发送的射频信号上;为发送信号配置发送天线端口;为发送信号配置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波束方向;为发送信号配置发射功率。CSI-RS即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用来测量信道的状态信息的。基站会配置一个或者多个CSI-RS,每个CSI-RS对应的编号不同,并且每个CSI-RS的发送方式独立配置。其中,所述CSI-RS的发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基带预编码矩阵作用在CSI-RS待发送的基带信号上;将射频预编码矩阵作用在CSI-RS待发送的射频信号上;为发送信号配置发送天线端口;为发送信号配置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波束方向;为发送信号配置发射功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满足第二条件时,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具体而言,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P1+10*log10 (R1/R2)小于等于P2;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 Preamble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类资源优选为: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终端在RRC_IDLE时传输上行数据。其中,第一类资源在时域上周期分布或者离散分布。另外,基站还会为终端配置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其中,一个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资源。其中,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 DCI)。第一类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在随机接入信号发送时发送上行数据,也可以认为是5G NR(New Radio)系统中携带上行数据的随机接入信号对应的资源的配置信息。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配置信息。针对NB-IoT系统的上行信道,优选第一资源频域带宽大于等于3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间隔为15KHz。优选的,第一资源频域带宽为3,6,12个子载波。如果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数据支持重复发送,则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包括重复发送时占用的时域长度。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 HARQ-ACK(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其中包括ACK or NACK。 ACK表示对应的数据被正确接收,NACK表示对应的数据没有正确接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又可以叫做回退原因指示信息或者释放原因指示信息。其中,回退就是指从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数据的传输模式回退。例如,可以回退到随机接入流程,或者回退到RRC_IDLE 状态。释放即释放所述第一类资源和/或释放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资源。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满足第一条件时,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一个波束方向上的测量值。
其中,在所述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确定所述终端的TA处于无效状态;
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其中,在所述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基站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基站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
其中,在所述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给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索引。
其中,在所述基站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或者所述基站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TA更新信息;
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或者,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索引。
其中,在所述基站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或者所述基站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更新信息;
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TA更新信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DCI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基站发送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给终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UE在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具体而言,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指示一组上行信道资源的位置信息,如图7所示,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周期为1小时,上行信道资源时域位置在所述配置周期内的偏执量为10分钟。图7中给出了24小时内的24个上行信道资源的位置示意图,编号分别为“上行信道资源1”至“上行信道资源24”。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中包括至少1个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资源集合(又称为发送机会)。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每个上行信道资源都对应一个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如图8所示,索引为1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为搜索空间1,搜索空间1的起始时刻与上行信道资源1结束时刻之间存在一个时域间隔,定义为时域间隔1;以此类推,索引为24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为搜索空间24,搜索空间24的起始时刻与上行信道资源24结束时刻之间存在一个时域间隔,定义为时域间隔24。
其中,基站发送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给终端的同时,还为终端配置了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索引。所述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的时刻为:T0+T1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其中,T0为TA 定时器重置时刻;T1为基站配置的,用来指示TA有效期长度的。
步骤602,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终端处于RRC空闲状态(Radio Resource Control IDLE,简称 RRC_IDLE,中文名称为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
其中,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的依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确定所述终端的TA处于无效状态;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所述基站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2,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满足第一条件时,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有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优选地,在基于第一条件判断终端的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之前,先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无需满足第一条件,终端的TA也处于无效状态。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根据第一条件确定终端的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一个波束方向上的测量值。
步骤603,在所述基站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步骤604,或者605;
步骤604,所述基站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
优选地,可以通过PDCCH Order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PDCCH order,即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发送格式,用来触发随机接入流程的。在PDCCH order中包括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信息或者随机接入信号的索引信息。
步骤605,所述基站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
步骤606a,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TA 更新信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图8所示的搜索空间1上发送TA更新信息,则TA定时器发生重置,因此,这个时刻为T0。
步骤606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TA 更新信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607a,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步骤607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 DCI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608a,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其中,基站可以在接收到终端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 Preamble之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T0到T0+T1时间段内,如果没有新的TA更新信息,则当时间超过T0+T1时,终端需要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用来让基站测量TA值,并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发送更新的TA信息。
步骤608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步骤606a、607a、608a为并列关系。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TA定时器超时。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一个波束方向上的测量值。
其中,在所述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不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终端的TA处于无效状态;
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所述终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其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述终端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
其中,如果在T2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
其中,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T3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Preamble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 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 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当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时,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域位置为TA定时器重置时刻 +T1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T1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其中,一个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资源,所述第一类资源由基站为终端配置用于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时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
其中,第一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等于3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间隔为 15KHz。
其中,如果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数据支持重复发送,则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包括重复发送时占用的时域长度。
其中,在所述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索引。
其中,在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所述终端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更新信息;
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TA更新信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DCI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在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之前,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索引。
其中,在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所述终端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TA更新信息;
或者,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 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或者,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基站发送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给终端;所述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支持UE在RRC_IDL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具体而言,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信息指示一组上行信道资源的位置信息,如图7所示,上行信道资源的配置周期为1小时,上行信道资源时域位置在所述配置周期内的偏执量为10分钟。图7中给出了24小时内的24个上行信道资源的位置示意图,编号分别为“上行信道资源1”至“上行信道资源24”。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中包括至少1个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资源集合(又称为发送机会)。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每个上行信道资源都对应一个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如图8所示,索引为1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为搜索空间1,搜索空间1的起始时刻与上行信道资源1结束时刻之间存在一个时域间隔,定义为时域间隔1;以此类推,索引为24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为搜索空间24,搜索空间24的起始时刻与上行信道资源24结束时刻之间存在一个时域间隔,定义为时域间隔24。
步骤1102,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终端处于RRC空闲状态(Radio Resource Control IDLE,简称 RRC_IDLE,中文名称为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
其中,终端确定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的依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确定所述TA处于无效状态;如果所述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2,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满足第一条件时,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TA定时器超时。
优选地,在基于第一条件判断终端的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之前,先判断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驻留小区(Camping Cell)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发生了改变,则无需满足第一条件,终端的TA也处于无效状态。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驻留小区没有发生改变,则根据第一条件确定终端的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件至少包括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是否超过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一个波束方向上的测量值。
步骤1103,在确定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步骤1104,或者步骤1105,或者步骤1106;
优选地,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步骤805,其中,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在T2(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2,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3,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值;
4,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Preamble的时域长度;
5,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其中,P1是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Preamble的发送功率,P2为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R1为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R2 为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Preamble的重复发送次数。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优选地,如果在T2(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执行步骤1106。其中,T1,T2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时间窗为从T2-T3到T2之间的时间段,其中T3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优选地,T1是考虑终端触发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时长,进而预留的时间段;T3是为了防止终端触发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结束的时刻过早进而导致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开始时刻终端的TA又失效,配置的参数。
步骤1104,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优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配置信息同第一类资源的配置信息,一并由基站发送给终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 Preamble,PRACH Preamble,又称为Msg1)。
其中,当执行步骤1104时,发送Preamble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域位置为 TA定时器重置时刻+T1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T1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步骤1105,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针对NB-IoT系统的上行信道,优选地,第一资源频域带宽大于等于3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间隔为15KHz。优选地,第一资源频域带宽为3,6,12 个子载波。
其中,如果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数据支持重复发送,则这里的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包括重复发送时占用的时域长度。
步骤1106,终端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当TA处于无效状态时,终端在图8所示的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来让基站测量TA值。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NB-IoT系统,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为6.4ms,其中包括4个符号组(symbol Group),一个符号组由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 CP)和5个符号组成,一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且子载波间隔为 3.75kHz。随机接入信号的结构如图12所示,CH i代表第i个随机接入信号对应的4个符号组占用的随机接入资源位置。I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道资源的频域带宽为12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间隔为 15KHz,所述上行信道资源的时域长度为8ms。则随机接入信号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中使用的资源分布如图13所示,随机接入信号在时域上占用前6.4ms,频域上占用45kHz的频域带宽。优选的,使用CH2,3,8,9来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优选的,随机接入信号在频域上占用45kHz的频域带宽位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的频域资源的边界。
步骤1107a,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TA更新信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图8所示的搜索空间1上发送TA更新信息,则TA定时器发生重置,因此,这个时刻为T0。
步骤1107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 TA更新信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1108a,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TA更新信息;
步骤1108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 DCI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1109a,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TA更新信息;
其中,基站可以在接收到终端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 Preamble之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T0到T0+T1时间段内,如果没有新的TA更新信息,则当时间超过T0+T1时,终端需要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序列,用来让基站测量TA值,并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发送更新的TA信息。
步骤1109b,所述终端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下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步骤1107a、1108a、1109a为并列关系。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执行单元,用于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如果在T2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所述执行单元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执行单元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 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当所述执行单元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时,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域位置为TA定时器重置时刻加上T1 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T1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执行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执行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 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 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 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通过TA定时器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通过是否满足第五条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所述第五条件包括: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示方法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针对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终端没有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HARQ-ACK反馈信息;
所述终端的覆盖增强等级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改变;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需要的重复发送次数发生改变;
所述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其中,所述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S发生改变;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周期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任一项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 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6)

1.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如果在T2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时,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域位置为TA定时器重置时刻加上T1时刻之后的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T1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TA定时器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是否满足第五条件判断所述定时提前量TA是否处于无效状态;
所述第五条件包括: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下行信干噪比SINR;下行信噪比SNR;上行信干噪比;上行信噪比;下行路径损耗;上行路径损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值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解调专用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编号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所在的SSB对应的编号。
13.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执行单元,用于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发送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终端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如果在T2时刻之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减去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用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其中,满足第三条件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的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T2时刻之前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在下一个第一类资源之前从T2-T3到T2时间段内不存在随机接入资源且不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频域带宽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类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随机接入信号的时域长度;
P1+10*log10(R1/R2)小于等于P2;
其中,所述P1是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P2为所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基站配置的功率阈值,所述R1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R2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所述T2等于下一个第一类资源的起始时刻减去T1,所述T1、所述T2、所述T3的取值由基站配置或者采用默认配置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满足第一条件时,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于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为静止类型Stationary的终端时,TA定时器超时以及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为非静止类型Non-Stationary的终端时,所述TA定时器超时或者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TA定时器超时以及所述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15.一种定时提前量TA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56607.4A 2019-01-21 2019-01-21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536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6607.4A CN110536470B (zh) 2019-01-21 2019-01-21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KR1020217026185A KR102614440B1 (ko) 2019-01-21 2020-01-19 타이밍 어드밴스(ta)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지시정보 송신방법 및 장치
US17/424,136 US20220104158A1 (en) 2019-01-21 2020-01-19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iming advance (ta),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CT/CN2020/073033 WO2020151624A1 (zh) 2019-01-21 2020-01-19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方法及装置、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6607.4A CN110536470B (zh) 2019-01-21 2019-01-21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470A CN110536470A (zh) 2019-12-03
CN110536470B true CN110536470B (zh) 2024-05-07

Family

ID=6865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6607.4A Active CN110536470B (zh) 2019-01-21 2019-01-21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4158A1 (zh)
KR (1) KR102614440B1 (zh)
CN (1) CN110536470B (zh)
WO (1) WO2020151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470B (zh) * 2019-01-21 202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677031B (zh) * 2020-05-13 2024-0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终端上行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868243A (zh) * 2020-07-21 2023-03-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释放经配置授权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14390545A (zh) * 2020-10-16 2022-04-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647408B2 (en) * 2020-12-16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a search space of a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CN115175207A (zh) * 2021-04-01 2022-10-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7119576A (zh) * 2023-03-29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针对时间提前量ta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34A (zh) * 2009-09-01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
CN102281626A (zh) * 2011-07-06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851813A (zh) * 2010-03-12 2017-06-13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通信的定时提前增强
WO2018223393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10536470A (zh) * 2019-01-2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536385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1117A1 (en) * 2011-07-26 2014-06-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NB Enforced TAT Expiry/TA Validity
US20150305065A1 (en) * 2012-10-19 2015-10-22 Broadcom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related apparatus
KR101994235B1 (ko) * 2015-07-01 2019-06-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EP3876621B1 (en) * 2018-11-02 2024-01-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0536471B (zh) * 2019-03-28 2023-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34A (zh) * 2009-09-01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
CN106851813A (zh) * 2010-03-12 2017-06-13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通信的定时提前增强
CN102281626A (zh) * 2011-07-06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8223393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10536470A (zh) * 2019-01-2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536385A (zh) * 2019-07-31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13717 Feature lead summary PUR for NB-IoT".3GPP tsg_ran\wg1_rl1.2018,第1-4节. *
Qualcomm Incorporated.R2-100423 "Supporting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groups".3GPP tsg_ran\WG2_RL2.2010,(第TSGR2_68bis期),全文. *
QUALCOMM.R2-161710 "TA timer behaviour".3GPP tsg_ran\WG2_RL2.2016,(第TSGR2_9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4158A1 (en) 2022-03-31
WO2020151624A1 (zh) 2020-07-30
KR20210116585A (ko) 2021-09-27
KR102614440B1 (ko) 2023-12-15
CN110536470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470B (zh) 定时提前量ta处理、指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694541B2 (en)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for MTC operation
RU2461993C2 (ru) Механизм запуска, подходящий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ей новой ячейки в ue в режиме drx
US20230261917A1 (en) Method and nb wireless device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to transmit sr
US112066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25050B2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detection
JP2020074521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
US20200236574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838868B2 (e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wake-up signalling transmissions from different base stations
US20160337101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540634B (zh) 上行同步方法、基站、终端与通信系统
CN113711659B (zh) 带宽部分特定的调度配置
EP39495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serving cell activation
JP7001307B2 (ja) 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230076100A1 (en)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s on additional reference symbols during idle mode for power saving
WO2022152113A1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20230073100A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xploiting additional reference symbols in idle mode for power saving
US11683836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15176446B (zh) 用于基于循环前缀的时间和/或频率校正的装置和方法
WO202319733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beam management
KR20210044761A (ko) 간섭 억제를 위한 적응형 공통 참조 신호(crs)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4335191A1 (e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
CN117676788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5884442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确定pei机会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3619875A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