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628A -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2628A
CN110532628A CN201910703804.0A CN201910703804A CN110532628A CN 110532628 A CN110532628 A CN 110532628A CN 201910703804 A CN201910703804 A CN 201910703804A CN 110532628 A CN110532628 A CN 110532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deformation
precipitation
close
underground util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8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2628B (zh
Inventor
刘冠水
陈江
金立
黄群勇
徐长节
曾怡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ghai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nghai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nghai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nghai Intercity Railw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38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2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2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2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地基土体参数、水文地质条件及临近管线参数;(2)确定降水井降水深度sw;(3)确定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4)计算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5)将附加应力σ(l)代入管线变形公式w(x)得管线变形。所述方法是在获取地基参数、管线参数、降水深度及管线距降水井距离的基础上,确定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从而根据积分求得管线变形公式,由MATLAB编程语言计算临近地下管线变形。本发明用于工程预降水造成的临近管线变形预测及控制,计算方法简单明确,对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基坑工程周边既有管线、隧道等的存在不可忽视,降水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临近地下管线产生影响。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设施,涉及排水供水供气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管线的变形控制越来越严格。
现有管道变形计算往往忽略土体剪切刚度,且往往只计算开挖造成的管线变形而忽略降水造成的管线变形影响。然而对于地下管线的变形计算,由于管线刚度相对较小,忽略土体之间的剪切效应将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井点降水尤其是基坑开挖前预降水引起的临近管线变形能达到毫米甚至厘米级,因此无法忽略地下水下降对需要严格控制变形的管线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引入考虑土体剪切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变形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地基土体参数、水文地质条件及临近管线参数;
(2)确定降水井降水深度sw
(3)确定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
(4)计算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
(5)将附加应力σ(l)代入管线变形公式w(x)得管线变形;
所述地基土体参数中的地基反力系数K按如下公式取值:
其中,b为管线直径;Es为土体模量;EI为管线抗弯刚度;vs为土体泊松比。
所述地基土体参数中的地基剪切模量Gp按如下公式取值:
其中,Es为土体模量;Ht为土体剪切层厚度,取Ht=2.5b,b为管线直径;vs为土体泊松比。
所述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d=ds+r0
其中,ds为管线距井壁距离;r0为降水井半径。
所述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以管线距降水井最近的点为原点l=0沿管线建立一维坐标系得到,σ(l)为l处管线受到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A为降水前管线距初始水位距离;γ为土体天然重度;γw为水重度;γs为土体饱和重度;R为降水影响半径,可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定,或者通过萨库金公式确定,其中sw为降水井降水深度,k为土体渗透系数,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h0为井管处设计降水水位;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r0为降水井半径。
因为管道受力计算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降水前后水位始终位于管道上方,另一种为降水后部分水位降到管线下方,所以σ(l)为分段函数,
表示降水后水位线下降到管线下方部分l范围。
表示降水后水位线仍在管线上方部分l范围。
所述管线变形公式w(x)以管线距降水井最近的点为原点x=0沿管线建立一维坐标系,由Pasternak地基模型及结合Euler-Bernoulli梁理论代入附加应力积分得到,w(x)为x处管线变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1、x2为附加应力作用范围,分别为R为降水影响半径,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σ(l)为l处管线受到的附加应力;其中K为地基反力系数,b为管线直径,EI为管线抗弯刚度;其中Gp为地基剪切模量。
所述方法可用于计算基坑预降水工程造成的临近地下管线变形,将基坑等效为大井,相应的管线距降基坑距离d=ds+Rs
其中,ds为管线距基坑边缘距离,Rs为基坑等效半径。
所述方法可运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公式得到附加应力和变形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克服了常规管线变形计算方法中无法考虑土体剪切变形的情况,能够对单点降水造成的管线附加应力进行受力分析,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变形做出准确的预测。本发明计算方法简单可行,利于降水施工下管线安全,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降水前后水位始终位于管道上方时水位线沿管线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降水后部分水位降到管线下方时水位线沿管线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降水井与管线相对位置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加应力沿管线分布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线变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的流程图。管道附加应力计算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降水前后水位始终位于管道上方,另一种为降水后部分水位降到管线下方,示意图如图2、3。计算简图见图4、5。图中,1是降水前水位线;2是降水后水位线;3是降水影响半径;4是降水井;5是管线;6是不透水层。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某潜水含水层进行单点降水,潜水含水层初始水头为22m,地下水位埋深0m,降水井半径为0.5m,降深12m,估算距降水井10m处埋深为6m、直径为1m的地下管线由于降水引起的变形。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用于计算该单点降水临近管线变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地基土体参数、水文地质条件及临近管线参数;
土体参数和管线计算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土体参数
表2.管线计算参数
地基反力系数
地基剪切模量
S2、确定降水井降水深度sw
降水深度sw=12m。
S3、确定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
d=10m。
S4、计算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
沿管线附加应力公式:
因为表明降水前后水位线始终位于管线上方。
所以
将H=22m,h0=10m,d=10m,r0=0.5m,γ=18kN/m3,γw=10kN/m3,γs=18.5kN/m3代入得管线附加应力分布如图6所示。
S5、将附加应力σ(l)代入管线变形公式w(x)得管线变形;
管线变形公式:
代入得管线变形如图7所示,可看出此实施算例管线最大位移达11mm。
本发明克服了常规管线变形计算方法中无法考虑土体剪切变形的情况,能够对单点降水造成的管线附加应力进行受力分析,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变形做出准确的预测。本发明计算方法简单可行,利于降水施工下管线安全,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地基土体参数、水文地质条件及临近管线参数;
(2)确定降水井降水深度sw
(3)确定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
(4)计算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
(5)将附加应力σ(l)代入管线变形公式w(x)得管线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土体参数中的地基反力系数K按如下公式取值:
其中,b为管线直径;Es为土体模量;EI为管线抗弯刚度;vs为土体泊松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土体参数中的地基剪切模量Gp按如下公式取值:
其中,Es为土体模量;Ht为土体剪切层厚度,取Ht=2.5b,b为管线直径;vs为土体泊松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距降水井距离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d=ds+r0
其中,ds为管线距井壁距离;r0为降水井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引起的沿管线附加应力σ(l)以管线距降水井最近的点为原点l=0沿管线建立一维坐标系得到,σ(l)为l处管线受到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A为降水前管线距初始水位距离;γ为土体天然重度;γw为水重度;γs为土体饱和重度;R为降水影响半径,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定,或者通过萨库金公式确定,其中sw为降水井降水深度,k为土体渗透系数;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h0为井管处设计降水水位;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r0为降水井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变形公式w(x)以管线距降水井最近的点为原点x=0沿管线建立一维坐标系,由Pasternak地基模型及结合Euler-Bernoulli梁理论代入附加应力积分得到,w(x)为x处管线变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1、x2为附加应力作用范围,分别为R为降水影响半径,d为管线距降水井中心的距离;σ(l)为l处管线受到的附加应力;其中K为地基反力系数,b为管线直径,EI为管线抗弯刚度;其中Gp为地基剪切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方法用于基坑预降水工程造成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将基坑等效为大井,相应的管线距降基坑距离d=ds+Rs
其中,ds为管线距基坑边缘距离,Rs为基坑等效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运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公式得到附加应力和变形值。
CN201910703804.0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Active CN110532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804.0A CN110532628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804.0A CN110532628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628A true CN110532628A (zh) 2019-12-03
CN110532628B CN110532628B (zh) 2023-01-24

Family

ID=6866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3804.0A Active CN110532628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26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8283A (zh) * 2020-08-14 2020-11-06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形变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170A (zh) * 2016-01-22 2016-06-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地表沉降预测地下管线力学行为的方法
CN106339544A (zh) * 2016-08-26 2017-01-18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地面出入式盾构施工引起邻近地下管线附加荷载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170A (zh) * 2016-01-22 2016-06-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地表沉降预测地下管线力学行为的方法
CN106339544A (zh) * 2016-08-26 2017-01-18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地面出入式盾构施工引起邻近地下管线附加荷载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NGZHU LIANG 等: "Simplified method for evaluating shield tunnel deformation due to adjacent excava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
周泽林等: "明挖卸荷对下卧地铁双洞隧道变形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 《铁道学报》 *
张世民等: "深基坑对称开挖引起下穿地铁的变形计算", 《现代城市》 *
徐长节 等: "Pasternak地基降水对邻近管线影响的解析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8283A (zh) * 2020-08-14 2020-11-06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形变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628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tard et al. Impac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n the flow of urban groundwater
Butscher Steady-state groundwater inflow into a circular tunnel
CN106032754B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的煤矿开采防治水方法
CN108090291B (zh) 一种预测承压水悬挂式帷幕基坑涌水量的计算方法
CN106593526B (zh) 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隧道地质岩溶风险评估方法
You et al. Optimization of dewatering schemes for a deep foundation pit near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CN107391778B (zh) 一种圆形隧洞渗流量的解析计算方法
CN105868481B (zh)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海洋平台桩靴基础安装风险控制方法
Golian et al. Restoring groundwater levels after tunneling: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 to tunnel sealing decision-making.
CN110532628A (zh) 一种单点降水引起临近地下管线变形计算方法
CN108532617B (zh) 非均质潜水层悬挂式帷幕基坑定水位抽水量的确定方法
CN107908901A (zh) 一种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计算方法
JP4083625B2 (ja) 水害解析システム
Fabbri et al. Assessing transmissivity from specific capacity in an alluvial aquifer in the middle Venetian plain (NE Italy)
CN108062447B (zh) 一种预测潜水降水对建筑物沉降影响的方法
Méndez Hydraulic analysis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with conventional solutions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Case study in Quito, Ecuador
CN108133108B (zh) 一种预测承压水降水对建筑物沉降影响的方法
CN107227758A (zh) 一种适用于承压含水层场地的建筑物抗浮水位取值方法
CN113324506A (zh) 双模态盾构隧道下穿水库引起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方法
Rushton Will reductions in groundwater abstractions improve low river flows?
KALENCHUK et al. 28 Downie Slide,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Dafny et al. Identifying watershed-scale groundwater flow barriers: the Yoqne'am Fault in Israel
Khorzad EDWARDS AQUIFER EVALUATION: KINNEY COUNTY, TEXAS 1
Li et al. The groundwater impacts of rock tunneling analysis based on stochastic modeling
CN206956698U (zh) 一种原位钻孔地下承压水的动态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