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818A -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 Google Patents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818A
CN110531818A CN201810520057.2A CN201810520057A CN110531818A CN 110531818 A CN110531818 A CN 110531818A CN 201810520057 A CN201810520057 A CN 201810520057A CN 110531818 A CN110531818 A CN 110531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power supply
voltage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00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1818B (zh
Inventor
汪青华
陈金浩
袁舒瑞
宋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00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1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61Voltage to current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所述方法包括: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源信号的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源信号;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采用本申请,可确保电源输入端从低电平开始上电,提高上电时序控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需要进行上电时序控制,以保证各个功能电路模块依次上电工作,保证功能电路模块正常工作的可靠性。
当前通用方案是采用在电源输入端增设电源监测延时芯片,如果电源输入端提供的输入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电源监测延时芯片输出低电平,延时预设时间,例如100毫秒(ms),以通过控制电源芯片使能端延时启动上电工作。若电源储能电容较大,则在100ms时间段内,电源不能完全掉电干净,导致电源从中间电平开始上电,引起上电时序紊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可确保掉电干净,以便电源输入端从低电平开始上电,提高上电时序控制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时序控制方法,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其中,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然后,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源信号。进一步的,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
在该时序控制方法中,进行上电的过程中,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响应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电压的第二电源信号。在掉电的过程中,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可确保掉电干净,以便电源输入端从低电平开始上电,提高上电时序控制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之后,使能控制模块监测到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可以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在该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可以确保掉电干净,进而在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可确保所有直流电源模块从低电平开始上电,提高上电时序控制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直流电源模块可以为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放电速度最小的直流电源模块。这样,目标直流电源模块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放电最缓慢的直流电源模块,例如目标直流电源模块可以为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储能最大的直流电源模块,又如目标直流电源模块可以为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滤波电容容值最大的直流电源模块。如果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可以确定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其他直流电源模块已掉电干净,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所有直流电源模块均掉电干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直流电源模块可以为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所有直流电源模块。这样,如果所有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可以确定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所有直流电源模块均掉电干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这样,在上电过程中,第一电压呈递增趋势。刚开始上电时,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没有电源。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通过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仍然没有电源。如果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监测模块,自锁电路,使能控制模块以及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一开关;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以及电阻R3;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三极管Q1;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集与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集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U1;
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二端与地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8和电阻R9;
所述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三极管Q2,所述第三开关包括三极管Q3,所述第四开关包括三极管Q4;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使能控制模块包括蓄电池、第五开关以及第六开关;
所述蓄电池的一端与地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开关包括三极管Q5;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MOS管Q6;
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模块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一种电路实现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01: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
例如,电源启动之后初次上电,电源监测模块可以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又如,电源掉电干净后重新开始上电,电源监测模块可以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其中,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可以为第一电压。
步骤S102: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之后,可以监测第一电源信号的第一电压是否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得到监测结果,电源检测模块可以将监测结果输出至使能控制模块。监测结果可以包括第一结果和第二结果,第一结果可以指示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第二结果可以指示第一电压小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如果使能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监测结果为第一结果,使能控制模块可以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如果使能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监测结果为第二结果,使能控制模块不执行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其中,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电压阈值用于根据第一电压的大小,判断是否要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第一电压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电压阈值,例如3.3伏(V)等,研发人员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适应修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具体实现中,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之后,第一电源信号的第一电压呈递增趋势。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没有电源,自锁电路不工作,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仍然没有电源,自锁电路不工作,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如果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自锁电路不工作,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第一使能信号用于指示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预先设定的时长,例如30毫秒(ms)或者50ms等。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指的是控制使能控制模块输出使能信号。在输出使能控制开启时,使能控制模块具有输出第一使能信号或者第二使能信号的能力,例如,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的过程中,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又如,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的过程中,如果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在输出使能控制关闭时,使能控制模块不具有输出第一使能信号或者第二使能信号的能力,例如,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关闭的过程中,即使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也无法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又如,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关闭的过程中,即使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也无法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步骤S103: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
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各个直流电源模块接收到第一使能信号之后,可以分别响应该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例如,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使能控制模块将第一使能信号发送至第一直流电源模块之后,第一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响应该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使能控制模块将第一使能信号发送至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之后,第二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响应该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使能控制模块将第一使能信号发送至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之后,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响应该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
步骤S104: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源信号。
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各个直流电源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之后,可以分别输出第二电源信号。例如,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第一直流电源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输出第二电源信号;第二直流电源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之后,可以通过第二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输出第二电源信号;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之后,可以通过第三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引脚输出第二电源信号。
步骤S105: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具体实现中,在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OUT引脚输出第二电源信号(例如VCC0、VCC1或者VCC2)的过程中,如果电源快速掉电,第一电压会呈递减趋势。如果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其中,第二使能信号用于触发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第二电压阈值用于根据第二电压的大小,判断是否停止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电压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电压阈值,例如0V或者0.4V等,研发人员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适应修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示例不作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由于自锁电路已开启,自锁电路的输出不随输入变化而变化,即使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依然保持关闭,直至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可以确保直流电源模块掉电干净,进而自锁电路解锁,使能控制模块的输出使能控制开启,可确保所有直流电源模块重新从低电平开始上电,以便确保上电时序正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一、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放电速度最小的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具体实现中,假设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其中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的放电速度小于第二直流电源模块的放电速度,且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的放电速度小于第三直流电源模块的放电速度,则相对第二直流电源模块和第三直流电源模块,第一直流电源模块放电最为缓慢,使能控制模块可将第一直流电源模块作为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直接监测目标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第二电源信号的第二电压,如果该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确定所有直流电源模块均放电干净,进而停止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自锁电路解锁。
二、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所有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具体实现中,假设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使能控制模块可分别监测第一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第二电源信号的第二电压,第二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第二电源信号的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第二电源信号的第二电压,如果上述所有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确定所有直流电源模块均放电干净,进而停止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自锁电路解锁。
步骤S106: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
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之后,各个直流电源模块可以分别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例如,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第一直流电源模块接收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之后,可以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第二直流电源模块接收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之后,可以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第三直流电源模块接收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之后,可以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使能控制模块监测到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且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可以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例如,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上电时序为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同时上电。如果使能控制模块监测到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确定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均掉电干净,进而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压信号之后,在电源检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可以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以确保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同时上电。
又如,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上电时序为第一直流电源模块最先上电,其次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上电,最后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上电。如果使能控制模块监测到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使能控制模块可以确定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均掉电干净,进而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压信号之后,在电源检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可以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第一直流电源模块、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以及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以确保第一直流电源模块最先上电,其次第二直流电源模块上电,最后第三直流电源模块上电。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源信号的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源信号。电源监测模块持续监测第一电源信号,当监测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可确保掉电干净,以便电源输入端从低电平开始上电,提高上电时序控制的可靠性。
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该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电源监测模块,自锁电路,使能控制模块以及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从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电源监测模块持续监测第一电源信号,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放电速度最小的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2B,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该时序控制电路在图2A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的一端和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连接,延时电路的另一端与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请参见图2C,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该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电源监测模块,自锁电路,使能控制模块以及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各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从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电源监测模块持续监测第一电源信号,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所有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均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2D,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序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的一端和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连接,延时电路的另一端与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延时电路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基于图2A-2D所示的时序控制电路,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控制电路的模块划分示意图,其中:
电源监测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一开关;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
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使能控制模块包括蓄电池、第五开关以及第六开关;
所述蓄电池的一端与地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基于图3所示的时序控制电路,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控制电路的一种电路实现示意图,其中:
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以及电阻R3;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
第一开关包括三极管Q1;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集与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集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源监测模块可以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三极管Q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输入电源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集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集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8和电阻R9;
所述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第二开关包括三极管Q2,所述第三开关包括三极管Q3,所述第四开关包括三极管Q4;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自锁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电容C1;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集、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集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集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六开关包括三极管Q5;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使能控制模块可以包括开关S1、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5以及电容C2;
所述开关S1的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二级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集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以及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连接。
具体实现中,V1和V2模拟电源输入端输出的第一电源信号包括的第一电压,V3模拟第二电源信号包括的第二电压,通过开关S2可进行上电或者掉电。电源监测模块可以通过电阻R1和电阻R3设置第一电压阈值,如果第一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会输出低电平。如果第一电压低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集电极会输出高电平。如果开关S1的工作电源正常,三极管Q3的基极输入为低电平,三极管Q3的集电极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一旦三极管Q3的基极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2也导通,此时,时序控制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不论三极管Q1的输出电平是否变化,三极管Q4的基极始终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上拉到电源输入端,并接到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管脚(高电平使能),如果直流电源模块没电,自锁电路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图4所示的时序控制电路中,各元器件在不同状态阶段时的输出电平可以如下表所示:
在状态1阶段,开始上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第二电压为低电平,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2阶段,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由于使能延时,第二电压为0,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3阶段,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4阶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截止,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在状态5阶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截止,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基于图3所示的时序控制电路,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实现示意图,其中:
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以及电阻R3;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
第一开关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U1;
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二端与地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源监测模块可以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可控精密稳压源U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输入电源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三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8和电阻R9;
所述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第二开关包括三极管Q2,所述第三开关包括三极管Q3,所述第四开关包括三极管Q4;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自锁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电容C1;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集、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集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集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六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MOS管Q6;
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使能控制模块可以包括开关S1、电阻R11、电阻R12、MOS管Q6以及电容C2;
所述开关S1的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二级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MOS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发射集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以及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连接。
具体实现中,V1和V2模拟电源输入端输出的第一电源信号包括的第一电压,V3模拟第二电源信号包括的第二电压,通过开关S2可进行上电或者掉电。电源监测模块可以通过电阻R1和电阻R3设置第一电压阈值,如果第一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导通,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如果第一电压低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截止,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高电平。如果开关S1的工作电源正常,三极管Q3的基极输入为低电平,三极管Q3的集电极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一旦三极管Q3的基极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2也导通,此时,时序控制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不论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输出电平是否变化,三极管Q4的基极始终输出高电平。MOS管Q6的漏极上拉到电源输入端,并接到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管脚(高电平使能),如果直流电源模块没电,自锁电路会输出低电平,MOS管Q6的漏极输出高电平。
在图5所示的时序控制电路中,各元器件在不同状态阶段时的输出电平可以如下表所示:
在状态1阶段,开始上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截止,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高电平,第二电压为低电平,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2阶段,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导通,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由于使能延时,第二电压为0,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3阶段,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导通,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延迟达到预设时间段,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在状态4阶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截止,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高电平。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截止,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6导通,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在状态5阶段,第一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可控精密稳压源U1导通,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第二电压大于0,三极管Q4截止,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6导通,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Claims (15)

1.一种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源监测模块从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
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
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监测到所述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且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直流电源模块为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放电速度最小的直流电源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包括: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延时电路延迟预设时间段;
所述延时电路延迟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段,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5.一种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监测模块,自锁电路,使能控制模块以及多个直流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自锁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从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多个直流电源模块;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触发所述使能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并触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锁定信号,直至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中的目标直流电源模块的第二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响应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停止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一开关;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与所述自锁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以及电阻R3;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三极管Q1;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集与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集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U1;
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二端与地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导电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8和电阻R9;
所述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参考导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导电端以及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导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参考导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三极管Q2,所述第三开关包括三极管Q3,所述第四开关包括三极管Q4;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监测模块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使能控制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包括蓄电池、第五开关以及第六开关;
所述蓄电池的一端与地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参考导电端与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输出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包括三极管Q5;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MOS管Q6;
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所述自锁电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直流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CN201810520057.2A 2018-05-25 2018-05-25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Active CN110531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057.2A CN110531818B (zh) 2018-05-25 2018-05-25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057.2A CN110531818B (zh) 2018-05-25 2018-05-25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818A true CN110531818A (zh) 2019-12-03
CN110531818B CN110531818B (zh) 2021-02-09

Family

ID=6865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0057.2A Active CN110531818B (zh) 2018-05-25 2018-05-25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18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15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时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95626A (zh) * 2023-11-28 2024-02-23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使能电路
CN117595626B (zh) * 2023-11-28 2024-05-31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使能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6318A1 (en) * 2011-09-28 2013-03-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3427806A (zh) * 2012-05-16 2013-12-04 浙江科跃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信号锁定功能的电压比较器
CN106292987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掉电时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506602U (zh) * 2017-03-06 2017-09-19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关机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6318A1 (en) * 2011-09-28 2013-03-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3427806A (zh) * 2012-05-16 2013-12-04 浙江科跃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信号锁定功能的电压比较器
CN106292987A (zh) * 2016-08-09 2017-01-04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掉电时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506602U (zh) * 2017-03-06 2017-09-19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关机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15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时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1156B (zh) * 2023-05-19 2024-01-30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时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95626A (zh) * 2023-11-28 2024-02-23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使能电路
CN117595626B (zh) * 2023-11-28 2024-05-31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使能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818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9026B (zh) 实现多电源上电时序和下电时序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528244B (zh) Fpga配置文件自动加载系统及方法
TW201611472A (zh) 用於雙電源電子裝置的電源切換設備及方法
CN106020176B (zh) 一种cc逻辑控制芯片低功耗连接检测方法及结构
CN103915989A (zh) 供电单元的控制电路、电池充电器及控制对供电电源的输入端进行取样的方法
CN207782762U (zh) 一种自动复位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04062504A (zh) 一种超级电容检测电路
CN109194317A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CN103905756A (zh) 一种电视机故障处理装置及电视机
CN108628431A (zh) 电子设备及其自耗能控制电路
CN104020705A (zh) 一种带复位功能的电源监控电路
CN209690871U (zh) 一种错峰上电系统及装置
CN105006961A (zh) 一种多路电源上电顺序控制电路及方法
CN208110316U (zh) 掉电时序控制电路
CN110518930A (zh) 分时上电电路及装置
CN109217425A (zh) 一种充电器电路及其智能充电控制方法
CN204290354U (zh) 充电电路
CN110531818A (zh) 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
JP2018093697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電源回路
CN207488440U (zh) 脉冲发生电路及功率管测试装置
CN110888518A (zh) 一种备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490890U (zh) 一种复位电路
CN112649724A (zh)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方法及mcu芯片
CN207602192U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点灯治具
CN211742096U (zh) 上电延时电路、主板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服务器主板及cp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