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471B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471B
CN110531471B CN201910845638.8A CN201910845638A CN110531471B CN 110531471 B CN110531471 B CN 110531471B CN 201910845638 A CN201910845638 A CN 201910845638A CN 110531471 B CN110531471 B CN 110531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filter
optical signal
fiber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56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1471A (zh
Inventor
葛建平
金虎山
谢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56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1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1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07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with optical elements reducing the sensitivity to optical feedback
    • G02B6/4208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with optical elements reducing the sensitivity to optical feedback using non-reciprocal elements or birefringent plates, i.e. quasi-isol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5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e.g. variable wavelength optical modules or wavelength lock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壳体的一端设有光纤适配器,壳体内设有激光芯片、第一滤波片、光隔离器、反射片、反射棱镜组件、光接收芯片及光学平台。光学平台的凸台设有第一通孔,光隔离器设置在第一通孔中,凸台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第一滤波片设置在第一斜面上;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通过光隔离器及第一滤波片,进入光纤适配器后射出。反射片位于光学平台的平台上;来自光纤适配器的光信号经第一滤波片反射后射向反射片,产生的反射光通过反射棱镜组件反射至光接收芯片。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光模块,利用光学平台实现光路转折,避免光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产生偏差,减少反射光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保证光路耦合角度,使耦合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通信领域中对通信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全球光通信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而在高速数据通信领域中,为了保障数据能够长距离高速传输,本领域通常采用光模块实现不同波长光的发射和接收。
现有的光模块通常指用于光电转换的集成模块,其由光接收器件和对应的光纤适配器封装成光接收模块,由光发射器件和对应的光纤适配器封装成光发射模块,再将光接收模块、光发射模块和电路板进行封装而成。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光接收模块在由对应的光纤适配器接收到光信号后,会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电路板将电信号传输至光发射模块;光发射模块在接收到电信号后,会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由与光发射模块对应的光纤适配器射出,从而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
现有的光模块中分别为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配备对应的光纤适配器,形成双纤双向的光模块。双纤双向的光模块可进行并行信号传输,因此,需要光器件(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与对应的光纤适配器形成较好的光路耦合角度。但由于光纤适配器的体积较大,光模块为适配两个光纤适配器,易导致光器件与光模块壳体之间产生缝隙,使得光器件无法精准定位,导致光信号传播路径出现偏差。而传播路径出现偏差易产生反射光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进而影响光器件与对应的光纤适配器的光路耦合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以解决现有的光模块耦合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光纤适配器;
所述壳体内包括激光芯片、第一滤波片、光隔离器、反射片、反射棱镜组件、光接收芯片及光学平台;
所述光学平台具有凸台及平台,所述凸台具有贯穿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光隔离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凸台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滤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平台上;
所述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光隔离器及所述第一滤波片,进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后射出;
来自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滤波片反射后射向所述反射片,经所述反射片反射后射向所述反射棱镜组件,经所述反射棱镜组件反射至所述光接收芯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一端的光纤适配器,壳体内设有激光芯片、第一滤波片、光隔离器、反射片、反射棱镜组件、光接收芯片及光学平台,光学平台用于实现光信号的转折,避免光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产生偏差。光学平台的凸台具有贯穿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光隔离器设置在第一通孔中,凸台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第一滤波片设置在第一斜面上;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通过光隔离器及第一滤波片,进入光纤适配器后射出。反射片位于光学平台的平台上;来自光纤适配器的光信号经第一滤波片反射后射向反射片,经反射片反射后射向反射棱镜组件,经反射棱镜组件反射至光接收芯片。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光模块,利用光学平台实现光路转折,避免光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产生偏差,减少反射光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保证光器件与光纤适配器的光路耦合角度,使耦合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光网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分解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局部俯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棱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TE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TE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TEC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采用的是电信号,这就需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电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传输数据信号以及接地等,金手指实现的电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标准方式,以此为基础,电路板是大部分光模块中必备的技术特征。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单元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的连接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的光网络单元100完成。
光模块200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口接入光网络单元100中,与光网络单元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101与光网络单元100之间建立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101的光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单元100中,来自光网络单元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101中。光模块200是实现光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不具有处理数据的功能,在上述光电转换过程中,信息并未发生变化。
光网络单元100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2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单元100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103,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单元100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单元100将来自光模块200的信号传递给网线103,将来自网线103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200,光网络单元100作为光模块200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200的工作。
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101、光模块200、光网络单元100及网线103,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光网络单元100是光模块200的上位机,向光模块200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200的数据信号,常见的光模块上位机还有光线路终端等。
图2为光网络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单元100中具有电路板105,在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中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结构。
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单元100中,具体为光模块200的电口插入笼子106中的电连接器,光模块200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
笼子106位于电路板105上,将电路板105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106中;光模块200插入笼子106中,由笼子106固定光模块200,光模块200产生的热量通过光模块壳体传导给笼子106,最终通过笼子106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手柄203、电路板300及光收发器件400。
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具体可以是在同一方向的两端开口(204、205),也可以是在不同方向上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口204,用于插入光网络单元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口205,用于外部光纤接入以连接内部光纤,电路板300、光收发器件400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上壳体及下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采用上壳体、下壳体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一般不会将光模块的壳体做成一体结构,这样在装配电路板等器件时,定位部件、散热以及电磁屏蔽结构无法安装,也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解锁手柄203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202的外壁,拉动解锁手柄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手柄在外壁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时由解锁手柄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通过拉动解锁手柄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为提高光模块的耦合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具有单纤双向的特点,耦合效果更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具体为图5和图6所示的光收发器件,包括:壳体1,壳体1由盖板110和腔体120构成,盖板110扣合在腔体120上构成封闭的空腔,空腔内盛放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具有单纤双向的特点,因此将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封装在同一个腔体内,且在壳体1上连通一个光纤适配器2,由光纤适配器2同时实现光信号的接收和发出。
在光模块工作时,由于光发射器件6产生的热量会扩散到光接收器件8所处的区域,使得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易产生热串扰现象,从而影响光接收器件在利用TEC控温筛选光信号的效果,影响波长调整精度。
因此,为避免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之间产生热串扰,参见图7所示的光收发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壳体1内设有隔热板5,隔热板5设置在壳体1内并将壳体1分隔成两个区域,使得隔热板5与壳体1形成光发射腔体101和光接收腔体102。将光发射器件6放置于光发射腔体101内,将光接收器件8放置于光接收腔体102内。
本实施例中,将光纤适配器2设置在光发射腔体101对应的壳体处,即将光纤适配器2与光发射腔体101连通。壳体1安装光纤适配器2的位置设有通孔14,为保证光纤适配器2的固定稳定,壳体1还包括中空的管壳130,管壳130固定在腔体120的侧壁上,管壳130与通孔14连通,管壳130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2,使得光纤适配器2的光纤插芯21由通孔14露出,便于光纤插芯21接收光发射器件6发射的光信号,以及,发射光信号被光接收器件8接收。本实施例中,管壳130可与腔体120一体成型。
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发射器件6的出光口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使得光发射器件6发出的光能够进入光纤适配器2内,光纤适配器2内安装有光纤插芯21,由光纤插芯21将接收到的光发射器件6发出的光射出。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光发射器件6在接收到电信号后,会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出,再进入与光发射器件6对应的光纤适配器2后射出。
为了对光器件(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进行供电,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分别为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配置相应的柔性电路板,即在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柔性电路板3和第二柔性电路板4。两个柔性电路板与光纤适配器2安装在壳体1的不同侧面上,壳体的与光纤适配器2的安装位置相对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柔性板安装槽13,将第一柔性电路板3和第二柔性电路板4固定在柔性板安装槽13内。
光发射腔体101内设有光发射器件6,第一柔性电路板3延伸至光发射腔体101内,第一柔性电路板3与光发射器件6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3为光发射器件6供电和提供电信号,光发射器件6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射出。光接收腔体102内设有光接收器件8,第二柔性电路板4延伸至光接收腔体102内,第二柔性电路板4与光接收器件8电连接,光接收器件8在接收到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后传输至第二柔性电路板4形成电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为单纤双向的光模块,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共用一个光纤适配器2,即由光纤适配器2同时进行光信号的接收和发出。为实现光信号的接收,光发射器件6的出光口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光发射器件6发出的光由入光口进入光纤适配器2后射出。
由于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封装在同一个腔体内,光纤适配器2与光发射器件6对应设置,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会先在光发射腔体101内传播,而光接收器件8位于光发射器件6的一侧,光纤适配器2的出光口与光接收器件8的入光口无法对应,使得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无法被光接收器件8接收到。因此,为使光接收器件8能够接收到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需要将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反射进光接收腔体102,进而被光接收器件8接收。
而为避免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之间产生热串扰,在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之间设有隔热板5。那么在将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反射进光接收腔体102内时,需要该光信号穿过隔热板5,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隔热板5上设有光通口51。
由于光纤适配器2中光纤插芯21朝向光发射器件6,而不朝向光接收器件8,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会先在光发射腔体101内传播,为使光接收器件8通过光通口51接收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如图8所示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在光发射腔体101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滤波片88,第一滤波片88位于光通口51处,且位于靠近光发射器件6的一侧,第一滤波片88的倾斜方向为沿光纤适配器2至光发射器件6的方向。将第一滤波片88设置在光纤适配器2传过来的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上,使得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能够传播在倾斜设置的第一滤波片88上,从而产生反射。
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向光发射器件6的方向传播时,会传播到位于光发射器件6和光纤适配器2之间的第一滤波片88上,在第一滤波片88上产生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经过光通口51进入光接收腔体102中,并射进光接收器件8内。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具有单纤双向的结构特点,由一个光纤适配器2并行实现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即光发射器件6和光接收器件8封装在同一个壳体1内,由同一个光纤适配器2接收光发射器件6发射的光信号,并同时发射光信号被光接收器件8接收,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提高耦合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实现光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时,壳体1内包括激光芯片61、第一滤波片88、光隔离器64、反射片82、反射棱镜组件84、光接收芯片85及光学平台65。通过上述光学器件可以实现光模块的单纤双向的结构特点,为了清楚说明,下述实施例按照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以光发射腔体101和光接收腔体102进行分别的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光发射腔体101内,光发射器件6包括激光芯片61、会聚透镜63、光隔离器64和光学平台65。激光芯片61用于根据电信号发出光信号;会聚透镜63用于将分散的光信号会聚成平行光,避免长距离传输时出现光损耗;光隔离器64是允许光向一个方向通过而阻止向相反方向通过的无源器件,用于对光的传播方向进行限制,使光只能单方向传输,通过光纤回波反射的光能够被光隔离器64很好的隔离,提高光波传输效率;光学平台65作为固定底座,用于固定其他光发射器件,如光隔离器64、聚焦透镜80和第一滤波片88等,以调整光发射器件的高度,使得光发射器件6的出光口能够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提高光耦合效果。
在光发射腔体101内,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为激光芯片61产生光信号,进入光纤适配器2的光纤插芯21内后射出。由于激光芯片61产生的光信号为发散光,为避免长距离传输时产生光损耗,在光信号的发出方向上设置会聚透镜63,由会聚透镜63将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变为平行光,继续向光纤适配器2的方向传播。
而为避免光信号在进入光纤插芯21后有部分光再反射回来,并按照原传播路径进入激光芯片61,影响激光芯片61的性能,本实施例中,在会聚透镜63和光纤适配器2之间设置光隔离器64,会聚透镜63设于激光芯片61和光隔离器64之间。光信号进入光隔离器64后,在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旋转后再射出,射出的光信号进入光纤适配器2的光纤插芯21内。
如果光信号在光纤插芯21处产生反射,反射光沿原传播路径再次传播到光隔离器64的出光口,但由于光信号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反射光已无法再按照原传播路径进入光隔离器64内,因此,可以避免反射光再次通过光隔离器64进入激光芯片61中,避免影响激光芯片61的发光性能。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分解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为精准调整光发射器件的在光路传输上的高度,使得光发射器件的出光口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本实施例中,将光隔离器64固定在光学平台65的侧壁上。参见图9、图10(a)、图10(b)、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65具有凸台651,凸台651用于调整光隔离器64和第一滤波片88在光路传输上的高度。
凸台651具有贯穿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653,第一通孔653的入光口朝向激光芯片61,第一通孔653的出光口朝向光纤适配器2。第一通孔653为光学平台内设置的通光路径,通光路径的出光口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通光路径用于实现经过光隔离器64的光信号的传播,由通光路径射出的光信号即可进入光纤适配器中。
光隔离器64设置在第一通孔653的入光口中,使得光隔离器64的入光口朝向激光芯片61,光隔离器64的出光口与第一通孔653形成的通光路径连通,使得激光芯片61发射的光信号再进入光隔离器64后能够通过第一通孔653射出。
凸台651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650,第一斜面650位于凸台651的朝向光纤适配器2的一侧,第一通孔653的出光口位于第一斜面650上。第一滤波片88设置在第一斜面650上,并覆盖在第一通孔653上,使得经由第一通孔653射出的光信号穿过第一滤波片88,以得到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经过第一滤波片88的光信号进入光纤适配器2的光纤插芯21内后射出。
因此,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透过光隔离器64及第一滤波片88,进入光纤适配器2后射出。即在光发射腔体101内,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为: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经过会聚透镜63会聚后,形成的平行光经过光隔离器64进入通光路径后射出,形成的出射光进入光纤适配器2中的光纤插芯21后射出。
第一斜面650为倾斜设置的表面,沿光纤适配器2到光发射器件6的方向倾斜。将第一滤波片88设置在第一斜面650上,以保证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传播到第一滤波片88后能够产生反射,且反射方向朝向光接收腔体102。
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光接收器件8在接收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时,需要将在光发射腔体101内传播的光信号反射进光接收腔体102内。为此,本实施例中,利用倾斜设置的第一滤波片88实现光信号的反射,以被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光接收器件8接收。
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为发散光,为提高光耦合效率,避免出现光损耗,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滤波片88和光纤适配器2之间设有聚焦透镜80。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过聚焦透镜80后传播在第一滤波片88上并发生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经过光通口51进入光接收腔体102中,并射进光接收器件8内。
聚焦透镜80设置在光学平台65和光纤适配器2之间,且光学平台65的出光口位于第一斜面650上,此时,在光学平台65和光纤适配器2之间的区域内,光纤适配器2接收光信号的路径与传出光信号的路径重合,那么使得光纤适配器2接收激光芯片61发射的光信号时,光信号也会穿过聚焦透镜80,光信号经过聚焦透镜80后形成会聚光,再射进光纤适配器2内。
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过聚焦透镜80进行准直后继续向光学平台65的方向传播,进而传播在第一滤波片88上并产生反射后,反射光沿隔热板5上的光通口51进入光接收腔体102内。
光接收腔体102内设有光接收器件8,为接收由光发射腔体101反射进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光信号,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有平台652,平台652用于实现光信号传播路径方向的改变。
为改变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的传播路径,在光接收腔体102内设有反射片82,反射片82位于平台652上。本实施例中,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光信号传播路径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传播路径平行但方向相反,因此,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进入光接收腔体102时的传播路径与在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传播路径垂直。而为再次将垂直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传播路径改变成平行于该传播路径,则在光接收腔体102内设置倾斜的反射片82,使得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传播到反射片82后产生反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光信号传播路径平行。
反射片82倾斜设置在平台652上,倾斜方向由光纤适配器2到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第一滤波片88反射后穿过光通口51并射向反射片82,在反射片82处产生反射,并向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传播,即向与激光芯片61发出光信号的传播路径平行但方向相反的方向传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65,包括位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凸台651和延伸至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平台652。凸台651内设置第一通孔653,实现光隔离器64的高度调整和光信号的传播,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依次经过光隔离器64和第一通孔653后进入光纤适配器2中。平台652上设置倾斜的反射片82,并在凸台651的第一通孔653的出光口贴附第一滤波片88,使得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传播到第一滤波片88上产生反射,并反射进光接收腔体102内,再传播到反射片82后向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反射。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光接收腔体102内实现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传播路径改变的方式还可采用在平台652上设置第二凸台81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平台65包括位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凸台651和位于光接收腔体102内的第二凸台81,凸台651的结构和实现光信号传播的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不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仅对第二凸台81的结构进行说明。
为接收第一滤波片88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第二凸台81内设有变光路径,变光路径的入光口812与光通口51对应,即与第一通孔653对应,由光发射腔体101经过光通口51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由入光口812进入变光路径中传播。变光路径中的光信号传播路径与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光发射腔体101内的传播路径垂直,为改变光信号传播路径,第二凸台81具有贯穿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811,第二通孔811与变光路径连通。
第二通孔811的位于左表面的位置形成第二斜面810,反射片82设置在第二斜面810上并贴附在第二通孔811上,第二斜面810上的反射片82用于发生反射。第二通孔811的位于右表面813的为出光口,反射后的光信号由出光口向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传播。
因此,如图15所示的光收发器件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见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路径,在第二凸台81处的光信号传播路径为: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由入光口812进入第二凸台81内的变光路径,光信号传播到贴附在第二通孔811的左侧位置第二斜面810上的反射片82产生反射,反射光穿过第二通孔811并由右表面813的出光口向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传播。
图1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局部俯视图;图1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平台的局部俯视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光接收腔体102内实现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传播路径改变的方式还可采用在平台652上设置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平台65包括位于光发射腔体101内的凸台651以及位于光接收腔体102内的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凸台651的结构和实现光信号传播的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仅对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光信号传播路径转折过程中,为减少反射光影响信号传输,降低光回损,本实施例中,在光接收腔体102内设置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固定在平台652延伸至光接收腔体102的那一端,三角棱镜654实现光信号的反射以改变传播路径,第三滤波片655实现特定波长光信号的筛选。
为使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进入光接收芯片85内,在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传播进光接收腔体102内时,由第三滤波片655实现光信号的筛选。第三滤波片655设置在靠近光通口51的位置,第三滤波片655的入光面S1朝向光通口51,且第三滤波片655与来自第一滤波片88的光信号传播路径垂直,使得经第一滤波片88反射的光信号能够穿过第三滤波片655。
第三滤波片655设置在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上,使得第三滤波片655的出光面S2与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重合,来自第一滤波片88的光信号经第三滤波片655进入三角棱镜654中。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滤波片655的出光面S2与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也可不重合设置,此时,需要在第三滤波片655的出光面S2与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均镀膜。
三角棱镜654可选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三角棱镜654的一条直角边为入光面S3,另一条直角边为出光面S5,斜边为实现光信号反射的斜面S4,由三角棱镜654的斜面S4形成反射片82。斜面S4的作用与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反射片82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朝向第一滤波片88,三角棱镜654的出光面S5朝向光接收芯片85,使得进入三角棱镜654的光信号在传播到斜面S4后发生反射,反射光朝向出光面S5射出并进入光接收芯片85。
因此,参见图18中箭头所示的路径,在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处的光信号传播路径为: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在第一滤波片88产生反射,经光通口51反射进第三滤波片655,经过第三滤波片655滤波后的光信号由入光面S3进入三角棱镜654,在三角棱镜654的斜面S4处产生反射,反射光由出光面S5射出三角棱镜654,向光接收芯片85的方向传播。
为保证光信号不受损失,本实施例中,对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材质具有一定要求。具体地,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选用K9(铅化玻璃),第三滤波片655的厚度为1mm左右的矩形体,三角棱镜654可为等腰直角棱镜。
第三滤波片655的S1面为功能面,通过交替的在S1面上镀不同厚度的SiO2和Ta2O5,实现光隔离功能。其功能要求为:透射带为1594-1603.5nm,反射带为1260-1591nm和1605.5-1650nm。(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波段)。
第三滤波片655的出光面S2与三角棱镜654的入光面S3不镀膜,S2面与S3面使用胶水粘合,胶水的折射率与三角棱镜654和第三滤波片655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以尽可能的降低界面反射。如果胶水折射率无法与材料匹配,S2面与S3面也可镀膜,镀膜作用是消除滤波片与胶水,胶水与棱镜之间的界面反射。
三角棱镜654的斜面S4不镀膜,利用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全反射特性,实现光路90度转折。本发明选用的三角棱镜654的材料为K9(铅化玻璃),K9与空气的全反射角为41.3°,准直光束入射到S4面时,与S4的夹角是45°,可以实现全反射,完成光束90转折功能。三角棱镜654的出光面S5镀AR膜,以降低平行光束在S5面的反射。
上述三个实施例提供了三种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实现光信号反射的方式,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光信号反射,可以保证在光信号传播路径转折过程中,减少反射光影响信号传输,进而降低光回损,提高光耦合性。
为保证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光信号反射后的光信号为平行光,使所需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在光信号传播路径上设有第二滤波片83,第二滤波片83的作用是进行选择性滤波。第二滤波片83垂直于壳体1的底板11,且垂直于壳体1的侧壁12,使得光信号能够穿过第二滤波片83。
第二滤波片83的出光口处设有反射棱镜组件84,反射棱镜组件84的出光口处设有光接收芯片85。反射棱镜组件84将经过第二滤波片83滤光处理后的光信号接收,并向位于反射棱镜组件84下方的光接收芯片85产生反射,由光接收芯片85接收光信号。
如图19所示的反射棱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所示为反射棱镜组件内光信号传播路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棱镜组件84用于改变光信号的传播路径。光信号由光纤适配器2发出时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光接收芯片85的光敏面朝上,即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传播路径与光接收芯片85的光接收路径不一致,为了便于光接收芯片85接收到光信号,需要利用反射棱镜组件84将较高传播的光信号向下反射进光接收芯片85内。
其中,反射棱镜组件84包括入光面841、反射斜面842和出光底面843。入光面841朝向第二滤波片83,用于接收经过第二滤波片83的光信号。反射斜面842设置在光信号传播路径上,且倾斜设置,使得由入光面841射进的光信号在传播在反射斜面842后可以向下反射。出光底面843设置在反射路径上,且出光底面843上设有透镜844,由透镜844对反射光进行会聚。
光接收芯片85位于出光底面843的下方,光接收芯片85的光敏面与透镜844的出光口对应,使得光接收芯片85可以接收由反射棱镜组件84传播来的光信号。
在光接收芯片85接收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为: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第一滤波片88反射后射向反射片82,经反射片82反射后射向反射棱镜组件84,经反射棱镜组件84反射至光接收芯片8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一端的光纤适配器2,壳体1内设有激光芯片61、第一滤波片88、光隔离器64、反射片82、反射棱镜组件84、光接收芯片85及光学平台65,光学平台65用于实现光信号的转折,避免光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产生偏差。光学平台65的凸台651具有贯穿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653,光隔离器64设置在第一通孔653中,凸台651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650,第一滤波片88设置在第一斜面650上;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通过光隔离器64及第一滤波片88,进入光纤适配器2后射出。反射片82位于光学平台65的平台652上;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第一滤波片88反射后射向反射片82,经反射片82反射后射向反射棱镜组件84,经反射棱镜组件84反射至光接收芯片85。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光模块,利用光学平台65实现光路转折,避免光信号在传播路径上产生偏差,减少反射光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保证光器件与光纤适配器的光路耦合角度,使耦合效果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光发射腔体101内的激光芯片61产生的光信号由第一柔性电路板3提供的电信号转换而成,而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光接收芯片85在接收到光信号后,需转换为电信号传送至第二柔性电路板4。因此,为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在光发射腔体101内设置第一陶瓷基板60,第一陶瓷基板60上设置第一导电金属层62和光探测器66。在光接收腔体102内设置第二陶瓷基板86,在第二陶瓷基板86上设置第二导电金属层87。
在光发射腔体101内,第一陶瓷基板60用于调整激光芯片61和会聚透镜63的在光路传输上的高度,使二者的光轴重合,并与光隔离器64的光轴和光纤适配器2中光纤插芯21的光轴重合,提高光耦合效果。第一陶瓷基板60的表面涂覆有第一导电金属层62,激光芯片61设置在第一导电金属层62上,激光芯片61与第一导电金属层62的正极打线连接,第一导电金属层62用于向激光芯片61传递电信号。第一陶瓷基板60通过第一导电金属层6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连接,第一导电金属层62的电信号则由第一柔性电路板3提供。
光探测器66位于激光芯片61的后方,光纤适配器2位于激光芯片61的前方,光探测器66的光感面与激光芯片61的向后发射光信号的出光口对应。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中,其中大功率光信号朝向光纤适配器2的方向传播(向前传播),而小功率光信号并向光探测器66的方向传播(向后传播)。
激光芯片61发出的小功率光信号被光探测器66接收,光探测器66用于对激光芯片61发出的小功率光信号进行功率监控。进入光探测器66的光功率一般远小于激光芯片61发射的光波总功率,通常设定进入光探测器66内进行功率检测的功率为总功率的1/10。
在光发射腔体101内,激光芯片61固定在第一陶瓷基板60上,会聚透镜63位于激光芯片61的出光传播路径上,光隔离器64固定在光学平台65上,可以实现激光芯片61、会聚透镜63和光隔离器64的高度精准调节,使得激光芯片61的出光口与会聚透镜63的入光口对应,会聚透镜63的出光口与光隔离器64的入光口对应,光隔离器64的出光口与光纤适配器2的入光口对应,激光芯片61发出的光信号能够被光纤适配器2全部接收,以保证光耦合效果。
在光接收腔体102内,第二陶瓷基板86上设置第二导电金属层87、反射棱镜组件84和光接收芯片85。第二陶瓷基板86用于固定反射棱镜组件84和光接收芯片85,调整光接收器件在光路传输上的高度,使得反射棱镜组件84的出光口与光接收芯片85的光敏面对应,光接收芯片85可以接收反射棱镜组件84传播的光信号,避免造成光损耗。
光接收芯片85与第二导电金属层87连接,第二陶瓷基板86通过第二导电金属层87与第二柔性电路板4连接,光接收芯片85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第二导电金属层87传递至第二柔性电路板4,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模块的光电转换。
为获得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本领域通常在光模块中采用波分复用技术调制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以提高光纤通信容量。为此,需要借助TEC(Thermoelectric cooler,半导体制冷器)进行热调。光模块中的光发射器件在发射光信号时,光发射器件内的激光芯片产生热量,为使激光芯片的温度稳定,避免改变激光芯片的出光波长,需借助一个TEC来维持激光芯片的温度稳定,以获得稳定的光信号;光接收器件在接收光信号时,由于来自光纤适配器的光有多个,为筛选出适宜波长的光信号,光接收器件需要借助另一个TEC通过控温的方式筛选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为避免光模块在工作时,使光接收器件8和光发射器件6产生热串扰现象以及TEC组件(7、9)无法调制光信号的现象,影响光接收器件8、光发射器件6性能及光模块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在光发射腔体101内设置第一TEC组件7,在光接收腔体102内设置第二TEC组件9。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TE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光发射腔体101内,如图20所示,壳体1的底板11上设有第一TEC组件7,第一TEC组件7的上表面设置激光芯片61,第一TEC组件7用于将激光芯片61产生的热量由底板11导出。第一TEC组件7设置在第一陶瓷基板60的底部,第一陶瓷基板60上的激光芯片61在发出光信号时,易产生热量,其为光发射器件中产生热量的主要源头。
具体地,第一TEC组件7包括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第一TEC组件结构件72和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的顶部设置第一陶瓷基板60,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用于吸收第一陶瓷基板60上激光芯片61产生的热量。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TEC组件结构件72,第一TEC组件结构件72固定在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上,第一TEC组件结构件72用于将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吸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上,而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固定在底板11上,因此,可由底板11将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携带的热量导出到壳体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TEC组件7还包括第一电极74,第一电极74用于为第一TEC组件7供电,实现散热效果。第一电极74的一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第一电极7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上。第一导电金属层62将一部分电能传输给激光芯片61,以保证激光芯片61的正常工作;第一柔性电路板3将电能传输给第一电极74,以由第一电极74保证第一TEC组件7的正常工作。为了第一陶瓷基板60上的第一导电金属层62能够平稳地为第一电极74提供电量,需要第一电极74的高度与第一陶瓷基板6的高度平齐。
可见,在光发射腔体101内,光发射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导出路径为: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通过第一陶瓷基板60吸收激光芯片61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经过第一TEC组件结构件72传导到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上,再由第一TEC组件下热交换面73将热量经由底板11导出。
第一TEC组件7在将激光芯片61产生的热量沿底板11导出到壳体1外侧的同时,也可将自身产生的热量由该散热导出路径经底板11导出,使得光发射器件6和第一TEC组件7均处于正常的温度环境中,不会出现热串扰,也不会影响第一TEC组件7调制光信号的效果,以保证光发射器件6和第一TEC组件7的性能。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光接收芯片85在接收光信号时,需要进行筛选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元件为第二滤波片83,则由第二TEC组件9对第二滤波片83进行控温以筛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为保证光的耦合效果,在由第二TEC组件9实现制冷第二滤波片83时吸收热量的散热时,还可利用第二TEC组件9对第二滤波片83进行固定,以调整第二滤波片83在光路传输上的高度,保证光接收腔体102中的各个光器件的入光轴能够重合,即光路改变平台81的出光口与第二滤波片83的入光口对应,第二滤波片83的出光口与反射棱镜组件84的入光口对应,以提高光接收光信号的光耦合效果。
具体地,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如图21所示,由于第二滤波片83进行竖直设置,即第二滤波片83垂直于壳体1的底板11,且与光信号的传输路径垂直,以使光信号穿过第二滤波片83。因此,为便于第二TEC组件9调节第二滤波片83的温度,以通过控温的方式筛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需将第二滤波片83设置在第二TEC组件9的侧壁上,进而需要第二TEC组件9也竖直设置,即侧立在光接收腔体102内,与底板11垂直。
由于第二TEC组件9设置在反射片82和第二滤波片83之间,也就是说,反射片82反射的光信号需要先经过第二TEC组件9后再进入第二滤波片83,为避免第二TEC组件9对光信号产生损耗,本实施例中,在第二TEC组件9上设有通光孔,通光孔与反射片82的出光方向相对,第二滤波片83贴附在通光孔上。
具体地,参见图22所示的第二TE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3所示的第二TEC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为实现第二滤波片83通过调节温度的方式筛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第二TEC组件9包括分别侧立设置的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第二TEC组件结构件92和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第二TEC组件9设置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
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和第二TEC组件底座93均需设有通光口,即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设置第一通光口95,并在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二通光口920,在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三通光口(图中未示出)。将第二滤波片83固定在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上时,需使第二滤波片83贴附在第三通光口上,使得由反射片82反射的光信号在连续经过第二TEC组件9上的三个通光口后能够进入第二滤波片83,便于第二TEC组件9对第二滤波片83进行控温筛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因此,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光信号的传播路径为:来自光纤适配器2的光信号,经过聚焦透镜80会聚后传播到第一滤波片88上,并产生反射,反射光经过光通口51进入光接收腔体102内,由光通口51射入光接收腔体102内的光,传播在反射片82后发生反射,反射光先后经过第二TEC组件9上的第一通光口95、第二通光口920和第三通光口进入滤波片83,实现光信号不同波长的筛选,筛选后的光信号进入反射棱镜组件84,经过反射棱镜组件84的反射光向下射出进入光接收芯片85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TEC组件9调节第二滤波片83的温度,以通过控温的方式筛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时,采用的散热导出路径为由壳体1的侧壁12导出。
具体地,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滤波片83,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用于吸收对第二滤波片83进行温度控制时产生的热量。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的内侧壁与第二TEC组件结构件92连接,第二TEC组件结构件92固定在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上,第二TEC组件结构件9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和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固定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的侧壁上,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用于将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吸收的热量传递至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而第二TEC组件底座93的一端与壳体1的侧壁12连接,因此,可由壳体1的侧壁12将第二TEC组件底座93携带的热量导出壳体1的外侧。
可见,在光接收腔体102内,第二TEC组件9的散热导出路径为: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吸收对第二滤波片83进行温度控制时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经过第二TEC组件结构件92传导到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上,再由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将热量传导至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第二TEC组件底座93将热量经过壳体1的侧壁12导出。
第二TEC组件底座93用于承载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以将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传递来的热量传导到壳体1的侧壁12上。由于光传播路径为水平方向且平行于侧壁12,传播过来的光信号需经过第二滤波片83,因此,需要第二滤波片83同时垂直于底板11和侧壁12设置,并贴附在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上,使得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也同时与底板11和侧壁12垂直,为便于热量的传递,第二TEC组件底座93需同时垂直于底板11和侧壁12。
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实现热交换的是壳体的侧壁12,而不是如光发射腔体101中采用的底板11。底板11和侧壁12垂直,使得两个热交换面(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和第一TEC组件上热交换面71)吸收的热量通过壳体1的不同面传导,可以避免两个腔体(光发射腔体101和光接收腔体102)出现热串扰。
为提高热量导出效果,第二TEC组件底座93呈Z型,包括:分别垂直于底板11的热量接收部931和热量导出部932。热量接收部931用于接收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传导的热量,热量导出部932用于实现热量接收部931接收的热量沿侧壁12的导出,且可增加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与侧壁12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热量接收部931与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贴合,热量接收部931的一端与热量导出部932垂直连接,热量导出部932固定在侧壁12上,热量导出部932即为第二TEC组件底座93沿侧壁12延伸的延伸部分。第二TEC组件下热交换面96传递的热量可被热量接收部931吸收,并由热量导出部932将热量经过侧壁12导出到壳体1的外侧。由于热量接收部931与侧壁12垂直,使得热量导出部932贴合在侧壁12上,热量导出部932可增大热量的导出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为使第二TEC组件9能够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的另一个端部设置供电部933。可见,第二TEC组件底座93沿侧壁12延伸的延伸部分形成热量导出部932,而为避免供电部933影响光信号的传输,将供电部933设置在靠近隔热板5的一侧,即第二TEC组件底座93向与侧壁12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供电部933,由热量导出部932、热量接收部931和供电部933形成Z型结构。供电部933与热量接收部93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并朝向第二陶瓷基板86的方向延伸,便于第二陶瓷基板86为供电部933供电。
第二TEC组件底座93向侧壁12延伸的部分大于第二TEC组件底座93向与侧壁12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使得热量导出部932的面积大于供电部933面积。增大热量导出部932的面积可以提高热量导出部932与侧壁12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供电部933用于实现第二TEC组件9的供电,因此,供电部933的大小能够满足电传导要求即可。
为使第二TEC组件9能够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将用于供电的部件设置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即第二TEC组件9的一端设有供电块94,具体地,供电部933设置在第二TEC组件底座93上,供电部933与热量接收部93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为避免供电部933影响光信号的传输,将供电部933设置在靠近隔热板5的一侧。
供电块94上设有第三导电金属层,第三导电金属层涂覆于供电块94的侧壁941上和上表面942上。供电块94由第二柔性电路板4为光接收器件供电,即第二导电金属层87与供电块94的侧壁941上的导电金属层连接,侧壁941上的导电金属层与供电块94的上表面942的导电金属层连接,上表面942的导电金属层与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连接,因此,由第二柔性电路板4分别通过第二导电金属层87和第三导电金属层为第二TEC组件上热交换面91供电,以保证第二TEC组件9的正常工作。
可见,在光接收腔体102内实现散热时,光接收腔体102内光接收器件8的散热导出路径与光发射腔体101内光发射器件6的散热导出路径不同,光发射器件6的散热导出路径为由壳体1的底板11导出,而光接收器件8的散热导出路径则由壳体1的侧壁12导出。两个腔体采用不同的散热导出路径散热,可保证两个腔体的散热效果,避免两个腔体采用同一个散热导出路径使得两个腔体散出的热量相互影响,进而使散热效率降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光纤适配器;
所述壳体内包括激光芯片、第一滤波片、光隔离器、反射片、反射棱镜组件、光接收芯片及光学平台;
所述光学平台具有凸台及平台,所述凸台具有贯穿前后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光隔离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凸台的后表面形成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滤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平台上;其中,所述平台上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内设有变光路径,变光路径的入光口与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二凸台具有贯穿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变光路径连通,所述左表面形成第二斜面,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面上并贴附在所述第二通孔上;
所述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光隔离器及所述第一滤波片,进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后射出;
来自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滤波片反射后由所述入光口进入第二凸台内的变光路径,并射向贴附在第二通孔的左侧位置第二斜面上的所述反射片,经所述反射片反射后穿过第二通孔并由右表面的出光口射向所述反射棱镜组件,经所述反射棱镜组件反射至所述光接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还包括三角棱镜及第三滤波片,所述第三滤波片设置在所述三角棱镜的入光面上,来自所述第一滤波片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三滤波片进入所述三角棱镜中,由所述三角棱镜的斜面形成所述反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波片与来自所述第一滤波片的光信号传播路径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包括会聚透镜,所述会聚透镜设于所述激光芯片和所述光隔离器之间;所述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信号依次透过所述会聚透镜、所述光隔离器及所述第一滤波片,进入所述光纤适配器后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包括第二滤波片,所述第二滤波片设置在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反射棱镜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片与由所述反射片反射的光信号垂直,所述反射片反射的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滤波片后射向所述反射棱镜组件。
CN201910845638.8A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110531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638.8A CN110531471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638.8A CN110531471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471A CN110531471A (zh) 2019-12-03
CN110531471B true CN110531471B (zh) 2021-07-16

Family

ID=6866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5638.8A Active CN110531471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1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8463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200597B (zh) * 2020-09-18 2022-11-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200596B (zh) * 2020-09-18 2023-04-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41B (zh) * 2020-12-19 2023-07-1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38B (zh) * 2020-12-19 2023-05-0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39B (zh) * 2020-12-19 2023-08-2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42B (zh) * 2020-12-19 2023-05-0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2127295A1 (zh) * 2020-12-19 2022-06-23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40B (zh) * 2020-12-19 2023-07-1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4031998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N115079347B (zh) * 2022-08-16 2023-04-07 武汉乾希科技有限公司 光发射接收组件和用于光发射接收组件的光路耦合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16A (zh) * 2017-02-23 2017-04-2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9581599A (zh) * 2018-07-04 2019-04-05 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封装的多波长单纤输出光模块及激光器
CN109613655A (zh) * 2019-01-17 2019-04-12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39700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0635B2 (ja) * 1997-12-09 1999-11-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ーモジュール及び金属フェルール
JP2005109413A (ja) * 2003-10-02 2005-04-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ーザモジュール
CN109696730A (zh) * 2018-02-28 2019-04-30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光模块其及封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16A (zh) * 2017-02-23 2017-04-2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9839700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器件
CN109581599A (zh) * 2018-07-04 2019-04-05 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封装的多波长单纤输出光模块及激光器
CN109613655A (zh) * 2019-01-17 2019-04-12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471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148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0531471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0542957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0542956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4174689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08373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780449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89503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2838897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061019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47079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624829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200596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625399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903874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296199A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和光模块
CN21390387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7606135U (zh) 光模块
CN113759479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422825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200603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624828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647038A (zh) 一种光模块
WO2021042775A1 (zh) 一种光模块
WO2023134293A1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