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2525A -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2525A
CN110522525A CN201910892045.7A CN201910892045A CN110522525A CN 110522525 A CN110522525 A CN 110522525A CN 201910892045 A CN201910892045 A CN 201910892045A CN 110522525 A CN110522525 A CN 110522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y
dental appliance
shaped dental
tooth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20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2525B (zh
Inventor
万一
冯舒钦
庄慧敏
王星星
吴刚
徐慧萍
周瑞雪
姚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 Fang D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 Fang D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 Fang D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 Fang D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8920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2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2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2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02Orthodontic computer assist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8Mouthpiece-type retainers or positioners, e.g. for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arc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为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所述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为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至少保持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所述牙齿上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所述设计方法制造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治疗周期内现有壳状牙齿矫治器表达率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齿矫治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涉及壳状牙齿矫治器,尤其涉及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隐形矫治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治,是牙齿矫治的一种。隐形无托槽矫治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这种隐形矫治技术继承了传统的牙颌畸形,是结合了计算机辅助三维诊断、个性化设计及数字化成型技术。
隐形矫治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使得患者的牙齿从初始状态向期望的目标状态移动,每步矫治器均有一定的形变量,患者佩戴矫治器时,通过矫治器材料的弹性形变,使得牙齿发生相应的移动。通常通过调整每步矫治器的形状,来改变矫治器对牙齿的作用力。
现有的牙齿矫治方案中,每个矫治步骤使用一种形状的牙齿矫治器。但是,目前使用的牙齿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会出现矫治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矫治步骤较多,进而导致矫治的周期延长,且矫治效果不理想。尤其是针对一些特定的病例类型,如目前隐形矫正对于牙齿去扭转和控根正轴的表达率严重不足,影响了隐形矫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壳状牙齿矫治器表达率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包括: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多颗牙齿的第一腔体,为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所述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所述多颗牙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并且,为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至少保持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所述牙齿上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在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内。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所述第一牙齿移动量。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弹性模量设计为不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矫治作用力不同。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5mm~1.5mm,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2mm~1.2mm。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透明程度和/或颜色。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上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上设计不同的标记,用于对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区分。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采用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选自PETG、PC、TPU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选自PETG、PC、TPU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作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一时间段内佩戴在牙颌上,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二时间段内佩戴在所述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时间段组成一个循环佩戴周期。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根据上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获取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用于制造的数字信息,用增材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获取用于制造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一牙颌模型;
获取用于制造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增材制造的方法制造第一牙颌模型及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包括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间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至少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解决了治疗周期内现有壳状牙齿矫治器表达率不足的问题,并且由于提高了每个治疗周期的表达率,因而缩短了总的治疗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不同透明度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设有标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壳状牙齿矫治器表达率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包括: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多颗牙齿的第一腔体,为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所述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所述多颗牙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并且,为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至少保持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所述牙齿上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为同一矫治目标设计了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并且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不相同,其中,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主要用于产生较大的矫治作用力,引起较大的牙齿移动,产生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主要用于产生较小的矫治作用力,所述较小的矫治作用力至少保持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使已经产生的牙齿移动量不发生反弹,或者所述较小的牙齿移动为在牙齿上产生一个较小的第二牙齿移动量。
为了更好的实现使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提高表达率的效果,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在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内。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对于平移单步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为0.25~0.33mm;对于扭转角度单步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为1~3度,进一步的为1.5~2.5度,更进一步的为1.8~2.2度,优选的为2度。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对于平移单步设计,则在0.25~0.33mm之间取数值点;对于扭转角度单步设计,则在1~3度,优选1.5~2.5度,更优选1.8~2.2度范围内取数值点,或者直接取为2度。对于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的确定需考虑,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移动量要符合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如设计移动量过小,则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或力矩会不足,难以引起牙齿的移动;如设计移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病变,或者根据所述设计移动量设计出的矫治器,患者无法佩戴等。
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各自的上述功能及使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提高表达率的效果,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主要用于较大的产生牙齿移动,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则主要用于保持该牙齿移动,防止牙齿移动反弹,并兼顾舒适性。例如,针对患者的下颌尖牙去扭转的病例,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取2°,并设计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为3°,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为2°。
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对第一牙齿移动量的保持作用或对牙齿较小量的矫治作用,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所述第一牙齿移动量。
为了实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各自的不同功能,产生不同的矫治作用力,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弹性模量设计为不相同。具体地,对于本发明而言,优选的方案是使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不相同,进而在材料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能更好的产生不同的矫治作用力;如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相同,则需要通过不同厚度的选择,和/或不同弹性模量的选择来使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不同的矫治作用力。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主要产生牙齿的第一牙齿移动量,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主要用于保持该第一牙齿移动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5mm~1.5mm,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2mm~1.2mm。相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不同,厚度较厚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矫治力也较大。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置为更厚,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主要用于产生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而将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稍薄,能够满足其主要保持牙齿的第一牙齿移动量、防止牙齿反弹的设计目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同刚度、不同弹性模量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不同,刚度较大、弹性模量较大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矫治力也较大。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弹性模量设置为更大,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主要用于产生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而将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弹性模量稍小,能够满足其主要保持牙齿的第一牙齿移动量、防止牙齿反弹的设计目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透明程度和/或颜色。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不同的透明程度和/或颜色,可以达到不同时间段佩戴的两个牙齿矫治器容易区分的效果,此外也能迎合不同患者对于美观的需求。例如,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均可以设计成透明、半透明或者不透明。例如,白天佩戴透明的矫治器,容易区分,从而正确佩戴,并且隐蔽性较好,在佩戴时不易被察觉,解决了正畸矫治过程的美观问题;又如,设计出具有不同颜色的不透明/ 透明矫治器,除了用于区分两个矫治器外,针对一些年轻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喜好设计定制,患者在佩戴时可以更加的个性和时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上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上设计不同的标记,用于对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壳状第二牙齿矫治器进行区分。标记类型可以是条形码、数字码、字母码、文字、图案、颜色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例如,针对白天佩戴的牙齿矫治器,标记出太阳的图案,针对患者晚上佩戴的牙齿矫治器,标记出月亮的图案,以让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直观的识别出需要佩戴的矫治器类型。标记在矫治器上设置的位置可以是矫治器的磨牙侧、尖牙侧、切牙侧等。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也会影响其矫治力和矫治效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采用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选自PETG(聚酯)、PC(聚碳酸酯)、TPU(聚氨酯)等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选自PETG(聚酯)、PC(聚碳酸酯)、TPU(聚氨酯) 等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优选,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一时间段内佩戴在牙颌上,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二时间段内佩戴在所述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时间段组成一个循环佩戴周期。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是根据上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获取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用于制造的数字信息,用增材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获取用于制造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一牙颌模型;
获取用于制造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增材制造的方法制造第一牙颌模型及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包括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间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至少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包括: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多颗牙齿的第一腔体,为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所述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所述多颗牙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并且,为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至少保持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所述牙齿上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设计方法为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为第二牙齿矫治器设计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第一设计移动量大于第二设计移动量。使第一设计移动量大于第二设计移动量,则当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在患者的牙齿上时,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患者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扭矩较大,引起牙齿移动的速率较大,因此引起牙齿的移动量也较大;当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在患者的牙齿上时,第二牙齿矫治器施加到患者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扭矩较小,引起牙齿移动的速率较小,因此引起牙齿的移动量也相对较小。
但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在设计时,其设计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要保证其佩戴在患者的牙齿上时,至少保持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对牙齿矫治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避免牙齿矫治过程出现反弹的现象,即第二牙齿矫治器至少具有保持第一牙齿移动量的功能,因此还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所述第一牙齿移动量。
在确定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时,使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在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内,同时,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大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从而能更好的在一矫治步骤中实现高的表达率,进而缩短总的治疗时间。
使用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增强矫治力、加快矫治速度,使用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可以使得矫治过程更加的舒适,两者配合使用,既可以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同时也保证了矫治过程的舒适度。本发明及本实施例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尤其适用于牙齿去扭转和控根正轴的病例类型,因为目前的治疗实践中这两种病例类型的表达率较低,该套组中,两副矫治器配合使用,具有效率补偿的作用,提升了矫治效果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不同,进而在两者材料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便于调节形状得到适应各自功能定位的不同的矫治力。当然,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也可以设计为相同,只要满足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矫治作用力不同即可,比如可以通过调整矫治器的厚度、弹性模量等来实现上述目的。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在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内。
通常地,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时,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如下:平移病例的单步设计移动量为0.25~0.33mm,扭转病例的角度单步设计移动量为1~3度,进一步的扭转角度单步设计移动量为1.5~2.5 度,进一步的扭转角度单步设计移动量为1.8~2.2度,优选的扭转角度单步设计移动量为2度。则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的取值在平移病例中为0.25~0.33mm区间内某一点值,在扭转病例中为1~3度区间内某一点值,或为1.5~2.5度区间内某一点值,或为1.8~2.2度区间内某一点值,或为2 度。
如此设计是因为,在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过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移动量要符合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设计移动量过小,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或力矩会不足,难以引起牙齿的移动;设计移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病变,或者根据所述设计移动量设计出的矫治器,患者无法佩戴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获取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用于制造的数字信息,并使用该数字信息、采用增材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每个矫治器,进而得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厚度,具体地,相对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相对较厚,例如,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可以设计为0.5mm~1.5mm,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范围可以设计为0.2mm~1.2mm。由于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厚度较大的矫治器矫治力也较大。因此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置为更厚,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主要用于产生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而将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稍薄,能够满足其主要保持牙齿的第一牙齿移动量、防止牙齿反弹的设计目的。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具体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弹性模量的范围可以为300psi~30000psi,其中,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相对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当佩戴在牙齿上时,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对牙齿的作用力较大,实现较强的矫治效果,从而使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主要用于产生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而将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为弹性模量稍小,能够满足其主要保持牙齿的第一牙齿移动量、防止牙齿反弹的设计目的。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成不同的透明程度和/或不同颜色,透明程度可以为透明、半透明或者不透明,以区别不同的矫治器,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且更美观。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61设计为透明,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62设计为不透明,白天佩戴透明的矫治器,隐蔽性较好,在佩戴时不易被察觉,解决了正畸矫治过程的美观问题,而晚上睡觉时佩戴的矫治器,对美观度要求低,因此佩戴不透明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同时,通过透明和不透明的设计,也便于对白天和晚上佩戴的不同矫治器进行正确的分辨和佩戴;又如,针对一些年轻的患者,根据患者喜好,设计出具有不同颜色的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矫治器,患者在佩戴时更加的个性和时尚。此外,牙齿矫治器设置为不同的透明程度或颜色还可以用来对不同的矫治器进行区分。
实施例七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将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制成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可以为PETG(聚酯)、PC(聚碳酸酯)、TPU(聚氨酯)等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制成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可以为PETG(聚酯)、PC(聚碳酸酯)、TPU(聚氨酯)等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实施例八
在本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在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上分别设计不同的标记,以让患者对两幅不同功能的矫治器进行区分。标记类型可以是条形码、数字码、字母码、文字、图案、颜色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例如,请参见图3,针对白天佩戴的第一牙齿矫治器81,标记出太阳的图案810,针对患者晚上佩戴的第二牙齿矫治器 82,标记出月亮的图案820,以让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直观的识别出需要佩戴的矫治器类型。标记在矫治器上设置的位置可以是上颌矫治器或下颌矫治器的磨牙侧、尖牙侧、切牙侧等。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获取用于制造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一牙颌模型;
获取用于制造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增材制造的方法制造第一牙颌模型及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包括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间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至少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本实施例为先制造两个牙颌模型,再基于两个牙颌模型分别制造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
本发明制造得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在用于牙齿矫治时,每组套组可用于一个治疗周期,一个治疗方案可包括多个治疗周期。患者可以在第一治疗周期佩戴第一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使得牙齿从第一排列移动到第二排列,在第二治疗周期佩戴第二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使得牙齿从第二排列移动到第三排列,接着在后续的连续治疗周期依次佩戴后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直到牙齿移动到期望的目标位置。佩戴每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周期可以为 20天、14天、10天、7天等,通常较优的,每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佩戴周期为两周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治疗周期佩戴一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一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由第一和第二两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组成,可以在一个佩戴周期的第一时间段佩戴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该治疗周期的第二时间段佩戴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一时间段例如可以为白天、晚上、工作日、休息日等,第二时间段也可以为白天、晚上、工作日、休息日等。具体地,一个治疗周期分为若干个循环佩戴周期,一个循环佩戴周期可以为7天、3天、2天、1天等,优选的,一个循环佩戴周期为24小时,具体地例如,白天佩戴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晚上佩戴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或者,可以白天佩戴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晚上佩戴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
例如,针对患者的下颌尖牙去扭转的病例,在白天佩戴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移动量为3°,在晚上佩戴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移动量为2°;根据表达率和设计移动量计算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实际的牙齿移动量,表达率是实际的牙齿移动量与牙齿矫治器的设计移动量的比值。当下颌尖牙去扭转的表达率为50%时,则白天牙齿移动的表达量(即牙齿移动量)为1.5°,晚上则会保持白天的矫治器矫治效果即1.5°,这样即实现了白天进行牙齿矫治,晚上进行保持的效果,这样不仅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晚上睡觉时佩戴的舒适性。
又如,针对患者控根正轴的病例,在白天佩戴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移动量为2°,在晚上佩戴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移动量为3°,当控根正轴表达率为50%时,则白天牙齿移动的表达量为1°,晚上牙齿的移动表达量为1.5°,即白天较晚上的移动量小,白天进行温和治疗,晚上进行效率补偿,这样可以在白天佩戴的时候较为舒适,在晚上睡觉期间进行效率补偿,提升矫治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制备得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对于表达率较低的控根正轴和去扭转病例特别有效,在特定的牙齿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精进式设计,以提高表达率,同时保证有一部分的时间用于保持和牙周组织改建,提高了每个治疗阶段的表达率,进而缩短了整体的治疗周期。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多颗牙齿的第一腔体,为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所述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提供对应第一牙齿矫治目标的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收容所述多颗牙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够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并且,为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至少保持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在所述牙齿上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在所述牙齿在所述矫治步骤中的设计移动量的阈值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一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第二设计移动量设计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所述第一牙齿移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形状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不相同,和/或,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弹性模量设计为不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矫治作用力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施加到牙齿上的矫治力和/或力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厚度,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5mm~1.5mm,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厚度范围设计为0.2mm~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材料的弹性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透明程度和/或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上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上设计不同的标记,用于对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区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和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采用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选自PETG、PC、TPU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材料选自PETG、PC、TPU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一时间段内佩戴在牙颌上,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为在同一矫治步骤中第二时间段内佩戴在所述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时间段组成一个循环佩戴周期。
14.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获取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用于制造的数字信息,用增材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
15.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制造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一牙颌模型;
获取用于制造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数字化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增材制造的方法制造第一牙颌模型及第二牙颌模型;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包括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在同一矫治步骤的不同时间段佩戴在同一牙颌上,所述第一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一设计移动量,用于产生引起牙齿移动的第一牙齿移动量,所述第二壳状牙齿矫治器设计有第二设计移动量,所述第二设计移动量至少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牙齿矫治器产生的第一牙齿移动量。
CN201910892045.7A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522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2045.7A CN110522525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2045.7A CN110522525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525A true CN110522525A (zh) 2019-12-03
CN110522525B CN110522525B (zh) 2022-09-02

Family

ID=68669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2045.7A Active CN110522525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25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531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沈刚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3545871A (zh) * 2020-04-24 2021-10-26 深圳市迪美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09902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牙齿矫治套组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2029A1 (en) * 2000-09-22 2002-06-13 Mao Jeremy Jian Use of cyclic forces to expedite remodeling of craniofacial bones
CN107456287A (zh) * 2017-07-31 2017-12-12 董玺芳 一种牙齿矫正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74545A (zh) * 2018-10-18 2019-04-26 冯慧 生物友好型口腔正畸矫治器
CN209032685U (zh) * 2018-05-09 2019-06-28 陈汀宇 复合型牙齿矫治器系统和牙齿矫治器套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2029A1 (en) * 2000-09-22 2002-06-13 Mao Jeremy Jian Use of cyclic forces to expedite remodeling of craniofacial bones
CN107456287A (zh) * 2017-07-31 2017-12-12 董玺芳 一种牙齿矫正方法及其装置
CN209032685U (zh) * 2018-05-09 2019-06-28 陈汀宇 复合型牙齿矫治器系统和牙齿矫治器套件
CN109674545A (zh) * 2018-10-18 2019-04-26 冯慧 生物友好型口腔正畸矫治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531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沈刚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3545871A (zh) * 2020-04-24 2021-10-26 深圳市迪美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09902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牙齿矫治套组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CN114099026B (zh) * 2020-08-28 2024-01-19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牙齿矫治套组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525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2525A (zh)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04382660B (zh) 一种定制化舌侧正畸托槽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24330B (zh) 牙齿矫治器、附件装置及制造牙齿矫治器的方法
CN105919682A (zh) 一种个性化定制牙齿隐形矫治器的快速成型制造方法
CN107260341B (zh) 一种个性化牙龈美学成形愈合基台的制作方法
GB0423324D0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outcome of an orthodontic treatment
CN101589968A (zh) 制造正畸托槽的方法
CN109069225A (zh) 用于可预测的正畸治疗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209032685U (zh) 复合型牙齿矫治器系统和牙齿矫治器套件
CN105310786A (zh) 复合型牙齿矫治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20516A (zh) 一种舌侧直丝弓牙齿矫治器
CN110215299A (zh) 牙齿矫正器打印方法、牙齿矫正器及3d打印装置
Patel et al. Aesthetic orthodontics: an overview
CN108670456A (zh) 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及牙齿正畸用套装
Fudalej et al. A brief history of orthodontic retention
CN209884371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CN205758741U (zh) 一种肌功能矫治器
CN210872128U (zh)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Quintão et al. Orthodontic wires: knowledge ensures clinical optimization
CN110037812A (zh) 一种垫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CN207886297U (zh) 牙齿矫正器定位套件
CN206120473U (zh) 一种固定可拆卸式义齿
CN109431631A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CN205163282U (zh) 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及牙槽骨塑形器
CN114587655A (zh)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缺牙间隙空泡形态实时拓扑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22, 2305 Zuchongzhi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10

Applicant after: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2, 2305 Zuchongzhi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1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MARTEE DENTI-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