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2422A - 生物体解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解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2422A
CN110522422A CN201910423538.6A CN201910423538A CN110522422A CN 110522422 A CN110522422 A CN 110522422A CN 201910423538 A CN201910423538 A CN 201910423538A CN 110522422 A CN110522422 A CN 110522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rganism
wearing
resolver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35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1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s, e.g. generated by infrared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4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sensor contact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62Apparatus with built-in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适当地对检测部相对于生物体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本发明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具备:检测器,其生成与生物体的状态相应的检测信号;佩带部,其为用于将所述检测器佩带于所述生物体上的佩带部,所述佩带部包括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且可弹性地伸缩的压敏部、和被形成于所述压敏部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推算部,其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推算;评价部,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而对所述检测器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

Description

生物体解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生物体的状态进行解析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有用于对脉搏数等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测量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手表型的生物体信号测量装置,该生物体信号测量装置具备生成与生物体的状态相应的生物体信号的检测部、和用于将检测部佩带在生物体上的带状的佩带部。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利用被设置于佩带部上的压力传感器而对从检测部针对生物体的压力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来对测量环境的适当与否进行评价。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针对生物体的压力是通过压力传感器而被测量的,因此测量环境的评价依赖于压力传感器相对于生物体表面的局部的接触状态。即,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不一定能够适当地评价检测部的佩带状态的这一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71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具备:检测器,其生成与生物体的状态相应的检测信号;佩带部,其为用于将所述检测器佩带于所述生物体上的佩带部,所述佩带部包括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且可弹性地伸缩的压敏部、和被形成于所述压敏部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推算部,其对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推算;评价部,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而对所述检测器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解析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生物体解析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对生物体解析装置的结构进行例示的框图。
图4为对生物体解析装置的功能性结构进行例示的框图。
图5为对评价处理的具体的步骤进行例示的流程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解析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中的第一部分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9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解析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对改变例的结构进行例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侧视图,图2为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俯视图。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为,非侵入性地对被检测人员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为,将被检测人员的脉搏数作为生物体信息而进行测量的脉搏波计。在被检测人员的身体中的特定的部位(以下,称为“测量部位”)H处,佩戴有生物体解析装置100。测量部位H例如为被检测人员的手腕或上臂。测量部位H为“生物体”的具体示例。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为具备筐体部11和佩带部12的手表型的便携设备。筐体部11为对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各要素进行收纳的中空的结构体。佩带部12为用于将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佩带在测量部位H上的部件,并被构成为,包括第一部分121、第二部分122和调节部123。
第一部分121以及第二部分122分别为,卷绕于被检测人员的测量部位H处的长条且扁平的带状部件。第一部分121的基端部与筐体部11连结,且在第一部分121的顶端部处设置有调节部123。第二部分122的基端部与筐体部11连结,且第二部分122的顶端部以可拆装的方式与调节部123连结。通过将第二部分122的顶端部和第一部分121的顶端部的调节部123相连结,从而使生物体解析装置100在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包围了测量部位H的状态下,被佩带于测量部位H上。
调节部123为,用于对第一部分121以及第二部分122的全长进行调节的机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节部123具备使用者可进行操作的操作元件125。使用者通过适当地对操作元件125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对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的全长进行调节。即,使用者能够任意地对由佩带部12所产生的测量部位H的紧固的程度进行调节。
第一部分121以及第二部分122分别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从而能够进行弹性伸缩。压敏导电性树脂为,电阻值根据载荷而发生变化的树脂材料。例如,对于压敏导电性树脂而言,在拉伸载荷产生作用的状态下电阻值上升,在压缩载荷产生作用的状态下电阻值下降。具体而言,在树脂材料中分散有大量的导电性粒子的压敏导电性弹性体、或者将磁性混合流体混合在硅油橡胶中并在磁场下使其固化而得到的MCF(Magnetic CompoundFluid:磁性复合流体)橡胶,作为压敏导电性树脂而在第一部分121以及第二部分122的形成中被加以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部分121为“压敏部”的具体示例。另外,第二部分122的材料并未被限定为压敏导电性树脂。
在第一部分121中的、与测量部位H相反一侧的表面F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表面F1为佩带部12的外周面。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分别为,在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体图案。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分别被形成为在X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X方向为第一部分121的宽度方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而排列。Y方向为第一部分121的长边方向。表面F1为“第一面”的具体示例。
第一部分121中的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根据第一部分121的伸缩而变化。具体而言,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越强,则作用于第一部分121上的拉伸载荷越增大,其结果为,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越上升。即,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较强的情况下的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大于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较弱的情况下的电阻值。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能够作为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的程度的指标来利用。由佩带部12所实施的紧固越强,则检测器34越被按压在测量部位H的表面上。因此,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适于作为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的指标而被利用。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为,例如从检测器34作用于测量部位H的表面上的接触压力的高低。
图3为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电气结构图。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31、存储装置32、显示装置33和检测器34。控制装置31以及存储装置32被收纳于筐体部11中。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分别经由被形成于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上的配线24而与控制装置31电连接。
图3的显示装置33被设置于,例如筐体部11中的与测量部位H相反一侧的表面上。显示装置33例如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并显示包含脉搏数的测量结果在内的各种图像。检测器34被设置于筐体部11中的与测量部位H对置的位置处,并紧贴在测量部位H上。第一实施方式的佩带部12为,用于将检测器34佩带在测量部位H上的部件。
检测器34为,生成与测量部位H的状态相应的检测信号D的光学传感器模块。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器34具备发光部341和受光部342。发光部341为,向测量部位H照射光的光源。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的发光元件适于作为发光部341而被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部341出射位于例如波长为800nm至1300nm的范围内的近红外光。但是,由发光部341所出射的出射光并未被限定为近红外光。此外,也可以将出射互不相同的波长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发光部341来利用。
从发光部341入射至测量部位H的光在于测量部位H的内部反复反射以及散射之后,从测量部位H出射并到达受光部342。受光部342生成与从测量部位H到达的光的受光强度相应的检测信号D。例如,产生与受光强度相应的电荷的光电二极管等的光电转换元件适于作为受光部342而被利用。通过可接受近红外光的InGaAs(砷化铟镓)而形成了光电转换层的受光元件适于作为受光部342。另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将检测信号D从模拟转换为数字的A/D转换器的图示。
测量部位H的血管以与心率等同的周期而反复地进行膨胀以及收缩。在膨胀时和收缩时,血管内的血液的吸光量有所不同。因此,受光部342根据来自测量部位H的受光强度而生成的检测信号D为,包括与测量部位H的动脉的脉动成分(即容积脉搏波)相对应的周期性的变动成分在内的脉搏波信号。
在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过强的情况下,从检测器34作用于测量部位H上的压力(以下,称为“接触压力”)会过大。在接触压力过大的状态下,由于测量部位H的内部的血管因按压而变形,因此难以实现脉搏数的高精度的测量。此外,在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过弱的情况下,来自检测器34的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不足。在接触压力不足的状态下,不仅接触压力较低,而且也有时会在测量部位H与检测器34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来自发光部341的出射光或来自测量部位H的出射光从该间隙而向外部泄漏。因此,难以实现脉搏数的高精度的测量。考虑到以上的情况,从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中,对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的适当与否进行评价。
控制装置31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阵列)等的运算处理装置,并对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整体进行控制。存储装置3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并对控制装置31所执行的程序和控制装置31所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
图4为对控制装置31的功能性的结构进行例的框图。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1通过执行被存储于存储装置32中的程序,从而实现解析部41、推算部42和评价部43。另外,也能够采用将控制装置31的功能分散在多个集成电路中的结构、或者通过专用的电子电路来实现控制装置31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的结构。
解析部41根据检测器34所生成的检测信号D而对测量部位H的脉搏数进行推算。在由解析部41所实施的脉搏数的推算中,可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技术。由解析部41所实施的脉搏数的推算每隔预定的时间便依次执行。显示装置33对解析部41依次推算的脉搏数进行显示。即,脉搏数的时间序列被显示于显示装置33中。
推算部42对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E进行推算。评价指标E为,例如在对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施加了预定的电压的情况下,流动于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流的电流值。当拉伸载荷作用于第一部分121上时,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增加。因此,第一部分121的拉伸载荷越大,即、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越强,则评价指标E越成为较小的数值。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评价指标E为,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的指标。
评价部43根据推算部42所推算的评价指标E而对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具体而言,评价部43根据评价指标E而对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的适当与否进行判断。
图5为,例示了对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处理(以下,称为“评价处理”)的具体的步骤的流程图。以与例如由解析部41所实施的脉搏数的推算并行的方式,每预定的时间而执行图5的评价处理。当开始评价处理时,推算部42对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E进行推算(S1)。
评价部43对推算部42所推算的评价指标E是否低于预定的阈值Eth1进行判断(S2)。阈值Eth1被统计性地或实验性地设定为,在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评价指标E低于阈值Eth1。在评价指标E低于阈值Eth1的情况(S2:是)下,评价部43将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过大的这一情况报知给使用者(S3)。例如,评价部43使显示装置33显示应减弱佩带部12的紧固的这一主旨的消息。确认了以上消息的使用者通过适当地对调节部123的操作元件125进行操作,从而减弱佩带部12的紧固。
另一方面,在评价指标E高于阈值Eth1的情况(S2:否O)下,评价部43对推算部42所推算出的评价指标E是否高于预定的阈值Eth2进行判断(S4)。阈值Eth2为高于阈值Eth1的数值。阈值Eth2被统计性地或实验性地设定为,在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不充分的情况下,评价指标E高于阈值Eth2。在评价指标E高于阈值Eth2的情况(S4:是)下,评价部43将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压力不充分的这一情况报知给使用者(S5)。例如,评价部43使显示装置33显示应加强佩带部12的紧固的这一主旨的消息。确认了以上消息的使用者通过适当地对调节部123的操作元件125进行操作,从而加强佩带部12的紧固。
在评价指标E低于阈值Eth2的情况(S4:否)下,评价部43将检测器34被适当地佩带于测量部位H处的这一情况报知给使用者(S6)。例如,评价部43使显示装置33显示佩带部12的紧固较为合适的这一主旨的消息。如以上所例示的那样,评价部43在评价指标E为从阈值Eth1至阈值Eth2为止的范围内的数值的情况下,评价为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较为合适,在评价指标E为该范围外的数值的情况下,评价为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不合适。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压敏导电性树脂的第一部分12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通过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E,从而可评价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因此,与根据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局部的压力而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结构相比,具有能够在考虑了佩带部12的整体的伸缩状态的条件下适当地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这一优点。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佩带部12的第一部分121中的、与测量部位H相反一侧的表面F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因此抑制了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因此,能够减少因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接触而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作出错误评价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例示中,对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将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的俯视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佩带部12的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上形成有图6的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图6的Y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例示,图6的X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例示。
如图6所例示的那样,第一电极21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础部211、和从第一基础部211起沿着X方向而向第二电极22侧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支部212。多个第一分支部212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在Y方向上。同样地,第二电极22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础部221、和从第二基础部221起沿着X方向而向第一电极21侧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支部222。多个第二分支部222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在Y方向上。即,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分别被形成为梳齿状的平面形状。
如图6所例示的那样,各个第一分支部212和各个第二分支部222在Y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即,在Y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支部212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分支部222。利用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E而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的适当与否进行评价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电极21的各个第一分支部212和第二电极22的各个第二分支部222在Y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因此,易于确保电流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经由第一部分121而流动的范围。根据以上的结构,即使在第一部分121的伸缩量较小的情况下,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也充分地变动。因此,具有能够适当地对检测器34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这一优点。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侧视图。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2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形成于第一部分121中的与测量部位H相反一侧的表面F1上。另一方面,第二电极22被形成于第一部分121中的与表面F1相反一侧的表面F2上。表面F2为第一部分121中的与测量部位H对置的表面(即佩带部12的内周面),相当于“第二面”的具体示例。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第一部分121的俯视观察时相互重叠。即,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采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夹持第一部分121的结构。推算部4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样地,对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相应的评价指标E进行推算。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越强,则作用于第一部分121上的拉伸载荷越增大,其结果为,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越上升。因此,佩带部12相对于测量部位H的紧固越强,则评价指标E越成为较小的数值。利用评价指标E来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以夹持第一部分121的方式被形成于相反侧,因此具有能够减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直接导通的可能性的这一优点。
第四实施方式
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部分121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电极21被形成于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上,第二电极22被形成于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2上。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从与表面F1或表面F2垂直的方向进行俯视观察时相互不重叠。推算部42根据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而对评价指标E进行推算的动作、与利用评价指标E而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动作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根据与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垂直的方向的伸缩、和与该表面F1平行的方向的伸缩这两方而变化。因此,能够根据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阻值而对适当地反映了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的评价指标E进行推算。
另外,虽然在图8中,例示了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俯视观察时不重叠的结构,但也可采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俯视观察时局部重叠的结构。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统一地表达了作为具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俯视观察时互不重叠的部分的结构。
第五实施方式
图9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侧视图。如图9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筐体部11、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被一体形成。具体而言,通过例如压敏导电性树脂的注塑成形,而将筐体部11、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22一体形成。在第一部分121的表面F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外,生物体解析装置100的动作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虽然在图9中,例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的结构,但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
改变例
在上文中例示的各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多样地变形。将具体的变形方式例示于下文之中。也能够将从下文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进行适当合并。
(1)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佩带部12具备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的结构,但佩带部12的具体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也可以将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的环状的部件作为佩带部12来利用。此外,也可以将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被一体形成的佩带部12设置在筐体部11上。
(2)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通过压敏导电性树脂来形成佩带部12中的第一部分121的全部,但也可以将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的压敏部作为第一部分121的一部分而进行设置。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只要为用于将检测器34佩带在测量部位H上的佩带部12包括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且可弹性伸缩的压敏部的结构即可,压敏部的位置或形状是任意的。
(3)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将测量部位H的脉搏数作为生物体信息而进行了测量,但解析部41所推算的生物体信息并未被限定于脉搏数。例如,也可以将氧饱和度(SpO2)或血液成分浓度作为生物体信息而进行测量。作为血液成分浓度,例示有例如血中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血中氧浓度以及中性脂肪浓度。此外,也能够将与测量部位H的血流相关的指标作为生物体信息而进行测量。作为与血流相关的指标,例如,例示有血流速、血液量指标以及血流量指标。血液量指标为,表示测量部位H的血液量的指标(所谓的MASS值),血流量指标为,表示测量部位H的血流量的指标(所谓的FLOW值)。另外,在将与血流相关的指标作为生物体信息而进行测量的结构中,向测量部位H照射相干的激光的发光元件适于作为发光部341而被利用。
(4)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生物体解析装置100具备解析部41的结构,但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在与生物体解析装置100分体的信息装置200中设置解析部41。信息装置200为例如便携式电话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的信息设备,并具备解析部41和显示装置70。生物体解析装置10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信息装置200发送检测信号D。信息装置200的解析部41通过对从生物体解析装置100接收的检测信号D进行解析,从而对测量部位H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推算,并将其显示于显示装置70上。此外,也可以将评价部43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在信息装置200的显示装置70上。如根据以上的例示而理解的那样,能够从生物体解析装置100中省略解析部41以及显示装置33。
(5)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将评价部43对检测器34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在显示装置33上,但用于将评价结果报知给使用者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可以通过语音而将评价结果报知给使用者。
符号说明
100…生物体解析装置;11…筐体部;12…佩带部;121…第一部分;F1、F2…表面;122…第二部分;123…调节部;125…操作元件;21…第一电极;211…第一基础部;212…第一分支部;22…第二电极;221…第二基础部;222…第二分支部;24…配线;31…控制装置;32…存储装置;33…显示装置;34…检测器;341…发光部;342…受光部;41…解析部;42…推算部;43…评价部。

Claims (6)

1.一种生物体解析装置,具备:
检测器,其生成与生物体的状态相应的检测信号;
佩带部,其为用于将所述检测器佩带于所述生物体上的佩带部,并且所述佩带部包括由压敏导电性树脂形成且可弹性地伸缩的压敏部、和被形成于所述压敏部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
推算部,其根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而对与接触压力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推算;
评价部,其根据所述评价指标而对所述检测器的佩带状态进行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评价部在所述评价指标低于所述检测器相对于所述生物体的测量部位的阈值的情况下,报知如下内容,即,所述生物体与所述检测器的接触压力过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压敏部中被设置于与所述生物体相反一侧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础电极、和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并以所述第一基础电极为起点而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被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基础电极相比靠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基础电极、和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以所述第二基础电极为起点而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
各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被设置于所述压敏部的第一面上,
所述第二电极被设置于所述压敏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体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在从与所述第一面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互不重叠的部分。
CN201910423538.6A 2018-05-24 2019-05-21 生物体解析装置 Pending CN1105224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9411A JP2019201949A (ja) 2018-05-24 2018-05-24 生体解析装置
JP2018-099411 2018-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422A true CN110522422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1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3538.6A Pending CN110522422A (zh) 2018-05-24 2019-05-21 生物体解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57775A1 (zh)
JP (1) JP2019201949A (zh)
CN (1) CN1105224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984A (zh) * 2020-09-11 2020-11-27 江苏禾尔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率监测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0548A (ja) * 1982-11-16 1984-05-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脈拍センサ−装置
JP4325344B2 (ja) * 2003-09-29 2009-09-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JP4900578B2 (ja) * 2006-09-25 2012-03-2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及び認証方法
JP5219889B2 (ja) * 2009-03-05 2013-06-26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代謝量算出装置
JP5636290B2 (ja) * 2011-01-12 2014-12-03 キヤノン化成株式会社 感圧センサ
US10206623B2 (en) * 2015-09-28 2019-02-19 Apple Inc. Band tightness sensor of a wearable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984A (zh) * 2020-09-11 2020-11-27 江苏禾尔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率监测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57775A1 (en) 2019-11-28
JP2019201949A (ja)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3927B2 (ja) センサ
EP1444948B1 (en) Optical diagnostic measurement device
US10039478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system, and wearable apparatus
CN105828708B (zh) 用于测量生物信息的设备及用于其误差补偿的方法
US20010025917A1 (en) Fingernail sensors for measuring finger forces and finger posture
GB2341233A (en) Organism information measuring device
US8396530B1 (en) Method for biosensor usage with pressure compensation
KR20130142098A (ko) 통합된 생체인식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양말
JP2017153874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JP2017153876A (ja) 測定装置および検出装置
CN107773231A (zh) 一种心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JP6616069B2 (ja) バイタル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110381829A (zh)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方法
CN107550481A (zh) 一种便携设备及血压测量方法
US10806386B2 (en) Tissue site detection
CN110522422A (zh) 生物体解析装置
US20170049344A1 (en) Pulse wave sensor and pulse wave measurement module
CN110035695A (zh) 用于生理测量传感器的传感器装置
KR20180045735A (ko)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헬스 모니터링 방법
White et al. A wetness detection technique towards scalable, array-based, fully-textile sensing
CN204765657U (zh) 血氧测量设备的行程检测装置
Gupta et al. Soft wearable knee brace with embedded sensors for knee motion monitoring
Witt et al.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ith integrated POF sensors
KR102250188B1 (ko) 생체 정보 검출 장치
CN110403589B (zh) 一种一次性心率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