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8622A -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8622A
CN110518622A CN201910906368.7A CN201910906368A CN110518622A CN 110518622 A CN110518622 A CN 110518622A CN 201910906368 A CN201910906368 A CN 201910906368A CN 110518622 A CN110518622 A CN 110518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tation
failure
advance
trigger angl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63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8622B (zh
Inventor
王增平
郑博文
刘席洋
崔勇
赵乐
张开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063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8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8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8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及其应用。现有的换相失败检测方法仍然存在控制系统响应速度低、过度依赖仿真计算、缺乏物理模型支撑和理论依据、普适性不足等问题。本发明利用三点法快速拟合出故障后电压波形,计算出供应最小换相面积;比较换相需求面积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的大小,对换相失败进行提前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措施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前检测换相失败、为直流控制提供有效信号,进而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计算量小,速度快,不受故障类型以及故障时间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凭借输送容量大、功率调节能力强、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然而该输电技术的核心元件晶闸管却没有自关断能力,这导致其在逆变侧交流系统电压支撑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换相失败。换相失败不仅仅会引发直流电流激增、导致换流阀收到冲击,还会造成直流功率的大幅度波动,严重情况甚至导致直流系统闭锁,该功率波动将对直流系统的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更来为严峻的考验,其预防措施主要分为拓扑结构改进和控制策略优化两个方面。然而拓扑结构改进虽然能从换相机理上消除换相失败,但改进成本过高,同时工程实施难度较大。
在控制策略优化方面,为实现换相失败的快速预防,其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换相失败的快速检测,其次是换相失败的快速抑制。目前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检测分为两大类:一是实测型,是通过量测各换流阀换相结束时刻与对应的换相电压过零时刻的间隔,并将其转化为角度量从而获得熄弧角,通过与最小熄弧角的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首先实测性是对已经发生的换相失败进行检测,所以其后续采取的控制措施都在换相失败发生后,会导致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其次直流工程中一个换流桥臂的晶闸管数量太多,因此晶闸管的熄弧角不易测量。二是预测型,是在逆变侧交流母线对三相电压提取零序分量或αβ变换,从而预测单相故障和三相对称故障所引发的换相失败;针对电压过零点启动慢的缺点,提出了增加正弦-余弦分量的检测方法。虽然预测法在检测速度上大大提高,为预防换相失败发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现有预测法针对换相失败是否发生的判据主要依赖仿真计算,无法建立换相失败与预测判据之间的物理关系,缺乏理论依据,需针对各个工况进行仿真,普适性有待提高。目前针对换相失败的预防措施主要为提前触发,增大换相裕度。提前触发过大会导致无功需求增大,直流电流增大,这将更不利于换相过程;提前触发角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方法并未将提前触发角度与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建立物理关系,这也恰恰导致提前触发控制存在超调的可能性。
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3105027504),公开了一种换流阀换相失败的预判方法,该方法计算故障后逆变侧交流电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标幺值,通过触发角上限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该方法计算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幅值时需考虑傅式变换的窗长,具有一定延时,降低了换相失败预判的速度。
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3105773783),公开了一种同塔并架多回直流线路耦合作用引发换相失败的判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电流耦合系数K以及故障时故障极逆变侧的最大突变电流量△If.max计算电网提供的最大换相时间面积A和换相成功所需的换相面积B,通过A和B的大小比较判断换相失败的发生;但该方法在计算换相成功所需的换相面积时采用的是故障后的实时数据,对换相失败的提前检测速度较慢,不利于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
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4108011644),公开了一种直流换相失败根据面积数值设置增加熄弧角数值的方法,该方法计算交流电网电压换相面积数值,当发生换相失败时,根据这个换相面积数值,设置增加熄弧角控制操作所需要增加的熄弧角角度数值;该方法中换相面积的数值和增加的熄弧角角度之间缺乏物理模型约束,针对不同故障情况参数k和b的取值由经验得出,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超调或欠调的情况,反而加重了换相失败的影响。
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8100385549),该方法公开了一种减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实时采样直流电流和逆变侧交流电压计算换相失败风险值F0,通过风险值F0计算得到直流电流控制参考值,进而对直流电流进行控制减少连续换相失败;但该方法是对故障后的电气量实时测量进行计算,该过程中逆变侧已处于换相阶段,得到的控制结果对换相失败的控制效果较差,无法提前检测换相失败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该方法从换相失败的物理判据出发,以换相需求面积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之间的关系作为换相失败判断标准,利用三点法对故障前后的换相线电压波形进行拟合,从而实现对换相失败的提前检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借助换相面积理论求解出控制器的最大延迟触发角,增大换相裕度以实现对换相失败的快速预防。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对故障后交流侧母线的线电压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表达式;
步骤2:求取换相需求面积Sneed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Smin
步骤3:根据Sneed和Smin,计算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根据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提前触发换相过程。
优选为: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通过对故障后电压采样,利用三点法拟合出故障后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的表达式。
优选为:所述步骤2换相需求面积由故障前直流电流信息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由拟合后的电压曲线计算得到。
优选为:所述步骤3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是在故障后发生临界换相失败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在该故障情况下延迟触发角的角度。
优选为: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临界换相失败条件下求出临界延迟触发角,并在临界延迟触发角的基础上减去一定裕度△α得到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的实际触发角度。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装置,其特征为:包括
拟合模块,用于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对故障后交流侧母线的线电压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表达式;
计算模块,用于求取换相需求面积Sneed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Smin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Sneed和Smin,计算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根据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提前触发换相过程。
优选为:拟合模块,还用于通过对故障后电压采样,利用三点法拟合出故障后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的表达式。
优选为:换相需求面积由故障前直流电流信息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由拟合后的电压曲线计算得到。
优选为: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是在故障后发生临界换相失败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在该故障情况下延迟触发角的角度。
优选为:触发模块,还用于在临界换相失败条件下求出临界延迟触发角,并在临界延迟触发角的基础上减去一定裕度△α得到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的实际触发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换相等值电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电压换相点偏移的换相电压面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故障后系统可供应最小面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换相失败提前检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换相面积的触发角控制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单相接地故障时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模块响应波形;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单相故障条件下换相失败提前检测与实际情况对比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临界换相失败时系统响应波形;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三相故障条件下换相失败提前检测与实际情况对比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不同类型故障下换相失败控制策略预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直流控制中通过换相过程中对交流电压实时采样,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与换相需求面积比较,判断换相失败是否发生;但判断时刻已处于换相过程中,判断结果对换相失败的提前检测和预防效果较差。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故障后交流电压的拟合、换相面积的计算、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交流电压的拟合在故障发生后通过DSP对交流母线电压进行采样,通过两个采样点快速拟合出电压曲线;换相面积的计算以拟合电压曲线表征故障后的实际交流母线电压曲线,分别计算得到换相需求面积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并提前检测换相失败是否发生;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在判断为发生换相失败后,计算得出该故障条件下逆变侧提前触发换相过程的角度,进而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在换相过程中,对于换相回路,如图1所示,成立等式:
代入i1=Id-i3,等式两端同时积分,推导得到换相面积
考虑非对称故障时造成的电压过零点偏移,如图2所示,得到换相面积的最终表达式
根据换相面积理论,决定换相过程成功与否关键的两个换相面积指标,分别将其定义为Sneed为换相需求面积,Smin为可供应最小换相面积。因此换相失败的判据为:当Smin>Sneed时,逆变器不会发生换相失败;当Smin<Sneed时,逆变器会发生换相失败。因此,基于换相面积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准确性取决于Sneed、Smin计算的准确性。将换相需求面积定义为
Sneed=2XCId0t0)
由故障后的采样时刻t0对应的直流电流值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由故障后交流侧母线电压曲线决定,如图3所示,由三点法快速拟合计算得出。换相失败提前检测示意图如图4所示,假设故障后电压仍未工频正弦波,未知参数包括幅值和初相位;频率已知为ω0,通过DSP对两个点快速采样即可求解出幅值和初相位;采样频率为20khZ,由于采样点个数少,计算简单,所以检测速度快;
接下来是利用三点法快速拟合得到故障后线电压表达式:
设故障后交流侧线电压表达式:
逆变侧交流母线线电压两个采样点分别为(t1,u1)和(t2,u2),则有:
为表达更简略,构造矩阵
进一步表达为
U=ΦK
可求出系数矩阵K为
K=Φ-1U
通过电压曲线的系数矩阵,可进一步求得电压曲线的幅值及相位:
即可确定故障后交流电压曲线的表达式。
供应最小换相面积为
换相起始时间t1由图3得:
系统故障前正常运行时线电压为
依据换相过程的物理特性,使采样时刻t0的取值范围为各换相线电压正半周期中(0,90°)的区间,可保证对故障后下一次换相实现准确提前检测,将采样时刻t0代入上式,可解得θ0为:
换相终止时间t2由图3可得:
其中,γmin为最小关断角;为线电压换相偏移角,可由故障前线电压曲线和故障后线电压曲线的初相位求得:
求得换相起始时间t1和换相终止时间t2,进而求得换相需求面积Sneed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Smin。即可通过比较Sneed和Smin的大小,从而实现在故障后很短的采样时间内提前检测换相失败的发生。通过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将检测的结果(CFPS)输出至直流控制系统,进一步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如图5所示。
定义换相需求面积等于供应最小换相面积为换相失败的临界条件,取γmin=7°,由图3可得:
求得逆变侧临界延迟触发角αimax为:
当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模块输出的换相失败检测信号(CFPS)触发换相失败预防措施时,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一个提前触发信号,取:
αact=αimax-Δα
在临界延迟触发角的基础上减去△α得到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的实际触发角度,如图6所示,保证在现有故障条件下,供应最小换相面积大于换相需求面积,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适用于所有故障类型以及故障时间,不受运行方式的限制,满足不同运行和故障条件下的对延迟触发角的动态调节需求,具有广泛普适性。
实施例
在PSCAD/EMTDC中基于CIGRE直流输电标准模型建立测试系统,实现了所提出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与预防措施。信号采样频率为20kHz,最小关断角γmin选取7°,模型的其他控制参数、故障设置与原标准系统均完全相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分别在单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故障条件下测试了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具体方法如下:
在单相接地故障中,设置5.001s时刻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A相经Lf=0.88H过度电阻接地故障,故障持续时间为50ms,其中Sneed-Smin为换相面积计算单元输出的换相面积差值;CFPS为换相失败检测信号,其值从0变为1,提前检测系统即将发生换相失败;γ为逆变侧实际测得的关断角,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本发明提出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算法在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Sneed-Smin始终小于0,判断不发生换相失败,并留有一定的裕度,即使存在波动也不会发生误判;发生单相故障时,Sneed-Smin明显增加,而此时直流电流、延迟触发角均未发生变化,故此时换相面积差值增大主要是母线电压骤降和电压换相点偏移导致的。发生换相失败后,Sneed-Smin快速增加,是由直流系统短路导致直流电流骤增引起的。由于故障后实际电压中的谐波,换相失败面积差值存在波动,但不影响对换相失败的准确提前检测。
为对本发明所提方法性能进行更为全面的测试,设置故障在5~5.009s,间隔0.001s,设置0~0.92H的接地电感,模拟不同时刻不同程度的故障,故障持续时间均为50ms,统计换相失败实际和检测发生的情况,如图8所示,其中纵坐标表示发生临界换相失败时接地电感的大小。如图所示,基于换相面积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方法地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能够准确地提前检测单相故障时换相失败的发生,并且不同故障时刻对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效果影响不大。
在三相接地故障中,在5.001s时刻,仿真直流系统发生临界换相失败,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模块响应波形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本发明方法针对三相对称故障所引发的换相失败也能实现快速提前检测,同时换相面积差值的波动较非对称故障大大减小,判断结果更为可靠。
设置故障在5~5.009s,间隔0.001s,模拟不同时刻不同程度的故障,故障持续时间均为50ms,统计换相失败实际和检测发生的情况如图10所示。由上图,换相失败提前检测模块在交流系统发生三相故障后快速检测换相失败,为控制系统快速调节预防换相失败提供了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分别不同故障类型条件下测试了基于临界换相面积的量化触发角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具体方法如下:
分别在逆变侧换流母线上设置单相接地故障、相间故障和三相故障,统计不同时刻和不同程度的故障条件下,统计CIGRE标准测试模型和基于临界换相面积的提前检测控制模型发生换相失败的情况。其中单相接地故障以A相接地故障为例;相间短路故障以B、C两相短路为例。统计结果如图11所示;由图可知,在不同类型交流侧故障下,该检测控制模型降低了临界换相失败的接地电感值,说明基于换相面积的触发角控制策略可有效预防换相失败的发生。由数据看出,单相故障时临界电感值最高减小0.2H,三相故障时减小0.12H,相间故障时减小0.7H,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验证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Lfm和Lfm_P分别是CIGRE模型下和本发明提出的提前检测控制模型下发生换相失败的临界电感值。

Claims (10)

1.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对故障后交流侧母线的线电压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表达式;
步骤2:求取换相需求面积Sneed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Smin
步骤3:根据Sneed和Smin,计算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根据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提前触发换相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通过对故障后电压采样,利用三点法拟合出故障后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的表达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换相需求面积由故障前直流电流信息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由拟合后的电压曲线计算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是在故障后发生临界换相失败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在该故障情况下延迟触发角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临界换相失败条件下求出临界延迟触发角,并在临界延迟触发角的基础上减去一定裕度△α得到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的实际触发角度。
6.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装置,其特征为:包括
拟合模块,用于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对故障后交流侧母线的线电压进行拟合,得到电压表达式;
计算模块,用于求取换相需求面积Sneed和供应最小换相面积Smin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Sneed和Smin,计算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根据最大换相延迟触发角提前触发换相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拟合模块,还用于通过对故障后电压采样,利用三点法拟合出故障后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的表达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相需求面积由故障前直流电流信息计算得到;供应最小换相面积由拟合后的电压曲线计算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大延迟触发角的量化是在故障后发生临界换相失败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在该故障情况下延迟触发角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触发模块,还用于在临界换相失败条件下求出临界延迟触发角,并在临界延迟触发角的基础上减去一定裕度△α得到提供给直流逆变侧控制系统的实际触发角度。
CN201910906368.7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Active CN110518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6368.7A CN1105186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6368.7A CN1105186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8622A true CN110518622A (zh) 2019-11-29
CN110518622B CN110518622B (zh) 2022-10-18

Family

ID=6863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6368.7A Active CN1105186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86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453A (zh) * 2020-07-04 2020-10-16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一种基于故障时刻的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方法
CN113300360A (zh) * 2021-06-09 2021-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换相失败启动值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874A (zh) * 2011-07-11 2012-02-15 四川大学 基于换相电流时间面积指标的换相失败检测方法
CN104600733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换相控制方法及换相控制装置
CN105024393A (zh) * 2015-06-24 2015-11-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面积计算方法及换相失败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874A (zh) * 2011-07-11 2012-02-15 四川大学 基于换相电流时间面积指标的换相失败检测方法
CN104600733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换相控制方法及换相控制装置
CN105024393A (zh) * 2015-06-24 2015-11-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面积计算方法及换相失败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GUANG LI等: "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DC Control System to Mitigate Commutation Failure", 《2018 2ND IEEE 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 SYSTEM INTEGRATION》, 20 December 2018 (2018-12-20) *
梁志国: "调幅信号的一种数字化精确解调方法", 《华北工学院学报》, vol. 24, no. 01, 28 February 2003 (2003-02-28), pages 24 - 30 *
王钢等: "HVDC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影响机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 vol. 34, no. 04, 25 February 2010 (2010-02-25), pages 49 - 5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453A (zh) * 2020-07-04 2020-10-16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一种基于故障时刻的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方法
CN111781453B (zh) * 2020-07-04 2022-07-29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一种基于故障时刻的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方法
CN113300360A (zh) * 2021-06-09 2021-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换相失败启动值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CN113300360B (zh) * 2021-06-09 2022-08-0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换相失败启动值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8622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042B (zh) 一种抑制直流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510230A (zh)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05762829B (zh) 基于相角估算的微电网逆变器离并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CN106953335B (zh) 一种基于交直流连锁故障的最小开机方式确定方法
CN109861267A (zh) 基于熄弧角判据的高压直流输电连续换相失败预测及无功紧急控制方法
CN110474307B (zh) 基于电流暂降检测的自适应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CN101701996A (zh) 一种高压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判别方法及装置
CN108695879A (zh) 一种抑制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直流功率控制方法
CN109256756B (zh)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mmc-hvdc交流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CN104820158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断线故障判断方法
CN110011346A (zh) 一种考虑逆变站相互影响的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方法
CN110518622A (zh) 一种换相失败提前检测和预防方法、装置
CN111157837B (zh) 一种油田配电网的电压暂降凹陷域的分析方法
CN106571620B (zh) 一种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接地短路的故障判定方法
CN103488883A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失败监测方法
CN109672153B (zh) 基于abc-αβ变化的交直流互联系统交流差动保护方法
CN107681678B (zh) 一种基于整流侧触发角紧急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
CN107134801B (zh) 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求取方法
CN110794340B (zh) 一种高压架空线的断线保护方法及电路
CN106712030B (zh) 基于wams动态跟踪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稳定判别方法
CN108199402A (zh)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故障恢复方法
CN108306328B (zh) 一种减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CN109787266A (zh) 特高压直流复杂故障在线分析决策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Improvement Method of Commutation Failure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Voltage Waveform Fitting
Ouyang et al. Prediction method of successive commutation failure for multi-infe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s under fault of weak receiving-end gr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