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976A -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976A
CN110515976A CN201910650982.1A CN201910650982A CN110515976A CN 110515976 A CN110515976 A CN 110515976A CN 201910650982 A CN201910650982 A CN 201910650982A CN 110515976 A CN110515976 A CN 110515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user
takes
attribute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09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5976B (zh
Inventor
潘仲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you Yid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reless Sports Clu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reless Sports Club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reless Sports Club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09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5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Description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号入座。例如,人们在乘坐火车、大巴、飞机等交通工具时,需要按照车票或机票进行对号入座。又例如,人们在会场参会时,也需要坐到指定的位置上。又例如人们去影院、剧院等观看影剧,也需要对号入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座位进行有效的管控,经常会发生坐错位置的情况,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纠纷,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座位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座位管理效率,进而降低坐错位置的概率,还可以降低人力管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包括:
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座位与所述座位终端对应;
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座位终端进行座位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服务端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所述推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服务端设备进行座位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包括:
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座位终端进行座位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服务端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服务端设备进行座位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座位与所述座位终端对应;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所述推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
所述座位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及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所述服务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以及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位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
其中,所述座位终端,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以及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所述服务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座位管理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基本思路是: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座位终端10a和服务端设备10b。图1中所呈现的座位终端10a和服务端设备10b的实现形态以及座位终端与座位的相对位置关系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对其做限定。例如,在会议室场景中,座位终端10a可实现为桌签,座位终端10a可设置于座位前方的桌子上,或者设置在座位的靠背的上方。又例如,在火车、飞机、影院或剧院中,座位终端10a可实现为电子标签,座位终端10a可设置在座位的靠背上方,或者设置在前排座位的靠背后方,等等,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座位终端10a和服务端设备10b之间可以是无线或有线连接。可选地,座位终端10a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和服务端设备10b通信连接,相应地,移动网络的网络制式可以为2G(GSM)、2.5G(GPRS)、3G(WCDMA、TD-SCDMA、CDMA2000、UTMS)、4G(LTE)、4G+(LTE+)、WiMax等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座位终端10a也可以通过蓝牙、WiFi、红外线等方式和服务端设备10b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座位终端10a是指位于座位侧的终端设备,其中,可以一个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也可以为指定的多个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例如,可以指定每排或每列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也可以任意指定多个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10b是指对指定物理空间的座位进行管理,并向用户提供预约功能的计算机设备。服务端设备10a可以为单一服务器设备,也可以云化的服务器阵列,或者为云化的服务器阵列中运行的虚拟机(VirtualMachine,VM)。另外,服务端设备也可以指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其他计算设备,例如电脑等终端设备(运行服务程序)等。
用户可以通过其终端设备上相关的应用程序(APP)或客户端预约指定物理空间中的座位。指定物理空间可以为火车、汽车、大巴、飞机、影院、剧院或会议室等需要对号入座的空间场所。例如,指定物理空间可以为影院中的某个放映间、某列火车的所有车厢或者某个航班的飞机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10b的相互配合,完成对每个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对应的座位适配的校验。其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10b的配合进行座位管理的过程相同,下面以第一座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将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定义为第一座位终端。其中,第一座位为指定物理空间的任一座位。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座位有用户落座时,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其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可以为:该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厂商、型号或MAC地址等。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为:落座用户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昵称以及职称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第一座位终端10a1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10b。相应地,服务端设备10b接收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并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进而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进一步,服务端设备10b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该座位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并将对该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或者,服务端设备10b可基于该校验结果生成对应的推送信息,并将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其中,服务端设备10b可只将校验结果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接收该校验结果,并输出该校验结果。另外,服务端设备10b也可只将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接收该推送信息,并输出该推送信息。或者,服务端设备10b将校验结果和基于该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一并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接收校验结果和推送信息,并输出该校验结果和推送信息。
可选地,若校验结果表明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则推送信息包括: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以及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其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可以为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为除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例如该落座用户的头像等等。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可以包括:第一座位的外围配件的设置位置以及这些外围配件的使用说明等等。例如,假设第一座位设置有充电接口,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可以包括第一座位上的充电接口的设置位置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等。又例如,第一座位可以调节高度和前后位置,其外围配件包括调节按钮或调节手柄,相应地,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可以包括调节按钮或调节手柄的设置位置。
另外,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不同,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也就不同。例如,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为某列火车,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可以为该列火车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或者途径的城市简介等等。又例如,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为会议室,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可以为:该会议室将要进行的会议概要、会议简介或者主讲人信息等等。又例如,第一座位所在的物理空间为电影院或剧院的某个房间,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可以为:这个房间将要放映的电影或将要表演的剧目的简介,等等。
相应地,若校验结果表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不适配,则推送信息可以为:错误提示信息、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标号、位置以及从第一座位到达与该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的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座位终端的不同实现形式,座位终端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上述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下面结合几种座位终端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现方式1:座位终端设置有屏幕。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在其屏幕上显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
实现方式2:座位终端设置有音频组件。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通过其音频组件播放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
实现方式3:座位终端设置有指示灯,且预设有校验结果与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根据校验结果,控制其指示灯发出与校验结果相应的指示信号。例如,假设校验结果表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时,座位终端10a亮绿灯;校验结果表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不适配时,座位终端10a亮红灯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预订用户具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在火车、汽车、大巴、飞机、影院或剧院等在进入这些物理空间前,需要预先买票的场所,预订用户是指在落座前采用任何方式预先购买票的用户。又例如,在会议室等在进入这些物理空间前,不需要预先买票的场所,预订用户是指会议组织方预先安排在对应座位上就坐的参会人员。又例如,在图书馆、自习室等需要提前预约的物理空间,预订用户是指提前预约的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座位终端10a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下面结合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方式1:座位终端10a可监测其周围的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获取第一座位周围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其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实施方式2: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将获取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发送给服务端设备10b。相应地,服务端设备10b接收第一座位终端10a1发送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并从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中,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之后服务端设备10b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10a1。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与该标识信息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多个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为同一台终端设备。基于此,服务端设备10b若确定第一座位周围的终端设备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还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则判断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其它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若判断结果为是,将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相应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实施方式3:座位终端上设置有条码。在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10a1上的条码被扫描时,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获取扫描该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或者,在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10a1上的条码被扫描时,服务端设备10a可获取扫描该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位终端10a1无需再向服务端设备10b发送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进一步,每个座位终端上的条码不同,且每个条码与其对应的座位绑定。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座位终端10a1上的条码被扫描时,服务端设备10a1还可获取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一般是图形化的信息载体。从承载信息的维度来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条码可以包括一维码(或称条形码)、二维码或三维码。一维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EAN码、UPC码、39码、Code 93码等。二维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DF417二维码、QR Code二维条码等。
进一步,服务端设备10b可根据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用户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10b在根据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时,可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可包括: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相应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可包括: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和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服务端设备10b在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时,可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操作1: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判断操作2: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是否相同。
判断操作3: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相同。
若上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时,则服务端设备10b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操作1-3中的任一种判断操作,则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是指采取的那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为是。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操作1-3中的任两种判断操作,则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是指:采取的两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有一个判断为是,或者两个都为是。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操作1-3这三种判断操作,则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是指:判断操作1-3的判断结果存在任一个判断结果为是、任2个判断结果为是,或者3个判断结果均为是。
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某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但是仍然不能确定该座位的落座用户与该座位不适配。下面结合几种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应用场景1: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2个或更多个用户自主协商来调换座位的情况,例如,用户A、B和C三人彼此主动调换座位,这样,则会出现用户A坐用户C预订的座位,用户B坐用户A预订的座位,用户C坐用户B预订的座位。如果是用户主动调换座位,则即便某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该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相同,也认为该座位的落座用户与该座位适配。
应用场景2:在另一应用场景中,还可能存在多个用户一起预订座位,对于一起预订座位的多个用户而言,由于彼此是结伴而行,是否对号入座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影响。
对于上述应用场景1和2中的情况,如果仅以某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该落座用户不适配,就认为该座位的落座用户与该座位不适配,向该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则可能导致用户的反感,降低用户体验。基于此,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服务端设备10b在上述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还可获取指定物理空间中除第一座位之外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对应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的其它座位。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在下文中将指定物理空间中除第一座位之外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对应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的其它座位定义为第二类座位。其中,第二类座位中座位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
进一步,服务端设备10b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可选地,服务端设备10b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是否满足预设的分布条件,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例如,若第二类座位中存在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则服务端设备10b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M为正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第二类座位的总数量。
进一步,这M个座位可以为第二类座位中的全部座位,也可为第二类座位中的部分座位,M具体取值由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座位的数量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是指: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位于同一排、同一列或者与第一座位位于相邻排的M个座位。对于这M个座位的标号可以为顺序排列的,也可以为间隔排列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检验的准确率,还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从第二类座位中获取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并判断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这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第二类座位中的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这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属性信息相同,是指:第二类座位中的M个座位和第一座位中的任一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都与第二类座位中的M个座位和第一座位的其中一个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相同。例如,假设M=2,且第一座位所在的物理空间为某列火车,第一座位的座位标识信息为03车16D座,第二类座位中的与第一座位相邻的2个座位的标识信息分别为:03车16E座和03车16F座;进一步,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为用户A,03车16E座和03车16F座的落座用户分别为用户B和用户C,则如果用户A的属性信息与03车16E座或03车16F座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相同,且用户B的属性信息与第一座位或03车16F座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相同,以及用户C的属性信息与第一座位或03车16E座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用户A)与第一座位适配。
应用场景3: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不相邻的两个座位的预订用户自主调换座位的情况。例如,在某列火车上,用户A想和另一节车厢的同伴用户B坐在一起,用户A可以和用户B相邻的座位上的用户C调换位置。在这种应用场景下,第二类座位的数量为1个。基于此,若第二类座位的数量为1个,服务端设备10b可获取第二类座位的落座用户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并判断第二类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第二类座位的预订用户,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相应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为无座用户。
应用场景4: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个用户预订多个座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要坐到其预订的任一座位上,都认为该座位上的落座用户与座位是适配的。基于此,服务端设备10b还可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关联的预订座位中是否包含第一座位;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应用场景5: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某个座位没有被预订,属于空闲座位。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用户调换到其预订的座位的范围内的空闲座位上。基于此,服务端设备10b可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与第一座位的间隔在预设的间隔范围内的座位的预订用户,且第一座位没有被预约;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应用场景1-5中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的方式,可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实施,也可采用多种进行结合实施。当采用多种确定方式进行实施时,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其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定,且只要有实施方式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位管理系统还可包括:座位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10c。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座位管理人员及时获取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情况,服务端设备10b还可根据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有用户落座的各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座位标识信息,确定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并将空闲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座位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10c,以供座位管理人员确定空闲座位。这样,座位管理人员可及时获取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并将空闲座位进行下一步安排。例如,第一座位为某列火车上的座位,指定物理空间为这列火车的车厢,列车管理人员可将空闲座位发布出去,以供无座的乘客进行补票。又例如,第一座位为会议室的座位,会议组织人员可将后续到来的参会人员安排到空闲座位上。
除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座位管理系统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座位管理方法,下面分别从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的角度,对座位管理方法分别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第一座位与座位终端对应。
202、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服务端设备结合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203、接收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相应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服务端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302、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303、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
304、将对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座位终端,以供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的相互配合,完成对每个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对应的座位适配的校验。其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的配合进行座位管理的过程相同,下面以第一座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将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定义为第一座位终端。其中,第一座位为指定物理空间的任一座位。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座位有用户落座时,在步骤201中,第一座位终端可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其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可以为:该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厂商、型号或MAC地址等。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为:落座用户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昵称以及职称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在步骤202中,第一座位终端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相应地,在步骤301中,服务端设备接收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并在步骤302中,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进而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进一步,在步骤303中,服务端设备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该座位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并在步骤304中将对该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或者,服务端设备可基于该校验结果生成对应的推送信息,并将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基于此,在步骤304中,服务端设备可将校验结果和/或基于该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相应地,在步骤203中,第一座位终端接收该校验结果和/或基于该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该校验结果和/或基于该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
可选地,若校验结果表明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则推送信息包括: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以及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其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以及指定物理空间的描述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若校验结果表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不适配,则推送信息可以为:错误提示信息、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标号、位置以及从第一座位到达与该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的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座位终端的不同实现形式,座位终端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上述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下面结合几种座位终端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现方式1:座位终端设置有屏幕。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在其屏幕上显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
实现方式2:座位终端设置有音频组件。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通过其音频组件播放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
实现方式3:座位终端设置有指示灯,且预设有校验结果与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10a1可根据校验结果,控制其指示灯发出与校验结果相应的指示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座位管理方法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座位终端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下面对步骤201的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方式1:座位终端可监测其周围的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可获取第一座位周围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第一座位终端可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其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实施方式2:第一座位终端可将获取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发送给服务端设备。相应地,服务端设备接收第一座位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并从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中,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之后服务端设备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终端。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与该标识信息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多个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为同一台终端设备。基于此,服务端设备若确定第一座位周围的终端设备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还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则判断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其它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若判断结果为是,将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相应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实施方式3:座位终端上设置有条码。在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上的条码被扫描时,第一座位终端可获取扫描该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其中,关于条码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在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上的条码被扫描时,服务端设备可获取扫描该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位终端无需再向服务端设备发送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座位对应一个座位终端。进一步,每个座位终端上的条码不同,且每个条码与其对应的座位绑定。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座位终端上的条码被扫描时,服务端设备还可获取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服务端设备可根据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用户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03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为: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可包括: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相应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可包括: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该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和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服务端设备在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时,可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操作1: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判断操作2: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是否相同。
判断操作3: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与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相同。
若上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时,则服务端设备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关于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某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但是仍然不能确定该座位的落座用户与该座位不适配。如果仅以某个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该落座用户不适配,就认为该座位的落座用户与该座位不适配,向该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则可能导致用户的反感,降低用户体验。
例如,基于上述应用场景1和2,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服务端设备在上述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还可获取指定物理空间中除第一座位之外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对应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的第二类座位。其中,关于第二类座位的描述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服务端设备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可选地,服务端设备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是否满足预设的分布条件,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例如,若第二类座位中存在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则服务端设备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M为正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第二类座位的总数量。
进一步,这M个座位可以为第二类座位中的全部座位,也可为第二类座位中的部分座位,M具体取值由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座位的数量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是指: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位于同一排、同一列或者与第一座位位于相邻排的M个座位。对于这M个座位的标号可以为顺序排列的,也可以为间隔排列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检验的准确率,还可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从第二类座位中获取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并判断第二类座位中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这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其中,关于第二类座位中的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这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属性信息相同的描述,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又例如,基于上述应用场景3,若第二类座位的数量为1个,服务端设备10b可获取第二类座位的落座用户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并判断第二类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第二类座位的预订用户,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相应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为无座用户。
又例如,基于上述应用场景4,服务端设备还可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关联的预订座位中是否包含第一座位;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又例如,基于上述应用场景5,服务端设备还可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与第一座位的间隔在预设的间隔范围内的座位的预订用户,且第一座位没有被预约;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应用场景1-5中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的方式,可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实施,也可采用多种进行结合实施。当采用多种确定方式进行实施时,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其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定,且只要有实施方式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还可根据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有用户落座的各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座位标识信息,确定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并将空闲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座位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供座位管理人员确定空闲座位。这样,座位管理人员可及时获取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并将空闲座位进行下一步安排。例如,第一座位为某列火车上的座位,指定物理空间为这列火车的车厢,列车管理人员可将空闲座位发布出去,以供无座的乘客进行补票。又例如,第一座位为会议室的座位,会议组织人员可将后续到来的参会人员安排到空闲座位上。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这些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图2及其可选实施方式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这些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图3及其可选实施方式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座位终端40a和服务端设备40b。图4中所呈现的座位终端40a和服务端设备40b的实现形态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对其做限定。进一步,关于座位终端40a、服务端设备40b的实现形式以及二者的连接方式的描述,可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40b的相互配合,完成对每个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对应的座位适配的校验。其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40b的配合进行座位管理的过程相同,下面仍以第一座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将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定义为第一座位终端。其中,第一座位为指定物理空间的任一座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40a1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40b发送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相应地,服务端设备40b接收第一座位终端40a1发送的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并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之后,服务端设备40b向第一座位终端40a1返回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第一座位终端40a1接收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并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以及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该校验结果表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其中,关于校验结果、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以及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均可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第一座位终端40a1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实施方式,也可餐具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10b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40b还可预先将各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下发给各自对应的座位终端。这样,第一座位对应的第一座位终端40a1在有用户落座时,便可获取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之后,第一座位终端40a1便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除了上述图4的相关实施例提供的座位管理系统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座位管理方法,下面分别从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的角度,对座位管理方法分别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服务端设备返回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502、接收服务端设备返回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503、根据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504、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该校验结果表示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座位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601、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602、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603、向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座位终端结合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在图5和图6所提供的座位管理方法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的相互配合,完成对每个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对应的座位适配的校验。其中,每个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的配合进行座位管理的过程相同,在图5和图6中仍以第一座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第一座位为指定物理空间的任一座位。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座位管理方法中,关于校验结果、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以及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均可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第一座位终端40a1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实施方式,也可餐具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10b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5和图6所提供的座位管理方法中,在座位侧增设座位终端,并使座位终端与服务端设备结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这些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5及其相关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这些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6及其相关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401和4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40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4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01、4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座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70a、处理器70b和通信组件70c。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70a,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70b耦合至存储器7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第一座位与座位终端对应;通过通信组件70c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服务端设备结合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通过通信组件70c接收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座位终端包括:屏幕70d。相应地,处理器7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在第一座位终端的屏幕70d上显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可选地,座位终端还包括:音频组件70e。相应地,处理器7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座位终端的音频组件70e播放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或者,座位终端还包括:指示灯70f。相应地,处理器7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校验结果,控制指示灯70f发出相应的指示信号。
进一步,若校验结果表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则推送信息包括: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以及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中的至少一种。
相应地,若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不适配,则推送信息包括:错误提示信息、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标号、位置以及从第一座位到达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的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70b在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时,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座位周围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强度;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处理器70b在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时,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其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或者,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服务端设备从中确定出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以及接收服务端设备返回的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座位终端上设置有条码(图7中未示出)。相应地,处理器70b在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时,具体用于:在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上的条码被扫描时,获取扫描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该座位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70g等可选组件。图7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座位终端设备必须包含图7所示全部组件,也不意味着座位终端设备只能包括图7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座位终端设备,与服务端设备相互配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服务端设备包括:存储器80a、处理器80b和通信组件80c。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80b耦合至存储器8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80c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以及通过通信组件80c将对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以供该座位终端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80b在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时,具体用于: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进一步,处理器80b在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其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与其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是否相同;判断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相同;若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确定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相应地,处理器80b还用于:若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获取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的其它第二类座位;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
进一步,处理器80b在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第一座位适配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从第二类座位中获取与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其中,M为正整数;判断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M个座位以及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可选地,处理器80b还用于:若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判断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关联的预订座位中是否包含第一座位;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可选地,处理器80b还用于:若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判断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与第一座位的间隔在预设的间隔范围内的座位的预订用户,且第一座位没有被预约;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b在通过通信组件80c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之前,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80c接收座位终端发送的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中,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以及通过通信组件80c将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返回给座位终端,以供座位终端获取与标识信息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处理器80b在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时,具体用于:若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还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则判断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其它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b还用于:根据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有用户落座的各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座位标识信息,确定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并通过通信组件80c将空闲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座位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供座位管理人员确定空闲座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该服务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屏幕80d、电源组件80e或音频组件80f等可选组件。图8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服务端设备必须包含图8所示全部组件,也不意味着服务端设备只能包括图8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设备,与座位终端相互配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座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90a、处理器90b和通信组件90c。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90a,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b耦合至存储器9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服务端设备返回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通过通信组件90c接收服务端设备返回的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该校验结果表示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座位终端包括:屏幕90d。相应地,处理器9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在第一座位终端的屏幕90d上显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可选地,座位终端还包括:音频组件90e。相应地,处理器9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的音频组件90e播放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或者,座位终端还包括:指示灯90f。相应地,处理器90b在输出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校验结果,控制指示灯90f发出相应的指示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关于处理器90b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图7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关于处理器90b检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图8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该座位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90g等可选组件。图9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座位终端设备必须包含图9所示全部组件,也不意味着座位终端设备只能包括图9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座位终端设备,与服务端设备相互配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服务端设备包括:存储器100a、处理器100b和通信组件100c。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b耦合至存储器100a,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100c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及通过通信组件100c向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座位终端结合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该服务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屏幕100d、电源组件100e或音频组件100f等可选组件。图10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服务端设备必须包含图10所示全部组件,也不意味着服务端设备只能包括图10所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设备,与座位终端相互配合,通过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实现对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该座位适配的自动校验,实现了对座位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座位管理人力成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座位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坐错座位的概率,减少纠纷。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其所在设备上的操作。其中,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相应控制逻辑。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还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被配置为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例如,对于具有语言交互功能的设备,可通过音频组件实现与用户的语音交互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座位与所述座位终端对应;
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座位周围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获取与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其中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或者,
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发送给所述服务端设备,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从中确定出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以及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终端上设置有条码;所述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上的条码被扫描时,获取扫描所述条码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所述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以及所述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包括:
在所述座位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和/或
通过所述座位终端的音频组件播放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和/或
根据所述校验结果,控制指示灯发出相应的指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校验结果表明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则所述推送信息包括:所述落座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座位的使用说明以及所述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将要进行的事项简介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不适配,则所述推送信息包括:错误提示信息、与所述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标号、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座位到达与所述落座用户适配的座位的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所述推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包括:
判断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包括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所述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判断所述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与所述预订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是否相同;
判断所述落座用户的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中存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确定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获取所述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其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不同的其它第二类座位;
根据所述第二类座位与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座位与所述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类座位与所述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类座位与所述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类座位与所述第一座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从所述第二类座位中获取与所述第一座位相邻的M个座位;其中,M为正整数;
判断所述M个座位以及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M个座位以及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判断所述落座用户预约时所用的账号关联的预订座位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一座位;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种判断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判断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是否为与所述第一座位的间隔在预设的间隔范围内的座位的预订用户,且所述第一座位没有被预约;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
从所述第一座位周围终端设备中,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将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作为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还为其它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则判断所述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其它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所述无线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作为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终端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座位所在的指定物理空间中有用户落座的各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座位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指定物理空间中的空闲座位;
将所述空闲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座位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供所述座位管理人员确定所述空闲座位。
19.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座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20.一种座位管理方法,适用于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21.一种座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获取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座位与所述座位终端对应;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22.一种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所述推送信息。
23.一种座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
所述座位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将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及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并输出所述校验结果和/或推送信息;
所述服务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座位终端发送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检验所述落座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一座位适配;以及将对所述落座用户的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返回给所述座位终端。
24.一种座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在获取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25.一种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以供所述座位终端结合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26.一种座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位对应的座位终端和服务端设备;
其中,所述座位终端,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第一座位的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接收所述服务端设备返回的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落座用户的属性信息与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校验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以及输出校验结果和/或基于所述校验结果的推送信息,所述校验结果表示所述落座用户与所述第一座位是否适配;
所述服务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座位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座位的标识信息在座位标识信息与预订用户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以确定所述第一座位的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向所述第一座位的座位终端返回所述预订用户的属性信息。
2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28.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9-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2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3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650982.1A 2019-07-18 2019-07-18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15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0982.1A CN110515976B (zh) 2019-07-18 2019-07-18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0982.1A CN110515976B (zh) 2019-07-18 2019-07-18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976A true CN110515976A (zh) 2019-11-29
CN110515976B CN110515976B (zh) 2022-05-06

Family

ID=6862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0982.1A Active CN110515976B (zh) 2019-07-18 2019-07-18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9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9826A (zh) * 2020-08-25 2021-01-26 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加工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991010A (zh) * 2021-03-10 2021-06-18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预付费座位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53045A (zh) * 2019-12-26 2021-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共场所座椅验证系统和方法、公共场所座椅及其验证模块
CN113157799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深圳市航际科技有限公司 座位提示方法、装置、飞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4320A1 (en) * 2012-12-25 2014-08-28 Rakuten, Inc. Seat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sea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CN106503911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安徽融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CN106991486A (zh) * 2017-03-21 2017-07-2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座位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241814A (zh) * 2017-06-19 2017-10-10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饮水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392339A (zh) * 2017-07-21 2017-11-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944514A (zh) * 2017-12-07 2018-04-20 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远程图书馆占座系统和方法
CN109300008A (zh) * 2018-09-27 2019-02-01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4320A1 (en) * 2012-12-25 2014-08-28 Rakuten, Inc. Seat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sea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CN106503911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安徽融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CN106991486A (zh) * 2017-03-21 2017-07-2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座位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241814A (zh) * 2017-06-19 2017-10-10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饮水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392339A (zh) * 2017-07-21 2017-11-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944514A (zh) * 2017-12-07 2018-04-20 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远程图书馆占座系统和方法
CN109300008A (zh) * 2018-09-27 2019-02-01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海东: "位置服务和二维码在座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陈武等: "清华大学智能座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
陈涛: "两款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3045A (zh) * 2019-12-26 2021-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共场所座椅验证系统和方法、公共场所座椅及其验证模块
CN112269826A (zh) * 2020-08-25 2021-01-26 帝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加工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991010A (zh) * 2021-03-10 2021-06-18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预付费座位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57799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深圳市航际科技有限公司 座位提示方法、装置、飞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976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5976A (zh) 座位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238654B2 (en) Offline shopping guid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70213268A1 (en)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transaction using a humanoid robot
EP235497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information
KR102374861B1 (ko) O2O(On-line to Off-line) 기반 고객 맞춤 정보를 제안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209843A (zh) 多媒体资源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4839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targeted media content
CN111507491A (zh) 服务信息展示、服务预约、服务信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2514404B (zh) 用于生成目标媒体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US20110153676A1 (en) Mobile recommend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00242670A1 (en) Resource Utilization Management
CN111198989A (zh) 确定出行推荐数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85580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会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5082717A1 (en) Personalized guidance system
CN112580907B (zh) 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658167A (zh) 试妆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6447433B (zh) 用于选择桌位的方法及装置
Nunes et al. Pattern-based explanation for automated decisions
CN106547831A (zh) 提高图像信息的处理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57829A (zh)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N106302629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WO2003054760A2 (en) Evaluation of a plurality of alternatives based on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preferences
CN109697623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8013969U (zh) 一种内容播放终端和系统
CN108141476B (zh) 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强信息的方法、通信设备、显示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88, leiqiao village, Sunhe Township,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you Yid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b, North building, SDIC Shangke Industrial Park, 18 Jiuxianqiao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ireless Sports Club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