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0467A -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0467A
CN110510467A CN201910749026.9A CN201910749026A CN110510467A CN 110510467 A CN110510467 A CN 110510467A CN 201910749026 A CN201910749026 A CN 201910749026A CN 110510467 A CN110510467 A CN 110510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part
side frame
panel
hole portion
sea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90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0467B (zh
Inventor
王伟栋
周志平
黎子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90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0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0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50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with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mounted in the car or cage or in the lift well or hoist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电梯操纵箱,包括壁板以及与壁板相适配的底部面板、按钮面板和显示面板,底部面板、按钮面板、显示面板分别拼接于壁板上而形成一体,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近门侧边框和远门侧边框,上边框、近门侧边框、下边框、远门侧边框依次首尾相连而形成安装缺口,安装缺口包括底部缺口、中部缺口和顶部缺口;底部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底部缺口上;按钮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中部缺口上;显示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顶部缺口上且在面向近门侧边框的一侧上具有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该电梯操作箱具有美观、面板尺寸和材质可多样搭配,且可直接追加目的层显示功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梯行业发展日益成熟,人们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电梯轿厢以及操纵箱的外观设计和性价比。
行业内一般的操纵箱大多采用嵌入的方式安装于轿厢壁板的开孔上,这类操纵箱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操纵箱面板与壁板会存在一定高度差或者存在很大拼缝,影响轿厢整体外观;
2、操纵箱面板为一体化设计且尺寸受限于壁板开孔尺寸,致使面板尺寸、材质上选择单一;
3、这类操纵箱结构无法直接追加目的层显示功能,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电梯操纵箱的上述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该电梯操作箱具有美观、面板尺寸和材质可多样搭配,且可直接追加目的层显示功能的优点。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操纵箱,包括壁板以及与壁板相适配的底部面板、按钮面板和显示面板,底部面板、按钮面板、显示面板分别拼接于壁板上而形成一体,其中,
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近门侧边框和远门侧边框,上边框、近门侧边框、下边框、远门侧边框依次首尾相连而围成与底部面板、按钮面板、显示面板相适配的安装缺口,其中,安装缺口包括底部缺口、中部缺口和顶部缺口;
底部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底部缺口上而分别与近门侧边框、下边框、远门侧边框相拼接;
按钮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中部缺口上而分别与近门侧边框、底部面板、远门侧边框相拼接;
显示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顶部缺口上而分别与上边框、近门侧边框、按钮面板、远门侧边框相拼接,且显示面板在面向近门侧边框的一侧上具有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
作为优选,底部面板包括第一衬板、至少一个第一座板和多个第一挂钩,其中,第一衬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至少一个第一座板设于第一折弯部面向第二折弯部的内侧面上,各个第一座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第二折弯部背向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近门侧边框与第一折弯部相适配,远门侧边框面向近门侧边框的一侧具有第三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相适配,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和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挂钩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底部面板通过第一挂钩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底部缺口上。
作为优选,按钮面板包括具有按钮安装孔的第二衬板、至少一个第二座板和多个第二挂钩,其中,第二衬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第四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至少一个第二座板设于第四折弯部面向第五折弯部的内侧面上,各个第二座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二挂钩,第五折弯部背向第四折弯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挂钩;近门侧边框与第四折弯部相适配,第三折弯部与第五折弯部相适配,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和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二挂钩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按钮面板通过第二挂钩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中部缺口上。
作为优选,第一挂钩具有第一头部和第一柱状部,第一头部与第一柱状部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第一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部的直径,在第一座板上,第一头部通过第一柱状部固定于第一座板背离第一折弯部的侧面上;在第二折弯部上,第一头部通过第一柱状部固定于第二折弯部背向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上;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相连通,其中,第一头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孔部的孔径而大于第二孔部的孔径,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第一柱状部的直径,且在壁板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孔部位于第二孔部的上方。
作为优选,第二挂钩具有第二头部和第二柱状部,第二头部与第二柱状部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第二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柱状部的直径,在第二座板上,第二头部通过第二柱状部固定于第二座板背离第四折弯部的侧面上;在第五折弯部上,第二头部通过第二柱状部固定于第五折弯部背向第四折弯部的外侧面上;第二安装孔包括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三孔部与第四孔部相连通,其中,第二头部的直径小于第三孔部的孔径而大于第四孔部的孔径,第四孔部的孔径大于第二柱状部的直径,且在壁板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孔部位于第四孔部的上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至少用于将显示面板锁紧于顶部缺口上,显示面板包括第三衬板、与第三衬板相适配且包覆于第三衬板外表面上的透镜体、至少一个第三座板、设于第三衬板内表面中部的轿内显示器、目的层显示器和多个销柱,第三衬板的其中两个相对边缘分别向内翻边而形成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面向第二翻边的内侧面上具有座板安装位和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至少一个第三座板设于座板安装位上,目的层显示器设于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上,第三座板背离第一翻边的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一个销柱,第二翻边背向第一翻边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销柱;近门侧边框与第一翻边相适配,第三折弯部与第二翻边相适配,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销柱相适配的销孔,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销柱相适配的销孔,显示面板通过销柱与销孔之间的配合而拼接于顶部缺口上。
作为优选,锁紧机构包括锁具和锁舌挡板,锁具包括锁具主体、钥匙以及可转动的锁舌,锁具主体设于第四折弯部面向第五折弯部的侧面上且靠近显示面板设置,锁舌设于第四折弯部面向第五折弯部的内侧面上,锁舌挡板设于第一翻边面向第二翻边的内侧面上且与锁舌对应设置,其中,锁具主体具有与钥匙相适配的钥匙孔,锁舌挡板具有与锁舌相适配的限位孔,当钥匙从外部插进钥匙孔时,外部钥匙可转动锁舌卡紧于限位孔中。
作为优选,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于第三衬板的另外两个相对边缘上。
作为优选,壁板还包括底板,上边框、下边框、近门侧边框、远门侧边框固定于底板上而形成一体,其中,下边框上设有出线孔。
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以及前述的电梯操纵箱,其中,所述电梯操纵箱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的电梯操纵箱通过采用模块化的拼装设计,将操纵箱面板主要分段成底部面板、按钮面板和显示面板三个独立模块,使得各个模块的面板尺寸和材质可根据需求多样搭配,而且,由于各个模块均与壁板上的安装缺口相适配,因此不易出现与壁板存在高度差或者大拼缝的问题,安装时只需将各个模块拼接于对应的缺口位置上即可获得漂亮的外观,同时,由于显示面板可与近门侧边框实现拼装,因此可在显示面板面向近门侧边框的一侧上设置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进而可根据需求在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上直接追加目的层显示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梯操纵箱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梯操纵箱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按钮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梯轿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A-A方向的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本体,2-电梯操纵箱,21-壁板,22-底部面板,23-按钮面板,24-显示面板,25-安装缺口;
211-上边框,212-近门侧边框,213-下边框,2131-出线孔,214-远门侧边框,2141-第三折弯部,215-第一安装孔,216-第二安装孔,217-销孔,218-底板;
221-第一衬板,2211-第一折弯部,2212-第二折弯部,222-第一座板,223-第一挂钩;
231-第二衬板,2311-第四折弯部,2312-第五折弯部,232-第二座板,233-第二挂钩,234-钥匙,235-锁舌;
241-第三衬板,2411-第一翻边,2412-第二翻边,242-透镜体,243-第三座板,244-轿内显示器,245-目的层显示器,246-销柱,247-第一加强筋,248-第二加强筋,249-锁舌挡板,2491-限位孔;
2231-第一头部,2232-第一柱状部,2331-第二头部,2332-第二柱状部;
2151-第一孔部,2152-第二孔部,2161-第三孔部,2162-第四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参照图1、图2、图9和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操纵箱2,包括壁板21以及与壁板21相适配的底部面板22、按钮面板23和显示面板24,底部面板22、按钮面板23、显示面板24分别拼接于壁板21上而形成一体,其中,
壁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211和下边框213以及相对设置的近门侧框212和远门侧框214,上边框211、近门侧框212、下边框213、远门侧框214依次首尾相连而围成与底部面板22、按钮面板23、显示面板24相适配的安装缺口25,其中,安装缺口25包括底部缺口(图中未标示出)、中部缺口(图中未标示出)和顶部缺口(图中未标示出);
底部面板22,可拆卸地设置于底部缺口上而分别与近门侧框212、下边框213、远门侧框214相拼接;
按钮面板23,可拆卸地设置于中部缺口上而分别与近门侧框212、底部面板22、远门侧框214相拼接;
显示面板24,可拆卸地设置于顶部缺口上而分别与上边框211、近门侧框212、按钮面板23、远门侧框214相拼接,且显示面板24在面向近门侧框212的一侧上具有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图中未标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梯操纵箱2的安装过程如下:
先把壁板21固定于电梯轿厢的前壁,然后将底部面板22沿对应的箭头方向拼装于底部缺口处,随后将按钮面板23沿对应的箭头方向拼装于中部缺口处,接着再将显示面板24沿对应的箭头方向拼装于顶部缺口处,从而实现电梯操纵箱2整体的安装,其中,底部面板22主要其底部支撑作用;按钮面板23主要用于供用户进行楼层的选择操作;显示面板24内部安装有各种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如显示器、扬声器等),主要用于显示楼层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梯操纵箱2通过采用模块化的拼装设计,将操纵箱面板主要分段成底部面板22、按钮面板23和显示面板24三个独立模块,使得各个模块的面板尺寸和材质可根据需求多样搭配,而且,由于各个模块均与壁板21上的安装缺口25相适配,因此不易出现与壁板21存在高度差或者大拼缝的问题,安装时只需将各个模块拼接于对应的缺口位置上即可获得漂亮的外观,同时,由于显示面板24可与近门侧框212实现拼装,因此可在显示面板24面向近门侧框212的一侧上设置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进而可根据需求在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上直接追加目的层显示器245,另外,由于操纵箱面板采用分段式的模块化设计,当需要对操纵箱面板进行维护时(由于底部面板22主要起支撑作用,一般不含有电子元器件,因此一般只需对显示面板24或按钮面板23进行维护),无需对底部面板22进行拆卸,因此与一体式的操纵箱面板相比(维护时,需要对操纵箱面板整体进行拆卸),维护起来可更加方便。
参照图1至图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部面板22包括第一衬板221、至少一个“凸”型的第一座板222和多个第一挂钩223,其中,第一衬板221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L”型的第一折弯部2211和第二折弯部2212,至少一个第一座板222设于第一折弯部2211面向第二折弯部2212的内侧面上,各个第一座板222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223,第二折弯部2212背向第一折弯部221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223;“L”型的近门侧框212与第一折弯部2211相适配,远门侧框214面向近门侧框212的一侧具有“L”型的第三折弯部2141,第三折弯部2141与第二折弯部2212相适配,第三折弯部2141的侧面上和近门侧框212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挂钩223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215,底部面板22通过第一挂钩223与第一安装孔215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底部缺口上,其中,示例性地,“L”型的第一折弯部2211包括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垂直的第一竖直面板(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平行的第一平行面板(图中未标示出),“L”型的第二折弯部2212包括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垂直的第二竖直面板(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平行的第二平行面板(图中未标示出),在第一竖直面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座板222,两个第一座板222之间存在间隔且各个第一座板222的顶部上固定有一个第一挂钩223,在第二竖直面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第一挂钩223且两个第一挂钩223之间存在间隔,根据第一挂钩223在底部面板22上的布置,相应地,在近门侧框212垂直于电梯轿厢的前壁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座板222上的第一挂钩223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215,在第三折弯部2141垂直于电梯轿厢的前壁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二竖直面板上的两个第一挂钩223相适配的两个第一安装孔215。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部面板22时,只需将底部面板22上的第一挂钩223挂装在壁板21上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5中,即可将底部面板22整体可拆卸地拼装于壁板21的底部缺口处,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通过这种挂钩与安装孔相配合的挂装方式,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底部面板22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
参照图1至图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按钮面板23包括具有多个按钮安装孔的第二衬板231、至少一个“凸”型的第二座板232和多个第二挂钩233,其中,第二衬板231上的按钮安装孔用于安装楼层按钮,楼层按钮可采用螺套式按钮、碰钉式按钮、卡扣式按钮等等,第二衬板231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L”型的第四折弯部2311和第五折弯部2312,至少一个第二座板232设于第四折弯部2311面向第五折弯部2312的内侧面上,各个第二座板232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二挂钩233,第五折弯部2312背向第四折弯部231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二挂钩233;“L”型的近门侧框212与第四折弯部2311相适配,第三折弯部2141与第五折弯部2312相适配,第三折弯部2141的侧面上和近门侧框212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二挂钩233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16,按钮面板23通过第二挂钩233与第二安装孔216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中部缺口上,其中,示例性地,“L”型的第四折弯部2311包括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垂直的第三竖直面板(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平行的第三平行面板(图中未标示出),“L”型的第五折弯部2312包括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垂直的第四竖直面板(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与电梯轿厢的前壁相互平行的第四平行面板(图中未标示出),在第三竖直面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二座板232,第二座板232的顶部上固定有一个第二挂钩233,在第四竖直面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第二挂钩233且两个第二挂钩233之间存在间隔,根据第二挂钩233在按钮面板23上的布置,相应地,在近门侧框212垂直于电梯轿厢的前壁的侧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座板232上的第二挂钩233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16,在第三折弯部2141垂直于电梯轿厢的前壁的侧面板上开设有与第四竖直面板上的两个第二挂钩233相适配的两个第二安装孔216。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按钮面板23时,只需将按钮面板23上的第二挂钩233挂装在壁板21上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6中,即可将按钮面板23整体可拆卸地拼装于壁板21的中部缺口处,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通过这种挂钩与安装孔相配合的挂装方式,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按钮面板23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7和图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挂钩223具有第一头部2231和第一柱状部2232,第一头部2231与第一柱状部2232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第一头部2231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部2232的直径,在第一座板222上,第一头部2231通过第一柱状部2232固定于第一座板222背离第一折弯部2211的侧面上;在第二折弯部2212上,第一头部2231通过第一柱状部2232固定于第二折弯部2212背向第一折弯部2211的外侧面上;第一安装孔215包括第一孔部2151和第二孔部2152,第一孔部2151与第二孔部2152相连通,其中,第一头部2231的直径小于第一孔部2151的孔径而大于第二孔部2152的孔径,第二孔部2152的孔径大于第一柱状部2232的直径,且在壁板21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孔部2151位于第二孔部2152的上方,其中,示例性地,第一柱状部2232呈阶梯轴状且靠近第一头部223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第一头部2231的一端的直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挂钩223可采用轴与孔之间的过盈配合方式固定于第一座板222或第二折弯部2212上),当然第一柱状部2232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圆柱状等,只要能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其中,优选地,在第一座板222上,第一头部2231的底部与第一座板222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与近门侧框212中的竖直面板的厚度相适应,在第二折弯部2212上,第一头部2231的底部与第二竖直面板之间的间隔与第三折弯部2141中的竖直面板的厚度相适应,以将第一挂钩223卡紧于第一安装孔215中,实现将底部面板22紧固于壁板21的底部缺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安装底部面板22时,将底部面板22移至壁板21的底部缺口处,将底部面板22上的第一挂钩223插进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5的第一孔部2151中,然后向下移动底部面板22,使第一挂钩223卡在第一安装孔215的第二孔部2152中,从而将底部面板22整体可拆卸地拼装于壁板21的底部缺口处,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第一挂钩223采用大小头的结构设计,第一安装孔215采用上大下小的“葫芦孔”设计,通过此结构方式不仅可以限制底部面板22多个方向的自由度(只保留竖直向上的自由度),使得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底部面板22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而且,此结构方式使得底部面板22安装后可与壁板21保持平齐,并且底部面板22与壁板21接触紧密,有效缩小了底部面板22与壁板21之间的拼缝。
参照图1、图2、图3、图5、图7和图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挂钩233具有第二头部2331和第二柱状部2332,第二头部2331与第二柱状部2332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第二头部233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状部2332的直径,在第二座板232上,第二头部2331通过第二柱状部2332固定于第二座板232背离第四折弯部2311的侧面上;在第五折弯部2312上,第二头部2331通过第二柱状部2332固定于第五折弯部2312背向第四折弯部2311的外侧面上;第二安装孔216包括第三孔部2161和第四孔部2162,第三孔部2161与第四孔部2162相连通,其中,第二头部2331的直径小于第三孔部2161的孔径而大于第四孔部2162的孔径,第四孔部2162的孔径大于第二柱状部2332的直径,且在壁板21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孔部2161位于第四孔部2162的上方,其中,示例性地,第二柱状部2332呈阶梯轴状且靠近第一头部223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第一头部2231的一端的直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挂钩233可采用轴与孔之间的过盈配合方式固定于第二座板232或第五折弯部2312上),当然第二柱状部2332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圆柱状等,只要能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其中,优选地,在第二座板232上,第二头部2331的底部与第二座板232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与近门侧框212中的竖直面板的厚度相适应,在第五折弯部2312上,第二头部2331的底部与第四竖直面板之间的间隔与第三折弯部2141中的竖直面板的厚度相适应,以将第二挂钩233卡紧于第二安装孔216中,实现将按钮面板23紧固于壁板21的底部缺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安装按钮面板23时,将按钮面板23移至壁板21的中部缺口处,将按钮面板23上的第二挂钩233插进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6的第三孔部2161中,然后向下移动按钮面板23,使第二挂钩233卡在第二安装孔216的第四孔部2162中,从而将按钮面板23整体可拆卸地拼装于壁板21的中部缺口处,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第二挂钩233采用大小头的结构设计(即采用与第一挂钩223相同的结构设计),第二安装孔216采用上大下小的“葫芦孔”设计(即采用与第二安装孔216相同的结构设计),通过此结构方式不仅可以限制按钮面板23多个方向的自由度(只保留竖直向上的自由度),使得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按钮面板23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而且,此结构方式使得按钮面板23安装后可与壁板21保持平齐,并且按钮面板23与壁板21接触紧密,有效缩小了按钮面板23与壁板21之间的拼缝。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机构(图中未标示出),锁紧机构至少用于将显示面板24锁紧于顶部缺口上,显示面板24包括第三衬板241、与第三衬板241相适配且包覆于第三衬板241外表面上的透镜体242、至少一个“凸”型的第三座板243、设于第三衬板241内表面中部的轿内显示器244、目的层显示器245和多个销柱246,第三衬板241的其中两个相对边缘分别向内翻边而形成第一翻边2411和第二翻边2412,第一翻边2411面向第二翻边2412的内侧面上具有座板安装位(图中未标示出)和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图中未标示出),至少一个第三座板243设于座板安装位上,目的层显示器245设于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上,第三座板243背离第一翻边2411的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一个销柱246,第二翻边2412背向第一翻边241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销柱246;近门侧框212与第一翻边2411相适配,第三折弯部2141与第二翻边2412相适配,近门侧框212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销柱246相适配的销孔217,第三折弯部2141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销柱246相适配的销孔217,显示面板24通过销柱246与销孔217之间的配合而拼接于顶部缺口上,其中,示例性地,透镜体242可采用亚克力半透镜,轿内显示器244可采用液晶、点阵数显等方式实现,第三座板243的数量为一个,第三座板243的顶部固定有一个销柱246,第二翻边2412上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两个销柱246且两个销柱246之间存在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安装显示面板24时,先将显示面板24移动到壁板21的顶部缺口处,然后水平移动,将显示面板24上的销柱246插进壁板21上对应的销孔217中,此时由于显示面板24的上方有上边框211限制,下方有按钮面板23限制,因此此时的显示面板24只剩下销柱246轴向的自由度,随后再利用锁紧机构将显示面板24锁紧于顶部缺口上,从而完成电梯操纵箱2的整体安装,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通过这种先利用销柱246与销孔217的配合方式进行拼接再结合锁紧机构进行锁紧的拼装方式,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显示面板24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
参照图1、图2、图3、图5和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锁具和锁舌挡板249,锁具包括锁具主体(图中未标示出)、钥匙234以及可转动的锁舌235,锁具主体设于第四折弯部2311面向第五折弯部2312的侧面上且靠近显示面板24设置,锁舌235设于第四折弯部2311面向第五折弯部2312的内侧面上,锁舌挡板249设于第一翻边2411面向第二翻边2412的内侧面上且与锁舌235对应设置,其中,锁具主体具有与钥匙234相适配的钥匙234孔(图中未示意出),锁舌挡板249具有与锁舌235相适配的限位孔2491,当钥匙234从外部插进钥匙234孔时,外部钥匙234可转动锁舌235卡紧于限位孔2491中。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安装显示面板24时,先将显示面板24移动到壁板21的顶部缺口处,然后水平移动,将显示面板24上的销柱246插进壁板21上对应的销孔217中,此时由于显示面板24的上方有上边框211限制,下方有按钮面板23限制,因此此时的显示面板24只剩下销柱246轴向的自由度,随后再利用插在钥匙234孔中的钥匙234将锁舌235转动至竖直位置,使得锁舌235上的缺口通过限位孔2491与锁舌挡板249实现卡紧(即,相当于锁舌挡板249对锁舌235进行了限位),从而限制住显示面板24沿销柱246轴向的自由度,实现将显示面板24锁紧于顶部缺口上,从而完成电梯操纵箱2的整体安装,与传统采用常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来安装操纵箱面板与壁板21时,需要两人轿内外协同操作安装的方式相比,通过这种先利用销柱246与销孔217的配合方式进行拼接再结合锁舌235与锁舌挡板249的锁紧方式进行锁紧的拼装方式,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在轿厢内完成显示面板24的拆装,非常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人和工时,降低拆装成本,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面板24限制住了底部面板22和按钮面板23沿竖直方向上的自由度,因此,只需通过钥匙234将锁舌235旋转至竖向位置,即可实现所有面板的固定。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4还包括“L”型的第一加强筋247和第二加强筋248,第一加强筋247、第二加强筋248分别固定于第三衬板241的另外两个相对边缘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衬板241的上下边缘上分别增设第一加强筋247和第二加强筋248,不仅可提高显示面板24的强度与刚性,而且在安装显示面板24时,第一加强筋247可与按钮面板23的上边缘相抵,第二加强筋248可与上边框211相抵,从而可方便将显示面板24沿水平方向安装于壁板21上。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1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壁板21还包括底板218,上边框211、下边框213、近门侧框212、远门侧框214固定于底板218上而形成一体,其中,下边框213上设有出线孔2131,电梯操纵箱2内部的电缆可沿出线孔2131与轿外的电气箱通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个边框固定于底板218上,可增大壁板21整体与电梯轿厢的前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更方便地将壁板21整体安装于电梯轿厢的前壁上。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操纵箱2,其中,电梯操纵箱2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1上,用于显示电梯所处楼层、设置电子元器件等,示例性地,电梯操纵箱2设置于轿厢本体1内开门侧的右前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以及与所述壁板相适配的底部面板、按钮面板和显示面板,所述底部面板、按钮面板、显示面板分别拼接于所述壁板上而形成一体,其中,
所述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近门侧边框和远门侧边框,所述上边框、近门侧边框、下边框、远门侧边框依次首尾相连而围成与所述底部面板、按钮面板、显示面板相适配的安装缺口,其中,所述安装缺口包括底部缺口、中部缺口和顶部缺口;
所述底部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部缺口上而分别与所述近门侧边框、所述下边框、所述远门侧边框相拼接;
所述按钮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部缺口上而分别与所述近门侧边框、所述底部面板、所述远门侧边框相拼接;
所述显示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顶部缺口上而分别与所述上边框、所述近门侧边框、所述按钮面板、所述远门侧边框相拼接,且所述显示面板在面向所述近门侧边框的一侧上具有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面板包括第一衬板、至少一个第一座板和多个第一挂钩,其中,所述第一衬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座板设于所述第一折弯部面向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内侧面上,各个所述第一座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折弯部背向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挂钩;所述近门侧边框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适配,所述远门侧边框面向所述近门侧边框的一侧具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适配,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和所述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挂钩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部面板通过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所述底部缺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面板包括具有按钮安装孔的第二衬板、至少一个第二座板和多个第二挂钩,其中,所述第二衬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分别向内折弯而形成第四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座板设于所述第四折弯部面向所述第五折弯部的内侧面上,各个所述第二座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挂钩,所述第五折弯部背向所述第四折弯部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挂钩;所述近门侧边框与所述第四折弯部相适配,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五折弯部相适配,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和所述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挂钩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按钮面板通过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配合而可拆卸地拼接于所述中部缺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具有第一头部和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柱状部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一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柱状部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座板上,所述第一头部通过所述第一柱状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座板背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侧面上;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所述第一头部通过所述第一柱状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折弯部背向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与所述第二孔部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孔径而大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孔径,所述第二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柱状部的直径,且在所述壁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孔部位于所述第二孔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具有第二头部和第二柱状部,所述第二头部与所述第二柱状部相连而形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二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状部的直径,在所述第二座板上,所述第二头部通过所述第二柱状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座板背离所述第四折弯部的侧面上;在所述第五折弯部上,所述第二头部通过所述第二柱状部固定于所述第五折弯部背向所述第四折弯部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所述第三孔部与所述第四孔部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孔部的孔径而大于所述第四孔部的孔径,所述第四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柱状部的直径,且在所述壁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孔部位于所述第四孔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至少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锁紧于所述顶部缺口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衬板、与所述第三衬板相适配且包覆于所述第三衬板外表面上的透镜体、至少一个第三座板、设于所述第三衬板内表面中部的轿内显示器、目的层显示器和多个销柱,所述第三衬板的其中两个相对边缘分别向内翻边而形成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面向所述第二翻边的内侧面上具有座板安装位和所述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座板设于所述座板安装位上,所述目的层显示器设于所述目的层显示器安装位上,所述第三座板背离所述第一翻边的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销柱,所述第二翻边背向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销柱;所述近门侧边框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适配,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翻边相适配,所述近门侧边框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销柱相适配的销孔,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销柱相适配的所述销孔,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销柱与所述销孔之间的配合而拼接于所述顶部缺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具和锁舌挡板,所述锁具包括锁具主体、钥匙以及可转动的锁舌,所述锁具主体设于所述第四折弯部面向所述第五折弯部的侧面上且靠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所述锁舌设于所述第四折弯部面向所述第五折弯部的内侧面上,所述锁舌挡板设于所述第一翻边面向所述第二翻边的内侧面上且与所述锁舌对应设置,其中,所述锁具主体具有与所述钥匙相适配的钥匙孔,所述锁舌挡板具有与所述锁舌相适配的限位孔,当所述钥匙从外部插进所述钥匙孔时,所述外部钥匙可转动所述锁舌卡紧于所述限位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衬板的另外两个相对边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还包括底板,所述上边框、下边框、近门侧边框、远门侧边框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而形成一体,其中,所述下边框上设有出线孔。
10.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操纵箱,其中,所述电梯操纵箱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上。
CN201910749026.9A 2019-08-14 2019-08-14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Active CN110510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9026.9A CN110510467B (zh) 2019-08-14 2019-08-14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9026.9A CN110510467B (zh) 2019-08-14 2019-08-14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467A true CN110510467A (zh) 2019-11-29
CN110510467B CN110510467B (zh) 2022-02-01

Family

ID=6862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9026.9A Active CN110510467B (zh) 2019-08-14 2019-08-14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046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35A (zh) * 2000-06-16 2002-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盘
CN203568612U (zh) * 2013-10-31 2014-04-3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内一体化操纵箱的结构
CN204150824U (zh) * 2014-10-13 2015-02-11 歌拉瑞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挂壁拼装式操纵箱
CN204211322U (zh) * 2014-04-29 2015-03-18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体化设计的直行电梯外呼面板
DE202015101398U1 (de) * 2015-03-18 2016-06-22 W + W Aufzugkomponenten Gmbh U. Co. Kg Vorrichtung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Grubenmodul (= Grubensteuerstelle) und einer Inspektionssteuereinrichtung
CN105905715A (zh) * 2016-06-30 2016-08-31 爱默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电梯操作箱模块化操作面板
CN106081765A (zh) * 2016-08-22 2016-11-09 苏州新里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外呼召唤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35A (zh) * 2000-06-16 2002-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盘
CN203568612U (zh) * 2013-10-31 2014-04-3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内一体化操纵箱的结构
CN204211322U (zh) * 2014-04-29 2015-03-18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体化设计的直行电梯外呼面板
CN204150824U (zh) * 2014-10-13 2015-02-11 歌拉瑞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挂壁拼装式操纵箱
DE202015101398U1 (de) * 2015-03-18 2016-06-22 W + W Aufzugkomponenten Gmbh U. Co. Kg Vorrichtung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Grubenmodul (= Grubensteuerstelle) und einer Inspektionssteuereinrichtung
CN105905715A (zh) * 2016-06-30 2016-08-31 爱默生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电梯操作箱模块化操作面板
CN106081765A (zh) * 2016-08-22 2016-11-09 苏州新里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外呼召唤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467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0363A1 (en) Refrigerator do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2886996Y (zh) 显示装置
US86653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case
CN101504869B (zh) 积木式拼装圆形控制台
CN110510467A (zh)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CN207700379U (zh) 一种组装式房屋
CN205302839U (zh) 一种显示产品边框
JP3151022U (ja) ブース構造
CN113460867B (zh) 吊装结构及具有吊装结构的led玻璃屏
CN202357868U (zh) 一种换挡面板与中控箱盖板的连接结构
CN208848517U (zh) 后壳安装机构及显示屏
CN210109778U (zh) 一种可拆卸电子白板
EP2166428B1 (en) St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JP2016199893A (ja) 壁付家具の設置方法
CN201085356Y (zh) 一种展架装置
JP2005102739A (ja) デスク用パネル装置
CN217577922U (zh) 电梯人机交互装置及其电梯
CN211629617U (zh) 测控板安装结构
JP4814828B2 (ja) 表示装置
CN206339726U (zh) 配线箱
CN211280647U (zh) 一种车用中控面板安装结构
CN220290388U (zh) 一种前维护显示屏
CN204115168U (zh) 显示器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空调器
CN103730065A (zh) 显示装置
CN216849194U (zh) 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