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0281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10281A CN110510281A CN201910794913.8A CN201910794913A CN110510281A CN 110510281 A CN110510281 A CN 110510281A CN 201910794913 A CN201910794913 A CN 201910794913A CN 110510281 A CN110510281 A CN 1105102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ensing port
- garbage
- plate
- rubbish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2—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vices facilitating empty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8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the adaptation of receptacles to carry identificatio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6—Lids or covers
- B65F1/1623—Lids or cover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opening or closing thereof, e.g. springs
- B65F1/1638—Electromechanically operated l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29—Deodoriz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8—Identificatio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68—Sens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包括顶箱和底箱,所述顶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箱的顶部,所述顶箱内设有衣物储物腔,所述衣物储物腔前后内壁上贯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内设有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所述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投放口左右端相通的并且相对称的过渡口,所述过渡口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端相通设有开口向所述顶箱外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端相通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所述过渡口和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投放口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投放口转动连接的内门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2019年,北京将实现全市97%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全市16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5%的治理任务。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3.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4.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国内的垃圾分类种类如下:
一、可回收: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1.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4.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二、其他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2.卫生纸: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烟盒等。
3.餐厨垃圾装袋: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4.果壳: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房垃圾”。
5.尘土: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房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三、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四、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从目前垃圾分类的时代性,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今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如此复杂的垃圾分类模式,对于垃圾分类监管人员是一大考验工作,需要作出庞大的工作时间宣传和监事,但是仍然很难完成垃圾分类的普及。对于普通的市民,由于垃圾分类意识较差,极易将垃圾随意丢弃,直接放弃丢弃在分类垃圾筒内以防止被监管人员惩罚,另外,在丢垃圾意识比较强的市民,由于垃圾分四大类,在丢弃垃圾时无法区分,而且四大类每类中仍然分为好多种类,以便于分类的始端分类就很明确,因此需要垃圾箱具有智能辅助分类的功能,并且将其设置有户外大型和家庭小型的两种,家庭小型需要在市民在家中就能尽心垃圾分类,下楼丢失垃圾时,只需暗中垃圾筒上对应的分类型号直接丢弃至对应的户外大型垃圾筒内即可,但是这种垃圾箱防止在家中,由于垃圾的臭味比较重,对于空气的净化也需要一定的处理,同样户外的垃圾筒一样需要具备此功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具备户内外对应使用智能辅助分类的垃圾分类箱。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包括顶箱和底箱,所述顶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箱的顶部,所述顶箱内设有衣物储物腔,所述衣物储物腔前后内壁上贯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内设有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所述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投放口左右端相通的并且相对称的过渡口,所述过渡口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端相通设有开口向所述顶箱外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端相通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所述过渡口和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投放口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投放口转动连接的内门板,所述内门板两端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投放口内的承力杆,所述驱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承力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箱外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投放口的外门板,所述外门板靠近顶箱侧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顶箱外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嵌接所述外门板的橡胶导雨板,所述外门板外侧端面中部设有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所述底箱前后端面内开凿有左右对称的垃圾筒储存腔,所述垃圾筒储存腔顶部相通设有投递缓冲腔,所述投递缓冲腔远离中心端内壁内贯通设有第二投放口,所述垃圾筒储存腔内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导板,所述导板将所述垃圾筒储存腔分割中五个相同的垃圾筒卡口,所述垃圾筒卡口内滑动连接有自驱动式垃圾筒,所述投递缓冲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垃圾筒卡口顶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滑道板,所述弧形滑道板底部位于所述垃圾筒卡口顶部,所述弧形滑道板顶部伸至所述第二投放口侧,所述第二投放口内滑动连接有投递导料头,所述投递导料头内贯穿并且与之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投放口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投放口远离中心侧嵌设有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投递导料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突出部,第二投放口底部等距设有与所述突出部顶推配合的多个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与所述弧形滑道板一一对应,所述底箱前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横跨所述的两个第二投放口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和弧形滑道板一一对应的小门板,所述小门板内设有与所述固定轴动力连接并且受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控制的动力组件,所述底箱前端侧面中部设有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所述底箱外侧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投放口顶部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所述底箱左右端面上贯穿设有贯穿所述垃圾筒储存腔并且开口向远离中心的门板滑槽,所述门板滑槽顶部连通设有第二齿槽,所述门板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拉门板,所述推拉门板顶部靠近所述底箱中心侧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底箱内部设有位于前后所述垃圾筒储存腔之间并且左右对称的第一空气净化腔,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两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垃圾筒储存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抽气泵,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内壁上设有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净化腔,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之间连通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气流阀,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内部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左右端相通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贯穿所述底箱左右端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连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侧端面伸出所述顶箱外并且与所述外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端侧面内嵌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第一投放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另一端与所述承力板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内部设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识别模块,即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利用采集到的垃圾图像模块,然后将垃圾图像模块传输给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将垃圾图像模块分解为多个单个小块图像并且一一与数据库垃圾种类做对比,单个小块图像经过识别模块对比后,区分出对应的垃圾种类,所述底箱内设有处理器、服务器和蓄电池,所述服务器与互联网连接对接数据库,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有电子设备电气连接为其供电,所述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气连接,在信息准确识别后,传输电信号给伺服电机带动投递导料头移动至对应的开口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自驱动式垃圾筒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左右内壁顶部嵌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部垃圾到达顶部及时关闭所有投放口禁止投放,所述自驱动式垃圾筒底部端面四角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所述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杠,所述轴杠上设有驱动滚轮,所述的左端支撑板内嵌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末端与所述轴杠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滑道板轨道的内壁两侧设有多个驱动滚筒,通过驱动滚筒带动需要投放的垃圾在具有阻力的弧形轨道上移动,既保证了垃圾不被损坏的同时又能顺畅的投放垃圾防止堵塞,所述弧形滑道板开始的端部内壁上嵌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驱动滚筒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其启停,从而在有投放垃圾时启动运转无垃圾时自动关闭,节约能源,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投放口底部内与所述弧形滑道板一一对应的变换槽,所述变换槽顶部设有接触铜片,所述变换槽底部设有接头铜柱,所述变换槽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接触铜片或所述接头铜柱抵接电联的活动铜块,所述活动铜块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变换槽外边并且用于与所述突出部滑动连接的绝缘推杆,所述活动铜块底部与所述变换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接触铜片和所述接头铜柱与所述蓄电池的正反级分别反向交叉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小门板内并且被所述固定轴贯穿的传动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三齿轮,所述传动腔靠近所述底箱中心侧的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通过导线与所述活动铜块电气连接,即在活动铜块与顶部接触铜片抵接时,第三电机此时的转向是使小门板远离所述底箱侧转动从而打开第二投放口,活动铜块与底部接头铜柱抵接时,第三电机带动小门板靠近所述底箱关闭第二投放口。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分类指示按钮分别对应每个第二投放口设置有一组,按照垃圾分类的方式分为,可回收、其他(干垃圾)、厨余(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每类又设置了五个类别内具体的物质分类,所述垃圾分类指示按钮采用内嵌LED灯设计,其在正常待机状态下为熄灭,在有垃圾识别时,对应种类的窗口的LED灯开始闪烁,若垃圾筒内部垃圾装满时,其为常亮状态,所述垃圾分类指示按钮后端的电联器件通过导线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电机电气连接,即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内部垃圾装满时,不仅控制小门板停止开启,防止继续投放垃圾,而且此时,通过按下对应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开启第一电机开启推拉门板,然后开启驱动电机驱动自驱动式垃圾筒滑出,然后直接将对应的垃圾拿到室外与此设备配套的垃圾箱对应种类倒下即可完成安全,快捷的垃圾分类。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包括高质量高压主机为动力的控制系统和异味净化控制装置,异味净化控制装置包括高压雾化控制器和多路雾化终端装置组成,控制器控制第一空气净化腔、第二空气净化腔和垃圾筒储存腔四周壁后喷洒到空间,清除异味,控制器主要控制向垃圾筒内垃圾面上喷洒微生物除臭剂,抑制垃圾和垃圾挤出液不再发臭。将除味工作液直接经超微雾雾化喷射重合吸收的成套全自动废气净化设备,设备将专用除味剂(液态活性炭)超微雾化后以分子再增加静电的形式和废气分子充分作用,吸收效率高,净化速度快;快速去除有机异味分子。它改变了其它设备投资大,高耗能,吸收慢,运行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该设备采用专业技术,安装快捷方便,耗能低,运行成本低,首先通过采用顶箱和底箱的设计,考虑了垃圾物件大小等问题,可解决现实生活中大型垃圾无法分类的丢弃的问题,而在顶箱内部设置有课便利投放垃圾的四个第一投放口,第一投放口内设有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内设有内外交错但又移动方式不同的内门板和外门板,通过同一驱动力实现不同方式的移动,既能实现关闭时严密封闭防止水渗入,又能防止异味泄露,在投放时由于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的作用,使经过人工智能的分类筛选后选择性指示的投放,投放时又具备导向性,安全便利,快捷高效,在底箱内设置垃圾筒储物腔、投放缓冲腔和第二投放口,在垃圾筒储物腔内设置自驱动式垃圾筒,自驱动式垃圾筒内部可以自动感应垃圾的储存量以及自动控制退出,另外其被可人工智能控制的滑动门板关闭密封其,有效防止异味泄露,还能防止拾荒者乱扒,另外,在内部设有弧形滑道板,弧形滑道板内部设有用于防止堵塞的驱动滚筒,可在实现防止堵塞的情况下又能实现垃圾缓慢的投放,保护装置和可回收垃圾的自身,另外,在内部弧形滑道板端部还设有用于感应有无垃圾投放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可及时的有效的控制驱动滚筒的转动,节约能源,另外,在第二投放口处设置可以移动的导料头,导料头受设置有的伺服电机控制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在第二投放口外侧设有多个小门板,小门板将第二投放口完全覆盖并且密封,小门板内部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受设置在第二投放口内部的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控制,从而完成需要时对应的打开同时导料头移动至于对应的弧形滑道板,完成对应分类的垃圾投放许可,同时,在底箱的侧面上设有最细致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指明内部垃圾分类的投放口,取出垃圾时分类依然明确,在底箱的内部依然还设有第一空气净化腔和第二空气净化腔,第一空气净化腔、第二空气净化腔和垃圾筒储存腔内部设有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可有效的去除垃圾造成的臭气,可防止在家庭中安装时垃圾散发异味无法使用的问题,在户外街道等处安装时,造成的臭味较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本发明采用人工智能,分类从开头做起,较少人们垃圾分类知识缺乏而无法及时有效分类的问题,减少监管人员的工作量,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垃圾分类的高效、快捷、便利等等一系列优点,室内外兼并使用,垃圾分类快捷普及化,分类效果优越,环境保护较好,深受市政建设单位的青睐。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正面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推拉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的前视图;
图6为图5中C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驱动式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D-D的截面图;
图10为图9中E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F-F的截面图;
图12为图11中G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2,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包括顶箱100和底箱107,顶箱100固定安装在底箱107的顶部,顶箱100内设有衣物储物腔142,衣物储物腔142前后内壁上贯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投放口126,第一投放口126内设有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包括与第一投放口126左右端相通的并且相对称的过渡口125,过渡口125远离第一投放口126端相通设有开口向顶箱100外的第一滑槽122,第一滑槽122远离第一投放口126端相通设有第一齿槽123,第一齿槽123、过渡口125和第一滑槽122内滑动连接有驱动连接组件,第一投放口126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31,第一销轴131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投放口126转动连接的内门板130,内门板130两端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29,第二销轴12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投放口126内的承力杆128,驱动连接组件与承力杆128另一端连接,顶箱100外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封闭第一投放口126的外门板132,外门板132靠近顶箱100侧与驱动连接组件连接,顶箱100外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嵌接外门板132的橡胶导雨板119,外门板132外侧端面中部设有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底箱107前后端面内开凿有左右对称的垃圾筒储存腔147,垃圾筒储存腔147顶部相通设有投递缓冲腔143,投递缓冲腔143远离中心端内壁内贯通设有第二投放口103,垃圾筒储存腔147内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导板145,导板145将垃圾筒储存腔147分割中五个相同的垃圾筒卡口,垃圾筒卡口内滑动连接有自驱动式垃圾筒146,投递缓冲腔143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垃圾筒卡口顶部的支撑杆156,支撑杆156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滑道板154,弧形滑道板154底部位于垃圾筒卡口顶部,弧形滑道板154顶部伸至第二投放口103侧,第二投放口103内滑动连接有投递导料头105,投递导料头105内贯穿并且与之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06,调节螺杆106与第二投放口103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投放口103远离中心侧嵌设有输出端与调节螺杆106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104,投递导料头105底部固定连接有突出部111,第二投放口103底部等距设有与突出部111顶推配合的多个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正反电源开关组件与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底箱107前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固定块136,固定块136上固定连接有横跨的两个第二投放口103的固定轴137,固定轴137上转动连接有与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和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的小门板134,小门板134内设有与固定轴137动力连接并且受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控制的动力组件,底箱107前端侧面中部设有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5,底箱107外侧端面上设有位于第二投放口103顶部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底箱107左右端面上贯穿设有贯穿垃圾筒储存腔147并且开口向远离中心的门板滑槽110,门板滑槽110顶部连通设有第二齿槽108,门板滑槽110内滑动连接有推拉门板109,推拉门板109顶部靠近底箱107中心侧嵌设有第一电机158,第一电机158顶部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槽108啮合的第一齿轮157;底箱107内部设有位于前后垃圾筒储存腔147之间并且左右对称的第一空气净化腔161,第一空气净化腔161两端通过第一管道160与垃圾筒储存腔147连通,第一管道160上设有抽气泵159,第一空气净化腔161内壁上设有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162,第一空气净化腔161底部设有第二空气净化腔166,第二空气净化腔166与第一空气净化腔161之间连通设有第二管道163,第二管道163上设有单向气流阀164,第二空气净化腔166内部设有活性炭165,第二空气净化腔166左右端相通设有第三管道169,第三管道169贯穿底箱107左右端面。
请参阅图1和图2,驱动连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设置在第一滑槽124内的第一滑块122,第一滑块122外侧端面伸出顶箱100外并且与外门板132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22远离第一投放口126端侧面内嵌设有第二电机121,第二电机121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槽123啮合的第二齿轮120,第一滑块122靠近第一投放口126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销轴127,第三销轴127另一端与承力板128铰接连接。
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和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内部设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识别模块,即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和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利用采集到的垃圾图像模块,然后将垃圾图像模块传输给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将垃圾图像模块分解为多个单个小块图像并且一一与数据库垃圾种类做对比,单个小块图像经过识别模块对比后,区分出对应的垃圾种类,底箱107内设有处理器、服务器和蓄电池,服务器与互联网连接对接数据库,处理器与服务器和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有电子设备电气连接为其供电,处理器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104电气连接,在信息准确识别后,传输电信号给伺服电机104带动投递导料头105移动至对应的开口处。
请参阅图8,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储物腔149,储物腔149左右内壁顶部嵌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48,第一光电传感器148用于检测内部垃圾到达顶部及时关闭所有投放口禁止投放,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底部端面四角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150,的两个支撑板15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杠151,轴杠151上设有驱动滚轮152,的左端支撑板150内嵌设有驱动电机153,驱动电机153输出端末端与轴杠15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5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气连接,第一传感器148与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气连接。
请参阅图7、图9和图10,弧形滑道板154轨道的内壁两侧设有多个驱动滚筒155,通过驱动滚筒155带动需要投放的垃圾在具有阻力的弧形轨道上移动,既保证了垃圾不被损坏的同时又能顺畅的投放垃圾防止堵塞,弧形滑道板154开始的端部内壁上嵌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67,第二光电传感器167通过导线与驱动滚筒155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其启停,从而在有投放垃圾时启动运转无垃圾时自动关闭,节约能源,第二光电传感器167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气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10,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投放口103底部内与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的变换槽115,变换槽115顶部设有接触铜片117,变换槽115底部设有接头铜柱170,变换槽115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接触铜片117或接头铜柱170抵接电联的活动铜块116,活动铜块116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变换槽115外边并且用于与突出部111滑动连接的绝缘推杆118,活动铜块116底部与变换槽11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113,接触铜片117和接头铜柱170与蓄电池的正反级分别反向交叉电气连接。
请参阅图6,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小门板134内并且被固定轴137贯穿的传动腔138,固定轴137上设有位于传动腔138内的第三齿轮141,传动腔138靠近底箱107中心侧的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机140,第三电机140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141啮合的第四齿轮139,第三电机140通过导线与活动铜块116电气连接,即在活动铜块116与顶部接触铜片117抵接时,第三电机140此时的转向是使小门板134远离底箱107侧转动从而打开第二投放口103,活动铜块116与底部接头铜柱170抵接时,第三电机140带动小门板134靠近底箱107关闭第二投放口103。
请参阅图1和图5,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分别对应每个第二投放口103设置有一组,按照垃圾分类的方式分为,可回收、其他(干垃圾)、厨余(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每类又设置了五个类别内具体的物质分类,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采用内嵌LED灯设计,其在正常待机状态下为熄灭,在有垃圾识别时,对应种类的窗口的LED灯开始闪烁,若垃圾筒内部垃圾装满时,其为常亮状态,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后端的电联器件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153和第一电机158电气连接,即当第一传感器148感应到内部垃圾装满时,不仅控制小门板134停止开启,防止继续投放垃圾,而且此时,通过按下对应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开启第一电机158开启推拉门板109,然后开启驱动电机153驱动自驱动式垃圾筒146滑出,然后直接将对应的垃圾拿到室外与此设备配套的垃圾箱对应种类倒下即可完成安全,快捷的垃圾分类。
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包括高压喷雾主机和异味净化控制装置,高压喷雾主机型号为TY-12A,异味净化控制装置包括高压雾化控制器和多路雾化终端装置组成,高压雾化控制器型号为XHLW-10,多路雾化终端装置型号HJPW-001,控制器控制第一空气净化腔161、第二空气净化腔166和垃圾筒储存腔147四周壁后喷洒到空间,清除异味,控制器主要控制向垃圾筒内垃圾面上喷洒微生物除臭剂,抑制垃圾和垃圾挤出液不再发臭。将除味工作液直接经超微雾雾化喷射重合吸收的成套全自动废气净化设备,设备将专用除味剂(液态活性炭)超微雾化后以分子再增加静电的形式和废气分子充分作用,吸收效率高,净化速度快;快速去除有机异味分子。它改变了其它设备投资大,高耗能,吸收慢,运行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该装置的具体使用操作步骤:
S1:首先本装置分为家庭用的小型款式和户外街道用的大型款式,二者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只是体型不同,将小型的安装在家庭用的室内,将大型安装户外在街道内。
S2:在正常待机下时,内门板130完全位于第一投放口126内,此时,第一滑块122位于第一滑槽124的最顶部,同时,外门板132将第一投放口126完全封堵死并且与橡胶导雨板119完全抵接,所有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完全安装在垃圾筒卡口内,滑动门板109将垃圾筒储存腔147完全关闭,投递导料头105位于第二投放口103内任意不与弧形滑道板154对接的位置,此时,活动铜块116与顶部接触铜片117抵接,所有小门板134将第二投放口103关闭状态,所有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处于熄灭状态,驱动滚筒155处于停止运转状态,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和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5处于保持工作状态,抽气泵159处于工作状态并且保持向第一空气净化腔161内充气的状态。
S3:需要投放大型或者衣物垃圾时,将对应的垃圾防止在第一采集摄像头133位置前,经过图像采集、分析和识别工作后,处理器分析其属于该类垃圾后将电信号传输给第二电机121,第二电机121启动并且带动第一齿轮120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0与第一齿槽123啮合,从而驱动整个驱动连接组件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滑块122与外门板132固定连接,从而使外门板132向下移动打开第一投放口126,然后由于承力杆128的作用,使内门板130相对第一投放口126发生转动,形成倾斜的导料板,将垃圾放入即可,此时,第二电机121会立刻带动第一齿轮120发生反向转动,使外门板132和内门板130同时关闭。
S4;需要投放正常的垃圾时,首先本实施例中的垃圾投放时具有严格要求,需要把所有垃圾单个分开一一投入,在投放时,需要将单个垃圾放在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5前采集垃圾图像信息,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5开始采集垃圾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识别后对应的垃圾分类指示灯102开始闪烁,同时,垃圾丢弃者学习得知此种为何种垃圾,然后垃圾投放者携带垃圾移动至垃圾分类指示灯102闪烁的小门板134前,这样就可以将可回收、其他(干垃圾)、厨余(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的垃圾对应的放置到对应的垃圾箱的小门板前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处理器开始将电信号传输给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带动调节螺杆106转动,开始驱动投递导料头105左右移动至闪烁的垃圾分类指示灯102位置所对应的小门板134前同时其与内部的弧形滑道板154对接,这样不同类型的垃圾能丢到对应类型的垃圾桶中,同时移动的突出部111将顶推对应位置的绝缘推杆118,从而顶推活动铜块116与底部的接头铜柱114对接,从而将第三电机140的电极转换,开始第三电机140带动第四齿轮139反向转动,第四齿轮139与第三齿轮141啮合并且固定轴137与小门板134转动连接,从而将小门板134打开,此时的小门板134打开时是倾斜向上的,投放者然后将垃圾投入小门板134上时,由于重力作用顺着小门板134滑入投递导料头105内,此时,由于第一光电传感器167的作用感应到有垃圾经过,为了防止堵塞,第一光电传感器167将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将电信号传输给驱动滚筒155,自动启动驱动滚筒155,单个垃圾在驱动滚筒155的作用下开始沿着弧形滑道板154无堵塞滑行,最终将单个垃圾输送进底部的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内,当投递完成时,处理器自动控制伺服电机104启动带动调节螺杆106转动,从而带动投递导料头105自动移动至初始位置,使此时活动铜块116与顶部的接电铜片117抵接,第三电机140带动第四齿转轮139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小门板134关闭,防止垃圾臭气溢出。
S5:当垃圾堆积满时,需要取出垃圾倾倒时,此时由于第二光电传感器148感应到垃圾装满时,将垃圾分类指示灯102为常亮,然后需要取出自驱动式垃圾筒146,此时,首先控制第一电机158带动第二齿轮157转动,使滑动门板109滑出打开垃圾筒储存腔147,此时,同步的无线控制驱动无线电机153带动驱动滚轮152转动,使整个垃圾筒滑出,从而直接将对应分好类的垃圾筒搬移至指定的街道垃圾箱内倾倒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顶箱(100)和底箱(107),所述顶箱(100)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箱(107)的顶部,所述顶箱(100)内设有衣物储物腔(142),所述衣物储物腔(142)前后内壁上贯通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投放口(126),所述第一投放口(126)内设有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所述图像采集识别密闭关开导流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投放口(126)左右端相通的并且相对称的过渡口(125),所述过渡口(125)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126)端相通设有开口向所述顶箱(100)外的第一滑槽(122),所述第一滑槽(122)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126)端相通设有第一齿槽(123),所述第一齿槽(123)、所述过渡口(125)和所述第一滑槽(122)内滑动连接有驱动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投放口(126)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31),所述第一销轴(131)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投放口(126)转动连接的内门板(130),所述内门板(130)两端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29),所述第二销轴(12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投放口(126)内的承力杆(128),所述驱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承力杆(128)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箱(100)外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投放口(126)的外门板(132),所述外门板(132)靠近顶箱(100)侧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顶箱(100)外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嵌接所述外门板(132)的橡胶导雨板(119),所述外门板(132)外侧端面中部设有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所述底箱(107)前后端面内开凿有左右对称的垃圾筒储存腔(147),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顶部相通设有投递缓冲腔(143),所述投递缓冲腔(143)远离中心端内壁内贯通设有第二投放口(103),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内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导板(145),所述导板(145)将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分割中五个相同的垃圾筒卡口,所述垃圾筒卡口内滑动连接有自驱动式垃圾筒(146),所述投递缓冲腔(143)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垃圾筒卡口顶部的支撑杆(156),所述支撑杆(156)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滑道板(154),所述弧形滑道板(154)底部位于所述垃圾筒卡口顶部,所述弧形滑道板(154)顶部伸至所述第二投放口(103)侧,所述第二投放口(103)内滑动连接有投递导料头(105),所述投递导料头(105)内贯穿并且与之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06),所述调节螺杆(106)与所述第二投放口(103)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投放口(103)远离中心侧嵌设有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螺杆(106)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104),所述投递导料头(105)底部固定连接有突出部(111),第二投放口(103)底部等距设有与所述突出部(111)顶推配合的多个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与所述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所述底箱(107)前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固定块(136),所述固定块(136)上固定连接有横跨所述的两个第二投放口(103)的固定轴(137),所述固定轴(137)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和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的小门板(134),所述小门板(134)内设有与所述固定轴(137)动力连接并且受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控制的动力组件,所述底箱(107)前端侧面中部设有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5),所述底箱(107)外侧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投放口(103)顶部的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所述底箱(107)左右端面上贯穿设有贯穿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并且开口向远离中心的门板滑槽(110),所述门板滑槽(110)顶部连通设有第二齿槽(108),所述门板滑槽(110)内滑动连接有推拉门板(109),所述推拉门板(109)顶部靠近所述底箱(107)中心侧嵌设有第一电机(158),所述第一电机(158)顶部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齿槽(108)啮合的第一齿轮(157);所述底箱(107)内部设有位于前后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之间并且左右对称的第一空气净化腔(161),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161)两端通过第一管道(160)与所述垃圾筒储存腔(147)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60)上设有抽气泵(159),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161)内壁上设有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162),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161)底部设有第二空气净化腔(166),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166)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腔(161)之间连通设有第二管道(163),所述第二管道(163)上设有单向气流阀(164),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166)内部设有活性炭(165),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腔(166)左右端相通设有第三管道(169),所述第三管道(169)贯穿所述底箱(107)左右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24)内的第一滑块(122),所述第一滑块(122)外侧端面伸出所述顶箱(100)外并且与所述外门板(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22)远离所述第一投放口(126)端侧面内嵌设有第二电机(121),所述第二电机(121)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槽(123)啮合的第二齿轮(120),所述第一滑块(122)靠近所述第一投放口(126)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销轴(127),所述第三销轴(127)另一端与所述承力板(128)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内部设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识别模块,即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利用采集到的垃圾图像模块,然后将垃圾图像模块传输给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将垃圾图像模块分解为多个单个小块图像并且一一与数据库垃圾种类做对比,单个小块图像经过识别模块对比后,区分出对应的垃圾种类,所述底箱(107)内设有处理器、服务器和蓄电池,所述服务器与互联网连接对接数据库,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摄像头(133)、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摄像头(133)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有电子设备电气连接为其供电,所述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伺服电机(104)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储物腔(149),所述储物腔(149)左右内壁顶部嵌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48),所述自驱动式垃圾筒(146)底部端面四角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150),所述的两个支撑板(15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杠(151),所述轴杠(151)上设有驱动滚轮(152),所述的左端支撑板(150)内嵌设有驱动电机(153),所述驱动电机(153)输出端末端与所述轴杠(15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3)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148)与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道板(154)轨道的内壁两侧设有多个驱动滚筒(155),所述弧形滑道板(154)开始的端部内壁上嵌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67),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67)通过导线与所述驱动滚筒(155)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其启停,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67)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电源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投放口(103)底部内与所述弧形滑道板(154)一一对应的变换槽(115),所述变换槽(115)顶部设有接触铜片(117),所述变换槽(115)底部设有接头铜柱(170),所述变换槽(115)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接触铜片(117)或所述接头铜柱(170)抵接电联的活动铜块(116),所述活动铜块(116)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变换槽(115)外边并且用于与所述突出部(111)滑动连接的绝缘推杆(118),所述活动铜块(116)底部与所述变换槽(11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113),所述接触铜片(117)和所述接头铜柱(170)与所述蓄电池的正反级分别反向交叉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小门板(134)内并且被所述固定轴(137)贯穿的传动腔(138),所述固定轴(137)上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138)内的第三齿轮(141),所述传动腔(138)靠近所述底箱(107)中心侧的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机(140),所述第三电机(140)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141)啮合的第四齿轮(139),所述第三电机(140)通过导线与所述活动铜块(116)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分别对应每个第二投放口(103)设置有一组,所述垃圾分类指示按钮(102)采用内嵌LED灯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高效超微废气净化系统包括高质量高压主机为动力的控制系统和异味净化控制装置,异味净化控制装置包括高压雾化控制器和多路雾化终端装置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4913.8A CN110510281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4913.8A CN110510281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0281A true CN110510281A (zh) | 2019-11-29 |
CN110510281B CN110510281B (zh) | 2021-10-15 |
Family
ID=6862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94913.8A Active CN110510281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1028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6704A (zh) * | 2021-04-22 | 2021-05-25 | 长沙鹏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分类检测分割的废纸类别自动识别方法 |
CN113335793A (zh) * | 2021-06-10 | 2021-09-03 | 安徽国科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可回收垃圾图像识别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47017A (en) * | 1992-10-26 | 1995-09-05 | Becher; Yona | Automatic waste recycling machine and disposal system |
CN2356969Y (zh) * | 1999-02-09 | 2000-01-05 |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 组合式垃圾分类收集箱 |
CN201401118Y (zh) * | 2009-04-03 | 2010-02-10 | 长沙普惠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垃圾箱卷帘门 |
CN202098753U (zh) * | 2011-05-04 | 2012-01-04 | 周志保 | 一种可自动开关门的分类计量垃圾箱 |
CN203946484U (zh) * | 2013-12-24 | 2014-11-19 | 张春生 | 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
CN104443921A (zh) * | 2014-12-08 | 2015-03-25 | 杭州鑫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分类智能投、收及利用系统 |
CN104648856A (zh) * | 2013-11-17 | 2015-05-27 | 西安元佰昌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垃圾箱 |
CN105836337A (zh) * | 2016-06-20 | 2016-08-10 | 湖南大学 | 一种组合式垃圾桶 |
CN205802145U (zh) * | 2016-05-23 | 2016-12-14 | 东营市佳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
CN205932010U (zh) * | 2016-08-19 | 2017-02-08 | 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垃圾桶 |
CN109703950A (zh) * | 2019-01-21 | 2019-05-03 | 江苏万德福公共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废旧物品回收箱和废旧物品回收方法 |
-
2019
- 2019-08-27 CN CN201910794913.8A patent/CN1105102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47017A (en) * | 1992-10-26 | 1995-09-05 | Becher; Yona | Automatic waste recycling machine and disposal system |
CN2356969Y (zh) * | 1999-02-09 | 2000-01-05 |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 组合式垃圾分类收集箱 |
CN201401118Y (zh) * | 2009-04-03 | 2010-02-10 | 长沙普惠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垃圾箱卷帘门 |
CN202098753U (zh) * | 2011-05-04 | 2012-01-04 | 周志保 | 一种可自动开关门的分类计量垃圾箱 |
CN104648856A (zh) * | 2013-11-17 | 2015-05-27 | 西安元佰昌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垃圾箱 |
CN203946484U (zh) * | 2013-12-24 | 2014-11-19 | 张春生 | 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
CN104443921A (zh) * | 2014-12-08 | 2015-03-25 | 杭州鑫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分类智能投、收及利用系统 |
CN205802145U (zh) * | 2016-05-23 | 2016-12-14 | 东营市佳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
CN105836337A (zh) * | 2016-06-20 | 2016-08-10 | 湖南大学 | 一种组合式垃圾桶 |
CN205932010U (zh) * | 2016-08-19 | 2017-02-08 | 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垃圾桶 |
CN109703950A (zh) * | 2019-01-21 | 2019-05-03 | 江苏万德福公共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废旧物品回收箱和废旧物品回收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6704A (zh) * | 2021-04-22 | 2021-05-25 | 长沙鹏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分类检测分割的废纸类别自动识别方法 |
CN112836704B (zh) * | 2021-04-22 | 2021-07-09 | 长沙鹏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分类检测分割的废纸类别自动识别方法 |
CN113335793A (zh) * | 2021-06-10 | 2021-09-03 | 安徽国科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可回收垃圾图像识别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0281B (zh) | 2021-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50519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1089619Y (zh) | 废弃软塑料的压紧收集装置 | |
CN111703762A (zh) | 一种智能多功用自动分类垃圾箱 | |
CN110510281A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高效垃圾分类处理箱 | |
CN208022172U (zh) | 一种厨余垃圾收集装置 | |
CN205932010U (zh) | 智能垃圾桶 | |
CN103318582B (zh) | 自动分类垃圾桶 | |
CN108438592A (zh) | 一种城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
CN207072580U (zh) | 垃圾分类装置及其垃圾袋破袋收集机构 | |
CN109746251A (zh) | 一种基于生物制肥机的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5661911U (zh) | 智能型太阳能分类垃圾箱 | |
CN204802448U (zh) | 一种智能垃圾桶 | |
CN201999425U (zh) | 家庭垃圾压缩式四色袋分类箱 | |
CN108482918A (zh) | 一种智能垃圾箱 | |
CN108820640A (zh) | 一种智能环保垃圾自助分类处理系统 | |
CN105857994B (zh) | 智能型太阳能分类垃圾箱 | |
CN211253870U (zh) |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料的垃圾箱 | |
CN110641856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 |
CN214609499U (zh) | 一种分类收集外卖垃圾的智能一体化垃圾桶 | |
CN211495440U (zh) | 一种可实行干湿垃圾分类的组合垃圾桶 | |
CN108438672A (zh) | 一种分类处理垃圾车 | |
CN211919745U (zh) | 一种家用环保垃圾桶 | |
CN207390151U (zh) | 一种医用垃圾箱 | |
CN112830127A (zh) | 一种分类收集外卖垃圾的智能一体化垃圾桶 | |
CN207605398U (zh) | 智能油水分离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350200 R & D building 2, China southeast big data Industrial Park, No. 2, Hujiang Road, Wenwusha Town, Changle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Xu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200 Shimenli 81, Shiyan Village, Hangcheng, Changle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 Lihu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