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061A -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0061A
CN110500061A CN201910846385.6A CN201910846385A CN110500061A CN 110500061 A CN110500061 A CN 110500061A CN 201910846385 A CN201910846385 A CN 201910846385A CN 110500061 A CN110500061 A CN 110500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ing
drill bit
scraper
turbine
flow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6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辛
房东辉
徐兴平
董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08463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0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7/02Scrap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井装置,尤其是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属于石油装备技术领域。包括上接头、涡轮组、刮削装置、下接头、通径钻头等,本发明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降低刮削装置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并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再次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井装置,尤其是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属于石油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经常进行修井作业,而套管刮削是修井作业常见的工序。套管内壁常会附着有水泥块、水泥环、硬蜡、各种盐类结晶和沉积物、射孔毛刺以及套管锈蚀后产生的氧化铁等物,因此需要下入修井装置对套管内壁进行清理作业,以便进行后续作业任务。目前,常见的修井装置为套管刮削器,该修井装置虽然已普及使用,但在套管附着物例如水泥块、水泥环、硬蜡、各种盐类结晶和沉积物、射孔毛刺以及套管锈蚀后产生的氧化铁等体积较大或者硬度较高时,现有修井装置的刮刀很难将其彻底刮除,并且在进行刮削作业时会因所受刮削力太大导致刮刀损坏以及卡刀现象,甚至引起装置的刮削能力丧失,导致刮削作业停止,增加修井成本与修井周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它能够有效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它能够有效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包括上接头、涡轮壳体、涡轮组、刮削壳体、刮削装置、下接头、通径钻头,所述上接头上端与油管固定连接,下端与涡轮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壳体内部设置有涡轮组,下端与刮削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刮削壳体内部设置有刮削装置,下端与下接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通径钻头;所述刮削装置包括滑座、底座、刮刀连接板、刮刀、弹簧,所述滑座滑动安装在底座的底座本体外部,所述弹簧套装在底座的底座本体外部,其上端与滑座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下端与下接头相连并固定安装在刮削壳体内,所述滑座通过刮刀连接板与刮刀连接,所述刮刀滑动安装在刮削壳体开设的刮刀滑槽内;所述通径钻头用于在刮削装置刮削作业前进行通径作业,其最大通径尺寸略小于刮削壳体外径;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并降低刮削装置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再次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可选的,所述涡轮组包括一组串联的涡轮,该组涡轮以相同角度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内圈、涡轮外圈、导叶支撑杆、导叶,所述涡轮内圈与涡轮外圈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叶支撑杆,所述导叶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导叶,所述涡轮外圈与涡轮壳体过盈配合,通过高压流体驱动涡轮组转动进而驱动涡轮壳体以及与涡轮壳体固连的部件转动。
可选的,所述滑座包括上压盘、滑座本体、下压盘、第一连接头、限位挡板、第一过流孔、第一滑槽、导向凸起,所述滑座本体上端固定连接上压盘,下端固定连接下压盘,所述滑座本体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滑槽,所述上压盘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自上而下倾斜向外开设的第一过流孔,所述滑座本体外部设置有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头和限位挡板,且限位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头上端,所述第一滑槽表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凸起,其中,导向凸起为半圆柱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流孔倾斜向外设置使流经第一过流孔的高压流体对上压盘产生向下的分力,便于充分克服下端弹簧力,所述限位挡板用于限制滑座的最大位移,所述第一连接头在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有三排,三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头通过刮刀连接板同时带动刮刀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完成伸出或缩回动作,确保刮刀平稳可靠工作,所述导向凸起用于对滑座的上下滑动进行定位与导向。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底座本体第二过流孔、导向凹槽,所述底盘与底座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底座本体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为半圆柱状结构,其尺寸与导向凸起相适应,所述底盘绕其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流孔,所述第二过流孔用于将高压流体排出到通径钻头并对其清洗与冷却。
可选的,所述刮刀包括刮刀本体、圆柱刮削部、圆锥刮削部、螺旋排屑槽、第二连接头,所述刮刀本体为等壁厚矩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刮削部和圆锥刮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头,圆柱刮削部固定连接在圆锥刮削部上方,且圆柱刮削部下端面与圆锥刮削部上端面尺寸、形状相同,圆锥刮削部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所述圆柱刮削部与圆锥刮削部外表面设有螺旋排屑槽,用于排出刮削脱落的附着物。
可选的,所述通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头刀翼、底部螺钉、侧部螺钉、切削齿,所述钻头本体外侧包覆有多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钻头刀翼,所述钻头刀翼通过底部螺钉和侧部螺钉固定安装在钻头本体上,且钻头刀翼沿其底部曲线镶嵌有多个切削齿。
可选的,所述钻头本体包括钻头本部、钻头凸部、中心过流孔、第三过流孔、第四过流孔、底部螺钉孔、侧部螺钉孔,所述钻头本部外圆柱面固定设置有钻头凸部,且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在钻头本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快速排出高压流体的中心过流孔,在中心过流孔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冷却与清洗切削齿的第三过流孔,所述第三过流孔与第二过流孔数量相同,且第三过流孔位于第二过流孔正下方,在钻头本部上还设置有与中心过流孔、第三过流孔数量形同且垂直贯通的第四过流孔,第四过流孔用于将部分高压流体甩出到下方套管内壁,对内壁进行清洗,降低附着物的硬度以及附着物与套管内壁的附着力,使得切削齿以及刮刀的刀刃不容易被损坏,避免通径与刮削作业不能正常进行,所述钻头凸部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底部螺钉孔,侧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部螺钉孔,用于安装固定钻头刀翼。
可选的,所述钻头刀翼包括第一曲板、第二曲板、侧板、侧孔、底孔、齿槽,所述第一曲板、第二曲板、侧板为一体式结构,在第一曲板上设置有侧孔,在第二曲板上设置有底孔,在第二曲板与侧板交界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切削齿的齿槽,多个齿槽等间距且呈圆弧状分布。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降低刮削装置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并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再次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图1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涡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刮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通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钻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钻头外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本发明钻头外套的结构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1、上接头,2、涡轮壳体,3、涡轮组,4、刮削壳体,5、刮削装置,6、下接头,7、通径钻头,31、涡轮内圈,32、涡轮外圈,33、导叶支撑杆,34、导叶,51、滑座,511、上压盘,512、滑座本体,513、下压盘,514、第一连接头,515、限位挡板,516、第一过流孔,517、第一滑槽,518、导向凸起,52、底座,521、底盘,522、底座本体,523、第二过流孔,524、导向凹槽,53、刮刀连接板,54、刮刀,541、刮刀本体,542、圆柱刮削部,543、圆锥刮削部,544、螺旋排屑槽,545、第二连接头,55、弹簧,71、钻头本体,711、钻头本部,712、钻头凸部,713、中心过流孔,714、第三过流孔,715、第四过流孔,716、底部螺钉孔,717、侧部螺钉孔,72、钻头刀翼,721、第一曲板,722、第二曲板,723、侧板,724、侧孔,725、底孔,726、齿槽,73、底部螺钉,74、侧部螺钉,75、切削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包括上接头1、涡轮壳体2、涡轮组3、刮削壳体4、刮削装置5、下接头6、通径钻头7,所述上接头1上端与油管固定连接,下端与涡轮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壳体2内部设置有涡轮组3,下端与刮削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刮削壳体4内部设置有刮削装置5,下端与下接头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6下端固定连接有通径钻头7;所述刮削装置5用于刮削套管内壁的附着物,包括滑座51、底座52、刮刀连接板53、刮刀54、弹簧55,所述滑座51滑动安装在底座52的底座本体522外部,其上端在弹力作用下抵靠在刮削壳体4轴肩上,所述弹簧55套装在底座52的底座本体522外部,其上端与滑座51连接,下端与底座52连接,弹簧55以压缩状态安装,保证初始状态下滑座51与刮削壳体4的轴肩贴合,所述底座52下端与下接头6相连并固定安装在刮削壳体4内,示例的,底座52的安装形式可为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或其他可实现的常用连接,所述滑座51通过刮刀连接板53与刮刀54连接,所述刮刀54滑动安装在刮削壳体4开设的刮刀滑槽内;所述通径钻头7用于在刮削装置5进行刮削作业前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降低刮削装置5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保护刮刀54不被损坏的同时避免引起卡刀,保证刮削作业正常进行,通径钻头7的最大通径尺寸略小于刮削壳体4外径。本发明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7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并降低刮削装置5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4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5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543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542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有效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54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如图3所示,所述涡轮组3包括一组串联的涡轮,该组涡轮以相同角度固定安装在一起,有利于促进液压能向机械能转化,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内圈31、涡轮外圈32、导叶支撑杆33、导叶34,所述涡轮内圈31与涡轮外圈3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叶支撑杆33,所述导叶支撑杆33上固定连接有导叶34,所述涡轮外圈32与涡轮壳体2过盈配合,通过高压流体驱动涡轮组3转动进而驱动涡轮壳体2以及与涡轮壳体2固连的部件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滑座51包括上压盘511、滑座本体512、下压盘513、第一连接头514、限位挡板515、第一过流孔516、第一滑槽517、导向凸起518,所述滑座本体512上端固定连接上压盘511,下端固定连接下压盘513,其中,上压盘511用于承受高压流体压力并在高压作用下向下运动,下压盘513用于定位弹簧55,同时在向下运动的同时压缩弹簧55,所述滑座本体512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滑槽517,所述上压盘511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自上而下倾斜向外开设的第一过流孔516,所述第一过流孔516倾斜向外设置相对竖直设置能够使得流经第一过流孔516的高压流体对上压盘511产生向下的分力,便于充分克服下端弹簧力,在滑座本体512外部设置有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头514和限位挡板515,且限位挡板515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头514上端,限位挡板515用于限制滑座51的最大位移,当刮刀连接板53上表面与限位挡板515下表面贴合时,滑座51运动到极限位置,不在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刮刀54的刮削直径达到最大,所述第一连接头514在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有三排,三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头514通过刮刀连接板53同时带动刮刀54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完成伸出或缩回动作,确保刮刀54能够平稳可靠的工作,保护刮刀54不被损坏,所述第一滑槽517表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凸起518,导向凸起518为半圆柱状结构,用于对滑座51的上下滑动进行定位与导向,确保其能够平稳顺畅的滑动。
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52包括底盘521、底座本体522、第二过流孔523、导向凹槽524,所述底盘521与底座本体522为一体式结构,底座本体522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凹槽524,所述导向凹槽524为半圆柱状结构,其尺寸与导向凸起518相适应,所述底盘521绕其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流孔523,第二过流孔523用于将高压流体排出到通径钻头7并对通径钻头7进行清洗与冷却。
如图7所示,所述刮刀54包括刮刀本体541、圆柱刮削部542、圆锥刮削部543、螺旋排屑槽544、第二连接头545,所述刮刀本体541为等壁厚矩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刮削部542和圆锥刮削部54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头545,圆柱刮削部542固定连接在圆锥刮削部543上方,且圆柱刮削部542下端面与圆锥刮削部543上端面尺寸、形状相同,圆锥刮削部543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将刮刀54上部设置为圆柱刮削部542、下部设置为圆锥刮削部543,把刮刀54的一次性刮削任务分为两次完成,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543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542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刮刀54所受刮削力显著减小,起到保护刮刀54的作用,还能避免因刮削力太大而卡刀,保证刮削作业正常进行。所述圆柱刮削部542与圆锥刮削部543外表面设有螺旋排屑槽544,用于及时排出刮削脱落的附着物,同时螺旋状的排屑槽能够增大排屑长度,提高排屑效率。
如图8所示,所述通径钻头7包括钻头本体71、钻头刀翼72、底部螺钉73、侧部螺钉74、切削齿75,所述钻头本体71外侧包覆有多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钻头刀翼72,所述钻头刀翼72通过底部螺钉73和侧部螺钉74固定安装在钻头本体71上,所述钻头刀翼72沿其底部曲线镶嵌有多个切削齿75,采用多个切削齿75相组合的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切削强度,另一方面在切削齿75受损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切削齿75即可,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切削齿75采用镶嵌式结构,优点在于即使切削齿75损坏也不会影响钻头刀翼72正常使用。
如图9所示,所述钻头本体71包括钻头本部711、钻头凸部712、中心过流孔713、第三过流孔714、第四过流孔715、底部螺钉孔716、侧部螺钉孔717,所述钻头本部711外圆柱面固定设置有钻头凸部712,且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在钻头本部711中心设置有用于快速排出高压流体的中心过流孔713,在中心过流孔713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冷却与清洗切削齿75的第三过流孔714,提高切削齿75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三过流孔714与第二过流孔523数量相同,且第三过流孔714位于第二过流孔523正下方,在钻头本部711上还设置有与中心过流孔713、第三过流孔714数量形同且垂直贯通的第四过流孔715,第四过流孔715用于将部分高压流体甩出到下方套管内壁,对内壁进行清洗,降低附着物的硬度以及附着物与套管内壁的附着力,使得切削齿75以及刮刀54的刀刃不容易被损坏,从而保护刀具,同时能够防止卡刀,避免通径与刮削作业不能正常进行,提高刮削效率,所述钻头凸部712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底部螺钉孔716,侧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部螺钉孔717,用于安装固定钻头刀翼72。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钻头刀翼72包括第一曲板721、第二曲板722、侧板723、侧孔724、底孔725、齿槽726,所述第一曲板721、第二曲板722、侧板723为一体式结构,在第一曲板721上设置有侧孔724,在第二曲板722上设置有底孔725,在第二曲板722与侧板723交界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切削齿75的齿槽726,多个齿槽等间距且呈圆弧状分布,切削过程为圆锥状回转切削,不但有利于提高切削效率还有利于保护切削齿75。
本发明使用时,上接头1与油管连接并下入井中,通过注入高压水流驱动涡轮组3转动进而驱动涡轮壳体2以及与涡轮壳体2固连的部件转动,滑座51在高压流体作用下克服弹簧55弹性力沿向下运动,并通过刮刀连接板53带动刮刀54沿刮削壳体4开设的刮刀滑槽向外伸出对套管内壁进行刮削,在此过程中,底部连接的通径钻头7一直在进行通径作业,用于在刮削装置5进行刮削作业前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降低刮削装置5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保护刮刀54不被损坏的同时避免引起卡刀,保证刮削作业正常进行,通径钻头7的最大通径尺寸略小于刮削壳体4外径,通径后套管附着物的内径与刮削壳体4外径尺寸相当,此时便于刮削壳体4以及上方部件顺畅下放,再经过上方的刮刀54进行刮削操作。此外,本发明的刮刀54上部设置为圆柱刮削部542、下部设置为圆锥刮削部543,把刮刀54的一次性刮削任务分为两次完成,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543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542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刮刀54所受刮削力显著减小,起到保护刮刀54的作用,还能避免因刮削力太大而卡刀,保证刮削作业正常进行。停止注入高压水流,涡轮组3在惯性作用下会再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在此过程中,滑座51在弹簧55恢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刮刀连接板53带动刮刀54缩回刮削壳体4的刮刀滑槽内,当装置停转后刮刀54已收回刮削壳体4,此时便可进行修井装置的上提或下放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7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降低刮削装置5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4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5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543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542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因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有效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54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包括上接头、涡轮壳体、涡轮组、刮削壳体、刮削装置、下接头、通径钻头,所述上接头上端与油管固定连接,下端与涡轮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壳体内部设置有涡轮组,下端与刮削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刮削壳体内部设置有刮削装置,下端与下接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通径钻头。所述刮削装置包括滑座、底座、刮刀连接板、刮刀、弹簧,所述滑座滑动安装在底座的底座本体外部,所述弹簧套装在底座的底座本体外部,其上端与滑座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下端与下接头相连并固定安装在刮削壳体内,所述滑座通过刮刀连接板与刮刀连接,所述刮刀滑动安装在刮削壳体开设的刮刀滑槽内。所述通径钻头用于在刮削装置刮削作业前进行通径作业,其最大通径尺寸略小于刮削壳体外径。进行刮削作业前,先通过通径钻头进行通径作业,初步去除套管内壁的附着物,并降低刮削装置刮削作业时所承受的刮削力,将套管附着物处理为便于刮削壳体以及上方部件能顺畅下放的尺寸,然后通过刮削装置进行刮削作业,其中刮削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的初步刮削,用于将附着物逐步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的终步刮削,用于将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刮削作业分为两次完成,再次降低刮削作业中所承受的刮削力,避免刮刀在刮削作业中损坏而丧失刮削能力,保障刮削作业正常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组包括一组串联的涡轮,该组涡轮以相同角度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内圈、涡轮外圈、导叶支撑杆、导叶,所述涡轮内圈与涡轮外圈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叶支撑杆,所述导叶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导叶,所述涡轮外圈与涡轮壳体过盈配合,通过高压流体驱动涡轮组转动进而驱动涡轮壳体以及与涡轮壳体固连的部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包括上压盘、滑座本体、下压盘、第一连接头、限位挡板、第一过流孔、第一滑槽、导向凸起,所述滑座本体上端固定连接上压盘,下端固定连接下压盘,所述滑座本体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一滑槽,所述上压盘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自上而下倾斜向外开设的第一过流孔,所述滑座本体外部设置有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头和限位挡板,且限位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头上端,所述第一滑槽表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凸起,其中,导向凸起为半圆柱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孔倾斜向外设置使流经第一过流孔的高压流体对上压盘产生向下的分力,便于充分克服下端弹簧力,所述限位挡板用于限制滑座的最大位移,所述第一连接头在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有三排,三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头通过刮刀连接板同时带动刮刀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完成伸出或缩回动作,确保刮刀平稳可靠工作,所述导向凸起用于对滑座的上下滑动进行定位与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底座本体第二过流孔、导向凹槽,所述底盘与底座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底座本体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为半圆柱状结构,其尺寸与导向凸起相适应,所述底盘绕其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流孔,所述第二过流孔用于将高压流体排出到通径钻头并对其清洗与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刮刀本体、圆柱刮削部、圆锥刮削部、螺旋排屑槽、第二连接头,所述刮刀本体为等壁厚矩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刮削部和圆锥刮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头,圆柱刮削部固定连接在圆锥刮削部上方,且圆柱刮削部下端面与圆锥刮削部上端面尺寸、形状相同,圆锥刮削部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所述圆柱刮削部与圆锥刮削部外表面设有螺旋排屑槽,用于排出刮削脱落的附着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头刀翼、底部螺钉、侧部螺钉、切削齿,所述钻头本体外侧包覆有多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钻头刀翼,所述钻头刀翼通过底部螺钉和侧部螺钉固定安装在钻头本体上,且钻头刀翼沿其底部曲线镶嵌有多个切削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包括钻头本部、钻头凸部、中心过流孔、第三过流孔、第四过流孔、底部螺钉孔、侧部螺钉孔,所述钻头本部外圆柱面固定设置有钻头凸部,且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在钻头本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快速排出高压流体的中心过流孔,在中心过流孔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冷却与清洗切削齿的第三过流孔。所述第三过流孔与第二过流孔数量相同,且第三过流孔位于第二过流孔正下方,在钻头本部上还设置有与中心过流孔、第三过流孔数量形同且垂直贯通的第四过流孔,第四过流孔用于将部分高压流体甩出到下方套管内壁,对内壁进行清洗,降低附着物的硬度以及附着物与套管内壁的附着力,使得切削齿以及刮刀的刀刃不容易被损坏,避免通径与刮削作业不能正常进行。所述钻头凸部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底部螺钉孔,侧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部螺钉孔,用于安装固定钻头刀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刀翼包括第一曲板、第二曲板、侧板、侧孔、底孔、齿槽,所述第一曲板、第二曲板、侧板为一体式结构,在第一曲板上设置有侧孔,在第二曲板上设置有底孔,在第二曲板与侧板交界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切削齿的齿槽,多个齿槽等间距且呈圆弧状分布。
CN201910846385.6A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Pending CN110500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385.6A CN110500061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385.6A CN110500061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061A true CN110500061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6385.6A Pending CN110500061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00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708A (zh) * 2021-08-12 2021-10-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田套管整形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8787Y (zh) * 1997-09-17 1999-07-14 杨志英 油管地面清蜡装置
CN104594853A (zh) * 2014-12-23 2015-05-06 牡丹江市林海石油打捞工具有限公司 旋转式套管刮削器及刮削方法
CN204511379U (zh) * 2015-04-08 2015-07-29 沈旭 一种可伸缩式锥形刮刀刮管器
CN105221109A (zh) * 2015-10-21 2016-01-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全井深自动清蜡器
CN105804695A (zh) * 2016-03-25 2016-07-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水力辅助式套管刮削器
CN106014267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四川川石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齿可整体拆卸的多样化pdc钻头
CN107905766A (zh) * 2018-01-03 2018-04-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旋转式套管刮削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8787Y (zh) * 1997-09-17 1999-07-14 杨志英 油管地面清蜡装置
CN104594853A (zh) * 2014-12-23 2015-05-06 牡丹江市林海石油打捞工具有限公司 旋转式套管刮削器及刮削方法
CN204511379U (zh) * 2015-04-08 2015-07-29 沈旭 一种可伸缩式锥形刮刀刮管器
CN105221109A (zh) * 2015-10-21 2016-01-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全井深自动清蜡器
CN105804695A (zh) * 2016-03-25 2016-07-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水力辅助式套管刮削器
CN106014267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四川川石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齿可整体拆卸的多样化pdc钻头
CN107905766A (zh) * 2018-01-03 2018-04-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旋转式套管刮削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708A (zh) * 2021-08-12 2021-10-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田套管整形装置
CN113550708B (zh) * 2021-08-12 2023-03-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田套管整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0039B (zh) 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
CN106391599A (zh) 一种工程管道清理装置
CN107905766A (zh) 一种新型旋转式套管刮削器
WO2002053872A1 (fr) Dispositif de raclage automatique de paraffine utilise dans un puits de petrole
CN110500061A (zh) 一种油田修井装置
CN209953425U (zh) 一种输水管道除垢装置
CN112893348A (zh) 管道内壁清理装置
CN107695053B (zh) 一种输油管道清管装置
US7314083B1 (en) Slow rotation fluid jetting tool for cleaning a well bore
CN111058501B (zh) 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
CN110500062B (zh) 一种旋转定径规
CN106285563B (zh) 刮壁器和洗井刮壁方法
CN110513080A (zh) 油管内壁液压旋转在线清洗器
CN214467770U (zh) 一种防堵易注黄油嘴
CN211370356U (zh) 一种新型旋转式套管刮削器
CN106141321A (zh) 用于钢管内壁的毛刺清理装置
CN106141391A (zh) 焊接毛刺刮削结构
CN210798926U (zh) 一种套管的除垢装置
CN106984849A (zh) 一种自清洁钻头
CN206111113U (zh) 一种双螺旋冲洗工具
CN204935231U (zh) 具有刮除装置的排屑机
CN209792185U (zh) 一种钢制输液管去垢装置
CN209969104U (zh) 一种下水管道除垢器
CN211549676U (zh) 一种井下高可靠性的旋转阀脉冲器
CN220365555U (zh) 一种油井刮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