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9813A -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9813A
CN110499813A CN201910760038.1A CN201910760038A CN110499813A CN 110499813 A CN110499813 A CN 110499813A CN 201910760038 A CN201910760038 A CN 201910760038A CN 110499813 A CN110499813 A CN 110499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ipeline
well
mud
filter plate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00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9813B (zh
Inventor
姚金龙
李伟森
颜可壹
关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g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g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g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g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00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9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9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2Arrangement of sewer pipe-lines or pipe-lin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6Methods of, or installations for, laying sewer pi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属于管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周向面上设置有与主管道内部连通的排污井,排污井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在靠近排污井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淤泥井,淤泥井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内部设置有倾斜的滤板,滤板倾斜设置,且滤板倾斜的底端靠近淤泥井,滤板的顶端与主管道的内壁卡接配合,主管道在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滤板的支撑组件,达到提高排污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排污管道为敷设于城市的路面以下,用于排出污水以及污水中各种杂质的管道,随着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大力倡导,对于排污管道的排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66300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污连通管道,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上部设有内连接套,所述的内连接套为锥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分割套,所述的分割套呈锥形结构,分割套的下部连接向下延伸的护管套,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护管套为一体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下部的护管套内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导向内管,所述的导向内管的上端与分割套相互配合,所述的导向内管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主管体,所述的主管体的下部设有插接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方便施工,很顺手,出水口连接处、坚固、耐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污水排污连通管道在进行排污作业时,淤泥等杂质容易在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内部发生堵塞,从而降低了排污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排污能力的排污管道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周向面上设置有与主管道内部连通的排污井,排污井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在靠近排污井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淤泥井,淤泥井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内部设置有倾斜的滤板,滤板倾斜设置,且滤板倾斜的底端靠近淤泥井,滤板的顶端与主管道的内壁卡接配合,主管道在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滤板的支撑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城市的污水进入排污井,然后从排污井排入主管道内部,支撑组件能够对滤板进行支撑,使得主管道能够稳定保持过滤效果。污水在进入主管道后,会顺着倾斜的滤板流动,使得水分流过滤板的滤孔,而污水中夹杂的固体杂质怎会顺着倾斜的滤板滑动,直至进入淤泥井内部,从而实现淤泥、固体杂质等能够与水分实现较大程度上的分离,只需要定期清理淤泥井即可,有效缓解了主管道内部发生堵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的内壁设置有L形块,L形块位于排污井背离淤泥井一侧的下方,且L形块的开口朝向背离淤泥井的一侧,滤板倾斜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卡入L形块与主管道内壁之间的卡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滤板时,首先将滤板从淤泥井的一侧位置伸入主管道内部,并且令卡扣卡在L形块与主管道内壁之间,从而使得滤板能够稳定安装在主管道的内部,确保滤板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管、撑杆、弹簧以及拉索,滑管与主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竖直朝上,撑杆竖直穿过滑管并与滑管滑动配合,弹簧位于滑管内部并抵接于撑杆的底部,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撑杆的顶端与滤板的下表面抵接,拉索与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从滑管的底部穿过,主管道的内壁内开设有与滑管内部连通的线槽,线槽朝着淤泥井方向延伸并与淤泥井内部连通,拉索自滑管的底部进入线槽后进入淤泥井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滤板之前,首先安装人员在淤泥井内部,用手拉住拉索,拉索拉动撑杆沿着滑管向下滑动,撑杆下滑使得弹簧受压,此时将滤板伸入主管道内部,并且令卡钩卡入L形块与主管道内壁之间,滤板靠近淤泥井的一端抵接在淤泥井的外壁,再松开拉索,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得撑杆向上滑动并抵接在滤板的下表面,滤板得以固定。拉索以及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滤板安装较为方便,并且在需要对滤板进行清理时,可以拉动拉索,使得拉索带动撑杆下滑以丧失对滤板的支撑,便于滤板的拆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抵接板,抵接板倾斜设置且与滤板的下表面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倾斜设置并与滤板的下表面抵接 ,因此撑杆在对滤板进行支撑时,撑杆与滤板之间通过抵接板扩大接触面积,其稳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索位于淤泥井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拉环的尺寸大于线槽的截面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使得拉索不会缩回至线槽内部,并且使用拉索以拉动撑杆时,拉环能够更好地对拉索施力,提高了拉索拉动时的便利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的下方设置有辅助管道,辅助管道与主管道平行,且辅助管道靠近淤泥井的一端与淤泥井内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顺着滤板进入淤泥井内的固体杂质会带着一定的水分,而淤泥井内的水分一部分能够进入辅助管道内部,从而使得淤泥井内部不会留有较多的水分,因此辅助管道能够分担淤泥井内的淤泥暂存压力,并且随着淤泥井内的水分含量增多,由于辅助管道的设置,水分不会回流至主管道内,间接分担了主管道的排水压力,进而使得主管道不会轻易发生堵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淤泥井的顶端以及排污井的顶端均盖设有井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淤泥井以及排污井的顶端盖设有井盖,能够对进入淤泥井以及排污井内的水分进行初步过滤,防止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主管道内部,进一步提高了主管道内的防堵塞能力,并且地面的水分直接进入淤泥井后,能够从辅助管道排走,使得路面的积水压力得以缓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淤泥井内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的爬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顺着爬梯进入到淤泥井内部,从而对淤泥井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淤泥井内的清理便利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排污能力的排污管道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排污管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放线、挖出用于埋设管道的沟槽;
S2、将主管道和辅助管道固定连接在一起,主管道和辅助管道采用两根相互平行的方管焊接相连,并在主管道的对应位置处预留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污井的安装口,并且预先从安装口将L形块焊接固定于主管道的内壁;
S3、将排污井焊接于主管道的对应位置,且排污井的底部与主管道的安装口连通,并将主管道以及辅助管道按照要求埋设于地下,回填土方;
S4、在主管道以及辅助管道的一端安装淤泥井,淤泥井的同一侧开设有与主管道连通的回泥口以及与辅助管道连通的二次过滤口,令回泥口与主管道连通,令二次过滤口与辅助管道连通,回填土方以对淤泥井进行埋设;
S5、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内部,并从主管道的一端将滤板伸入主管道内部,手拉住拉索,将滤板的卡钩套入L形块与主管道的内壁之间,松开拉索;
S6、夯实土方并在淤泥井以及排污井的井口盖设井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地面上挖出沟槽后,将焊接好的主管道以及辅助管道埋设于沟槽内,然后通过焊接将排污井与主管道形成固定,此时回填土方使得排污井保持稳定竖直状态,接着将淤泥井安装在主管道的端部,安装时使得回泥口与主管道连通、二次过滤口与辅助管道连通,安装淤泥井之后再次回填土方,然后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内部,用手拉住拉索,使得撑杆下滑,再将滤板伸入主管道内部,撑杆不会对滤板的安装造成干涉,滤板的卡钩套入L形块与主管道的内壁之间,松开拉索,撑杆抵接在滤板的下表面,从而使得滤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滤板可以对淤泥进行过滤、分离,提高主管道内的防堵塞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主管道内设置倾斜的滤板,且滤板位于排污井的正下方,滤板倾斜的底端朝向主管道与淤泥井连通的一侧,因此从排污井进入主管道内的固体杂质能够顺着滤板滑动进入淤泥井内,大大提高了主管道内的防堵塞能力;
2、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使得滤板在安装后其稳定性更高,并且在清理时便于拿出;
3、通过设置与L形块卡接配合的卡钩,使得滤板安装后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污管道结构施工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管道;11、进污口;12、L形块;13、线槽;2、辅助管道;3、排污井;4、淤泥井;41、回泥口;42、二次过滤口;43、过滤网;44、爬梯;5、井盖;6、滤板;61、卡钩;62、卡板;7、支撑组件;71、滑管;72、撑杆;721、抵接板;73、弹簧;74、拉索;74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地面上开设有沟槽,沟槽内埋设有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主管道1和辅助管道2的截面均为矩形,主管道1位于辅助管道2的上方且主管道1与辅助管道2平行,主管道1的上方设置有与主管道1连通的排污井3,主管道1的一端设置有淤泥井4,淤泥井4的侧壁分别与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连通,主管道1内部设置有倾斜的滤板6,滤板6倾斜的底端朝向淤泥井4与主管道1连通的位置处,且滤板6与主管道1内壁之间相对固定,滤板6位于排污井3的正下方。沟槽内填有用于将主管道1以及排污井3的四周埋设起来的回填层。污水进入排污井3,然后进入主管道1内部,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杂质以及淤泥等会顺着倾斜的滤板6滑入淤泥井4内部,而水分直接从滤板6的滤孔内穿过,从而使得进入主管道1内的固体杂质数量大大减少,提高了主管道1内的防堵塞能力。
如图2所示,主管道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进污口11,排污井3的底部与主管道1焊接相连,且排污井3与进污口11连通,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在靠近淤泥井4的一端对齐,淤泥井4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回泥口41以及二次过滤口42,回泥口41位于二次过滤口42的上方,且回泥口41与主管道1的端部连通,二次过滤口42与辅助管道2的端部连通,二次过滤口42均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网43,进入排污井3内的污水会通过滤板6进行过滤,使得固体杂质以及一部分淤泥排入淤泥井4内部,减缓主管道1的堵塞情况,并且进入淤泥井4内的污水则会从淤泥井4的底部进入主管道1或者辅助管道2,从淤泥井4进入主管道1内的污水会被滤板6进行过滤,使得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淤泥被阻挡并最终回流至淤泥井4内,进一步确保主管道1的防堵塞能力,而污水排入辅助管道2时,会被过滤网43进行二次过滤,因此辅助管道2在分担主管道1的排水压力时,也能够提高辅助管道2的防堵塞能力。
结合图3和图,5,主管道1的内壁在进污口11下方背离淤泥井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L形块12,L形块12向着背离淤泥井4的一侧延伸,滤板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钩61,滤板6背离卡钩6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板62,且卡钩61与卡板62位于滤板6的同一侧,安装滤板6时,令卡钩61卡入L形块12与主管道1的内壁之间,并且卡板62抵接在淤泥井4的外壁,因此滤板6能够稳定地在主管道1内部保持倾斜,并且从排污井3进入主管道1的污水首先会通过滤板6进行过滤,使得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杂质能够顺着倾斜的滤板6从回泥口41进入淤泥井4内部,大大提高了主管道1内的防堵塞能力。
结合图2和图4,主管道1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滤板6的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包括滑管71、撑杆72、弹簧73以及拉索74,其中,滑管71位于主管道1的内底部并与主管道1固定连接,滑管71上下贯通,主管道1的底部侧壁开设有线槽13,线槽13与滑管71内部连通,且线槽13先竖直向下后再沿着朝向淤泥井4的方向水平延伸直至与淤泥井4内部连通,撑杆72竖直滑动设置于滑管71内部,弹簧73位于滑管71内且与撑杆72的底部抵接,弹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撑杆72的顶端恰好与倾斜的滤板6的下表面抵接,且撑杆7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滤板6倾斜角度相同的抵接板721,抵接板721扩大了撑杆72与滤板6之间的接触面积,撑杆72的底部与拉索74固定连接,拉索74从弹簧73的中间穿过后再从线槽13穿过并进入淤泥井4内,拉索74位于淤泥井4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41,且拉环741的尺寸大于线槽13的尺寸。在安装滤板6之前,施工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拉环741,并拉动拉索74,使得拉索74带动撑杆72向下移动,弹簧73被压缩,此时将滤板6伸入主管道1内部时不会受到撑杆72的干涉,大大提高了滤板6安装时的顺利性,滤板6安装完毕后松开拉环741,从而使得撑杆72在弹簧7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重新抵接在滤板6的下表面,因此滤板6安装后能够通过支撑组件7大大提高稳定性。
回看图2,排污井3以及淤泥井4的顶端均盖设有井盖5,井盖5能够过滤一部分路面的固体杂质,从而使得进入主管道1内的固体杂质进一步减少,从而提高主管道1内的防堵塞效果。
如图2所示,淤泥井4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爬梯44,操作人员可以顺着爬梯44进入到淤泥井4内部,从而对淤泥井4内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提高清理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污水经过井盖5的过滤后,一部分进入淤泥井4内,另一部分进入排污井3,进入淤泥井4内的污水会经过过滤网43的过滤后,进入主管道1内或者辅助管道2内部,从而使得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可以彼此分担排水压力,并且不会轻易堵塞,进入主管道1内的污水会被滤板6进行一次过滤,使得在主管道1内流通的污水含有的固体杂质较少,因此主管道1的防堵塞能力得到保障;进入排污井3内的污水同样被滤板6进行过滤,使得污水中的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淤泥排入淤泥井4内,进一步提高主管道1的防堵塞能力,并且淤泥井4底部的污水会通过过滤网43的过滤后进入到辅助管道2内,使得辅助管道2分到污水的流通压力,并且确保淤泥以及其他固体杂质都集中在淤泥井4中,提高后续的清理便利性。
实施例2
一种排污管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放线、挖出用于埋设管道的沟槽,沟槽的开挖深度按照要求制定,一般深度为1.5-3米;
S2、将拉索74穿过线槽13,并且在主管道1正对进污口11的底部焊接滑管71,令拉索74穿过滑管71并与撑杆72固定,在滑管71内放置弹簧73,拉索74穿入淤泥井4的端部固定拉环741,然后将主管道1和辅助管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主管道1和辅助管道2采用两根相互平行的方管焊接相连,并在主管道1的对应位置处预留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污井3的安装口,并且预先从安装口将L形块12焊接固定于主管道1的内壁;
S3、将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敷设于沟槽内部,然后将排污井3焊接于主管道1的对应位置,且排污井3的底部与主管道1的安装口连通,并将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按照要求埋设于地下,在排污井3的四周回填部分土方以对排污井3进行定位,防止定位井倾倒;
S4、在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的一端安装淤泥井4,淤泥井4的同一侧开设有与主管道1连通的回泥口41以及与辅助管道2连通的二次过滤口42,在二次过滤口42安装好过滤网43,令回泥口41与主管道1连通,令二次过滤口42与辅助管道2连通,回填土方以对淤泥井4进行埋设;
S5、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4内部,并从主管道1的一端将滤板6伸入主管道1内部,手拉住拉索74,将滤板6的卡钩61套入L形块12与主管道1的内壁之间,松开拉索74;
S6、夯实土方并在淤泥井4以及排污井3的井口盖设井盖5,然后在地面上根据需要再次浇筑混凝土或者沥青。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周向面上设置有与主管道(1)内部连通的排污井(3),排污井(3)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1)在靠近排污井(3)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淤泥井(4),淤泥井(4)的顶端与地面平齐,主管道(1)内部设置有倾斜的滤板(6),滤板(6)倾斜设置,且滤板(6)倾斜的底端靠近淤泥井(4),滤板(6)的顶端与主管道(1)的内壁卡接配合,主管道(1)在滤板(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滤板(6)的支撑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内壁设置有L形块(12),L形块(12)位于排污井(3)背离淤泥井(4)一侧的下方,且L形块(12)的开口朝向背离淤泥井(4)的一侧,滤板(6)倾斜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卡入L形块(12)与主管道(1)内壁之间的卡钩(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滑管(71)、撑杆(72)、弹簧(73)以及拉索(74),滑管(71)与主管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竖直朝上,撑杆(72)竖直穿过滑管(71)并与滑管(71)滑动配合,弹簧(73)位于滑管(71)内部并抵接于撑杆(72)的底部,弹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撑杆(72)的顶端与滤板(6)的下表面抵接,拉索(74)与撑杆(7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从滑管(71)的底部穿过,主管道(1)的内壁内开设有与滑管(71)内部连通的线槽(13),线槽(13)朝着淤泥井(4)方向延伸并与淤泥井(4)内部连通,拉索(74)自滑管(71)的底部进入线槽(13)后进入淤泥井(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7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抵接板(721),抵接板(721)倾斜设置且与滤板(6)的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74)位于淤泥井(4)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741),拉环(741)的尺寸大于线槽(13)的截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管道(2),辅助管道(2)与主管道(1)平行,且辅助管道(2)靠近淤泥井(4)的一端与淤泥井(4)内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井(4)的顶端以及排污井(3)的顶端均盖设有井盖(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井(4)内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4)的爬梯(4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放线、挖出用于埋设管道的沟槽;
S2、将主管道(1)和辅助管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主管道(1)和辅助管道(2)采用两根相互平行的方管焊接相连,并在主管道(1)的对应位置处预留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污井(3)的安装口,并且预先从安装口将L形块(12)焊接固定于主管道(1)的内壁;
S3、将排污井(3)焊接于主管道(1)的对应位置,且排污井(3)的底部与主管道(1)的安装口连通,并将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按照要求埋设于地下,回填土方;
S4、在主管道(1)以及辅助管道(2)的一端安装淤泥井(4),淤泥井(4)的同一侧开设有与主管道(1)连通的回泥口(41)以及与辅助管道(2)连通的二次过滤口(42),令回泥口(41)与主管道(1)连通,令二次过滤口(42)与辅助管道(2)连通,回填土方以对淤泥井(4)进行埋设;
S5、施工人员进入淤泥井(4)内部,并从主管道(1)的一端将滤板(6)伸入主管道(1)内部,手拉住拉索(74),将滤板(6)的卡钩(61)套入L形块(12)与主管道(1)的内壁之间,松开拉索(74);
S6、夯实土方并在淤泥井(4)以及排污井(3)的井口盖设井盖(5)。
CN201910760038.1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Active CN110499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0038.1A CN110499813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0038.1A CN110499813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9813A true CN110499813A (zh) 2019-11-26
CN110499813B CN11049981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858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0038.1A Active CN110499813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98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760A (zh) * 2022-05-24 2022-07-22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预埋排污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083Y (zh) * 2003-06-27 2004-07-21 张兴武 下水管污水杂物分离装置
DE202010007172U1 (de) * 2009-05-25 2010-09-09 Funke Kunststoffe Gmbh Schachteinsatz eines Versickerungsschachtes
KR100985827B1 (ko) * 2009-12-23 2010-10-11 최민기 협잡물 제거장치
CN205677053U (zh) * 2016-06-22 2016-11-09 苍南金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排水管道清污系统
CN206646361U (zh) * 2017-03-27 2017-11-17 高宏晔 公路排水装置
CN207685965U (zh) * 2018-01-06 2018-08-03 孙荣廷 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的排污管道
CN207700338U (zh) * 2017-11-22 2018-08-07 宁波衡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雨水口
CN207944298U (zh) * 2018-01-12 2018-10-09 宜昌天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带过滤的雨水收集设备
CN108915064A (zh) * 2018-08-21 2018-11-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19781U (zh) * 2018-05-07 2018-12-11 重庆共启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碎渣分离排污管装置
CN109113163A (zh) * 2018-08-28 2019-01-01 孙同娟 一种基于防城市内涝技术的公路用排水装置
CN109778991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广东荣潮拓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083Y (zh) * 2003-06-27 2004-07-21 张兴武 下水管污水杂物分离装置
DE202010007172U1 (de) * 2009-05-25 2010-09-09 Funke Kunststoffe Gmbh Schachteinsatz eines Versickerungsschachtes
KR100985827B1 (ko) * 2009-12-23 2010-10-11 최민기 협잡물 제거장치
CN205677053U (zh) * 2016-06-22 2016-11-09 苍南金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排水管道清污系统
CN206646361U (zh) * 2017-03-27 2017-11-17 高宏晔 公路排水装置
CN207700338U (zh) * 2017-11-22 2018-08-07 宁波衡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雨水口
CN207685965U (zh) * 2018-01-06 2018-08-03 孙荣廷 一种用于建筑给排水的排污管道
CN207944298U (zh) * 2018-01-12 2018-10-09 宜昌天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带过滤的雨水收集设备
CN208219781U (zh) * 2018-05-07 2018-12-11 重庆共启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碎渣分离排污管装置
CN108915064A (zh) * 2018-08-21 2018-11-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13163A (zh) * 2018-08-28 2019-01-01 孙同娟 一种基于防城市内涝技术的公路用排水装置
CN109778991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广东荣潮拓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760A (zh) * 2022-05-24 2022-07-22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预埋排污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9813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023B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及快速成井方法
CN110499813A (zh) 一种排污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6873477U (zh)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CN108914944A (zh) 沙洲高水位管道基坑开挖支护降水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6170386U (zh) 一种轻型井点滤管结构
CN214832823U (zh) 承压降水井
CN109083177B (zh) 一体式定向真空井点管的降水工艺
CN111733847B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108708385B (zh) 一体式定向真空井点管
KR100862167B1 (ko) 개착식 하상여과공법을 이용한 간접취수원 확보 시스템
CN2058224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
CN213204425U (zh)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CN114197478A (zh) 应用于基坑降水施工辅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0459477U (zh) 一种防积水道路
CN113175062A (zh) 一种超深排水检查井及排水系统
CN209854460U (zh) 一种新型铁路路基排水装置
CN214219740U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的污水过水箱涵
CN205604276U (zh) 一种井点降水井下结构
CN219080334U (zh)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
CN213760847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基坑内部排水过滤装置
CN219527705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CN211285642U (zh) 一种水工边坡排水系统
CN221072961U (zh) 一种水利施工排水装置
CN208651805U (zh) 泥水平衡顶管机泥浆管道排障器
CN217419704U (zh) 一种深厚强透水层深基坑用降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