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4425U -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4425U
CN213204425U CN202021792610.7U CN202021792610U CN213204425U CN 213204425 U CN213204425 U CN 213204425U CN 202021792610 U CN202021792610 U CN 202021792610U CN 213204425 U CN213204425 U CN 213204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pe
silt
filter layer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26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祖珍
李应东
王思梅
何影
刘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ingd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ingd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ingd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ingd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26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4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4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4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涉及污水管道的领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倾斜向下连通有下行管,所述下行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平行管,所述平行管远离所述下行管的一端倾斜向上连通有上行管,所述上行管远离所述平行管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还包括集淤框和过滤组件;所述集淤框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所述集淤框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所述集淤框的开口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下行管的连接处,且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靠近所述集淤框开口的边缘布设以将杂质导入集淤框内,本申请具有管道不容易被堵塞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管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配套的基础设施大大增加,污水管道系统的管理、养护、维修及疏通工作也随之加重,尤其是污水管道在穿越障碍物如河床、河滩时,其防淤、防堵、清淤工作更为如此。
目前污水管道系统常采取倒虹管的布置形式,倒虹管是指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而是按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的管道,由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上行管和出水井等组成。
但是,倒虹管的布置形式极易发生堵塞现象,主要原因是污水经过上行管处有一段爬坡状态,污水中的杂质、淤泥很容易顺着上行管回流到平行管处,导致平行管堵塞,影响污水的正常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防止倒虹管堵塞,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倾斜向下连通有下行管,所述下行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平行管,所述平行管远离所述下行管的一端倾斜向上连通有上行管,所述上行管远离所述平行管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还包括集淤框和过滤组件;
所述集淤框可拆式装配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所述集淤框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所述集淤框的开口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下行管的连接处,且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靠近所述集淤框开口的边缘布设以将杂质导入集淤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进水管进来后,依次流向下行管、水平管和上行管,最终再从出水管流出,而污水进入进水管后,在进水管和下行管之间的过滤组件能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出来,过滤出来的杂质进入集淤框内,然后再将集淤框取出来处理杂质即可,将杂质拦截在下行管的管口处,过滤后的污水再流向平行管时,污水能直接从平行管内进入上行管并从出水管排出,杂质不容易淤积在平行管处,有效保证污水的正常排放。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格栅过滤层、明矾过滤层和金属过滤层;
所述格栅过滤层、明矾过滤层和金属过滤层的周侧边缘均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周侧内壁上,所述明矾过滤层夹设于所述格栅过滤层和所述金属过滤层之间,且所述金属过滤层靠近所述集淤框布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先经过格栅过滤层时,将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过滤出来,经过明矾过滤层时,溶解在污水中的杂质能被沉淀下来,最后再通过金属过滤层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而且金属过滤层的滤孔较小,对污水的过滤效果更好,而过滤出来的杂质堆积到一定量后,就能落入集淤框内,以防止平行管被堵塞。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底部一体浇筑有上端开口的水泥框,所述水泥框与所述集淤框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集淤框可分离式插接于所述水泥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框为集淤框提供可较好的安装位置,而且集淤框是插接在水泥框内的,方便将集淤框取出来,处理集淤框内的杂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检查井,所述检查井的底端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检查井的顶端与地面齐平,所述检查井与所述集淤框的位置向对应,且所述检查井的井口大于所述集淤框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定期从检查井处下到该倒虹管内检修,同时,施工人员也能将集淤框从检查井中取出来,以将集淤框中的杂质处理掉。
优选的,所述集淤框顶端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吊装工具可以钩在吊环上,然后沿着检查井将集淤框从水泥框内取出来,清理掉杂质后再将集淤框插接在水泥框内即可,清理杂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集淤框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吊装工具吊起集淤框时,当集淤框脱离进水管后,集淤框内的污水可以从漏水孔内流出来,吊装集淤框更加方便、省力。
优选的,该倒虹管系统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集淤框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缓冲组件用于缓冲污水的冲击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从进水管通入时,污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容易将集淤框内已经沉降的杂质再冲散,导致杂质再被污水冲击起来,而缓冲组件能有效降低污水对集淤框内的杂质的冲击力,使已经沉降的杂质不容易被冲起来。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和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板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淤框内,且所述缓冲板较高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集淤框远离所述过滤组件一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缓冲板较低的一端与所述集淤框的相对一内侧壁之间留有供污水流出的缝隙,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板较低的一侧和所述集淤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流入集淤框内时,污水能沿着缓冲板从多个方向流入集淤框内,有效分散了污水的冲击力,而缓冲弹簧对缓冲板既有支撑作用,而且缓冲弹簧与缓冲板的铰接端相互配合,降低污水对缓冲板的冲击力,使缓冲板与集淤框之间的连接点不容易断裂,结构强度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进水管和下行管的连接处设置过滤组件,在污水进入平行管内时,就将杂质过滤出来,然后通过集淤框将过滤出来的杂质收集起来,过滤后的污水就能沿着平行管和上行管排出,能有效防止平行管被堵塞;
2.在进水管的顶部设置有检查井,工作人员能定期通过检查井下去检查管道,也能通过外部吊装工具将集淤框取出来,方便清理杂质;
3.集淤框内设置有缓冲组件,能防止污水将已经沉降的杂质再冲散,加快污水的过滤效率,污水排放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2、下行管;3、平行管;4、上行管;5、出水管;6、集淤框;61、吊环;62、漏水孔;7、过滤组件;71、格栅过滤层;72、明矾过滤层;73、金属过滤层;8、水泥框;9、缓冲组件;91、缓冲板;92、缓冲弹簧;101、检查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参照图1,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水平预埋于地面以下,进水管1的一端倾斜向下连通有下行管2,下行管2远离进水管1的一端连通有平行管3,平行管3远离下行管2的一端倾斜向上连通有上行管4,上行管4远离平行管3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5。
进水管1、下行管2、平行管3、上行管4和出水管5均由混凝土提前预制而成,在施工时,先在地面以下开挖弯折状的基坑,然后依次将进水管1、下行管2、平行管3、上行管4和出水管5铺设在基坑内,相邻的两根管道之间的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可以在各个管道端部的端面之间夹设密封胶条,再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
靠近进水管1和下行管2连接处的位置倾斜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的过滤组件7,当污水从进水管1排入时,过滤组件7将杂质过滤出来,过滤后的污水再进入平行管3和上行管4处时,就不容易使杂质堆积在平行管3处。
其中,过滤组件7包括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的横截面为圆形,明矾过滤层72夹设于格栅过滤层71和金属过滤层73之间,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的周侧边缘间隔穿设有一圈呈U形状的固定夹,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通过一圈固定夹固定在进水管1的周侧内壁,且固定夹的两个端部固定在进水管1内,格栅过滤层71由不锈钢材质的格栅网制成,明矾过滤层72具体为固体明矾,金属过滤层73由不锈钢材质的钢丝编制而成。
污水先经过格栅过滤层71时,将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过滤出来,经过明矾过滤层72时,溶解在污水中的杂质能被沉淀下来,最后再通过金属过滤层73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而且金属过滤层73的滤孔较小,对污水的过滤效果更好。
进水管1的底部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有一个顶端开后的水泥框8,水泥框8的开口与进水管1相连通,且水泥框8靠近过滤组件7布设,水泥框8内适配插接有一个顶端开口的集淤框6,集淤框6由多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水泥框8、集淤框6的顶端端面与进水管1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过滤组件7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出来后,杂质能落入集淤框6内收集起来,杂质被过滤组件7拦截后不容易进入平行管3处堵塞平行管3。
为了方便检修和清理集淤框6内的杂质,在进水管1的顶端设置有与地面连通的检查井101,检查井101与水泥框8的位置相对应,且检查井101的井口比集淤框6顶端的开口要大,施工人员定期可以从检查井101进入管道内检修。
参照图1和图2,为了方便清理集淤框6,在集淤框6顶端端面的四角处竖向焊接有四个吊环61,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外部吊装工具钩在四个吊环61上,然后将集淤框6从水泥框8内取出,然后再沿着检查井101将集淤框6吊出来,清理掉杂质后,再将集淤框6插接在水泥框8内即可。
集淤框6的周侧四壁和底部均开设有漏水孔62,外部吊装工具将集淤框6吊起来后,聚集在集淤框6内的污水可以从漏水孔62内流出来,减轻集淤框6的重量,吊装集淤框6更加方便、省力。
为了防止污水的冲击力过大而将集淤框6中已经沉降的杂质再次冲散出来,在集淤框6内部设置缓冲组件9,污水进入集淤框6内时,有效缓冲污水的冲击力。
其中,缓冲组件9包括缓冲板91和缓冲弹簧92;缓冲板9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缓冲板91倾斜设置于集淤框6内,其中,缓冲板91较高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一根铰接轴,缓冲板91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集淤框6远离过滤组件7一侧的内侧壁上,且缓冲板91的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缓冲板91较低的一端与集淤框6的相对一内侧壁之间留有供污水流出的缝隙,缝隙的宽度在0.4-0.6米之间,缓冲弹簧92竖向设置于缓冲板91较低的一侧和集淤框6之间,缓冲弹簧92具体由钢材质制成,缓冲弹簧92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91和集淤框6焊接固定。
污水流入集淤框6内时,污水能沿着缓冲板91从多个方向流入集淤框6内,有效分散了污水的冲击力,而缓冲弹簧92对缓冲板91既有支撑作用,而且缓冲弹簧92与缓冲板91的铰接端相互配合,降低污水对缓冲板91的冲击力,使缓冲板91与集淤框6之间的连接点不容易断裂,结构强度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污水从进水管1进来后,依次流向下行管2、水平管和上行管4,最终再从出水管5流出,而污水进入进水管1后,在进水管1和下行管2之间的过滤组件7能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出来,杂质最后再进入集淤框6内,再从检查井101处通过外部吊装工具将集淤框6吊起来移出检查井101内,方便清理集淤框6内的杂质,而且集淤框6内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有缓冲板91,缓冲板91再通过缓冲弹簧92支撑住,有效降低污水的冲击力,避免将集淤框6内已经沉降的杂质再次冲散,平行管3不容易被堵塞,有效保证污水的正常排放。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上倾斜向下连通有下行管(2),所述下行管(2)远离所述进水管(1)的一端连通有平行管(3),所述平行管(3)远离所述下行管(2)的一端倾斜向上连通有上行管(4),所述上行管(4)远离所述平行管(3)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淤框(6)和过滤组件(7);
所述集淤框(6)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的底部,所述集淤框(6)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所述集淤框(6)的开口端与所述进水管(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7)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下行管(2)的连接处,且所述过滤组件(7)的下端靠近所述集淤框(6)开口的边缘布设以将杂质导入集淤框(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
所述格栅过滤层(71)、明矾过滤层(72)和金属过滤层(73)的周侧边缘均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的周侧内壁上,所述明矾过滤层(72)夹设于所述格栅过滤层(71)和所述金属过滤层(73)之间,且所述金属过滤层(73)靠近所述集淤框(6)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的底部一体浇筑有上端开口的水泥框(8),所述水泥框(8)与所述集淤框(6)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集淤框(6)可分离式插接于所述水泥框(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检查井(101),所述检查井(101)的底端与所述进水管(1)的顶端连通,所述检查井(101)的顶端与地面齐平,所述检查井(101)与所述集淤框(6)的位置向对应,且所述检查井(101)的井口大于所述集淤框(6)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框(6)顶端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吊环(6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框(6)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9),所述缓冲组件(9)设置于所述集淤框(6)内以缓冲污水的冲击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9)包括缓冲板(91)和缓冲弹簧(92);
所述缓冲板(91)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淤框(6)内,且所述缓冲板(91)较高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集淤框(6)远离所述过滤组件(7)一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91)的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缓冲板(91)较低的一端与所述集淤框(6)的相对一内侧壁之间留有供污水流出的缝隙,所述缓冲弹簧(92)设置于所述缓冲板(91)较低的一侧和所述集淤框(6)之间。
CN202021792610.7U 2020-08-24 2020-08-24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4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2610.7U CN213204425U (zh) 2020-08-24 2020-08-24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2610.7U CN213204425U (zh) 2020-08-24 2020-08-24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4425U true CN213204425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26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4425U (zh) 2020-08-24 2020-08-24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4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786A (zh) * 2022-01-27 2022-03-0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基坑储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786A (zh) * 2022-01-27 2022-03-0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基坑储污装置
CN114108786B (zh) * 2022-01-27 2022-09-27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基坑储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600A (zh) 一种提升式捞渣装置
CN210421340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结构
CN213204425U (zh) 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CN21242743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层过滤雨水口装置
CN212248601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道口装置
CN215888504U (zh) 防淤堵式倒虹吸污水管道系统
CN207436237U (zh) 一种提升式捞渣装置
CN106759645A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47408B (zh) 雨水调蓄池运行装置及方法
CN112814126A (zh)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42277U (zh) 尾矿库截水沟和尾矿库截水系统
CN212078175U (zh) 一种雨水方沟新老井的连接结构
CN209854460U (zh) 一种新型铁路路基排水装置
CN215210505U (zh) 一种j形的桥梁排水装置
CN213868058U (zh) 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
CN212295005U (zh) 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
CN218466693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排水管道
CN220451034U (zh) 一种雨水检查井
CN210917000U (zh) 一种抗堵塞桥梁伸缩缝排水导流成套装置
CN212771820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防堵塞式排水槽
CN219080334U (zh)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
CN216974923U (zh)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
CN222976061U (zh) 尾矿库排水涵洞改造渗水收集井
CN21962190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排水沟结构
CN222541608U (zh) 一种不易堵塞的排水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