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7791B -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7791B
CN110497791B CN201910868603.6A CN201910868603A CN110497791B CN 110497791 B CN110497791 B CN 110497791B CN 201910868603 A CN201910868603 A CN 201910868603A CN 110497791 B CN110497791 B CN 110497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conversion
shift fork
shifting fork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8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7791A (zh
Inventor
范双
范巨新
安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68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7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7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7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7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7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属于车辆智能控制领域和智能传动领域,包括:传动装置、电控单元ECU、动力源、差速器、驱动电机、发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和隔离电源;所述传动装置上端与所述动力源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下端与所述差速器相连,所述传动装置左端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所述传动装置右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智能传动装置上,所述电控单元ECU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发电机和隔离电源电连接。本发明结构对称,能充分发挥车辆的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可增加车辆的牵引力,并使能量回收,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排放和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属于车辆智能控制领域和智能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进步的催化剂促使人类和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变化,人类以往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都在变,对社会环境对世界的每个人,都应有更严格更高标准来约束衡量。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和期待,人们物质的需求和标准在提高,对科学对现代化对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浓,对拥有的一切更加注重其品质的优劣,智能控制已成当前时代新宠儿。此推出本发明的智能传动装置从国内车辆生产企业的视觉看,它紧跟国际车辆生产的风向标,顺应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适应我国国情,在我国车辆现有技术平台上实施,是借当前世界的东风共展宏图,为将来创造更加美好蓝天。
然而传统动力汽车在给现代社会带来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市井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加剧的能源浪费、石油紧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车辆的节能,都是通过厂家改变燃油雾化、电子准位点火技术、蜗轮增压、热源循环利用等进行节能;司机行驶操作上节能采用中速衡行、不频繁引擎,不常踩踏刹车等来进行节能,但节能效果不明显,而且智能性较差,回收能量单一,成本高,结构复杂,回收的能量不能充分有效的应用于车辆驾驶,其能量回收功能也因此遭到贬值,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辆单靠制造技术改进和司机操作技巧去节能,导致节能效果不明显,而且智能性较差,回收的能量不能充分有效的应用于车辆驾驶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性强、能量回收能力强、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以及回收的能量能充分有效的应用于车辆驾驶的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装置、电控单元ECU、动力源、差速器、驱动电机、发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和隔离电源;
所述传动装置主要由前端连接器、后端连接器、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组成,所述前端连接器与后端连接器、左端连接器与右端连接器同轴线布置,且两轴线垂直交叉,四个连接器内端通过相互啮合的输出伞型齿安装在中心的支架上,四个连接器外端分别通过固定轴承和端盖以及上盖封闭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前端连接器分别与发电机、驱动电机、动力源连接,所述后端连接器与差速器连接;所述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设置在传动装置上,所述电池组分别与发电机和隔离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ECU分别与驱动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发电机和隔离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所述水平仪传感器与电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控单元ECU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和前端连接器结构相同,由输入轴、连接器输出轴、连接套、输出伞型齿、转换拨叉套和2-4个锁止钢球组成,所述输入轴与连接器输出轴通过相互套装的连接套和转换拨叉套连接,所述输入轴和连接器输出轴上均设有外滑键,所述连接套和转换拨叉套分别套装在输入轴和连接器输出轴上,并能沿各自的内滑键轴向移动;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轴大圆环台,所述输出伞型齿固定在连接器输出轴端部,所述输入轴侧壁设有2-4个通孔,其对应处的转换拨叉套内壁上设有半圆凹槽,所述通孔内装有锁止钢球,所述转换拨叉套由转换拨叉拨动产生位移时,推动锁止钢球沿输入轴大圆环台升降进入或脱离转换拨叉套内壁上的半圆凹槽,将连接套与转换拨叉套连为一体或分离。
优选的是,所述后端连接器主要由后输出轴和后输出散型齿组成,所述后输出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相连,另一端通过后输出伞型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后输出散型齿与左右输出伞型齿相啮合。
优选的是,所述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由转盘驱动电机、拨叉位置选择转盘、转盘卡、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组成,所述转盘驱动电机设在上盖顶部,其上设有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所述转盘驱动电机与电控单元ECU电连接,所述转盘驱动电机主轴与上盖下面的拨叉位置选择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拨叉位置选择转盘上表面分别设有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所述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半径由小到大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结构相同,分别由转换拨叉、转换连接板和拨叉滑块组成,所述转换连接板通过拨叉轴安装在上盖底部,所述转换连接板两端分别装有转换拨叉和拨叉滑块,所述转换拨叉通过其端部的圆弧滑块与转换拨叉套外侧的转换拨叉槽向配合,所述拨叉滑块与拨叉位置选择转盘上的工作滑道相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左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左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C内,所述右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右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B内,所述前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前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A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智能传动装置安装在以电动驱动牵引或燃料驱动牵引的车辆上,它布置于驱动牵引能源至差速器间的传动轴部位。而且结构对称,成本低,方便在各种车辆上安装,并且安装条件没有局限限制,可以按原装布置或依据需要重新布置。
2、本发明的智能传动装置能充分发挥车辆的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可增加车辆的牵引力,并使能量回收,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排放和污染。
3、本发明的智能传动装置还可扩展车辆的性能,依靠本发明装置所具有的特征采用能量回收,增加车辆的行驶里程,减少燃料消耗,减低排放和污染。
4、本发明的智能传动装置,下坡行驶时可辅助制动,将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的安全行驶。符合满足国际和国内客户的要求,达到世界和环保组织的环保标准。整体机构更加简单科学,符合现在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中左转换拨叉总成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中各拨叉转换位置动作执行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中拨叉位置选择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控ECU系统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中左端连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传动装置,2-电控单元ECU,3-动力源,4-差速器,5-驱动电机,6-发电机,7-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8-电池组,9-隔离电源,10-转盘驱动电机,11-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12-转盘驱动电机轴,13-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4-转盘卡,15-上盖,16-左转换拨叉,16A-左圆弧滑块,17-右转换拨叉,18-壳体,19-固定螺栓,20-左端输入轴,21-右端输入轴,22端盖,22A-前端盖,22B-后端盖,22C-左端盖,22D-右端盖,23-固定轴承,23A-前固定轴承,23B-后固定轴承,23C-左固定轴承,23D-右固定轴承,24-左连接套,25-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6-锁止钢球,26A-第一锁止钢球,26B-第二锁止钢球,26C-第三锁止钢球,26D-第四锁止钢球,26E-第五锁止钢球,26F-第六锁止钢球,27-左转换拨叉套,28-左连接器输出轴,29-右连接器输出轴,30-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1-右连接套,32-左输出伞型齿,33-支架,34-右输出伞型齿,35-前端输入轴,36-前连接套,37-前转换拨叉套,38-前连接器输出轴,39-后输出轴,40-前输出伞型齿,41-后输出伞型齿,42-前转换拨叉,43-左拨叉滑块,44-左拨叉轴,45-右转换拨叉套,46-左转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1-8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装置1、电控单元ECU 2、动力源3、差速器4、驱动电机5、发电机6、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7、电池组8和隔离电源9。传动装置1是个对称“十”字形结构体,其方便布置在车辆驱动牵引力动力源(电动力或燃油动力)3至输出差速器4的传动轴间,对原车辆的改进不大,安装的空间也自由。传动装置1位置结构对称,各部件基本一致,从而连接方便,固定可靠。传动装置1是上端与动力源3连接,下端与差速器4连接;左端与发电机6连接,右端与驱动电机5连接(这里依据车辆的实际位置空间决定布置);车辆除了原有的蓄电池外另依据设计需要增加安排扩充的新的驱动备用电池组8。驱动电机5的输出功率以及输出扭矩依据所选择设计车辆的动力源3的功率及扭矩而定,动力源3以燃油或者电动力为主,发电机6的设计是由所设计的电池组8的实际容量而定,电池组8的设计根据需要选择设计决定。电控单元ECU2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5、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7、电池组8、发电机6和隔离电源9电连接。
如图6所示,电控单元ECU 2采用人工智能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完全按照人的思维实施操控。控制单元ECU 2的内存储存了动力性工况模块,经济性工况模块,能量回收工况模块,各种运行工况时的辅助制动模块等信息;为了采集信息采集,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车辆上还需要包括: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11、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11、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分别与电控单元ECU 2电连接。上述的各传感器除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的信息在原有车辆上获取外,其余的都是新布置的,工况设置开关布置在驾驶室仪表板部位。
传动装置1结构如图2、8所示,其包括:壳体18、上盖15、支架33、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前端连接器和后端连接器,支架33、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前端连接器和后端连接器分别安装在壳体18内,所述水平仪传感器与电量传感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上,所述上盖15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顶部,所述支架33安装在所述壳体18中部,所述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前端连接器的结构相同。其中,左端连接器包括:左端输入轴20、左连接套24、左连接器输出轴28、左输出伞型齿32、左转换拨叉套27、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18内,在壳体18左端还安装左端盖22C,左端盖22C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左端,左端输入轴通过左固定轴承23C可旋转安装在壳体18左端,左固定轴承23C安装在左端盖22C内,左端输入轴20一端与所述发电机6主轴通过联轴器相连,左端输入轴20另一端设有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5,左连接套24套设在左端输入轴20上并在其上移动,为了防止左连接套24周向旋转,在左端输入轴20上还设有左端输入轴外滑键。左连接器输出轴28一端可旋转安装在支架33上,所述左输出伞型齿32通过圆键固定在所述左连接器输出轴28上,左转换拨叉套27套设在所述左连接器输出轴28上并可在其上移动,为了防止左转换拨叉套27周向旋转,左连接器输出轴28上设有左连接器输出轴外滑键,左端输入轴20和左连接器输出轴28在同一轴线上,左连接套24侧面靠近一端处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处并可在其两端处移动,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可分别与所述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5和所述左连接套24第一通孔两端处相接触,左转换拨叉套27一端内部设有第一半圆槽,左转换拨叉套27一端套设在左连接套24一端的外侧,第一通孔与第一半圆槽相对应,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是介于左输入轴20上的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5靠近左转换拨叉套27侧的空间内,而且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分别与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5第二阶梯相接触,因此左输入轴大圆环台25第二阶梯的外径到从第一半圆槽底端径向距离为锁止钢球直径的1.5倍,从而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也可分别与所述左连接套24第一通孔两端处和所述左转换拨叉套27第一半圆槽相接触。
其中,后端连接器包括:后输出轴39和后输出散型齿41,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18内,在壳体18下端还安装后端盖22B,后端盖22B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下端,后输出轴39通过后固定轴承23B可旋转安装在壳体18下端,后固定轴承23B安装在后端盖22B内,后输出轴39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差速器4相连,后输出轴39的另一端可旋转安装在所述支架33上,后输出散型齿41通过圆键固定在所述后输出轴39上,所述后输出散型齿41与所述左输出伞型齿32相啮合。
其中,所述右端连接器包括:右端输入轴21、右连接套31、右连接器输出轴29、右输出伞型齿34、右转换拨叉套45、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18内,在壳体18右端还安装右端盖22D,右端盖22D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右端,右端输入轴通过右固定轴承23D可旋转安装在壳体18右端,右固定轴承23D安装在右端盖22D内,右端输入轴21一端与驱动电机5主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右端输入轴21另一端设有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0,所述右连接套31套设在所述右端输入轴21上并在其上移动,为了防止右连接套31周向旋转,所述右端输入轴21上设有右端输入轴外滑键,所述右连接器输出轴29一端可旋转安装在所述支架33上,所述右输出伞型齿34通过圆键固定在所述右连接器输出轴29上,右转换拨叉套45套设在所述右连接器输出轴29上并可在其上移动,为了防止右转换拨叉套45周向旋转,所述右连接器输出轴29上设有右连接器输出轴外滑键,所述右端输入轴21和右连接器输出轴29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右连接套31侧面靠近一端处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两端处并可在其两端处移动,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可分别与所述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0和所述右连接套31第二通孔两端处相接触,右转换拨叉套45一端内部设有第二半圆槽,所述右转换拨叉套45一端套设在所述右连接套31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半圆槽相对应,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是介于右端输入轴21上的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0靠近右转换拨叉套45一侧的空间内,而且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分别与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0第二阶梯相接触,因此右输入轴大圆环台30第二阶梯的外径到从第二半圆槽底端径向距离为锁止钢球直径的1.5倍,从而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也可分别与右连接套31第二通孔两端处和所述右转换拨叉套45第二半圆槽相接触,所述后输出散型齿41与右输出伞型齿34相啮合。
其中,所述前端连接器包括:前端输入轴35、前连接套36、前连接器输出轴38、前输出伞型齿40、前转换拨叉套37、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
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18内,在壳体18上端还安装前端盖22A,前端盖22A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8上端,前端输入轴35通过前固定轴承23A可旋转安装在壳体18上端,前固定轴承23A安装在前端盖22A内,
所述前端输入轴35一端与所述动力源3通过联轴器相连,前端输入轴35另一端设有前输入轴大圆环台,前连接套36套设在所述前端输入轴35上并在其上移动,同样为了防止前连接套36周向旋转,所述前端输入轴35上设有前端输入轴外滑键,所述前连接器输出轴36一端可旋转安装在所述支架33上,所述前输出伞型齿40通过圆键固定在所述前连接器输出轴38上,所述前转换拨叉套37套设在所述前连接器输出轴38上并可在其上移动,为了防止前转换拨叉套37周向旋转,前连接器输出轴38上设有前连接器输出轴外滑键,所述前端输入轴35和前连接器输出轴38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前连接套36侧面靠近一端处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两端处并可在其两端处移动,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可分别与所述前输入轴大圆环台和前连接套36第三通孔两端处相接触,前转换拨叉套37一端内部设有第三半圆槽,所述前转换拨叉套37一端套设在所述前连接套36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半圆槽相对应,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是介于前端输入轴35上的前输入轴大圆环台靠近前转换拨叉套37一侧的空间内,而且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分别与前输入轴大圆环台第二阶梯相接触,因此前输入轴大圆环台第二阶梯的外径到从第三半圆槽底端径向距离为锁止钢球直径的1.5倍,从而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也可分别与前连接套36第三通孔两端处和所述前转换拨叉套37第三半圆槽相接触。所述前输出散型齿40分别与所述右输出伞型齿34和左输出伞型齿32相啮合。
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7安装在壳体18顶部的上盖15上,包括:转盘驱动电机10、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转盘卡14、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电控单元ECU 2与转盘驱动电机10电连接,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0上,转盘驱动电机1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盖15顶部,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0主轴穿过所述上盖15中部,所述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0主轴上,所述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靠近上盖15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所述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半径有小到大布置如图5所示。
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的左转换拨叉总成,其包括:左转换拨叉16、左转换连接板46和左拨叉滑块43,所述左转换连接板46通过左拨叉轴44可旋转安装所述上盖15底部,所述左转换拨叉1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左转换连接板46的一端,所述左拨叉滑块4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左转换连接板46的另一端,所述左转换拨叉套27外侧设有左转换拨叉槽,所述左转换拨叉16的另一端放置在左转换拨叉槽内,为了左转换拨叉16的另一端与左转换拨叉槽相配合更顺畅,左转换拨叉16的另一端设有左圆弧滑块16A,左圆弧滑块16A与完全贴合左转换拨叉槽内,左拨叉滑块43的另一端放置在工作滑道C内;
所述右转换拨叉总成包括:右转换拨叉17、右转换连接板和右拨叉滑块,所述右转换连接板通过右拨叉轴可旋转安装所述上盖15底部,所述右转换拨叉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右转换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右拨叉滑块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右转换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右转换拨叉17套外侧设有右转换拨叉槽,所述右转换拨叉17的另一端放置在右转换拨叉槽内,同样为了右转换拨叉17的另一端与右转换拨叉槽相配合更顺畅,右转换拨叉17的另一端设有右圆弧滑块,右圆弧滑块与完全贴合右转换拨叉槽内,所述右拨叉滑块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工作滑道B内;
前转换拨叉总成包括:前转换拨叉42、前转换连接板和前拨叉滑块,所述前转换连接板通过前拨叉轴可旋转安装所述上盖15底部,所述前转换拨叉4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转换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前拨叉滑块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转换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前转换拨叉套外侧设有前转换拨叉槽,所述前转换拨叉的另一端放置在前转换拨叉槽内,同样为了前转换拨叉42的另一端与前转换拨叉槽相配合更顺畅,前转换拨叉42的另一端设有前圆弧滑块,前圆弧滑块与完全贴合前转换拨叉槽内,所述前拨叉滑块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工作滑道A内。
转盘驱动电机10带动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转动,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转动分别带动左拨叉滑块43、右拨叉滑块和前拨叉滑块分别在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述工作滑道A内移动,左拨叉滑块43、右拨叉滑块和前拨叉滑块分别带动左转换连接板46、右转换连接板和前转换连接板转动,从而左转换连接板46、右转换连接板和前转换连接板带动左转换拨叉16、右转换拨叉17和前转换拨叉42移动,其中左转换拨叉16、右转换拨叉17和前转换拨叉42位置动作执行曲线如图4所示。
具体工作方式:
驾驶员在驾车开始时,电控单元ECU 2依据工况设置输入信息需要,以驾驶员的油门踏入的大小决定实施动力性或还是经济性,并以车辆运行时油门开度为主,配合水平传感器的动态参与,以及车速、制动等信息的输入,经过计算并与各模块的比对,选择并决定输出最佳控制指令,指令转盘驱动电机10与驱动电机5,发电机6有序合理动作。下面以增加牵引力工况和能量回收工况作为两个实施例来说明其实施的内容:
当驾驶员在选择动力性工况起步,水平传感器输出上坡信息,驾驶员油门开度超过60%缓慢运行时;行驶中驾驶员档位不更换,油门开度大于85%,车速不发生变化时;电控单元ECU 2经计算决定按增加牵引力工况模块的程序执行控制,首先指令转盘驱动电机10的转动90°如图4所示,这时拨叉位置选择转盘13上的A、B滑道是处在上升的圆环台阶点处位置如图5所示,该位置是前转换拨叉42与右转换拨叉17工作位置,此位置在右转换拨叉17的作用下,使前端输入轴35的前连接套36和右输入轴21的连接套31向里移动,分别使第三锁止钢球26C和第四锁止钢球26D与右连接器输出轴26连为一体,
第五锁止钢球26E和第六锁止钢球26F与前连接器输出轴38连为一体,同时电控单元ECU 2控制接通驱动电机5控制电路,使驱动电机5与动力源3配合共同驱动车轮转动,增大车辆的牵引力。
当车辆运行时,水平传感器输入下坡信息,驾驶员的油门开度回收至40%,车速没有明显变化,电控单元ECU 2经计算决定按能量回收工况模块的程序执行控制,电控单元ECU 2指令转盘驱动电机10在原工作位置转至(180-360)°的中间位置如图4所示,该处的位置是发电机6的工作位置,在该位置的拨叉16作用下,如图7所示,使左端输入轴20的左连接套24向里移动,使第一锁止钢球26A和第二锁止钢球26B与左连接器输出轴28连为一体,同时电控单元ECU 2控制接通发电机6控制电路,使发电机6与电池组8配合,车辆行驶处于能量回收工况。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装置、电控单元ECU、动力源、差速器、驱动电机、发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和隔离电源;
所述传动装置主要由前端连接器、后端连接器、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组成,所述前端连接器与后端连接器、左端连接器与右端连接器同轴线布置,且两轴线垂直交叉,四个连接器内端通过相互啮合的输出伞型齿安装在中心的支架上,四个连接器外端分别通过固定轴承和端盖以及上盖封闭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左端连接器与发电机连接,所述右端连接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前端连接器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后端连接器与差速器连接;所述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设置在传动装置上,所述电池组分别与发电机和隔离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ECU分别与驱动电机、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电池组、发电机和隔离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所述水平仪传感器与电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油门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及工况设置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控单元ECU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连接器、右端连接器和前端连接器结构相同,由输入轴、连接器输出轴、连接套、输出伞型齿、转换拨叉套和2-4个锁止钢球组成,所述输入轴与连接器输出轴通过相互套装的连接套和转换拨叉套连接,所述输入轴和连接器输出轴上均设有外滑键,所述连接套和转换拨叉套分别套装在输入轴和连接器输出轴上,并能沿各自的内滑键轴向移动;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轴大圆环台,所述输出伞型齿固定在连接器输出轴端部,所述输入轴侧壁设有2-4个通孔,其对应处的转换拨叉套内壁上设有半圆凹槽,所述通孔内装有锁止钢球,所述转换拨叉套由转换拨叉拨动产生位移时,推动锁止钢球沿输入轴大圆环台升降进入或脱离转换拨叉套内壁上的半圆凹槽,将连接套与转换拨叉套连为一体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连接器主要由后输出轴和后输出散型齿组成,所述后输出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相连,另一端通过后输出伞型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后输出散型齿与左右输出伞型齿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拨叉转盘及控制电机组件,由转盘驱动电机、拨叉位置选择转盘、转盘卡、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组成,所述转盘驱动电机设在上盖顶部,其上设有拨叉转换位置传感器,所述转盘驱动电机与电控单元ECU电连接,所述转盘驱动电机主轴与上盖下面的拨叉位置选择转盘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位置选择转盘上表面分别设有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所述工作滑道C、工作滑道B和工作滑道A半径由小到大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换拨叉总成、右转换拨叉总成和前转换拨叉总成结构相同,分别由转换拨叉、转换连接板和拨叉滑块组成,所述转换连接板通过拨叉轴安装在上盖底部,所述转换连接板两端分别装有转换拨叉和拨叉滑块,所述转换拨叉通过其端部的圆弧滑块与转换拨叉套外侧的转换拨叉槽向配合,所述拨叉滑块与拨叉位置选择转盘上的工作滑道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左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C内,所述右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右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B内,所述前转换拨叉总成中的前拨叉滑块设置在工作滑道A内。
CN201910868603.6A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Active CN110497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8603.6A CN110497791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8603.6A CN110497791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7791A CN110497791A (zh) 2019-11-26
CN110497791B true CN110497791B (zh) 2022-09-06

Family

ID=6859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8603.6A Active CN110497791B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77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306A (zh) * 2010-04-07 2011-10-12 杨泰和 盆型齿轮输入侧的双轮系驱动结构
CN203697961U (zh) * 2014-02-13 2014-07-09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动汽车差变速一体化的两挡后驱动总成
CN105873786A (zh) * 2013-12-12 2016-08-17 博格华纳扭矩输出系统公司 用于公路车辆的主传动装置
KR101836782B1 (ko) * 2017-10-20 2018-04-19 한승우 동력전달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및 그 작동 제어 방법
CN108583276A (zh) * 2018-05-04 2018-09-28 吉林大学 一种抢险救援车中央驱动桥
JP6471281B1 (ja) * 2018-05-28 2019-02-13 矢野 隆志 電気自動車のためのトルクベクタリング制御と可変定格出力制御と変速制御を行う動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306A (zh) * 2010-04-07 2011-10-12 杨泰和 盆型齿轮输入侧的双轮系驱动结构
CN105873786A (zh) * 2013-12-12 2016-08-17 博格华纳扭矩输出系统公司 用于公路车辆的主传动装置
CN203697961U (zh) * 2014-02-13 2014-07-09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动汽车差变速一体化的两挡后驱动总成
KR101836782B1 (ko) * 2017-10-20 2018-04-19 한승우 동력전달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및 그 작동 제어 방법
CN108583276A (zh) * 2018-05-04 2018-09-28 吉林大学 一种抢险救援车中央驱动桥
JP6471281B1 (ja) * 2018-05-28 2019-02-13 矢野 隆志 電気自動車のためのトルクベクタリング制御と可変定格出力制御と変速制御を行う動力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7791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769B (zh) 一种混联式双电机多工作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总成
CN101549652B (zh) 一种自带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
CN107839468B (zh) 高充放电效率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04056A (zh) 混合动力驱动总成
CN103072461A (zh) 双电机多模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42637U (zh) 纯电动双电机单行星排驱动系统和纯电动车辆
CN109278529A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系统
CN210101308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0497791B (zh) 一种车辆智能传动装置
CN111191385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构型的分析方法
CN109203966A (zh) 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6186782U (zh) 空心转子电机及双档行星减速带差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106808993A (zh) 一种基于amt的isg动力系统
CN103552480A (zh) 采用双电模式的纯电动专用校车
CN110682785A (zh) 带双电机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761454Y (zh) 轻度混合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总成
CN101830220B (zh) 增程型电动轿车发电机多模式控制系统
CN201566616U (zh) 增程型电动轿车车载发电机多模式控制系统
CN210733817U (zh) 一种集成型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及增程式混动汽车
CN210101309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6915276A (zh) 一种纯电动车两挡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89184A (zh) 一种集两档减速器和增速器于一体的电驱动系统
CN2774840Y (zh) 一种风能电动内燃机混合动力汽车
CN20637454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智能双驱动力总成
CN201769675U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