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023A -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023A
CN110493023A CN201910790308.3A CN201910790308A CN110493023A CN 110493023 A CN110493023 A CN 110493023A CN 201910790308 A CN201910790308 A CN 201910790308A CN 110493023 A CN110493023 A CN 11049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ssion
tripartite
application program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03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3023B (zh
Inventor
张伦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03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三方会话建立方法能够在不同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通话,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内的电话程序建立视频或语音通信,也可以利用手机内的应用程序建立视频或语音通信。而且,由于用户所处环境不同,所以经常使用不同网络建立视频或语音通信。例如,在户外用户通常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建立视频或语音通信,在一些场所,如家庭或办公场所,用户通常使用Wifi等因特网建立视频或语音通信。
由于用户使用的网络不同,而且手机内的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不同用户之间无法建立一端是应用程序,另一端是电话程序的三方会话。例如,在手机社交应用的基础上,无法加入标准话机来建立三方会话。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立三方会话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终端使用网络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而导致无法建立三方会话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应用于视频通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挂起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挂起请求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第一会话业务连接挂起;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返回完成挂起消息,所述完成挂起消息中包含有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优选地,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之后,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信令连接之前,还包括:
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发送加入三方会话请求;
响应于所述网络开放功能实体返回的允许加入消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建立信令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功能实体转发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出的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
向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修改三方会话的对端的指令,以使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修改会话的对端;
向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建立业务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受业务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受业务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之后,还包括:
向网络开放功能发送第三终端已加入三方会话的消息。
优选地,在所述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送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所述视频通信服务器是依据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后发出三方会话的参数,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响应于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通话状态建立一对多转发的结果,向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已使所述视频通信服务器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其中,在所述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挂起请求;
根据所述挂起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进行交互,将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建立的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送完成挂起消息,所述完成挂起消息中包含有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其中,所述响应于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通话状态建立一对多转发的结果步骤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发送恢复挂起请求,
以使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恢复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三方会话建立装置,应用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信令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业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再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从而在不同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通话,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方会话建立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在附图中:
31:第一接收模块 32:信令建立模块
33:第一发送模块 34:第二接收模块
35:业务连接建立模块
41:第二终端 42:用户面功能实体
43: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44: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
45:第一终端的第二应 46:网络开放功能实体
用程序
47:视频通信服务器 48: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
49:统一数据仓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是在不同通信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会话,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通过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简称5G)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第一会话,第一终端希望通过其他应用程序将第三终端加入第一会话,以建立三方通话。另外,第三终端使用因特网与第一终端连接,如第三终端通过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与电话程序相区别,本实施例所指的应用程序是指除电话程序之外的能够进行音视频通话的应用程序。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视频通信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
其中,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如移动用户身份识别卡)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的调用请求发出的。具体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已经建立第一会话,此时,第一终端希望通过第一应用程序将第三终端加入会话,以建立三方会话。因此,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向第二应用程序发起的调用请求中,包含一个通话类型参数,即三方会话的标识,以便于第二应用程序清楚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的目的是实现三方会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具体步骤为:用户轻触第一终端的通话界面,第一终端自动跳转至操作界面,操作界面包含有操作按钮组,该按钮组中包括发起三方会话按钮(操作界面包括多种会话按钮,如双方会话按钮和三方会话按钮)。点击该发起三方会话按钮,出现“对端用户类型”选项(对端是指与发起通话相对的另一端),“对端用户类型”包括多种类型,但至少包括“其他应用选项(相对于电话程序类型)”,点击其他应用选项,出现支持音视频通话的应用程序列表,从中选择一个应用程序,如微信程序。在应用程序打开后,从联系人列表中选择想要通话的联系人。
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检测到自己被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调用时,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挂起第一会话的挂起请求,挂起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以标识该挂起请求是因建立三方会话而发出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挂起请求由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起,有助于第一终端内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同步操作。
当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收到挂起请求后,向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SMF)转发挂起请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挂起请求中的三方会话标识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交互,将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保留信令连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返回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收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后,向第二应用程序返回第一会话已挂起消息,在该返回消息中包含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收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的返回消息后,向第三终端发起呼叫请求。由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是通过视频通信服务器转发。因此,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起的呼叫请求是发送至视频通信服务器,再由视频通信服务器转发至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
例如,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与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建立了第一会话,若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调用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检测到被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调用,则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发起挂起请求,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与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交互将第一会话挂起,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向第一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已挂起消息,并在该返回的已挂起消息中携带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第一终端的应用程序收到返回的已挂起消息后,向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
在步骤S102中,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
其中,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依据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第一会话的控制单元,因此,视频通信服务器需要向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请求或指令,以间接与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和业务连接。
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后,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NetworkExposure Function,简称NEF)发送加入请求,网络开放功能实体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的中转实体,视频通信服务器通过网络开放功能实体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进行通信。
当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网络开放功能实体初次建立连接时,网络开放功能实体对视频通信服务器进行鉴权。具体地,视频通信服务器向统一数据仓库(Unified DataRepository,简称UDR),UDM对视频通信服务器进行鉴权,即判断视频通信服务器是否开通了三方通话业务,如果视频通信服务器未建立三方通话业务,则鉴权不通过,视频通信服务器不能建立三方通话。如果视频通信服务器建立三方通话业务,则鉴权通过,则视频通信服务器与UDR交互,完成后续的接入操作。具体地,当网络开放功能实体收到视频通信服务器的加入请求后,网络开放功能实体与UDR交互,完成鉴权,网络开放功能实体向视频通信服务器返回鉴权通过消息。
不难理解,网络开放功能实体作为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之间的数据转发中继,同时作为视频通信服务器与SMF之间的信令转发中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视频通信服务器不仅用于信令的传输,也用于业务的传输。在一些情况下,信令传输和业务传输由两个服务器执行,如信令传输由视频通信服务器执行,业务传输由媒体服务器执行。
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第三终端建立信令连接后,视频通信服务器向网络开放服务器发送三方会话参数,三方会话参数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可以采用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等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识别码,也可以采用能够识别用户身份的其它智能卡。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包括接收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发送的媒体流所使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向UPF发送媒体流的出口地址和端口号。
网络开放服务器将三方会话参数转发至SMF,SMF根据三方会话参数设立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电话程序)、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的三方通话状态。UPF根据SMF的三方通话状态,以及三方会话参数建立一对多转发关系。例如,来自第一终端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二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来自第二终端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一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来自媒体服务器(出口地址和端口号)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UPF将一对多转发关系的建立结果依次经SMF和NEF转发至视频通信服务器,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建立结果后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例如,视频通信服务器通过振铃信令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建立结果后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的同时,还可以向第三终端发送修改会话的命令,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修改会话对端,如将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修改为第一应用程序。
不难理解,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第三终端发起呼叫请求,当第三终端收到业务连接请求时,可以将对端修改为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从而使三方会话的业务数据的路径更短。
需要说明的是,SMF收到UPF发送的一对多转发关系的建立结果后,还需要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发送恢复挂起指令,以恢复被挂起的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
在步骤S103中,响应于三方会话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当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的信令连接成功的消息后,经NEF向SMF发送第三终端已加入的消息,SMF将第三终端加入的消息转发给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建立的三方会话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的三方会话,例如,在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的三方会话。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使用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第三终端使用因特网通信,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不同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三方会话建立后,三方会话建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视频通信服务器直接向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送切换指令,以使第一终端将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再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响应于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从而在不同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通话,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如图2所示,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视频通信服务器是依据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后发出三方会话的参数。
其中,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的调用请求发出的。具体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已经建立第一会话,此时,第一终端希望通过第一应用程序将第三终端加入会话,以建立三方会话。因此,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向第二应用程序发起的调用请求中,包含一个通话类型参数,即三方会话的标识,以便于第二应用程序清楚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的目的是实现三方会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挂起请求。根据挂起请求与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进行交互,将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建立的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送完成挂起消息,完成挂起消息中包含有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具体地,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检测到自己被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调用时,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出挂起第一会话的挂起请求,挂起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以标识该挂起请求是因建立三方会话而发出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挂起请求由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起,有助于第一终端内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同步操作。
当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收到挂起请求后,向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SMF)转发挂起请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挂起请求中的三方会话标识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交互,将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保留信令连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返回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收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后,向第二应用程序返回第一会话已挂起消息,在该返回消息中包含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收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的返回消息后,向第三终端发起呼叫请求。由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是通过视频通信服务器转发。因此,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起的呼叫请求是发送至视频通信服务器,再由视频通信服务器转发至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
例如,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与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建立了第一会话,若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调用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检测到被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调用,则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发起挂起请求,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与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交互将第一会话挂起,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向第一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已挂起消息,并在该返回的已挂起消息中携带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第一终端的应用程序收到返回的已挂起消息后,向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
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后,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NetworkExposure Function,简称NEF)发送加入请求,网络开放功能实体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的中转实体,视频通信服务器通过网络开放功能实体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进行通信。
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第三终端建立信令连接后,视频通信服务器向网络开放服务器发送三方会话参数,三方会话参数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可以采用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等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识别码,也可以采用能够识别用户身份的其它智能卡。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包括接收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发送的媒体流所使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向UPF发送媒体流的出口地址和端口号。
网络开放服务器将三方会话参数转发至SMF,SMF根据三方会话参数设立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电话程序)、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的三方通话状态。UPF根据SMF的三方通话状态,以及三方会话参数建立一对多转发关系。例如,来自第一终端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二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来自第二终端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一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来自媒体服务器(出口地址和端口号)的媒体流将发送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在步骤S202中,响应于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三方通话状态建立一对多转发的结果,向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已使视频通信服务器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UPF将一对多转发关系的建立结果依次经SMF和NEF转发至视频通信服务器,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建立结果后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例如,视频通信服务器通过振铃信令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建立结果后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连接请求的同时,还可以向第三终端发送修改会话的命令,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修改会话对端,如将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修改为第一应用程序。
不难理解,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第三终端发起呼叫请求,当第三终端收到业务连接请求时,可以将对端修改为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从而使三方会话的业务数据的路径更短。
需要说明的是,SMF收到UPF发送的一对多转发关系的建立结果后,还需要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发送恢复挂起指令,以使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恢复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
当视频通信服务器收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的信令连接成功的消息后,经NEF向SMF发送第三终端已加入的消息,SMF将第三终端加入的消息转发给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建立的三方会话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的三方会话,例如,在第一终端的电话程序、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的三方会话。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使用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第三终端使用因特网通信,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不同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电话程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三方会话建立后,三方会话建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视频通信服务器直接向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送切换指令,以使第一终端将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再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响应于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从而在不同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通话,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方会话建立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三方会话建立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信令建立模块32,用于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第一发送模块33,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第二接收模块34,用于接收的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业务连接建立模块35,用于响应于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方会话建立装置,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后,通过信令建立模块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通过第一发送模块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业务连接建立模块响应于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从而在不同网络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三方通话,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设计一种三方会话建立系统,如图4所示,系统包括第二终端(UE2)41、用户面功能实体(UPF)42、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43、第一终端(UE1)的第一应用程序44、第一终端(UE1)的第二应用程序45、网络开放功能实体(NEF)46、视频通信服务器47、第三终端(UE3)的应用程序48和统一数据仓库(UDR)49。
利用该三方会话建立系统的建立三方会话的步骤包括:
在步骤S301中,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向第二应用程序发起通话请求,在该通话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应用程序44和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终端的应用程序45正在进行基于电话程序的第一会话。由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当前采用的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连接,因此,该第一会话的业务数据经由用户面功能实体42转发。
当使用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希望将使用第三终端48的第三用户加入到第一会话以形成三方会话时,第一用户需要通过第一终端中的第二应用程序45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第三终端48。其中,会话请求中包括一个通话类型参数,即三方会话标识,用以标记将形成三方会话的通信方式。第三终端使用的是因特网。
在步骤S302中,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发起挂起第一会话的挂起请求。
在该挂起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以标识该挂起请求是因建立三方会话而发出的请求。
在步骤S303中,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第二终端41交互,将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保持信令连接,同时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返回一个用于接入第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在步骤S304中,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向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返回以将第一会话挂起的返回消息。该返回消息中包含接入第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在步骤S305中,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向视频通信服务器47发送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而且是跨系统建立三方会话的标识,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第二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在步骤S306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发起加入三方会话请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通过呼叫请求中的三方会话标识知道该呼叫请求是跨系统三方会话请求,因此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发起加入三方通话请求,即接入请求。
在步骤S307中,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向统一数据仓库49请求鉴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收到视频通信服务器47的加入三方通话请求后,向统一数据仓库49请求对视频通信服务器的请求进行鉴权,即验证该视频服务器是否开通了此类三方通话业务。如果鉴权不通过,流程结束。如果鉴权通过,则返回鉴权通过消息。
在步骤S308中,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向视频通信服务器47返回鉴权通过的消息。
在步骤S309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交互建立信令连接,即完成音视频会话预建立。
在步骤S410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发送接入三方会话的三方会话参数。
其中,三方会话参数包括第一终端的识别码、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可以采用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等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识别码,也可以采用能够识别用户身份的其它智能卡的卡号。
其中,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包括接收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发送的媒体流所使用的入口地址和端口号,以及向UPF发送媒体流的出口地址和端口号。
在步骤S411中,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向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转发三方会话参数。
在步骤S412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设定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的三方会话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根据三方会话参数设定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的三方会话状态。
在步骤S413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指令用户面功能实体42建立一对多转发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面功能实体42根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的指令中的三方会话参数建立一对多转发关系。
在步骤S414中,用户面功能实体42向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返回信令连接建立成功。
其中,操作结果是用户面功能实体42已建立一对多转发关系,即用户面功能实体42已经做好三方会话的准备,换言之,建立了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
在步骤S415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转发三方会话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
在步骤S416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43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和第二终端41发送恢复挂起指令。
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和第二终端41收到恢复挂起指令后,恢复被挂起的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5和步骤S416可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如步骤S415在前,步骤S416在后;或者步骤S415在后,步骤S416在前。
在步骤S417中,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向视频通信服务器47转发三方会话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
在步骤S418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发送会话修改指令和业务连接指令。
其中,会话修改指令是指修改第三终端的对端的指令。由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在建立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时,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的对端是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在收到会话修改指令后,将对端修改为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向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发送的业务连接指令为振铃信令。
在步骤S419中,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向视频通信服务器47返回第三终端业务连接成功的消息。
在步骤S420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经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向会话功能管理实体43发送第三终端加入业务连接的消息。
在步骤S421中,会话功能管理实体43向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发送第三终端加入业务连接的消息。
在步骤S422中,视频通信服务器47向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发送切换请求。
当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收到切换请求时,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45切换至后台。
在步骤S423中,三方会话建立成功。
在三方会话建立成功后,视频通信服务器47为音视频流提供中继转发。
第一终端的视频流经用户面功能实体42发送至第二终端41,同时,经用户面功能实体42、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视频通信服务器47被转发至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第二终端的视频流经用户面功能实体42发送至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同时,经用户面功能实体42、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视频通信服务器47被转发至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48。第三终端的视频流经视频通信服务器47、网络开放功能实体46、用户面功能实体42发送至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44和第二终端41。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频通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挂起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挂起请求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第一会话业务连接挂起;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返回完成挂起消息,所述完成挂起消息中包含有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之后,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信令连接之前,还包括:
向网络开放功能实体发送加入三方会话请求;
响应于所述网络开放功能实体返回的允许加入消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建立信令连接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功能实体转发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出的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
向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修改三方会话的对端的指令,以使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修改会话的对端;
向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发送建立业务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受业务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返回的接受业务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之后,还包括:
向网络开放功能发送第三终端已加入三方会话的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发送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
7.一种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所述视频通信服务器是依据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后发出三方会话的参数,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响应于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通话状态建立一对多转发的结果,向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已使所述视频通信服务器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发送的三方会话的参数设定三方通话状态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挂起请求;
根据所述挂起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进行交互,将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建立的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挂起;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发送完成挂起消息,所述完成挂起消息中包含有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通话状态建立一对多转发的结果步骤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发送恢复挂起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终端恢复第一会话的业务连接。
10.一种三方会话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频通信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三方会话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以及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
信令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信令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发送建立三方会话的参数,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实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所述三方会话的参数包含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识别码、接入三方会话的口令码以及三方会话的媒体流地址;
业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三方会话的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与所述第三终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业务连接,从而建立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三方会话。
CN201910790308.3A 2019-08-26 2019-08-26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93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0308.3A CN11049302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0308.3A CN11049302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023A true CN110493023A (zh) 2019-11-22
CN110493023B CN110493023B (zh) 2021-05-11

Family

ID=6855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0308.3A Active CN11049302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0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637A1 (en) * 2002-04-30 2004-10-14 Uday Dod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accessing three-party calling functions
CN102480574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方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72713A (zh) * 2013-11-12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188039A (zh) * 2015-06-16 2015-1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45741A (zh) * 2015-09-28 2016-01-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5872942A (zh) * 2015-01-22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多方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7404457A (zh) * 2016-05-19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方通话会议中的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198908A1 (en) * 2016-11-23 2018-07-12 Global Tel*Link Corporation Utilizing sip messages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a remote terminal in voip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637A1 (en) * 2002-04-30 2004-10-14 Uday Dod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accessing three-party calling functions
CN102480574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方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72713A (zh) * 2013-11-12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872942A (zh) * 2015-01-22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多方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5188039A (zh) * 2015-06-16 2015-1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45741A (zh) * 2015-09-28 2016-01-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7404457A (zh) * 2016-05-19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方通话会议中的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198908A1 (en) * 2016-11-23 2018-07-12 Global Tel*Link Corporation Utilizing sip messages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a remote terminal in voip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023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6915B (zh) 即时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06025106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WO2008122219A1 (fr)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ermettant d'effectuer la programmation d'un service de communication
JP2000090029A (ja) 不連続な端末移動性および前記移動性に関連付けられた遠隔ユ―ザ登録を備えた通信ネットワ―クシステム
CN106470194A (zh) 网络电话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29553A (zh) 电话会议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2062052A1 (zh) 基于呼叫中心的排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115233A (zh) 移动通信客户端与客户端通信服务器及通信实现的方法
CN105307227A (zh)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6101528A (ja) ループ通信チャネルの検出
CN104683402B (zh) 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683728B (zh) 建立视频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93022B (zh) 一种三方会话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37079B (zh) 一种5g网络通信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CN110505355A (zh) 一种建立三方通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05356B (zh) 通话建立方法和通话建立系统
CN103581452B (zh) 一种通过cdma移动终端进行电话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93023A (zh)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81450A (zh) 一种群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493737B (zh) 一种建立三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JPH10190838A (ja) 呼接続方法
JP4508755B2 (ja) Sipに従っ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
US20030091161A1 (en) Dictation memo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162563B (zh) 集群系统用户管理方法与服务器
CN101924837A (zh) 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业务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