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9364A -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9364A
CN110489364A CN201910704592.8A CN201910704592A CN110489364A CN 110489364 A CN110489364 A CN 110489364A CN 201910704592 A CN201910704592 A CN 201910704592A CN 110489364 A CN110489364 A CN 110489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terface
output
power suppl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45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45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9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9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9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8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RS232C lin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所述输出设备,包括:输出组件,用于基于内容信号进行显示;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能够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或供电传输状态,或者,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显示;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Description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输出设备为可以用于输出信息或信号的电子设备,包括:输出组件及与输出组件连接的外围电路等。所述外围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与输出组件供电相关的供电模组,和/或,与输出设备的内容信号提供相关的信号处理模组等。
相关技术中,输出设备的结构复杂、硬件成本高,另一方面与外部设备连接时,具有连接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出设备,包括:
输出组件,用于基于内容信号进行输出;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能够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或供电传输状态,或者,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输出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分别与所述输出组件和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和/或,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口。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处理模组,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和/或,
所述处理模组,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外壳,形成容置腔,且在所述外壳第一表面具有开口;
所述输出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输出组件的显示面通过所述开口显露;
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分成两组,分布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表面的相反端,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和/或,
所述传输接口的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一边缘,且所述传输接口中的第一接口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或,所述传输接口中的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二接口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二边缘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缘。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其中,所述传输接口的状态,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单独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其中,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基于所述内容信号,控制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输出设备具有的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
和/或,
所述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其中,第二接口不同于第一接口。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和/或,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未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非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二类设备,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非输出状态。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
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除了包含输出组件以外,还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此处的至少两个相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既可以单独支持供电传输、单独支持数据传输,也可以同时支持供电传输及信号传输;如此,一个输出设备在不用其他类型的传输接口的情况下,就能够通过这至少两个相同类型的传输接口获得供电,同时获取进行显示的内容信号,可以减少输出设备所包含的接口的类型和接口的数目,从而简化输出设备的结构,并降低输出设备的硬件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输出设备具有相同类型的传输接口,在进行这些传输接口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时,不用再区分连接线材,简化了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设备,包括:
输出组件110,用于基于内容信号进行显示;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所述传输接口120,能够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或供电传输状态,或者,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所述传输接口120,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110进行显示;
所述传输接口120,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110,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所述输出设备可为各种类型的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输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
所述输出组件110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此时,所述内容信号包括:显示信号;
音频组件,用于音频输出;此时,所述内容信号包括:音频信号;
气味挥发组件,用于气味输出控制;此时,所述内容信号包括:气味挥发的控制信号;
灯光组件,用于输出灯光,例如,该灯光组件可包括氛围灯等,此时所述内容信号包括:灯光控制信号。
所述显示组件可为各种显示技术制作而成的显示屏,具体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液晶显示面板输出组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输出组件;
电子墨水显示面板;
等离子显示面板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具体如,此处的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可为属于同一种接口的同一型号的接口。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可具体包括:2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3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或3个以上的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
在一些情况下,2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的状态关联设置,其中一个传输接口120的状态,会限制另一个传输接口120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可包括2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就能够满足输出设备供电需求和显示需求,但是能够确保输出设备的传输接口120数最少,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硬件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可包括3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其中,一个传输接口120作为另外两个传输接口120的备份接口,如此,当其中一个接口异常时,输出设备还可以基于正常的其他两个传输接口120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类型的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可以集中分布在所述输出设备上,也可以间隔分布在所述输出设备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包含有至少两个类型接口后,就不再需要其他供电接口或者信号接口,此处的接口都是指的是有线接口,通过线缆连接才能工作的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传输接口120可以连接一个所述外部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传输接口120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传输接口120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传输接口120处于供电传输状态;
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传输接口120同时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和供电传输状态,此时,该传输接口120既可以用于供电,也可以用于信号传输。
在本公开中,所述信号至少包括可供输出组件110进行显示的内容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还可包括:控制输出组件110显示状态和/或显示参数的显示控制信号等。
所述传输接口120在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可以用于向输出组件110提供显示供电,也可以将输出设备多余的电量提供给外部设备。
在本实施中,所述外部设备为与所述输出设备独立的设备,此处的外部设备并非是所述输出设备的附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设备进入到工作状态后,至少两个所述传输接口120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所述供电传输状态,且所述传输接口120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的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的耗电。若至少两个所述传输接口120从外部设备接收的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所需的耗电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中的至少一个传输接口120可以向外部设备供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120在进入到所述供电传输状态之后,会通过与外部设备进行供电传输协商的信息交互,从而协商出所述输出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都支持的供电信号的信号参数,然后基于协商的信号参数进行供电传输。如此,所述输出设备自身就不用配置供电适配器了,从而简化了所述输出设备的设备结构,节省了硬件成本。
与此同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中,所述输出设备包含的传输接口120为同类型的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由于是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如此,输出设备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可以使用相同的线材,从而无需向现有输出设备一样,由于存在多种接口,需要提供不同的线材进行适配,而且线材插拔的过程中不能够混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120既可以用于信号传输,也可以用于供电传输,从而不再区分不同的接口;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区分接口类型进行线材的插拔。
总之,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包含的传输接口120为同类型的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且这些传输接口120一方面可以用于供电,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如此,该输出设备就不需要区分专门的供电接口和数据接口,且这些传输接口120的类型相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及输出设备当前的放置状态,将其中一个传输接口120用于连接供电的外部设备,另一个传输接口120用于连接提供信号的外部设备;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如此,相对于其他不同类型的接口设置在输出设备的不同位置,如此用户仅能选择对应位置的传输接口120实现某一种功能。
由于各个传输接口120是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且支持相同的状态,因此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传输接口完成指定功能,而不用采用特定类型的接口来完成;故实现了利用不同位置处的传输接口进行不同功能完成的互换。
此外,由于该输出设备包含的传输接口120是同一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在输出设备在启动等场景下,对传输接口120的初始化配置时,无需分别获取多种类型传输接口120的初始化配置,能够简化输出设备对传输接口120的初始化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输出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130,分别与所述输出组件110和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中第一接口121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110的状态,和/或,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中第二接口122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接口122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口121。
所述处理模组130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所述处理模组130包括的处理器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130可包括:
功率传输(Power Delivery,PD)控制器;
显示微控制器(Scalar)。
其中,所述PD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供电传输,例如,控制所述传输接口120的供电传输状态下,供电方向和/或供电参数。所述供电参数包括:供电电压值、供电电流值、供电功率值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输出状态和非输出状态,在输出状态下,所述输出组件被使能,能够输出,例如,显示输出、音频输出、灯光输出和/或震动输出等。在所述非输出状态下,所述输出组件去使能,不能够输出。
例如,当所述输出组件为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在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被点亮能够基于显示信号进行显示,在所述非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熄灭,不能够基于显示信号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的处理模组130可包括:第一子模组和第二子模组;所述第一子模组可为能够控制传输接口120的状态的处理器件,所述第一子模组的供电可以由所述输出设备内的电池供电。此处,所述第一子模组可为一个微功耗的处理器件,如此,所述第一子模组,在输出设备的所述传输接口120没有接受到外部设备的供电时,依然能够工作,从而控制输出设备所包含的传输接口120的状态,和/或,输出设备的状态。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包括第一接口121和第二接口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21可为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接口122可为第一接口121之外另一个传输接口120。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的状态可包括:单独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同时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和信号传输状态。
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按照供电划分和内容信号提供,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类设备,即为数据源端,能够像所述输出设备提供内容信号;
第二类设备,为不能提供内容信号的设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所述第二类设备包括:数据宿端。该数据宿端为能够接收输出设备的投屏信号等,能够被输出设备投屏;
第三类设备,即电流源端(Source),能够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第四类设备,即电流宿端(Sink),需要输出设备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外壳,形成容置腔,且在所述外壳第一表面具有开口;所述输出组件110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输出组件110的输出面通过所述开口显露;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分成两组,分布在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的相反端,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例如,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外壳,形成容置腔,且在所述外壳第一表面具有开口;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通过所述开口显露;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120分成两组,分布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表面的相反端,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110通过第一表面的开口显露,而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分成两组之后排布在第二表面的两端,如此,不管输出设备处于何种状态,都有一组传输接口120方便用户插拔。
例如,显示面板通过第一表面的开口显露,而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分成两组之后排布在第二表面的两端,如此,不管输出设备处于何种状态,都有一组传输接口120方便用户插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至少两个传输接口120的数量为2时,则一组所述传输接口120的数量为1个;当至少两个所述传输接口120的数量为2以上时,则至少一组所述传输接口120的数量为2个。当所述传输接口120的数量为偶数个时,可选为每一组所述传输接口120的数量相同。且一组所述传输接口120集中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120的第一接口121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一边缘,且所述传输接口120中的第一接口121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
和/或,
所述传输接口120中的第二接口122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二接口122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二边缘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方面,第一接口121和第二接口122分布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位置处,如此,方便用户插拔线材;另一方面,接口插拔方向垂直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如此方便线材插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120包括:USB-C接口。
若所述传输接口120为USB-C接口,即所述输出设备上会设置至少两个USB-C接口;而USB-C接口能够支持供电传输和/或信号传输。
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输出状态和非输出状态。
所述处理模组,用于执行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展示的显示设包括:
显示面板;此处的显示面板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输出组件,例如,音频组件等,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显示面板。
显示微控制器,与显示面板连接,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状态和显示,再例如,将显示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供处于显示状态下的显示面板显示;
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均为USB-C接口,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传输接口,均单独支持供电传输状态、单独支持信号传输状态,且也支持同时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和供电传输状态。供电传输状态又支持向外供电和向内供电的两个供电方向。向内供电为向输出设备进行供电,向外供电为由输出设备向外部设备供电;该显示微控制器可为前述处理模组的组成结构。
与USB-C 1接口连接的复用器1及PD控制器1,用于控制USB-C 1接口的状态,同时与USB-C 1接口交互供电信号和显示信号;显示信号可以传输到显示微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
与USB-C 2接口连接的复用器2及PD控制器2,用于控制USB-C 1接口的状态,同时与USB-C 2接口交互供电信号和显示信号;显示信号可以传输到显示微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
电压转换电路1,与复用器1及PD控制器1,可用于对USB-C 1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或加压,例如,可以对USB-C 1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如此,在外部设备供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升压降低供电电流,从而降低供电电流自身的功耗。
电压转换电路2,与复用器2及PD控制器2,可用于对USB-C 2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或加压,例如,可以对USB-C 2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如此,在外部设备供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升压降低供电电流,从而降低供电电流自身的功耗。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和电压转换电路2都可为升压(boost)电路和降压(buck)电路。
在图3所示的输出设备中,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连接的电压转换电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连接的电压转换电路可相同,如此,可以使得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等多个传输接口共用一个电压转换电路,简化电路结构。
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展示的显示设包括:
显示面板;此处的显示面板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输出组件,例如,音频组件等,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显示面板。
显示微控制器,与显示面板连接,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状态和显示,再例如,将显示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供处于显示状态下的显示面板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微控制器具有连接键盘等外部输入设备的外设接口;该显示微控制器可为前述处理模组的组成结构。
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均为USB-C接口,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传输接口,均单独支持供电传输状态、单独支持信号传输状态,且也支持同时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和供电传输状态。供电传输状态又支持向外供电和向内供电的两个供电方向。向内供电为向输出设备进行供电,向外供电为由输出设备向外部设备供电;
与USB-C 1接口连接的复用器1及PD控制器1,用于控制USB-C 1接口的状态,同时与USB-C 1接口交互供电信号和显示信号;显示信号可以传输到显示微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例如,复用器1及PD控制器1与显示微控制器之间,建立有集成电路总线(I2C)可用于显示信号传输;
与USB-C 2接口连接的复用器2及PD控制器2,用于控制USB-C 1接口的状态,同时与USB-C 2接口交互供电信号和显示信号;显示信号可以传输到显示微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例如,复用器2及PD控制器2与显示微控制器之间,建立有集成电路总线(I2C)可用于显示信号传输;
电压转换电路1,与复用器1及PD控制器1,可用于对USB-C 1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或加压,例如,可以对USB-C 1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如此,在外部设备供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升压降低供电电流,从而降低供电电流自身的功耗。
电压转换电路2,与复用器2及PD控制器2,可用于对USB-C 2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或加压,例如,可以对USB-C 2接口从外部设备接受的电压进行升压,如此,在外部设备供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升压降低供电电流,从而降低供电电流自身的功耗。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和电压转换电路2都可为升压(boost)电路和降压(buck)电路。在图4所示电压转换电路可以采用SY9228芯片。
在图4所示的输出设备中,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连接的电压转换电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连接的电压转换电路可相同,如此,可以使得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等多个传输接口共用一个电压转换电路,简化电路结构。
在图4所示的输出设备中,电压转换电路1分别连接了开关11、开关12及开关13;电压转换电路2分别连接了开关21、开关22及开关23。
同时电压转化电路1和电压转换电路2之间通过开关12及开关21也建立有连接,如此,在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一起向输出设备供电时,或者,一个向输出设备供电,一个向外部设备供电时,协商彼此的升压降压幅度,从而确保输出设备获得电压在安全电压范围内,向外部设备提供的电压为输出设备当前可提供的电压。
PD控制器1通过开关13向输出设备提供系统供电,而输出设备的系统供电为输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所需的供电。PD控制器2通过开关23向输出设备提供系统供电,而输出设备的系统供电为输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所需的供电。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其中,所述传输接口的状态,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单独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其中,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基于所述内容信号,控制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输出设备可为包含显示组件、音频组件、灯光组件等至少其中一种输出组件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中,但是可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在进入到所述供电传输状态之后,会通过与外部设备进行供电传输协商的信息交互,从而协商出所述输出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都支持的供电信号的信号参数,然后基于协商的信号参数进行供电传输。如此,所述输出设备自身就不用配置供电适配器了,从而简化了所述输出设备的设备结构,节省了硬件成本。
与此同时,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设备中,所述输出设备包含的传输接口为同类型的至少两个传输接口,由于是同类型的传输接口,如此,输出设备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可以使用相同的线材,从而无需向现有输出设备一样,由于存在多种接口,需要提供不同的线材进行适配,而且线材插拔的过程中不能够混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接口既可以用于信号传输,也可以用于供电传输,从而不再区分不同的接口;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区分接口类型进行线材的插拔。
总之,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包含的传输接口为同类型的至少两个传输接口,且这些传输接口一方面可以用于供电,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如此,该输出设备就不需要区分专门的供电接口和数据接口,且这些传输接口的类型相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及输出设备当前的放置状态,将其中一个传输接口用于连接供电的外部设备,另一个传输接口用于连接提供信号的外部设备;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如此,相对于其他不同类型的接口设置在输出设备的不同位置,如此用户仅能选择对应位置的传输接口实现某一种功能。
由于各个传输接口是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且支持相同的状态,因此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传输接口完成指定功能,而不用采用特定类型的接口来完成;故实现了利用不同位置处的传输接口进行不同功能完成的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相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可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为泛指,可为所述传输接口中任意一个传输接口。
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输出设备具有的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
和/或,
所述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其中,第二接口不同于第一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设备的工作状态,决定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该外部设备的类型可为以下至少之一:
电流源端、电流宿端、信号源端和信号宿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同时可以划分到上述4个类型中的多个中。例如,有的设备既可以向输出设备提供电流,同时还可以提供向输出设备提供显示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可为各种类型的输出设备,例如,所述输出设备可为包括:显示组件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组件至少包括: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的状态可包括:前述的显示状态和非显示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决定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
例如,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设备,则输出设备控制输出组件进入到输出状态,若输出设备为不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设备,则输出设备控制输出组件维持非输出状态。
输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会产生能耗,而该能耗需要传输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传输接口来提供。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
和/或,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
在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显示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传输接口有接收到足够的供电,则输出设备控制显示面板进入到显示状态下,如此,处于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能够基于第一类设备提供的显示信号进行显示。
当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二类设备时,则需要进一步结合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控制显示面板的状态。
同样地,所述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也可以为前述第一类设备至第二类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若当前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一类设备,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需要看当前所述输出设备是否从外部设备获得了所需供电;例如,若获得了所需供电,则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入到显示状态,否则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维持在非显示状态。
具体如,所述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
如果,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但是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是提供显示信号是第一类设备时,且当前输出设备获得了足够的电能,则会输出设备会启动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显示面板进入到显示状态,以基于第二接口从所述第一类设备所接收的显示信号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未接收到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二类设备,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
此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都是不提供显示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
或者,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
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利用外部设备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
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可为第三类设备或第四类设备。
第三类设备可为:能够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三类设备,会获取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该供电能力可以在输出设备与所述第三类设备进行供电握手阶段获取到。
所述供电能力可以通过第三类设备的供电功率来表示。
具体如,当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小于所述输出设备当前所需电力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输出设备进行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等于所述输出设备当前所需电力时,则所述第二接口可以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而不用非得工作在向输出设备进行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当前所需电力时,则所述第二接口可以工作在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传输状态,也可以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或者,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若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输出设备所需供电,说明当前输出设备可以获得足够的供电,而且还能够向其他外设备供电,和/或,为输出设备内部的电池进行蓄能。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虽然大于输出设备所需供电,但是可能接近第三类设备的极限供电能力,若第三类设备长期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有加速第三类设备老化的问题,故在本实施例中,即便第一接口所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依然可以控制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如此,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各自连接的外部设备可以共同承担对输出设备的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接口所连接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可以输出设备可以进一步与第三类设备协商,根据协商结果控制第二接口的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接口所连接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时,基于用户指示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
若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等于输出设备的所需供电,则此时第二接口可以连接第四类设备,即第二接口无需接收对输出设备的供电。但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输出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因为第一接口所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波动影响输出设备的显示和突然断电,会控制第二接口工作在从外部设备向输出设备供电的供电传输状态。
当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是不能够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时的第四设备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如此,才能使得所述输出设备正常工作。
总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和/或第二接口的状态,都与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关联的。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处于默认的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若检测到一个传输接口有外部设备接入,该传输接口就视为第一接口;
识别该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识别到第一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向输出设备供电的第三类设备;
进一步识别第三类设备的子类别;第三类设备可包括:第一子类别设备、第二子类别设备及第三子类别设备。第一子类别设备可为供电方向向外输出的A类设备,且供电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为15V。
第二子类别设备可为供电方向仅能向外部设备供电的C类设备,且供电电压小于第二阈值。例如,所述第阈值可为20V。
第三子类别设备可为供电方向同时包含向输出设备供电,也可以由输出设备向外部设备供电的双供电方向设备,且供电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第三类设备的供电方向为向外部设备供电,则输出设备能够接受到第三类设备提供的电能。
由于第三类设备为第一类子设备,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供电能力小于输出设备所需供电,则控制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第三类设备为第二类子设备及第三类子设备时,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供电能力等于或大于输出设备所需供电,则第二接口可处于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若检测到第二接口有外部设备接入,识别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若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为第三类设备,输出设备开启,且进入输出组件的非显示状态的省电模式。
若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为提供内容信号和需要输出设备供电的设备,输出设备开启,且输出组件进入显示状态,由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提供输出设备的供电。
若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为具有双向供电的设备,控制输出设备开启,且输出组件进入显示状态,由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同时向输出设备供电;或者,输出设备开启,输出组件进入显示状态,由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进行输出设备的供电,并同时向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供电。
识别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为不能向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四类设备;识别第二接口所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向输出设备提供所需供电的第三类设备,输出设备开启,否则输出设备关闭。
第一接口所连接的为第四类设备,第二接口未连接外部设备或者连接了第四类设备,输出设备物供电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一个示例:
示例1:
本示例提供一种双USB-C接口口双向PD传输显示设备,这种显示设备不带适配器,不带电源板,具有两个USB-C接口,分别分布在显示设备的左右端,这两个USB-C接口功能相同,既可接受外接USB-C接口设备提供的10至100w电源输入,也支持对外最高65w电源输出,同时具有显示信号传输功能。
该显示设备默认两端USB-C接口为接受(sink)端,在外部设备时,先受外部设备提供的5V电压进行握手,激活逻辑电路,然后显示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PDO协商,以彼此能达到一致的最大供电功率PDO进行协商。同时显示设备的PD IC和scalar对外部设备种类加以判断,根据一端接入外部设备的种类来决定显示设备另一端的USB-C接口的行为以及供电能力。
图3和图4示可为该显示设备的电路框图。具有两个USB-C接口,分别分布在显示设备的左右端,这两个USB-C接口功能相同,既可接受外接USB-C接口设备提供的10~100w电源输入,也支持对外最高65w电源输出,同时具有显示信号传输功能。
该显示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默认两端USB-C接口为接受端,在外部设备时,先受外部设备提供的5V电压进行握手,激活逻辑电路,然后显示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彼此能达到一致的最大供电功率(Power Delivery Output,PDO)进行供电。同时显示设备的PD集成电路(IC)和显示微显示设备(scalar)对外部设备种类加以判断,根据一端接入外部设备的种类来决定显示设备另一端的USB-C接口的行为以及供电能力如外部设备最大PDO为20V且5A,显示设备的PDO中也有该规格,则以这组PDO进行协商,外部设备以20V给显示设备供电,实际耗电电流大小则根据负载状态而定。
如果显示设备识别到一端接口USBC-1接入的设备为无显示信号仅有PD传输的设备,则将其定义为仅有供电能力的设备。同时根据对外部设备是否具有直流电流(ConstantCurrent,CC)协商、供电能力大小、供电方向加以判断。
第1种:若外部设备1无CC协商,仅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小于15V,显示设备仅接受这类设备供电,且将另一端USB-C接口定义为接受端,使另一端接口不能往外供电。
第2种:若外部设备1有CC协商,仅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包含20V,显示设备仅接受这类设备供电,且将另一端USB-C接口定义为source端,使另一端接口可往外供电。
第3种:若外部设备1有CC协商,可双向传输电压,输出电压包含20V,显示设备仅接受这类设备供电,且将另一端USB-C接口定义为源(source)端,使另一端接口可往外供电。
所述的显示设备另一端可往外供电时,供电能力根据一端所接供电电源来决定,具体如表1所示。
显示设备如果判断连接了上述任意一种设备,则可进行开机,进入睡眠状态。此时如果检测USB-C 2接口有接入设备2,则根据是否有显示信号传输、PD传输来判断接入设备2的类型。
若外部设备1为上述3种中的任意一种,外部设备2无显示信号传输,显示设备此时能开机进入睡眠,但是无画面显示。此时显示设备同时接受USB-C1接口和USB-C 2接口外部设备的供电。
若外部设备1为上述3种中的任意一种,外部设备2仅有显示信号传输,此时显示设备能开机正常显示画面,显示设备由USB-C 1接口外部设备供电。
若外部设备1为上述第1种,外部设备2有显示信号传输且有双向功率传输(PD),此时显示设备能开机正常显示画面,显示设备同时接受USB-C 1接口和USB-C 2接口外部设备的供电。
若外部设备1为上述第2种或第3种的外部设备,外部设备2有显示信号传输且有双向PD,此时显示设备能开机正常显示画面,USB-C 1接口外部设备给显示设备供电,同时通过显示设备给外部设备2供电。
如果显示设备仅识别到一端接口USBC-2接入的设备2为有显示信号且有PD传输的设备,则将外部设备2定义为NB/PC,定义USB-C 1接口为接受端,此时显示设备由NB/PC供电,开机能正常显示画面。若此时USB-C 1接口外部设备:
如果检测到接入的设备1为供电设备,则根据上述逻辑123重新判断PD方向。
如果检测到接入的设备1为有显示信号且有PD传输的设备,此时显示设备仍然显示设备2的画面内容,同时接受设备1和设备2供电。
如果检测到接入的设备1为其他设备,则仍然显示设备2的画面内容,仅接受设备2供电。
如果显示设备接入的非上述情况,则显示设备不能正常开启显示。
表1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公开任意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本公开任意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公开任意实施例公开的设备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设备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出设备,包括:
输出组件,用于基于内容信号进行输出;
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能够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或供电传输状态,或者,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设备,其中,所述输出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分别与所述输出组件和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和/或,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模组,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和/或,
所述处理模组,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出设备,其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外壳,形成容置腔,且在所述外壳第一表面具有开口;
所述输出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输出组件的显示面通过所述开口显露;
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分成两组,分布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表面的相反端,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和/或,
所述传输接口的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一边缘,且所述传输接口中的第一接口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或,所述传输接口中的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二接口的接口插拔方向向外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二边缘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缘。
5.一种输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其中,所述传输接口的状态,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独工作在信号传输状态、单独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同时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和所述供电传输状态;
其中,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所述信号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内容信号传输给所述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所述传输接口,工作在供电传输状态时,能够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电能并提供所述输出组件,或者,能够用于向外部设备提供供电;
基于所述内容信号,控制输出组件进行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输出设备具有的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和/或,所述控制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的状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其中,第二接口不同于第一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能够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和/或,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提供内容信号的第二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类型,控制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有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类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未接收到所需供电,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非输出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第二类设备,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处于非输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所连接外部设备的类型,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同类型的传输接口中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
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不能向所述输出设备供电的第四类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处于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向所述输出设备提供供电的第三类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控制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三类设备的供电能力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一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大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小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设备供电等于所述输出设备所需供电,控制所述第二接口工作在接受外部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传输状态。
CN201910704592.8A 2019-07-31 2019-07-31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489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592.8A CN110489364A (zh) 2019-07-31 2019-07-31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592.8A CN110489364A (zh) 2019-07-31 2019-07-31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9364A true CN110489364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4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4592.8A Pending CN110489364A (zh) 2019-07-31 2019-07-31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936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417A (zh) * 2019-12-30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3035102A (zh) * 2019-12-25 2021-06-25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装置和显示屏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590A (zh) * 2009-09-27 2011-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通讯接口进行供电的方法、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5718011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接口供电系统
CN107636676A (zh) * 2016-08-25 2018-01-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
CN109935221A (zh) * 2019-01-26 2019-06-25 深圳市松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type-c全功能接口的显示器驱动板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590A (zh) * 2009-09-27 2011-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通讯接口进行供电的方法、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5718011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接口供电系统
CN107636676A (zh) * 2016-08-25 2018-01-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
CN109935221A (zh) * 2019-01-26 2019-06-25 深圳市松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type-c全功能接口的显示器驱动板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102A (zh) * 2019-12-25 2021-06-25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装置和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13035102B (zh) * 2019-12-25 2023-06-16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装置和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11176417A (zh) * 2019-12-30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1176417B (zh) * 2019-12-30 2022-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1951B (zh) 基于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外接设备及供电系统
JP5468722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10231861A (zh) 用于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89364A (zh) 输出设备及输出设备控制方法
CA2664412A1 (en) Standby saver
JP2003509763A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補助装置に対してコンピュータのバスシステムを介して電源を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00460951B1 (ko) 호스트에 의해 전원제어가 가능한 프린터
EP2757441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573674A (zh) Led显示控制芯片
CN110297444B (zh) 一种借WiFi模块的已编程单片机
JPH04260916A (ja)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KR101490399B1 (ko) 도난 및 파손 방지를 위한 다층구조 멀티 태블릿 pc용 충전함 시스템
KR940001686B1 (ko) 복수의 기억장치를 구비한 컴퓨터 시스템
CN217133691U (zh) 一种无影灯无线终端控制板
CN206671949U (zh) 一种具备性能增强功能的电源适配器组件
CN207471175U (zh) 一种调光灯丝灯
CN1312817C (zh) 电流诱导型开关装置
CN218820146U (zh) 台灯
CN104423278A (zh) 移动供电终端及其供电方法
CN220020274U (zh) 一种切换电路以及切换设备
CN103970244B (zh) 电子装置以及电源管理方法
CN207316528U (zh) 一种智能灯泡
CN211264128U (zh) 一种基于振动的触感电路
CN217334603U (zh) 一种集线器
CN218240791U (zh) Kvm调试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