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462A -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462A
CN110476462A CN201880022542.5A CN201880022542A CN110476462A CN 110476462 A CN110476462 A CN 110476462A CN 201880022542 A CN201880022542 A CN 201880022542A CN 110476462 A CN110476462 A CN 110476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ing
transmission power
base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maximum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5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462B (zh
Inventor
布赖恩·亚历山大·马丁
申·霍恩格·翁
马丁·沃里克·贝亚勒
内山博允
若林秀治
津田信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multi hop networks, e.g.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基站通信。中继设备包括: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向基站发送信号;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从基站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电路。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该发送器电路组合以用于:选择终端设备用于与中继设备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关的链路信息;向通信设备通知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终端选择实际传输功率,并以不大于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Description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被配置为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在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中继信号的中继设备。本申请要求欧洲专利申请号17164263.0的巴黎公约优先权,其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的目的是一般性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目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本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范围以及在提交时并不以其他方式视为现有技术的那些描述的方面既不明示也不暗示地确认为是针对本发发明的现有技术。
诸如那些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体系结构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支持复杂的服务,诸如即时消息、视频呼叫以及高速因特网接入。例如,利用LTE系统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诸如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之类的高数据速率应用,这些应用先前仅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因此,部署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并且期望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接入网络的地理位置)迅速增加。然而,尽管第四代网络可以支持来自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计算机的设备的高数据速率和低延时的通信,但是预期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将需要支持来往更宽范围的设备的通信,包括降低复杂度的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可穿戴设备、需要很少或不需要移动性的设备、高分辨率视频显示器和虚拟现实耳机。这样,支持这样宽范围的通信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可以代表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挑战。
在无线和移动通信领域活动的人员感兴趣的当前技术领域称之为“物联网”或简称之为IoT。3GPP已经提出开发使用LTE或4G无线接入接口和无线基础设施来支持窄带(NB)-IoT的技术。预期此类IoT设备是低复杂度且廉价的设备,其需要相对低带宽数据的不频繁通信。还预期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中存在需要得到支持的非常大量的IoT设备。此外,这样的NB-IoT设备可能部署在室内和/或远程位置,使得对无线电通信提出挑战。还预期这些挑战可以应用于新一代无线电信系统,诸如实现诸如第5代(5G)或新无线电(NR)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那些系统。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可以帮助解决或减轻上述讨论的一些问题。
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前面的段落是以总体介绍的方式提供的,并不旨在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以及其他优点。
附图说明
因为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考虑时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因此将容易地获得本公开内容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移动电信系统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使用中继节点的D2D通信的示例;
图3示出了其中远程可穿戴设备可以使用通信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与eNodeB通信的示例场景;
图4是包括中继节点、基站和终端设备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中继节点的方法的框图;
图6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框图;
图7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基站的方法的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通信系统和中继节点
图1提供了示出根据LTE原理操作的移动电信网络/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的示意图,该移动电信网络/系统可以适于实现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的各种元件和它们各自的操作模式是公知的,并且在由3GPP(RTM)主体管理的相关标准中定义,并且还在关于该主题的许多书籍中描述,例如Holma H.&Toskala A[1]。应当理解,下面没有具体描述的电信网络的操作方面可以根据任何已知技术来实现,例如根据相关标准。
网络100包括连接到核心网络102的多个基站101。每个基站提供覆盖区域103(即小区),可以向该覆盖区域103内的通信设备104和从该通信设备104传送数据。经由无线电下行链路将数据从基站101传输到其各自覆盖区域103内的通信设备104。数据经由无线电上行链路从通信设备104传输到基站101。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是使用经许可由网络100的运营商独占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来进行的。核心网络102经由相应的基站101路由去往和来自通信设备104的数据,并且提供诸如认证、移动性管理、计费等功能。通信设备也可以称之为移动台、用户装置(UE)、用户设备、移动无线电等。基站还可以称之为收发机站/基础设施设备/NodeB/eNodeB(简称eNB)/gNodeB等。
诸如根据3GPP定义的长期演进(LTE)体系结构布置的那些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用于无线电下行链路的基于正交频分调制(OFDM)的接口(所谓的OFDMA)和用于无线电上行链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方案(SC-FDMA)。
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包括中继节点,以试图扩展由网络提供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以到达以其他方式在移动通信网络范围之外的通信设备,或者提高终端和基站之间成功传输的比率。由于减小终端的传输范围,中继节点还允许减小在终端处的功耗。使用设备作为中继节点的其他益处包括更好的网络资源利用,因为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范围意味着资源可以在小区的不同区域中重复使用,更短的范围潜在地意味着较少的数据重传或重复,并且因为更短的范围意味着由于较低的传输功率而引起的较少干扰。被配置为充当中继节点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减少信令开销,因为例如移动性相关信令过程可以由中继节点代表连接到中继的远程UE来执行,而不是由每个单独的设备来执行。中继节点功能允许远程设备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识别和寻址,允许运营商控制服务质量,并提供端到端安全性,提供优于例如通过使用蓝牙已经可能实现的传统绑定的优点。远程UE(即通过中继设备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有时也可以称之为UE、终端、终端设备、移动设备、D2D设备等,并且可以是适合于使用中继设备的任何类型。同样地,中继设备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设备,诸如至少部分地作为中继节点操作的终端或UE、专用中继节点,至少部分地作为中继节点操作的基础设施设备(例如基站),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称为中继设备、中继、中继节点、中继UE等。
图2示出了包括具有覆盖区域202的eNodeB 201的示例网络。两个UE 203和204可以使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而彼此通信。为了与eNodeB 201通信,UE 203和204中的每一个与中继节点205通信,中继节点205然后将信号中继到eNodeB 201和中继来自eNodeB 201的信号。在图2的示例中,UE 203和204都在eNodeB 201的覆盖区域202内,因此信号不必为了覆盖目的而被中继。例如,UE 203和204可以是低功率设备,因此与直接跟eNodeB 201进行通信相比,与中继节点205进行通信消耗更少的功率(由于通信在更短的范围内)。
中继节点通常可以被定义为用于中继传输的无线无线电接入点,因此其不实现基站的所有功能。其通常不直接连接到核心网络,而是使用用于回程链路的无线接入(带内或带外)来与基站连接。
中继技术(例如,被配置为成充当中继的通信设备)通常是已知的,以提供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从基站接收信号并且用于将所接收的信号重传到UE的布置,或者提供用于接收从UE传输的信号以便重传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的布置。
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来提供回程链路。中继技术通常已知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从基站接收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再传输到UE的装置,或者提供一种用于接收从UE传输的信号以再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的装置。
窄带物联网与机器类型通信
在3GPP中,关于改进LTE无线接入接口以提供用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项目已通过协议[2]。该项目旨在改进室内覆盖,支持大量低吞吐量设备、低延迟灵敏度、超低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结构。这种设备的示例是智能仪表。已经提出NB-IoT通信系统支持仅180kHz的带宽,并且可以具有三种操作模式:
1.‘独立操作’,利用例如GERAN系统当前正在使用的频谱作为一个或多个GSM载波的替换;
2.‘保护频带操作’,利用LTE载波的保护频带内的未使用的资源块;
3.‘带内操作’,利用正常LTE载波内的资源块。
NB-IoT的目的之一是允许设备的成本尽可能低。这也是低复杂度机器类型通信(LC-MTC)的目的。LC-MTC终端设备(UE)还实现当前在3GPP中规定的新LTE特征。LC-MTC UE的主要特征是低复杂度(因此低成本)、覆盖增强和功耗降低。
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是可以使用NB-IoT或LC-MTC通信系统的设备的示例。在3GPP Rel.14中,关于LTE D2D通信,用于IoT和可穿戴设备的网络中继的进一步增强的研究项目已经获批[3],包括更适合于较低成本/复杂度(例如可穿戴)的设备的D2D的增强。本研究的第一阶段将评估场景和要求,旨在改进和更新当前目标。除此之外,已经同意中继技术将形成关于用于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未来工作的一部分。预期对LTE D2D做出的增强也将适用于这些5G系统。
中继节点的利用
经由中继间接连接到网络的预期益处之一是远程设备(例如,诸如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降低其功耗,因为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在到中继设备而不是到eNodeB的更短的范围内执行。对此的一个潜在实现将是利用类似于eMTC或NB-IoT的窄带信道用于中继链路。这将适合于经由中继发送(并且还可能接收)少量数据。另一种可能性是将蓝牙或Wi-Fi用于中继链路(侧链路)。
图3示出了其中远程可穿戴设备303可以使用通信设备305作为中继节点与eNodeB301通信的示例场景。该eNodeB 301具有远程可穿戴设备303和通信设备305位于其中的覆盖区域302。远程可穿戴设备303通过窄带链路311连接到通信设备305,并且通信设备通过常规链路312连接到eNodeB 301。远程可穿戴设备303可以是例如智能手表,而通信设备305可以是例如智能电话。智能手表的所有者也可以拥有智能电话,或者可选地,他们可以由各自的用户拥有。
作为Rel-15的3GPP研究项目的一部分[4],将为D2D侧链路引入MTC和NB-IOT中使用的一些概念。其中包括有限带宽的引入,例如类似于MTC的6个PRB(物理资源块)/1.4MHz带宽侧链路。除了与eNB的直接链路之外,具有有限接收器带宽(例如,支持LTE Cat-M)的UE还将支持用于侧链路的有限带宽。
因此,这种类型的UE不可以使用相同的接收器同时监视Uu(直接链路)和PC5(侧链路)。另外,不可能在侧链路上同时监视6个以上PRB(在此实例中)。
为了在远程UE 303(例如,有限带宽可穿戴设备)和中继UE 305(例如,Cat.1+智能电话)之间建立PC5连接,UE必须首先执行选择过程并建立PC5连接。根据Rel-13中的当前中继操作,远程UE对由一个或多个中继传输的D2DSS(设备到设备同步信号)执行测量,并且一旦满足标准(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高于阈值),则可以选择中继,并且可以建立PC5连接以执行D2D(设备到设备)通信。
向远程UE 303提供无线电资源池以执行各种D2D信号的接收。提供了D2DSS、D2D发现以及D2D侧链路数据和控制无线电资源池。由于远程UE 303的有限带宽,执行测量、同步、发现和通信的高效方法是必要的。
中继节点装置中的功率控制
目前,D2D传输被配置为使得远程终端以全功率传输其所有D2D传输,即,使用被配置为(经由广播信令)最大和恒定功率的网络。该技术选择由用于安全和紧急服务的D2D的历史设计支持,并且具体地用于经由中继支持网络覆盖之外的设备。虽然这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安全应用,但是对于其他情况,例如商业或可穿戴的情况,全传输功率的这种使用可能对设备的电池和设备周围的干扰水平具有不利影响,同时尤其在短距离处提供可能很少益处或没有益处。
然而,当前用于控制传输功率以改善功耗以及减少由传输设备引起的干扰的系统在闭环布置上中继。例如,闭环功率控制技术用于控制LTE PUSCH传输的传输功率。这种技术需要来自接收器的频繁反馈,使得发送器可以相应地调整每个传输的功率。虽然这种方法在更常规的环境中具有一些益处,但是它在D2D情况下的局限性更突出。例如,闭环控制系统将涉及反向链路中的高资源水平和控制信令开销,当应用于D2D情况时,这也将有过度耗尽远程和中继设备的电池的风险。
在Rel-13中,eNodeB可以为D2D UE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然而,所配置的传输功率仅用于减少在eNodeB的接收器处的干扰。它通常不是侧链路(PC5)上传输功率的最佳配置。特别地,功率可以高于被认为足以实现所设计的信噪比(SINR)的功率。即,仅D2D UE和eNodeB之间的路径损耗可能被考虑,而并不考虑监视中继终端和远程终端之间的连接,更不用说如何控制该链路的传输功率。
图4是移动通信系统400的示意性框图。该系统包括中继设备420、与移动通信网络一起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430、以及形成移动通信网络一部分的基础设施设备410(例如基站)。如图4所示的中继节点420、终端设备430和基础设施设备410中的每个包括发送器(或发送器电路)421、431、411;接收器(或接收器电路)422、432、412和控制发送器421、431、411和接收器422、432、412的控制器(或控制器电路)423、433、413。控制器423、433、413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例如微处理器、CPU或专用芯片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技术的布置中,远程通信设备/UE 430可以不总是包括发送器431,例如在远程UE 430是低功率可穿戴设备的场景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可以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技术来控制终端设备430向中继节点420传输信号的传输功率。即,远程D2D可以基于当前环境来调整其传输功率,但是没有闭环布置中所需的恒定反馈。为了提供这样的布置,提出了远程UE从中继节点接收其可以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的指示,然后远程UE可以决定实际使用哪个传输功率,只要它不超过最大传输功率。因此,D2D发送器可以在没有来自网络或中继的恒定反馈和指令的情况下调整其功率设置。
可以基于D2D(PC5)链路质量和/或Uu链路质量来设置与终端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终端,即其功率受到控制的发送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D2D信号的测量来设置其实际传输功率。例如,终端可以对从中继接收的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执行RSRP测量或类RSRP测量。因此,终端将能够使用测量结果定期地调整其传输功率,同时终端仅接收有限指令,即终端可以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如所期望的,该最大传输功率将实际上仅相对不频繁地更新,特别是与闭环布置相比,因此可以实现显著的开销节省。与恒定使用全功率和闭环控制机制相比,这又转化为降低的复杂度和电池消耗,并且与闭环机制相比,转化为降低的资源使用,而且与恒定使用全功率相比,这从下面的讨论中将是清楚的。
图5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中继节点的方法的框图。首先在S501,中继节点可以选择将由终端设备用于与中继设备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关的链路信息。然后,在S502,中继节点可以向通信设备通知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因此,终端可以选择不超过该最大值的实际传输功率,并且可以以实际传输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中继节点可以基于中继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或估计距离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例如,对于两者之间较长的距离,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可以与较短距离内的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相同或高于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在另外的示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有关的链路信息来估计距离。例如,中继可以使用路径损耗(实际传输功率与接收或测量功率之间的差)信息来估计到基站的距离。在另一示例或组合中,基站可以基于uU往返传播延迟来计算中继与基站之间的定时提前(TA)。基站可以利用电磁波(光)速度将传播延迟转换成距离,并且由此可以导出或估计中继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可以基于特定的可测量距离(例如,以m,km等为单位)、路径损耗(dB)或基于类别(例如,“近”、“中”或“远”或在从0到N测量的类别)来估计距离。
在另一示例中,中继节点可以基于中继与其他中继之间的距离或估计距离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例如,如果在中继终端附近没有其他中继通信,则中继终端和发送信号的终端不太可能对其他中继UE的信号造成干扰,因此可以使用更高的功率设置。另一方面,如果在中继终端附近存在当前进行通信的其他中继,则中继终端可以使用较低的传输功率,以便限制对其他中继终端的信号的干扰。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或估计距离的计算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或TA信息。为了识别中继终端周围的其他中继,可以使用发现信号或SLSS信号。如果中继终端检测到需要考虑一个或多个其他中继终端,则可以相应地设置中继终端的D2D设备的最大传输功率。对于中继终端周围的其他中继终端,它们还可以计算来自中继UE的干扰水平。如果干扰水平高于阈值(例如,由基站提供或预先配置),则这种另外的中继终端可以向基站和/或它们正遭受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的其他中继终端传输“干扰指示符”。基于该信息,基站可以采取适当的动作来减少干扰,例如改变资源池以使它们正交;或者指示干扰源中继来减少功率;或者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活动中继终端来减少它们的D2D相应终端所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参数。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指示与干扰源中继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切换到另一个中继UE,以停止干扰源中继的操作,以便帮助减少系统中的干扰。
例如,在小区边缘处使用较高传输功率的远程终端比在靠近基站处使用相同传输功率时更不可能对常规上行链路传输造成干扰。因此,通过至少部分地基于中继和基站之间的估计距离来设置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可以进一步增强功率控制(考虑对干扰水平的影响)。
因此,中继设备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个选择最大传输功率:用于中继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中继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继设备与另外其他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继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的链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在另一示例中,中继设备可以基于由基站向中继设备传输的中继功率信息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例如,基站可以基于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以及如果一个或两个设备相应地通知基站,则基于中继节点和终端设备)并且基于有助于设置该最大值的基站可用的任何其他信息,为中继节点设置最大传输功率。例如,基站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可能的组合使用以下信息:连接到基站的终端的数目、连接到中继的终端的数目、小区中存在的终端的数目、一个或多个终端或中继的位置信息、小区中的干扰水平、eNB处的上行链路测量、用于控制中继UE上行链路功率的闭环功率控制信息等。
关于向终端通知最大传输功率,其可以由中继显式地或隐式地配置。对于隐式通知,其可以例如基于来自中继的SLSS传输功率(即中继可以指示其传输功率,使得远程UE可以计算路径损耗)。然后SLSS传输功率可以例如用于设置远程UE的最大传输功率。
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配置终端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之外,中继节点还可以传输用于远程UE进行开环功率控制的附加信息。例如,它可以传输中继UE所使用的传输功率(例如用于SLSS、PBCH),以使终端能够如上所述地计算路径损耗。估计的路径损耗还可以用于计算要由远程终端确定和使用的实际传输功率,而SLSS传输功率可以用于终端的最大功率的隐式定义。该中继还可以传输在中继接收器处PC5(D2D)链路的干扰水平(例如,RSRQ)。该信息可以用于远程UE设置/计算最佳传输功率,例如试图满足中继UE的接收器处的信干噪比(SINR)。
现在转向远程终端,图6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框图。在S601,终端可以基于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来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如上所述,在一些具有附加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向终端显式地或隐式地通知最大功率。然后在S602,终端可以基于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然后,在S603,终端可以使用实际传输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以此方式,终端的传输功率可由中继和/或网络控制并有效地完成(cap),同时终端可以在所允许的功率范围内选择其认为是向中继发送信号的最适当功率设置的功率。
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传输功率的设置可以取决于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最大传输功率的程度(例如,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的配置)、取决于最大传输功率类别和操作模式(例如,紧密接近)的终端能力。例如,对于高功率终端(例如用于公共安全的终端),可以预期对其他中继终端/终端的干扰水平更高。因此,可能需要在允许的功率范围内适度增加功率的一些步骤(例如,斜坡上升)来尝试减轻对其他中继或群组UE的突然和/或意外干扰的风险。因此,终端将逐渐增加功率以试图识别或接近仍可维持可接受干扰水平的最高实际传输功率。另一方面,对于低功率终端(例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终端),干扰其他中继/组的风险可能较低,并且这种终端可以不使用“斜坡上升”方法来识别合适的实际传输功率。在一些情况下,中继节点可以提供指示“斜坡上升”特征是被启用还是禁用的设置。这种配置可以在每个资源池基础上,并且中继和终端组之间的良好设计的资源池分配可以帮助降低这种风险(例如,自组织网络“SON”)。在其他示例中,中继节点可以向干扰源UE提供高干扰的指示
在一些情况下,当远程终端使用最大功率或接近最大功率的传输功率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动作(如果有的话)。
在一个示例中,当远程终端在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限制之内时,这可以直接或经由中继报告给基站。例如,当选择的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在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时,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传输通知。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直接向基站传输通知和/或经由中继设备向基站传输通知来通知基站。虽然报告可以源自远程设备(例如,经由中继报告D2D链路的RSRP测量),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可以附加地或可选地源自中继(例如,当中继检测到来自远程设备的RSRP下降到低值时,由于远程终端已经达到其最大传输功率,但是它仍在远离中继终端)。
然后,终端可以(i)继续使用相同的功率而不超过最大值,(ii)从中继断开并连接到基站,(iii)从中继或网络接收新的最大功率设置(例如,由于在通知远程终端正在使用接近或处于最大功率的功率设置之后重新评估最大功率设置),和/或(iv)分配不同资源池以用于其传输(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传输功率设置)。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多种技术来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例如使用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i)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ii)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估计功率,(iii)从中继设备接收并向终端设备通知中继设备针对所述信号使用的传输功率的指示符,以及(iv)中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最大传输功率。
此外,一旦最大功率设置已被识别,终端就可以使用不同技术来设置实际传输功率设置。在一些示例中,终端可以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实际传输功率: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iii)信噪比和(iv)路径损耗测量。
换句话说,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链路的测量,并且基于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链路的测量来选择实际传输功率。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对于链路质量(用于设备和中继之间的链路)较低的情况,实际传输功率较高。因此,终端可以尝试以高传输功率补偿低质量链路,而最大功率设置确保终端在这方面做出的决定不被认为是中继和/或基站认为不期望的水平。
而且,如果终端确定即使在最大传输功率下它也不能以至少期望的传输质量水平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则它可以决定释放与中继设备的连接并尝试建立与基站的连接。例如,如果终端确定要达到期望的链路质量,它必须使用超过先前设置的最大功率的功率向中继发送信号,则它可以决定不使用中继而是依赖于基站。
该方法例如可以适用于仅经由同一用户的智能电话连接的可穿戴设备的类型。例如,智能手表可以被配置为当非常接近时(当用户在身体上携带/佩戴两个设备时)经由智能电话连接,并且一旦它检测到范围增加就直接连接到基站。这种类型的设备例如可以在两种模式下操作:(1)在“链接移动性”模式下,由此可穿戴设备经由中继连接,并且设备与非常短距离的D2D通信链路一起移动;或者(2)在“直接”模式下,由此设备直接连接到网络。
在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配置不会随时间而显著改变的情况下,该“链接移动性”模式中的最大功率例如可以是一旦两个设备连接就设置的固定值,并且可以不需要正在进行的维护(例如由此避免监视Uu链路)。从与基站的间接链路到直接链路的重新选择可以由远程设备自动执行(类似于小区重新选择),或者可以更类似于切换来执行,由此远程设备向中继报告它正在超出范围(或者中继测量确定远程UE正在超出范围),并且网络发出切换命令以直接与基站连接。该切换类型过程例如可以更适合于需要服务连续性的情况,例如在语音呼叫期间,由此当服务连续性不是如此重要时,或者当可以接受短中断时,例如在小数据传输期间,重选方法会更有效。
还值得注意的是,当终端非常接近中继(例如,如上所述)地操作时,则期望传输功率较低,使得可以考虑传输功率来调整资源分配。例如,当选择的实际传输功率低于阈值时,终端设备可以工作在“紧密邻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用于基站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共享用于向它们各自的中继设备发送信号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当远程终端和中继紧密邻近时,远程终端可以使用为非常邻近通信预留的资源来操作,该资源用于终端以低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不处于紧密邻近模式的D2D通信可以使用不同的资源集。因此,通过使用不同的资源集,低功率/紧密邻近资源可以在小区的不同部分中重新使用,以及用于常规上行链路通信,因为在此传输功率下操作的不同终端群组将不会彼此干扰或仅在有限程度上干扰。同样,对来自其他终端(尤其是靠近小区中心的那些终端)的Uu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将受到限制。相反,对于可能发生干扰的情况,可以为更高的传输功率保留其他资源池。因此,通过降低功率并调整当前链路条件,可以重新使用同一小区的不同区域中的资源,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和容量。
现在转向基站,图7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例操作基站的方法的框图。首先在S701,基站可以测量中的至少一个: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然后,基于该测量,基站可以在S702确定从中继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并向中继节点发送(S703)中继功率信息,该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示例的流程图。在该示例中,远程终端经由中继设备与网络通信,并且仅监视D2D/PC5链路质量(在其他示例中,其可以例如监视直接Uu链路质量)。中继UE具有与eNB的直接连接,并且正在执行对该链路的无线链路监视。因此,中继可以确定小区内的覆盖水平,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到远程UE的最大传输功率。例如,指示中继位于小区中心的覆盖可导致较低的最大功率设置,相反,指示中继位于小区边缘的覆盖可导致较高的最大功率设置。
远程终端被通知该最大功率,并且还执行PC5链路的RSRP的测量。然后,基于最大功率和测量,可以相应地设置其传输功率。如上所述,预期越高的实际传输功率将用于越低的RSRP,而越低的实际传输功率将用于越高的RSRP。因此,远程终端可以以比最大功率设置更低的功率进行传输(例如,当紧密邻近中继节点时),而最大设置定义了中继和远程终端之间的D2D链路的最大范围。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保持最大功率设置,或者可以非常不频繁地保持最大功率设置。在一些情况下,它可以基于中继和基站之间的Uu链路质量的测量而发生,使得当中继和/或远程终端进一步远离小区中心时允许更高的最大传输功率,并且当它们更接近小区中心时设置更低的最大传输功率,如上所述。值得注意的是,当远程UE超出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其也可以允许更好地扩展覆盖范围;当接近小区边缘时,允许更大范围的中继链路;当更靠近小区中心时,其限制对小区中的其他终端的干扰(其中远程UE直接与网络连接更有效,使得远程UE仍然能够连接到网络)。允许远程UE以开环方式设置其传输功率减少了如在闭环技术中提供的对来自接收设备的恒定且频繁的控制反馈的需要,同时允许设置最大功率仍然允许可以根据情况设置的一些传输功率限制。
尽管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主要处理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设备和远程(通信)设备之间的传输的中继,但是对于那些阅读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是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的D2D中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预定”条件、阈值、数量、类型等中的一些可以在规范中设置,并因此硬连线到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中。可替换地,这些“预定”条件、阈值、数量、类型等中的一些可以由移动通信网络确定,并且被传输(即,从基础设施设备)到远程和中继通信设备。
在该文中描述的功率控制机制不限于有关终端和中继之间建立的连接的通信链路。这些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发现链路,使得以上通常关于通信讨论的不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应用于来自终端的发现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对于发现特定功率控制,可以使用基于斜坡上升的功率控制(如上所述)。例如,一旦确定了最大传输功率,终端可以首先以最大传输功率设置的X%发送发现信号(X<100),从而应当避免意外的干扰。如果终端不能接收到对发现消息的任何响应,则终端可以斜升传输功率,潜在地提高到已经设置并(直接或间接)传送到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斜坡上升水平可以是多个并且根据情况适当地设置。
在一些情况下,发送发现消息的终端可以基于上述因素使用小于所设置的最大传输功率的实际传输功率。然后,根据终端的配置,它可以如上所述使功率斜坡上升,或仅使该实际传输功率斜坡上升。在一些示例中,终端可以被配置为总是将所设置的最大传输功率默认地用于发现消息。基本原理可以是在当前情况下该最大功率被认为是中继和/或网络可接受的,并且使用最大可允许功率可以增加发现消息被接收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如果合适,一旦建立了连接,终端可以稍后降低实际传输功率。
以下编号的段落提供了本技术的其他示例性方面和特征:
项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基站通信,该中继设备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至少与发送器电路组合地用于:
选择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进行通信所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关的链路信息;
向通信设备通知终端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选择实际传输功率,并以不大于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2,根据项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针对中继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估计距离选择第一最大传输功率,针对中继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二估计距离选择第二最大传输功率,第一最大传输功率等于或高于第二最大传输功率,该第二估计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估计距离。
项3,根据项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相关的链路信息来估计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项4,根据以上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针对该中继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该中继设备与该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以及(iii)信噪比测量。
项5,根据以上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由基站向中继设备传输的中继功率信息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
项6,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网络的基站通信,该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中继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与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组合地用于:
基于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实际传输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7,根据项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i)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ii)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估计功率,(iii)从中继设备接收并向终端设备通知中继设备针对所述信号使用的传输功率的指示符,以及(iv)中继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
项8,根据项6或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实际传输功率:针对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iii)信噪比、以及(iv)路径损耗测量。
项9,根据项6-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对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进行测量;
根据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链路的测量结果选择实际传输功率。
项10,根据项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链路测量指示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质量低于第二链路测量时,将第一链路测量的实际传输功率选择为高于或等于第二链路测量的实际传输功率。
项11,根据项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当所选择的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在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时,向基站传输通知。
项12,根据项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通过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通知所述基站:直接向所述基站发送通知,以及经由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通知。
项13,根据项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最大传输功率不允许终端设备以传输的至少预期质量水平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在所述确定之后,释放与中继设备的连接并尝试建立与基站的连接。
项14,根据项6-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当最大传输功率和所选择的实际传输功率中的一者或两者低于阈值时,在紧密邻近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紧密邻近模式中,该基站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共享时间和频率资源,用于向它们各自的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15,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该基站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以及与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该基站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中继节点发送信号,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至少与发送器电路组合地用于: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从中继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中继节点发送中继功率信息,该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项16,根据项15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从终端设备接收终端正在使用等于或在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的传输功率的通知;以及
在接收到通知时,指示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基站。
项17,根据项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从终端设备接收终端正在使用等于或在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的传输功率的通知;以及
在接收到通知时,增加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并将更新的中继功率信息发送到中继节点,更新的中继功率信息基于增加的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项18,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的方法,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基站通信,该方法包括:
选择终端设备用于与中继设备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中继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关的链路信息;以及
向通信设备通知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终端以不大于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19,一种操作根据项1-5中任一项配置的中继设备的方法。
项20,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与网络的基站通信,该方法包括:
基于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实际传输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21,一种操作根据项6-14中任一项配置的终端设备的方法。
项22,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的方法,该基站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该方法包括: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用于从中继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中继节点传输中继功率信息,该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项23,一种操作根据项15-17中任一项配置的基站的方法。
项24,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的电路,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基站通信,该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至少与发送器电路组合地用于:
确定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通信所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中继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相关的链路信息;
向通信设备通知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终端以不大于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25,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电路,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与网络的基站通信,该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中继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与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组合地用于:
基于从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实际传输功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项26,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的电路,该基站被配置为与网络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该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中继节点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发送器电路组合: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从中继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中继节点传输中继功率信息,该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根据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以不同于本文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本公开。
就已经将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为至少部分地由软件控制的数据处理设备实现而言,应当理解,承载诸如软件的非临时机器可读介质(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也被认为表示本公开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上面的描述已经参考不同的功能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描述了实施例。然而,很明显,可以在不减损实施例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功能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之间的任何适当的功能分布。
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实现,包括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的任何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可选地至少部分地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任何实施例的元件和组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物理地、功能地和逻辑地实现。实际上,功能可以在单个单元、多个单元或作为其他功能单元的一部分来实现。这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单个单元中实现,或者可以在物理上和功能上分布在不同的单元、电路和/或处理器之间。
尽管已经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所阐述的特定形式。另外,尽管特征可能看起来是结合特定实施例来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可以以适于实现该技术的任何方式来组合。
参考文献
[1]LTE for UMTS:OFDMA and SC-FDMA Based Radio Access,Harris Holma andAntti Toskala,Wiley 2009,ISBN 978-0-470-99401-6.
[2]RP-151621,“New Work Item:NarrowBand IOT NB-IOT,”Qualcomm,RAN#69.
[3]RP-160677,“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Device to Device,UE toNetwork Relays for IoT and Wearables,”Qualcomm et al,RAN#71.
[4]RP-161839,“Revised SI:Further Enhancements LTE Device to Device,UEto Network Relays for IoT and Wearables,”Huawei et al,RAN#73.
[5]S1-171438,“Relay selection criteria,”InterDigital et al.
[6]S1-171439,“Relay selection criteria,”InterDigital et al.
[7]TS 36.3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Claims (26)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发送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选择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通信所要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相关的链路信息;
向所述通信设备通知选择的所述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所述终端选择实际传输功率并以不大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第一估计距离选择第一最大传输功率,所述第一最大传输功率等于或高于用于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第二估计距离的第二最大传输功率,所述第二估计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估计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为基于与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有关的所述链路信息来估计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最大传输功率:针对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和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基站发送到所述中继设备的中继功率信息来选择所述最大传输功率。
6.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与所述发送器电路和所述接收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基于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所述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检测所述最大传输功率参数:(i)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ii)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估计功率;(iii)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并向所述终端设备通知所述中继设备针对所述信号使用的传输功率的指示符;以及(iv)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最大传输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所述实际传输功率:针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iii)信噪比和(iv)路径损耗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链路的测量结果选择所述实际传输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链路测量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质量低于针对所述第二链路测量的链路的质量时,将用于所述第一链路测量的所述实际传输功率选择为高于或等于用于所述第二链路测量的所述实际传输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当所选择的所述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或在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时,向所述基站发送通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通过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通知所述基站:直接向所述基站发送通知;以及经由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通知。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最大传输功率不允许所述终端设备以用于所述传输的至少期望质量水平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在所述确定之后,释放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连接并尝试建立与所述基站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当所述最大传输功率和选择的所述实际传输功率中的一者或两者低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在紧密邻近模式下操作,其中,用于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能够共享用于向它们各自的中继设备发送信号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15.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发送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从所述中继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中继功率信息,所述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终端正在使用等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或在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的传输功率的通知;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时,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所述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终端正在使用等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或在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预定范围内的传输功率的通知;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时,增加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并将更新的中继功率信息发送到所述中继节点,更新的中继功率信息基于增加的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18.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的方法,所述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所述终端设备用于与所述中继设备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相关的链路信息;以及
向通信设备通知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终端以不大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19.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配置的中继设备的方法。
20.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与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所述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21.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6配置的终端设备的方法。
22.一种操作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的方法,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用于从所述中继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中继功率信息,所述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23.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5配置的基站的方法。
24.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继设备的电路,所述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发送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用于与所述中继设备通信的最大传输功率,其中所识别的最大传输功率基于与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以及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链路中的一者或两者相关的链路信息;
向通信设备通知所选择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用于终端以不大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的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25.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电路,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中继设备以及与所述网络的基站通信,所述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与所述发送器电路和所述接收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基于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检测最大传输功率参数;
基于所述最大传输功率参数选择实际传输功率,使得所述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或小于对应于检测到的传输功率参数的最大传输功率
使用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信号。
26.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的电路,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与所述网络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的中继节点通信,所述电路包括:
发送器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信号,
接收器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并且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发送器电路组合以用于:
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链路的(i)接收功率、(ii)载噪比和(iii)信噪比测量;
确定从所述中继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的最大传输功率;以及
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中继功率信息,所述中继功率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功率。
CN201880022542.5A 2017-03-31 2018-03-01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Active CN110476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64263 2017-03-31
EP17164263.0 2017-03-31
PCT/EP2018/055089 WO2018177678A1 (en) 2017-03-31 2018-03-01 Terminal and relay device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462A true CN110476462A (zh) 2019-11-19
CN110476462B CN110476462B (zh) 2023-10-03

Family

ID=58548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542.5A Active CN110476462B (zh) 2017-03-31 2018-03-01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9985B2 (zh)
EP (1) EP3603232A1 (zh)
CN (1) CN110476462B (zh)
WO (1) WO201817767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3710A (zh) * 2020-02-26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38566A (zh) * 2019-12-25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路径选择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364506A (zh) * 2020-03-06 2021-09-0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中继设备、具有该中继设备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5004795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29620A (zh) * 2021-06-24 2022-12-2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器的功率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22351A1 (ko) * 2016-06-24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65545B2 (en) * 2017-10-27 2021-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WO2021122263A1 (en) * 2019-12-20 2021-06-24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by an access point
CN113630821B (zh) * 2020-05-09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1165A1 (zh) * 2021-02-13 2022-08-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中继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47208A (zh) * 2021-02-26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US20220330250A1 (en) * 2021-04-12 2022-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and power control in integrated access fronthaul network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3149A (zh) * 2002-06-27 2005-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受控的中继器中的前向链路增益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244756A (ja) * 2007-03-27 2008-10-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の省電力化システム
JP2011071645A (ja) * 2009-09-24 2011-04-07 Toshiba Digital Media Engineering Corp 非再生型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中継システム
US20120196528A1 (en) * 2010-11-09 2012-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posite reporting of wireless relay power capability
US20120208523A1 (en) * 2011-02-15 2012-08-16 Martin Hans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relaying data,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ender of a signal
CN102740373A (zh) * 2012-06-06 2012-10-1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端到端中断概率约束的功率分配方法
WO2013027015A1 (en) * 2011-08-19 2013-02-28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273926A1 (en) * 2010-12-08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CN103733720A (zh) * 2011-08-1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EP2770791A1 (en) * 2013-02-22 2014-08-27 General Dynamics Broadban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US20150257113A1 (en) * 2012-09-19 2015-09-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for a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20160261357A1 (en) * 2015-03-05 2016-09-08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filter of a relay and relay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630425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284A (zh) * 2016-12-12 2017-03-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d2d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3980A2 (ko) * 2008-08-01 2010-02-04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기를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백홀링크 및 액세스링크를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KR101527978B1 (ko) * 2008-08-06 2015-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과 중계기 사이의 서브프레임을 사용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96860A1 (en) * 2010-02-04 2011-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ioritization of energy over system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503501B (zh) * 2011-02-17 2017-07-07 黑莓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中继节点和接入节点
WO2012153962A2 (ko) * 2011-05-06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셀을 포함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790041B1 (ko) * 2011-06-24 2017-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릴레이 노드의 송신 전력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GB2507514A (en) * 2012-10-31 2014-05-07 Nec Corp Providing measurement reports for relay cells
CN105474558B (zh) * 2013-08-18 2019-1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器操作方法和设备
KR102315701B1 (ko) * 2014-08-26 2021-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물 인터넷 기기간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049260A1 (en) * 2015-03-06 2018-02-15 Ne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communication
EP3288314B1 (en) * 2015-04-21 2023-1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elay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95383A1 (ko) * 2015-06-01 2016-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EP3121974B1 (en) * 2015-07-24 2019-11-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prose relay ue activation
WO2018088832A1 (ko) * 2016-11-11 2018-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상태에 있는 중계 단말을 위한 rrc 연결 확립 원인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665669B2 (en) * 2016-11-16 2023-05-3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nditional resource util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3149A (zh) * 2002-06-27 2005-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受控的中继器中的前向链路增益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244756A (ja) * 2007-03-27 2008-10-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の省電力化システム
JP2011071645A (ja) * 2009-09-24 2011-04-07 Toshiba Digital Media Engineering Corp 非再生型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中継システム
US20120196528A1 (en) * 2010-11-09 2012-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posite reporting of wireless relay power capability
US20130273926A1 (en) * 2010-12-08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US20120208523A1 (en) * 2011-02-15 2012-08-16 Martin Hans 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relaying data,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ender of a signal
WO2013027015A1 (en) * 2011-08-19 2013-02-28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3733720A (zh) * 2011-08-1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740373A (zh) * 2012-06-06 2012-10-1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端到端中断概率约束的功率分配方法
US20150257113A1 (en) * 2012-09-19 2015-09-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for a d2d communication link
EP2770791A1 (en) * 2013-02-22 2014-08-27 General Dynamics Broadban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US20160261357A1 (en) * 2015-03-05 2016-09-08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filter of a relay and relay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630425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284A (zh) * 2016-12-12 2017-03-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d2d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704305 "Discussion 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HUAWEI等: "R1-1704305 "Discussion 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25 March 2017 (2017-03-2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8566A (zh) * 2019-12-25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路径选择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038566B (zh) * 2019-12-25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路径选择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343710A (zh) * 2020-02-26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43710B (zh) * 2020-02-26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64506A (zh) * 2020-03-06 2021-09-0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中继设备、具有该中继设备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5529620A (zh) * 2021-06-24 2022-12-2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器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15004795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68510A1 (en) 2020-02-27
CN110476462B (zh) 2023-10-03
WO2018177678A1 (en) 2018-10-04
EP3603232A1 (en) 2020-02-05
US10979985B2 (en)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6462A (zh) 终端和中继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US11337228B2 (en) Coverage transition indicato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65254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methods, controller, relay node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KR101086134B1 (ko) Wan 시그널링 및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을 지원하는 혼합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및/또는 간섭 관리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34482B (zh)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方法
CN105766047A (zh) 基于所指示的干扰的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利用
JP2018532348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743230B2 (en) Node reselection determined by the network on received UE beacon signaling
US11540220B2 (en)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ry
US10172174B2 (en)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EP3603312B1 (en)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relay devices
US20150382277A1 (en)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P3100499A1 (en)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mobile stations that are near neighbor cells
WO201317775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Applicant after: CONVIDA WIRELES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Delaware

Applicant before: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Applicant after: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ony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6

Address after: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Patentee after: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USA

Patentee before: CONVIDA WIRELESS, LL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