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1212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1212A CN110471212A CN201910807388.9A CN201910807388A CN110471212A CN 110471212 A CN110471212 A CN 110471212A CN 201910807388 A CN201910807388 A CN 201910807388A CN 110471212 A CN110471212 A CN 1104712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hase difference
- liquid crystal
- alignment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4 photosensitiz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59 photo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72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guest-host interact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和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划分为显示区和透明区,像素单元的显示区中设置有发光器件和驱动器件,显示面板还包括偏振层,位于发光器件所在层背离基底一侧。其中,偏振层对应显示区的位置,能够将显示区中所反射出的外界环境光吸收,偏振层对应透明区的位置,能够将外界环境光透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偏振层能够在显示区和透明区对光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显示区将显示区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吸收,而在透明区使外界环境光透射,因此在降低显示区的光反射率的同时,不影响透明区的透光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透明显示技术因其显示面板透明化这一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明化的显示面板是一种能够在显示面板的一侧透过面板看到面板后方的背景的显示器件。通常,透明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透明区,透明区具有高透光率,能够让外界的光线穿透整个显示面板,显示区中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之下设置有驱动器件,外界的光照射到显示区后,会被发光器件和驱动器件反射,特别是被发光器件的阴极反射后进入人眼,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发光器件之上加上一层偏振片(Polarizer,POL),以吸收被发光器件和驱动器件反射的光,但偏振片会降低显示面板的透明区的透光率,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够在降低显示区的光反射率的同时,不影响透明区的透光率。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划分为显示区和透明区,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的发光器件和驱动器件,显示面板还包括:偏振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所在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其中,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能够将所述显示区中所反射出的外界环境光吸收;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能够将外界环境光透射。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由于偏振层能够在显示区和透明区对光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显示区将显示区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吸收,而在透明区使外界环境光透射,因此在降低显示区的光反射率的同时,不影响透明区的透光率,从而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偏振层包括第一配向层和宾主液晶层;其中,
所述宾主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配向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具有第一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小于90°;
所述第一配向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具有第二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等于90°。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偏振层还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
所述相位差膜组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若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各组相位差膜组中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所述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配向层;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靠近所述基底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具有第三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能够增大所述宾主液晶层的光吸收率。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二相位差膜和第三配向层;
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三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之间;
所述第三配向层具有第四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能够减少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包括第一配向层和宾主液晶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所在层,包括第一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宾主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配向层具有第一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小于90°。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还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设置有相应的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相位差膜组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
若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各组相位差膜组中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所述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配向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还包括第二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靠近所述基底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具有第三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能够增大所述宾主液晶层的光吸收率。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二相位差膜和第三配向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还包括第三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三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之间;
所述第三配向层具有第四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能够减少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包括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包括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中宾主液晶层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或图9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或图10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五(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五(沿图1中A-B方向剖切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的理解。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多个像素单元2和偏振层3。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图2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多个像素单元2设置在基底1上,每个像素单元1可以划分为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每个像素单元2包括位于基底1上、且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的发光器件23和该发光器件23的驱动器件24。偏振层3位于发光器件23所在层背离基底1一侧。其中,在偏振层3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偏振层3能够将显示区21中所反射出的外界环境光吸收,在偏振层3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偏振层3能够将外界环境光透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23包括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232,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232之间设置有发光层233,第一电极231设置在发光层233靠近基底1一侧,且与驱动器件24相接,第二电极232设置在发光层232背离基底1一侧,发光层233发出的光通过第二电极232出射。可选地,若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顶发射型,第一电极231可以是阳极(Anode),第二电极232可以是阴极(Cathod)。若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底发射型,第一电极231可以是阴极,第二电极232可以是阳极。具有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在使用显示面板时,外界环境光照射进面板后,像素单元2显示区21中的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会将照射到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表面的外界环境光反射,其中,外界环境光主要被发光器件23中的第二电极232反射。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偏振层3能够在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对外界环境光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显示区21将显示区21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吸收,而在透明区22使外界环境光透射,因此在降低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的同时,不影响透明区22的透光率,从而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驱动器件24可以采用无源选址驱动方式(Passive Matrix,PM),也可以采用有源选址驱动方式(Active Matrix,AM),或半有源选址驱动方式,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以下以驱动器件采用AM驱动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驱动器件24可以包括晶体管部分和金属走线部分。
具体地,以驱动器件采用AM驱动方式为例,驱动器件的晶体管部分可以包括两个用于驱动发光器件23的薄膜晶体管,例如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在基底靠近发光器件一侧设置有缓冲层(Buffer)01,T1、T2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缓冲层01背离基底1一侧的多晶硅层(P-Si)02,设置在P-Si 02背离基底1一侧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03,设置在GI 03之上的第一栅电极(Gate)04,设置在Gete 04之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05,设置在GI 05之上的第二栅电极(Gate)06,设置在Gate 06之上的层间绝缘层(ILD)07,以及设置在ILD 07之上的平坦层(PLN)08,PLN 08中设置有连接走线(SD)09,SD 09通过ILD 07、GI 05和GI 03中的过孔与Gate 04相连,发光器件23中的第一电极231通过PLN 08中的过孔与SD 09相连,以使驱动器件24与发光器件23相连,从而使驱动器件24能够驱动发光器件23发光。
具体地,驱动器件的金属走线部分包括由驱动器件的晶体管部分中各电极层(例如GI 04、GI 06)或走线层(例如SD 09)延伸出的金属走线101,像素单元的金属走线101用于与使该像素单元2与相邻的像素单元2相连,各个像素单元2通过金属走线101相连,形成显示面板的像素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发光区211和金属走线区212,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对应发光区211的位置包括发光器件23,和驱动器件24的晶体管部分(T1和T2),驱动器件24的晶体管部分位于发光器件23靠近基底1一侧。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对应金属走线区212的位置,包括由驱动器件24的晶体管部分延伸而出的金属走线101。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偏振层3可以包括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其中,宾主液晶层32位于第一配向层31背离基底1的一侧。第一配向层31用于控制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排布方向。
具体地,第一配向层31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具有第一配向方向N1,以使在垂直于基底1的平面,宾主液晶层32中的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小于90°,例如如图2所示,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为0°。第一配向层31对应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位置,具有第二配向方向N2,以使在垂直于基底1的平面,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等于90°。
需要说明的是,宾主液晶层32包括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分子的组合物。如图3所示,二色性染料具有一吸收轴L(本实施例中,二色性染料的吸收轴L的方向为平行于基底1的方向),若外界环境光G照射到二色性染料上,外界环境光G中平行于二色性染料的吸收轴L的光矢量X会被二色性染料吸收,垂直于二色性染料的吸收轴L的光矢量Y可以从二色性染料中透过。二色性染料可以通过支链嫁接的方式连接在液晶分子301上,使液晶分子具有二色性。因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宾主液晶层32中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位置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则当外界环境光G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由于对应显示区21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不垂直,因此至少部分光会被具有二色性的液晶分子301吸收(如图3左侧所示),从而减少照射到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上的外界环境光G,进而减少被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反射的光,因此降低了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而宾主液晶层23中对应像素单元2透明区22位置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等于90°,则当外界环境光G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由于对应透明区22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相垂直,此时液晶分子301的光透过率最大,因此外界环境光G可以直接穿过液晶分子301(如图3右侧所示),不被液晶分子301吸收,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宾主液晶层23中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位置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例如可以为0°,即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位置的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平行于基底1所在平面,此时液晶分子301的光吸收率最大,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时,宾主液晶层23中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的液晶分子301对外界环境光的吸收率最大,从而能够更多地降低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一的结构下,偏振层3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其中,相位差膜组可以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若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则各组相位差膜组中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以下以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图4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一,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可以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33,第一相位差膜组包括33第一相位差膜331和第二配向层332。
具体地,第一相位差膜331位于实施例一中第一配向层31靠近基底1一侧,且第一相位差膜331中的液晶分子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的排布方向一致,第二配向层332位于第一相位差膜331靠近基底1一侧,且第二配向层332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的配向方向相同。第二配向层332具有第三配向方向,根据第三配向方向,第二配向层332控制第一相位差膜331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底1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第一相位差膜331能够增大宾主液晶层32的光吸收率。
具体地,参见图4,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外界环境光经过实施例一中宾主液晶层32和第一配向层31后,由于外界环境光中,平行于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的光被吸收,垂直于宾主液晶,32中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的光可以透过,因此经过宾主液晶层32和第一配向层31的外界环境光变为第一线偏振光,第一线偏振光的方向垂直于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第一线偏振光在经过第一相位差膜331后,变为椭圆偏光,该椭圆偏光照射到发光器件23和驱动器件24上,被发光器件23和驱动器件24反射后,再一次经过第一相位差膜331,变为第二线偏振光,第二线偏振光的方向平行于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第二线偏振光再一次被宾主液晶层32中的液晶分子301吸收。第一线偏振光的方向与第二线偏振光的方向相垂直,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光在经过宾主液晶层32的第一次吸收,变为第一线偏振光后,第一相位差膜331组将垂直于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的第一线偏振光,改变为平行于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吸收轴L的第二线偏振光,从而第二线偏振光会被宾主液晶层32再次吸收,因此,第一相位差膜331能够增大宾主液晶层32的光吸收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而在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与宾主液晶层32中的液晶分子301不同,第一相位差膜331中的液晶分子301不具有二色性,因此照射到第一相位差膜331上的外界环境光不会被第一相位差膜331吸收,外界环境光可以直接透过第一相位差膜331,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相位差膜331例如可以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可选地,如图5所示,图5为以图4中方向F看向第一相位差膜组33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若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只设置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相位差膜组33,且第一相位差膜331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为例,第二配向层332的第三配向方向N3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45°,相应地,第一相位差膜332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1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X1方向的夹角为45°。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图6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二,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可以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34,第二相位差膜组34包括第二相位差膜341和第三配向层342。
具体地,第二相位差膜341位于实施例一中第一配向层31靠近基底1一侧,且第二相位差膜341中的液晶分子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的排布方向一致,第三配向层342位于第二相位差膜341与实施例二中第一相位差膜331之间,且第三配向层342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的配向方向相同。第三配向层具342有第四配向方向,根据第四配向方向,第三配向层342控制第二相位差膜中341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底1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第二相位差膜341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色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由于外界环境光在经过宾主液晶层32和第一相位差膜31后的偏振光可能会产生相位延迟,变为单色光,因此外界环境光经由发光器件23和驱动器件24反射后在显示面板上可能会产生色偏,在宾主液晶层32和第一相位差膜31之间加入第二相位差膜341,使得外界环境光在经过宾主液晶层32变为第一线偏振光后,再经过第二相位差膜341,第二相位差膜341使第一线偏振光的角度发生偏转,再配合第一相位差膜331来改变第一线偏振光的偏转方向,由此可以改善色偏问题。而在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与宾主液晶层32中的液晶分子301不同,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不具有二色性,因此照射到第二相位差膜341上的外界环境光不会被第二相位差膜341吸收,外界环境光可以直接透过第二相位差膜341,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相位差膜341例如可以是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可选地,如图7所示,图7为以图6中方向F看向第一相位差膜组33和第二相位差膜组34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若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设置有实施例二中的第一相位差膜组33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相位差膜组34,且第一相位差膜331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第二相位差膜341是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为例,第二配向层332的第三配向方向N3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75°,相应地,第一相位差膜33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1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75°。第三配向层342的第四配向方向N4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15°,相应地,第二相位差膜34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2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15°。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实施例一的结构下,偏振层3中相位差膜组的组合及数量有多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仅为多种实施方式的示例,具体的可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为了使偏振层对应显示区的位置,偏振层能够将显示区所反射出的外界环境光吸收,偏振层对应透明区的位置,偏振层能够将外界环境光透射,还可以在偏振层对应显示区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偏振膜片(例如宾主液晶层、相位差膜等),在偏振层对应透明区的位置,使用透明有机材料进行填充。以下以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图8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可以包括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所在层,可以包括第一透明填充层51。其中,宾主液晶层32位于第一配向层31背离基底1一侧。第一配向层31用于控制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排布方向。
具体地,第一配向层31仅设置在像素单元2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且第一配向层31具有第一配向方向N1,以使在垂直于基底1的平面,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小于90°。
同实施例一,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具有二色性,因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宾主液晶层32仅设置在像素单元2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由于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不垂直,因此至少部分光会被具有二色性的液晶分子301吸收,从而减少照射到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上的外界环境光,进而减少被驱动器件24和发光器件23反射的光,因此降低了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而在像素单元2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所在层设置第一透明填充层51,第一透明填充层51由透明的有机材料构成,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可以直接透过第一透明填充层51,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8所示,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与平行于基底1方向的夹角例如可以为0°,即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吸收轴L平行于基底1所在平面,此时液晶分子301的光吸收率最大,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对外界环境光的吸收率最大,从而能够更多地降低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四,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实施例四中的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偏振层3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设置有相应的透明填充层。其中,相位差膜组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若在实施例四中的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则各组相位差膜组中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以下以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图9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四,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可以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33,第一相位差膜组33包括第一相位差膜331和第二配向层332。偏振层33对应像素单元2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一相位差膜33组所在层,还可以包括第二透明填充层52。
具体地,第一相位差膜331仅设置在像素单元2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且第一相位差膜331位于实施例四中第一配向层31靠近基底1一侧,第二配向层332位于第一相位差膜331靠近基底1一侧。第二透明填充层52设置在实施例四中第一透明填充层51靠近基底1一侧。第二配向层332具有第三配向方向,根据第三配向方向,第二配向层332控制第一相位差膜331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底1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第一相位差膜331能够增大宾主液晶层32的光吸收率。
同实施例二的原理,因此,在像素单元2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第一相位差膜331能够增大宾主液晶层32的光吸收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而在像素单元2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一相位差膜331和第二配向层332所在层设置第二透明填充层52,第二透明填充层52由透明的有机材料构成,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可以直接透过第二透明填充层52,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相位差膜331例如可以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可选地,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若在实施例四中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只设置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相位差膜组33,且第一相位差膜331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为例,第二配向层332的第三配向方向N3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45°,相应地,第一相位差膜33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1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45°。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1沿A-B剖切的侧视图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于实施例五,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显示区21的位置,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可以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34,第二相位差膜组34包括第二相位差膜341和第三配向层342。偏振层3对应像素单元2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二相位差膜组34所在层,还可以包括第三透明填充层53。
具体地,第二相位差膜341位于实施例四中第一配向层31靠近基底1一侧,第三配向层342位于第二相位差膜341与实施例五中第一相位差膜441之间。第三透明填充层53位于第一透明填充层51和第二透明填充层52之间。第三配向层342具有第四配向方向,根据第四配向方向,第三配向层342控制第二相位差膜341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底1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第二相位差膜341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色偏。
同实施例三的原理,因此,在像素单元2对应显示区21的位置,设置第二相位差膜341,第二相位差膜341能够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而在像素单元2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第二相位差膜341和第三配向层342所在层设置第三透明填充层53,第三透明填充层53由透明的有机材料构成,则当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时,可以直接透过第三透明填充层53,从而不影响像素单元2的透明区22的透光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相位差膜341例如可以是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可选地,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若在实施例四中第一配向层31和宾主液晶层32之下设置有实施例五中的第一相位差膜组33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相位差膜组34,且第一相位差膜331是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第二相位差膜341是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为例,第二配向层332的第三配向方向N3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75°,相应地,第一相位差膜33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1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75°。第三配向层342的第四配向方向N4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15°,相应地,第一相位差膜34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L2与平行于显示面板下侧方向X1的夹角为15°。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实施例四的结构下,偏振层3中相位差膜组的组合及数量有多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仅为多种实施方式的示例,具体地,可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透明填充层(例如第一透明填充层51、第二透明填充层52或第三透明填充层53)的材料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所使用的材料不影响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上述显示面板中,用于配向宾主液晶层32中液晶分子301的配向层(例如第一配向层)可以包括光配向膜,光配向膜中包括具有感光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到具有感光剂的高分子聚合物上,可以使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配向能力,从而实现光配向膜的配向功能。
可选地,在上述显示面板中,相位差膜组中用于配向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排布方向的配向层(例如第二配向层332、第三配向层342),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配向膜,例如可以是光配向膜,也可以是摩擦(Rubbing)配向膜,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不同发光器件23之间还可以设置像素界定层(PDL)25,PDL 25用于分隔各个发光器件23的发光区域。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23之上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26,TFE 26可以包括两层无机膜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有机膜层,其中,无机膜层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氮氧化硅或者氮化硅,有机膜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polymer),例如可以是聚丙烯酸酯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不影响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像素单元2对应透明区22的位置,且在基底1与偏振层3之间,可以用透明材料进行填充,例如使用与像素单元中的PLN层相同的材料进行填充。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基底1的材料,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所使用的材料不影响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宾主液晶层32包括液晶分子及二色性染料的混合物,二色性染料可以为单一二色性染料,也可以是多种二色性染料的混合物,且二色性染料在液晶分子中溶解度较高,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二色性染料可以吸收的波长色散在450nm至650nm之间,或在380nm至780nm,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具体地,参见图11,以实施例三中的显示面板为例,且以配向层为光配向膜为例,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S601、制作基底,并在基底上制作驱动器件和发光器件,之后在发光器件之上制作薄膜封装层(TFE)进行封装。
S602、在TFE层之上制作第二配向层。
具体地,在TFE层背离基底一侧涂覆PI,并进行固化,以形成第二配向层,再利用UV照射第二配向层,以使第二配向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配向能力,且形成第二配向层的第三配向方向。
可选地,进行固化的温度可以处于85℃至140℃之间,以保护发光器件中的元件。
S603、在第二配向层之上制作第一相位差膜。
具体地,在第二配向层背离基底一侧涂覆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的聚合性液晶,以形成第一相位差膜,再利用UV照射第一相位差膜,固化第一相位差膜,且使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以第二配向层中的第三配向方向排布。
S604、在第一相位差膜之上制作第三配向层。
具体地,在第一相位差膜背离基底一侧涂覆PI,并进行固化,以形成第三配向层,再利用UV照射第三配向层,以使第三配向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配向能力,且形成第三配向层的第四配向方向。
S605、在第三配向层之上制作第二相位差膜。
具体地,在第三配向层背离基底一侧涂覆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的聚合性液晶,以形成第二相位差膜,再利用UV照射第二相位差膜,固化第二相位差膜,且使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以第三配向层中的第四配向方向排布。
S606、在第二相位差膜之上制作第一配向层。
具体地,在第二相位差膜背离基底一侧涂覆PI,并进行固化,以形成第一配向层,使用掩膜版遮盖住第一配向层对应像素单元透明区的位置,利用UV照射第一配向层对应像素单元显示区的位置,以使第一配向层对应显示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第一配向方向。再利用掩膜版遮盖住第一配向层对应像素单元显示区的位置,利用UV照射第一配向层对应像素单元透明区的位置,以使第一配向层对应透明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第二配向方向。
S607、在第一配向层之上制作宾主液晶层。
具体地,在第一配向层背离基底一侧涂覆二色性染料与聚合性液晶分子的混合物,以形成宾主液晶层,聚合性液晶分子的两端可以包括光聚合反应基团,当紫外线照射到光聚合反应基团时,会产生聚合反应,以形成液晶分子的光轴。再利用UV照射宾主液晶层,固化宾主液晶层,且使宾主液晶层对应像素单元显示区的液晶分子以第一配向方向排布,宾主液晶层对应像素单元透明区的液晶分子以第二配向方向排布。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若偏光膜片(例如宾主液晶层或相位差膜组)仅设置在像素单元对应显示区的位置,像素单元对应透明区的位置使用透明材料填充,即设置透明填充层,则每一配向层都需要利用掩膜版进行UV光照,使得配向层中只有对于显示区的位置的高分子聚合物才具有配向能力。再利用光刻、显影等工艺,使涂覆在像素单元透明区的、用于形成配向层的高分子聚合物剥脱。之后在像素单元对应透明区位置,设置透明填充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偏振层3能够在像素单元2的显示区21和透明区22对外界环境光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显示区21将显示区21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吸收,而在透明区22使外界环境光透射,因此在降低显示区21的光反射率的同时,不影响透明区22的透光率,从而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划分为显示区和透明区,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的发光器件和驱动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振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所在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其中,
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能够将所述显示区中所反射出的外界环境光吸收;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能够将外界环境光透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层包括第一配向层和宾主液晶层;其中,
所述宾主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配向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具有第一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小于90°;
所述第一配向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具有第二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层还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
所述相位差膜组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若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各组相位差膜组中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所述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配向层;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靠近所述基底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具有第三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能够增大所述宾主液晶层的光吸收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二相位差膜和第三配向层;
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三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之间;
所述第三配向层具有第四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能够减少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包括第一配向层和宾主液晶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所在层,包括第一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宾主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配向层具有第一配向方向,以使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平面,所述宾主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吸收轴与平行于所述基底方向的夹角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显示区的位置,还包括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设置有相应的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相位差膜组包括一配向层和一相位差膜;
若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下设置有多组相位差模组,各组相位差膜组中所述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以及所述相位差膜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各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配向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还包括第二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靠近所述基底一侧;
所述第二配向层具有第三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能够增大所述宾主液晶层的光吸收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相位差膜组还包括第二相位差膜组,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包括第二相位差膜和第三配向层;所述偏振层对应所述透明区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组所在层,还包括第三透明填充层;其中,
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靠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三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之间;
所述第三配向层具有第四配向方向,以控制所述第二相位差膜中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的排布方向,使得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能够减少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8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包括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包括二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7388.9A CN110471212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852,874 US11119354B2 (en) | 2019-08-29 | 2020-04-20 |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7388.9A CN110471212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1212A true CN110471212A (zh) | 2019-11-19 |
CN110471212B CN110471212B (zh) | 2022-06-24 |
Family
ID=6851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07388.9A Active CN110471212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19354B2 (zh) |
CN (1) | CN11047121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9248A (zh) * | 2019-12-24 | 2020-04-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CN113410409A (zh) * | 2021-06-10 | 2021-09-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4740622A (zh) * | 2022-04-02 | 2022-07-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US11630340B2 (en) * | 2019-05-30 | 2023-04-18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04609A (ja) * | 1996-10-02 | 1998-04-24 | Sony Corp | カラー反射型ゲストホスト液晶表示装置 |
TW200424679A (en) * | 2002-10-17 | 2004-11-16 | Sharp Kk | Display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5301850A (zh) * | 2014-07-25 | 2016-02-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光控制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透明显示装置 |
US20160070135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6547156A (zh) * | 2017-01-17 | 2017-03-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垂直取向型宾主液晶眼镜片和眼镜 |
CN108761934A (zh) * | 2017-07-18 | 2018-11-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控制装置以及使用此光控制装置的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84647A (en) * | 1996-11-22 | 2000-07-0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ATE412020T1 (de) * | 2004-12-02 | 2008-11-15 | Cray Valley Italia S R L | Wässrige polymerdispersion zur verwendung bei der herstellung einer basis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für geprägtes leder |
CN106773257A (zh) * | 2017-01-03 | 2017-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10807388.9A patent/CN110471212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0 US US16/852,874 patent/US1111935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04609A (ja) * | 1996-10-02 | 1998-04-24 | Sony Corp | カラー反射型ゲストホスト液晶表示装置 |
TW200424679A (en) * | 2002-10-17 | 2004-11-16 | Sharp Kk | Display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5301850A (zh) * | 2014-07-25 | 2016-02-0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光控制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透明显示装置 |
US20160070135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6547156A (zh) * | 2017-01-17 | 2017-03-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垂直取向型宾主液晶眼镜片和眼镜 |
CN108761934A (zh) * | 2017-07-18 | 2018-11-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控制装置以及使用此光控制装置的显示设备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30340B2 (en) * | 2019-05-30 | 2023-04-18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CN110989248A (zh) * | 2019-12-24 | 2020-04-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CN113410409A (zh) * | 2021-06-10 | 2021-09-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3410409B (zh) * | 2021-06-10 | 2023-01-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4740622A (zh) * | 2022-04-02 | 2022-07-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4740622B (zh) * | 2022-04-02 | 2024-09-1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19354B2 (en) | 2021-09-14 |
CN110471212B (zh) | 2022-06-24 |
US20210063824A1 (en) | 2021-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121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7193441A1 (zh) | Lcd显示器 | |
KR10124382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US11114646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JP7204550B2 (ja) | 表示装置 | |
KR20150144631A (ko) | 코팅형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 |
JP200427178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60291228A1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KR102127509B1 (ko) |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201202720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10101602B2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KR20160027552A (ko) | 나노캡슐 액정층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US10338426B2 (en) | Light diffusion member, base material for light diffusion member production,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diffusion member | |
US2013025825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102614478B1 (ko) | 커버 글라스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US11476447B2 (en) | Foldable circular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179048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KR101816607B1 (ko) | 일축성 염료막을 포함하는 게스트-호스트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8013958B2 (en) | Liquid crystal device | |
KR102251179B1 (ko) | 빛샘이 방지된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485632B1 (ko) | 표시장치 | |
KR20060089402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960656B1 (ko) |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90346607A1 (en) | Retardation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 |
JP2008083327A (ja) |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