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9288A - 除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9288A
CN110469288A CN201810442502.8A CN201810442502A CN110469288A CN 110469288 A CN110469288 A CN 110469288A CN 201810442502 A CN201810442502 A CN 201810442502A CN 110469288 A CN110469288 A CN 110469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asing unit
hole
self
rubber core
pipe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25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张康卫
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25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9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9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9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02Surface sealing or packing
    • E21B33/08Wipers; Oil sav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油装置,属于油气井修井技术领域。该除油装置包括:承重上盘、上接头、自封胶芯、外筒和下接头。本发明通过下接头的第二端将该除油装置固定在井口防喷器上,在起出的修井管柱穿过该除油装置时,自封胶芯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此时,可以沿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以冲洗并软化修井管柱上的原油等污染物,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可以在自封胶芯的刮除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通孔排出该除油装置,从而实现对修井管柱的除油操作。这样,避免了修井管柱将吸附的原油等污染物带出并滴落在井场,造成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的污染。

Description

除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油气田内的油气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此时,为了保证油气田的正常开发,需要在油气井内下入修井管柱以进行修井。而在修井过程中,油气井中的原油很容易吸附在修井管柱的外壁,这样,在完成修井且起出修井管柱时,很可能将原油带出油气井,进而滴落在油气井的井场,对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造成污染。
目前,为了避免修井管柱带出的原油污染井场和周边水域,主要通过铺设防渗布和搭围堰方式,进行被动的污染防治。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污染防治,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还会带来额外的防渗布等固体污染物。因此,亟需一种除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油装置,该除油装置可以对完成修井后起出的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以避免修井管柱带出的原油污染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油装置,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承重上盘、上接头、自封胶芯、外筒和下接头;
所述承重上盘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的第二端用于与油井的井口防喷器固定连接;
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中每个第二通孔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部;
所述自封胶芯呈空心结构,且所述自封胶芯的第一端设置有外翻沿,所述外翻沿位于所述承重上盘和所述上接头之间,所述自封胶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外筒内,且所述自封胶芯的内壁与穿过所述承重上盘、所述上接头、所述自封胶芯、所述外筒和所述下接头的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
可选地,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内筒;
所述内筒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环空,所述内筒上设置有多个扩散孔。
可选地,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排污管和至少一个进气管;
所述排污管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进气管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密封结构;
所述排污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以及每个进气管与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可选地,所述内筒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排污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内壁且位于每个第二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喷头。
可选地,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圆周凹槽,所述外翻沿位于所述第一圆周凹槽内,所述第一圆周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外翻沿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承重上盘上与所述上接头连接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圆周凹槽,所述外翻沿位于所述第二圆周凹槽内,所述第二圆周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外翻沿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密封钢圈,所述密封钢圈用于对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井口防喷器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发明通过下接头的第二端将该除油装置固定在井口防喷器上,在起出的修井管柱穿过该除油装置时,自封胶芯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此时,可以沿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以冲洗并软化修井管柱上的原油等污染物,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可以在自封胶芯的刮除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通孔排出该除油装置,从而实现对修井管柱的除油操作。这样,避免了修井管柱将吸附的原油等污染物带出并滴落在井场,造成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承重上盘;02:上接头;03:自封胶芯;04:外筒;05:下接头;06:内筒;07:排污管;08:进气管;09:密封结构;10:喷头;11:密封钢圈;12:双头螺栓;
011:第二圆周凹槽;021:第一圆周凹槽;031:外翻沿;041:第一通孔;042:第二通孔;061:扩散孔;062:第三通孔;091:垫片;092:密封胶垫;093:压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除油装置包括:承重上盘01、上接头02、自封胶芯03、外筒04和下接头05。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外筒04的第一端与上接头0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外筒04的第二端与下接头0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下接头05的第二端用于与油井的井口防喷器固定连接。外筒0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41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中每个第二通孔042均位于第一通孔041的上部。自封胶芯03呈空心结构,且自封胶芯03的第一端设置有外翻沿031,外翻沿031位于承重上盘01和上接头02之间,自封胶芯03的第二端位于外筒04内,且自封胶芯03的内壁能够与穿过承重上盘01、上接头02、自封胶芯03、外筒04和下接头05的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
其中,参见图2,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之间可以通过双头螺栓12进行固定连接。当然,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卡箍进行固定连接。由于自封胶芯03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在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固定连接时,可以促使外翻沿031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承重上盘01和上接头02之间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该除油装置对起出油井的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时,由于自封胶芯03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密封接触,这样,在修井管柱起出油井的过程中,自封胶芯03还可以刮除修井管柱上吸附的污水或油污等,避免修井管柱将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带出油气井。其中,自封胶芯03可以呈圆柱状结构。当然,参见图1,自封胶芯03也可以呈圆台状结构,自封胶芯03上外径大的一端可以设置外翻沿031,自封胶芯03上外径小的一端可以位于外筒04内。修井管柱的起出速度可以不大于0.15米/秒。在对起出的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时,可以通过锅炉蒸汽车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当然,也可以通过蒸汽清洗车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2,为了保证承重上盘01和上接头02之间的密封效果,还可以在承重上盘01和上接头02之间设置密封钢圈11。比如,密封钢圈11可以设置在外翻沿031的第二端面与上接头02的第一端面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外翻沿031的第一端面与承重上盘01的第二端面之间,当然,还可以设置在承重上盘01的第二端面与上接头02的第一端面之间,只要能够保证承重上盘01和上接头02之间的密封效果即可。
其中,外筒04与上接头02之间,以及外筒04与下接头05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然,外筒04、上接头02和下接头05可以为一体式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当外筒0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042,多个第二通孔042可以呈螺旋状且均匀分布。当然,多个第二通孔042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分布,比如,多个第二通孔042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且均匀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下接头的第二端将该除油装置固定在井口防喷器上,在起出的修井管柱穿过该除油装置时,自封胶芯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此时,可以沿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的蒸汽,以冲洗并软化修井管柱上的原油等污染物,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可以在自封胶芯的刮除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通孔排出该除油装置,从而实现对修井管柱的除油操作。这样,避免了修井管柱将吸附的原油等污染物带出并滴落在井场,造成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的污染,还避免了因使用防渗布等增加的经济成本,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产生。
参见图3,在将自封胶芯03固定在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之间时,为了避免自封胶芯03发生偏斜,从而降低自封胶芯03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上接头02的第一端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圆周凹槽021。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圆周凹槽021对自封胶芯03进行定位,从而避免自封胶芯03出现偏斜现象。在将自封胶芯03的外翻沿031置于第一圆周凹槽021内后,为了保证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固定连接后,可以挤压并促使外翻沿031发生形变,第一圆周凹槽021的深度可以小于外翻沿031的厚度。
当然,参见图4,承重上盘01上与上接头0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圆周凹槽011,外翻沿031可以位于第二圆周凹槽011内,以对自封胶芯03进行定位。第二圆周凹槽011的深度可以小于外翻沿031的厚度,以在承重上盘01与上接头02固定连接后,可以挤压并促使外翻沿031发生形变。
参见图3或图4,在通过下接头05的第二端与井口防喷器固定连接时,为了避免下接头05与井口防喷器之间发生泄漏,下接头05与井口防喷器之间还可以通过设置密封钢圈11实现密封。当然,下接头05与井口防喷器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密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接头05与井口防喷器之间设置密封钢圈11时,为了避免密封钢圈11出现偏斜,影响下接头05与井口防喷器之间的密封效果,下接头05的第二端面还可以设置与密封钢圈11匹配的密封凹槽,以通过密封凹槽对密封钢圈11进行定位。
在沿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且在第一通孔041处集中回收污水时,为了方便蒸汽的泵入,以及污水的集中回收,参见图5,该除油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污管07和至少一个进气管08,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密封连接,至少一个进气管08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一一对应,且密封连接。这样,蒸汽可以沿每个进气管08泵入该除油装置,冲洗并软化修井管柱上的污染物,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可以沿排污管07排出,以进行集中回收,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修井管柱的除油效率。
参见图5,在对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时,为了避免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之间发生泄漏现象,该除油装置还可以包括密封结构09,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结构09。这样,可以通过密封结构09对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之间实现密封。
其中,参见图6,密封结构09可以包括垫片091和/或密封胶垫092,以及压紧螺帽093。排污管07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将垫片091和/或密封胶垫092套在排污管07上,之后,在排污管07上旋紧压紧螺帽093,以对垫片091和/密封胶垫092形成挤压,从而实现对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之间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当排污管07上套有垫片091和密封胶垫092时,垫片091和密封胶垫092的位置关系可以相互对调。
参见图5,为了避免每个进气管0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042之间发生泄漏现象,每个进气管0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042之间均可以设置有如上述所示的密封结构09。这样,可以通过密封结构09对每个进气管0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042之间实现密封。其中,每个进气管0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042之间的密封可以如排污管07与第一通孔041之间的密封,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赘述。
在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蒸汽时,为了避免泵入的蒸汽只对修井管柱上局部位置的污染物进行冲洗并软化,造成修井管柱的外壁除油不彻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在外筒04的内壁且位于每个第二通孔042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喷头10。这样,泵入该除油装置的蒸汽可以在喷头10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从而提高修井管柱上原油等污染物的冲洗和软化面积,进而提高修井管柱上原油的除油效率。另外,在喷头10的作用下,还可以对泵入该除油装置的蒸汽产生节流作用,以增加蒸汽的泵入压力,从而提高蒸汽对修井管柱上原油等污染物的冲击力,提高该除油装置的除油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8,该除油装置还可以包括内筒06,内筒06的第一端与上接头0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内筒06的第二端与下接头0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内筒06和外筒04之间设置有环空,内筒06上设置有多个扩散孔061。在内筒06的作用下将该除油装置的内部分为两个空间,第一空间为外筒04和内筒06之间的环形空间,第二空间为内筒06、自封胶芯03和修井管柱形成的空间。由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通过多个扩散孔061连通,泵入该除油装置的蒸汽先进入第一空间,进而在多个扩散孔061的作用下,以向四周扩散的方式进入第二空间实现对修井管柱上原油等污染物的冲洗和软化,进而在自封胶芯03的作用下完成修井管柱上的除油操作。另外,由于多个扩散孔061可以对进入第二空间的蒸汽产生节流作用,以增加进入第二空间的蒸汽的压力,进而提高蒸汽对修井管柱上原油等污染物的冲击力,提高该除油装置的除油效果。
其中,多个扩散孔061可以均分分布在内筒06上,多个扩散孔061中可以存在位于第一通孔041的下部的至少一个扩散孔061。这样,对修井管柱除油后的污水,可以沿至少一个扩散孔061流至外筒04和内筒06之间的环空,进而沿第一通孔041排出该除油装置,方便污水的集中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该除油装置对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时,也可以将上述提到的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通过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对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之前,还可以在第一通孔041处密封连接排污管07,在每个第二通孔042处密封连接进气管08。
进一步地,在通过上述提到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结合对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且在第一通孔041处密封连接排污管07时,参见图8,为了避免泵入第一空间的蒸汽直接沿第一通孔041排出该除油装置,内筒06上与第一通孔041对应位置可以设置有第三通孔062,排污管07可以穿过第一通孔041与第三通孔062固定连接。这样,泵入该除油装置的蒸汽,可以沿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进入第一空间,在多个扩散孔061的扩散作用下进入第二空间,以对修井管柱进行除油操作,除油操作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可以沿第三通孔062和排污管07排出该除油装置,从而避免进入第一空间的蒸汽直接沿第一通孔041排出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下接头的第二端将该除油装置固定在井口防喷器上,在起出的修井管柱穿过该除油装置时,自封胶芯的内壁与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此时,可以沿至少一个进气管向该除油装置内泵入气体。泵入的气体可以在内筒上设置的扩散孔的作用下发生扩散,以提高气体对修井管柱上污染物的冲洗和软化面积,冲洗后的污水或油污等在自封胶芯的刮除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三通孔和排污管排出该除油装置,从而实现对修井管柱的除油操作。这样,避免了修井管柱将吸附的原油等污染物带出并滴落在井场,造成井场环境和周边水域的污染,还避免了因使用防渗布等增加的经济成本,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产生。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承重上盘(01)、上接头(02)、自封胶芯(03)、外筒(04)和下接头(05);
所述承重上盘(01)与所述上接头(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04)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0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04)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接头(0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05)的第二端用于与油井的井口防喷器固定连接;
所述外筒(0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41)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中每个第二通孔(042)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041)的上部;
所述自封胶芯(03)呈空心结构,且所述自封胶芯(03)的第一端设置有外翻沿(031),所述外翻沿(031)位于所述承重上盘(01)和所述上接头(02)之间,所述自封胶芯(0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外筒(04)内,且所述自封胶芯(03)的内壁与穿过所述承重上盘(01)、所述上接头(02)、所述自封胶芯(03)、所述外筒(04)和所述下接头(05)的修井管柱的外壁形成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内筒(06);
所述内筒(06)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0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筒(06)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接头(0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筒(06)和所述外筒(04)之间设置有环空,所述内筒(06)上设置有多个扩散孔(06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排污管(07)和至少一个进气管(08);
所述排污管(07)与所述第一通孔(041)密封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进气管(08)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一一对应,且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06)上与所述第一通孔(041)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062);
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排污管(07)和至少一个进气管(08);
所述排污管(07)穿过所述第一通孔(041)与所述第三通孔(062)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进气管(08)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042)一一对应,且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密封结构(09);
所述排污管(07)与所述第一通孔(041)之间,以及每个进气管(0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042)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09)。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04)的内壁且位于每个第二通孔(042)的位置设置有喷头(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02)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圆周凹槽(021),所述外翻沿(031)位于所述第一圆周凹槽(021)内,所述第一圆周凹槽(021)的深度小于所述外翻沿(031)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上盘(01)上与所述上接头(0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圆周凹槽(011),所述外翻沿(031)位于所述第二圆周凹槽(011)内,所述第二圆周凹槽(011)的深度小于所述外翻沿(031)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还包括密封钢圈(11),所述密封钢圈(11)用于对所述下接头(05)与所述井口防喷器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
CN201810442502.8A 2018-05-10 2018-05-10 除油装置 Pending CN110469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2502.8A CN110469288A (zh) 2018-05-10 2018-05-10 除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2502.8A CN110469288A (zh) 2018-05-10 2018-05-10 除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9288A true CN110469288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2502.8A Pending CN110469288A (zh) 2018-05-10 2018-05-10 除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92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30260U (zh) 除油装置
CN102393280A (zh) 深孔焊试压工装
CN207520720U (zh) 一种高压注水井口过滤装置
CN110469288A (zh) 除油装置
CN205908284U (zh) 一种油管清洁装置
CN215928779U (zh) 一种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的辅助装置
CN105840945A (zh) 一种节流孔板
US11542968B2 (en) Deflector disc of disc tube membrane module
CN206904416U (zh) 一种管道密封装置
CN215560098U (zh) 一种洗苯塔填料装置
CN113738981A (zh) 一种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的辅助装置
KR100962050B1 (ko) 수격 방지 장치
CN205522903U (zh) 一种冲版机的水洗内循环装置
CN213065111U (zh) 一种快速清理自来水管道除污接头
KR102314147B1 (ko) 섬유사를 이용한 수처리 장치
CN210398022U (zh) 一种新型法兰盘
CN211906942U (zh) 具有气液分离作用的消音器
CN205995231U (zh) 一种瓦楞式中间排水器
CN106000237A (zh) 一种用于加氢反应器的积垢器
CN105841758A (zh) 多级式降压节流孔板
CN205278617U (zh) 一种油管固定连接装置
CN205677028U (zh) 一种连接下水管的排水管装置
CN204127032U (zh) 液压缸防漏油端盖
CN204699979U (zh) 密闭式抽油杆井口刺洗装置
CN209076206U (zh) 一种预印油墨废水的过滤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