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4193B -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4193B
CN110464193B CN201810440971.6A CN201810440971A CN110464193B CN 110464193 B CN110464193 B CN 110464193B CN 201810440971 A CN201810440971 A CN 201810440971A CN 110464193 B CN110464193 B CN 110464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ot
cooker
liner
ai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09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4193A (zh
Inventor
朱泽春
张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09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4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4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框式蒸汽饭煲,包括锅胆、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胆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胆取放空间,所述支撑部或所述顶部内设置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顶部下方设有可盖合在所述锅胆上的锅盖,所述锅胆与所述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本发明的喷头喷出的蒸汽首先与内侧壁接触然后才转向锅胆内部的食材完成食材的接触,利用锅胆为热的良导体这一特性,实现均匀加热;同时可避免造成局部干燥发黄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饭煲的烹饪方法多采用米水混合+加热装置的烹饪形式,通过底部的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使得锅胆内的米水混合物受热沸腾,以制得香喷喷的米饭,为了实现对锅胆的加热,该加热装置多设置在饭煲的底部,不论是采用电加热管的发热盘还是采用电磁加热的IH线盘,其对锅胆的加热范围始终是有限的,多集中在锅胆的底部部分,IH线盘加热面积可以更大一点,但也是存在局限性,有一些饭煲为了提高锅胆的受热均匀性,除了在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外,还在锅胆的外侧壁设置加热环,以对锅胆的侧壁也进行加热,但这种加热形式无疑将加大成本和能耗,且烹饪的程序将更为复杂,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框式蒸汽饭煲,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加热方式加热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框式蒸汽饭煲,包括锅胆、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胆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胆取放空间,所述支撑部或所述顶部内设置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顶部下方设有可盖合在所述锅胆上的锅盖,所述锅胆与所述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
优选地,所述喷头为单侧出汽的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任意一侧,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翻滚的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双侧出汽的喷头,双侧出汽的蒸汽气流相互背离流出并向所述锅胆的任意两相对的内侧壁喷射,所述喷头双侧喷出的蒸汽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多侧出汽的喷头,多侧出汽的蒸汽向所述内侧壁的多个方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多股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全向出汽的喷头,全向出汽喷出的蒸汽气流向所述内侧壁全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环形的、由锅胆内侧壁向锅胆中部翻滚的蒸汽气流。
优选地,所述喷头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喷射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连通所述喷射腔的喷孔,所述喷孔的喷射方向斜向下朝向所述内侧壁。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上包括斜面,所述喷孔开设于所述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侧。
优选地,所述锅胆包括形成于所述锅胆的外侧壁一侧的第一蒸汽通道,和位于所述锅胆的上方的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相连通,所述烹饪腔中翻滚的蒸汽气流沿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向外侧壁方向切入所述第一蒸汽通道。
优选地,所述锅盖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喷头设于所述进气孔处,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所述进气孔处的所述喷头喷出以进入所述锅胆内以烹饪食材,再经所述出气孔排出。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在所述锅胆的底部上的投影位置位于所述锅胆的中部,所述出气孔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一侧。
优选地,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喷头喷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锅盖上。
优选地,所述喷孔喷射出的蒸汽气流位于所述烹饪腔内部食材及液面以上的内侧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的喷头喷出的蒸汽首先与内侧壁接触然后才转向锅胆内部的食材完成食材的接触,所以由喷头进入烹饪腔中的蒸汽将先对锅胆的内侧壁进行热交换,利用锅胆为热的良导体这一特性,使得蒸汽加热时其热量能快速传达至锅胆底部,实现锅胆底部的食材也能受热。
同时蒸汽气流首先与锅胆的内侧壁接触,可避免蒸汽或高温蒸汽直接接触食物,造成局部干燥发黄的风险,利用内壁快速传热、吸热,即解决了局部干燥的风险,与内侧壁接触的蒸汽气流将产生冷凝,冷凝水能对与内侧壁接触的米饭进行补水,避免干燥发黄的风险。
翻滚的蒸汽气流,可以保证烹饪腔体中各个角落都能被蒸汽覆盖,没有死角,能与烹饪食材及锅胆充分接触,使得加热更为均匀,并且由于翻滚,气体由于惯性,将保持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翻转,最后才从烹饪腔体中排出,因此蒸汽在烹饪腔中保留的时间将更长,不易于流出,蒸汽的一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一次,多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多次,所以热效率高,更为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框式蒸汽饭煲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框式蒸汽饭煲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锅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左侧单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右侧单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三;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三;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四;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四;
图1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双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一;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双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二;
图1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
图1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
图1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
图1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
图2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三;
图2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三;
图2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四;
图2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四;
图2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多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2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多侧出汽喷头示例一;
图2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多侧出汽喷头示例二;
图2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全向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2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
图2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
图3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
图3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
图3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框式蒸汽饭煲的剖视图;
图3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锅胆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左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3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右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图3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全向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框式蒸汽饭煲,包括锅胆500、框体100,框体100包括承载部101、由承载部101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102、以及由支撑部102向锅胆500上方延伸的顶部103,顶部103与承载部101形成开放的锅胆取放空间A,如图2所示,支撑部102或顶部103内设置有将蒸汽导入锅胆500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600,蒸汽发生器600通过蒸汽导管615将蒸汽经进气孔中导入烹饪腔,顶部103下方设有可盖合在锅胆500上的锅盖120,锅胆500与锅盖120形成烹饪腔150;
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于米饭的烹饪,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应不限于本实施例及附图所示出的食材,还可以是其他可能。本实施例采用的纯蒸汽加热,对米饭进行加热时,锅胆内的食材为米水混合物。
盛装有米水混合物的锅胆500放置在框体100内,如图3所示,烹饪腔150上侧的锅盖120上设有与蒸汽发生器600相连的喷头200,喷头200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锅胆500的内侧壁501,冲击内侧壁501后于烹饪腔150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
由于喷头200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锅胆500的内侧壁501,因此,该喷头喷出的蒸汽将首先与内侧壁接触然后才转向锅胆内部的食材完成食材的接触,所以由喷头进入烹饪腔中的蒸汽将先对锅胆的内侧壁进行热交换,一般而言,锅胆的材质均为热的良导体,利用这一特性,使得蒸汽加热时其热量能快速传达至锅胆底部,实现锅胆底部的食材也能受热,从斜向下朝向内侧壁的蒸汽冲击内侧壁后,在内侧壁的作用下,将向锅胆中心部位转移,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进而接触食材,对食材进行加热,上述设置形式,对于锅胆内的食材而言,蒸汽的热量不仅能直接与其接触的部分进行热传导,还能间接的通过锅胆的特性实现锅胆底部不能与蒸汽相接触的部分的热传导,这样,将使得纯蒸汽加热的食材受热更为均匀。
同时蒸汽气流首先与锅胆的内侧壁接触,可避免蒸汽或高温蒸汽直接接触食物,造成局部干燥发黄的风险,利用内壁快速传热、吸热,即解决了局部干燥的风险,与内侧壁接触的蒸汽气流将产生冷凝,冷凝水能对与内侧壁接触的米饭进行补水,避免干燥发黄的风险。
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可以保证烹饪腔中各个角落都能被蒸汽覆盖,没有死角,能与烹饪食材及锅胆充分接触,使得加热更为均匀,并且由于翻滚,气体由于惯性,将保持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翻转,最后才从烹饪腔中排出,因此蒸汽在烹饪腔中保留的时间将更长,不易于流出,蒸汽的一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一次,多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多次,所以热效率高,更为节能。
为了保证从喷头喷射出的蒸汽气流能远离烹饪腔内部的食材,尽可能保证锅胆内食材不管是多还是少都能,蒸汽气流都能冲击在内侧壁上,因此,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喷孔喷出的蒸汽气流位于烹饪腔内部食材及液面以上的内侧壁,为了保证能在食材及液面以上,可以对喷孔的倾斜角度进行设置,也可将喷头设置在上盖上的位置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喷头200包括主体部201和形成于主体部201内的喷射腔202,主体部201设有连通喷射腔202的喷孔203,喷孔203的喷射方向斜向下朝向内侧壁501。
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可以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形式就有不同形式的喷头,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喷头设置为单侧出汽的喷头,所谓单侧出汽,即是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只朝着锅胆的内侧壁一侧喷出,该单侧朝向的方向为内侧壁的任意一侧,蒸汽气流在锅胆和/或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烹饪腔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翻滚的蒸汽气流;如图4所示,为锅胆的剖视图,此时喷头200仅朝左侧喷气,蒸汽气流300先到达左侧的内侧壁501,在受到内侧壁501的冲击或阻挡后,蒸汽气流300将改变方向,沿右下方转向食材到达锅胆右侧的内侧壁501,在受到右侧内侧壁501的冲击或阻挡后,蒸汽气流300将改变方向,沿左上方转向锅胆顶部,完成一次翻滚,蒸汽气流整体呈逆时针的方向翻滚;同样的道理,如图5所示,当喷头朝向右侧喷气时,将呈顺时针的方向翻滚。
为了实现喷头的单侧出汽,喷孔开设于主体部的一侧,主体部其他方向未设置喷孔,因此,从喷射腔沿喷孔喷出的蒸汽只能从喷孔的一侧喷出;喷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为单个,设置成多个时,喷孔的尺寸将更小,设置成单个时,喷孔的尺寸将更大,蒸汽气流可以呈扇形喷出,也可呈直线喷出,扇形喷出能使得锅胆受热更为均匀,直线喷出,能提高蒸汽喷出的压力,增大蒸汽喷出的动能;当设置为多个喷孔时,可在主体部上设置一个斜面,并在该斜面上开设多个喷孔,设置的斜面能方便喷孔的加工;该斜面可以为倾斜弧面或倾斜的平面,该倾斜弧面上的喷孔均匀分布,实现扇形蒸汽气流的喷出;如图6和图7所示,为单侧出汽的喷头,该型喷头设置了一个喷孔203,且设置在斜面204上,斜面204为平面,喷孔203为直孔,可呈直线喷出;如图8和图9所示,为设置有多个喷孔203的单侧出汽喷头,喷孔的尺寸更小,高蒸汽喷出的压力;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斜面204为倾斜弧面的喷头,在该斜面204上设置有扇形的喷孔203,该喷孔203为一个;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在倾斜弧面的斜面上设置多个喷孔的喷头。
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把喷头设置成双侧出汽的喷头,双侧出汽,即是喷头喷出的蒸汽朝向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蒸汽气流的相互背离流出,分别向着锅胆的任意两相对的内侧壁喷射,从而在锅胆和/或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双侧出汽的喷头,主要是要形成翻滚的对冲的对冲的蒸汽气流,从而使得烹饪腔中的蒸汽的流动更为激烈,充分翻滚并流动,实现均匀的加热;如图14和图15所示,示意了双侧出汽的蒸汽气流300轨迹,此时喷头分别同时从左侧及右侧斜向下喷射蒸汽,左右两侧的气流同时到达内侧壁后,左侧蒸汽气流301则朝右下方转向,右侧蒸汽气流302则朝左下方转向,两侧的蒸汽气流在转向后在锅胆中心处相遇,完成对冲,对冲的气流将进一步做出更大转向,从303和304方向流出,形成更为激烈的紊流,在烹饪向中充分翻滚,达到均匀加热的可能。
为了实现双侧出汽,喷孔包括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第一喷孔设于主体部的一侧,主体部设有第一喷孔的背向侧设有第二喷孔;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可以采用单侧出汽的喷头的设置形式,即将第一喷孔或第二喷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为单个,可以是扇形喷出,也可以使直线喷出,还可以设置两个斜面,以方便两个方向的喷孔的开设;如图16和17所示,为双侧出汽喷头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第一喷孔2031和第二喷孔2032数量均为一个,并设置在为平面的斜面204上;如图18和19所示,为双侧出汽喷头的第二个示例,该第一喷孔2031和第二喷孔2032数量为多个,均匀的设置在为平面的斜面上;如图20和21所示,为双侧出汽喷头的第三个示例,该示例的第一喷孔2031和第二喷孔2032为单个,呈扇形设置,斜面为倾斜的弧面;如图22和23所示,为双侧出汽喷头的第四个示例,该示例的第一喷孔2031和第二喷孔2032为多个,呈扇形设置于倾斜的弧面上。
为了实现更好的翻滚,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把喷头设置成多侧出汽的喷头,所谓多侧出汽,即是喷头喷出的蒸汽朝向两个以上的方向,形成多侧出汽,多个不同方向喷出的蒸汽气流分别向着锅胆的多个方向的内侧壁喷射,在锅胆和/或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烹饪腔中形成多股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如图24所示,为三侧出汽的蒸汽气流示意,此时喷头分别从喷头的三个方向斜向下喷射蒸汽,喷射,三个方向的蒸汽305、306和307在到达内侧壁后转向,朝锅胆中心部的食材翻滚对冲,从而形成比双侧出汽更为激烈的紊流,达到均匀加热的可能,最后从308、309和310位置处流出烹饪腔。
为了实现多侧出汽,相应的喷头包括多个不同朝向的喷孔,该多个不同朝向的喷孔设置在主体部上的不同方位。每个朝向下的喷孔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单个,可以是扇形喷出、也可以是直线喷出,为了方便多侧出汽的喷孔的设置,可以设置斜面。多侧出汽的喷孔还可以是更多的朝向,如四个朝向,本实施例的其他变通实施例应当不限于此。如图25所示,为多侧出汽的喷头的示例,该喷头包括第一至第三喷头2033、2034和2035,第一至第三喷头为多个,设置在倾斜的斜面上,如图26所示,为多侧出汽的喷头的另一示例,该喷头包括第一至第四喷头2036、2037、2038和2039。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较好的加热效果,使得内侧壁均能受热,为此,将喷头设置成全向出汽的喷头,所谓全向出汽,即是喷头喷出的蒸汽气流能覆盖锅胆内侧壁的任何一个方向,360度全方向喷射,全向出汽喷出的蒸汽气流向内侧壁全向喷射,在锅胆和/或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烹饪腔中形成环形的、由锅胆内侧壁向锅胆中部翻滚的蒸汽气流;如图27所示,为锅胆的剖视图,示意出了全向喷射是蒸汽气流的轨迹,与双侧出汽所不同的是,全向喷射的蒸汽气流300轨迹呈环形,各个方向朝锅胆内侧壁501冲击的气流均在到达内侧壁后翻转,朝锅胆中部的食材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由于下方食材的阻隔,以及各个方向蒸汽气流的相互冲击,蒸汽气流将朝烹饪腔上方转移,向上转移的过程中将向着左上方及右上方翻滚,蒸汽气流在翻滚的过程中,一部分气流受到喷头斜向下喷出的蒸汽气流的作用,将继续向斜下方冲击内侧壁,完成第二次热传导及第二次翻滚,另一部分气流将从锅胆内部流出,离开烹饪腔150。全向出汽的喷头能对任何一个方向的内侧壁进行加热,因此,加热最为均匀,烹饪腔中任何一个角落均能有翻滚的气流存在。
为了实现全向出汽,本实施例中,如图28及29所示,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侧,喷头的主体部的外侧设有一个环形斜面204,在环形斜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喷孔203,喷孔朝向不同方向的内侧壁501;多个喷孔之间的间隔的角度相同;当然,如图30和31所示,也可将喷孔设置成一个喷汽通道207,沿主体部201外侧环形设置,该喷汽通道207各个方向均与烹饪腔150连通,无死角的向烹饪腔的各个方向喷汽。具体可以为,主体部201下侧设有下盖205,下盖205设有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穿过喷射腔202与主体部201相连,下盖205成伞形,主体部201底部同为伞形,伞形的主体部201与伞形的下盖205之间形成倾斜向下的喷汽通道207。采用多个喷孔的形式,能有效提高喷头喷出的蒸汽的动能,增大蒸汽的压力;设置成喷汽通道的形式可以使得喷头喷出的蒸汽更为均匀,使得锅胆内侧壁各个位置均能均匀受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2所示,锅胆500为双锅形式;具体为:
如图33所示,锅胆包括形成于锅胆500外侧壁502一侧的第一蒸汽通道531,和位于锅胆500的上方的第二蒸汽通道532,第一蒸汽通道531与烹饪腔150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532相连通,烹饪腔150中翻滚的蒸汽气流沿第二蒸汽通道532向外侧壁502方向切入第一蒸汽通道531。
本实施例意在解决实施例一不能实现对锅胆外侧壁进行加热的技术问题,在实施例一中,喷头的蒸汽气流导向烹饪腔150内,当先后完成锅胆内侧壁501、食材的加热后,蒸汽气流便向外排放了,不再进行加热,但此时过热的蒸汽气流300还是存在一定的热量,直接向外排放将不利于蒸汽热量的良好利用,也不利于锅胆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为了高效的利用蒸汽的热量,在烹饪主体内设有蒸汽通道,使得蒸汽还能有可能完成锅胆外侧壁的加热,实现锅胆的均匀加热。
一般的,如图32和图33所示,烹饪主体上用于排放蒸汽的出汽孔160和进气孔130都设置在锅盖120上,喷头200设于进气孔130处,蒸汽发生器600产生的蒸汽经所述进气孔130的喷头200喷出以进入锅胆500内烹饪食材,从烹饪腔150中进入的蒸汽要经出汽孔160排出,必然要先到达锅胆500上方,因此,蒸汽将很难优先进入第一蒸汽通道531,完成对锅胆外侧壁502的加热;本实施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做到从烹饪腔中的蒸汽良好的进入第一蒸汽通道中。
根据实施例一的方案可知,该喷头喷射出的蒸汽是先到达内侧壁再到达食材的,因此,在内侧壁的导向作用下,烹饪腔中的蒸汽气流将更为流畅的进入第一蒸汽通道;
更为具体的,当喷头为单侧出汽时,蒸汽气流将以一个小角度切入第二蒸汽通道,然后进入第一蒸汽通道,如图34所示,此时喷头200仅朝左侧喷气,蒸汽气流300先到达左侧的内侧壁501,在受到内侧壁501的冲击或阻挡后,蒸汽气流将改变方向,沿右下方转向食材到达锅胆500右侧的内侧壁501,在受到右侧内侧壁501的冲击或阻挡后,蒸汽气流300将改变方向,沿左上方转向锅胆500顶部,完成一次翻滚,蒸汽气流300整体呈逆时针的方向翻滚;如图35所示,同样的道理,当喷头朝向右侧喷气时,将呈顺时针的方向翻滚。如图34所示,转向锅胆500顶部的蒸汽气流300正好朝向锅胆500的外侧壁502方向,与第二蒸汽通道532的夹角为锐角,最终将顺利的从烹饪腔150中进入第一蒸汽通道531;进入第一蒸汽通道531的蒸汽气流300从锅胆500的顶部到达底部,在由底部到达锅胆500顶部,该加热方法实现了通过蒸汽先后对内侧壁501、食材、外侧壁502的加热,利用锅胆为热的良导体特性,将使得蒸汽加热更为均匀,能效更高。
双侧出汽时,完成对冲后的蒸汽气流从对冲方向的两侧切入第二蒸汽通道,进而进入第一蒸汽通道,完成锅胆外侧壁的加热。多次出汽时,完成对冲的多股蒸汽气流对冲的其他方向切入第二蒸汽通道,完成对锅胆外侧壁的加热。
当喷头为全向出汽时,如图36所示,各个方向经过翻滚后到达锅胆500顶部的蒸汽气流300均朝向锅胆500外侧,因此也能很顺利的切入第二蒸汽通道532,进入第一蒸汽通道531内完成锅胆500外侧壁502的加热。
为了使得进入锅胆内的蒸汽尽可能的留存,不至于较快地从出汽口排出,相应的,进气孔130在烹饪主体的底部上的投影位置位于锅胆500的中部,出气孔160靠近所述锅盖120的边缘一侧。
为了使得单侧出汽时,进入第一蒸汽通道的蒸汽不至于较快地从锅盖处的出汽口排出,相应的,出气孔160设置在喷头喷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锅盖上。如图34,左侧出汽时,出气孔160设置在右侧,如图35,右侧出汽时,出汽口160设置在左侧。
构成第一蒸汽通道531可以为设置在框体100上的外锅520,该外锅520固定在框体100上,形成放置锅胆500的腔体,当然,也可以是双胆,锅胆500为内胆,放置在外锅520中,然后将具有锅胆500的外锅520放入框体100的腔体中,外锅520和锅胆500可以一起取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水平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尽管已经描述和叙述了被看作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替换,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另外,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将特定情况适配到本发明的教义,而不会脱离在此描述的本发明中心概念。所以,本发明不受限于在此披露的特定实施例,但本发明可能还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实施例及其等同物。

Claims (9)

1.一种框式蒸汽饭煲,包括锅胆、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承载部、由承载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以及由支撑部向锅胆上方延伸的顶部,顶部与承载部形成开放的锅胆取放空间,所述支撑部或所述顶部内设置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顶部下方设有可盖合在所述锅胆上的锅盖,所述锅胆与所述锅盖形成烹饪腔,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所述锅胆包括形成于所述锅胆的外侧壁一侧的第一蒸汽通道,和位于所述锅胆的上方的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相连通,所述烹饪腔中翻滚的蒸汽气流沿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向外侧壁方向切入所述第一蒸汽通道;所述锅胆为内胆,所述锅胆放置在外锅中以形成所述第一蒸汽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为单侧出汽的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任意一侧,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翻滚的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双侧出汽的喷头,双侧出汽的蒸汽气流相互背离流出并向所述锅胆的任意两相对的内侧壁喷射,所述喷头双侧喷出的蒸汽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多侧出汽的喷头,多侧出汽的蒸汽向所述内侧壁的多个方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多股翻滚的冲撞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全向出汽的喷头,全向出汽喷出的蒸汽气流向所述内侧壁全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锅盖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环形的、由锅胆内侧壁向锅胆中部翻滚的蒸汽气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喷射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连通所述喷射腔的喷孔,所述喷孔的喷射方向斜向下朝向所述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包括斜面,所述喷孔开设于所述斜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喷头设于所述进气孔处,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所述进气孔处的所述喷头喷出以进入所述锅胆内以烹饪食材,再经所述出气孔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在所述锅胆的底部上的投影位置位于所述锅胆的中部,所述出气孔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喷头喷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锅盖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式蒸汽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喷射出的蒸汽气流位于所述烹饪腔内部食材及液面以上的内侧壁。
CN201810440971.6A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Active CN110464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0971.6A CN110464193B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0971.6A CN110464193B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193A CN110464193A (zh) 2019-11-19
CN110464193B true CN110464193B (zh) 2022-04-05

Family

ID=6850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0971.6A Active CN110464193B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4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7961B (zh) * 2019-12-23 2022-03-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内热式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937A (zh) * 2017-11-10 2018-02-23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食物篮式蒸汽空气炸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08465U (zh) * 2011-10-31 2012-09-0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蒸锅
CN203762861U (zh) * 2013-12-27 2014-08-13 高展辉 一种蒸汽锅
US9655468B2 (en) * 2014-01-10 2017-05-23 2T2J, I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rapidly cooking food
US10208964B2 (en) * 2014-12-05 2019-02-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team cooking oven and method
CN104523138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东莞市西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快速蒸煮装置及其快速蒸煮方法
CN204813332U (zh) * 2015-07-08 2015-12-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
CN204839084U (zh) * 2015-07-08 2015-12-0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
CN204995192U (zh) * 2015-08-27 2016-01-27 赖亚立 多功能蒸汽料理机
CN106213974B (zh) * 2016-08-30 2018-10-19 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及其烹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937A (zh) * 2017-11-10 2018-02-23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食物篮式蒸汽空气炸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微负压破泡技术的大火力持续沸腾电饭煲研究和产业化";郑晓春;《科技成果》;2014071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193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63833B2 (ja) 蒸気調理器
JP3732200B2 (ja) 加熱調理器
US7487714B2 (en) Steam cooker
KR101586814B1 (ko) 사포닌 유실 방지 증삼기
JP3710460B2 (ja) 蒸気調理器
CN109788870A (zh) 用于烹调食物的自主装置及相应方法
CN110464193B (zh) 一种框式蒸汽饭煲
WO2005066544A1 (ja) 蒸気調理器
CN203609213U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210124588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CN203776728U (zh) 空气炸锅的炸篮
CN104622304A (zh) 蒸汽烹饪器具及其托盘
CN104622271B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107007130B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CN203609212U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204043032U (zh) 一体式加湿电热扇
CN203609214U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104622270A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111035231B (zh) 蒸发器设备以及具有蒸发器设备的电气器具
CN207785109U (zh) 洗涤设备
CN207384119U (zh) 一种蒸汽喷头
CN110917015A (zh) 一种雾气发生装置
CN111345677A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11609132U (zh) 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烹饪器具
JP4290149B2 (ja) 蒸気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