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3545A -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3545A
CN110463545A CN201910845737.6A CN201910845737A CN110463545A CN 110463545 A CN110463545 A CN 110463545A CN 201910845737 A CN201910845737 A CN 201910845737A CN 110463545 A CN110463545 A CN 110463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eriod
field
rice
t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57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建
郭攀
梁梅英
粟世华
吴昌智
赵海雄
伍慧锋
冯广
马剑青
粟有科
唐建军
黄绘
李明区
粟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Farmland Irrigation Testing Central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Farmland Irrigation Testing Central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Farmland Irrigation Testing Central Station filed Critical Guilin Farmland Irrigation Testing Central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9108457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3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3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3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移栽回青期,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浅薄水层;S2:分蘖前期,分蘖初、盛期采用湿润管理即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S3:分蘖后期,分蘖后期落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促进根群发育健壮;S4:拔节孕穗期,田间保持10~20mm深水层;S5:抽穗扬花期,这个时期的适宜灌层水深为0~10mm;S6:乳熟期,控制三至五天灌一次跑马水;S7:黄熟期,穗部勾头前,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穗部勾头后,田间落干。本发明对水稻的灌溉施肥做到适时适量精准灌溉施肥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污染物负荷排放,可以充分利用水肥耦合进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农业用水大户,占农业用水量的80%以上。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灌溉技术指导。
为了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消耗,各地水稻节水技术针对当地情况,均有所作用,但效果均一般,缺乏一种具有普遍性、时效性、综合性的水稻节水减排高产灌溉技术。因此,亟需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高产灌溉技术指导水稻灌溉、施肥,为水稻节水减排高产灌溉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移栽回青期,由于插秧时根部受了伤,吸水能力减弱,因此,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浅薄水层,创造一个良好的温湿环境;
S2:分蘖前期,分蘖期是植株营养器官发育的阶段,分蘖初、盛期采用湿润管理即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促使禾苗迅速分蘖;
S3:分蘖后期,分蘖后期落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促进根群发育健壮,促使黑根减少,白根大量增加,有利于茎秆坚实,增强抗倒能力,同时减少病虫害,培育大穗;
S4: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的时期,是水稻全生长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因此,田间保持10~20mm深水层;
S5:抽穗扬花期,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适宜灌层水深为0~10mm,水层的存在满足植株吸水吸肥的需要,起到调节水、地温,提高田间温度的作用;
S6:乳熟期,这个时期作物需水已下降,控制三至五天灌一次跑马水,同时需要保持田间没有水层,此时田间土壤含水率为65-75%,即能满足作物的需要;
S7:黄熟期,这个时期作物的生理需水已急剧下降,穗部勾头前,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穗部勾头后,田间落干,利于收割。
优选的,步骤S1中采用漫灌方式于地表浇灌形成10~20mm水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根据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需水量不同的特性,对水稻的灌溉施肥做到适时适量精准灌溉施肥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污染物负荷排放,可以充分利用水肥耦合进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省工、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由粗放式向现代化转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移栽回青期,由于插秧时根部受了伤,吸水能力减弱,因此,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浅薄水层,创造一个良好的温湿环境,采用漫灌方式于地表浇灌形成10~20mm水层;薄水插秧,浅水返青。插秧时,秧苗从稠密的秧田更换到稀落的大田,此时,虽然植株幼小,生理需水不多(平均每昼夜0.5~1.1mm),但是,由于插秧时根部受了伤,吸水能力减弱,植株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禾苗产生凋萎枯黄现象,因此,这个时期是生态需水大于生理需水,也就是说,主要是生态需水。所以,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浅薄水层,创造一个良好的温湿环境,充分满足群体的生态需水,是促使禾苗迅速转青的关键。根据试验资料和高产用水经验,采用薄水(15~20mm)插秧,浅水(30~40mm)养苗的灌溉方法,禾苗转青快,因为它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1)薄水插秧能够使秧苗插得直,插得稳,苗齐,秧苗定根牢,不易倒苗。(2)插后浅灌,可使秧苗茎杆一部分基部淹没于水中,这不仅可以减少植株蒸发的面积,使植株水分蒸发减少,而且还会让秧苗从茎叶的气孔吸收一部分水分,弥补根系吸水不足,使禾苗吸收的水分与蒸腾消耗的水分处于平衡状态,减少凋萎现象。(3)浅水可以创造一个较稳定的温湿环境,如遇有大风、大雨,还可以减轻秧苗受风浪摧折,有利于禾苗生长发育。(4)浅水还能抑制田间杂草丛生,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禾苗吸收,禾苗有了较丰富的营养条件,就能早生根、长新叶,加快回青。在一般情况下,浅水灌溉要比深水灌或湿润灌提早二至三天转青,禾苗生长也较青秀健壮。如果这些阶段采用湿润灌溉,田间容易脱水受旱,特别是多肥的条件下,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养分不易输送,根部吸收困难,甚至烧根死苗,所以群众中有“黄秧搁一搁,到老不发作”的农谚。但是深水灌溉也不好,深灌会造成浮秧,茎叶下垂,飘于水中,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极引起叶鞘过于伸长,植株软弱披伏,不利于新根新叶的生长,阻碍禾苗转青。可见水层过深或田间没有水层都是不适宜的。但是浅水层的掌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秧龄较长的秧苗,水层可深一些;秧龄短的秧苗,水层可稍浅些。扯秧的水层要深些,而铲秧的水层就稍为浅些,施用耙面肥时插秧的,田间水层也宜深些(所谓深些、浅些是指在30~40mm水层这个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移栽回青期在早稻经常会碰到倒春寒,晚稻遇上高35℃以上的气温条件。因此不论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田间水层都就加深到45~60mm水层,这样较深的水层可以调节田间的气温和水温,使水、土温提高或降低,避免水、土温低而影响禾苗生长,或者由于水温高而烫伤植株茎部,阻碍禾苗转青。待低温或高温过后,才恢复到30~40mm的浅水层。
S2:分蘖前期,分蘖期是植株营养器官发育的阶段,分蘖初、盛期采用湿润管理即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促使禾苗迅速分蘖;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分蘖期是植株营养器官发育的阶段,也是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促进有效分蘖增多,防止生长过旺,保证株健根强,是确定这个时期灌溉技术的依据。观测资料证明,分蘖初、盛期采用湿润管理即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经常保持田间土壤水分饱和状态,是促使禾苗有效分蘖迅速、提前、集中和增多的优良灌溉方法。这是因为:(1)在分蘖阶段,禾苗本身具有喜温好湿的生理特性,采用湿润灌溉可以使阳光直接照射在田间土壤及植株基部,土壤吸热快土温易升高,日最高土温比浅水灌溉高四到六度,而且土温昼夜温差变幅也较大,当田间湿润时,土温日变幅达到20.4℃,而水层的日变幅只有13℃,土壤温度的提高和昼夜温差的增大,都有利于刺激低位分蘖的萌发,而使分蘖提早。(2)湿润灌使土壤的各种气体与大气得到了交换,更新了土壤环境,而使土壤通透,增加土壤的氧气,由于氧气多了,氧化作用也就大大增强,从而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加速肥料的分解,提高肥效,特别是速效铵态氨显著增加,为多分蘖提供良好的养分和物质条件。(3)增强根系吸收能力,让根部吸收大量的养分,经茎秆不断地输送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然后形成淀粉、蛋白质和糖类,充实植株内细胞,利于禾苗分蘖。据观测资料,采用湿润灌平均每蔸分蘖数比浅水灌溉多2.1~3.2支苗,平均有效分蘖率提高4.5%~6.3%。
S3:分蘖后期,分蘖后期落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促进根群发育健壮,促使黑根减少,白根大量增加,有利于茎秆坚实,增强抗倒能力,同时减少病虫害,培育大穗;分蘖末期晒田是高产灌溉的重要环节。据试验成果,晒田比不晒田每亩增产五十至八十斤。晒田为什么增产呢。那是因为晒田具有下面的作用:(1)控制无效分蘖。晒田后,由于土壤水分急剧下降,肥料分解速度减弱,使植株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暂时受到限制,在水分养分不足的情况下,植株高位分蘖也就不可能再生长出分蘖苗,从而控制了无效分蘖。(2)促进根群发育健壮。由于作物根系具有较强的向水性,当晒田使土壤表层(15-20cm土层)水分减少后,根部为了吸收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促使根系向深处伸长。因此晒田不仅使根系长得深,而且根数增多,特别是白根数显著增加,黑根减少。因为在有水层灌溉的条件下,土壤肥料分解后的生成物,除了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外,还会产生硫化氢、丁酸等对水稻有毒害的物质,使根部中毒变黑,甚至烂掉。而实行晒田后,土壤中氧化作用增强,使有毒物质得到还原氧化,因而黑根减少,白根大量增加。(3)茎秆坚实,增强抗倒能力。晒田抑制了地上植株的生长,在晒田抑制了地上植株的生长,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植株体内同化物运转方向起了改变,使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茎和叶鞘,因而秆壁增厚,节间短,茎秆组织紧密,细胞间气室直径缩小。据观测资料,晒田比不晒田,第一节间要短1.37cm,茎秆粗0.15mm,承重强度大26.5g,植株的含水率低1.5%,干物质重0.5g,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减少倒伏。(4)减少病虫害。由于田间没有水层,直接改变田间小气候,使田间湿度降低,温度升高,这对于螟虫、稻飞虱、浮尘子等害虫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同时有利于天敌,如步行虫、寄生蜂等益虫的活动,而减少病虫害。晒田还能起到培育大穗的作用。
S4: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的时期,是水稻全生长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因此,田间保持10~20mm深水层;拔节孕穗期及时回水灌溉。这个时期是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水稻全生长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其需水量占全生长期需水量的25%~35%,日最大耗水强度达到12mm左右,是水稻水分供应的临界期。水分不足,会造成枝梗及颖花发育不健全,产生畸形花而不能正常开花结实。缺水严重,则花粉与卵细胞发育受阻,招致不孕穗,群众中广泛流传着“树怕剥皮,禾怕干苞”的农谚,充分说明这个时期不能脱水过早。因此,田间保持一定的水层(1~2厘米水),除直接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外,还有其他的生态作用。因为这个时期也是水稻吸肥最多最旺盛的时期,为了保证这一功能的正常进行,必须发挥水肥相融的作用,田间有水层能使土壤中的铵态氮数量增加,稳定,不易脱失,提高肥效,为植株生长孕穗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一般气温较高,最高温度都在30℃以上,田间有水层可以创造较稳定的温度条件,防止白天温度过高和昼夜温差过大而影响作物发育,所以其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要求此时期田间保持一定水层。但是水层也不宜太深,水深不仅削弱棵间光照强度与空气流通,同时,也极易引起后期倒伏而造成减产。在施肥水平较高,保水能力较强的稻田或者是地势低畦地下水位很高和施肥不当,造成植株疯长等情况下,可采取湿润管理,保持田间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S5:抽穗扬花期,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适宜灌层水深为0~10mm,水层的存在满足植株吸水吸肥的需要,起到调节水、地温,提高田间温度的作用;抽穗开花期保持薄水。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敏感的时期,需水量仅次于拔节孕穗期。缺水不仅会减弱光合作用,降低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籽粒形成,而且还会使田间空气湿度降低,轻则抽穗不齐,重则难以出穗。因此,保持田间有水层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水层的存在除了能够满足植株吸水吸肥的需要外,还能起到调节水、地温,提高田间温度的作用,从而促使禾苗出穗提前,集中和整齐。试验资料说明,田间保持水层要比没有水层提前2~3天抽穗。这个时期的适宜灌层为5~15mm。
特别要注意的是,抽穗开花期早稻往往碰到高温,晚稻遇到寒露风而减产。据有关的试验资料,当日最高温度达到35℃时就会影响稻花的授粉和受精,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样遇到寒露风天气也会使空粒增加,粒重降低。因此为了防止高温和寒露风的伤害,除了适当加深灌溉水层外(一般把水层加深至30~45mm),最好结合采用喷灌,利用平时喷农药的用具或喷水竹筒进行喷灌(一般生产都有喷灌竹筒),高温时喷淋,可以使田间气温降低0.5~1.5度,空气相对湿度增加3.4%~6.3%,提高结实率2.1~2.8%,遇寒露风时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大气的水分。当水滴洒在土壤上,能起保持土温和提高田间温度的作用,而且由于茎叶上的水滴堵塞了一部分气孔,使植株水分蒸发减少。这样植物体内随水分蒸发而散发出来的热量也相应地减少,植株体内细胞汁的温度就可以比较缓慢地下降,从而减轻寒露风的危害。喷水雾化强度越大,喷水时间越长,防寒露风伤害的效果就越好。
S6:乳熟期,这个时期作物需水已下降,控制三至五天灌一次跑马水,同时需要保持田间没有水层,此时田间土壤含水率为65-75%,即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乳熟期湿润。这个时期作物需水已下降,但是水分不足,也会减弱光合作用,阻碍同化物的形成和运转,使灌浆结实不饱满,千粒重降低,不结实增多,产量减少,所以田间的土壤水分要保持饱和状态,一般掌握三至五天灌一次10mm的薄水层即能满足作物的需要。
S7:黄熟期,这个时期作物的生理需水已急剧下降,穗部勾头前,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穗部勾头后,田间落干,利于收割。这个时期作物的生理需水已急剧下降,土壤水分保持在接近饱和状态,就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但是,也不能过早脱水,脱水过早,土壤干燥,强迫成熟,影响籽粒饱满,降低产量。相反,此期水分过多,会延迟成熟,青粒增多,同时也不利于收割,所以一般掌握穗部勾头后,田间落干,利于收割,早稻收割后立即灌水,以便犁耙田,沤田插晚稻。
本发明明确水稻生长生育期灌溉的主要技术参数,减少稻田用水、用肥总量及污染物的排放负荷,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为水稻节水减排高产灌溉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根据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需水量不同的特性,对水稻的灌溉施肥做到适时适量精准灌溉施肥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污染物负荷排放,可以充分利用水肥耦合进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省工、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由粗放式向现代化转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移栽回青期,由于插秧时根部受了伤,吸水能力减弱,因此,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浅薄水层,创造一个良好的温湿环境;
S2:分蘖前期,分蘖期是植株营养器官发育的阶段,分蘖初、盛期采用湿润管理即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促使禾苗迅速分蘖;
S3:分蘖后期,分蘖后期落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促进根群发育健壮,促使黑根减少,白根大量增加,有利于茎秆坚实,增强抗倒能力,同时减少病虫害,培育大穗;
S4: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的时期,是水稻全生长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因此,田间保持10~20mm深水层;
S5:抽穗扬花期,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适宜灌层水深为0~10mm,水层的存在满足植株吸水吸肥的需要,起到调节水、地温,提高田间温度的作用;
S6:乳熟期,这个时期作物需水已下降,控制三至五天灌一次跑马水,同时需要保持田间没有水层,此时田间土壤含水率为65-75%,即能满足作物的需要;
S7:黄熟期,这个时期作物的生理需水已急剧下降,穗部勾头前,三到五天灌一次10mm以下薄水层,穗部勾头后,田间落干,利于收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漫灌方式于地表浇灌形成10~20mm水层。
CN201910845737.6A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Pending CN110463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737.6A CN11046354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737.6A CN11046354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3545A true CN110463545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5737.6A Pending CN11046354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354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802A (zh) * 2022-06-23 2022-07-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双季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的周年水分管理方法
CN114793799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双季超级稻绿色高产栽培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CN116530379A (zh) * 2023-06-16 2023-08-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一种水稻抗倒伏高产种植方法
CN117474315A (zh) * 2023-09-26 2024-01-30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基于风险期与水土气微环境的稻田碳氮磷控水减排技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2711A (zh) * 2017-06-07 2017-09-22 合肥申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灌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2711A (zh) * 2017-06-07 2017-09-22 合肥申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灌溉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锡瑾: "《广西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的意义及效益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彭世彰等: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31 January 1998,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成敏: "广东省水稻节水灌溉的现状及前景 ", 《节水灌溉》 *
李国章: "浅谈水稻科学灌溉", 《广西农业科学》 *
李新健等: "广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 《节水灌溉》 *
林焕鑫: "水稻节水灌溉的研究",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
王娜等: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科技资讯》 *
胡锦钦: "广西钦州水稻科学灌溉初见成效", 《人民珠江》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799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双季超级稻绿色高产栽培方法
CN114793802A (zh) * 2022-06-23 2022-07-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双季稻秸秆还田减少甲烷排放的周年水分管理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CN116530379A (zh) * 2023-06-16 2023-08-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一种水稻抗倒伏高产种植方法
CN117474315A (zh) * 2023-09-26 2024-01-30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基于风险期与水土气微环境的稻田碳氮磷控水减排技术
CN117474315B (zh) * 2023-09-26 2024-04-16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基于风险期与水土气微环境的稻田碳氮磷控水减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5860B (zh) 一种旱直播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CN101194567B (zh) 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CN110463545A (zh) 一种水稻节水减排防污高产的灌溉方法
CN105815077B (zh) 一种适用于南方霜冻地区的木薯栽培方法
CN102742442A (zh) 野生半夏培育方法
CN104885611A (zh) 改良土壤盐碱性的方法
CN104145631B (zh) 一种冬小麦与夏玉米的两年三熟高产栽培方法
CN103733931B (zh) 草土分层构建利用稻作方法
CN109392587B (zh) 一种梨树快速成园的种植方法
CN109349038A (zh) 冬水田区水稻免耕直播蓄留再生稻种植方法
CN104737823A (zh) 一种矮化中间砧苹果稀植大苗的培育方法
Van der Zaag Potatoes and their cultiv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CN102960139A (zh) 一种荸荠的栽培方法
CN113099994A (zh) 一种早播马铃薯种植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种植早播马铃薯的方法
CN113099987A (zh) 一种基于豆科绿肥还田的稻田减排方法
CN101595800B (zh)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CN113455322A (zh) 一种设施豇豆抗重茬高效栽培方法
CN108849331A (zh) 一种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10150005A (zh) 一种优质冬枣设施栽培方法
CN114793810A (zh) 一种雪茄茄衣烟叶的种植方法
CN110073920B (zh) 一种冗余器官去除还田玉米节水高效种植方法
CN113966703A (zh) 一种再生水稻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CN106358917A (zh) 一种青刺果的栽培方法
CN106508539A (zh) 有机水稻栽培方法
CN112021061A (zh) 一种低山丘陵地叶用银杏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