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576A -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 Google Patents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576A
CN110462576A CN201880019861.0A CN201880019861A CN110462576A CN 110462576 A CN110462576 A CN 110462576A CN 201880019861 A CN201880019861 A CN 201880019861A CN 110462576 A CN110462576 A CN 110462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
contact positio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moving condit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Co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Co filed Critical Co Ltd Co
Publication of CN110462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5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7Display of a road map
    • G01C21/367Details, e.g. road map scale, orientation, zooming, illumination, level of detail, scrolling of road map or positioning of current position mark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9/00Maps; Plans; Charts; Diagrams, e.g. route diagr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触摸设备操作对应的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的技术。地图显示系统具有:接触位置检测部,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地图显示部,按照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以及对应关系修正部,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来修正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地图显示部基于修正的所述对应关系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Description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根据轻弹(Flick)操作来滚动地图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从当前位置朝向目的地方向的轻弹灵敏度与除此以外的其他方向的轻弹灵敏度不同。另外,已知一种按照与轻弹速度、轻弹的减速度相对应的距离使地图滚动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7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44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中,存在即使进行操作的用户不同,地图根据轻弹操作而滚动的量也是固定的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哪种轻弹灵敏度最佳,根据用户存在很大差异,存在无法为每个用户设定最佳轻弹灵敏度这样的问题。当然,可以采用由用户设定轻弹灵敏度这样的技术,但设定较为繁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每个用户,优化与触摸设备的操作相对应的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地图显示系统具有:接触位置检测部,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多次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地图显示部,按照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多次变化量,使多次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以及对应关系修正部,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多次移动状态,来修正多次对应关系,地图显示部基于修正的多次对应关系,使多次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另外,地图显示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发挥功能:接触位置检测部,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多次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地图显示部,按照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多次变化量,使多次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以及对应关系修正部,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多次移动状态,来修正多次对应关系,地图显示部基于修正的多次对应关系,使多次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中,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能够推定是追加进行了补充之前的操作的操作,还是追加进行了抵消之前的操作的操作。在追加进行了补充之前的操作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感觉到通过自身的操作并没有使地图的显示状态按照预期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在该情况下,只要以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上方修正的方式来修正移动状态与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相反地,在追加进行了抵消之前的操作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感觉到通过自身的操作使地图的显示状态发生了超出预期的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只要以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下方修正的方式来修正移动状态与变化量的对应关系即可。如上所述,能够针对每个用户,优化与触摸设备的操作相对应的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地图显示系统的框图。
图2A、图2B是表示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的图;图2C是表示移动状态与地图的显示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图2D是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3A~图3D是轻弹操作的评估值的说明图;图3E~图3F是捏合(Pinch)操作的评估值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表示移动状态与地图的显示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修正内容的表。
图5是对应关系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按照下述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地图显示系统的结构
(2)对应关系修正处理
(3)其他的实施方式
(1)地图显示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地图显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地图显示系统通过车载终端10来实现。车载终端10搭载于车辆。车载终端10具有控制部20、存储介质30、触摸面板显示器40。控制部20具有CPU、RAM、ROM等。车载终端10只要能够控制触摸面板显示器40即可,触摸面板显示器40也可以设置于车辆。触摸面板显示器40兼具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的显示器和在显示面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的触摸设备。
在存储介质30中,记录有地图信息30a、对应关系信息30b以及连续操作信息30c。地图信息30a是表示路段、节点、设施等地上物的位置或形状的数据。控制部20基于地图信息30a来描画地图。对于对应关系信息30b与连续操作信息30c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控制部20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30中的地图显示程序21。该地图显示程序21包括接触位置检测模块21a、地图显示模块21b以及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执行接触位置检测模块21a、地图显示模块21b以及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控制部20构成本发明的接触位置检测部、地图显示部以及对应关系修正部。
利用接触位置检测模块21a的功能,控制部20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即,利用接触位置检测模块21a的功能,控制部20通过获取来自于作为触摸设备的触摸面板显示器40的输出信号,检测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上的操作体的接触位置。操作体是用户的手指。
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按照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基于地图信息30a来描画地图,通过将该地图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触摸面板显示器40,使地图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上。在每个接触期间获取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该接触期间是从手指接触触摸面板显示器40开始到离开为止的期间。
地图的显示状态是指地图的位置(地图坐标)和地图的比例尺。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获取作为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地图坐标和比例尺,并基于地图坐标和比例尺来描画地图。地图坐标例如是指与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40的中央位置的地图上的位置对应的真实空间的坐标。比例尺是指表示将地图上的物体的地图上的长度除以该物体的真实空间内的长度所得到的比例。其中,将能够显示的地图中的最小的比例尺的地图标记为基准地图。例如,基准地图可以是比例尺为1/1024万的地图。
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根据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使地图的位置(地图坐标)变化。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计算在从手指接触触摸面板显示器40开始到离开为止的接触期间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并基于该移动速度使地图坐标变化。即,控制部20根据轻弹操作使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上的地图滚动。
图2A是轻弹操作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在期间的长度Δt的接触期间中,接触位置如箭头所示移动。控制部20计算出接触期间的开始期间的接触位置(接触开始位置)与接触期间的结束期间的接触位置(接触结束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移动距离W,通过将该移动距离W除以期间的长度Δt,来计算轻弹速度V。需要说明的是,将接触开始位置作为开始点并将接触结束位置作为终点的向量标记为轻弹向量X。另外,在轻弹速度V或者移动距离W小于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0不会将其作为轻弹操作接收。
图2C是表示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该对应关系记录在对应关系信息30b中。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使地图坐标从作为当前显示的地图的地图坐标的开始点坐标向与轻弹向量X的方向对应的真实空间内的方向移动,直到移动至前进了与轻弹速度V成比例的滚动距离K·V的终点坐标。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使地图坐标以与轻弹速度V成比例的滚动速度G·V在连接开始点坐标与终点坐标的直线上渐渐地移动,地图坐标到达终点坐标时结束地图的滚动。K、G是正的比例系数。关于比例系数的K、G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在每次地图坐标变化时描绘地图并更新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上的地图。记录对应关系信息30b的存储介质30相当于本发明的对应关系记录部,该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作为对应关系记录部的存储介质30可以不设置在车载终端10中,也可以设置在能够与车载终端10进行通信的服务器等中。
另外,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根据2点的接触位置间的距离使地图的比例尺变化。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获取2个手指从接触触摸面板显示器40到离开为止的期间的接触期间内的2点的接触位置间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使地图坐标变化。即,控制部20根据捏合操作使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上的地图滚动。
图2B是捏合(Pinch)操作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在期间的长度Δt的接触期间中,2点的接触位置分别如箭头所示移动。控制部20计算接触期间的开始期间的接触开始位置间的距离L1和接触期间的结束期间的接触结束位置间的距离L2,并计算从距离L2减去距离L1的值作为捏合向量ΔL。捏合向量ΔL是一维的向量。在接触结束位置间的距离L2大于接触开始位置间的距离L1的情况下,捏合向量ΔL为正的向量,进行所谓的放大(Pinch Out)操作。在接触结束位置间的距离L2小于接触开始位置间的距离L1的情况下,捏合向量ΔL为负的向量,进行所谓的缩小(Pinch In)操作。
其中,比例尺变化前(当前)的地图相对于比例尺最小的基准地图的倍率是Z倍。当捏合向量ΔL为正时,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将比例尺变化后的地图的倍率例如设定为Z(1+H·|ΔL|)。另一方面,当捏合向量ΔL为负时,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将比例尺变化后的地图的倍率例如设定为Z(1-H·|ΔL|)。H是正的比例系数。其中,H·|ΔL|是与捏合向量ΔL的绝对值成比例的值,是指比例尺变化的地图的倍率变化量。比例尺变化后的地图的倍率可以取决于捏合向量ΔL的大小,比例尺变化后的地图的倍率的计算式并不限定于例示的计算式。进一步地,比例尺变化后的地图的倍率可以取决于将捏合向量ΔL的绝对值除以Δt而得到的捏合速度R。
当捏合向量ΔL为正时,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重复进行通过像素插值处理将比例尺变化前的地图渐渐地放大显示的处理,直到地图的倍率变为Z(1+H·|ΔL|)。然后,当地图的倍率变为Z(1+H·|ΔL|)结束地图的放大时,控制部20描画倍率为Z(1+H·|ΔL|)的地图,并显示该描画的地图。另一方面,当捏合向量ΔL为负时,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重复进行通过像素间隔剔除处理将比例尺变化前的地图渐渐地缩小显示的处理,直到地图的倍率变为Z(1-H·|ΔL|)。然后,当地图的倍率变为Z(1-H·|ΔL|)结束缩小地图时,控制部20描画倍率为Z(1-H·|ΔL|)的地图,显示该描画的地图。
当渐渐地放大或缩小地图时,控制部20将与捏合向量ΔL的绝对值成比例的值J·|ΔL|设定为变化速度。变化速度J·|ΔL|是每单位时间的地图的倍率变化量。J是正的比例系数。关于比例系数H、J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20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来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示出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在对应关系信息30b(图2C)的对应关系中修正比例系数K、H。其中,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是指,隔着短于基准期间的非接触期间(时间间隔)的多次接触期间的接触位置的各个移动状态的组合。
图2D是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的说明图。在该图中,获取在多个接触期间T1~T5中的每一个的移动状态。在接触期间T1~T5之间,存在手指不接触触摸面板显示器40的非接触期间D1~D4。控制部20提取作为基准期间DT(例如1秒)以下的期间长度的非接触期间D2~D3,并获取隔着非接触期间D2~D3进行的多个接触期间T2~T4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其中,控制部20获取连续接收到同一种类操作的多个接触期间T2~T4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作为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例如,当在接触期间T2、T4接收到轻弹操作,并在接触期间T3接收到捏合操作时,不将这些期间的移动状态作为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
在轻弹操作连续的情况下,控制部20获取各接触期间T2~T4内的轻弹向量X作为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并将这些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另一方面,当捏合操作连续时,控制部20获取各接触期间T2~T4内的捏合向量ΔL作为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并将这些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基于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的连续的移动状态(X,ΔL),来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图2C)的比例系数K、H。
首先,对轻弹操作的对应关系的修正进行说明。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以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中的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的移动向量的连续程度越高,则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大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示出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以多次接触位置的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越大,则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大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示出的对应关系。
图3A~图3D是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的说明图。在图3A中,示出在进行了轻弹操作的接触期间T2~T4内的轻弹向量X。在该图中,黑色圆所示的轻弹向量X的开始点是轻弹操作的接触开始位置,箭头的顶端所示的轻弹向量X的终点是轻弹操作的接触结束位置。
图3B是图3A的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控制部20计算轻弹向量X的和(合成)的绝对值。在图3C中,示出了进行了轻弹操作的接触期间T2~T4内的轻弹向量X。图3D是图3C的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的说明图。控制部20获取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作为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由于针对一连串的连续的操作分别计算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因此控制部20获取轻弹向量X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需要说明的是,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越大,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的轻弹向量X连续的程度越高。
图4A是表示比例系数K、H的修正内容的表。在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F1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按照ΔK将比例系数K进行上方修正,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滚动距离进行上方修正。
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以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中的彼此方向具有抵消关系的移动向量的连续程度越高,则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小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所示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以多次接触位置的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越小,则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小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信息30b所示的对应关系。
在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小于第2阈值F2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按照ΔK将比例系数K进行下方修正,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滚动距离进行下方修正。第1阈值F1是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F2的值。需要说明的是,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越小,彼此方向具有抵消关系的轻弹向量X连续的程度越高。
接下来,对捏合操作的对应关系的修正进行说明。图3E、图3F是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的说明图。黑色圆示出捏合向量ΔL的开始点,箭头的顶端是捏合向量ΔL的终点。如该图所示,控制部20计算捏合向量ΔL的和(合成)的绝对值。控制部20获取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作为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由于针对一连串的连续的操作分别计算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因此控制部20获取轻弹向量X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
如图4A所示,在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E1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按照ΔH将比例系数H进行上方修正,从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倍率变化量H·|ΔL|进行上方修正。另外,在轻弹操作的评估值E小于第2阈值E2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按照ΔH将比例系数H进行下方修正,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倍率变化量H·|ΔL|进行下方修正。第1阈值E1是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E2的值。通过如上操作修正比例系数K、H,控制部20根据修正后的比例系数K、H来更新对应关系信息30b(图2C)。如果更新了对应关系信息30b,则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基于修正了比例系数K、H的对应关系信息30b使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能够推定是追加进行了用于补充之前的操作的操作,还是追加进行了用于抵消之前的操作的操作。如图3C、图3D、图3F所示,在追加进行了用于补充之前的操作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并没有随着自己进行的操作而发生预期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在该情况下,只要以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上方修正的方式,修正移动状态与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相反的,如图3A、图3B、图3E所示,在追加进行了用于抵消之前的操作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随着自己的操作而发生了超出预期范围的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只要以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下方修正的方式,修正移动状态与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如上所述,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触摸设备的操作相对应的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
进一步地,如图3C、图3D、图3F所示,如果各接触期间T2~T4内的移动向量(轻弹向量X、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评估值F、E)较大,则能够判断各接触期间T2~T4的移动较多地进行了用于补充彼此移动的方向上的移动。即,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滚动距离K·V,倍率变化量H·|ΔL|)过小。因此,通过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变大,从而能够为用户设定最佳的变化量。
如图3A、图3B、图3E所示,如果各接触期间T2~T4内的移动向量(轻弹向量X、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评估值F、E)较小,则能够判断各接触期间T2~T4的移动较多地进行了用于抵消彼此移动的方向上的移动。即,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过大。因此,通过将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变小,从而能够为用户设定最佳的变化量。
如图3C、图3D所示,在连续地进行了类似的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通过轻弹操作获得的滚动距离过小。也就是说,能够推定滚动距离小于预期而在相同的方向进行了几次轻弹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与轻弹操作相对应的滚动距离进行上方修正。另一方面,如图3A、图3B所示,在连续地进行了接近相反方向的方向上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通过轻弹操作而获得的滚动距离过大。也就是说,能够推定滚动距离大于预期而多次进行了使地图向相反方向滚动的轻弹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与轻弹操作相对应的滚动距离进行下方修正。这样,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所谓的轻弹操作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地图的位置的变化量(滚动距离)。
如图3F所示,在连续地进行了放大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通过捏合操作而获得的倍率的变化量过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与捏合操作相对应的倍率变化量H·|ΔL|进行上方修正。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倍率的变化量小于预期而进行了几次放大操作。虽然未图示,但也与连续地进行了缩小操作的情况相同。如图3E所示,在连续地进行了缩小操作和放大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通过捏合操作而获得的倍率的变化量过大。也就是说,能够推定倍率的变化量大于预期而多次进行了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的两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与捏合操作相对应的倍率变化量H·|ΔL|进行下方修正。这样,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所谓的捏合操作内的两个接触位置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量。
(2)对应关系修正处理:
图5是对应关系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对应关系修正处理是在触摸面板显示器40中,在显示地图的期间中始终执行的处理。首先,利用地图显示模块21b的功能,控制部20获取接触期间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步骤S110)。即,控制部20获取从手指接触触摸面板显示器40开始到该接触结束为止的一个或者两个手指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
接下来,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将移动状态记录在RAM中(步骤S110)。即,如果手指的接触结束,则控制部20将轻弹向量X或者捏合向量ΔL作为接触期间内的移动状态记录在RAM中。具体来说,在接触期间接收到轻弹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0将轻弹向量X记录在RAM中。另一方面,在接触期间接收到捏合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0将捏合向量ΔL记录在RAM中。
接下来,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判断在基准期间DT以内是否开始了同一种类的下一操作(步骤S120)。即,控制部20从上次的接触时间的结束时刻起、在经过基准期间DT之前开始下次的接触期间,判定在该下次的接触期间是否接收到与上次的接触期间同一种类的操作。接收到同一种类的操作是指,连续接收到轻弹操作或者捏合操作。
在判定同一种类的操作在基准期间DT以内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120:Y),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返回到步骤S100,并获取在下次的接触期间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即,连续地获取同一种类的操作的移动状态,并将该连续地获取的移动状态记录在RAM中。
另一方面,在未判定到同一种类的操作在基准期间DT以内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120:N),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判定同一种类的操作是否连续了两次以上(步骤S130)。即,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20判定是否2个以上的轻弹向量X或者2个以上的捏合向量ΔL连续记录在了RAM中。
在未判定到同一种类的操作连续了两次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30:N),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清空RAM的移动状态(步骤S135),并将对应关系修正处理返回到最初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判定到同一种类的操作连续了两次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30:Y),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将移动状态记录到连续操作信息30c中(步骤S140)。即,将记录在RAM中的2个以上的轻弹向量X或者2个以上的捏合向量ΔL分别作为1组移动状态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
接下来,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判定数据存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判定值(步骤S150)。即,在步骤S140中记录2个以上的轻弹向量X时,控制部20判定记录在连续操作信息30中的连续的轻弹向量X的组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判定值。另外,在步骤S140中记录2个以上的捏合向量ΔL时,控制部20判定记录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的连续的捏合向量ΔL的组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判定值。判定值为预先确定的数,例如可以是20组。
在未判定到数据存储量大于或等于判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50:N),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清空RAM的移动状态(步骤S135),并将对应关系修正处理返回到最初的状态。即,重复将这些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的处理,直到轻弹向量X或者捏合向量ΔL的数据存储量大于或等于判定值为止。
在判定到数据存储量大于或等于判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50:Y),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解析连续操作信息(步骤S160)。具体来说,在轻弹向量X的数据存储量大于或等于判定值的情况下,如图3A~图3D所示,控制部20针对连续的轻弹向量X的各组,计算轻弹向量X的和的绝对值,并计算该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另外,在捏合向量ΔL的数据存储量大于或等于判定值的情况下,如图3E、图3F所示,控制部20针对连续的捏合向量ΔL的各组,计算捏合向量ΔL的和的绝对值,并计算该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
接下来,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判定是否需要修正对应关系(步骤S170)。具体来说,当计算出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时,控制部20判定在该评估值F符合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F1或者小于第2阈值F2的情况下需要修正对应关系。另外,当计算出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时,控制部20判断在该评估值E符合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E1或者小于第2阈值E2的情况下需要修正对应关系。
在判定到需要修正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步骤S170:Y),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修正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步骤S180)。即,如图4A所示,如果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F1,则控制部20将滚动距离的比例系数K按照ΔK进行上方修正,如果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小于第2阈值F2,则控制部20将滚动距离的比例系数K按照ΔK进行下方修正。另外,如果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E1,则控制部20将倍率变化量H·|ΔL|的比例系数H按照ΔH进行上方修正,如果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小于第2阈值E2,则控制部20将倍率变化量H·|ΔL|的比例系数H按照ΔH进行下方修正。
接下来,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清空连续操作信息30c(步骤S190),并结束对应关系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在未判定到需要修正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步骤S170:N),利用对应关系修正模块21c的功能,控制部20不修正比例系数K、H,清空连续操作信息30c(步骤S190),结束对应关系修正处理。
(3)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例,也能够采用其他的各种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修正了地图的滚动以及比例尺变更中的滚动距离K·V和倍率变化量H·|ΔL|,但也可以修正滚动速度G·V和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
图4B是表示比例系数K、G、H、J的修正内容的表。如果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F1,并且轻弹速度V的平均值小于速度阈值VT,则控制部20将比例系数G进行上方修正而不是比例系数K,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滚动速度G·V进行上方修正。在该情况下,推定用户感觉滚动速度G·V不足。如果轻弹操作的评估值F小于第2阈值F2,并且轻弹速度V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速度阈值VT,则控制部20通过将比例系数G进行下方修正而不是比例系数K,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滚动速度G·V进行下方修正。在该情况下,推定用户由于滚动速度G·V过快而重复相反方向的轻弹操作。
如果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大于或等于第1阈值E1,并且捏合速度R的平均值小于速度阈值RT,则控制部20将比例系数J进行上方修正而不是比例系数H,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进行上方修正。在该情况下,推定感觉到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不足。需要说明的是,捏合速度R是将捏合向量ΔL除以接触期间的长度Δt而得到的值。如果捏合操作的评估值E小于第2阈值E2,捏合速度R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速度阈值RT,则控制部20将比例系数J进行下方修正而不是比例系数H,从而对作为与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的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进行下方修正。在该情况下,推定用户由于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过快而重复相反方向的捏合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20不仅可以修正滚动距离K·V与滚动速度G·V中的一者,还可以同时修正滚动距离K·V与滚动速度G·V的两者。进一步地,控制部20不仅可以修正倍率变化量H·|ΔL|和地图的倍率的变化速度J·|ΔL|中的一者还可以同时修正两者。另外,控制部20也可以仅将轻弹操作和捏合操作中的一者作为修正的对象。
另外,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或者抵消关系的移动向量连续的程度可以不必基于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来判定。具体来说,在第N次(N是表示操作顺序的整数)和第N+1次进行的轻弹向量X的方向的差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例如10度)的情况下,控制部20可以判定第N次和第N+1次轻弹向量X的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进一步地,在第N次和第N+1次进行的轻弹向量X的方向的差从180度变为第2阈值(例如10度)的情况下,控制部20可以判定第N次和第N+1次轻弹向量X的彼此方向具有抵消关系。控制部20对连续的轻弹向量X的所有的组进行上述的判定,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的轻弹向量X的组的个数越多,可以越大地将滚动距离的比例系数K进行上方修正。相反地,彼此的方向具有抵消关系的轻弹向量X的组的个数越多,控制部20可以越大地将滚动距离的比例系数K进行下方修正。
另外,在存储在连续操作信息30c中的轻弹向量X的组或捏合向量ΔL的组的个数大于或等于判定值(例如20个)的情况下,控制部20按照ΔK、ΔH修正比例系数K、H,但ΔK、ΔH也可以不恒定。例如,连续进行上方修正的次数越多,控制部20将ΔK、ΔH的值设置得越大。同样地,连续进行下方修正的次数越多,控制部20将ΔK、ΔH的值设置得越大。进一步地,控制部20交替地进行上方修正和下方修正的次数越多,控制部20将ΔK、ΔH的值设置得越小。另外,判定值可以不是20个,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如果判定值较小,则比例系数K、H被过度地修正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判定值越小,控制部20将ΔK、ΔH的大小设置得越小。
触摸设备只要是至少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的设备即可,可以是在显示面上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的触摸面板显示器。进一步地,触摸面板显示器可以是显示地图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也可以是不显示地图的触摸面板显示器。操作体可以是用户的手指,也可以是触摸笔等。
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可以是接触位置的变化量(移动距离),也可以是每个单位时间的接触位置的变化量(移动速度)。地图显示部只要获取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对应的变化量,并按照该变化量使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即可。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可以是地图的位置的变化量(滚动距离),也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地图的位置的变化量(滚动速度),也可以是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量(放大率/缩小率),也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量(变化速度/缩小速度)。另外,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和地图的显示状态可以是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直线方向上的状态,也可以是旋转方向上的状态。进一步地,接触位置不限于1点,也可以检测2点以上。当检测2点以上的接触位置时,可以获得2点以上的接触位置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状态作为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
对应关系修正部只要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来修正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具体来说,在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能够判断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过大的情况下,对应关系修正部可以将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下方修正。相反地,在基于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能够判断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过小的情况下,对应关系修正部可以将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进行上方修正。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是指隔着短于基准期间的非接触期间的多次接触期间内的接触位置中的每个移动状态的组合。
另外,对应关系修正部可以以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越大、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大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如果各接触期间内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较大,则能够判断各接触期间内的移动较多地进行了用于补充彼此移动方向上的移动。即,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过小。因此,通过增大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能够为用户设定最佳的变化量。另外,移动向量可以是触摸设备上的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本身,也可以是触摸设备上的2点的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向量(减少/增加的一维向量)。
进一步地,对应关系修正部可以以多次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越小,则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变化量越小的方式修正对应关系。如果各接触期间内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较小,则能够判断各接触期间内的移动较多地进行了抵消彼此移动方向上的移动。即,能够推定用户感觉到地图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过大。因此,通过减小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状态的变化量,能够为用户设定最佳的变化量。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状态可以是地图的位置。由此,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地图的位置的变化量。具体来说,地图显示部可以根据所谓的轻弹操作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使地图的位置变化。由此,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轻弹操作内的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地图的位置的变化量。
进一步地,显示状态可以是地图的比例尺。由此,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相对应的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量。具体来说,地图显示部可以根据所谓的捏合操作内的两点的接触位置间的距离使地图的比例尺变化。由此,能够为每个用户优化与捏合操作内的两个接触位置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量。
此外,如本发明所述,接收与接触位置的移动对应的操作的方法也可以作为程序或方法来应用。此外,能够设想上述系统、程序、方法作为单独的装置实现的情况、或存在由多个装置来实现的情况,包括各种实施方式。例如,能够提供具有如上结构的导航系统或终端、方法、程序。此外,可以进行将一部分作为软件而一部分作为硬件等适当的变更。此外,本发明作为控制装置的程序的记录介质也是成立的。显然,该软件的记录介质可以是磁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光磁记录介质,针对今后开发的任何记录介质也都可以完全相同地考虑。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载终端,20…控制部,21…地图显示程序,21a…接触位置检测模块,21b…地图显示模块,21c…对应关系修正模块,30…存储介质,30a…地图信息,30b…对应关系信息,30c…连续操作信息,40…触摸面板显示,
E…捏合操作的评估值,F…轻弹操作的评估值,R…捏合速度,RT…速度阈值,V…轻弹速度,W…移动距离,X…轻弹向量,ΔL…捏合向量

Claims (10)

1.一种地图显示系统,其中,具有:
接触位置检测部,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
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图显示部,按照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以及
对应关系修正部,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来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地图显示部基于修正的所述对应关系,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修正部以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中的彼此方向具有类似关系的移动向量连续的程度越高,则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越大的方式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修正部以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越大,则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越大的方式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修正部以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中的彼此方向具有抵消关系的移动向量连续的程度越高,则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越小的方式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修正部以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的和的绝对值越小,则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越小的方式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状态是所述地图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地图显示部根据轻弹操作下的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使所述地图的位置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状态是所述地图的比例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地图显示部根据捏合操作下的两点的所述接触位置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向量的大小的和,使所述地图的比例尺变化。
10.一种地图显示程序,其中,所述地图显示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发挥功能:
接触位置检测部,在触摸设备中检测操作体的接触位置;
对应关系记录部,记录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状态与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图显示部,按照与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相对应的所述变化量,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以及
对应关系修正部,在以预先确定的基准期间以下的时间间隔检测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次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移动状态,来修正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地图显示部基于修正的所述对应关系,使所述地图的显示状态变化。
CN201880019861.0A 2017-03-28 2018-03-15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Withdrawn CN1104625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2378 2017-03-28
JP2017062378 2017-03-28
PCT/JP2018/010118 WO2018180521A1 (ja) 2017-03-28 2018-03-15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576A true CN110462576A (zh) 2019-11-15

Family

ID=6367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9861.0A Withdrawn CN110462576A (zh) 2017-03-28 2018-03-15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77649A1 (zh)
JP (1) JPWO2018180521A1 (zh)
CN (1) CN110462576A (zh)
DE (1) DE112018000262T5 (zh)
WO (1) WO2018180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2041B2 (ja) * 2017-07-13 2021-1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74145B2 (ja) * 2017-09-29 2021-05-19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海図表示装置、海図表示方法、及び海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230393726A1 (en) * 2022-06-02 2023-12-07 Shopif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condensable user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8858B2 (ja) * 2011-02-16 2014-11-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表示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88942B2 (ja) 2011-08-22 2014-09-1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地図表示装置及び地図表示方法
JP2013092927A (ja) * 2011-10-26 2013-05-16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00367B2 (ja) * 2012-10-16 2016-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JP2014137300A (ja) 2013-01-17 2014-07-28 Toyota Motor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6273118B2 (ja) * 2013-10-01 2018-01-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0521A1 (ja) 2018-10-04
JPWO2018180521A1 (ja) 2019-11-07
US20190277649A1 (en) 2019-09-12
DE112018000262T5 (de)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2576A (zh) 地图显示系统及地图显示程序
JP4897983B1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指示物判別方法
CN103186329B (zh) 电子设备及其触摸输入控制方法
CN101160556B (zh) 具有识别混合坐标功能的输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8760435B2 (en) Touch panel
CN101751195A (zh)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上的移动事件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7499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location determination of a user input on a touch panel
JP2012198607A (ja) 座標補正関数生成装置、入力装置、座標補正関数生成方法、座標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220242A1 (en)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1841999B2 (en) Pen state detection circuit, system, and method
CN102231091B (zh) 一种用于基于单点触摸屏实现多点识别的方法及设备
JP2012194841A (ja) 座標補正装置、入力装置、座標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984496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CN113676586A (zh) 触摸屏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729104B (zh) 设有电阻膜式触摸面板的电子设备
CN113970996B (zh) 一种字符手势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6547403A (zh) 滑动操作的速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US2014000241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contact on a capacitive sensor field
CN10722940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44977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触头压力测量模型构建方法
CN105138269A (zh) 一种触摸屏缩放方法及系统
CN108664194A (zh) 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569799B (zh) 一种指纹模组的位移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915150B (zh) 触控点侦测方法
US20150116257A1 (en)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