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768B -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768B
CN110460768B CN201910365814.8A CN201910365814A CN110460768B CN 110460768 B CN110460768 B CN 110460768B CN 201910365814 A CN201910365814 A CN 201910365814A CN 110460768 B CN110460768 B CN 110460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ng
processing
focus
control device
obj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5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0768A (zh
Inventor
木村贤二
山口耕市
羽田充宏
儿玉章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0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0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1)所具有的控制装置(10)执行: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在该处理中,不进行用户操作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决定拍照时机;以及自动对焦处理,在该处理中,不进行用户操作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拍照装置的焦点与第2被摄体合焦,使自动对焦处理在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完成前开始。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自动地决定拍照时机的拍照装置。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动画拍摄时可以获取更好构图的静止图像的拍照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89220号公报(2009年4月23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由于在决定了成为对象的被摄体之后使拍照装置的焦点合焦,因此存在拍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的问题。另外,存在用户必须指定成为与拍照装置的焦点合焦的对象的被摄体而感到烦杂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以缩短直至拍照为止的时间的电子设备,另外,削减用户对被摄体进行指定的麻烦。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电子设备,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至少1个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自动对焦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并且所述自动对焦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实现一种缩短拍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电子设备。另外,可以削减用户对被摄体进行指定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直至拍照为止的处理被缩短的图。
图4是表示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动作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参照图1~图4针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以下所述。
〔实施方式1〕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可以缩短拍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1.电子设备1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1的功能模块图。在这里,电子设备1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或者数字照相机等。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具有拍照装置2、控制装置10、显示装置3、及存储装置4。
拍照装置2是用于静止图像的拍照的照相机。此外,也可以由拍照装置2对动态图像进行拍照。
控制装置10是对电子设备1整体进行总体控制的控制装置,具有物体检测部11、拍照决定部(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12、自动对焦处理部13、拍摄处理部14、及静止画面编码器15。
另外,控制装置10也可以具有在拍照处理中进行自动曝光处理的功能,该自动曝光处理是对拍照装置2中的曝光自动地进行调整。或者,控制装置10也可以具有在拍照处理中进行自动白平衡处理的功能,该自动白平衡处理是对拍照装置2的拍照图像中的色温自动地进行调整。
物体检测部11在从拍照装置2获得的图像内对物体进行检测。另外,物体检测部11对该物体的状态进行检测。所谓该物体的状态,例如是以下的各项目。
.物体的位置,即物体在该图像内的坐标
.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种类,即该物体是人物、动物、料理、景色等的哪一种
.物体的状态,例如人物是笑脸吗,或者视线是朝向照相机吗等
拍照决定部12进行下述处理:决定成为拍照装置2的拍照时机的基准的第1被摄体、以及与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的拍照时机。在本说明书中,将由拍照决定部12进行的上述处理称为拍照动作决定处理。
另外,拍照决定部12判定第1被摄体与后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在这里,所谓各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是各被摄体被推定为是同一物体的情况,或者在从拍照装置2获取的图像内表示各被摄体的各区域具有规定大小或者比率以上的重叠范围的情况,表示实质上视为同一物体的情况。
此外,拍照决定部12判定各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法,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各被摄体的轮廓线彼此是否进入规定的距离以内,或者各轮廓线内的区域是否存在包含关系等而进行判定。
自动对焦处理部13进行决定成为自动对焦的对象的第2被摄体的处理。另外,自动对焦处理部13进行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与第2被摄体合焦的处理。在本说明书中,将由自动对焦处理部13进行的这些处理称为自动对焦处理。
另外,第1被摄体及第2被摄体与由物体检测部11检测出的物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但决定各被摄体的条件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条件。另外,决定各被摄体的条件也可以彼此不同。上述条件例如是以下的各项目。
.成为对象的物体在拍摄图像内是最大物体吗?
.成为对象的物体在拍摄图像内位于最靠中心的位置吗?
.成为对象的物体是人物吗?
此外,物体检测部11、拍照决定部12、及自动对焦处理部13中的检测到物体的条件及决定各被摄体的条件,可以对应于周围的拍摄环境而自动地设定,也可以是由用户设定的结构。但是,物体检测部11、拍照决定部12、及自动对焦处理部13中的处理本身,无论是否存在用户的指示操作均执行。作为上述指示操作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对拍摄图像内的物体进行指定的操作等。
拍摄处理部14执行下述处理:使拍照装置2执行拍摄的处理;以及与来自于拍照决定部12的指示相对应而使拍照装置2执行静止图像的拍照的处理。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拍摄”,表示图像未保存于存储装置4,与静止图像被保存于存储装置4的“拍照”相区别。另外,拍摄处理部14将表示拍照装置2的拍照图像的信号向静止画面编码器15输出。
静止画面编码器15对从拍摄处理部14输出的上述信号进行符号化而保存于存储装置4中。
显示装置3是对静止图像或者动态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另外,显示装置3也可以将例如表示电子设备1的电池余量、或者拍照装置2的设定参数等的对象,与静止图像或者动态图像适当重叠而显示。
存储装置4是对拍照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进行保存的存储装置。此外,存储装置4也可以作为相对于电子设备1可拆卸的记录介质而实现。另外,存储装置4也可以是设置于电子设备1的外部,利用与电子设备1的无线通信而获取拍照图像并保存的结构。
另外,电子设备1具有在图1中未图示的接受用户向电子设备1的指示操作的按钮或滑块等。此外,也可以是使显示装置3作为触摸面板发挥作用,利用对显示装置3的触摸操作而进行针对电子设备1的指示操作的结构。
此外,电子设备1所具有的各部件并不限定于是单个,也可以是具有多个该部件的结构。另外,各部件中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其它部件执行。
〔2.处理的流程〕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参照图1~图3而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拍摄处理部14开始由拍照装置2进行的图像的拍摄。并且,显示装置3将由拍照装置2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画面。此外,在这里拍摄到的图像通常是动态图像。另外,由拍照装置2进行的图像的拍摄处理,在以下的步骤中也继续。
(步骤S102)
然后,在步骤S102中,物体检测部11在步骤S101中由拍照装置2拍摄到的图像内,尝试物体的检测。
(步骤S103)
然后,在步骤S103中,物体检测部11判定在拍照装置2的拍照范围中,是否检测到1个或者多个物体。在检测到的情况下,接着并行地执行步骤S104和步骤106的处理,在未检测到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
但是,在向本步骤的跳转是第2次以后的情况下、且步骤S104中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接着仅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
另外,所谓并行地执行步骤S104和步骤106的处理,表示控制装置10使后述的步骤S104及步骤S105中的自动对焦处理,与后述的步骤S106等中的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并行地执行。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10可以不等待自动对焦处理和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中的一个处理的完成而执行另一个处理。
(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自动对焦处理部13从在步骤S103中由物体检测部11检测到的1个或者多个物体中,判定是否决定了第2被摄体,该第2被摄体满足成为自动对焦处理的对象的条件。在自动对焦处理部13决定了第2被摄体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步骤S105的处理,在拍摄图像内的各物体不满足该条件,无法决定第2被摄体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
(步骤S105)
然后,在步骤S105中,自动对焦处理部13进行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与在步骤S104中决定的第2被摄体合焦的处理。由此,控制装置10在上述自动对焦处理中,在决定了上述第2被摄体之后开始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合焦的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首先合焦的对象,由第2被摄体的决定而确定。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处理的前后、或者并行地,控制装置10执行自动曝光处理或者自动白平衡处理。即,控制装置10也可以在后述的步骤S106等中的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自动曝光处理及自动白平衡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10可以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完成,而执行自动曝光处理、自动白平衡处理或者这两者。
(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拍照决定部12从在步骤S103中由物体检测部11检测出的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判定是否决定了第1被摄体,该第1被摄体满足成为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对象的条件。在拍照决定部12决定了第1被摄体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7的处理,在拍摄图像内的各物体不满足该条件,无法决定第1被摄体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
(步骤S107)
然后,在步骤S107中,拍照决定部12判定在步骤S104中由自动对焦处理部13决定的第2被摄体,和在步骤S106中由拍照决定部12决定的第1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
在双方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9的处理,在不满足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步骤S108的处理。
此外,在虽然第1被摄体被决定,但第2被摄体还未决定的情况下,拍照决定部12也将第1被摄体决定作为第2被摄体。换言之,控制装置10在决定第2被摄体之前先决定了第1被摄体的情况下,将第1被摄体决定作为第2被摄体。并且,接着执行步骤S108的处理。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2被摄体的决定需要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第1被摄体的决定以后的处理时间的增加。
另外,拍照决定部12在自身判定第1被摄体和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不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且步骤S105中的自动对焦处理部13的处理为执行中的情况下,使该处理中止。即,控制装置10在第1被摄体和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不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中止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与第2被摄体合焦的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中止相对于无法成为第1被摄体的被摄体而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合焦的浪费的处理,从而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另外,如上所述,拍照决定部12也可以利用与自动对焦处理部13决定第2被摄体的条件彼此不同的条件而决定第1被摄体。换言之,控制装置10也可以使第1被摄体和第2被摄体由彼此不同的条件决定。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决定哪一个被摄体的条件设定为可以快速地决定的条件,从而可以快速地开始该被摄体中的以后的处理。
(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自动对焦处理部13针对在步骤S106中由拍照决定部12决定的、也是第2被摄体的第1被摄体,执行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合焦的处理。
(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拍照决定部12,在经由步骤S108到达至本步骤的情况下以在步骤108中合焦的焦点距离、在不经由步骤S108而到达至本步骤的情况下以在步骤S105中合焦的焦点距离,利用拍照装置2执行在存储装置4中保存的静止图像的拍照处理。
后者的处理,可以换言之,控制装置10在第1被摄体和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使焦点与第2被摄体合焦的状态下使拍照装置2对第1被摄体进行拍照。
另外,图3是表示通过后者的处理缩短直至拍照为止的时间的图。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减少从成为拍照时机的基准的被摄体的决定直至拍照为止的时滞。
另外,在拍照装置2进行拍照的时机,拍照决定部12与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进行决定。即,如上所述,第1被摄体成为拍照装置2中的拍照时机的基准。例如在第1被摄体为人物的情况下,拍照决定部12也可以在该人物成为笑脸时使拍照装置2执行拍照。另外,拍照决定部12也可以是使拍照装置2进行拍照的时机在步骤S106中决定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说是在从拍照装置2获得的图像内某些物体满足进行静止图像的拍照的条件的情况下,例如某些人物成为笑脸的情况下,进行将该物体或者人物作为第1被摄体的拍照。
并且,拍摄处理部14从拍照装置2获取表示该静止图像的数据并输出至静止画面编码器15。
(步骤S110)
然后,在步骤S110中,静止画面编码器15对表示在步骤S109中从拍摄处理部14输出的静止图像的数据进行符号化而保存于存储装置4中。
以上是基于图2的流程图的处理的流程。
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1,是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2和至少1个控制装置10的电子设备1,控制装置10进行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即,在从拍照装置2获取到的图像中对1个或者多个物体进行检测,从上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拍照装置2中的拍照时机的基准的第1被摄体,并且与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1,从上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由拍照装置2的自动对焦的对象的第2被摄体,并执行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与第2被摄体合焦的自动对焦处理,使上述自动对焦处理在上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装置10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完成而执行自动对焦处理,从而可以实现能够缩短拍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电子设备1。另外,可以削减用户指定被摄体的麻烦。
〔实施方式2〕
针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及图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使用图1所示的结构,不重复各部件中的重复的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物体检测部11使步骤S102及步骤S103中的物体的检测及判定处理,在直至开始步骤S109中的拍照处理为止的期间,在以后的步骤中也继续。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1是下述结构:在由拍照决定部12的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执行中、或者由自动对焦处理部13的自动对焦处理的执行中,在物体检测部11检测到追加的物体、即被摄体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及自动对焦处理。
具体地说,在图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4以后的处理处于执行中,且步骤S109中的拍照处理还未执行的情况下,物体检测部11检测到直至目前为止未检测到的追加的被摄体时,控制装置10中断执行中的处理,并行地重新再次执行步骤S104和步骤106的处理。此外,再次执行这两个处理的结果,可以变更第1被摄体或者第2被摄体,也可以不变更。
图4是表示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概略图。图4的工序41~43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工序41、42及44~46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另外,在表示工序41~46的各图中,图示了被摄体51或者52的区域是电子设备1的显示装置3。
具体地说,在执行与步骤S104~步骤S109的直至拍照处理前为止相当的工序42时,物体检测部11检测到追加的被摄体52的情况下,跳转至工序44而执行以后的处理。在这里,图4的工序45及46例示了在再次执行自动对焦处理及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结果,焦点与被摄体52合焦的状态下进行拍照处理。
另外,在跳转至工序46之前,物体检测部11进一步检测到直至目前为止未检测到的追加的被摄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本次再次执行工序44以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在从拍照装置2获取的图像中检测到追加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再次执行上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及上述自动对焦处理。根据上述结构,拍照决定部12可以将上述追加的被摄体决定作为第1被摄体。
〔由软件的实现例〕
控制装置10的控制模块(特别是拍照决定部12及自动对焦处理部13)可以由在集成电路(IC芯片)等中形成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具有执行程序的命令的计算机,该程序是实现各功能的软件。该计算机例如具有至少1个处理器(控制装置),并且具有存储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至少1个记录介质。并且,在上述计算机中,通过上述处理器将上述程序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而执行,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上述处理器,例如可以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非暂时的有形的介质”,例如,除了ROM(Read Only Memory)等以外,还可以使用带、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另外,也可以还具有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经由可传送该程序的任意的传送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等)向上述计算机供给。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通过使上述程序由电子传送而体现的、在载波中埋入的数据信号的方式实现。
〔总结〕
本发明的方面1涉及的电子设备(1)是下述结构:其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2)、和至少1个控制装置(10),其中,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在从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在该处理中,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自动对焦处理,在该处理中,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2被摄体,使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使所述自动对焦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完成而执行自动对焦处理,从而可以实现一种能够缩短拍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电子设备。另外,可以削减用户对被摄体进行指定的麻烦。
本发明的方面2涉及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的方面1中,控制装置10也可以使所述自动对焦处理与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并行地执行。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可以不等待自动对焦处理和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中的一个处理的完成,而执行另一个处理。
本发明的方面3涉及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的方面1或2中,控制装置也可以在所述自动对焦处理中,在决定了所述第2被摄体之后,开始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合焦的处理。根据上述结构,使拍照装置的焦点首先合焦的对象由第2被摄体的决定而确定。
本发明的方面4涉及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的方面1至3中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也可以根据彼此不同的条件决定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决定某个被摄体的条件设定为可以快速地决定的条件,从而可以快速地开始该被摄体中的以后的处理。
本发明的方面5涉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的方面1至4中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10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使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状态下使拍照装置2对所述第1被摄体进行拍照。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减少从成为拍照时机的基准的被摄体的决定起直至拍照为止的时滞。
本发明的方面6涉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的方面1至5中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在从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到追加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及所述自动对焦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拍照决定部可以将上述追加的被摄体决定作为第1被摄体。
本发明的方面7涉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的方面1至6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在决定所述第2被摄体之前决定了所述第1被摄体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被摄体决定作为所述第2被摄体。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2被摄体的决定需要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第1被摄体的决定以后的处理时间的增加。
本发明的方面8涉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的方面1至7中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不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中止使拍照装置2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处理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相对于无法成为第1被摄体的被摄体而使拍照装置的焦点合焦的浪费的处理中止,从而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本发明的方面9涉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的方面1至8中的任一项中,控制装置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自动曝光处理及自动白平衡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可以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的完成而执行自动曝光处理、自动白平衡处理、或者这两者。
本发明的方面10涉及的拍照方法,其由具备拍照装置(2)的电子设备(2)执行,其中,包含下述步骤:检测步骤,在该步骤中,在从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对1个或者多个物体进行检测;拍照动作决定处理步骤,在该步骤中,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自动对焦处理步骤,在该步骤中,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2被摄体,使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使所述自动对焦处理步骤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步骤完成之前开始。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步骤的完成而执行自动对焦处理步骤,从而可以缩短直至拍照为止的时间。另外,可以削减用户指定被摄体的麻烦。
本发明的方面11涉及的控制装置(10),其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2)进行控制,其中,控制装置是下述结构,即,具有:物体检测部,其在从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对1个或者多个物体进行检测;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12),其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自动对焦处理部(13),其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成为第2被摄体,使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所述自动对焦处理部中的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中的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装置不等待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中的处理完成而执行自动对焦处理部中的处理,从而可以缩短直至拍照为止的时间。另外,可以削减用户指定被摄体的麻烦。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的控制装置(10)也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各部分(软件要素)而动作,从而将控制装置由计算机实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及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也纳入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单元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单元组合,从而可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子设备
2 拍照装置
3 显示装置
4 存储装置
10 控制装置
11 物体检测部
12 拍照决定部(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
13 自动对焦处理部
14 拍摄处理部
15 静止画面编码器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至少1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
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
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
自动对焦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并且
所述自动对焦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使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状态下使所述拍照装置对所述第1被摄体进行拍照。
2.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至少1个拍照装置、和至少1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下述处理:
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
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
自动对焦处理,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并且
所述自动对焦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不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中止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自动对焦处理与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并行地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处理中,
在决定了所述第2被摄体之后,开始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合焦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由彼此不同的条件决定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
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到追加的被摄体的情况下,
再次执行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及所述自动对焦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
在决定所述第2被摄体之前决定了所述第1被摄体的情况下,
将所述第1被摄体作为所述第2被摄体而决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
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完成之前,
开始自动曝光处理及自动白平衡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拍照方法,其由具备拍照装置的电子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检测步骤,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
拍照动作决定处理步骤,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
自动对焦处理步骤,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并且
所述自动对焦处理步骤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步骤完成之前开始;
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使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状态下使所述拍照装置对所述第1被摄体进行拍照。
10.一种控制装置,其对至少1个拍照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物体检测部,其在从所述拍照装置获取的图像中,检测1个或者多个物体;
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其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1被摄体,并且与所述第1被摄体的状态对应而决定进行拍照的时机;以及
自动对焦处理部,其从所述1个或者多个物体之中,不由用户进行物体的指定而决定第2被摄体,使所述拍照装置的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并且
所述自动对焦处理部中的处理,在所述拍照动作决定处理部中的处理完成之前开始;
在所述第1被摄体和所述第2被摄体一致的程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使焦点与所述第2被摄体合焦的状态下使所述拍照装置对所述第1被摄体进行拍照。
11.一种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其记录有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发挥作用,并且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控制装置发挥作用。
CN201910365814.8A 2018-05-07 2019-04-30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460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9317 2018-05-07
JP2018089317A JP7145638B2 (ja) 2018-05-07 2018-05-07 電子機器、撮像方法、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768A CN110460768A (zh) 2019-11-15
CN110460768B true CN110460768B (zh) 2021-02-09

Family

ID=6838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5814.8A Active CN110460768B (zh) 2018-05-07 2019-04-30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8295B2 (zh)
JP (1) JP7145638B2 (zh)
CN (1) CN1104607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5526B2 (en) * 2019-11-15 2022-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performing the same
CN112822390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图像的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2005A (ja) * 2004-09-02 2006-03-16 Nikon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CN1992820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具有有助于曝光补偿的脸部检测功能的数字照相机
CN101242494A (zh) * 2007-01-17 2008-08-1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装置和用于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
CN101334578A (zh) * 2007-06-25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924880A (zh) * 2009-06-15 2010-12-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装置
JP2011039499A (ja) * 2009-07-14 2011-02-24 Hoya Corp 自動焦点検出装置
CN101998038A (zh) * 2009-08-07 2011-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91305A (zh) * 2013-10-07 2014-01-01 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肤色的自动对焦方法及自动对焦系统
CN104486552A (zh) * 2014-12-29 2015-04-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2494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自动对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4708B2 (ja) 2007-10-02 2012-03-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5294647B2 (ja) * 2008-02-19 2013-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041255A (ja) * 2008-08-01 2010-02-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68297A (ja) * 2008-09-11 2010-03-25 Nik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148431B2 (ja) * 2010-12-28 2017-06-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90951B2 (ja) * 2012-03-15 2016-09-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影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130258167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focusing an imaging device
JP5950664B2 (ja) * 2012-04-10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254703B1 (ko) * 2014-09-05 2021-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2005A (ja) * 2004-09-02 2006-03-16 Nikon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CN1992820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具有有助于曝光补偿的脸部检测功能的数字照相机
CN101242494A (zh) * 2007-01-17 2008-08-1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装置和用于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
CN101334578A (zh) * 2007-06-25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924880A (zh) * 2009-06-15 2010-12-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装置
JP2011039499A (ja) * 2009-07-14 2011-02-24 Hoya Corp 自動焦点検出装置
CN101998038A (zh) * 2009-08-07 2011-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91305A (zh) * 2013-10-07 2014-01-01 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肤色的自动对焦方法及自动对焦系统
CN104486552A (zh) * 2014-12-29 2015-04-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2494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自动对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768A (zh) 2019-11-15
JP2019197947A (ja) 2019-11-14
US20190342490A1 (en) 2019-11-07
US10798295B2 (en) 2020-10-06
JP7145638B2 (ja) 202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1668B2 (en) Digital camera
US8477993B2 (en) Image ta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aking method
JP5389576B2 (ja) 撮像装置
US862498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US20080193119A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ensing method
US8411159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specific object region and digital camera
CN110460768B (zh) 电子设备、拍照方法、控制装置、及记录介质
CN110460766B (zh)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US2007023093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image acquisition
US1012316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6123415A1 (en)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parameter adjustment
JP2009157123A (ja) 撮像装置
JP449227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7360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903568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US9930267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automatically generates time-lapse moving image, moving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5430309B2 (ja) 撮像装置
US863401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975144B2 (ja) 撮像処理装置、電子機器、撮像処理方法、撮像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81044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2954204B (zh) 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EP3033874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3141104A (ja) 撮像装置
JP2002252804A (ja) 電子カメラ
JP4120690B2 (ja) 静止画撮像装置及び静止が撮像装置における静止画像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