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544A -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544A
CN110460544A CN201810433839.2A CN201810433839A CN110460544A CN 110460544 A CN110460544 A CN 110460544A CN 201810433839 A CN201810433839 A CN 201810433839A CN 110460544 A CN110460544 A CN 110460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hanger
optical module
stacking
mark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3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0544B (zh
Inventor
杨洁
付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38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0544B/zh
Priority to EP19170729.8A priority patent/EP3570492B1/en
Priority to ES19170729T priority patent/ES2936237T3/es
Priority to RU2019113797A priority patent/RU2788684C2/ru
Priority to JP2019087743A priority patent/JP6807978B2/ja
Priority to US16/405,020 priority patent/US11770333B2/en
Priority to KR1020190053124A priority patent/KR102135658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460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0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5Ring-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01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using optical interconnects, e.g. light coupled isolators,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3Stackable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r supporting 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交换机检测与所述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如果条件被满足,所述交换机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采用本申请,能够提高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堆叠交换机是指一种支持堆叠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堆叠功能是指两台或多台以太网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后,构建成一个堆叠系统,对外提供统一的网管,而接口和硬件资源则为多台以太网交换机的接口和硬件资源总和。支持堆叠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称为堆叠交换机,一个堆叠系统可由多台堆叠交换机组成,其中每一台交换机都是堆叠系统的成员。堆叠系统中的交换机按照选举的角色又可分为堆叠主交换机及堆叠从交换机。每台堆叠成员交换机拥有相同的数据库,且由于接口数量扩展,可以做到多个接口连接到上下行链路,实现扩展带宽。
为了方便管理堆叠系统中的交换机,在一个堆叠系统内每一个交换机都有唯一的一个堆叠标识,可手工配置,默认为0。堆叠标识对交换端口的编号有影响,具体表现为,当交换机加入一个堆叠后,它的端口号将变为:堆叠标识/子卡号/端口号(如未加入堆叠前GE0/0/1在加入堆叠后,如果该交换机的堆叠标识是2,那么端口GE0/0/1的编号就变成了GE2/0/1)。
当堆叠系统中有新成员加入时,如果新成员与已有成员的堆叠标识冲突,则堆叠主交换机找一个空闲的标识分配给该新成员。
新建堆叠或堆叠成员变化时,如果不在堆叠建立前手动指定各台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则由于启动顺序等原因,最终堆叠系统中各成员的堆叠标识是随机的。如果按照指定的顺序给各交换机分配堆叠标识,则需要先手动给各台交换机配置堆叠标识或先建立堆叠后再手动修改各台交换机的堆叠标识,导致堆叠系统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可提高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包括:交换机检测与所述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如果条件被满足,所述交换机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交换机检测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之后,能够以该交换机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解决了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被随机分配的问题以及需要手动来修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的问题,减小了堆叠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该实现方式,可降低用户误操作的概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所述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分配单元,用于如果条件被满足,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检测单元检测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之后,分配单元能够以该交换机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解决了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被随机分配的问题以及需要手动来修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的问题,减小了堆叠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该实现方式,可降低用户误操作的概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缆,所述光缆包括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外观不同;所述第一光模块位于所述光缆的一端,所述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光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光模块存储有端头标记,并且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
通过第三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交换机可通过检测光缆的一端的端头标记之后,沿从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解决了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被随机分配的问题以及需要手动来修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的问题,减小了堆叠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光模块存储有所述端头标记,并且所述端头标记的值不同于所述指定值。该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光缆,该光缆两端的端头标记不同。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光模块未存储有所述端头标记。该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光缆,该光缆的一端存储有端头标记,另一端未存储有端头标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与所述设备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条件被满足,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设备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设备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设备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所述堆叠端口用于收发报文。
通过第四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该设备的处理器检测与该设备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之后,能够以该设备为起点,沿从该设备到该设备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设备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解决了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被随机分配的问题以及需要手动来修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的问题,减小了堆叠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该实现方式,可降低用户误操作的概率。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手工将N台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A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缆两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光缆两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光缆两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H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E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I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F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J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G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3K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堆叠中交换机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手工将N台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可堆叠交换机上电之前(也即是说,可堆叠交换机上的程序运行之前),用户可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所述的环形拓扑结构手工将N台厂家生产的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以建立堆叠,其中,N大于或等于2。应理解的,不限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如机器人)将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
可堆叠交换机在出厂之前,任一台可堆叠交换机可各自存储有用于检测与自身堆叠端口连接的光缆的光模块中存储有端头标记的检测程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的一些技术术语(如:堆叠、堆叠端口、光缆)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的,堆叠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组合在一起,在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机。
光缆用于将交换机与堆叠中其他交换机通过堆叠端口进行连接以建立堆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台可堆叠交换机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
该堆叠端口可为专用于堆叠的堆叠端口,还可为非专用的堆叠端口。非专用的堆叠端口可以作为以太网端口工作也可以作为堆叠端口工作。非专用的堆叠端口作为哪种类型的端口工作可由配置决定,也可以自动化地决定。例如,提供两种不同外观的线缆(如一种黑色,一种彩色)。其中一种外观的线缆的两端的光模块中存储有堆叠标记,另一种外观的线缆的两端的光模块中没有堆叠标记。前者可被称为堆叠线缆,后者可被称为以太网线缆。当管理者希望建立堆叠时,存储有堆叠标记的线缆被用来连接交换机。交换机读取该堆叠标记,并基于该堆叠标记建立堆叠。相应的,与该线缆连接的端口作为堆叠端口工作。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用户在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所述的环形拓扑结构手工将N台厂家生产的可堆叠交换机通过光缆连接以建立堆叠之后,交换机可自动地给N台可堆叠交换机分配指定标识。
下面结合图2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01、交换机检测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该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换机通过运行用于检测与交换机自身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端头标记的检测程序,可检测到与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例如,端头标记的值可通过0或1来表示,值为0的端头标记与值为1的端头标记不同,并且其中一个为指定值。其中,端头标记与存储有该端头标记的光模块一一对应。如果堆叠端口为非专用的堆叠端口,该光缆为堆叠线缆。该堆叠线缆的两端的光模块中都存储有堆叠标记,并且其中一个光模块中存储有值为指定值的端头标记,另一个光模块中没有端头标记或者有端头标记但端头标记的值不是指定值。
可通过光缆的端头外观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所处的位置。端头外观可包括:端头颜色、端头形状、端头图案或端头文字等等。例如:
如图3A所示,可通过端头颜色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所处的位置。如果光缆两端的光模块都存储有端头标记,则可通过红和蓝两种不同颜色来区别出分别存储有不同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分别在光缆上所处的位置。
如图3B所示,可通过端头形状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所处的位置。如果光缆两端的光模块都存储有端头标记,则可通过正方体和梯形体两种不同端头形状来区别出分别存储有不同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分别在光缆上所处的位置。
如图3C所示,可通过端头文字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所处的位置。如果光缆两端的光模块都存储有端头标记,则可通过1和2两个不同端头文字来区别出分别存储有不同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分别在光缆上所处的位置。
下面以光缆的端头外观为光缆的端头颜色为例,通过光缆的端头颜色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所处的位置。
如果分别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都存储有端头标记,且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不同,则可通过两种不同颜色(如:红、蓝)来区别出分别存储有不同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分别在光缆上所处的位置。
如果位于光缆一端的光模块中存储有端头标记,且位于光缆另一端的光模块中未存储有端头标记,则可通过一种颜色(例如:红色或蓝色)来区别出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在光缆上所处的位置;也即是说,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位于光缆的涂抹有颜色的一端,未存储有端头标记的光模块位于光缆的未涂抹有颜色的一端。
S202、如果条件被满足,交换机以该交换机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该条件包括: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N台可堆叠交换机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包括两种类型,则可包括以下T1、T2两种情形。
T1情形:一种是X类型的光缆:分别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都存储有端头标记,且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分别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不同;另一种是Y类型的光缆:分别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都未存储有端头标记。
在T1情形下,如图3D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包括X和Y两种不同类型。如果交换机检测到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则该交换机(如交换机A或交换机B)能够以自身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图3D中,位于光缆一端的光模块中的端头标记的值或位于该光缆另一端的光模块中的端头标记的值可作为指定值,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分别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不可同时作为指定值。
举例来说,图3D中,如果交换机A检测到的端头标记的值为指定值,则交换机A能够以交换机A为起点,能够分别给交换机A分配标识0、给交换机B分配标识1,给交换机C分配标识2,…,给交换机D分配标识N-1。
可选的,在T1情形下,如图3H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还可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如果交换机A检测到的端头标记的值为指定值,则交换机A以自身为起点,给自身分配标识0,给交换机B分配标识1,…,给交换机D分配标识N-1。
T2情形:一种是Z类型的光缆:位于光缆一端的光模块中存储有端头标记,且位于光缆另一端的光模块中未存储有端头标记;另一种是Y类型的光缆:分别位于光缆两端的光模块中都未存储有端头标记。
在T2情形下,如图3E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包括Z和Y两种不同类型。如果交换机检测到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则该交换机(例如:交换机A))能够以自身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
可选的,在T2情形下,如图3I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还可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如果交换机A检测到的端头标记的值为指定值,则交换机A以自身为起点,给自身分配标识0,给交换机B分配标识1,…,给交换机D分配标识N-1。
如果N台可堆叠交换机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只包括一种类型。则可包括以下T3、T4两种情形。
T3情形:光缆是X类型。
在T3情形下,如图3F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为X类型。如果交换机检测到与该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指定值,则该交换机(例如:交换机A或交换机D)能够以自身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
可选的,在T3情形下,如图3J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还可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如果交换机A检测到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指定值,则交换机A以自身为起点,给自身分配标识0,给交换机B分配标识1,…,给交换机D分配标识N-1。
T4情形:光缆是Z类型。
在T4情形下,如图3G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按照环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所采用的光缆为Z类型。如果交换机检测到与该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指定值,则该交换机(如交换机A)能够以自身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
可选的,在T4情形下,如图3K所示,N台可堆叠交换机还可按照链形拓扑结构建立堆叠,如果交换机A检测到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指定值,则交换机A以自身为起点,给自身分配标识0,给交换机B分配标识1,…,给交换机D分配标识N-1。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交换机检测与该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该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然后,如果条件被满足,该交换机以该交换机自身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该条件包括: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最终,N台可堆叠交换机都分配有指定的标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被随机分配的问题以及需要手动来修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的问题,减小了堆叠中交换机进行开局配置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该设备可为图2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堆叠中的交换机。
图4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如图4所示,设备400可包括:检测单元401、分配单元402。
检测单元401,可用于检测与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该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
分配单元402,可用于如果条件被满足,以交换机为起点,沿从该交换机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该条件包括: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可选的,该条件还包括:与该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
应当理解,设备40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设备40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4的设备400包括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2所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该设备可为图2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堆叠中的交换机。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并且图5以包括两个堆叠接口为例,应当说明的,图5还可仅包括一个堆叠端口。如图5所示,设备500可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堆叠端口504。
其中,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叠端口504可为专用于可堆叠交换机进行堆叠的堆叠端口,还可作为堆叠端口工作的非专用的堆叠端口。
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堆叠端口504可通过光缆509、光缆510分别与一台可堆叠交换机相连接。
处理器501可为CPU,可用于检测分别与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堆叠端口504相连接的光缆509和光缆510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
存储器502可为永久性存储器、如闪存和硬盘驱动器,需要说明的,存储器502可存储有用于检测与自身堆叠端口连接的光缆的光模块中存储有端头标记的检测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其中,设备驱动程序可用于驱动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堆叠端口504。
下面结合图3F对设备500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以设备500为交换机A为例,则第一堆叠端口503可为堆叠端口1,第二堆叠端口404可为堆叠端口2,第一堆叠端口503可通过光缆505与交换机B相连,第二堆叠端口504可通过光缆508与交换机D相连。设备500可通过第一堆叠端口503以及第二堆叠端口504来收发堆叠中其它交换机的报文信息。
其中,光缆505包括光模块5051以及光模块5052,处理器501可通过数据线507读取光模块5051中存储有的端头标记,处理器501可通过控制线506读取光模块5051中存储有的报文信息。光模块5051可为第一光模块、光模块5052可为第二光模块,光模块5051存储有的端头标记的值不同于光模块5052存储有的端头标记的值且光模块5051的外观与光模块5052的外观不同。
光缆508包括光模块5081以及光模块5082,处理器501可通过数据线510读取光模块5081中存储有的端头标记,处理器501可通过控制线509读取光模块5081中存储有的报文信息。光模块5081可为第一光模块、光模块5082可为第二光模块,光模块5081存储有的端头标记的值不同于光模块5082存储有的端头标记的值且光模块5081的外观与光模块5082的外观不同。
当设备500启动时,上述检测程序以及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器502中,然后被处理器501访问和调用,当处理器501检测到与该交换机的两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指定值时,设备500可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
应当理解,设备50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设备50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5的设备500包括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2所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9)

1.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换机检测与所述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
如果条件被满足,所述交换机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
3.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所述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
分配单元,用于如果条件被满足,以所述交换机为起点,沿从所述交换机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交换机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交换机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
5.一种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缆包括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外观不同;
所述第一光模块位于所述光缆的一端,所述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光缆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光模块存储有端头标记,并且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模块存储有所述端头标记,并且所述端头标记的值不同于所述指定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模块未存储有所述端头标记。
8.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与所述设备的堆叠端口相连接的光模块中存储的端头标记,其中,所述光模块在光缆的一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条件被满足,以所述设备为起点,沿从所述设备到所述堆叠端口连接的其它设备的方向完成对N台可堆叠设备的标识分配,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端头标记的值是指定值,N大于或等于2;
所述堆叠端口用于收发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还包括:与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堆叠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光模块存储的端头标记的值都是所述指定值。
CN201810433839.2A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460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839.2A CN110460544B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ES19170729T ES2936237T3 (es) 2018-05-08 2019-04-24 Método para asignar identificadores a conmutadores en pila, cable óptico y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EP19170729.8A EP3570492B1 (en) 2018-05-08 2019-04-24 Method for assigning identifiers to switches in stack, optical cable, and related device
JP2019087743A JP6807978B2 (ja) 2018-05-08 2019-05-07 スタック内のスイッチに識別子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光ケーブル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RU2019113797A RU2788684C2 (ru) 2018-05-08 2019-05-07 Способ назначе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ов коммутаторам в стеке, оптический кабель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6/405,020 US11770333B2 (en) 2018-05-08 2019-05-07 Method for assigning identifiers to switches in stack, optical cable, and related device
KR1020190053124A KR102135658B1 (ko) 2018-05-08 2019-05-07 스택 내의 스위치들에 식별자들을 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광 케이블,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839.2A CN110460544B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544A true CN110460544A (zh) 2019-11-15
CN110460544B CN110460544B (zh) 2021-09-07

Family

ID=6652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3839.2A Active CN110460544B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0333B2 (zh)
EP (1) EP3570492B1 (zh)
JP (1) JP6807978B2 (zh)
KR (1) KR102135658B1 (zh)
CN (1) CN110460544B (zh)
ES (1) ES2936237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34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设备中业务子母板卡加载的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640A1 (en) * 2004-07-29 2006-02-02 Zarlink Semiconductor Inc. Remote control of a switching node in a stack of switching nodes
US20060092853A1 (en) * 2004-10-28 2006-05-04 Ignatius Santoso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CN1770738A (zh) * 2004-10-28 2006-05-10 阿尔卡特公司 具备自动建立机制的堆叠管理器协议
CN1885810A (zh) * 2006-06-13 2006-12-2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系统中设备的拓扑结构形成方法
CN101170483A (zh) * 2007-11-1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
CN101478434A (zh) * 2009-01-19 2009-07-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US20120122251A1 (en) * 2005-12-06 2012-05-17 Elpida Memory Inc. Stacked typ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chip selection circuit
CN102986172A (zh) * 2010-05-03 2013-03-20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虚拟集群交换
CN103701631A (zh) * 2013-12-05 2014-04-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CN10407942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布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管中心
CN104283811A (zh) * 2013-07-09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4395799A (zh) * 2012-06-25 2015-03-04 Adc长途电讯有限公司 主动式光学模块的物理层管理
JP2017135624A (ja) * 2016-01-29 2017-08-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1356B2 (ja) 1993-06-25 1998-06-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ハブの自己番号設定方式
US5802333A (en) 1997-01-22 1998-09-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Network inter-product stacking mechanism in which stacked products appear to the network as a single device
US7181531B2 (en) 2002-04-30 2007-02-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synchronize and upload an offloaded network stack connection with a network stack
US7505403B2 (en) * 2004-10-28 2009-03-17 Alcatel Lucent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US8098571B2 (en) * 2004-10-28 2012-01-17 Alcatel Lucent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US20100192207A1 (en) 2009-01-28 2010-07-29 Gregory G. Raleigh Virtual service provider systems
US9231846B2 (en) 2011-11-22 2016-0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network capability over a converged interconnect fabric
US9559897B2 (en) * 2012-12-21 2017-01-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Device ID assignment in a system of devices
JP5974911B2 (ja) 2013-01-21 2016-08-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US9692652B2 (en) * 2014-04-03 2017-06-2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ramework for reliably communicating port information in a system of devices
US9998434B2 (en) 2015-01-26 2018-06-12 Listat Ltd. Secure dynam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rotocol
US11038791B2 (en) 2016-02-15 2021-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s for exposing maximum node and/or link segment identifier depth utilizing OSPF
US10237173B2 (en) 2016-07-21 2019-03-19 Cisco Technology, Inc. Target FEC (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 stack based FEC query in segment routing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640A1 (en) * 2004-07-29 2006-02-02 Zarlink Semiconductor Inc. Remote control of a switching node in a stack of switching nodes
US20060092853A1 (en) * 2004-10-28 2006-05-04 Ignatius Santoso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CN1770738A (zh) * 2004-10-28 2006-05-10 阿尔卡特公司 具备自动建立机制的堆叠管理器协议
US20120122251A1 (en) * 2005-12-06 2012-05-17 Elpida Memory Inc. Stacked typ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chip selection circuit
CN1885810A (zh) * 2006-06-13 2006-12-2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系统中设备的拓扑结构形成方法
CN101170483A (zh) * 2007-11-1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
CN101478434A (zh) * 2009-01-19 2009-07-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CN102986172A (zh) * 2010-05-03 2013-03-20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虚拟集群交换
CN104395799A (zh) * 2012-06-25 2015-03-04 Adc长途电讯有限公司 主动式光学模块的物理层管理
CN10407942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布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管中心
CN104283811A (zh) * 2013-07-09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701631A (zh) * 2013-12-05 2014-04-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JP2017135624A (ja) * 2016-01-29 2017-08-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HANA M. MUSLAM; H. ANTHONY CHAN: "《Network-based mobility and Host Identity Protocol》", 《2012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 *
宋修军: "《基于分布式交换机跨网络堆叠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王斌: "《基于IRF的路由器堆叠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34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设备中业务子母板卡加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9113797A3 (zh) 2022-04-15
JP2019198070A (ja) 2019-11-14
JP6807978B2 (ja) 2021-01-06
ES2936237T3 (es) 2023-03-15
KR20190128576A (ko) 2019-11-18
CN110460544B (zh) 2021-09-07
KR102135658B1 (ko) 2020-07-20
EP3570492B1 (en) 2022-11-02
US20190349292A1 (en) 2019-11-14
RU2019113797A (ru) 2020-11-09
EP3570492A1 (en) 2019-11-20
US11770333B2 (en)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5232B (zh) 一种网络配置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
CN106330782A (zh) 端口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交换机业务板卡
CN105530200B (zh) 不同终端业务的vlan分配方法
CN103563324A (zh) 用于多路连接器的标识符编码方案
CN107005441A (zh) 拨测方法、拨测系统和计算节点
CN110460544A (zh) 一种堆叠中交换机的标识分配方法、光缆及相关设备
CN108418752B (zh) 一种聚合组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10335003A (zh) 一种端口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585257B1 (en) Printable color-coded pattern label array for patch field applications
CN104486151A (zh) 接入终端产品生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30783B (zh) 一种OpenFlow交换机能力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1143A (zh) 一种不同场景的odn网络管理方法
CN106445611A (zh) 大数据节点系统及自动部署方法
CN107045538B (zh) 一种基于kettle的web端交换管理方法
CN102025615A (zh) 一种光通讯网络中小粒度业务路径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17640B (zh) 一种与接入点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的定位方法
CN101651572A (zh) 一种网管系统拓扑搜索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6685588A (zh) 一种适配器、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162933B (zh) 一种管理通讯录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终端
CN207083102U (zh) 一种交换机环网系统
CN208444516U (zh) 一种数字配线架面板标签装置
CN101599824B (zh) 多平面交换网全局时标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7395526A (zh) 一种用于onu设备的系统通信的方法
CN107612777A (zh) 一种光纤交换机检测工具及方法
CN109614528A (zh) 一种跳线图形化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