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3564A - 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3564A
CN110453564A CN201910717879.4A CN201910717879A CN110453564A CN 110453564 A CN110453564 A CN 110453564A CN 201910717879 A CN201910717879 A CN 201910717879A CN 110453564 A CN110453564 A CN 110453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joint
road surface
surface expansion
connect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7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3564B (zh
Inventor
姜会玲
贾涛
朱高华
刘燕
李松波
张超
阮洁培
孙潇
王昊
陈琪琪
丁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madian Huazhong Roa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madian Huazhong Roa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madian Huazhong Roa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madian Huazhong Roa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78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3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3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3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3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3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01C11/0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01C11/0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
    • E01C11/12Packing of metal and plastic or elastic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01C11/0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
    • E01C11/14Dowel assembly ;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ments in the area of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2Devices for making, treating or filling grooves or like channels in not-yet-hardened paving, e.g. for joints or markings; Removable forms therefor; Devices for introducing inserts or removable insert-supports in not-yet-hardened pav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2Devices for making, treating or filling grooves or like channels in not-yet-hardened paving, e.g. for joints or markings; Removable forms therefor; Devices for introducing inserts or removable insert-supports in not-yet-hardened paving
    • E01C23/026Introducing preformed inserts into or filling grooves or like channels in laid paving,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making or working of groove or channel, e.g. filling groove with semi-plastic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4Devices for laying inserting or position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or dowel bars with or without joint bodies; Removable supports for reinforcing or load transfer elements; Devices, e.g. removable forms, for making essentially horizontal ducts in paving, e.g. for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公路施工器械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针对公路涨缝进行连接施工的机械配件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公路机械设备,尤其是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包括一固定设置在胀缝内的矩形钢块,在矩形钢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盲孔,两所述盲孔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各盲孔的相对一侧分别同轴设有一副孔,在各副孔内分别配合插装有一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均穿出矩形钢块的两端。路面胀缝连接件能够很好地将胀缝两侧的路面实现连接,且每个连接部位采用双传力杆的结构在能够有效的加强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各个传力杆端部设有的沥青层来实现传力杆该端部的微量伸缩。

Description

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施工器械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针对公路涨缝进行连接施工的机械配件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公路机械设备,尤其是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胀缝指的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膨胀缝,胀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升高时能自由伸展,缝宽一般2-2.5cm。原则上,在邻近桥梁或其他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断面处、隧道口、小半径曲线和纵坡变换处,均应设置胀缝。传统的路面结构一般由路基碎石层、混凝层、沥青层依次铺设而成,在承受路面负载时整个路面就会承受不同的荷载变化,尤其是在涨缝施工处载荷承载情况更为严重,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就会开裂形成反射裂缝。传统的胀缝的结构设计通常存在诸多不足,在频繁遭受荷载时无疑会加重上述反射裂缝的形成,进而造成胀缝处路面破损加重的情况。
现在,也有很多业内同类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针对胀缝施工相关技术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201810670580.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具有胀缝伸缩装置的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路面层以及位于其上方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中,在混凝土路面层靠近胀缝一侧的上方设有伸缩缝混凝土层,两伸缩缝混凝土层之间有缝隙以形成胀缝,伸缩缝混凝土层的一侧为沥青混凝土面层,伸缩缝混凝土层的另一侧为胀缝;每一伸缩缝混凝土层靠近胀缝一侧均固定有Z型钢,Z型钢的一端伸出于伸缩缝混凝土层外,Z型钢的另一端容纳于伸缩缝混凝土层内部,Z型钢的上缘下侧设置通长圆孔,通长圆孔中固定有橡胶止水带以将两Z型钢之间缝隙连接。所述Z型钢的一侧固定有U型固定钢筋,在伸缩缝安装时U型固定钢筋与伸缩缝混凝土层中预埋的钢筋进行连接等结构。该种设计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强效果,但是这种拉结方式在胀缝边缘部位存在一定的拉结效果,整体上对胀缝两侧的混凝土层的补强效果较差,在路面后期受到拉应力载荷时路面依旧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另外,目前在针对胀缝施工安装连接件时通常采用的纯人工施工的方式,施工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较大,且人工施工时操作基准较难控制,也是造成后续胀缝处路面易损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路面胀缝连接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胀缝内的矩形钢块,在矩形钢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盲孔,两所述盲孔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各盲孔的相对一侧分别同轴设有一副孔,所述盲孔与对应的副孔之间连通设置,所述盲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副孔的内径,在各副孔内分别配合插装有一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均穿出矩形钢块的两端,在各盲孔内的传力杆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同轴设置的格挡盘,在各副孔内的传力杆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副挡盘,在各格挡盘、各副挡盘内侧的传力杆外侧壁上均套接有一氟橡胶环。
优选地,在靠近对应的盲孔处的各传力杆的外侧壁端部分别涂设有沥青层。
优选地,在所述矩形钢块的两侧壁上分别对称焊接固定设有一角钢,在各角钢的水平段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槽。
路面胀缝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地基、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在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面层,所述混凝土面层由其间的胀缝分隔成两段,在胀缝两侧混凝土面层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主钢筋架,在主钢筋架上方的胀缝内沿其路面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所述各路面胀缝连接件通过其上的各个贯通槽分别套接在对应的主钢筋架的门型钢筋的外侧,在各所述主钢筋架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向下压紧各所述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卡压钢架,各所述卡压钢架的下段钢筋段均插装在对应主钢筋架外侧的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内,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的两端的传力杆分别浇筑在对应一侧的混凝土面层内,在胀缝内塞装有压缝板条,在两所述混凝土面层的顶部以及胀缝的顶部铺设有沥青层。
优选地,在压缝板条顶部的胀缝内填充有填缝料。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包括一机架,在机架底部设有若干车轮组,在机架的尾部和首部梁中段均焊接固连有一挂耳,两所述挂耳用于与外部拖车挂钩相连,在机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横向进给机构,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为同步运转状态,各所述横向进给机构的前端的工作端均伸出对应一端的机架并呈悬臂结构设置,在机架的上方设有一承托移动机构,所述承托移动机构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机构相配合,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配合用于实现承托移动机构沿机架前后方向运动,在机架后端的顶部设置有存储空间,在承托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设有一用于抓放主钢筋架的卡抓机构。
优选地,所述存储空间通过其中部的隔板分隔成前后储物区域,两所述储物区域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主钢筋架、所述卡压钢架。
优选地,在承托移动机构的后侧壁上固定有一用于抓放卡压钢架的复合按压机构。
优选地,所述横向进给机构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横向框体,在所述横向框体的内框内设有一横向进给丝杠,所述横向进给丝杠的分别通过其两端部的阶梯轴段活动插装在对应一侧的横向框体端部的通孔并伸出横向框体设置,在各横向进给丝杠的外侧壁上分别配合设有一进给滑块,所述进给滑块的两侧侧壁分别抵接配合在对应的横向框体的内框侧壁上,在两横向框体的同一端部设有一皮带轮传动件,所述皮带轮传动件分别通过两传动皮带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丝杠的阶梯轴段相固连,在其中一个皮带轮的外侧分别配合连接有一进给电机,所述进给电机的电机壳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其中一个横向框体上,各所述进给滑块的顶部分别通过导向承托件与所述承托移动机构的底部相固连。
优选地,所述导向承托件包括一通过竖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进给滑块上方的承托座,所述承托座的两侧底部分别通过导向轮活动卡接在所述横向框体顶部两侧的导向长槽内。
优选地,所述承托移动机构包括两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导向承托件的承托座顶部的承托立梁,在各承托立梁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座,在两支撑座的顶部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轴承座,在两轴承座之间设有一断面为正方形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其端部的圆周段活动插装在各轴轴承座的轴承孔内,在两轴承座的外侧的支撑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驱动组件,所述横梁通过其两端的圆周段与对应位置处的伺服驱动组件相配合,所述伺服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横梁的旋转及其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伺服驱动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减速器,在减速器的外侧配合连接有一伺服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卡抓机构包括两间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底部两侧的竖直油缸,在各竖直油缸的缸筒的底端分别固连一上固定板,在各竖直油缸的活塞杆的下端部分别固连一下固定座,在各所述竖直油缸的活塞杆的外侧分别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伸缩限位杆,各所述伸缩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上固定板与下固定座上,在两下固定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连一水平且对称设置的卡紧油缸,在各卡紧油缸的活塞杆的内端部分别固连一卡接块,在各卡接块的内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套接在所述主钢筋架端部的钢筋外侧的卡接腔,所述卡接腔的外端面分别通过各连接伸缩杆与所述卡紧油缸的缸筒内端面相固连。
优选地,所述复合按压机构包括一两间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后侧壁两侧的伸缩油缸,在各伸缩油缸的缸筒的内端分别固连一前固定板,在各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部分别固连一后固定座,在各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的外侧分别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伸缩管,各所述限位伸缩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座上,在两后固定座的端部侧壁上分别固连一双杆油缸,各所述双杆油缸的缸筒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后固定座上,各所述双杆油缸配合实现对各卡压钢架的吊装。
优选地,在两伸缩油缸之间的横梁后侧壁的中部设有一按压油缸,在按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连有一用于按压所述卡压钢架的推压板。
在与机架配合拖动的外部设备(拖车主机)上的安装有用于驱动本申请中的各个油缸的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并不存在具体结构上的改进,只需要采用目前市面上的通用性的液压站即可,技术人员直接将各个油缸的油管以及电磁阀门实现对应连接就可以实现对各个油缸的进油与回油的控制,该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在现有的液压控制原理中已有明确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自行查看相关现有技术资料,油路连接以及进油回油的原理不属于本申请的创新之处,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在本申请中设置的路面胀缝连接件能够很好地将胀缝两侧的路面实现连接,且每个连接部位采用双传力杆的结构在能够有效的加强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各个传力杆端部设有的沥青层来实现传力杆该端部的微量伸缩,同时由于设置了氟橡胶环作为缓冲件,可以使其跟随受荷载的沥青路面实现微量的位移、不至于出现脆性断裂,同时能够实现微量复位,有效地增强了胀缝部位的抗拉强度。
2、另外,整个路面胀缝结构在浇筑设计时采用的多个间隔设置的上述的双传力杆的路面胀缝连接件,同时配合两主钢筋架、卡压钢架以及各个托架实现浇筑后的位置的稳定性,提高后期胀缝部位的路面抗拉强度。
3、此外,本申请设计了专用机械结构实现对该路面胀缝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较重部件的机械化配合人工施工,大大降低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作量,机械配合人工时效内半自动化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的路面胀缝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路面胀缝连接件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路面胀缝连接件中矩形钢块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路面胀缝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路面胀缝连接件不做剖面处理)。
图5为本申请的路面胀缝结构中主钢筋架的结构展示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路面胀缝结构中卡压钢架的结构展示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辅助施工设备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辅助施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辅助施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辅助施工设备的局部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辅助施工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辅助施工设备的使用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的横向进给机构及其上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车轮组;3、挂耳;4、横向进给机构;401、横向框体;402、横向进给丝杠;403、进给滑块;404、皮带轮传动件;405、进给电机;406、导向长槽;5、承托移动机构;501、承托立梁;502、支撑座;503、轴承座;504、横梁;505、减速器;506、伺服驱动电机;6、存储空间;7、复合按压机构;701、伸缩油缸;702、前固定板;703、后固定座;704、限位伸缩管;705、推压板;706、双杆油缸;707、按压油缸;8、卡抓机构;801、竖直油缸;802、上固定板;803、下固定座;804、伸缩限位杆;805、卡紧油缸;806、卡接块;807、卡接腔;9、导向承托件;901、承托座;902、导向轮;10、胀缝;11、填缝料;12、主钢筋架;1201、门型钢筋;13、地基;1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6、混凝土面层;17、路面胀缝连接件;1701、贯通槽;1702、矩形钢块;1703、盲孔;1704、副孔;1705、传力杆1706、格挡盘;1707、副挡盘;1708、氟橡胶环;1709、沥青层;1710、角钢;18、卡压钢架;19、压缝板条;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14中所示:
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实施例1:
路面胀缝连接件17,包括一固定设置在胀缝10内的矩形钢块1702,在矩形钢块1702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盲孔1703,两所述盲孔1703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各盲孔1703的相对一侧分别同轴设有一副孔1704,所述盲孔1703与对应的副孔1704之间连通设置,所述盲孔1703的内径大于所述副孔1704的内径,在各副孔1704内分别配合插装有一传力杆1705,所述传力杆1705的两端均穿出矩形钢块1702的两端,在各盲孔1703内的传力杆1705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同轴设置的格挡盘1706,在各副孔1704内的传力杆1705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副挡盘1707,在各格挡盘1706、各副挡盘1707内侧的传力杆1705外侧壁上均套接有一氟橡胶环1708。
在本申请中设置的路面胀缝连接件17能够很好地将胀缝10两侧的路面实现连接,且每个连接部位采用双传力杆1705的结构在能够有效的加强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各个传力杆1705端部设有的沥青层1709来实现传力杆1705该端部的微量伸缩,同时由于设置了氟橡胶环1708作为缓冲件,在路面承受载荷时会带动混凝土层内的传力杆1705联动,通过各传力杆1705上的格挡盘1706、副挡盘1707能够推动具有缓冲作用的氟橡胶环1708实现一定的压缩,从而能够实现传力杆1705跟随路面层实现微量的移动,同时由于传力杆1705的端部设有沥青层1709,因此也会存在一定的相对位移,且沥青路面层也存在一定的抗拉强度,因此多重作用力会使得胀缝10部位的沥青路面的抗拉强度存在一定的提升,减少反射裂缝的形成,可以使其跟随受荷载的沥青路面实现微量的位移、不至于出现脆性断裂,同时能够实现微量复位,有效地增强了胀缝10部位的抗拉强度。
优选地,在靠近对应的盲孔1703处的各传力杆1705的外侧壁端部分别涂设有沥青层1709。
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在所述矩形钢块1702的两侧壁上分别对称焊接固定设有一角钢1710,在各角钢1710的水平段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槽1701。
设置本结构的目的在于将各个矩形钢块1702与其对应的路面胀缝结构内的主钢筋架12的门型钢筋1201相配合,从而使得整个矩形钢块1702与各后期浇筑在混凝土路层内的主钢筋架12的门型钢筋120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矩形钢块1702的相对固定,即使在后期承受载荷时各传力杆1705可以实现微量移动,但是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矩形钢块1702的稳定,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各个传力杆1705配合氟橡胶环1708的缓冲作用。
路面胀缝结构的实施例1:(对应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实施例2)
路面胀缝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地基13、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4、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在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面层16,所述混凝土面层16由其间的胀缝10分隔成两段,在胀缝10两侧混凝土面层16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主钢筋架12,在主钢筋架12上方的胀缝10内沿其路面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如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实施例2中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17,所述各路面胀缝连接件17通过其上的各个贯通槽1701分别套接在对应的主钢筋架12的门型钢筋1201的外侧,在各所述主钢筋架12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向下压紧各所述路面胀缝连接件17的卡压钢架18,各所述卡压钢架18的下段钢筋段均插装在对应主钢筋架12外侧的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内,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17的两端的传力杆1705分别浇筑在对应一侧的混凝土面层16内,在胀缝10内塞装有压缝板条19,在两所述混凝土面层16的顶部以及胀缝10的顶部铺设有沥青层1709。
优选地,在压缝板条19顶部的胀缝10内填充有填缝料11。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的实施例1:(对应路面胀缝结构的实施例1)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包括一机架1,在机架1底部设有若干车轮组2,在机架1的尾部和首部梁中段均焊接固连有一挂耳3,两所述挂耳3用于与外部拖车挂钩相连,在机架1的顶部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横向进给机构4,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4为同步运转状态,各所述横向进给机构4的前端的工作端均伸出对应一端的机架1并呈悬臂结构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设有一承托移动机构5,所述承托移动机构5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机构4相配合,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4配合用于实现承托移动机构5沿机架1前后方向运动,在机架1后端的顶部设置有存储空间6,在承托移动机构5的底部固定设有一用于抓放主钢筋架12的卡抓机构8。
在与机架1配合拖动的外部设备(拖车主机)上的安装有用于驱动本申请中的各个油缸的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并不存在具体结构上的改进,只需要采用目前市面上的通用性的液压站即可,技术人员直接将各个油缸的油管以及电磁阀门实现对应连接就可以实现对各个油缸的进油与回油的控制,该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在现有的液压控制原理中已有明确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自行查看相关现有技术资料,油路连接以及进油回油的原理不属于本申请的创新之处,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本设备是一种专门针对本申请中的路面胀缝结构施工进行辅助的一种机械设备。
本装置在移动时需要通过驱动车辆或拖车来拉动本装置到达指定的施工地点,本装置可在存储空间6内预先盛装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钢筋架12、卡压钢架18以及各个路面胀缝连接件17,工人装料时尽量保证主钢筋架12、卡压钢架18平行放置在各个存储空间6内,同时两端分别伸至对应的空间间隔处,便于后续卡抓机构8、复合按压机构7进行操作、抓取;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主钢筋架12、卡压钢架18重量较重,因此,正常的是施工操作是通过多名施工工人进行抬放的方式来实现安装,这种施工方式不仅需要的操作工人数量较多且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周边存在诸多凸起,很容易出现工人磕绊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操作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本申请中的横向进给机构4能够实现对整个承托移动机构5的驱动,控制其实现沿着机架1的前后方向移动,同时达到指定位置后能够通过控制卡抓机构8实现对放置在存储空间6内的各个主钢筋架12实现依次的卡抓,并移动至胀缝10上方,最终通过实现对主钢筋架12的稳定安放,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搬运或者只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操作工人进行微量的手动调整即可实现对主钢筋架12的抓取与安放,整个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操作工人控制开关来实现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的运转即可。
优选地,所述存储空间6通过其中部的隔板分隔成前后储物区域,两所述储物区域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主钢筋架12、所述卡压钢架18。
路面胀缝结构的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所述横向进给机构4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横向框体401,在所述横向框体401的内框内设有一横向进给丝杠402,所述横向进给丝杠402的分别通过其两端部的阶梯轴段活动插装在对应一侧的横向框体401端部的通孔并伸出横向框体401设置,在各横向进给丝杠402的外侧壁上分别配合设有一进给滑块403,所述进给滑块403的两侧侧壁分别抵接配合在对应的横向框体401的内框侧壁上,在两横向框体401的同一端部设有一皮带轮传动件404,所述皮带轮传动件404分别通过两传动皮带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丝杠402的阶梯轴段相固连,在其中一个皮带轮的外侧分别配合连接有一进给电机405,所述进给电机405的电机壳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其中一个横向框体401上,各所述进给滑块403的顶部分别通过导向承托件9与所述承托移动机构5的底部相固连。
进给电机405采用伺服电机,通过进给电机405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皮带轮传动件404实现运转,进而带动两进给滑块403实现同步的向前或者向后运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承托件9包括一通过竖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进给滑块403上方的承托座901,所述承托座901的两侧底部分别通过导向轮902活动卡接在所述横向框体401顶部两侧的导向长槽406内。
设置导向承托件9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进给滑块403的支撑稳定性,从而保证其上的承托移动机构5后续工作的稳定性,进给滑块403在运动时可以通过两导向轮902实现间接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承托移动机构5包括两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导向承托件9的承托座901顶部的承托立梁501,在各承托立梁50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座502,在两支撑座502的顶部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轴承座503,在两轴承座503之间设有一断面为正方形的横梁504,所述横梁504的两端分别通过其端部的圆周段活动插装在各轴轴承座503的轴承孔内,在两轴承座503的外侧的支撑座502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驱动组件,所述横梁504通过其两端的圆周段与对应位置处的伺服驱动组件相配合,所述伺服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横梁504的旋转及其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伺服驱动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支撑座502上的减速器505,在减速器505的外侧配合连接有一带控制器的伺服驱动电机506,伺服驱动电机506采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电机即可,只要满足各项参数要求即可,具体品牌不做要求,技术人员自行选择,属于常规选择,不再赘述。
通过控制伺服驱动电机506的运转能够实现对承托移动机构5的横梁504的旋转驱动,在驱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承托移动机构5实现正反转90度即可实现控制卡抓机构8与复合按压机构7的交替处于工作工位,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控制两机构对零件的快速抓取与后续的依次安放。
优选地,所述卡抓机构8包括两间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504底部两侧的竖直油缸801,在各竖直油缸801的缸筒的底端分别固连一上固定板802,在各竖直油缸801的活塞杆的下端部分别固连一下固定座803,在各所述竖直油缸801的活塞杆的外侧分别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伸缩限位杆804,各所述伸缩限位杆80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上固定板802与下固定座803上,在两下固定座803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连一水平且对称设置的卡紧油缸805,在各卡紧油缸805的活塞杆的内端部分别固连一卡接块806,在各卡接块806的内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套接在所述主钢筋架12端部的钢筋外侧的卡接腔807,所述卡接腔807的外端面分别通过各连接伸缩杆与所述卡紧油缸805的缸筒内端面相固连。
在卡抓机构8需要对主钢筋架12进行抓取时,根据当前需要抓取的主钢筋架12的长度以及在存储空间6内的位置进行观察预判,预判后,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控制横向进给机构4来带动承托移动机构5沿着机架1前后方向运动至待抓取的主钢筋架12的正上方,然后控制有线或者遥控操作手柄来实现对各卡紧油缸805、各竖直油缸801调整来带动卡接块806下移与左右移动,最终使得两卡接块806通过其内端的卡接腔807套接在对应的主钢筋架12的端部,然后控制横向进给机构4来带动承托移动机构5沿着机架1前后方向运动至胀缝10两侧的带安放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上,安放完成后卡抓机构8复位。整个过程中基本不需要操作工人进行接触主钢筋架12,当主钢筋架12在机架1上出现较大程度的倾斜时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扶正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路面胀缝结构的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在承托移动机构5的后侧壁上固定有一用于抓放卡压钢架18的复合按压机构7。
设置复合按压机构7可以有效的对卡压钢架18进行抓取与安放,同时能够配合卡抓机构8能够快速的实现对整个施工中较大的两个零件(主钢筋架12、卡压钢架18)的依次快速的抓取,且抓取后能够依次对其进行安放,安放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整个钢结构架的按压,使得更加稳定,便于后期的浇筑。注意:在完成主钢筋架12的安放后,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各个路面胀缝连接件17,路面胀缝连接件17安装完成后,在控制设备来实现对卡压钢架18的安装与后期压实,人工安放小部件路面胀缝连接件17并不会耗费较多时间和较大的人力、物理,因此该部分的安装不设置机械化安装。
优选地,所述复合按压机构7包括一两间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504后侧壁两侧的伸缩油缸701,在各伸缩油缸701的缸筒的内端分别固连一前固定板702,在各伸缩油缸701的活塞杆的外端部分别固连一后固定座703,在各所述伸缩油缸701的活塞杆的外侧分别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伸缩管704,各所述限位伸缩管70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前固定板702与后固定座703上,在两后固定座703的端部侧壁上分别固连一双杆油缸706,各所述双杆油缸706的缸筒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后固定座703上,各所述双杆油缸706配合实现对各卡压钢架18的吊装。
设置复合按压机构7后能够实现对卡压钢架18的吊装、安放,该步骤过程设置在卡抓机构8进行工作的前一步进行。
工作前需要根据当前需要抓取的卡压钢架18的长度以及在存储空间6内的位置以及是否处于平放的工位,进行观察预判,当卡压钢架18在机架1上出现较大程度的倾斜时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扶正即可,预判后,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控制横向进给机构4来带动承托移动机构5沿着机架1前后方向运动至待抓取的卡压钢架18的正上方,进而,控制横梁504实现旋转90度,此时使得复合按压机构7处于竖直向下的工作位,然后控制有线或者遥控操作手柄来实现对各伸缩油缸701调整来带动双杆油缸706下移,通过操作工人人工辅助轻微挪移来实现对卡压钢架18的左右平移,移动至当前的卡压钢架18的对应的各个通孔20处时控制双杆油缸706的活塞杆伸出并伸至对应的卡压钢架18的通孔内,最终使得两双杆油缸706对卡压钢架18实现抓取,抓取完成后,控制横梁504复位(回转90度),然后控制卡抓机构8对主钢筋架12进行抓取,然后控制横向进给机构4运动来带动承托移动机构5实现带动住区机构到位,然后将主钢筋架12实现安放,安放完成后卡抓机构8复位,通过操作工人将各个路面胀缝连接件17安装到位,此时控制横梁504旋转使复合按压机构7处于工作位,完成卡压钢架18的安放至对应的主钢筋架12的上方,当出现微量错位时,通过人工微调可以实现将卡压钢架18安放到位。
路面胀缝结构的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在两伸缩油缸701之间的横梁504后侧壁的中部设有一按压油缸707,在按压油缸707的活塞杆的端部固连有一用于按压所述卡压钢架18的推压板705。
设置推压板705主要可以实现在完成主钢筋架12、卡压钢架18后对安放后的架体进行进一步的平压,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便于后期进行浇筑混凝土路面。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路面胀缝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设置在胀缝内的矩形钢块,在矩形钢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盲孔,两所述盲孔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各盲孔的相对一侧分别同轴设有一副孔,所述盲孔与对应的副孔之间连通设置,所述盲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副孔的内径,在各副孔内分别配合插装有一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均穿出矩形钢块的两端,在各盲孔内的传力杆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同轴设置的格挡盘,在各副孔内的传力杆的外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副挡盘,在各格挡盘、各副挡盘内侧的传力杆外侧壁上均套接有一氟橡胶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对应的盲孔处的各传力杆的外侧壁端部分别涂设有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钢块的两侧壁上分别对称焊接固定设有一角钢,在各角钢的水平段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通槽。
4.路面胀缝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地基、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其特征在于:在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面层,所述混凝土面层由其间的胀缝分隔成两段,在胀缝两侧混凝土面层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主钢筋架,在主钢筋架上方的胀缝内沿其路面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所述各路面胀缝连接件通过其上的各个贯通槽分别套接在对应的主钢筋架的门型钢筋的外侧,在各所述主钢筋架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向下压紧各所述路面胀缝连接件的卡压钢架,各所述卡压钢架的下段钢筋段均插装在对应主钢筋架外侧的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内,所述的路面胀缝连接件的两端的传力杆分别浇筑在对应一侧的混凝土面层内,在胀缝内塞装有压缝板条,在两所述混凝土面层的顶部以及胀缝的顶部铺设有沥青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胀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压缝板条顶部的胀缝内填充有填缝料。
6.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包括一机架,在机架底部设有若干车轮组,在机架的尾部和首部梁中段均焊接固连有一挂耳,两所述挂耳用于与外部拖车挂钩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横向进给机构,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为同步运转状态,各所述横向进给机构的前端的工作端均伸出对应一端的机架并呈悬臂结构设置,在机架的上方设有一承托移动机构,所述承托移动机构的两端下部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机构相配合,两所述横向进给机构配合用于实现承托移动机构沿机架前后方向运动,在机架后端的顶部设置有存储空间,在承托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设有一用于抓放主钢筋架的卡抓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空间通过其中部的隔板分隔成前后储物区域,两所述储物区域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主钢筋架、所述卡压钢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承托移动机构的后侧壁上固定有一用于抓放卡压钢架的复合按压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进给机构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横向框体,在所述横向框体的内框内设有一横向进给丝杠,所述横向进给丝杠的分别通过其两端部的阶梯轴段活动插装在对应一侧的横向框体端部的通孔并伸出横向框体设置,在各横向进给丝杠的外侧壁上分别配合设有一进给滑块,所述进给滑块的两侧侧壁分别抵接配合在对应的横向框体的内框侧壁上,在两横向框体的同一端部设有一皮带轮传动件,所述皮带轮传动件分别通过两传动皮带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横向进给丝杠的阶梯轴段相固连,在其中一个皮带轮的外侧分别配合连接有一进给电机,所述进给电机的电机壳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其中一个横向框体上,各所述进给滑块的顶部分别通过导向承托件与所述承托移动机构的底部相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移动机构包括两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导向承托件顶部的承托立梁,在各承托立梁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座,在两支撑座的顶部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一轴承座,在两轴承座之间设有一断面为正方形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其端部的圆周段活动插装在各轴轴承座的轴承孔内,在两轴承座的外侧的支撑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驱动组件,所述横梁通过其两端的圆周段与对应位置处的伺服驱动组件相配合,所述伺服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横梁的旋转及其旋转角度。
CN201910717879.4A 2019-08-05 2019-08-05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Active CN110453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879.4A CN110453564B (zh) 2019-08-05 2019-08-05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879.4A CN110453564B (zh) 2019-08-05 2019-08-05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3564A true CN110453564A (zh) 2019-11-15
CN110453564B CN110453564B (zh) 2021-10-26

Family

ID=6848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7879.4A Active CN110453564B (zh) 2019-08-05 2019-08-05 用于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35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082A (zh) * 2020-06-01 2020-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膨胀缝填充防渗装置及其防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24278A1 (de) * 1994-07-01 1996-01-04 Frank Gmbh & Co Kg Max Hülse für ein Betonbauteil sowie ein eine derartige Hülse aufweisender Querkraft-Dorn
JP2006016881A (ja) * 2004-07-02 2006-01-19 Kcon Kk 荷重伝達筋及び荷重伝達筋の施工法
CN201738191U (zh) * 2010-07-16 2011-02-09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护套式传力杆
CN104612018A (zh) * 2014-12-25 2015-05-13 东南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组合结构传力杆及耐久型缩缝结构
CN106522071A (zh) * 2016-11-15 2017-03-22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电磁式钢板铺设车
CN108560379A (zh) * 2018-05-28 2018-09-21 湖州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路缘石铺设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24278A1 (de) * 1994-07-01 1996-01-04 Frank Gmbh & Co Kg Max Hülse für ein Betonbauteil sowie ein eine derartige Hülse aufweisender Querkraft-Dorn
JP2006016881A (ja) * 2004-07-02 2006-01-19 Kcon Kk 荷重伝達筋及び荷重伝達筋の施工法
CN201738191U (zh) * 2010-07-16 2011-02-09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护套式传力杆
CN104612018A (zh) * 2014-12-25 2015-05-13 东南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组合结构传力杆及耐久型缩缝结构
CN106522071A (zh) * 2016-11-15 2017-03-22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电磁式钢板铺设车
CN108560379A (zh) * 2018-05-28 2018-09-21 湖州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路缘石铺设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082A (zh) * 2020-06-01 2020-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膨胀缝填充防渗装置及其防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3564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3374A (zh) 用于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的工厂化施工方法
CN106522112B (zh) 斜拉桥边跨梁段架设系统及其方法
CN205078283U (zh) 一种隧道土工布、防水板铺布机
CN107747270A (zh) 一种可对雨后水泥混凝土凹陷路面路基修补的市政设备
CN107905114A (zh) 一种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拱桥的施工方法
CN209408814U (zh) 一种pc轨道梁模板系统
CN109519197A (zh) 一种滑模初衬开挖支护两用台车及其应用
CN108824199A (zh) 下置式挂篮的拱桥施工方法
CN109236331A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微台阶开挖法的钢拱架台车
CN109026073A (zh) 拱形隧道二次衬砌钢筋绑扎装置
CN110453564A (zh) 路面胀缝连接件及用于该路面胀缝结构的辅助施工设备
CN207987749U (zh) 骑索式桥面吊机
CN105926947A (zh) 薄层活性粉末混凝土振捣整平方法及系统
CN108625881A (zh) 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及铺设方法
CN107829374A (zh) 公路预应力砼箱梁移动模架及悬挑施工方法
CN108086168A (zh) 骑索式桥面吊机
CN209011837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微台阶开挖法的钢拱架台车
CN208870380U (zh) 用于墙体模板的移动装置及可移动墙体模板
CN108018905A (zh) 一种用于平行集数架空绝缘电缆的直埋式自动化铺层车
CN216689481U (zh) 分体式台车
CN207552933U (zh) 钢筋网片整体入模装置
CN115787576A (zh) 一种移动式护坡砂垫层摊铺压实装置及施工工艺
CN205954456U (zh) 一种新型路缘石滑模机
US3260177A (en) Lay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US7318688B1 (en) Scree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