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2189B - 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2189B
CN110442189B CN201810410689.3A CN201810410689A CN110442189B CN 110442189 B CN110442189 B CN 110442189B CN 201810410689 A CN201810410689 A CN 201810410689A CN 110442189 B CN110442189 B CN 110442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screen
arc
notebook computer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06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2189A (zh
Inventor
郑砚丰
凌正南
黄奕达
黄宝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4106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2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2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2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2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2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主机、一转轴机构以及一屏幕。主机包括一壳体、枢接座以及防护盖;枢接座设置于壳体内;防护盖枢接于枢接座。转轴机构连接于主机,包括一第一枢轴以及一连接组件,第一枢轴设置于壳体内;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枢轴。屏幕连接于该转轴机构。当屏幕相对于主机转动时,连接组件跟随第一枢轴转动,并使防护盖相对于壳体转动。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转轴机构连动的防护盖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主机、一屏幕、以及一转轴机构。屏幕经由转轴机构相对于主机旋转,并通过转轴机构使得屏幕可相对于主机倾斜,以方便用户观看屏幕。
然而,由于笔记本电脑的薄型化发展,笔记本电脑的厚度越来越薄,进而限制了笔记本电脑内的散热空间以及散热结构和风扇的尺寸,因此需要更佳的设计方案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能。此外,现今对于笔记本电脑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供功能更佳的笔记本电脑。
据此,虽然目前的笔记本电脑符合了其使用的目的,但尚未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笔记本电脑的改进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能使得转轴机构能于外观上良好整合于屏幕以及主机,并能增强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以及散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主机、一转轴机构以及一屏幕。主机包括一壳体、枢接座以及防护盖;枢接座设置于壳体内;防护盖枢接于枢接座。转轴机构连接于主机,包括一第一枢轴以及一连接组件,第一枢轴设置于壳体内;一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枢轴。屏幕固定于转动组件,且经由转轴机构相对于主机为可转动的。当屏幕相对于主机转动时,连接组件跟随第一枢轴转动,并使防护盖相对于壳体转动。
于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电子装置,设置于防护盖上,且位于壳体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盖包括一透光孔,且电子装置包括对应于透光孔的一摄影模块。
于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框架,设置于防护盖,且电子装置位于框架以及防护盖之间。
于一些实施例中,当屏幕由一盖合位置移动至一使用位置的过程中,防护盖相对于壳体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且当屏幕由使用位置移动至盖合位置的过程中,防护盖相对于壳体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小。
于一些实施例中,当屏幕位于一盖合位置时,防护盖盖合于壳体的一开口,且屏幕位于一使用位置时,防护盖相对于壳体倾斜并露出开口。
于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还包括一基座,设置于壳体内,且具有一弧形槽。转轴机构还包括一转动组件以及一第二枢轴,该转动组件位于弧形槽内的一弧形部;第二枢轴连接于连接组件以及转动组件,且平行于第一枢轴延伸。当屏幕相对于主机转动时,弧形部相对于弧形槽沿一弧形路径转动。
于一些实施例中,弧形路径为一圆形路径,且弧形槽以及弧形部为C形。
于一些实施例中,转轴机构还包括一固定组件以及多个扭力组件,该固定组件枢接于第一枢轴,且固定于壳体内;该多个扭力组件设置于第一枢轴,用以提供第一枢轴以及固定组件之间一扭力。
于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第一弧形盖板、一第二弧形盖板以及一传输线,该第一弧形盖板连接于转动组件;一第二弧形盖板连接于转动组件,且与第一弧形盖板之间形成一间隙;一传输线连接于主机以及屏幕,并位于间隙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轴机构能良好地整合主机以及屏幕,使得屏幕能相对于主机良好地转动。当屏幕位于一使用位置时,防护盖相对于壳体的倾斜且露出壳体的开口,能增加主机的散热效能。
此外,本发明中可在防护盖上设置电子装置,可增强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其中笔记本电脑位于一使用状态。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其中笔记本电脑位于一盖合状态。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分解图。
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护盖以及框架的分解图。
图4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护盖以及框架的剖视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轴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轴机构的分解图。
图7A以及图7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笔记本电脑位于一盖合状态。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笔记本电脑位于一使用状态。
附图标记如下:
笔记本电脑1;
主机10;
壳体11;
操作面111;
后侧112;
开口113;
操作装置12;
基座13;
弧形槽132;
侧面133;
防护盖14;
枢接部141;
透光孔142;
枢接座15;
枢接本体151;
枢接部152;
弹性组件153;
框架16;
倾斜部161;
屏幕20;
屏幕壳体21;
显示面211;
后侧212;
显示面板22;
转轴机构30;
转动组件31;
转动本体311;
弧形部312;
连接端313;
扭力组件32;
第一枢轴321;
第一枢接部3211;
第一止挡部3212;
第一限制部3213;
扭力组件322;
连接组件323;
连接本体3231;
抵顶部3232;
第一连接孔3233;
第二连接孔3234;
第二枢轴324;
第二枢接部3241;
第二限制部3243;
固定组件33;
第一板件331;
第二板件332;
第一弧形盖板40;
第二弧形盖板50;
电子装置60;
电路板61;
电子组件62;
摄影模块63;
入光面631;
夹角A1;
主轴心AX1;
第一轴心AX2;
第二轴心AX3;
延伸方向D1;
间隙G1;
弧形路径P1;
参考平面R1;
传输线W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组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例如,第一特征在一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结构的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直接接触,或是以另一特征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以致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并不是直接接触。
于此使用的空间上相关的词汇,例如上方或下方等,仅用以简易描述附图上的一组件或一特征相对于另一组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式上描述的方位外,包括于不同的方位使用或是操作的装置。图式中的形状、尺寸以及厚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之用。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的立体图,其中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使用状态。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的立体图,其中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盖合状态。笔记本电脑1包括一主机10、一屏幕20及多个转轴机构(hinge structure)30。主机10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
主机10可包括一壳体11以及多个操作装置12。壳体11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操作装置12设置于壳体11的操作面111上。操作装置12可依据用户的操作产生一操作信号。操作装置12可包括一键盘、一触摸板及/或一触控面板。主机10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1内的一处理器、一主板、一内存及/或一储存装置(图未示)。
屏幕20经由转轴机构30枢接于主机10。换句话说,屏幕20可经由转轴机构30相对于主机10旋转。屏幕20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且可连接于主机10。于一些实施例中,屏幕20可为一触控屏幕。
屏幕20可包括一屏幕壳体21以及一显示面板22。显示面板22设置于屏幕壳体21的一显示面211上。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2可为一触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2可用以显示一画面。于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依据操作信号产生一显示信号,并传送显示信号于屏幕20。屏幕20依据显示信号于显示面板22上显示一画面。
如图1所示,当屏幕20于一使用位置时,屏幕20相对于主机10倾斜。于一些实施例中,屏幕20与主机10的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此外,显示面211亦相对于操作面111倾斜。
如图2所示,当屏幕20于一盖合位置时,屏幕20盖合于主机10,屏幕20可接触或大致平行于主机10。于一些实施例中,屏幕20与主机10之间的夹角小于10度。此外,显示面211覆盖于壳体11的操作面111,且显示面211可接触或大致平行于操作面111。
如图1及图2所示,转轴机构30连接于主机10以及屏幕20。转轴机构30位于壳体11的后侧112以及屏幕壳体21的后侧212。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的分解图。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护盖14以及框架16的分解图。图4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护盖14以及框架16的剖视图。主机10还包括一防护盖14以及一枢接座15。防护盖14可枢接于枢接座15。防护盖14可为一长条形结构,且可沿一延伸方向D1延伸。枢接座15设置于壳体11内。于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3与壳体11一体成形。
于本实施例中,枢接座15包括一枢接本体151、一枢接部152以及一弹性组件153。枢接部152可为一圆柱状结构,沿延伸方向D1延伸。弹性组件153设置于枢接部152,且可连接于防护盖14。于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153可为一扭力弹簧。
防护盖14可包括一枢接部141,枢接于枢接座15的枢接部152。于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153可连接于枢接部141,用以提供一扭力于防护盖14,且上述扭力用以将防护盖14回复至一盖合位置。
如图3所示,屏幕20以及防护盖14位于盖合位置。防护盖14覆盖壳体11的一开口113。防护盖14可大致位于壳体11的操作面111的延伸。如图1所示,屏幕20以及防护盖14位于使用位置,防护盖14相对于壳体11(或操作面111的延伸)倾斜并露出壳体11的开口113。因此,通过防护盖14,使得主机10内部的热能可经由开口113排出,进一步增加笔记本电脑1的散热效能。
主机10可还包括一框架16,设置于防护盖14。框架16可沿延伸方向D1延伸,且框架16位于防护盖14与壳体11之间。当屏幕20及防护盖14位于盖合位置时,框架16位于壳体11内。当屏幕20及防护盖14位于使用位置时,框架16位于防护盖14以及开口113之间。
笔记本电脑1可还包括一电子装置60,设置于防护盖14上,且位于壳体11内。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可位于框架16以及防护盖14之间。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可拆卸地固定于框架16,且框架16可经由锁固等方式固定于防护架14。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可包括一电路板61、多个电子组件62以及一摄影模块63。电路板61可设置于框架16上,且电子组件62以及摄影模块63可设置于电路板61上。防护盖14包括一透光孔142,且摄影模块63可邻近于及对应于透光孔142。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组件62可包括电阻、电容、芯片、麦克风、喇叭及/或天线。
于本发明中,当笔记本电脑1位于使用状态时,通过倾斜的防护盖14可使得喇叭能直接朝向使用者发出声音进而提高笔记本电脑1的音质。通过倾斜的防护盖14可使得麦克风能直接朝向用户,进而提高笔记本电脑1的收音品质。
如图4B所示,框架16可还包括一倾斜部161相对于一参考平面R1倾斜。上述参考平面R1可大致沿如图2所示的壳体11延伸。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参考平面R1可为一水平面,且当屏幕20盖合于主机10时,主机放置于参考平面R1上。于一些实施例中,倾斜部161与参考平面R1之间的夹角A1约为40度至50度的范围之间。由于摄影模块63设置于倾斜部161上,因此,摄影模块63的一入光面631的延伸相对于参考平面R1倾斜。因此,通过框架16的结构可使得当防护盖14位于使用位置时,摄影模块63能良好地拍摄到使用者。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轴机构30的立体图。图6为于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轴机构30的分解图。图7A以及图7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的剖视示意图。于上述图式中,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盖合状态。
主机10还包括一基座13,设置于壳体11内。基座13可具有一弧形槽132(如图7A所示)。基座13可经由锁固组件(图未示)锁固于壳体11内。于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3可与壳体11一体成形。
转轴机构30包括一转动组件31、一扭力组件32以及一固定组件33。转动组件31可固定于屏幕20并相对于弧形槽132转动。转动组件31包括一转动本体311以及一弧形部312。
转动本体311固定于屏幕20的后侧212。弧形部312连接于转动本体311。于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本体311以及弧形部312可为一体成形。弧形部312位于弧形槽132内。如图7A所示,当屏幕20相对于主机10转动时,弧形部312相对于弧形槽132沿一弧形路径P1转动。于本实施例中,弧形槽132以及弧形部312为C形。
于一些实施例中,弧形路径P1可为一圆形路径。圆形路径。一主轴心AX1通过弧形路径P1的中心。弧形路径P1位于垂直于主轴心AX1的一平面上,且延伸方向D1平行于主轴心AX1。于本实施例中,弧形部312可以主轴心AX1为中心相对于弧形槽132旋转。换句话说,屏幕20可以主轴心AX1为中心相对于主机10旋转。
扭力组件32连接于转动组件31以及固定组件33。扭力组件32用以提供主机10以及屏幕20之间一扭力。扭力组件32包括一第一枢轴321、一扭力组件322、一连接组件323以及一第二枢轴324。
第一枢轴321连接于连接组件323以及固定组件33。第一枢轴321沿一第一轴心AX2延伸。上述第一轴心AX2平行于主轴心AX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轴321枢接于于固定组件33。第一枢轴321可以第一轴心AX2为中心相对于固定组件33旋转。此外,第一枢轴321随着连接组件323转动。
第一枢轴321可包括一第一枢接部3211、一第一止挡部3212以及一第一限制部3213。第一枢接部3211可为圆形柱状体,穿过固定组件33。第一止挡部3212连接第一枢接部3211以及第一限制部3213。第一限制部3213穿过连接组件323。
扭力组件322设置于第一枢轴321的第一枢接部3211,用以提供第一枢轴321以及固定组件33之间一第一扭力。扭力组件322可将固定组件33夹持于扭力组件322以及第一止挡部3212之间。扭力组件322可为环状元件,第一枢接部3211穿过扭力组件322的中心。
连接组件323设置于第一枢轴321的第一限制部3213,且可抵接于第一止挡部3212。连接组件323可垂直于第一轴心AX2延伸,换句话说连接组件323可垂直于第一枢轴321。
连接组件323包括一连接本体3231以一抵顶部3232。抵顶部3232设置于连接本体3231。于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3231以及抵顶部3232为一体成形。抵顶部3232邻近于防护盖14,用以将防护盖14由盖合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
连接本体3231具有一第一连接孔3233以及一第二连接孔3234。第一枢轴321的第一限制部3213可穿过第一连接孔3233,且可沿第一连接孔3233移动。此外,第一连接孔3233限制连接组件323相对于第一限制部3213转动。换句话说,连接组件323无法相对于第一枢轴321转动。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3233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一枢轴321的最大宽度的1.1倍。上述最大长度以及最大宽度于垂直于第一轴心AX2的相同方向测量。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3233的最大宽度大致等于第一枢轴321的最大厚度。上述最大宽度以及最大后度于垂直于第一轴心AX2的相同方向测量。
第二枢轴324,连接于连接组件323以及转动组件31,且平行于第一枢轴321延伸。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枢轴324沿一第二轴心AX3延伸。第二轴心AX3平行于第一轴心AX2以及主轴心AX1。
第二枢轴324包括一第二枢接部3241以及第二限制部3243。第二枢接部3241枢接于连接组件323,且穿过第二连接孔3234。换句话说,第二枢轴324相对于连接组件323为可旋转的。于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23可提供第二枢轴324一第二扭力。
第二限制部3243连接于第二枢接部3241,且连接于弧形部31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限制部3243固定于弧形部312的连接端313,因此第二枢轴324随着弧形部312移动和转动。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枢轴324无法相对于弧形部312转动。
固定组件33连接于扭力组件32,且固定于壳体11内。于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3可固定于基座13。固定组件33可包括一第一板件331以及一第二板件332。第一板件331可沿垂直于第一轴心AX2的一平面延伸。换句话说,第一板件331可垂直于第一枢轴321。第二板件332垂直于第一板件331延伸。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盖合状态,且屏幕20覆盖于主机10。此时,转动组件31的弧形部312的连接端313位于基座13的弧形槽132内。此外,壳体11的防护盖14位于壳体11的操作面111的延伸,且电子装置60位于壳体11内。因此,屏幕20可良好地盖合于主机10。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使用状态。用户可将屏幕20相对于主机10旋转,以使屏幕20相对于主机10倾斜。此时,连接端313脱离弧形槽132,并露出于基座13。连接端313带动第二枢轴324移动。此外,第二枢轴324带动连接组件323以第一枢轴321为中心旋转。
当笔记本电脑1位于一使用状态时,连接端313以及连接组件323的抵顶部3232可突出于壳体11的操作面111。连接组件323的抵顶部3232可推动防护盖14相对于操作面111倾斜。
当屏幕20由使用位置转动至盖合位置的过程中,抵顶部3232亦由图8的位置移动至图7B的位置。此时,防护盖14可由于本身的重力以及图4A中的弹性组件153所施加的扭力回复至盖合位置。
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当屏幕20相对于主机10转动时,连接组件323跟随第一枢轴321转动,并使防护盖14相对于壳体11转动。如图7A、7B、8所示。当屏幕20由一盖合位置移动至一使用位置的过程中,防护盖14相对于壳体11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且当屏幕20由使用位置移动至盖合位置的过程中,防护盖14相对于壳体11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小。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由于摄影模块63可由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屏幕20上的位置置换为主机10。因此,可加大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22的尺寸。此外,当屏幕20位于使用位置时,防护盖14相对于壳体11倾斜,因此摄影模块63可良好地拍摄到使用者。
如图2至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可还包括一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一第二弧形盖板50。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覆盖屏幕20及主机10的后侧112、212。
如图5及图7B所示,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连接于或固定于转动组件31的转动本体311。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沿延伸方向D1延伸,且于垂直于延伸方向D1上的截面为弧形。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相互间隔以及平行。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之间形成一间隙G1。
如图7B所示,笔记本电脑1还包括一传输线W1,连接于主机10以及屏幕20,并邻近于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第二弧形盖板50。传输线W1位于间隙G1内。
第一弧形盖板40以及或第二弧形盖板50可配合转动组件31的形状。因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弧形盖板40及/或第二弧形盖板50能使笔记本电脑1的后侧112具有较佳的外观,并可良好地配置传输线W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轴机构能良好地整合主机以及屏幕,使得屏幕能相对于主机良好地转动。当屏幕位于一使用位置时,防护盖相对于壳体的倾斜且露出壳体的开口,能增加主机的散热效能。此外,于本发明中可于防护盖上设置电子装置,可增强主机的功能。
本发明虽以各种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仅为范例参考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9)

1.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
一主机,包括:
一壳体;
一基座,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一弧形槽;
一枢接座,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
一防护盖,枢接于该枢接座;
一转轴机构,连接于该主机,包括:
一第一枢轴,设置于该壳体内;
一转动组件,包括位于该弧形槽内的一弧形部;
一第二枢轴,平行于该第一枢轴延伸;
一连接组件,连接于该第一枢轴;以及
一屏幕,连接于该转动组件,且经由该转轴机构相对于该主机为可转动的;
其中当该屏幕相对于该主机转动时,该连接组件跟随该第一枢轴转动,并使该防护盖相对于该壳体转动;其中当该屏幕相对于该主机转动时,该弧形部相对于该弧形槽沿一弧形路径转动;
其中,该第二枢轴连接于该连接组件以及该转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电子装置,设置于该防护盖上,且位于该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该防护盖包括一透光孔,且该电子装置包括对应于该透光孔的一摄影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框架,设置于该防护盖,且该电子装置位于该框架以及该防护盖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当该屏幕由一盖合位置移动至一使用位置的过程中,该防护盖相对于该壳体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且于该屏幕由该使用位置移动至该盖合位置的过程中,该防护盖相对于该壳体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当该屏幕位于一盖合位置时,该防护盖盖合于该壳体的一开口,且该屏幕位于一使用位置时,该防护盖相对于该壳体倾斜并露出该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该弧形路径为一圆形路径,且该弧形槽以及该弧形部为C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该转轴机构还包括:
一固定组件,枢接于该第一枢轴,且固定于该壳体内;以及
多个扭力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枢轴,用以提供该第一枢轴以及该固定组件之间一扭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还包括:
一第一弧形盖板,连接于该转动组件;一第二弧形盖板,连接于该转动组件,且与该第一弧形盖板之间形成一间隙;以及
一传输线,连接于该主机以及该屏幕,并位于该间隙内。
CN201810410689.3A 2018-05-02 2018-05-02 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110442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689.3A CN110442189B (zh) 2018-05-02 2018-05-02 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689.3A CN110442189B (zh) 2018-05-02 2018-05-02 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2189A CN110442189A (zh) 2019-11-12
CN110442189B true CN110442189B (zh) 2023-03-28

Family

ID=6842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0689.3A Active CN110442189B (zh) 2018-05-02 2018-05-02 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2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410A (zh) * 2019-11-18 2021-05-1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CN111103928B (zh) * 2019-12-31 2022-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TWI717229B (zh) * 2020-03-11 2021-01-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的機殼及筆記型電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1297Y (zh) * 2003-12-16 2005-01-12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电脑的旋转装置
CN2919346Y (zh) * 2006-04-21 2007-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盖合结构
JP2008176845A (ja) * 2007-01-17 2008-07-3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CN103197734A (zh) * 2012-01-06 2013-07-1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充装置
CN103543789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1297Y (zh) * 2003-12-16 2005-01-12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电脑的旋转装置
CN2919346Y (zh) * 2006-04-21 2007-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盖合结构
JP2008176845A (ja) * 2007-01-17 2008-07-3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CN103197734A (zh) * 2012-01-06 2013-07-1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充装置
CN103543789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2189A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2577B (zh) 筆記型電腦
US10642309B2 (en) Laptop computer
US109767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42189B (zh) 笔记本电脑
KR20210047753A (ko) 디스플레이 보호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TWI669598B (zh) 筆記型電腦
JP5284499B2 (ja) 電子機器
KR20200101153A (ko) 듀얼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10011160A (ja) 電子機器
US879773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442188B (zh) 笔记本电脑
JP4282671B2 (ja) 電子機器
US2009015408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9163295A (ja) 電子機器
JP2013135405A (ja) 電子機器
CN110456856B (zh) 笔记本电脑
TW201448715A (zh) 電子裝置
US2009015408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9015408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6122609U (zh) 电子装置
US11397454B2 (en) Notebook computer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JP57403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3130797A (ja) 電子機器
CN110221662B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