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58C -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358C CN1104358C CN 97182528 CN97182528A CN1104358C CN 1104358 C CN1104358 C CN 1104358C CN 97182528 CN97182528 CN 97182528 CN 97182528 A CN97182528 A CN 97182528A CN 1104358 C CN1104358 C CN 110435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tank
- barge
- caisson
-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在其甲板上紧固着用混凝土包覆的油罐(33)的混凝土驳船(30)被沉放于一油井生产现场区的海底(13)。从一邻近的沉箱支承的设备(12,13)产出的油被临时贮存于油罐中。为了镇重平衡而在驳船30被拖往现场的过程中,在驳船(30)的船舱(32)注入水为了将驳船(30)沉入并保持在海底(B)处而使船舱(32)注满海水。驳船(30)和油罐(33)接着也注入海水。从生产现场区(12,13)产出的油被导入油罐(33),其导入的方式是该油被排出即置换等量海水。通过从油罐底部导入海水使油从油罐(33)顶部被排入销售管道(22)。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产自海上油井的油井流体的贮存。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贮存系统,此系统用来暂时贮存深而远的海上现场建立之油井生产的油。
海上油井产出的油和汽须从油井现场输送到陆基的精加工、贮存或转移装置,以便后续加工及发送给终端用户。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流体产品要么通过水下管道或者通过油船从油井现场处的临时贮存设备中被运走。在某些情况下,一种大生产设备可以在油井流体被油船或水下管道输送至最终用户之前对油井流体进行加工处理。
通常,一个海洋生产设备的建立和运作的经济性要求在此设备附近应有通过水下管道与其连接的大数量油井或一些产量极高的油井。而且,如果在此海洋区域中有相对大量的油井,而且它们又离一岸上设备不太远的话,铺设到一海洋生产区域的管道成本才是合算的。
在许多情况中,所生产的油量有限,为了临时贮存单独一个油井即一个独立的井场所产出的油而配置管道和中间生产设备的成本是不合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油船来收集远处油井或井场处的临时贮存设备中的油,可能是确保从这些孤立的或小产量油井获取产油的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
在过去,通过在油井现场设置带贮存设备的生产平台及将所贮存的流体周期地卸送到一油船来完成对从一些油井生产出的油及其流体的临时贮存。而且,在某些情况中已采用水下油罐或设备来贮存这些油井的产品。在所有这些情况中,这些现有技术中临时贮存油井流体的方法是在相对浅的水域中被采用的,其中建立一平台或安装水下贮存设备的费用相对于在遥远的场地中生产的碳氢化合物产品的价值来说是合理的比例。但随着水深加大,生产平台或水下贮存设备的成本也因之而加大,因而在更深的水下使用这类系统已被证明是不经济的。
在某些区域,即使是在相对浅的水中,和即使是在产物收集设备足够近,近到可用相对短的水下管道来连接时,与预期从那些井中产出的油量相比,建造一个传统生产平台的费用也不可能是合理的。但是,也有一类油井,如果建造一种合适生产平台的费用是经济的,那末这些油井就可能被经济地钻出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现场有适当地临时贮存设备外,或甚至有水下临时贮存设备外也可以在油井现场以期望的经济性进行生产。
在相对浅的、可接近的地区从临界生产油井中可被经济地生产出油和气,不过此处要采用沉箱支承方案的生产平台,其成本比通常的生产设备要明显地小得多。一种经济的沉箱安装生产系统的实例已在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573594中公开了。在所介绍的沉箱生产整个系统中,生产平台是由一个沉箱支承的,它消除了对那种被锚固于水底的多支腿平台的需求。从使用如在本申请中所介绍的一沉箱系统来完成整个油井所实现的节省就能使临界油井进行有经济效益地开发。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经济地应用于深水和远海区域的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一生产设备,例如一单个沉箱型设备被与一水下暂时贮存系统组合使用,此系统允许临时贮存从油井产出的流体,并将流体周期地送入一油船,以便于将之输送到一陆基设备。在此海洋区域的一个或多个油井可用传统的起重钻机(jack up rig)或别的合适的钻机来钻井。钻出的井用一合适的生产平台来完备。从井中产出的流体被临时贮存在一水下油罐系统中并被周期地输送入油船,以便将之输送到陆基加工或分配设备。
该油贮存系统包括一系列钢制油罐,它们被固定在一水下混凝土驳船的甲板上。平底的混凝土驳船被间隔分舱,以便在该船被从其制作场地拖往海洋油井现场并要求使驳船镇重平衡和调整位置时,将海水导入不同的舱室。多个钢罐被固定在该驳船甲板上,并被包覆混凝土以便保护它们在下潜过程中承受形成的压力差和及时调节该贮存油罐。
在油井场地,驳船舱室被填充海水和平衡到相应的海水压力。油罐内的空气含量由使用海面容器代替驳船来调节。足量的海水被添加到包覆了混凝土的贮存油罐中。当驳船组合设备被下潜时,油罐中被填充足够的压缩空气以防止在油罐壁上产生破坏性压力差。而与此同时在下潜时,调节此组合设备的浮力,使之不超过此位用船只的升重能力。
在靠置于海底时,驳船的油罐被用流通管道从生产即收集设备相连接并至卸料即“销售”管道,该销售管道与一海面浮筒相连,以便与油船接口。水通过一从海面延伸至驳船的流动管道泵入油罐。随着水填充入油罐和管道而将空气压力从油罐中释放。压力释放由一控制隔膜(CS)控制以保持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在运作中,油井产出的流体被输送至油罐。与此同时,同等体积的海水从该油罐中被排出并通过管道流至海面被加工处理。油井产出的碳氢化合物流体比海水轻,因而上升至油罐顶部。这样就自动地将加入的油体偏移到油罐顶部。要在所有时间内保持均充满流体,以防止产生破坏性压差。此种压差能破坏处于海水压力下的油罐。
将油从油罐中排出是通过将海水加入油罐底部来实现的。这样就将油从油罐送入延伸至海面油船的卸料销售管道。
在某些应用中,沉箱可以用驳船作为一附加的结构支承,这一特征特别在硬的海底区域是有好处的。硬海底使得将沉箱支索锚固的配置方案很难实现。在沉箱可容易地用支索加固的地方,贮存驳船可停放于沉箱基座附近,其功能与沉箱的结构连接无关。
形成油井流体贮存腔的钢制油罐被内部支承固定以进一步提高其抗破坏性能。此内部支承结构在上、下端部被侧向开口,以便当要求通过导入置换流体而将水或油从油罐中完全排出时,允许流体沿侧向输送。
当油井的产量下降到继续生产不再经济的状况时,或当因某种其它因素而将油井关闭时,该临时贮存组合装置能被修正和移运到另外的场地去使用。从海底对贮存驳船的修正是通过将空气泵入贮存油罐中置换掉里面的水,然后再将此组合装置浮至海面来进行的。在海面上,油罐可以被完全排空,驳船腔被部分地排除其中的水而将驳船重新平衡和调整,以便将其拖运到新的地点。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想到,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该设备可用来在深水中临时贮存来自生产或收集装置的流体产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贮存设备,此设备可与一沉箱型油井总成相组合,从而为硬底区深水中的沉箱提供结构支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贮存设备,该设备可以控制地安置在深水中并可修正,还可用于临时贮存来自相对深水中之油井的流体产物。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的水下贮存设备,该设备可被用于深水中,而且能经受该处存在的高的破坏性液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油罐,此油罐包括一混凝土包覆层,通过该混凝土覆层来提高对压力引起的破坏力的抵抗性能,以便保护此贮存油罐潜在的钢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临时的油贮存系统,此系统可以被重新浮起和移动而用作另一个海洋地域的临时贮油系统。
通过参看下面的附图、说明及权利要求可以更充分地懂得和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是一根据本发明原理设置的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之剖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之水下生产设备的改进形式的剖视图,其中,该设备为一沉箱型油井总成提供了结构支承,
图3是沿图2中3-3线剖取的俯视图,它展示了紧固于本发明驳船的油罐;
图4是沿图3中4-4线剖取的剖视图,它展示了应用于本发明生产设备的一油罐的结构细节;
图5是沿图4中5-5线剖取的剖视图,它展示了应用于本发明生产设备的一油罐结构的附加细节;
图6是部分沿垂直面剖切的视图,它展示了本发明水下贮存设备的开始下沉状态;
图7是与图6类似的一视图,它展示部分地潜入水下的贮存设备;
图8是一与图6、7相似的视图,它展示放置于海底的该贮存设备,其准备接收来自相关油井产出之流体;
图9是一局部视图,它展示本发明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1中的数码10总的标示本发明之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设备10包括一用数码11标示的油井,油井11使用一种沉箱12以支承一延伸出水体W水面S上方的小面积平台13。在一种典型的安装中,井筒14延伸穿过沉箱12到达生产平台13。其中生产井筒和井中的管道被连接至一(未示出的)井口。拉线15延伸于沉箱与嵌入并定位在水体之底B中的锚固件16之间,它们用来保持沉箱垂直竖立。在一种传统的安装中,三根拉线15环绕着沉箱12的基部,彼此相隔120°地设置。
如果水底部条件允许,沉箱12和锚固件16可用一水面作业的管驱动装置被驱动进入水体底部13中。在水体底部13太硬而不能由管驱动装置穿透时,该底部可用钻机钻孔来埋设沉箱和锚固件。
取决于油井现场的要求,沉箱可以通过钻制该井11的钻机被安置在位,也可以在油井钻出之前或钻成之后使用合适的安装船来安装定位。
从油井11产出的油通过从表面平台13沿着沉箱侧旁12延伸的流通管道21送入本发明之总体以数码20标示的一水下贮存设备。
临时贮存在该贮存设备20中的油通过一销售管道22被周期性地输送至一水面油船T。销售管道22延伸至一浮在水面上的卸料浮筒23。一与销售管道22连通的卸料管道24从油船延伸至浮筒23。一水下浮筒25在沿该管道长度的中间处支承着该潜没的管道22,以使浮筒23不受管道22重量的影响,从而在将油从设备20输送至油船T的过程中使浮筒保持稳定。钢拉索26被锚固于水底部B中,以使浮筒23相对油井11保持在一固定位置。
在运作中,从井11产出的油经管道21流入由设备20提供的临时贮存容器中。根据由油井11产出的流体量确定的一定数据,油船T驶至该油井现场后将其卸料管道24与浮筒23上的合适接头连接,将流体从贮存设备输送至油船的容器内。由油船从贮存设备20取出的油经此油船运到一远方的的加工或分发设备去。
图6-8展示定位安置贮存设备20的步骤。装置20被构造成两个主要部件包括:一平底的驳船部份30及一贮油罐部份31。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驳船部份30设有一系列相互内连的中空舱室32。舱室32从驳船底一直延伸到驳船甲板,且沿整个船体分布。驳船内舱室的大小和布局是根据驳船大小,其拖航、下潜及支承规格的要求来选择的。用(未示出的)合适阀门和流通管道将舱室32互相连接。在驳船被拖船期间,根据正确地对装置20镇重平衡和调整水下位置的要求,阀门和流通管道被控制得有选择地填充和排空舱室32。当组合装置20被准备下潜至水底B上其位置时,舱室32被完全充满水。该组合装置20的油罐部份31包括一定数量的用混凝土包覆的钢材油罐33。罐33也用流通管道及控制阀门相互连接并被用来临时贮存从井11中产出的流体。
当组合装置20已被拖运至水底B上方的其安装现场时,两个绞盘船WB1和WB2被安置于设备20的两侧。然后用合适的绞车索WL1和WL2将绞车船与装置20相互紧固。绞车船WB2上的控制系统CS通过柔性控制线路34、35与包覆了混凝土的钢材油罐33连接以便在下潜期间对油罐中的液体水位及空气压力加以控制。该柔性控制线路36、37将控制系统CS连接于驳船舱室32,以便控制舱室中的流体水位。
通过操作控制系统CS打开(未示出的)与舱室32的顶部连接的空气释放阀,贮存设备20就开始下潜。与此同时,控制系统CS还打开(未示出的)进入舱室32底部的流体进口管的开口来让海水注入舱室32。进入舱室32的水将空气排走,从而使舱室32完全被水充满。
在接下来的下潜期间,通至所有舱室的空气供给阀开口及水管线开口全被处于打开以使设备20镇重平衡,及防止随着设备20的下潜而在横跨舱室32的壁间产生压差。在驳船30下沉的初始阶段,驳船舱室32可以有选择地被部分地装填海水来维持对有上浮力的装置20的控制。在一推荐实施例中,油罐33在排空的时候,其浮力应使组合装置20与驳船30的舱室32完全被注满海水时仍为易浮起的,组合装置20随后的下潜是通过使水进入油罐33达足够数量使组合装置20重量增大、以克服遗留在油罐中的空气浮力来实现的。
就使组合装置20完全下潜来说,使组合装置20下沉抵达水底的推荐方案是使油罐33中保持一定体积的水,其能有效地在重力作用下使该组合装置20下沉、但又不使组合装置20重到超过绞盘船上之绞索WL1和WL2的保持或维持动力。随着组合装置20被沉入水中并经受渐增的水压力,控制系统CS被用来通过管线34和35将大体相当于该增大水压的压缩空气送入油罐33中,从而不会在油罐壁上出现导致被压破的压力差。在此下潜过程中,可以根据保持组合装置20之稳定和正确定向的需要而将罐33中的液体体积排出。
一旦贮存设备20被安置在水底B上,油罐就完全被水充满从而所有剩留的空气被从油罐中排出。在想要贮存产出的流体时,该产生的流体就被导入该油罐,并同时将等体积的海水通过流通管道从油罐排到位于平台13上的处理装置中,可使被排出之水中的油被清除后将水安全地向外排放至海中。
图2-5展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及运作细节。在图2中以数码40标示的贮存设备与沉箱42协同作用,以便提供一垂直支承而实现无拉索安装。正如可从图2-3中能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贮存设备40与贮存设备20相似,它包括一载有一组5个如油罐63那样的油罐组的混凝土驳船部份60。这些油罐被安置在水平延伸之托架结构64中的弯曲凹槽组中。结构64推荐被制成与驳船部份60构成一个整体件。在驳船60一端处凹入的键槽65围绕着沉箱42安置。一三角形横跨构成的桁架分枝件66从驳船60的远端向上延伸至沉箱42上的一中间连接点67。分枝件66与沉箱42协同作用以提供一将沉箱保持在其垂直正立位置的宽大基础结构。
图4、5展示了使用本发明贮存设备中的油罐63的详细结构。油罐63的推荐形式是有半圆球形封闭端的钢质圆筒形油罐68。混凝土层69封闭了钢油罐68从而增加其对作用于该油罐壁上的高水压的耐受性。此外,混凝土还给该油罐外表面提供一有效的抗腐蚀阻隔层。油罐内部区域还用环状T形截面的加固件70加强。加固件70的垂直最上部分有横向通口71。在油罐内其(70)垂直最下部份上也设有类似的侧向通口72。孔口71和72允许加固件70两侧的流体在油罐被填注或排空时沿侧向流过加固件。
每个油罐被用钢带73捆固在托架结构64上,钢带延伸在油罐之每端上并被锚固到托架结构上。
如先前所述,在一贮存设备运作中,油罐会包含通常为油和水的组合液体。其密度比水小的油会上升到油罐内水的上面,其情况如图5所示。如图2中所示那样被分叉到且被连接到油罐内部上方区域的流通管道75被用来从油罐的上部区域添加或抽出液体。被类似地分叉到并连接到油罐下部区域的流通管道76被用来从油罐底部排放液体。在一种典型的应用场合中,由于较轻的油在油罐的顶部,管道75将与油连通,而管道76则将与油下面的水连通。在油罐被油注满时,应该理解的是:管道76也将与油连通。
在图2所示的系统动作中,系统以图1所示方式与水面卸料浮筒连接,从与沉箱结构42协同作用的油井所产出的油通过一控制阀门组件CVA被送至油罐63。虽然控制阀系统CVS被简略地描述为一个单独控制装置,但可以想到:此系统为了控制通过设备40的液体流动而在每个合适的进、出口点采用了远程操作阀,并且还包括用于监测和记录如压力、液面、液体分界面、温度、流率、液体密度等诸多变量的传感器。这些用于合适地监测和控制该设备40运作的控制阀系统的结构和运作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从根本上来讲并不是本发明的一个新特征。
随着油被加入到油罐63中,管道76被控制组件CVA打开而允许该油罐底部的水被排放,从而可容纳该流入的油。如上所述,这些被排出的水要被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油,然后再排入海中。在此过程中,油罐63始终被充注着流体,因而在该油罐中没有气穴。油罐中的液体一般是体积分层的油和水,或全是油,或全是水。在从油罐中除去油及将其送至油船中时,该控制阀门组件CVA被操作为将水通过管线76填加到油罐中,同时通过管线75将油从油罐中排走并直到海面油浮筒以及至油船。
在本发明的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的一推荐实施例中,此设备被设计成可在100英尺以上的深水中安置和运行。组合装置20或40的油罐和驳船在一个系统中可以有一组合的空重约30000吨,拟用来贮存150,000桶或更多桶的油。此系统中的每个油罐63具有约40英尺的直径,其长度约138英尺。可以想到:体积更大或更小的驳船和油罐也可以使用。此外,如果需要,多个驳船/油罐系统也可以被采用,而且相互被连接在一起,在单个驳船/油罐系统之间用流通管道相互连接。
在图2,3所示的系统中,沉箱42和三角形支承件可以作为组件40的一部分被拖运到现场。在拖运期间,沉箱既可以竖立也可以水平地置于驳船上,而且可以在驳船下潜之前或之后竖立起沉箱。图2,3中展示的典型安装应是希望的,其中,例如组件40和42被竖立在一事先钻出的油井旁,此油井的环境具有硬水底基故不希望进行管式驱动作业方式。
可以理解:设备20和40在结构及运作上基本一样,除了设备40被设计成为一相关沉箱提供了结构支承。
在图9中展示了本发明贮存设备的一改进实施例,其中,沉箱和附属的支承分枝件与驳船作成一整体。参看图9,驳船部份80有一开孔82,沉箱84穿过孔82延伸并被固紧在驳船80上。沉箱84的下端86终止于驳船80的下表面88。总体用数码90标示的加敷混凝土的贮存油罐组以上面所述方式安装在驳船80上。沉箱84还用一三角形横跨支承的桁架分枝件进一步稳定和坚固在驳船80上,分枝件92使沉箱84和驳船刚性地相互连接。如图所示,生产管件94穿过沉箱84延伸,并以公知的方式向下伸入生产结构岩层。从生产结构岩层产出的流体沿生产管件94向上流动以便如上所述的那样在海面上被收集。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优点是:沉箱24与驳船构成一整体,故系统能被安置在一所期望的场地。带油罐组件90的驳船80以如上所述方式被下潜至海床上,在这之后的全部运作如钻井、全面运行和生产均可通过沉箱84从一个(未示出的)合适平台上进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图9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从海底结构岩层接收油的钻井、生产和贮存相组合的设备。应该注意,驳船80的镇重平衡、油罐90a为防止破坏的增压措施及产生的流体运进和运出油罐90a全都可以如上面其它实施例所介绍的那样被实施。
也可以想到:虽然将流通管道和销售管道被看作是单独的管道,但事实上这些管道也可以是以一传统方式运作的流通管道束和控制管道束,用以调节将液体送入或送出油罐的输送。也可以理解,虽然,该系统是以单独一个沉箱装置被展示的,但事实上一个单独贮存设备可与数个与其邻近的沉箱型设备相连接。
因此,虽然本发明的一种推荐形式已经被说明和介绍,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体会到:可以对结构细节及系统运作做出各种改进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临时贮存从一海洋油井产出的流体的系统,包括:
一可下潜的驳船;
一与所述驳船连接而形成一贮存组合设备的贮存油罐,该油罐有一上内部贮存区域及一下内部贮存区域;
一用来将液体供给至所述贮存油罐的供给管道;
-用来将所述贮存油罐之上内部贮存区域的液体排走的销售管道;
一用来控制流体流入和流出所述贮存油罐的控制阀系统,由此而使通过销售管道从该贮存油罐排走的流体被通过所述供给管道填加的流体所替代,以便使该贮存油罐保持被流体充注;及
一沉箱型油井总成,从此总成产出的流体通过所述供给管道被送至该贮存油罐;而且所述沉箱型油井总成至少部分地被所述驳船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来在所述销售管道与一油船的加料管道之间建立连接的接口浮筒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是用混凝土构造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驳船设置多个船舱,该船舱用于使驳船压载平衡而有选择地用水填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包括一钢质的用混凝土包覆的本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安装在驳船上的、相互连接的油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驳船是用混凝土构造的,而且油罐是用混凝土包覆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组合设备被下潜,而且油罐中被充注液体。
9.一种用来为一油井总成建立一临时贮存流体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驳船和油罐贮存设备及沉箱拖运至一沉箱型油井总成的现场;
(b)将该贮存组合设备及沉箱下沉在所述现场;
(c)用液体排出该组合设备中的所有气体;
(d)用所述油井总成产出的液体将该贮存组合设备中的液体排出;
(e)将从所述贮存组合设备中排出的液体收集在一水面输送船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贮存组合设备至少部份地在结构上支承一沉箱油井总成中的沉箱。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还包括:用所述驳船和油罐贮存设备将该沉箱拖运至所述现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和油罐贮存组合设备中的驳船主要是用混凝土构造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还包括:用所述驳船和油罐贮存设备将该沉箱拖运至所述现场。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和油罐贮存组合设备中的油罐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混凝土包覆的钢质油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82528 CN1104358C (zh) | 1997-12-18 | 1997-12-18 |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82528 CN1104358C (zh) | 1997-12-18 | 1997-12-18 |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6665A CN1286665A (zh) | 2001-03-07 |
CN1104358C true CN1104358C (zh) | 2003-04-02 |
Family
ID=517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1825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358C (zh) | 1997-12-18 | 1997-12-18 |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35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O320112B1 (no) * | 2002-10-23 | 2005-10-24 | Navion Asa | Havbunnsplassert lager |
WO2005032942A1 (en) * | 2003-09-19 | 2005-04-14 |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 Gas offloading system |
FR2862272B1 (fr) * | 2003-11-17 | 2007-01-26 | Doris Engineering | Procede de construction d'un terminal pour gaz naturel liquifie ou gaz de petrole liquifie |
NO20044371D0 (no) * | 2004-10-14 | 2004-10-14 | Lund Mohr & Giaever Enger Mari | Havneanlegg for flytende naturgass |
CN1313383C (zh) * | 2005-05-09 | 2007-05-02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大型蒸馏海水淡化设备运输及安装方法 |
CN101573506B (zh) * | 2006-11-07 | 2013-11-06 |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 海上通用隔水管系统 |
WO2010021907A1 (en) * | 2008-08-21 | 2010-02-25 | Shell Oil Company | Subsea structure installation or removal |
BR112012014201A2 (pt) * | 2009-12-21 | 2016-05-31 | Chevron Usa Inc | sistema e método de inundação com água de reservatórios no mar |
BR112012033171A2 (pt) * | 2010-06-22 | 2017-03-01 | Adrian Kagi | método,e, instalação para bombear petróleo na sequência de uma explosão em um poço de petróleo ao largo da costa. |
CN103241668A (zh) * | 2012-02-08 | 2013-08-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深海海底储罐安装装备及方法 |
CN114802630A (zh) * | 2022-05-30 | 2022-07-29 | 北京丰润铭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临时储存海上钻井平台石油的储罐 |
-
1997
- 1997-12-18 CN CN 97182528 patent/CN110435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6665A (zh) | 2001-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44785B1 (en) | Precast, modular spar system | |
US5899637A (en) | 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torage facilit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 |
US8292546B2 (en) | Liquid storage, loading and offloading system | |
US10060090B2 (en) | Type of suction leg, an offshore caisson and a sit-on-bottom offshore platform | |
US6539888B1 (en) | Working ship | |
US6817809B2 (en) | Seabed oil storage and tanker offtake system | |
WO1998021415A9 (en) | Precast, modular spar system | |
JPH09508186A (ja) | 高張力脚プラットホームおよびその架設方法 | |
US3855809A (en) | Underwater oil storage tank and method of submerging same | |
US4437794A (en) | Pyramidal offshore structure | |
GB1585922A (en) | Semi-submersible vessels providing a loading mooring and storage facility | |
CN1104358C (zh) | 海洋生产和贮存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
US4645379A (en) | Pyramidal offshore structure | |
AU2003208405A1 (en) | Floating semi-submersible oil production and storage arrangement | |
US20170267447A1 (en) | Subsea platform | |
GB2253813A (en) | Production buoy | |
CA2224807A1 (en) | Hollow concrete-walled structure for marine use | |
CN107585269B (zh) | 一种海水立体油罐平台、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
WO1999030964A1 (en) | 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torage facilit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 |
AU739734B2 (en) | 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torage facilit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 |
WO2016030650A1 (en) | Self installing floating tower improvements | |
CN114802630A (zh) | 一种用于临时储存海上钻井平台石油的储罐 | |
Tuturea et al. | Hang Tuah: Self-Installing, Relocatable Compression Platform | |
WO2000048898A1 (en) | Floating substructure with ballast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