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5608B -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5608B
CN110425608B CN201810406944.7A CN201810406944A CN110425608B CN 110425608 B CN110425608 B CN 110425608B CN 201810406944 A CN201810406944 A CN 201810406944A CN 110425608 B CN110425608 B CN 110425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heat shield
secondary air
air
kitchen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6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5608A (zh
Inventor
刘晓刚
柯情
王帅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69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5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5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5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5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5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1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provisions for circulation of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二次空气补充槽,二次空气补充槽的底部设有分流件,分流件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侧板与二次空气补充槽之间具有第二、三间隙,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第二、三补气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利用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灶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流件的两侧板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空气经过该分流件两侧板的分隔作用,形成三独立补气通道,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两侧板内的二次空气产生卷吸作用,具有燃烧效率更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为了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大多增加了二次空气补充功能。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8296Y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家用灶具燃烧器的火盖》,其本体由内环壁板、外环壁板和顶板构成,内环壁板的内表面呈圆锥形、内表面上有若干相对于其母线左旋或右旋的凸起,凸起延伸到内环壁板的轴向下端面,相邻二个凸起构成火槽;所述顶板呈类倒圆锥台形环,顶板有一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顶面倒圆锥台形面,顶面有若干角形槽,其一角形槽壁有左旋的圆火孔,或另一角形槽壁有右旋的圆火孔;所述环状凸起上均匀分布至少二个、补二次空气的水平进气槽。该火盖结构能够从水平进气槽补充二次空气,以使燃烧更充分。但是,该火盖分为内盖和外盖,不仅装配多一道工序,而且溢液容易通过内、外盖之间的缝隙漏下去,并且内、外盖之间还存在较多死角,溢液清理困难;同时火盖的燃烧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为解决分体的内外盖带来的清理困难的问题,本申请人如一专利号为ZL201520930375.8(公告号为CN 205174370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披露了这样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连通燃烧器混气室的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中环区和外环区;所述内环区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在所述外环区上沿所述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中环区的缺口;各所述凸台上均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侧火孔。本实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能力好,且无清洁死角,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日常清洁。但该火盖的内环区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二次空气在向缺口流入的时候容易受到侧火孔卷吸的干扰,并在二次空气流入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充分,废气排放高。为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和清洁性,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保证集热聚能效果的同时,还有利于空气的二次补充的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供充足的二次空气且燃烧效率更高的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罩体,所述罩体的中央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二次空气补充槽,所述二次空气补充槽的底部设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包括有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块侧板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充槽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均连通大气与所述罩体空腔,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第二补气通道和第三补气通道。
为了更好地自下而上地向上导引二次空气,所述分流件还包括有连接所述两块侧板的顶板,所述顶板从所述第一补气通道的入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并沿着所述罩体的径向向内延伸至罩体空腔后再逐渐向上延伸。
分流件与罩体内侧边沿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内侧边沿局部凹陷有凹陷部,所述分流件的向上延伸部即设置在该凹陷部处。
为了更好使得分流件将二次空气补充槽的二次空气分流成三个独立的补气通道,所述的二次空气补充槽沿所述罩体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二次空气补充槽为径向设置,所述分流件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充槽逐一对齐设置。
为了实现罩体的隔热功能,所述罩体具有夹层结构,夹层内抽真空或填充有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如陶瓷纤维是一种很好的隔热保温材料,此隔热材料能对聚热空腔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防止热量的流失。
本发明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灶具,其包括灶具面板以及燃烧器,所述隔热罩以其内侧边沿围住所述燃烧器而搁置在灶具面板上,所述燃烧器包括火盖本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中环区和外环区,所述内环区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在所述外环区上沿所述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中环区的缺口;各所述凸台上均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侧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罩体的第一补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缺口逐一对齐设置、并向所述内火孔补充二次空气,所述第二补气通道和第三补气通道则向所述侧火孔补充二次空气。
进一步,所述分流件顶板的顶缘低于所述凸台的顶部。该分流件一方面起到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另一方面具有导流溢液的作用,溢出的液体通过分流件导引至隔热罩上表面而不会直接掉落到凸台的侧火孔内,降低堵塞概率,有利于清洁。
由于现有的火盖本体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中环区和外环区,内环区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在外环区上沿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中环区的缺口;而该火盖的内环区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二次空气在向缺口流入的时候容易受到侧火孔卷吸的干扰,同时二次空气通过缺口流入时又容易从该缺口流出,在二次空气补入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充分,烟气排放高;而分流件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分流件的顶板一方面“挡”在缺口的外围,阻碍二次空气经过缺口的“直来直往”,使得二次空气补入内环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该分流件靠近凸台的侧火孔,其燃烧时发热所产生的热量能传递至分流件,不但能够有效聚能,还能更好地反射热能,同时分流件的顶板能够进一步地起到导流烟气的作用。
为了能够有效导流凸台的侧火孔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所述侧火孔的出火口位于所述罩体的内侧边沿上方,并与所述顶板相对应设置。
为了更好地反射热能并且防止影响空气的流动,所述罩体内侧边沿大于燃烧器中所述凸台外边缘直径的差为13~21mm,即所述隔热罩的罩体内侧边沿与燃烧器中所述凸台外边缘的径向间隙为6.5~1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流件的两侧板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空气经过该分流件两侧板的分隔作用,形成位于两侧板内和两侧板外的三独立补气通道,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两侧板内的二次空气产生卷吸作用,该灶用隔热罩不仅能充分利用大量的燃烧热能以提高热效率和还能有利于空气的二次补充,使燃气充分完全燃烧,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灶具,该火盖的内环区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二次空气在向缺口流入的时候容易受到侧火孔卷吸的干扰,同时二次空气通过缺口流入时又容易从该缺口流出,为此,通过隔热罩的第一补气通道连通中环区缺口,以进行有效的二次空气补充,阻碍二次空气经过缺口的“直来直往”,使得二次空气补入内环更加充分,而该第二、三补气通道还能有效地对外环的侧火孔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避免中环区与外环区之间的二次空气相互影响,具有定位准确,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灶用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热罩放置于灶具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空心箭头表示为二次空气补入内环的流动路径,箭头表示为沿温烟气的流动路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罩体1,罩体1的的中央形成有空腔10,罩体1的内侧边沿11高度低于外侧边沿12高度,为更好地阻隔灶具面板6的热量,罩体1的内侧边沿11向内延伸形成有能与灶具面板6相贴合的平台,以形成上端口大,下端口小的碗形罩体1,罩体1具有夹层13结构,夹层13内抽真空或填充有隔热材料,以阻止或减少火焰热量损失,夹层13为储热部件,可形成有效的节能装置,同时夹层13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同时为了较好地补入二次空气,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凹陷部向下的二次空气补充槽2,该二次空气补充槽2优选地可呈内宽外窄的结构,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而二次空气补充槽2的底部设有分流件3,分流件3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31,两块侧板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块侧板31与二次空气补充槽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均连通大气,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4、第二补气通道5和第三补气通道5',为了更好使得分流件3将二次空气补充槽2的二次空气分流成三个独立的补气通道,二次空气补充槽2沿罩体1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二次空气补充槽2为径向设置,分流件3与二次空气补充槽2逐一对齐设置,具有定位准确,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提高燃气利用率的作用。同时,为了更好地自下而上地向上导引二次空气,分流件3还包括有连接两块侧板31的顶板32,该顶板32从第一补气通道4的入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向内延伸至罩体空腔10后再逐渐向上延伸。其中,分流件3与罩体1内侧边沿1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罩体1的内侧边沿11局部凹陷有凹陷部111,分流件3的向上延伸部即设置在该凹陷部111处。
如图3~5所示,为该隔热罩放置于灶具上的示意图,该灶具包括灶具面板6以及燃烧器7,隔热罩以其内侧边沿11围住燃烧器7而搁置在灶具面板6上,燃烧器7包括火盖本体8,火盖本体8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81、中环区82和外环区83,内环区81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811;在外环区83上沿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831,相邻凸台831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中环区82的缺口832;各凸台831上均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侧火孔8310,隔热罩罩体1的第一补气通道4的出口与缺口832逐一对齐设置、并向内火孔811补充二次空气,第二补气通道5则向侧火孔8310补充二次空气。该火盖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本发明人的专利号为201520930375.8的中国专利,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分流件3顶板32的顶缘321低于凸台831的顶部,且侧火孔8310的出火口位于罩体1的内侧边沿11上方,并与顶板32相对应设置。该分流件3一方面起到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4,另一方面具有导流溢液的作用,溢出的液体通过分流件3导引至隔热罩上表面而不会直接掉落到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内,降低堵塞概率,有利于清洁。由于现有的火盖本体8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81、中环区82和外环区83,内环区81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811,在外环区83上沿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831,相邻凸台831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中环区82的缺口832;而该火盖的内环区81需要大量的二次空气,二次空气在向缺口832流入的时候容易受到侧火孔8310卷吸的干扰,同时二次空气通过缺口832流入时又容易从该缺口832流出,在二次空气补入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充分,烟气排放高;而分流件3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分流件3的顶板32一方面“挡”在缺口832的外围,阻碍二次空气经过缺口832的“直来直往”,使得二次空气补入内环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该分流件3靠近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其燃烧时发热所产生的热量能传递至分流件3,不但能够有效聚能,还能更好地反射热能。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导流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侧火孔8310的出火口位于罩体1的内侧边沿11的上方,并与分流件3的顶板32相对应设置,且罩体1内侧边沿11大于燃烧器7中凸台831外边缘直径的差为13~21mm,即隔热罩的罩体1内侧边沿11与燃烧器7中凸台831外边缘的径向间隙为6.5~10.5mm,这样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到达分流件3后进行有效聚能后,经过分流件3的顶板32导向上导引烟气的同时,并能通过分流件3的两侧壁内侧边沿11和凸台831外侧边缘之间的间隙流出;当然该隔热罩也能配合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燃烧器7,只需要分流件3与燃烧器7的混气室中的二次进风通道相对应设置。
具体的过程如下:分流件3的两侧板31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空气经过该分流件3两侧板31的分隔作用,形成位于两侧板31内和两侧板31外的两独立第一补气通道4、第二补气通道5和第三补气通道5',该第一补气通道4连通中环区82的缺口832并向内火孔811补充二次空气,第二补气通道5和第三补气通道5'则向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补充二次空气,分流件3的设置能使补给侧火孔8310和内火孔811的二次空气气流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7的高温对内火孔811的二次空气产生卷吸作用,并且为了实现二次空气仅能通过第一补气通道4的入气口进入,从出气口排出,分流件3的顶板32从第一补气通道4的入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并沿着罩体1的径向向内逐渐向上延伸,同时,还能用于导引高温烟气,凸台831的侧火孔831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到达分流件3的顶板32后进行有效聚能后,然后沿着顶板32改变方向上行,并通过分流件3的两侧壁内侧边沿和凸台831外侧边缘之间的间隙流出。

Claims (8)

1.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中央形成有空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二次空气补充槽(2),所述二次空气补充槽(2)的底部设有分流件(3),所述分流件(3)包括有竖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侧板(31),所述两块侧板(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块侧板(31)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充槽(2)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均连通大气与所述罩体空腔(10),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补气通道(4)、第二补气通道(5)和第三补气通道(5'),所述罩体(1)具有夹层(13)结构,夹层(13)内抽真空或填充有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3)还包括有连接所述两块侧板(31)的顶板(32),所述顶板(32)从所述第一补气通道(4)的入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向内延伸至罩体空腔(10)后再逐渐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内侧边沿(11)局部凹陷有凹陷部(111),所述分流件(3)的向上延伸部即设置在该凹陷部(1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空气补充槽(2)沿所述罩体(1)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二次空气补充槽(2)为径向设置。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灶用隔热罩的灶具,其包括灶具面板(6)以及燃烧器(7),所述隔热罩以其内侧边沿(11)围住所述燃烧器(7)而搁置在灶具面板(6)上,所述燃烧器(7)包括火盖本体(8),所述火盖本体(8)包括由中心向外周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内环区(81)、中环区(82)和外环区(83),所述内环区(81)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内火孔(811);在所述外环区(83)上沿所述本体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本体表面的凸台(831),相邻凸台(831)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中环区(82)的缺口(832);各所述凸台(831)上均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混气室的侧火孔(83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罩体(1)的第一补气通道(4)的出口与所述缺口(832)逐一对齐设置、并向所述内火孔(811)补充二次空气,所述第二补气通道(5)和第三补气通道(5')则向所述侧火孔(8310)补充二次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3)顶板(32)的顶缘(321)低于所述凸台(83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火孔(8310)的出火口位于所述罩体(1)的内侧边沿(11)上方,并与所述顶板(32)相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内侧边沿(11)大于燃烧器(7)中所述凸台(831)外边缘直径的差为13~21mm,即所述隔热罩的罩体(1)内侧边沿(11)与燃烧器(7)中所述凸台(831)外边缘的径向间隙为6.5~10.5mm。
CN201810406944.7A 2018-05-01 2018-05-01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Active CN110425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6944.7A CN110425608B (zh) 2018-05-01 2018-05-01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6944.7A CN110425608B (zh) 2018-05-01 2018-05-01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5608A CN110425608A (zh) 2019-11-08
CN110425608B true CN110425608B (zh) 2024-02-20

Family

ID=6840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6944.7A Active CN110425608B (zh) 2018-05-01 2018-05-01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5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0830B (zh) * 2020-04-29 2021-03-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隔热罩
CN111911926B (zh) * 2020-09-04 2021-12-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CN111911927B (zh) * 2020-09-04 2021-12-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8425A1 (en) * 2014-01-17 2015-07-23 Safi International Stove
CN204739585U (zh) * 2015-06-02 2015-11-04 中山维佳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04962874U (zh) * 2015-08-24 2016-01-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嵌入结构的灶具
CN205174370U (zh) * 2015-11-20 2016-04-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594724A (zh) * 2016-12-23 2017-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7094619U (zh) * 2017-07-10 2018-03-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及应用有该集热罩的燃烧器
CN208312468U (zh) * 2018-05-01 2019-01-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8425A1 (en) * 2014-01-17 2015-07-23 Safi International Stove
CN204739585U (zh) * 2015-06-02 2015-11-04 中山维佳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04962874U (zh) * 2015-08-24 2016-01-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嵌入结构的灶具
CN205174370U (zh) * 2015-11-20 2016-04-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594724A (zh) * 2016-12-23 2017-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7094619U (zh) * 2017-07-10 2018-03-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及应用有该集热罩的燃烧器
CN208312468U (zh) * 2018-05-01 2019-01-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5608A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560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6524161A (zh)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CN20624732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105333432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20831246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10861084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09185883B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964054A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CN112161268A (zh) 一种炉头和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08006642B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CN201221764Y (zh) 一种内焰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9424956B (zh) 适用于尖底锅的燃烧器
CN107830521B (zh) 一种多层供氧的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0179623U (zh) 一种高效聚能炉头
CN213237531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0615213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109869767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9506233B (zh) 二次空气开放的燃烧器
US20210207798A1 (en) Cooker Burner
CN214009216U (zh) 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CN110906330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灶具及点火方法
CN214009215U (zh) 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CN21586339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4223099U (zh) 上进风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