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909A - 多挡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多挡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909A
CN110418909A CN201780088372.6A CN201780088372A CN110418909A CN 110418909 A CN110418909 A CN 110418909A CN 201780088372 A CN201780088372 A CN 201780088372A CN 110418909 A CN110418909 A CN 11041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ngagement member
engagement
planet
adva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3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贵义
青木敏彦
加藤博
宫崎光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1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2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s in group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7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lev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78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 comprising twelve or mor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5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nine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行星架与输入部件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二旋转构件与输出部件始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以及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一旋转构件始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齿圈与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三旋转构件始终连接,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给解除两者的连接。

Description

多挡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挡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多挡变速器,提出了具有单小齿轮式的第一~第四行星齿轮、第一~第四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三制动器的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多挡变速器中,通过使第一~第四离合器和第一~第三制动器中的某三个有选择地接合,形成从第一挡至第十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32713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多挡变速器中,第一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与扭矩分担大的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连接,因此这些离合器所需的摩擦材料的张数变多。因此,有可能多挡变速器的轴长变长,或者因这些离合器的非接合时的摩擦材料的拖拽损失变大而多挡变速器的效率下降。另外,在上述的多挡变速器中,在前进第一挡等,第二行星齿轮中的径大的第二齿圈高速旋转而惯性变大。因此,有可能与第二齿圈连接的第二离合器或第三离合器的接合需要时间(变速时间变长),或者这些离合器接合时产生变速冲击,或者这些离合器的摩擦材料的耐久性下降。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多挡变速器的轻量紧凑化,并且实现提高多挡变速器的效率、变速性能、接合构件的耐久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其中,所述多挡变速器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四行星齿轮;
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第五接合构件、第六接合构件、第七接合构件,分别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某一个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构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一太阳齿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将多个第一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一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二太阳齿轮、第二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将多个第二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三太阳齿轮、第三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架将多个第三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三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啮合,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具有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输入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行星架以及所述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通过将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所述第六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中的某三个有选择地接合,形成从第一挡至第十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从第一挡至第十一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或者从第一挡至第十二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在该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中,设置成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连接以及能够解除其连接。由此,与第四接合构件设置成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那样使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连接以及解除其连接相比,能够减小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另外,若在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高速旋转的变速挡(例如前进第一挡)使第四接合构件分离,则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分离,从而能够抑制因径大的第二齿圈高速旋转而其惯性变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中,设置成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连接以及能够解除其连接(用于使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的一体旋转和解除一体旋转)。由此,与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那样设置第一接合构件用于使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的第四太阳齿轮(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构件)连接和解除其连接的多挡变速器相比,能够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
这样,通过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所需的摩擦材料的张数。由此,能够实现多挡变速器的轴长的缩短化,以及实现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的非接合时的拖拽损失来提高多挡变速器的效率。另外,通过在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高速旋转的变速挡(例如前进第一挡)使第四接合构件分离来抑制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的惯性变大,能够缩短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所需时间,抑制第一接合构件接合时的变速冲击,提高第一接合构件的摩擦材料的耐久性。这些结果,能够实现多挡变速器的轻量紧凑化,并且实现提高多挡变速器的效率、变速性能、接合构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20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相对于输入轴20i的旋转速度(输入旋转速度)的比的速度线图。
图3是表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工作表。
图4是表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一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工作表。
图5是表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二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工作表。
图6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20B的动力传递装置10B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7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20C的动力传递装置10C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8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120的动力传递装置110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9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120B的动力传递装置110B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10是表示具备自动变速器220的动力传递装置210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挡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20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能够与在后轮驱动车辆的前部纵置搭载的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至未图示的左右的后轮(驱动轮)。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除了自动变速器20外,还具备作为静止构件的变速箱11、起步装置(流体传动装置)12、油泵17等,自动变速器20对传递至作为发动机输入部件的输入轴20i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轴20o传递。
起步装置12包括液力变矩器,该液力变矩器具有如下构件等:输入侧的泵轮,经由前盖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输出侧的涡轮,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连接;导轮,配置在泵轮和涡轮的内侧,对从涡轮流向泵轮的工作油的液流进行整流;单向离合器,将导轮的旋转方向限制在一方向上。另外,起步装置12还具有:锁止离合器,能够将前盖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减震机构,在前盖和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之间对振动进行衰减。另外,流体传动装置12也可以具备不具有导轮的液力偶合器,来代替液力变矩器。
油泵17构成为齿轮泵,该齿轮泵具有如下构件等:泵组件,具有泵主体和泵盖;外齿齿轮(内转子),与流体传动装置12的泵轮连接;内齿齿轮(外转子),与外齿齿轮啮合。油泵17由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对在未图示的油盘中贮存的工作油(ATF)进行吸引并向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压送。
自动变速器20构成为十~十二挡变速式的变速器,如图1所示,除了与起步装置12连接的作为输入部件的输入轴20i、经由未图示的差速齿轮和驱动轴与左右的后轮连接的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轴20o外,还具有在自动变速器20(输入轴20i、输出轴20o)的轴向上排列设置的单小齿轮式的第一行星齿轮21、单小齿轮式的第二行星齿轮22、单小齿轮式的第三行星齿轮23以及单小齿轮式的第四行星齿轮24。另外,自动变速器20具有用于对从输入轴20i到输出轴20o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变更的作为第一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1、作为第二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2、作为第三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3、作为第四接合构件的离合器C4、作为第五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1、作为第六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2以及作为第七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速箱11内从起步装置12即发动机侧依次排列有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另外,离合器C1例如配置于第二行星齿轮22的径向外侧,离合器C2、C3和制动器B2例如配置于比第一行星齿轮21更靠起步装置12侧的位置,离合器C4和制动器B3例如配置为用于将第二行星齿轮22和第三行星齿轮23连接和解除其连接,制动器B1例如配置于第四行星齿轮24的径向外侧。
第一行星齿轮21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一齿圈21r,与第一太阳齿轮21s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第一小齿轮21p,分别与第一太阳齿轮21s和第一齿圈21r啮合;第一行星架21c,将多个第一小齿轮21p支撑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21的齿轮比(第一太阳齿轮21s的齿数/第一齿圈21r的齿数)λ1例如被设定为λ1=0.350。
第二行星齿轮22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22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二太阳齿轮22s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第二小齿轮22p,分别与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二齿圈22r啮合;第二行星架22c,将多个第二小齿轮22p支撑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齿轮22的齿轮比(第二太阳齿轮22s的齿数/第二齿圈22r的齿数)λ2例如被设定为λ2=0.400。
第三行星齿轮23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23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三齿圈23r,与第三太阳齿轮23s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第三小齿轮23p,分别与第三太阳齿轮23s和第三齿圈23r啮合;第三行星架23c,将多个第三小齿轮23p支撑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行星齿轮23的齿轮比(第三太阳齿轮23s的齿数/第三齿圈23r的齿数)λ3例如被设定为λ3=0.450。
第四行星齿轮24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四齿圈24r,与第四太阳齿轮24s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第四小齿轮24p,分别与第四太阳齿轮24s和第四齿圈24r啮合;第四行星架24c,将多个第四小齿轮24p支撑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行星齿轮24的齿轮比(第四太阳齿轮24s的齿数/第四齿圈24r的齿数)λ4例如被设定为λ4=0.500。
如图1所示,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输入轴20i始终连接(固定)。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输出轴20o始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以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始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始终连接。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与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始终连接。
离合器C1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和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若该离合器C1接合(完全接合),则从第二行星齿轮22的两个旋转构件即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变成第二行星齿轮22的三个旋转构件即第二太阳齿轮22s、第二行星架22c以及第二齿圈22r一体旋转。离合器C2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和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3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和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4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和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制动器B1能够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作为静止构件的变速箱11连接且使第三齿圈23r和第四齿圈24r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第三齿圈23r和第四齿圈24r的固定(以相对于变速箱11自由旋转的方式分离)。制动器B2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一太阳齿轮21s的固定。制动器B3能够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行星架23c的固定。
作为离合器C1~C4,采用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摩擦接合构件),其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接合板(例如在环状构件的双面贴合有摩擦材料所构成的摩擦板以及双面平滑地形成的作为环状构件的分离板)、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接合油室和取消油室(cancel oilchamber))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作为制动器B1~B3,采用多板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其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接合板(摩擦板和分离板)、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接合油室和取消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而且,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接受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的工作油的供排进行动作。
图2是表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与输入轴20i的旋转速度(输入旋转速度)的比的速度线图。另外,在图2中,将输入轴20i即第二行星架22c的旋转速度设为值1。另外,图3是表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挡变速式的变速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工作表。
如图2所示,构成单小齿轮式的第一行星齿轮21的三个旋转构件、即第一太阳齿轮21s、第一齿圈21r以及第一行星架21c在第一行星齿轮21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最左侧的速度线图)上以与齿轮比λ1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一太阳齿轮21s、第一行星架21c以及第一齿圈21r顺序排列。构成单小齿轮式的第二行星齿轮22的三个旋转构件,即第二太阳齿轮22s、第二齿圈22r以及第二行星架22c在第二行星齿轮22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从左开始第二个速度线图)上以与齿轮比λ2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二太阳齿轮22s、第二行星架22c以及第二齿圈22r顺序排列。构成单小齿轮式的第三行星齿轮23的三个旋转构件,即第三太阳齿轮23s、第三齿圈23r以及第三行星架23c在第三行星齿轮23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从左开始第三个速度线图)上以与齿轮比λ3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三太阳齿轮23s、第三行星架23c以及第三齿圈23r的顺序排列。构成单小齿轮式的第四行星齿轮24的三个旋转构件,即第四太阳齿轮24s、第四齿圈24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在第四行星齿轮24的速度线图(图2中的最右侧的速度线图)上以与齿轮比λ4对应的间隔从图中左侧开始按照第四太阳齿轮24s、第四行星架24c以及第四齿圈24r的顺序排列。
而且,在自动变速器20中,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如图3所示那样接合或分离来变更第一行星齿轮21、第二行星齿轮22、第三行星齿轮23以及第四行星齿轮24的各旋转构件的连接关系,能够在输入轴20i至输出轴20o之间形成前进旋转方向十条动力传递路径和后退旋转方向一条动力传递路径,即形成第一挡至第十挡中的任一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具体地,前进第一挡通过使离合器C1、C2和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3、C4和制动器B2、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一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1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变速箱11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齿圈24r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的齿轮比为λ1=0.350、λ2=0.400、λ3=0.450、λ4=0.500的情况下,以下相同)中,前进第一挡中的齿轮比(输入轴20i的旋转速度/输出轴20o的旋转速度)γ1成为γ1=4.728。
前进第二挡通过使离合器C2、C3和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2、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二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1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变速箱11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齿圈24r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二挡中的齿轮比γ2成为γ2=3.000。另外,前进第一挡和前进第二挡之间的级比γ1/γ2成为γ1/γ2=1.576。
前进第三挡通过使离合器C2和制动器B1、B2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3、C4和制动器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三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1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变速箱11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齿圈24r固定为不能旋转,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三挡中的齿轮比γ3成为γ3=2.222。另外,前进第二挡和前进第三挡之间的级比γ2/γ3成为γ2/γ3=1.350。
前进第四挡通过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2、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四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1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变速箱11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齿圈24r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四挡中的齿轮比γ4成为γ4=1.672。另外,前进第三挡和前进第四挡之间的级比γ3/γ4成为γ3/γ4=1.329。
前进第五挡通过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3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1、B2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五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五挡中的齿轮比γ5成为γ5=1.405。另外,前进第四挡和前进第五挡之间的级比γ4/γ5成为γ4/γ5=1.190。
前进第六挡通过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1,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六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六挡中的齿轮比γ6成为γ6=1.215。另外,前进第五挡和前进第六挡之间的级比γ5/γ6成为γ5/γ6=1.156。
前进第七挡通过使离合器C2、C3、C4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和制动器B1、B2、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七挡时,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七挡中的齿轮比γ7成为γ7=1.000。另外,前进第六挡和前进第七挡之间的级比γ6/γ7成为γ6/γ7=1.215。
前进第八挡通过使离合器C3、C4和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C2和制动器B1,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八挡时,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八挡中的齿轮比γ8成为γ8=0.824。另外,前进第七挡和前进第八挡之间的级比γ7/γ8成为γ7/γ8=1.213。
前进第九挡通过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1,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九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九挡中的齿轮比γ9成为γ9=0.687。另外,前进第八挡和前进第九挡之间的级比γ8/γ9成为γ8/γ9=1.199。
前进第十挡通过使离合器C1、C2和制动器B2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3、C4和制动器B1,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十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第十挡中的齿轮比γ10成为γ10=0.570。另外,前进第九挡和前进第十挡之间的级比γ9/γ10成为γ9/γ10=1.206。而且,自动变速器20中的幅度(spread)(齿轮比幅度=作为最低挡的前进第一挡的齿轮比γ1/作为最高挡的前进第十挡的齿轮比γ10)成为γ1/γ10=8.298。
后退挡通过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3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1、B2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后退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3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退挡中的齿轮比γrev成为γrev=-3.333。另外,前进第一挡和后退挡之间的级比|γrev/γ1|成为|γrev/γ1|=0.705。
这样,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接合或分离,能够形成第一挡至第十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0中,设置成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始终连接,离合器C4用于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由此,与离合器C4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那样设置成用于能够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离合器C4的扭矩分担。另外,能够想到,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的扭矩分担变大是因为对应于第三太阳齿轮23s的扭矩和第三齿圈23r的扭矩的扭矩作用于第三行星架23c。另外,该构成中,通过在前进第一挡使离合器C4分离,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从转速变高的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分离,从而能够抑制径大的第二齿圈22r因转速变高而其惯性变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0中,设置成离合器C1用于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用于使第二太阳齿轮22s、第二行星架22c以及第二齿圈22r一体旋转和解除该一体旋转)。由此,与离合器C1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那样设置成用于能够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行星架23c(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离合器C1的扭矩分担。
这样,通过减少离合器C1、离合器C4的扭矩分担,从而能够减少离合器C1、离合器C4所需的摩擦材料的张数。由此,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20的轴长的缩短化,以及减少离合器C1、离合器C4的非接合时的拖拽损失来提高自动变速器29的效率。另外,通过在前进第一挡使离合器C4分离来抑制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的惯性变大,能够缩短离合器C1的接合所需时间,抑制使离合器C1接合时的变速冲击,提高离合器C1的摩擦材料的耐久性。这些结果,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20的轻量紧凑化,并且实现提高自动变速器20的效率、变速性能、接合构件的耐久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20中,如图2的速度线图和图3的工作表所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挡变速式的变速器来使用。但是,如图4的工作表所示,可以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一挡变速式的变速器来使用,也可以如图5的工作表所示,将自动变速器20作为十二挡变速式的变速器来使用。以下,按照图4的工作表、图5的工作表的顺序进行说明。
对图4的工作表进行说明。图4的工作表将图3的工作表的前进第一挡至前进第十挡分别设定为前进第二挡至前进第十一挡,并且增加了新的前进第一挡。在图4的工作表,前进第一挡通过使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2、C4和制动器B2、B3分离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一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3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1使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齿圈24r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该实施方式,前进第一挡中的齿轮比γ1成为γ1=9.667。另外,前进第二挡和前进第二挡(图3的工作表的前进第一挡)之间的级比γ1/γ2成为γ1/γ2=2.044。而且,前进第一挡和后退挡之间的级比|γrev/γ1|成为|γrev/γ1|=0.345。而且,自动变速器20中的幅度γ1/γ11成为γ1/γ10=16.995。
这样,通过将前进第一挡设为更低挡(使齿轮比变大),即使不设置所谓Hi-Lo切换机构(2级变速器)等用于输出轴20o和未图示的左右的后轮的连接和解除其连接,也能够向后轮输出足够大的扭矩。该结果,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20的进一步轻量紧凑化。
对图5的工作表进行说明。图5的工作表将图4的工作表的前进第十挡、前进第十一挡分别作为前进第十一挡、前进第十二挡,并且增加了新的前进第十挡。在图5的工作表,前进第十挡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2接合来形成。即,在形成前进第十挡时,通过离合器C1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和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四行星齿轮24的第四太阳齿轮24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通过离合器C4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通过制动器B2使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太阳齿轮21s与变速箱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在该实施方式,前进第十挡中的齿轮比γ10成为γ10=0.741。另外,前进第九挡和前进第十挡之间的级比γ9/γ10成为γ9/γ10=1.113,前进第十挡和前进第十一挡之间的级比γ10/γ11成为γ10/γ11=1.078。
这样,通过将图4的工作表的前进第十挡、前进第十一挡分别作为前进第十一挡、前进第十二挡的前进挡,增加新的前进第十挡,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加速时的感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20中,如图1所示,离合器C1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与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但是,也可以如图6的动力传递装置10B的自动变速器20B所示,设置成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行星架22c与第二齿圈22r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也可以如图7的动力传递装置10C的自动变速器20C所示,设置成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与第二行星架22c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10B、10C的自动变速器20、20B、20C中,作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2、23、24中的齿轮比λ1、λ2、λ3、λ4,分别使用0.350、0.400、0.450、0.500。但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21、22、23、24中的齿轮比λ1、λ2、λ3、λ4并不局限于这些值。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20中,如图1所示,具有单小齿轮式的第一~第四行星齿轮21~24。但是,如图8、图9的动力传递装置110、110B的自动变速器120、120B所示,也可以具有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24,来代替单小齿轮式的第四行星齿轮24。
在图8和图9的自动变速器120,120B,第四行星齿轮124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四太阳齿轮124s;作为内齿齿轮的第四齿圈124r,与第四太阳齿轮124s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小齿轮124pa,分别与第四太阳齿轮124s啮合;多个小齿轮124pb,分别与对应的小齿轮124pa和第四齿圈124r啮合;第四行星架124c,将多个小齿轮124pa和多个小齿轮124pb支撑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
在图8的自动变速器120中,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太阳齿轮124s与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齿圈124r与输出轴20o始终连接。制动器B1能够将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行星架124c以不能旋转地固定的方式连接于变速箱11,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行星架124c的固定。
在图9的自动变速器120B中,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太阳齿轮124s与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行星架24c与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齿圈21r和第二行星齿轮22的第二太阳齿轮22s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齿圈124r与输出轴20o始终连接。制动器B1能够将第三行星齿轮23的第三齿圈23r和第四行星齿轮124的第四太阳齿轮124s以不能旋转地固定的方式连接于变速箱11,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太阳齿轮124s的固定。
图10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20的动力传递装置210的构成的概略的构成图。图10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10能够与前轮驱动车辆的前部横置搭载的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至未图示的左右的前轮(驱动轮)。该动力传递装置210的自动变速器220相当于将上述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20改变用于前轮驱动车辆。
在图10所示的自动变速器220中,第一行星齿轮21的第一行星架21c与作为输出部件的中间驱动齿轮41始终连接。从自动变速器220传递至中间驱动齿轮41的动力(扭矩)经由齿轮系40、差速齿轮50以及驱动轴51向左右的前轮传递,该齿轮系40除了中间驱动齿轮41外,还具有与中间驱动齿轮41啮合的中间从动齿轮42、经由副轴43与中间从动齿轮42连接的驱动小齿轮(终减速驱动齿轮)44、与驱动小齿轮44啮合的差速齿圈(终减速从动齿轮)45,该差速齿轮50与差速齿圈45连接。
同样地,上述的动力传递装置10B、10C、110、110B的自动变速器20B、20C、120、120B也可以分别从用于后轮驱动车辆改变为用于前轮驱动车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0、10B、10C、110、110B的自动变速器20、20B、20C、120、120B中,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3构成为摩擦接合构件(油压离合器、油压制动器)。但是,其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构成为啮合构件(爪形离合器,爪形制动器)。
如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是一种多挡变速器(20、20B、20C、120、120B),对传递至输入部件(20i)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20o,41)传递,所述多挡变速器(20、20B、20C、120、120B)具有:第一行星齿轮(21)、第二行星齿轮(22)、第三行星齿轮(23)、第四行星齿轮(24);第一接合构件(C1)、第二接合构件(C2)、第三接合构件(C3)、第四接合构件(C4)、第五接合构件(B1)、第六接合构件(B2)、第七接合构件(B3),分别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的旋转构件中的某一个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构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一太阳齿轮(21s)、第一齿圈(21r)以及第一行星架(21c),所述第一行星架(21c)将多个第一小齿轮(21p)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一小齿轮(21p)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21s)和所述第一齿圈(21r)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二太阳齿轮(22s)、第二齿圈(22r)以及第二行星架(22c),所述第二行星架(22c)将多个第二小齿轮(22p)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二小齿轮(22p)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22s)和所述第二齿圈(22r)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三太阳齿轮(23s)、第三齿圈(23r)以及第三行星架(23c),所述第三行星架(23c)将多个第三小齿轮(23p)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三小齿轮(23p)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23s)和所述第三齿圈(23r)啮合,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具有第一旋转构件(24s、124s、124c)、第二旋转构件(24c、124r)以及第三旋转构件(24r、124c、124s),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所述第一行星架(21c)与所述输入部件(20i)始终连接,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24c、124r)与所述输出部件(20o、41)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所述第一齿圈(21r)、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22s)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24s、124s、124c)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所述第二行星架(22c)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行星架(23c)始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齿圈(23r)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22s)、所述第二行星架(22c)以及所述第二齿圈(22r)中的某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2)的所述第二齿圈(22r)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通过将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中的某三个有选择地接合,形成从第一挡至第十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从第一挡至第十一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或者从第一挡至第十二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在该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中,设置成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第四接合构件用于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由此,与第四接合构件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那样设置成用于使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连接和解除其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另外,若在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转速变高的变速挡(例如前进第一挡)使第四接合构件分离,则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分离,从而能够抑制径大的第二齿圈高速旋转而其惯性变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中,设置成第一接合构件用于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连接和能够解除其连接(用于使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的一体旋转和解除其一体旋转)。由此,与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多挡变速器的那样设置成第一接合构件使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扭矩分担大的旋转构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的第四太阳齿轮(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构件)连接和解除其连接的多挡变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
这样,通过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所需的摩擦材料的张数。由此,能够实现多挡变速器的轴长的缩短化,以及减小第一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的非接合时的拖拽损失来提高多挡变速器的效率。另外,通过在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转速变高的变速挡(例如前进第一挡)使第四接合构件分离来抑制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的惯性变大,能够缩短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所需时间,抑制使第一接合构件接合时的变速冲击,提高第一接合构件的摩擦材料的耐久性。这些结果,实现多挡变速器的轻量紧凑化,并且实现提高多挡变速器的效率、变速性能、接合构件的耐久性。
这样的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24s)、第四齿圈(24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所述第四行星架(24c)将多个第四小齿轮(24p)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四小齿轮(24p)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24s)和所述第四齿圈(24r)啮合,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24s),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24c),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24r)。
另外,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124)是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124s)、第四齿圈(124r)以及第四行星架(124c),所述第四行星架(124c)将两个小齿轮(124pa、124pb)为一组的多组小齿轮(124pa、124pb)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124pa、124pb)相互啮合并且一个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124s)啮合而另一个与所述第四齿圈(24r)啮合,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124s),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124r),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124c)。
而且,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120B)可以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124)是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124s)、第四齿圈(124r)以及第四行星架(124c),所述第四行星架(124c)将两个小齿轮(124pa、124pb)为一组的多组小齿轮(124pa、124pb)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124pa、124pb)相互啮合并且一个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124s)啮合而另一个与所述第四齿圈(24r)啮合,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124c),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124r),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124s)。
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21s)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所述第一行星架(21c)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23s)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4)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24r、124c、124s)与所述静止构件(11)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24r、124c、124s)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齿圈(23r)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24r、124c、124s)的固定,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21s)与所述静止构件(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一太阳齿轮(21s)的固定,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3)的所述第三行星架(23c)与所述静止构件(11)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行星架(23c)的固定。
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一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B1)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四接合构件(C4)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一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二接合构件(C2)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B2)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二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C1)、所述第三接合构件(C3)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B3)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在本发明的多挡变速器,所述输出部件可以是输出轴(20o),所述输出轴(20o)经由差速齿轮与车辆的后轮连接。另外,所述输出部件可以是中间驱动齿轮(41),所述中间驱动齿轮(41)包括于将动力传递至与车辆的前轮连接的差速齿轮(50)的齿轮系(40)。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发明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会受到这样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在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显然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能够用于多挡变速器的制造产业等。

Claims (10)

1.一种多挡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其中,所述多挡变速器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四行星齿轮;
第一接合构件、第二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第五接合构件、第六接合构件、第七接合构件,分别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某一个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构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一太阳齿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将多个第一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一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二太阳齿轮、第二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将多个第二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三太阳齿轮、第三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架将多个第三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三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三齿圈啮合,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具有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输入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始终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行星架以及所述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通过将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所述第六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中的某三个有选择地接合,形成从第一挡至第十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从第一挡至第十一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或者从第一挡至第十二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是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第四齿圈以及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四行星架将多个第四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多个所述第四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和所述第四齿圈啮合,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
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是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第四齿圈以及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四行星架将两个小齿轮为一组的多组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并且一个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啮合而另一个与所述第四齿圈啮合,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
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是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所述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具有第四太阳齿轮、第四齿圈以及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四行星架将两个小齿轮为一组的多组小齿轮支撑为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并且一个小齿轮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啮合而另一个小齿轮与所述第四齿圈啮合,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行星架,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齿圈,
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是所述第四太阳齿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齿圈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构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三齿圈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齿圈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的固定,
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所述静止构件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固定,
所述第七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静止构件连接且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三行星架的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
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
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一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一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二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三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四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五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六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七挡,
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八挡,
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九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一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第十二挡,
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七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输出部件是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经由差速齿轮与车辆的后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变速器,其中,
所述输出部件是中间驱动齿轮,所述中间驱动齿轮包含于将动力传递至与车辆的前轮连接的差速齿轮的齿轮系。
CN201780088372.6A 2017-03-31 2017-12-05 多挡变速器 Pending CN1104189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2101 2017-03-31
JP2017072101A JP6429927B2 (ja) 2017-03-31 2017-03-31 多段変速機
PCT/JP2017/043692 WO2018179598A1 (ja) 2017-03-31 2017-12-05 多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909A true CN110418909A (zh) 2019-11-05

Family

ID=6367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372.6A Pending CN110418909A (zh) 2017-03-31 2017-12-05 多挡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63833A1 (zh)
JP (1) JP6429927B2 (zh)
CN (1) CN110418909A (zh)
DE (1) DE112017006782T8 (zh)
WO (1) WO20181795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8987B1 (ko) * 2019-02-26 2022-10-27 한국자동차연구원 수소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5506A (ja) * 2011-04-21 2012-11-15 Hyundai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KR20130031453A (ko) * 2011-09-21 2013-03-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기 기어트레인
JP2015194196A (ja) * 2014-03-31 2015-11-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
KR20160129469A (ko) * 2015-04-30 2016-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60131312A (ko) * 2015-05-06 2016-11-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US20160341286A1 (en) * 2013-07-26 2016-11-24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20160149899A (ko) * 2015-06-19 2016-12-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1635B2 (ja) * 2004-09-27 2008-09-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12014000617T5 (de) * 2013-03-28 2015-10-15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kgetriebe
JP2015197207A (ja) * 2014-04-03 2015-11-0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5506A (ja) * 2011-04-21 2012-11-15 Hyundai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KR20130031453A (ko) * 2011-09-21 2013-03-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기 기어트레인
US20160341286A1 (en) * 2013-07-26 2016-11-24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15194196A (ja) * 2014-03-31 2015-11-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
KR20160129469A (ko) * 2015-04-30 2016-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60131312A (ko) * 2015-05-06 2016-11-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60149899A (ko) * 2015-06-19 2016-12-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63833A1 (en) 2020-02-27
JP6429927B2 (ja) 2018-11-28
WO2018179598A1 (ja) 2018-10-04
JP2018173136A (ja) 2018-11-08
DE112017006782T8 (de) 2020-02-27
DE112017006782T5 (de)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8338B (zh) 多挡变速器
CN103807379B (zh) 四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CN103291862B (zh) 多速变速器
CN104696454B (zh) 多速变速器
JPWO2015108028A1 (ja) 多段変速機
US20140256499A1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O2015108006A1 (ja) 多段変速機
JP6183207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3807378A (zh) 三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CN104696450B (zh) 三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CN103807387A (zh) 三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CN104565260A (zh) 双模无级变速器
JP2015155719A (ja) 多段変速機
CN105683621B (zh) 多挡变速器
JP2015155721A (ja) 多段変速機
US9157511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10145453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10418909A (zh) 多挡变速器
CN105042004B (zh) 三模式无级变速器
JP2015194234A (ja) 多段変速機
JP6215775B2 (ja) 多段変速機
JP6215138B2 (ja) 多段変速機
CN109340327A (zh)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汽车自动变速器
CN105020352B (zh) 分路输入无级变速器
JP2015183793A (ja) 多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