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899A -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899A
CN110418899A CN201880018110.7A CN201880018110A CN110418899A CN 110418899 A CN110418899 A CN 110418899A CN 201880018110 A CN201880018110 A CN 201880018110A CN 110418899 A CN110418899 A CN 110418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ortion
short tube
compressor
lattice
sucking p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81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899B (zh
Inventor
古贺淳
末光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1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44Bladed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25B1/0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of turbin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包括曲管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其中,该曲管部至少包含:第一短管部,其位于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最上游侧;第二短管部,其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沿与第一短管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三短管部,其位于第一短管部与第二短管部之间,且沿与第一短管部及第二短管部的延伸方向分别不同的方向延伸,该至少一个分隔部在曲管部的内部从第一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开始延伸至第二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将曲管部的内部分隔开,分隔部沿与内切圆所在的假想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其中,该内切圆在与第一短管部的下游端相比靠上游侧与第一短管部的轴心相切,且与第二短管部的轴心相切。

Description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背景技术
例如涡轮制冷机是被广泛用于大型工厂空调或地区冷暖气设备等的大容量热源设备,已知有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这类构成设备配置在附近并作为一体而单元化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2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涡轮制冷机中,为了高效地配置构成涡轮制冷机的各设备,大多将压缩机配置在蒸发器的上方。因此,蒸发器上部的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的吸入口通过例如具有曲管部的配管连接。
作为涡轮制冷机中的被压缩流体即制冷剂,在使用所谓的低压制冷剂的情况下,与使用所谓的高压制冷剂的情况相比,由于制冷剂的体积流量增加,因此连接蒸发器与压缩机的配管的管径增大。由于如上所述将压缩机配置在蒸发器的上方,因此连接蒸发器与压缩机的配管的长度较短。另外,由于在该配管中如上所述存在曲管部,因此若该配管的管径增大,则通过曲管部后的制冷剂的流动产生偏差,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压缩机的性能。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至少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压缩机入口处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来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与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吸入侧连接,
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包括曲管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其中,所述曲管部将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方向变更为第二方向,该曲管部至少包括:
第一短管部,其位于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最上游侧;
第二短管部,其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沿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短管部,其位于所述第一短管部与所述第二短管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短管部及第二短管部的延伸方向分别不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在所述曲管部的内部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开始延伸至所述第二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将所述曲管部的内部分隔开,
所述分隔部沿与内切圆所在的假想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内切圆在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下游端相比靠上游侧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轴心相切,且与所述第二短管部的轴心相切。
在上述(1)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在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中流动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即,在被压缩流体在曲管中流动的情况下,由于被压缩流体的惯性而流动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产生偏差。具体来说,根据流路截面内的区域,被压缩流体的流速产生差异。若产生了这样的偏流的被压缩流体流入压缩机,则无法充分发挥压缩机的性能可能。
在上述(1)的结构中,分隔部沿与内切圆所在的假想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其中,该内切圆在与第一短管部的下游端相比靠上游侧与第一短管部的轴心相切,且与第二短管部的轴心相切。因此,分隔部在成为被压缩流体流路的曲管部中分隔为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和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流路。因此,分隔部在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中位于弯曲部的外侧,因而以将被压缩流体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方向变更为第二方向的方式引导被压缩流体。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包括与所述曲管部的轴心相比在所述内切圆的中心侧设置的内侧分隔部。
根据上述(2)的结构,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即,如上所述,在被压缩流体在曲管中流动的情况下,由于被压缩流体的惯性而流动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产生偏差,流动方向的变化越急剧,即曲管(流路)的曲率半径越小则流动偏差越大。另外,使连结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的流路的宽度越宽,则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流动的偏差越大。
在上述(2)的结构中,内侧分隔部与曲管部的轴心相比设置在上述内切圆的中心侧。由此,由内侧分隔部分隔开的曲管部内的流路中的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宽度比该流路以外的其他流路的宽度窄。即,在上述(2)的结构中,通过减小与上述其他流路相比配置在流动方向的变化急剧的、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宽度,从而能够抑制该流路中的偏流,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的结构的基础上,
在所述曲管部的内部形成有由所述内侧分隔部分隔开且最接近所述内切圆的中心的内侧流路,
所述内侧流路的下游端处的流路截面积小于所述内侧流路的上游端的流路截面积。
根据上述(3)的结构,由于能够抑制内侧流路出口处的被压缩流体的流速降低,并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即,上述内侧流路最接近上述内切圆的中心,因此与其他流路相比,流动方向的变化急剧,从而与其他流路相比具有被压缩流体不易流入且内侧流路中的被压缩流体的流速降低的倾向。
但是,根据上述(3)的结构,在内侧流路中,下游端处的流路截面积比上游端的流路截面积小。按照这种方式,通过在内侧流路的下游侧减小流路面积,从而能够使内侧流路的下游侧的流速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内侧流路出口处的被压缩流体的流速降低,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由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或(3)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包括:
所述内侧分隔部;以及
外侧分隔部,其相对于所述曲管部的轴心设置在与所述内切圆的中心相反一侧。
根据上述(4)的结构,由内侧分隔部分隔开的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流路,通过外侧分隔部进一步被分隔为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和上述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流路。即,根据上述(4)的结构,由于曲管部的各流路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各流路中的偏流,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5)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至(4)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
根据上述(5)的结构,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最上游侧的短管部即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因此分隔部能够以将被压缩流体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方向变更为第二方向的方式有效地进行引导。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6)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至(5)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短管部的下游端。
根据上述(6)的结构,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短管部、即作为最下游侧的短管部的第二短管部的下游端,因此分隔部能够以将被压缩流体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方向变更为第二方向的方式有效地进行引导。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7)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至(6)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相比向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上游侧突出。
根据上述(7)的结构,突出部能够对与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相比更靠上游侧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进行引导,抑制第一短管部上游侧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被压缩流体的偏流。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8)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7)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突出部至少在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上游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8)的结构,突出部能够对与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相比更靠上游侧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进行引导,抑制第一短管部上游侧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被压缩流体的偏流。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9)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8)中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分隔部在所述第一短管部至第三短管部各自的内部中呈平板形状。
根据上述(9)的结构,能够通过简单形状的分隔部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被压缩流体的偏流,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制造成本。
即,压缩机用吸入配管是将延伸方向互不相同的多个短管连接而成的所谓C型管,短管彼此通过焊接等连接。例如,在使短管彼此连接之前将平板状的分隔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各短管,通过使安装有分隔部的短管彼此连接,从而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10)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压缩单元包括:
上述结构(1)至(9)中任一结构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所述压缩机;以及
连接对象设备,其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连接,在该连接对象设备的内部存在所述被压缩流体,
对于所述连接对象设备中的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连接的连接部而言,所述连接对象设备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侧的开口面积。
在上述(10)的结构中,由于被压缩流体容易从连接对象设备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因此能够抑制连接部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被压缩流体的偏流并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11)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0)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连接部呈喇叭口形状。
在上述(11)的结构中,由于被压缩流体容易从连接对象设备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因此能够抑制连接部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被压缩流体的偏流并抑制流入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12)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制冷机包括:
上述结构(1)至(9)中任一结构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用于压缩制冷剂的所述压缩机;
冷凝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膨胀;以及
蒸发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膨胀器膨胀后的制冷剂蒸发,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连接。
在上述(12)的结构中,由于能够抑制流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提高制冷机的性能效率。
(1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2)的结构的基础上,
对于所述蒸发器中的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连接的连接部而言,所述蒸发器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侧的开口面积。
在上述(13)的结构中,由于制冷剂容易从蒸发器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上游端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并抑制流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能够提高制冷机的性能效率。
(1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3)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连接部呈喇叭口形状。
在上述(14)的结构中,由于制冷剂容易从蒸发器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上游端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并抑制流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能够提高制冷机的性能效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的整体系统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的外观图。
图3A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C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D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E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F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G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H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B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C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D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记载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只不过是简单的说明例。
例如,“在某方向上”、“沿着某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同轴”等表示相对或绝对的配置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相应的配置,而且还表示具有公差、或能够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距离而相对位移的状态。
例如,“相同”、“相等”及“均质”等表示物体处于等同状态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等同状态,还表示存在公差、或能够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异的状态。
例如,四边形状或圆筒形状等表示形状的表现不仅表示几何学上严格意义的四边形状、圆筒形状等形状,也表示在获得相同效果的范围包含凹凸部、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包括”、“设有”、“具备”、“包含”或“具有”一个构成要素的表现,并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存在的排他性表现。
首先,参照图1、2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的整体系统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的外观图。
涡轮制冷机1是使用离心压缩机等涡轮式压缩机的冷却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的工厂空调、地区冷暖气设备等用途。
涡轮制冷机1包括: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压缩机10;对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冷凝器11;使来自冷凝器11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一膨胀阀(减压器)12;将来自第一膨胀阀12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液两相的节能器(气液分离器)14;使来自节能器14的液相再次减压的第二膨胀阀(减压器)13;以及使来自第二膨胀阀13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5。蒸发器15中的作为制冷剂出口的连接部16与离心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连接部10a通过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为了实现涡轮制冷机1的紧凑化,将在制冷剂的流动中位于蒸发器15下游的设备即离心压缩机10配置在蒸发器15的附近,具体来说是蒸发器15的上部。蒸发器15的外观呈圆筒形状,在图2中以沿横向延伸即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离心压缩机10以未图示的叶轮的轴心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作为制冷剂从蒸发器15到离心压缩机10的出口的连接部16设置在蒸发器15的上部。
因此,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呈上游侧的端部(上游端106)的朝向与下游侧的端部(下游端107)的朝向相差大致90度的曲管形状。
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使用臭氧层破坏系数(ODP:Ozone DepletionPotentia1)及地球温室化系数(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小的制冷剂。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在这样的制冷剂中使用被称为所谓低压制冷剂的制冷剂。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使用的低压制冷剂与被称为所谓高压制冷剂的制冷剂相比,例如制冷剂气体密度约为1/5,制冷剂的潜热相同。因此,在涡轮制冷机中,为了获得与使用高压制冷剂的情况相同的能力,需要使用高压制冷剂情况下的约5倍的体积流量,因此必须增大制冷剂流通部位的流路截面。
因此,必须使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管径也增大。但是,在作为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使用市售弯管的情况下,若使管径增大则管端彼此间的距离变大,因此蒸发器15与离心压缩机10在上下方向上分离,无法实现涡轮制冷机1的紧凑化。另外,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与离心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连接部10a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远,因此在像大容量离心机这样具有双级离心压缩机10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将双级离心压缩机10配置在蒸发器15的上部。
由此,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将使多个直管(短管)一个一个在斜向上连接而形成曲管的被称为所谓C型管的管用作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
通常,在流体在曲管中流动的情况下,由于流体惯性而流体的流动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产生偏差。具体来说,根据流路截面内的区域而流体的流速产生差异。这一点对于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也相同。特别是,在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采用低压制冷剂会使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管径增大,具有制冷剂的流动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偏差变大的倾向。若产生这样的偏流的制冷剂流入离心压缩机10,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
由此,在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设置将管的内部分隔开的分隔部,通过利用该分隔部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引导,从而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流动的偏差,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以下详细说明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
图3A~图3H及图4A~图4D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局部剖视图。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如图3A~图3H及图4A~图4D所示,包括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图示上方变更为图示右方的曲管部101、上游侧的凸缘部103和下游侧的凸缘部104。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以凸缘部103与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凸缘接合,以凸缘部104与离心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连接部10a凸缘接合。
曲管部101具有第一短管部110、第二短管部120和第三短管部130。第一短管部110是在制冷剂流动的最上游侧沿图示上下方向延伸的短管。第二短管部120是与离心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连接部10a连接并沿图示左右方向延伸的短管。第三短管部130是在第一短管部110与第二短管部120之间从图示左下朝向右上延伸的短管。来自蒸发器15的制冷剂按照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第一短管部110、第三短管部130及第二短管部120的顺序在曲管部101内通过,并流入离心压缩机1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如图3A~图3H所示,包括将曲管部101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流路161和第二流路162的分隔部150。分隔部150具有第一分隔部151、第二分隔部152和第三分隔部153。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如图4A~图4D所示,包括将曲管部101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流路171、第二流路172和第三流路173的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
首先,说明图3A~图3H中示出的分隔部15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分隔部150如图3A~图3H所示,设置在比曲管部101的轴心、即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及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靠内切圆C的中心O侧(参照图3A)。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中示出的内切圆C在与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相比靠上游侧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相切,且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切。换言之,内切圆C是以其中心O出现在比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靠曲管部101的弯曲部的内侧的方式绘制的内切圆。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所示,分隔部150具有第一分隔部151、第二分隔部152和第三分隔部153。
(第一分隔部151)
第一分隔部151是在第一短管部11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3A~图3H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分隔部151配置于比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靠流路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流路的内侧是指关于曲管部101的弯曲方向为内侧的方向。另外,流路的外侧是指关于曲管部101的弯曲方向为外侧的方向。例如,在图3A~图3H中,第一短管部110中的流路的内侧是图示右侧,第一短管部110中的流路的外侧是图示左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及图3C所示,第一分隔部15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中途开始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151的上游端151a位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与下游端11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B及图3D所示,第一分隔部15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E~图3H所示,第一分隔部151从蒸发器15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E~图3H所示,第一分隔部151的上游端151a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插入在比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大的空间,具体来说是蒸发器15的内部。将第一分隔部151中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151c。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E~图3H所示,第一分隔部151的上游端151a与连接部16相比插入在蒸发器15的内侧,但第一分隔部151的上游端151a也可以插入至连接部16的中途。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F~图3H所示,突出部151c的前端部15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说与第一短管部110中的轴心ax1远离的方向延伸。
(第二分隔部152)
第二分隔部152是在第二短管部12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3A~图3H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分隔部152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图3H中,第二短管部120中的流路的内侧是图示下侧,第二短管部120中的流路的外侧是图示上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及图3C所示,第二分隔部15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中途。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隔部152的下游端152b位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与下游端12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B及图3D~图3H所示,第二分隔部15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下游端122。
(第三分隔部153)
第三分隔部153是在第三短管部13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与各图3A~图3H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三分隔部153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图3H中,第三短管部130中的流路的内侧是图示右下侧,第三短管部130中的流路的外侧是图示左上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第三分隔部153沿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配置。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C~图3H所示,第三分隔部153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C~图3H所示,第三短管部130中的第一流路16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C~图3H所示,将第三短管部130的上游端131处的第一流路161的连结内侧和外侧的流路宽度设为xa,将下游端132处的第一流路161的连结内侧和外侧的流路宽度设为xb,则xb<xa。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所示,第三分隔部153从第三短管部130的上游端131延伸至第三短管部130的下游端13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所示,第三分隔部153的上游端153a与第一分隔部151的下游端151b抵接,第三分隔部153的下游端153b与第二分隔部152的上游端152a抵接。即,分隔部150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按照第一分隔部151、第三分隔部153及第二分隔部152的顺序相连。因此,分隔部150能够与无缝连续的单片分隔构件同样地引导制冷剂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在发挥后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53的上游端153a与第一分隔部151的下游端151b分离,或者也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53的下游端153b与第二分隔部152的上游端152a分离。
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图3B及图3D中示出的第二分隔部152及第三分隔部153的结构与图3A中示出的第一分隔部151的结构组合。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3G及图3H中示出的第二分隔部152、第三分隔部153及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的结构与图3A中示出的第一分隔部151的结构组合。这一点对于后述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也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在图3G及图3H中示出的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的结构详见后述。
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图3B及图3D~图3F中示出的第一分隔部151及第三分隔部153的结构与图3A中示出的第二分隔部152的结构组合。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图3G及图3H中示出的第一分隔部151、第三分隔部153及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的结构与图3A中示出的第二分隔部152的结构组合。这一点对于后述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也相同。
接下来,说明图4A~图4D中示出的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内侧分隔部180是将曲管部101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流路171、第二流路172和第三流路173的两个隔部内的关于曲管部101的弯曲方向配置在内侧的分隔部。
几个实施方式的内侧分隔部180如图4A~4D所示,设置在比曲管部101的轴心、即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及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靠内切圆C的中心O侧(参照图3A)。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内侧分隔部180具有第一分隔部181、第二分隔部182和第三分隔部183。内侧分隔部180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50相同的特征,能够采用上述分隔部150的全部方式。以下参照例示示出的图4A~图4D说明第一分隔部181、第二分隔部182及第三分隔部183。
(第一分隔部181)
第一分隔部181是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50的第一分隔部151相同特征的分隔部。
即,第一分隔部181是在第一短管部11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分隔部181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内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第一分隔部18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中途开始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
第一分隔部181的上游端181a位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与下游端11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第一分隔部18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C、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81从蒸发器15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C、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81的上游端181a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而插入在蒸发器15的内部。将第一分隔部181中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181c。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C、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81的上游端181a与连接部16相比插入在蒸发器15的内侧,但第一分隔部181的上游端181a也可以插入至连接部16的中途。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突出部181c的前端部18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说朝向从第一短管部110中的轴心ax1远离的方向延伸。
(第二分隔部182)
第二分隔部182是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50的第二分隔部152相同特征的分隔部。
即,第二分隔部182是在第二短管部12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分隔部182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内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第二分隔部18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中途。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隔部182的下游端182b位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与下游端12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B~图4D所示,第二分隔部18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下游端122。
(第三分隔部183)
第三分隔部183是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50的第三分隔部153相同特征的分隔部。
即,第三分隔部183是在第三短管部13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三分隔部183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内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分隔部183随着趋向下游侧而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短管部130中的第一流路17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若将第三短管部130的上游端131处的第一流路171的连结内侧和外侧的流路宽度设为xa,将下游端132处的第一流路171的连结内侧和外侧的流路宽度设为xb,则xb<xa。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虽未图示,但第三分隔部183平行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配置,xa=xb。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分隔部183从第三短管部130的上游端131延伸至第三短管部130的下游端13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分隔部183的上游端183a与第一分隔部181的下游端181b抵接,第三分隔部183的下游端183b与第二分隔部182的上游端182a抵接。即,内侧分隔部180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按照第一分隔部181、第三分隔部183及第二分隔部182的顺序相连。因此,内侧分隔部180能够与无缝连续的单片分隔构件同样地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发挥后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83的上游端183a与第一分隔部181的下游端181b分离,或者也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83的下游端183b与第二分隔部182的上游端182a分离。
以下说明外侧分隔部19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外侧分隔部190是将曲管部101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流路171、第二流路172和第三流路173的两个隔部内的关于曲管部101的弯曲方向配置在外侧的分隔部。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4D所示,外侧分隔部190相对于曲管部101的轴心设置在与内切圆C(参照图3A)的中心O相反一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外侧分隔部190具有第一分隔部191、第二分隔部192和第三分隔部193。外侧分隔部190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50相同的特征。以下参照例示示出的图4A~图4D,说明第一分隔部191、第二分隔部192及第三分隔部193。
(第一分隔部191)
第一分隔部191是在第一短管部11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分隔部191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外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第一分隔部19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中途开始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191的上游端191a位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与下游端11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B及图4C所示,第一分隔部191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91从蒸发器15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91的上游端191a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而插入在蒸发器15的内部。将第一分隔部191中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191c。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91的上游端191a与连接部16相比插入在蒸发器15的内侧,但第一分隔部191的上游端191a也可以插入至连接部16的中途。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突出部191c的前端部19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说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中的轴心ax1远离的方向延伸。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虽未图示,但突出部191c的前端部19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即,在未图示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91c的前端部191d与图4C中示出的内侧分隔部180的第一分隔部181同样地,朝向图示下方延伸。
(第二分隔部192)
第二分隔部192是在第二短管部12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沿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分隔部192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外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第二分隔部19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中途。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隔部192的下游端192b位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与下游端122之间。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B~图4D所示,第二分隔部192从第二短管部120的上游端121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下游端122。
(第三分隔部193)
第三分隔部193是在第三短管部130的内部设置的平板状构件,第三沿短管部130的轴心ax3的延伸方向及与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三分隔部193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相比配置在流路的外侧。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分隔部193从第三短管部130的上游端131延伸至第三短管部130的下游端13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D所示,第三分隔部193的上游端193a与第一分隔部191的下游端191b抵接,第三分隔部193的下游端193b与第二分隔部192的上游端192a抵接。即,外侧分隔部190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按照第一分隔部191、第三分隔部193及第二分隔部192的顺序相连。因此,外侧分隔部190能够与无缝连续的单片分隔构件同样地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发挥后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93的上游端193a与第一分隔部191的下游端191b分离,或者也可以使第三分隔部193的下游端193b与第二分隔部192的上游端192a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第一分隔部191也可以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的方式配置。同样地,第二分隔部192也可以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的方式配置。同样地,第三分隔部193也可以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与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的方式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内侧分隔部180与外侧分隔部190的组合不限定于上述图4A~图4D中示出的组合。即,也可以将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内侧分隔部180的任一实施方式和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外侧分隔部190的任一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以下说明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F所示,在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处,喷嘴状的短管从蒸发器15的呈圆筒形状的主体部15a突出。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G所示,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形成为漏斗状,且蒸发器15侧的开口16a的开口面积大于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侧的开口16b的开口面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H所示,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形成为喇叭口状,蒸发器15侧的开口16a的开口面积大于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侧的开口16b的开口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具有图3G及图3H中示出的连接部16的蒸发器15的任一实施方式、图3A~图3E中示出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或通过图4A~图4D例示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任一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接下来,说明在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如图3A~图3H及图4A~4D所示,在曲管部101的内部具有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它们从第一短管部110的至少中途开始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至少中途,将曲管部101的内部分隔开。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相对于内切圆C(参照图3A)所在的假想平面沿垂直方向延伸,其中,该内切圆C在与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相比靠上游侧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相切,且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切。需要说明的是,只要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及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位于与图3A~图3H及图4A~4D的纸面相同的平面内,则上述假想平面位于与图3A~图3H及图4A~4D的纸面相同的平面内。
因此,在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能够抑制在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流动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即,如上所述,若产生了流动偏差的制冷剂流入离心压缩机10,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但是,在图3A~图3H及图4A~4D中示出的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沿与内切圆C(参照图3A)所在的假想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其中,该内切圆C在与该第一短管部110的下游端112相比靠上游侧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相切,且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相切。因此,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在作为制冷剂流路的曲管部101中,分隔为内切圆C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第一流路161、171、与第一流路161、171相比位于内切圆C半径方向外侧的第二流路162、172。因此,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从最上游侧的第一短管部110的至少中途到最下游侧的第二短管部120的至少中途为止,在上述内切圆C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第一流路161、171中位于弯曲部的外侧,因此以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朝向图示上方的方向变更为朝向图示右方的方向的方式引导制冷剂。
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下游端107附近的制冷剂偏流,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几个实施方式的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如图3A~图3H及图4A~4D所示,设置于比曲管部101的轴心、即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及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靠内切圆C的中心O侧(参照图3A)。
因此,在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能够抑制从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即,如上所述,当在曲管中流动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流体的惯性而流动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产生偏差,且流动方向的变化越急剧、即曲管(流路)的曲率半径越小,则流动的偏差越大。另外,连结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的流路的宽度越宽,则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流动的偏差越大。
在图3A~图3H及图4A~4D中示出的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内切圆C的中心O侧,因此,在图3A~图3H中示出的第一流路161的宽度比内切圆C的半径方向外侧的第二流路162的宽度窄。同样地,图4A~4D中示出的第一流路171的宽度比从第二流路172的内侧到第三流路173的外侧为止的宽度窄。
即,在图3A~图3H及图4A~4D中示出的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对于与第二流路162、172或第三流路173相比流动方向的变化急剧的第一流路161、171而言,通过减小第一流路161、171的宽度、即减小分隔部150与第一流路161的内侧壁面的间隔及内侧分隔部180与第一流路171的内侧壁面的间隔,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流路161、171中的偏流,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C~图3H及图4A~4D所示,在曲管部101的内部形成有由分隔部150及内侧分隔部180分隔出的最靠近内切圆C的中心O(参照图3A)的第一流路161、171,第一流路161、171的下游端处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一流路161、171的上游端的流路截面积小。
因此,在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能够抑制第一流路161、171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即,第一流路161、171最接近内切圆C的中心O,因此与其他流路相比流动方向的变化急剧,从而与其他流路相比,存在制冷剂难以流入且第一流路161、171中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倾向。
但是,根据图3C~图3H及图4A~4D中示出的几个实施方式,在第一流路161、171中,下游端处的流路截面积比上游端的流路截面积小。通过按照这种方式在第一流路161、171的下游侧减小流路面积,从而能够使第一流路161、171的下游侧的流速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流路161、171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由此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4D所示,在曲管部101的内部设有内侧分隔部180和外侧分隔部190,该外侧分隔部190相对于曲管部101的轴心设置在与内切圆C(参照图3A)的中心O相反一侧。
由此,由内侧分隔部180分隔开的位于内切圆C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流路被外侧分隔部190进一步分隔为内切圆C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流路(第二流路172)和内切圆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流路(第三流路173),因此能够减小曲管部101的各流路171~173的宽度,抑制各流路171~173中的偏流。因此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B、图3D及图4B所示,第一分隔部151、181、191延伸至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
由此,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以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朝向图示上方的方向变更为朝向图示右方的方向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B、图3D~图3H及图4B~4D所示,第二分隔部152、182、192延伸至第二短管部120的下游端122。
由此,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以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朝向图示上方的方向变更为朝向图示右方的方向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E~图3H、图4C及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51、181具有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相比向制冷剂的流动上游侧突出的突出部151c、181c。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91具有与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相比向制冷剂的流动上游侧突出的突出部191c。
由此,突出部151c、181c、191c引导比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更靠上游侧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抑制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侧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E~图3H、图4C及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51、181的突出部151c、181c与连接部16相比突出至蒸发器15的内侧。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第一分隔部191的突出部191c与连接部16相比突出至蒸发器15的内侧。
由此,突出部151c、181c、191c对蒸发器15内部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引导,能够抑制连接部16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偏流。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F~图3H及图4D所示,突出部151c、181c的前端部151d、18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说与第一短管部110中的轴心ax1远离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突出部191c的前端部191d朝向与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说与第一短管部110中的轴心ax1远离的方向延伸。
由此,突出部151c、181c、191c引导比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端111更靠上游侧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抑制第一短管部110的上游侧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因此,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F~图3H及图4D所示,突出部151c、181c、191c突出至蒸发器15的内部,前端部151d、181d、191d分别朝向蒸发器15的主体部15a侧延伸。
由此,突出部151c、181c、191c对蒸发器15内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特别是沿主体部15a的内表面朝向连接部16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抑制连接部16的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偏流。从而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内侧分隔部180的第一分隔部181的前端部181d及外侧分隔部190的第一分隔部191的前端部191d以各自的上游端181a、191a相互分离的方式延伸。
由此,上游端181a、191a的图示下方附近的制冷剂容易朝向第二流路172流动,因此能够确保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的制冷剂的流量,提高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及图4A~4D所示,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在第一~第三短管部110、120、130各自的内部具有呈平板形状的第一分隔部151、181、191、第二分隔部152、182、192和第三分隔部153、183、193。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形状的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制造成本。
即,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是所谓的C型管,第一~第三短管部110、120、130彼此通过焊接等而连接。例如,只要是在使第一~第三短管部110、120、130彼此连接之前,就能够将平板状的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通过焊接等容易地固定于第一~第三短管部110、120、130。并且,通过使安装有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的第一~第三短管部110、120、130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而按照第一分隔部151、181、191、第三分隔部153、183、193及第二分隔部152、182、192的顺序相连的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G及图3H所示,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的蒸发器15侧的开口16a的开口面积大于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侧的开口16b的开口面积。
由此,由于制冷剂容易从蒸发器15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因此能够抑制连接部16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并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G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示,在使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形成为漏斗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市售的减径机来抑制蒸发器15的制造成本。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H所示,蒸发器15的连接部16呈喇叭口形状。
由此,由于制冷剂更加容易从蒸发器15流向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连接部16附近的缩流并抑制流动的偏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内的制冷剂的偏流,并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而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
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涡轮制冷机1中,通过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使蒸发器15与离心压缩机10连接。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因此能够防止离心压缩机10的性能降低,能够提高涡轮制冷机1的性能效率。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含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了变形的方式或将以上方式适当组合的方式。
(1)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上游端106的朝向与下游端107的朝向相差大约90度。即,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弯曲角度为大约90度。但是,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的弯曲角度不限于90度,只要是至少最上游侧的第一短管部110处的向下游侧的延伸方向与最下游侧的第二短管部120处的朝向下游侧的延伸方向错开即可。
(2)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各短管部110、120、130的管径相等。但是,各短管部110、120、130也可以互不相同。即,例如,也可以使各短管部110、120、130随着趋向下游侧而管径变大或减小。
(3)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短管部的数量为三个,但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4)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分隔部150、内侧分隔部180及外侧分隔部190中的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分别沿与各图3A~图3H及各图4A~图4D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但是,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也可以在发挥上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沿与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即,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相对于图3A中示出的内切圆C所在的平面的交差角度为90度,但也可以在例如±15度左右的范围内偏离90度。
(5)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位于相同平面内。但在发挥上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与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也可以处于扭转的关系。
(6)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分隔部150如图3A~图3H所示,设置于比曲管部101的轴心、即第一短管部110的轴心ax1、第二短管部120的轴心ax2及第三短管部130的轴心ax3靠流路的内侧。但是,只要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分隔部150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流路的外侧。
同样地,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内侧分隔部180如图4A~图4D所示,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流路的内侧。但是,只要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内侧分隔部180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流路的外侧。
另外,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外侧分隔部190如图4A~图4D所示,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流路的外侧。但是,只要能够抑制流入离心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偏差,外侧分隔部190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与曲管部101的轴心相比设置在流路的内侧。
(7)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如图3C~图3H所示,第三短管部130中第一流路16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但是,也可以使第一短管部110中第一流路16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或者使第二短管部120中第一流路16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
另外,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如图4A~图4D所示,在第三短管部130中,第一流路17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但是,也可以在第一短管部110中使第一流路17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或者在第二短管部120中使第一流路171的宽度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窄。
(8)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及图4A~4D所示,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呈平板形状。即,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中,作为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使用平板状的构件。但是,作为第一~第三分隔部151~153、181~183、191~193,也可以使用具有曲面或弯折部等的板状构件。
(9)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H及图4A~4D所示,曲管部101的各短管部110、120、130中的分隔部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但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10)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用于涡轮制冷机1中的蒸发器15与离心压缩机10的连接。但是,也可以将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用于除了涡轮制冷机1以外的装置中的连接对象设备与压缩机的连接。例如,也可以将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100用于车辆等具有内燃机装置中从大气中取入空气的空气滤清盒与离心式增压器的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 涡轮制冷机
10 离心压缩机
11 冷凝器
12 第一膨胀阀(减压器)
13 第二膨胀阀(减压器)
15 蒸发器
16 连接部
16a、16b 开口
100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101 曲管部
110 第一短管部
120 第二短管部
130 第三短管部
150 分隔部
151 第一分隔部
151a 上游端
151c 突出部
151d 前端部
152 第二分隔部
153 第三分隔部
161 第一流路
162 第二流路
180 内侧分隔部
181 第一分隔部
181a 上游端
181c 突出部
181d 前端部
182 第二分隔部
183 第三分隔部
190 外侧分隔部
191 第一分隔部
191a 上游端
191c 突出部
191d 前端部
192 第二分隔部
193 第三分隔部
ax1、ax2、ax3 轴心
C 内切圆
O 中心

Claims (14)

1.一种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与压缩机的被压缩流体的吸入侧连接,其中,
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包括曲管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
所述曲管部将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方向从第一方向变更为第二方向,所述曲管部至少包括:
第一短管部,其位于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最上游侧;
第二短管部,其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沿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短管部,其位于所述第一短管部与所述第二短管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短管部及第二短管部的延伸方向分别不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在所述曲管部的内部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开始延伸至所述第二短管部的至少中途,将所述曲管部的内部分隔开,
所述分隔部沿与内切圆所在的假想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内切圆在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下游端相比靠上游侧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轴心相切,且与所述第二短管部的轴心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包括与所述曲管部的轴心相比在所述内切圆的中心侧设置的内侧分隔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在所述曲管部的内部形成有由所述内侧分隔部分隔开且最接近所述内切圆的中心的内侧流路,
所述内侧流路的下游端处的流路截面积小于所述内侧流路的上游端的流路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包括:
所述内侧分隔部;以及
外侧分隔部,其相对于所述曲管部的轴心设置在与所述内切圆的中心相反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短管部的下游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相比向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上游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突出部至少在所述被压缩流体的流动的上游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其中,
所述分隔部在所述第一短管部至第三短管部各自的内部中呈平板形状。
10.一种压缩单元,其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所述压缩机;以及
连接对象设备,其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对象设备的内部存在所述被压缩流体,
在所述压缩单元中,
对于所述连接对象设备中的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连接的连接部而言,所述连接对象设备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侧的开口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单元,其中,
所述连接部呈喇叭口形状。
12.一种制冷机,其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吸入配管;
所述压缩机,其用于压缩制冷剂;
冷凝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膨胀;以及
蒸发器,其用于使通过所述膨胀器膨胀后的制冷剂蒸发,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的所述第一短管部的上游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对于所述蒸发器中的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连接的连接部而言,所述蒸发器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压缩机用吸入配管侧的开口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连接部呈喇叭口形状。
CN201880018110.7A 2017-03-27 2018-02-22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Active CN110418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333A JP6887844B2 (ja) 2017-03-27 2017-03-27 圧縮機用吸入配管、圧縮ユニット及び冷凍機
JP2017-061333 2017-03-27
PCT/JP2018/006365 WO2018180052A1 (ja) 2017-03-27 2018-02-22 圧縮機用吸入配管、圧縮ユニット及び冷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899A true CN110418899A (zh) 2019-11-05
CN110418899B CN110418899B (zh) 2021-04-27

Family

ID=6367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8110.7A Active CN110418899B (zh) 2017-03-27 2018-02-22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8239B2 (zh)
JP (1) JP6887844B2 (zh)
CN (1) CN110418899B (zh)
WO (1) WO20181800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137A (zh) * 2022-07-19 2022-09-20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冷却系统用高效低噪离心风机
US11493057B2 (en) 2019-12-02 2022-11-08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1182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开利公司 管道组件和制冷系统
WO2022176662A1 (ja) * 2021-02-17 2022-08-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の吸入配管、吸入配管付き遠心圧縮機、及び冷凍装置
US20220299146A1 (en) * 2021-03-19 2022-09-22 Akron Brass Company Fluid monitor elbow
CN115247917B (zh) * 2022-06-24 2023-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液器及变容压缩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11623A (zh) * 1974-02-13 1975-09-02
JPS5292412U (zh) * 1976-01-06 1977-07-11
JPH0564510U (ja) * 1992-02-12 1993-08-27 株式会社アマダ 整流板付きエルボ,ベンド管
JPH11153106A (ja) * 1997-09-22 1999-06-08 Michihiko Kawano 案内羽根入り吸込エルボ
US20030192339A1 (en) * 2002-04-16 2003-10-16 Macbain Scott M. Chiller compressor circuit containing turning vanes
US20090205361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James Rick T Coaxial economizer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4884817A (zh) * 2012-12-28 2015-09-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及涡轮制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3175B2 (ja) 2009-11-10 2014-07-09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ターボ冷凍機のサージング検出装置、及びサージング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11623A (zh) * 1974-02-13 1975-09-02
JPS5292412U (zh) * 1976-01-06 1977-07-11
JPH0564510U (ja) * 1992-02-12 1993-08-27 株式会社アマダ 整流板付きエルボ,ベンド管
JPH11153106A (ja) * 1997-09-22 1999-06-08 Michihiko Kawano 案内羽根入り吸込エルボ
US20030192339A1 (en) * 2002-04-16 2003-10-16 Macbain Scott M. Chiller compressor circuit containing turning vanes
US20090205361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James Rick T Coaxial economizer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4884817A (zh) * 2012-12-28 2015-09-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及涡轮制冷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3057B2 (en) 2019-12-02 2022-11-08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1867196B2 (en) 2019-12-02 2024-01-09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5076137A (zh) * 2022-07-19 2022-09-20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冷却系统用高效低噪离心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7844B2 (ja) 2021-06-16
CN110418899B (zh) 2021-04-27
US11428239B2 (en) 2022-08-30
JP2018162765A (ja) 2018-10-18
WO2018180052A1 (ja) 2018-10-04
US20190390687A1 (en)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8899A (zh) 压缩机用吸入配管、压缩单元及制冷机
US8191383B2 (en) Ejector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197820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119489B2 (ja) エジェクタ
US10378795B2 (en) Ejector and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
US20090090130A1 (en) Evaporator Unit
JP5452367B2 (ja) 気液分離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090095003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20080034786A1 (en) Refrigerant cycle device with ejector
CN103712374B (zh)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CN106461092B (zh) 膨胀阀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00320933A (ja) 気液分離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758053A (zh) 喷射器以及具有该喷射器的制冷装置
JP6313090B2 (ja) ターボ冷凍機の蒸発器、および該蒸発器を備えたターボ冷凍機
JP2011220552A (ja) 蒸発器ユニット
JP4096674B2 (ja) 蒸気圧縮式冷凍機
JP2009300021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9879887B2 (en) Ejector
JP2009024939A (ja) 冷媒タンク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KR102101694B1 (ko) 분배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108626916B (zh) 压缩式制冷机用冷凝器
JP2004353979A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115493317A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经济器以及制冷系统
US20170350631A1 (en)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for cooling system and cooling system
CN106837793B (zh) 摇摆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