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490B - 一种腔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490B
CN110418490B CN201910528071.1A CN201910528071A CN110418490B CN 110418490 B CN110418490 B CN 110418490B CN 201910528071 A CN201910528071 A CN 201910528071A CN 110418490 B CN110418490 B CN 110418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eads
head device
suppor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80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490A (zh
Inventor
汤桐生
庄焰
吴国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80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8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7/00Details of devic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5H9/00, H05H11/00, H05H13/00
    • H05H7/22Details of linear accelerators, e.g. drift tub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9/00Linear accel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体组件,包括:上腔体盖于下腔体形成圆筒形结构;底板支架通过设置于下腔体的内壁;若干第一支板的左侧高于其右侧;若干第二支板的左侧低于右侧;若干第一支板和若干第二支板沿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板的两侧;第一电极极头和第二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一直线;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板的两侧;第三电极极头和第四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二直线且相正对;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在底板呈正交。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水道结构以及相连的水管结构,从而使得能直接对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以及底板支架进行降温,提升降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腔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加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组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腔体组件内由于对电极极头装置的降温采用外置的水冷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因此其降温效率降低,容易导致电极极头装置的过热,从而使得整体装置的功率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体组件,提高通过设置的水管结构和水道结构,对腔体组件进行降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腔体组件,其中,包括
下腔体;
上腔体,所述上腔体盖于所述下腔体形成圆筒形结构;
底板支架,所述底板支架通过设置于所述下腔体的内壁,并且所述底板支架朝上设置;
若干第一支板和若干第二支板,若干所述第一支板的左侧高于其右侧;若干所述第二支板的左侧低于右侧;若干所述第一支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上端面,并且若干所述第一支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板相间隔设置;
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极头,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极头;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的另一侧;同一所述第一支板的所述第一电极极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所述第一直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三电极极头,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四电极极头;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另一侧;同一所述第二支板的所述第三电极极头和所述第四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二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所述第二直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在所述底板支架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构成的坐标系内呈正交。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均朝向右下方。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均朝向左上方。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三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均朝向右上方。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四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杆;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均朝向左下方。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支板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通孔。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支板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支板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四通孔。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为N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内均设置有水道结构;所述水道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斜管;所述竖直管的一端贯通至所述N型结构的底面,所述竖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斜管的一端,所述斜管的另一端贯通至底面。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所述底板支架内设置有两水管结构;两所述水管结构均平行于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竖直管的下端连通至左侧的所述水管结构的一侧;所述斜管的下端连通至右侧的所述水管结构的一侧;两所述水管结构的一端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两所述水管结构的另一端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
上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中,若干第一起吊装置和若干第二起吊装置,若干所述第一起吊装置均沿所述上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上侧;若干所述第二起吊装置设置沿所述上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若干刃口法兰。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水道结构以及相连的水管结构,从而使得能直接对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以及底板支架进行降温,提升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D-D的剖视图;
图6是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位于底板支架两端的第一支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的放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的放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三电极极头装置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二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各电极极头装置和底板支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F的视图;
图15是图13的E的视图。
附图中:11、下腔体;12、上腔体;121、刃口法兰;2、底板支架;20、水管结构;31、第一支板;32、第二支板;33、进水管;34、出水管;30、水道结构;301、竖直管;302、斜管;41、第一电极极头装置;411、第一电极极头;412、杆部;413、第一连接杆;42、第二电极极头装置;421、第二电极极头;422、杆部;423、第二连接杆;43、第三电极极头装置;431、第三电极极头;432、杆部;433、第三连接杆;44、第四电极极头装置;441、第四电极极头;442、杆部;443、第四连接杆;51、第一起吊装置;52、第二起吊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C-C的剖视图;图5是图2的D-D的剖视图;图6是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位于底板支架两端的第一支板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的放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的放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三电极极头装置的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第二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的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侧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组件的各电极极头装置和底板支架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F的视图;图15是图13的E的视图。
请参见图1至图15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腔体组件,包括:
下腔体11。
上腔体12,上腔体12盖于下腔体11形成圆筒形结构。
底板支架2,底板支架2通过设置于下腔体11的内壁,并且底板支架2朝上设置。
若干第一支板31和若干第二支板32,若干第一支板31的左侧高于其右侧;若干第二支板32的左侧低于右侧;若干第一支板31和若干第二支板32沿底板支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底板支架2的上端面,并且若干第一支板31和若干第二支板32相间隔设置。
第一电极极头装置41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42;第一电极极头装置41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极头,第二电极极头装置42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极头421;第一电极极头装置41通过其两端的两第一电极极头411连接于第一支板31的一侧;第二电极极头装置42通过其两端的两第二电极极头421连接于第一支板31的另一侧;同一第一支板31的第一电极极头411和第二电极极头421均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第一直线沿底板支架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第三电极极头装置43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44;第三电极极头装置43设置有若干第三电极极头431,第四电极极头装置44设置有若干第四电极极头441;第三电极极头装置43通过其两端的两第三电极极头431连接于第二支板32的一侧;第四电极极头装置44通过其两端的两第四电极极头441连接于第二支板32的另一侧;同一第二支板32的第三电极极头431和第四电极极头441均位于同一第二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第二直线沿底板支架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在底板支架2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构成的坐标系内呈正交。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头装置41包括杆部412和若干第一电极极头411;杆部41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极头411;杆部412的两端的两第一电极极头411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13;若干第一电极极头411均朝向右下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电极极头装置42包括杆部422和若干第二电极极头421;杆部4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极头421;杆部422的两端的两第二电极极头421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23;若干第二电极极头421均朝向左上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三电极极头装置43包括杆部432和若干第三电极极头431;杆部43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三电极极头431;杆部432的两端的两第三电极极头431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杆433;若干第三电极极头431均朝向右上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四电极极头装置44包括杆部442和若干第四电极极头441;杆部44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四电极极头441;杆部442的两端的两第四电极极头441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杆443;若干第四电极极头441均朝向左下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位于底板支架2的两端的两第一支板31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第一连接杆413的第一通孔311,位于底板支架2的两端的两第一支板31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第二连接杆423的第二通孔312。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位于底板支架2的两端的两第二支板32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第三连接杆433的第三通孔,位于底板支架2的两端的两第二支板32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第四连接杆443的第四通孔。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均为N型结构;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内均设置有水道结构30;水道结构包括竖直管301和斜管302;竖直管301的一端贯通至N型结构的底面,竖直管301的另一端连接于斜管302的一端,斜管302的另一端贯通至底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底板支架2内设置有两水管结构20;两水管结构20均平行于底板支架2的长度方向;竖直管301的下端连通至左侧的水管结构20的一侧;斜管302的下端连通至右侧的水管结构20的一侧;两水管结构20的一端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33,两水管结构20的另一端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34。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若干第一起吊装置51和若干第二起吊装置52,若干第一起吊装置51均沿上腔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腔体12的外壁的上侧;若干第二起吊装置52设置沿上腔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腔体12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腔体12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若干刃口法兰121。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腔体;
上腔体,所述上腔体盖于所述下腔体形成圆筒形结构;
底板支架,所述底板支架通过设置于所述下腔体的内壁,并且所述底板支架朝上设置;
若干第一支板和若干第二支板,若干所述第一支板的左侧高于其右侧;若干所述第二支板的左侧低于右侧;若干所述第一支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上端面,并且若干所述第一支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支板相间隔设置;
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和第二电极极头装置;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极头,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极头;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的另一侧;同一所述第一支板的所述第一电极极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所述第一直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和第四电极极头装置;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三电极极头,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装置设置有若干第四电极极头;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装置通过其两端的两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另一侧;同一所述第二支板的所述第三电极极头和所述第四电极极头均位于同一第二直线且相正对,并且若干所述第二直线沿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在所述底板支架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构成的坐标系内呈正交;
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为N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内均设置有水道结构;所述水道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斜管;所述竖直管的一端贯通至所述N型结构的底面,所述竖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斜管的一端,所述斜管的另一端贯通至底面;
所述底板支架内设置有两水管结构;两所述水管结构均平行于所述底板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竖直管的下端连通至左侧的所述水管结构的一侧;所述斜管的下端连通至右侧的所述水管结构的一侧;两所述水管结构的一端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两所述水管结构的另一端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极头均朝向右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极头均朝向左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三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三电极极头均朝向右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极头装置包括杆部和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所述杆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所述杆部的两端的两所述第四电极极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杆;若干所述第四电极极头均朝向左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支板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支板的左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支架的两端的两所述第二支板的右侧均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四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起吊装置和若干第二起吊装置,若干所述第一起吊装置均沿所述上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上侧;若干所述第二起吊装置设置沿所述上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上腔体的外壁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若干刃口法兰。
CN201910528071.1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腔体组件 Active CN110418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071.1A CN110418490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腔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071.1A CN110418490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腔体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490A CN110418490A (zh) 2019-11-05
CN110418490B true CN110418490B (zh) 2021-08-03

Family

ID=6835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8071.1A Active CN110418490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腔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84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294621A1 (en) * 2006-05-30 2008-03-20 Advanced Fusion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ed fusion reactions
CN204392679U (zh) * 2015-01-27 2015-06-10 沈阳慧宇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回旋加速器径向插入靶测头的可更换电极座
CN204963540U (zh) * 2015-09-16 2016-01-13 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温真空烧结炉的炉衬结构
CN108307577A (zh) * 2018-01-24 2018-07-2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多级加速电极的冷却结构及电位分配方法
CN109600895A (zh) * 2018-11-15 2019-04-09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高密度热阴极等离子体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294621A1 (en) * 2006-05-30 2008-03-20 Advanced Fusion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ed fusion reactions
CN204392679U (zh) * 2015-01-27 2015-06-10 沈阳慧宇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回旋加速器径向插入靶测头的可更换电极座
CN204963540U (zh) * 2015-09-16 2016-01-13 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温真空烧结炉的炉衬结构
CN108307577A (zh) * 2018-01-24 2018-07-2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多级加速电极的冷却结构及电位分配方法
CN109600895A (zh) * 2018-11-15 2019-04-09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高密度热阴极等离子体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国君等.750keV射频四极注入器水冷设计.《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490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8490B (zh) 一种腔体组件
CN104812211A (zh) 一种变频器用散热器
CN104110081B (zh) 一种装配式厂房墙板与立柱连接结构
CN205518234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阴极线固定装置
CN204097923U (zh) 一种竖栏为拱形弧度的护栏
CN204697466U (zh) 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
CN204843340U (zh) 一种风电结构管预制工装胎架
CN211458345U (zh) 一种农业生产灌溉用的高效灌溉设备
CN203522380U (zh) 一种直边电机
CN204966957U (zh) 一种激光器电极板限位式安装结构
CN219493287U (zh) 方管连接底座
CN216041194U (zh) 一种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结构
CN212310772U (zh) 一种中频炉浇注口铸造装置
CN220711152U (zh) 高功率新能源配用过压保护组件
CN216925222U (zh) 一种化工设备导热控制装置
CN213279468U (zh) 方便与塔架安装的直流高压发生器
CN214839538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支架的调节机构
CN215718650U (zh) 用于油田的塔式抽油机智能控制装置
CN205452339U (zh) 大功率通用散热型直插式led支架
CN212826900U (zh) 一种口罩机的超声波机构
CN210440958U (zh) 一种新型散热形特殊钢管
CN218440022U (zh) 一种单体液压支柱液压缸
CN209941800U (zh)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一体化吊装结构
CN21024608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配电柜
CN214780618U (zh) 一种四立柱气动升降架底部支撑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