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938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938B
CN110417938B CN201810386319.0A CN201810386319A CN110417938B CN 110417938 B CN110417938 B CN 110417938B CN 201810386319 A CN201810386319 A CN 201810386319A CN 110417938 B CN110417938 B CN 110417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curved screen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63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938A (zh
Inventor
肖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63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9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和装置主体,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装置主体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由曲面屏遮挡,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第一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所在的一面实现100%的全面屏,且能够避免卡座在不需要插卡或者取卡时外露。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智能手机如何实现全面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只能在正面显示,打电话、自拍以及相关的器件都必须在正面布局,例如现有的异形屏是在正面上端处留出一定空间布局相关的功能器件,俗称“齐刘海”,这种设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如何实现百分之百的屏占比的全面屏以及如何避免在电子装置外露的位置布局卡座是各大厂商争相关注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和装置主体,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装置主体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由曲面屏遮挡。
本申请通过设置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能够在第一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其中一者所在的一面实现100%全面屏,而可以将自拍或者打电话所需的功能组件设置于另一面,进一步通过在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装置主体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由曲面屏遮挡,能够避免电子装置的卡座在不需要取卡或者插卡时外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从第一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从第一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从第二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的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通常是在正面设置有显示屏,自拍用的摄像头也必须设置在正面才能实现自拍的功能,打电话所需的光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也需要设置在正面才能实现打电话的功能,必然导致正面需要留一定的空间来布局这些功能器件,例如现有的“异形屏设计”“齐刘海”设计等,导致智能手机无法实现100%的全面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能够在第一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其中一者所在的一面实现100%全面屏,而可以将自拍或者打电话所需的功能组件设置于另一面。
进一步地,在上述曲面屏基础之上,通过在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装置主体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由曲面屏遮挡,仅在需要使用卡座时抽出装置主体使卡座外露,在不使用卡座时将装置主体插入曲面屏使卡座藏在曲面屏内。
请参阅图1-6,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从第一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从第一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从第二主体部所在的一面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插设于曲面屏内的装置主体11、安装于装置主体11上的功能组件12、设置于曲面屏内壁上的卡扣13、设置于装置主体11上的第一光线传感器14。
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的两个连接部(即第一连接部103和第二连接部104)。第一连接部103在第一主体部101的一侧(例如图4中所示的左侧)连接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第二连接部104在第一主体部101的另一侧连接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3。
可选地,第二主体部102上设有开口M,该开口M将第二主体部102分隔层第一子部102a和第二子部102b。装置主体11经该开口M外露,功能组件12设置与装置主体11经该开口M外露的区域上。
第一主体部101、第二主体部102、第一连接部103、第二连接部104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101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102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主体部101出光方向向上,第二主体部102的出光方向向下。
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可以为平面状,且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可以平行设置,应理解,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也可以为曲面状,第一主体部101和第二主体部102也可以不平行,只要相对设置即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部102a的面积大于第二子部102的面积。
曲面屏包括曲面基层10a、透明胶层10b以及柔性屏10c,柔性屏10c通过透明胶层10b贴合在曲面基层的内壁上。曲面屏包括由内到外的柔性屏10c、透明胶层10b和曲面基层10a。
曲面基层10a为透明材质,例如曲面基层10a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透明树脂。
应理解,曲面屏可以包括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可以设置于曲面基层10a和透明胶层10b之间,曲面屏的显示功能由柔性屏10c实现,曲面屏的触控功能由触控功能层实现。
不难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01所在的一侧可以实现100%全面屏。
装置主体11上设有卡座111,装置主体11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11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即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装置主体11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即电子装置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111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111由曲面屏遮挡。
装置主体11的第一位置设有第一卡槽11a,装置主体11的第二位置设有第二卡槽11b。
电子装置在第一状态时卡扣13与第一卡槽11a配合,即卡扣13卡在第一卡槽11a内,以使得在第一状态时装置主体11与曲面屏不可随意相对活动,仅在外力能够克服卡扣13和第一卡槽11a的卡合力时才能相对滑动,可以保证第一状态下的稳定性。
电子装置在第二状态时卡扣13与第二卡槽11b配合,即卡扣13卡在第二卡槽11b内,以使得在第一状态时装置主体11与曲面屏不可随意相对活动,仅在外力能够克服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b的卡合力时才能相对滑动,可以保证第二状态的稳定性。
可选地,卡座111为SIM卡的卡座或者数据存储卡的卡座。卡座111用于容置SIM卡或者数据存储卡,应理解,数据存储卡可以为TF卡、SD卡等。
第一光线传感器14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11的外表面,第一光线传感器14设置的位置使得:第一光线传感器14在电子装置在第一状态时外露,且在电子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第一光线传感器14由曲面屏遮挡。第一光线传感器14也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11内或者其他的位置,不限于装置主体11的外表面,只要能检测到装置主体11的周围的光线即可。
请参阅图7-9,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插设于曲面屏内的装置主体21、安装于装置主体21上的功能组件22。
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的连接部203。如图7所示,连接部203在第一主体部201的左侧侧边将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曲面屏仅包括一侧的连接部203,曲面屏在与连接部203相对的一侧不设置连接部以形成开口H。
第一主体部201、第二主体部202、连接部203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201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202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主体部201出光方向向上,第二主体部202的出光方向向下。
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可以为平面状,且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可以平行设置,应理解,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也可以为曲面状,第一主体部201和第二主体部202也可以不平行,只要相对设置即可。
曲面屏包括曲面基层20a、透明胶层20b以及柔性屏20c,柔性屏20c通过透明胶层20b贴合在曲面基层的内壁上。曲面屏包括由内到外的柔性屏20c、透明胶层20b和曲面基层20a。
曲面基层20a为透明材质,例如曲面基层20a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透明树脂。
应理解,曲面屏可以包括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可以设置于曲面基层20a和透明胶层20b之间,曲面屏的显示功能由柔性屏20c实现,曲面屏的触控功能由触控功能层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01所在的一面可以实现全面屏。相关的功能组件通过在第二主体部202上开孔后经该开孔安装于装置主体21上。例如功能组件22经第二主体部202上的开孔安装于装置主体21上。
在本申请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曲面屏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有所区别,但装置主体和曲面屏的插入或者抽出的配合远离以及卡座的设置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12,图10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曲面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插设于曲面屏内的装置主体31、安装于装置主体31上的功能组件32。
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的两个连接部(即第一连接部303和第二连接部304)。第一连接部303在第一主体部301的一侧(例如图10中所示的左侧)连接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第二连接部304在第一主体部301的另一侧(如图10中所示的右侧)连接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3。
第一主体部301、第二主体部302、第一连接部303、第二连接部304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301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102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主体部301出光方向向上,第二主体部302的出光方向向下。
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可以为平面状,且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可以平行设置,应理解,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也可以为曲面状,第一主体部301和第二主体部302也可以不平行,只要相对设置即可。
曲面屏包括曲面基层30a、透明胶层30b以及柔性屏30c,柔性屏30c通过透明胶层30b贴合在曲面基层30a的内壁上。曲面屏包括由内到外的柔性屏30c、透明胶层30b和曲面基层30a。
曲面基层30a为透明材质,例如曲面基层30a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透明树脂。
应理解,曲面屏可以包括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可以设置于曲面基层30a和透明胶层30b之间,曲面屏的显示功能由柔性屏30c实现,曲面屏的触控功能由触控功能层实现。
不难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301所在的一侧可以实现100%全面屏。
在本申请电子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曲面屏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有所区别,但装置主体和曲面屏的插入或者抽出的配合远离以及卡座的设置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功能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光线传感器,具体而言功能组件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闪光灯、第二光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器15和存储器16。
处理器15与功能组件12、存储器16、曲面屏10、第一光线传感器14均电连接。
处理器15与功能组件12中的第二光线传感器121电连接。
处理器15设置于装置主体11上或者设置于装置主体11内部,处理器15也可以设置在曲面屏10内壁上。
处理器15用于控制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第一光线传感器14所在位置的亮度,处理器15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到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处理器15在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到的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值则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操作指令为关闭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为开启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
下面结合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例如,电子装置目前处在第二状态,即卡座111藏在曲面屏内,卡座111被曲面屏遮挡,且此时第一光线传感器14也藏在曲面屏内,第一光线传感器14也被曲面屏遮挡,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到的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值,则说明电子装置目前处于第二状态,即卡座111藏在曲面屏内,则处理器15控制执行开启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
当用户将装置主体11从曲面屏10内抽出至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时,第一光线传感器14外露,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到的亮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亮度值,处理器15判定为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则处理器15控制执行关闭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然后用户进行插卡或者拔卡的操作,即将SIM卡插入卡座111或者将SIM卡拔出卡座111。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第一光线传感器14结合功能组件12的第二光线传感器121来检测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
处理器15控制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第一光线传感器14所在位置的第一亮度值,且控制第二光线传感器121检测电子装置周围环境的第二亮度值,处理器15在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处理器15在第一亮度值低于第二亮度值且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超过预设值时执行第二操作指令。可选地,第一操作指令为关闭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为开启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
下面结合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当用户将装置主体11从曲面屏10内抽出至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时,第一光线传感器14外露,此时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亮度是电子装置周围的环境光亮度,由于第二光线传感器121一直保持外露,其检测的光线亮度也是电子装置周围的环境光亮度,处理器15将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的第一亮度值与光线传感器121检测的第二亮度值进行比较,若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相差不大在传感器的检测误差范围内(即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绝对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则说明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卡座111外露的状态,则处理器15控制执行关闭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用户在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下完成插卡或者拔卡操作之后,用户将装置主体11插回曲面屏10中,第一光线传感器14被曲面屏10遮挡,则第一光线传感器14检测的不是电子装置周围的环境光亮度,而是曲面屏10内的光线强度,即在第二状态下,第一亮度值会低于第二亮度值且相差较大,若第一亮度值低于第二亮度值且低到一定程度(即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超过预设值),则说明电子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即卡座111内藏在曲面屏中,则执行开启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
不难理解,可以采用其他的状态检测传感器配合处理器实现电子装置是在第一状态还是在第二状态的检测。处理器15与状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处理器15用于控制状态检测传感器检测电子装置的状态,在检测到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在检测到电子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例如,状态检测传感器还可以为安装于曲面屏10或者安装于装置主体11的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设置的位置设置成使得在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通量不同。例如,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曲面屏内壁上,当在第二状态时,霍尔传感器在装置主体表面的垂直投影落在装置主体上,即装置主体经过霍尔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此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较大;当在第一状态时,装置主体11部分抽出,霍尔传感器在装置主体11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未落在装置主体11上,即装置主体11不经过霍尔传感器,此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相对较小。
处理器15与霍尔传感器电连接,处理器15与霍尔传感器配合检测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通量,并根据检测磁通量判断电子装置的状态处理器15在配合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位置的磁通量大于第一预设磁通量值(说明装置主体完全插入在曲面屏中)时判定为电子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处理器15在配合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位置的磁通量小于第二预设磁通量值(说明装置主体至少部分相对于曲面屏抽出)时判定为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状态。
状态检测传感器可以采用其他传感器实现,只要能够实现检测电子装置是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的表面积可以大于连接部(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或者第二连接部)的表面积,第二主体部的表面积可以大于连接部的表面积,换言之,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其中一者对应与电子装置的正面,另一者对应于第二主体部的反面,曲面屏在第一主体部一面的出光方向和在第二主体部一面的显示出光方向相反且显示出光方向均朝向曲面屏的外侧。
本申请通过设置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能够在第一主体部或者第二主体部其中一者所在的一面实现100%全面屏,而可以将自拍或者打电话所需的功能组件设置于另一面,进一步通过在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装置主体插设于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卡座外露,第二状态下卡座由曲面屏遮挡,避免卡座在不需要取卡或者插卡时外露。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曲面屏、装置主体、处理器以及状态检测传感器,所述曲面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侧边且连接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连接部均具有显示功能,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显示出光面彼此背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或者所述第二主体部其中一者所在的一面实现全面屏,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卡座,所述装置主体插设于所述曲面屏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所述曲面屏抽出至第一状态,所述装置主体可相对于所述曲面屏插入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卡座外露,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座由所述曲面屏遮挡;
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曲面屏的内壁上的卡扣,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一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二位置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
处理器和状态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所述卡座为SIM卡的卡座;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为关闭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开启SIM卡相关程序的操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未被所述曲面屏遮挡,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光线传感器被所述曲面屏遮挡,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所在位置的亮度,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到亮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亮度值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到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值时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一光线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未被所述曲面屏遮挡,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被所述曲面屏遮挡,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且经所述曲面屏外露的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第一亮度值,且控制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子装置周围环境的第二亮度值,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为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霍尔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通量不同,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配合检测所述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通量,并根据所述磁通量判断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为平面状,所述连接部为曲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平行设置。
CN201810386319.0A 2018-04-26 2018-04-26 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17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319.0A CN110417938B (zh) 2018-04-26 2018-04-26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319.0A CN110417938B (zh) 2018-04-26 2018-04-26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938A CN110417938A (zh) 2019-11-05
CN110417938B true CN110417938B (zh) 2021-06-01

Family

ID=6834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63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17938B (zh) 2018-04-26 2018-04-26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93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8309Y (zh) * 2008-08-13 2009-05-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8344Y (zh) * 2002-12-01 2004-09-01 盛鹏 主显示屏抽屉式内隐型移动电话
US8665236B2 (en) * 2011-09-26 2014-03-04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wrap around display
CN204258872U (zh) * 2014-11-13 2015-04-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设备
CN106325367B (zh) * 2015-06-25 2023-08-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
CN207117698U (zh) * 2017-08-09 2018-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8309Y (zh) * 2008-08-13 2009-05-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938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08940B1 (ko)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4244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key button
US10645831B2 (en) Electric device with seal member
US1017189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de speaker hole
CN106850897B (zh) 终端
EP33246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KR102288437B1 (ko) 접을 수 있는 전자 장치
KR102072315B1 (ko) 액세서리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부착 특징부
KR101520197B1 (ko) 센서 퓨젼
EP402288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key button
US117372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ir vent
US10491728B2 (en)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key module
KR20130098053A (ko) 이동 단말기
US97362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rough-hole formed therein
CN106413461A (zh) 附属设备
CN108512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41490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multiple display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10417938B (zh) 电子装置
CN110417939B (zh) 电子装置
KR10178654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23468A (ko) 버튼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00069436A (ko) 이동 단말기
US106502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nsor module
KR102018546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0392137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