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897A -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897A
CN110417897A CN201910702474.3A CN201910702474A CN110417897A CN 110417897 A CN110417897 A CN 110417897A CN 201910702474 A CN201910702474 A CN 201910702474A CN 110417897 A CN110417897 A CN 110417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hain
load value
node device
domai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24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897B (zh
Inventor
饶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24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判断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当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并判断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当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
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背景技术
区块链核心是去中心化,以点对点传输为承载,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块链式数据结构来生成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基于P2P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块链式数据结构,分布式数据存储等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可信数字架构。但是,正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核心思想,在任意两个节点间都会有广播消息、共识算法消息、数据块同步等数据流量。当区块链网络节点数达到一定规模时,数据流量激增,将会给传输网络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各节点的计算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区块链分域方法来克服该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在触发区块链进行分域时,通常是通过检测区块链节点数量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量来决定是否触发分域,这种触发分域的机制使得区块链无法兼顾规模和效率的最佳平衡,缺乏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区块链的分域触发方法不够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判断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
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并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
当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优选的,所述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所述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优选的,所述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其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包括:
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判断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所述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优选的,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确认消息;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第一接收模块所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所述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其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所计算的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所述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其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种区块链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以及终端,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第一节点设备)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并在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通知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第二节点设备)各自分别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第二节点设备计算出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后判断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第一节点设备返回确认消息,第一节点设备最终通过判断所接收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而确定是否触发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从节点设备的数量考虑来触发分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的负载状况进行计算判断来确定是否触发分域,使得区块链能够兼顾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从而使分域触发机制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区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区块链中各节点定期对自身负载值进行更新,具体的,各节点依据自身加入区块链的时间点以及预设的更新周期进行自身负载值的更新,需要说明的是,各区块链节点的更新周期是相同的,但加入区块链的时间点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区块链中各节点并非是同时进行自身负载值更新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该方法由区块链中的部分功能模块实施,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本发明中,每个节点中都维护有一个负载信息表,该负载信息表内存储有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的节点标识和节点负载值的对应关系,第一整体负载值指的是能够反映当前区块链中的负载情况的参数值,该参数值基于负载信息表中各节点的负载值计算出,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计算方式,只要能够反映区块链当前的负载情况即可。
步骤S102、判断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计算出第一整体负载值后,判断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该预设第一阈值为触发区块链进行分域的门槛,其存储在区块链的配置参数表中,该配置参数表被维护在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中,当第一整体负载值大于该预设第一阈值时,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以继续实施触发分域的步骤。
具体地,在步骤S103中,当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从而使得其他节点在接收到该分域触发消息后进一步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整体负载值与第一整体负载值的计算方式相同,且二者都是基于负载信息表中各节点的负载值计算出,但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第二整体负载值所基于的负载信息表与计算第一整体负载值所基于的负载信息表中的信息是不同的,并且区块链中其他各节点在计算第二整体负载值时所基于的负载信息表之间的信息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区块链中各节点在实时更新自身的负载值,在两次计算整体负载值的过程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使得两次计算整体负载值所基于的负载信息表中的信息是不同的。针对区块链中的其他各节点设备,当每个节点设备计算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后,判断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当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返回确认消息。
步骤S104、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并判断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来自区块链中其他节点所反馈的确认消息的数量,每收到一个确认消息代表与该确认消息对应的节点设备同意进行分域,当判断出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则说明区块链已达到进行分域的条件,相应地执行步骤S105。其中,预设第二阈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区块链的负载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S105、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确认分域消息后,与发送确认分域消息的节点设备一同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例如,可以是根据节点设备序号的奇偶性来进行分域,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具体的分域方式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并在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通知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各自分别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进而接收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返回的确认消息,最终通过判断所接收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而确定是否触发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从节点设备的数量考虑来触发分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的负载状况进行计算判断来确定是否触发分域,使得区块链能够兼顾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从而使分域触发机制更加合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的补充,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本实施例中,在节点设备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之前,节点设备先对自身负载值进行更新,即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中,在该过程结束后,立即执行步骤S101,以进行区块链整体负载值的计算。另外,节点设备在完成自身负载值的更新后,还通过广播的形式将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以使其他节点进行更新。
在步骤S100中,节点设备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下式来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1)
在公式(1)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其中,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a和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Rb通过在节点设备的预设更新周期内按照预设抽样时间间隔来分别对CPU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和内存的平均利用率进行多次抽样并求平均值获取,预设抽样时间间隔存储在节点设备所维护的配置参数表中。
本实施例还限定了第一整体负载值和第二整体负载值的计算方式,具体的,第一整体负载值和第二整体负载值皆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在公式(2)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具体的,当用公式(2)来计算第一整体负载值时,EL表示第一整体负载值,当用公式(2)来计算第二整体负载值时,EL表示第二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整体负载值的方法,只要能够反映出区块链的当前负载状况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步骤S302、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步骤S303、判断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4、向发送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由节点设备的另几部分功能模块来实现,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相对应,因此,此处不再赘述,具体请参考实施例一中对应的方法步骤的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在接收到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的分域触发消息时,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并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分域触发消息额节点设备返回确认消息,以供发送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通过判断所接收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而确定是否触发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从节点设备的数量考虑来触发分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的负载状况进行计算判断来确定是否触发分域,使得区块链能够兼顾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从而使分域触发机制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计算第一整体负载值和第二整体负载值时,可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如实施例二中所述,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具体的,当用公式(2)来计算第一整体负载值时,EL表示第一整体负载值,当用公式(2)来计算第二整体负载值时,EL表示第二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整体负载值的方法,只要能够反映出区块链的当前负载状况即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区块链节点设备1包括:第一计算模块11、第一判断模块12、第一发送模块13、第一接收模块14、统计模块15、第二判断模块16以及第二发送模块17。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第一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第一整体负载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第一发送模块13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2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第一接收模块14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确认消息;统计模块15用于统计第一接收模块14所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第二判断模块16用于判断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第二发送模块17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16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节点设备,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并在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通知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各自分别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进而接收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设备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返回的确认消息,最终通过判断所接收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而确定是否触发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从节点设备的数量考虑来触发分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的负载状况进行计算判断来确定是否触发分域,使得区块链能够兼顾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从而使分域触发机制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区块链节点设备还用于实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相应地,该区块链节点设备1还进一步包括:更新模块10;更新模块10用于在第一计算模块11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之前,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更进一步地,更新模块10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其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
第一计算模块11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本实施例中节点设备的各功能模块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过程,请参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流程的对应步骤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该区块链节点设备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区块链节点设备2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1、第二计算模块22、第三判断模块23和第三发送模块24。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第二计算模块22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第三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第二计算模块22所计算的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第三发送模块23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23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所述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在接收到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设备的分域触发消息时,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并在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分域触发消息额节点设备返回确认消息,以供发送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通过判断所接收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而确定是否触发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从节点设备的数量考虑来触发分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的负载状况进行计算判断来确定是否触发分域,使得区块链能够兼顾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从而使分域触发机制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第二计算模块22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本实施例中节点设备的各功能模块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过程,请参见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方法流程的对应步骤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形成区块链中的节点,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区块链节点设备1和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区块链节点设备2。
综合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所提供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的完整流程如下:
步骤S1、区块链中的某个节点(第一节点)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步骤S2、该第一节点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步骤S3、第一节点判断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当判断出第一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4。
步骤S4、第一节点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第二节点)发送分域触发消息。
步骤S5、各第二节点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步骤S6、各第二节点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步骤S7、各第二节点判断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当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8。
步骤S8、判断出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反馈确认消息。
步骤S9、第一节点接收预设时间段内从第二节点处返回的确认消息,并统计所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判断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当判断出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执行步骤S10。
步骤S10、第一节点向各第二节点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所有节点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指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其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所具有的所有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判断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
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并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
当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所述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其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
4.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判断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当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所述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6.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一整体负载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整体负载值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分域触发消息,以供其他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分域触发消息后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且在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反馈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确认消息;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第一接收模块所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超过预设第二阈值;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该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确认分域消息,以供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分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并将所述当前自身负载值更新至区块链中的负载信息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自身负载值:
NL=a×Ra+b×Rb
其中,NL表示节点的当前自身负载值;Ra表示节点自身的CPU周期时间平均资源利用率;Rb表示节点自身的内存周期时间平均利用率;a和b分别表示Ra和Rb的权重,且a+b=1。
9.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中一个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分域触发消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负载信息表计算区块链的第二整体负载值;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所计算的第二整体负载值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二整体负载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时,向发送所述分域触发消息的节点设备反馈确认消息,以供该节点设备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数量且在判断出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的数量与区块链中节点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超过预设第二阈值时发送确认分域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所述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下式计算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
其中,EL表示区块链的整体负载值;N表示当前的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节点设备的数量,NLi表示负载信息表中记载的第i个节点设备的自身负载值。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和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区块链节点设备。
CN201910702474.3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Active CN110417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2474.3A CN11041789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2474.3A CN11041789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897A true CN110417897A (zh) 2019-11-05
CN110417897B CN110417897B (zh) 2022-08-02

Family

ID=6836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2474.3A Active CN11041789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8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046A (zh) * 2020-05-22 2020-09-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650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和管理服务器
WO2014143720A2 (en) * 2013-03-15 2014-09-18 Fulcrum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ivate sector monetary authority
WO2017011601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Fmr Llc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ransfer processing, auditing, and search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7231299A (zh) * 2017-06-07 2017-10-03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由及实现区块链跨链通信的系统
CN107276664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大连大学 基于门限式负载的混合虚网映射方法
CN107992951A (zh) * 2017-12-11 2018-05-04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云管理平台的容量告警方法、系统、存储器及电子设备
CN108769264A (zh) * 2018-07-09 2018-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分域方法
CN108881488A (zh) * 2018-08-01 2018-11-23 夸克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域的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及网络
CN109218441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预测和区域划分的p2p网络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CN109617992A (zh) * 2018-12-29 2019-04-12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边缘计算节点动态选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650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和管理服务器
WO2014143720A2 (en) * 2013-03-15 2014-09-18 Fulcrum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ivate sector monetary authority
WO2017011601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Fmr Llc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ransfer processing, auditing, and search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7231299A (zh) * 2017-06-07 2017-10-03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由及实现区块链跨链通信的系统
CN107276664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大连大学 基于门限式负载的混合虚网映射方法
CN108092706A (zh) * 2017-08-02 2018-05-29 大连大学 一种映射方法
CN107992951A (zh) * 2017-12-11 2018-05-04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云管理平台的容量告警方法、系统、存储器及电子设备
CN108769264A (zh) * 2018-07-09 2018-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分域方法
CN108881488A (zh) * 2018-08-01 2018-11-23 夸克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域的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及网络
CN109218441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预测和区域划分的p2p网络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CN109617992A (zh) * 2018-12-29 2019-04-12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边缘计算节点动态选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彬,肖慧,文亚凤,李德智,陈宋宋,杨斌,崔高颖: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用电云服务模式分析", 《电力建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046A (zh) * 2020-05-22 2020-09-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897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reno et al. Dynamics of rumor spreading in complex networks
CN101588298B (zh) 一种堆叠系统中流量切换的方法和堆叠系统
Borokhovich et al. Tight bounds for algebraic gossip on graphs
CN108306824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753455B (zh) 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24A (zh)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17897A (zh) 一种区块链分域触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和终端
CN107197493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5224550B (zh) 分布式流计算系统和方法
CN103685388B (zh) 信息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1731A (zh) 一种自协商lacp协议参考系统和参考端口的方法及装置
Cai et al. Average consensus on arbitrary strongly connected digraphs with dynamic topologies
CN105207825A (zh) 一种网元快速同步系统及网元快速同步方法
CN102857436B (zh) 一种基于irf网络的流量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577562A (zh) 业务数据流的发送、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515819A (zh) 性能测试方法、电子设备、调度系统及介质
Balhara et al. Leader election algorithms in distributed systems
CN113329456B (zh) 一种自组网与多路传输结合的勤务系统
CN10511981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208023B (zh) 中心控制器保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342924A (zh) Can的无极性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337229B (zh)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878059A (zh) 基于ble mesh网络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80360B (zh) 带宽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696460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