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7229B -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7229B
CN108337229B CN201711426723.8A CN201711426723A CN108337229B CN 108337229 B CN108337229 B CN 108337229B CN 201711426723 A CN201711426723 A CN 201711426723A CN 108337229 B CN108337229 B CN 108337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ransmission
sending
transmission channel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6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7229A (zh
Inventor
姚敏
罗冰
陈振宇
王治泉
何志强
武东升
张劲松
王玉芹
李新贵
王建军
王薇
田馨
赵炜
苏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267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7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7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根据每一发送设备的协议类型提取其对应的信息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关键信息集合;获取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并根据数据请求信息确定接收设备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及与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从关键信息集合中提取目标关键信息;将目标关键信息按照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处理后发送至接收设备。采用这一方案能够实现多台发送设备对多台接收设备的数据通信方式,使各个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能够稳定安全地互联互通,相互协同工作,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接入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因此其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Description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经常存在需要使用多套厂家的系统协同完成工作的情况。目前,由于竞争关系,各个厂家的系统都相对封闭,数据交互信息交流较为不易,且各个系统厂家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所以打破多系统产品之间的通讯壁垒,使各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地互联互通协同工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前市场上有推出过协议转换的设备,实现各种产品间的互联互通。此前推出的协议转换设备采用协议直接转换的方式,可扩展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协议转换设备可扩展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根据每一发送设备的协议类型提取其对应的信息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关键信息集合;
获取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并根据数据请求信息确定接收设备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及与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
从关键信息集合中提取目标关键信息;
将目标关键信息按照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处理后发送至接收设备。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中,针对每一送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若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则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设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其中:
第一网络传输信道为当前状态下接收信息数据所使用的网络传输信道,第二网络传输信道为更高速的网络传输信道;
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是否已成功加入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反馈消息;
若反馈消息表征发送设备已成功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则切换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若反馈消息表征发送设备未成功加入二网络传输信道,则继续采用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并且在间隔预设时间后返回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还包括: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设备发送退出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在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反馈的成功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若在设定时间内无法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反馈的成功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则判定发送设备未加入至第二网络传输设备中。
可选地,上述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中,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退出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反馈信息;
则切换至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统一网关,统一网关用于在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时,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一台电子设备能够接入多个发送设备和多个接收设备,通过对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和接收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向接收设备发送所需要的对应协议的数据,采用这一方案能够实现多台发送设备对多台接收设备的数据通信方式,使各个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能够稳定安全地互联互通,相互协同工作,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接入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因此其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中统一模型能够通过两条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并智能切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网络加入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网络退出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网络退出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采用不同协议的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且稳定性高、拓展性强。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接收设备的需求,提取对应的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给接收设备。该方法包括:
S1: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举例来说,在电子设备中预先建立一种统一模型,该模型可以是一种数据结构,或者是一种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实体模块的组合等等。该统一模型将所有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进行连接,并且获取发送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所有数据。
S2:根据每一发送设备的协议类型提取其对应的信息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关键信息集合。为了使得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到可以识别和有用的消息,所以统一模型需要根据每一个发送设备所采用的协议类型,将获取到的发送设备发送信息数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分类、整合为关键信息集合,统一模型其预置有已有发送设备的协议类型以及已有协议类型的数据的格式,在接收到数据后,能够根据协议类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S3:获取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并根据数据请求信息确定接收设备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及与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由于各个接收设备采用的协议可能是不同的,当接收设备请求接收特定的消息数据时,为了使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消息数据能够被识别和利用,所以首先需要确定接收设备所采用的协议类型和所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
S4:从关键信息集合中提取目标关键信息。当确定接收设备所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后,便从关键信息集合中提取该目标关键信息。
S5:将目标关键信息按照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处理后发送至接收设备,以便接收设备进行接收、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同一模型能够接入多个发送设备和多个接收设备,通过对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和接收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向接收设备发送所需要的对应协议的数据,采用这一方案能够实现多台发送设备对多台接收设备的数据通信方式,使各个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能够稳定安全地互联互通,相互协同工作,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接入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因此其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中,针对每一发送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若只能通过一条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则直接采用该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当发送设备和统一模型之间只有一条网络传输信道时,则直接使用该信道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信息交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步骤S1中,针对每一发送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若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则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图2中以统一模型与发送设备之间能够通过两条网络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为例。其中的第一网络为低速率网络,发送设备可根据工业控制需要或实际需求将采集实时数据上送至统一模型,这类实时数据具有周期性、低数据量、高可靠性、低延时的需求。第一网络长期运行;第二网络为高速率工业无线,发送设备可以将可靠性要求不严、有计划的大流量应用业务需求时可采用该网络传输信道。如果能够采用高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极大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图2为例,假设当前采用的是第一网络进行统一模型和发送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则步骤S1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采用更高传输速率的第二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
S11: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设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
相对应地,发送设备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到这一指令信息后,会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检测其自身是否已经加入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了;若检测结果为未加入,通过连接参数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若检测结果为已加入,则发送设备继续比较指令信息的中连接参数与当前已加入的网络传输信道的连接参数是否一致,若连接参数不一致,则先退出原网络,再通过指令信息中的连接参数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若连接参数一致,则视为已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连接建立失败的话,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反馈加入失败的消息给统一模型,加入失败消息中可携带加入失败原因,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将是否加入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信息发送给统一模型。
S12: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是否已成功加入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反馈消息;
S13:若反馈消息表征发送设备已成功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则切换至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另外,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S14:若反馈消息表征发送设备未成功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则继续采用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并且在间隔预设时间后返回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设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统一模型未能成功控制第二网络加入,此时依然通过第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不会中断对数据的传输。当经过预设时间(例如5分钟)后,继续向发送设备发送加入第二网络的指令信息。
以上,介绍的是使发送设备加入第二网络的过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能够控制发送设备退出第二网络,以令第二网络释放容量服务于其他设备的需求,因此步骤S1还可以包括:
S15: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发送设备发送退出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S16:在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发送设备反馈的成功退出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使用第二网络等高速网络进行传输时,便可以控制第二网络退出,以节约资源;
在另一些情况下,发送设备可能会自动退出第二网络,如图4,发送设备在第二网络进行连接期间,周期性检查是否有数据通过第二网络进行通讯;当没有数据通过第二网络通讯时,视为通讯空闲,当有数据通讯时视为正常通讯;当通讯空闲时间超过预设通讯空闲阈值时,将通过第一网络自动控制退出第二网络的连接,以节约能耗;当第二网络退出后,发送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返回第二网络退出的反馈消息给统一模块。
此时,统一模型通过第一网络接收到发送设备已退出第二网络的消息后,可切换至第一网络继续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采用多网络传输信道的接入方式,并且能够自动在不同网络传输信道之间智能切换,较单信道接入提升了通讯可靠性。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其中,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相应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输入装置603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输出装置604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一种统一网关,统一网关用于在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时,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在获取发送设备发送的所有信息数据时,采用多网络传输信道进行获取,稳定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信道传输的情况下,当该信道出现问题,传输中断的所会造成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将多个发送设备发送的所有信息数据全部获取,待某个接收设备需要特定的信息数据时,则将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协议转换,使得该接收设备能够识别,之后将转换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以上方案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任意添加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具有极强的拓展性。
除此之外,本发明采用的多网络传输信道进行获取信息数据的方法中,针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和网络,可智能选择最快速、最有效的网络传输信道进行传输,同时还可退出超出预设通讯空闲阈值的网络,有效地节约能源。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示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所有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连接;
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根据每一所述发送设备的协议类型提取其对应的所述信息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关键信息集合;
获取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确定所述接收设备需要的目标关键信息及与所述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
从所述关键信息集合中提取所述目标关键信息;
将所述目标关键信息按照所述接收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处理后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有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中,针对每一所述发送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若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则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为当前状态下接收所述信息数据所使用的网络传输信道,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为更高速的网络传输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是否已成功加入至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反馈消息;
若所述反馈消息表征所述发送设备已成功加入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则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反馈消息表征所述发送设备未成功加入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并且在间隔预设时间后返回通过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携带加入第二网络传输信道所需连接参数的指令信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在设定时间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反馈的成功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在设定时间内无法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反馈的成功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指令信息,则判定所述发送设备未加入至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设备中。
7.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退出所述第二网络传输信道的反馈信息;
则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传输信道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统一网关,所述统一网关用于在能够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时,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网络传输信道获取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
CN201711426723.8A 2017-12-26 2017-12-26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337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6723.8A CN108337229B (zh) 2017-12-26 2017-12-26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6723.8A CN108337229B (zh) 2017-12-26 2017-12-26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229A CN108337229A (zh) 2018-07-27
CN108337229B true CN108337229B (zh) 2021-03-09

Family

ID=6292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6723.8A Active CN108337229B (zh) 2017-12-26 2017-12-26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7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576B (zh) * 2020-12-31 2022-11-29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Das系统的扩容方法、装置、das系统、通信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630A (zh) * 2010-01-05 2010-07-07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办公系统
CN102480462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协议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2546599A (zh) * 2011-12-16 2012-07-04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协议数据等价互转的方法
WO2012058643A3 (en) * 2010-10-29 2012-08-02 F5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 the fly protocol conversion in obtaining policy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CN105607527A (zh) * 2014-11-20 2016-05-25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一种基于Cortex-M处理器的KNX-BACnet/IP协议转换网关
CN106302338A (zh) * 2015-05-26 2017-01-04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一种基于Cortex-M处理器的KNX-Modbus TCP协议转换网关
CN107181624A (zh) * 2017-06-30 2017-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10703A (ja) * 2012-06-29 2014-01-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schines Corporation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連携を支援する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連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630A (zh) * 2010-01-05 2010-07-07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办公系统
WO2012058643A3 (en) * 2010-10-29 2012-08-02 F5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 the fly protocol conversion in obtaining policy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CN102480462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协议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2546599A (zh) * 2011-12-16 2012-07-04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协议数据等价互转的方法
CN105607527A (zh) * 2014-11-20 2016-05-25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一种基于Cortex-M处理器的KNX-BACnet/IP协议转换网关
CN106302338A (zh) * 2015-05-26 2017-01-04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一种基于Cortex-M处理器的KNX-Modbus TCP协议转换网关
CN107181624A (zh) * 2017-06-30 2017-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229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1459A (zh) 用于消息服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消息服务系统
CN101753597B (zh) 对等节点-客户端架构下对等节点与客户端间保活方法
CN107872396A (zh) 具有超时控制的通信方法、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5515912B (zh) 一种多节点之间链路有效性检测和处理方法
CN101217561B (zh) 一种增强网络存储可靠性的方法和一种网络设备
JP2018508072A (ja) メッセージをプッシ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686854A (zh) 控制ap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84181A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780593A (zh) 基于bfd协议检测链路的方法、装置和网络处理器
CN11162945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567107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7949B (zh) 一种tcp优化方法和系统、sp服务器
CN115118524B (zh) 接口设备及其物联网自由互通数据透传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579746A (zh) 双链路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220046626A (ko) 혼잡 제어 방법, 장치, 설비, 매체 및 시스템
CN108337229B (zh)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24347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669005A (zh) 适用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协同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281940B (zh) 一种基于netconf协议的hello报文交互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027599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6341433A (zh) 一种服务系统、信号服务器和对讲服务器
CN106254150B (zh) 网络故障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4270255B (zh) 一种基于linx进程的节点间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1695049A (zh) 一种监控系统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065445A1 (en) Method, cs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m2m application reque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