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9814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9814B
CN105119814B CN201510580361.2A CN201510580361A CN105119814B CN 105119814 B CN105119814 B CN 105119814B CN 201510580361 A CN201510580361 A CN 201510580361A CN 105119814 B CN105119814 B CN 105119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ush
nodal
paramet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03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9814A (zh
Inventor
赵晓强
罗程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03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9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9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9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信息发送和/或接收是用户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常用手段。比如,一种应用场景为: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由于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自身提供给终端能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量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从而导致终端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环境中,不同的终端间在相互发送和/或接收信息时存在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不高的问题。又如,另一种应用场景中,利用指定的应用作为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媒介,终端系统应用对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也存在不同的终端间在相互发送和/或接收信息时存在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不高的问题。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该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所述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进一步包括:监控由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所构成的第一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批处理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所述监控单元,进一步用于监控由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所构成的第一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上述方案中,所述批处理发送单元,进一步包括:
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推送子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批处理发送单元,进一步包括:
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差值计算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
节点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推送子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包括:
去重单元,用于在所述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是通过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来生成系统阈值,则系统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是动态变化的,基于该动态变化的系统阈值来生成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也是按照需求动态调整的,因此,基于该信息批处理策略将信息批量发送,不存在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从而提高了不同的终端间在相互发送和/或接收信息时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三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四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个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中效果监测指标的示意图;
图12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效果监测流程示意图;
图13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参数优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图1中包括:服务器11、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设备21-22,作为信息接收方的终端设备31-32,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在图1所示的网络中还可以有布局路由器,网关,服务器等设备,这里不做赘述,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限制本发明的组网环境。图1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手机(例如带实体按键的手机,翻盖手机,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具备信息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平板电脑等。
一种应用场景为: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设备21-22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信息发送,终端设备31-32接收所发送的信息,比如通过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自身提供的短信或彩信平台中转发送和接收方的信息传输。由于运营商给终端能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量有所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比如,系统阈值表征能支持发送30个信息给30个信息接收方,但是,当前实际上想要发送给50个信息接收方,那么,剩余的20个信息接收方如何处理,按照现有技术发送方的用户得收到超额的提示后,需要手动删减到只能先选择30个,待发送后,再次手动选择20个并再次编辑同样的短信或彩信内容进行发送;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系统阈值是可以动态变化的,首先就可以对系统阈值进行调整,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为对50个信息接收方进行信息发送,其次,基于系统阈值生成的自动批处理策略也是能动态调整的,因此,即便运营商给终端能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量有所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也无需用户退出当前操作,以重新选择信息接收方或者重新编辑短信或彩信,只需要按照系统阈值生成批处理策略为第一次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第二次发送给20个信息接收方,即:将用户勾选的50个信息接收方自动分成两批,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自动执行批处理操作时自动发送信息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无需重新编辑短信和彩信,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另一种应用场景为:利用终端中指定的应用作为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媒介,比如,微信电话本应用,该微信电话本应用可以在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都予以安装,也可以仅仅安装于信息发送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原理,由于系统阈值是可以动态变化的,首先就可以对系统阈值进行调整,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为对50个信息接收方进行信息发送,其次,基于系统阈值生成的自动批处理策略也是能动态调整的,因此,即便终端系统应用(微信电话本应用)对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也无需用户退出利用该微信电话本执行的当前操作,以重新选择信息接收方或者重新编辑信息,只需要按照系统阈值生成批处理策略为第一次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第二次发送给20个信息接收方,即:将用户勾选的50个信息接收方自动分成两批,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后续通过微信电话本应用自动执行批处理操作时自动发送信息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无需重新编辑信息,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上述图1的例子只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实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图1所述的系统结构。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这里,第一参数可以为系统容量参数,比如,最多可以发送的信息数量,信息数量可以为200、300、400、500等等,这个系统容量参数根据终端的硬件所能支持发送的信息数量来定,也可以根据终端上安装的用于信息发送的软件(例如微信电话本)来定,也可以结合二者的值权衡来定。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这里,所述系统阈值即为本步骤101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容量参数的变化后得到的当前能支持的系统阈值。
步骤103、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监控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具体为“系统容量参数”,由于根据第一参数生成的阈值M,则M也必然是动态变化的,基于M生成的策略也是按照需求动态调整的,因此,基于该信息批处理策略将信息批量发送,不存在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从而提高了不同的终端间在相互发送和/或接收信息时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且无需重新编辑信息,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步骤202、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这里,步骤201是终端上报的过程,步骤202是终端接收用户反馈的过程,一上报,一接收的过程构成了闭环的传输方式,也可以说,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由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成了后续步骤203中所述的“第一参数”,通过这种传输反馈机制得到的“第一参数”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则通过第一参数生成的系统阈值能很好的诠释当前实际能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数量,对提高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和精度都有很大的助益。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201和步骤202构成的闭环传输的反馈机制可以如本发明实施例这样,可以在步骤203的监控步骤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03的监控步骤之后进行,也可以步骤203的监控步骤同时进行,还可以贯彻整个流程的始终。
步骤203、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这里,第一参数可以为系统容量参数,比如,最多可以发送的信息数量,信息数量可以为200、300、400、500等等,这个系统容量参数根据终端的硬件所能支持发送的信息数量来定,也可以根据终端上安装的用于信息发送的软件(例如微信电话本)来定,也可以结合二者的值权衡来定。
这里,通过步骤201中的参数信息上报方式、结合步骤202中的用户反馈方式,可以得到实时调整的第一参数,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进一步还可以结合灰度验证、发布的方式和/或人工验证调优的方式来对第一参数继续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通过不断动态调整、优化验证,对第一参数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及对调整和优化结果进一步还需要验证,以确认验证结果的优劣,将结果用做参数调整的参考指标。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这里,所述系统阈值即为本步骤203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容量参数的变化后得到的当前能支持的系统阈值。
步骤205、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二,其中,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301、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步骤302、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步骤303、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所述推送节点信息中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本实施例的场景是:可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对未超过系统容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地自动分批,由于采用“通过参数信息上报、结合用户反馈”的闭环传输的反馈机制对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还能结合灰度验证、发布的方式和/或人工验证调优的方式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验证,因此,能更好的实现自动分批处理,以保证信息触达的有效性,能可靠性地将信息和数据传递到信息接收方。
当前基于动态调整的第一参数(系统容量参数)得到的当前系统阈值M为500,信息量m1为100个,要发送给100个信息接收方Mn,由于M>m1,M>Mn,所以,毫无疑问,信息可以成功的发送给100个信息接收方。如果m1为100个,要发送给200个信息接收方,同样的,也是可行的,信息可以成功的发送给200个信息接收方。如果m1为600个,或者Mn为700个,总之,二者中任意一个或者二者都超过M,则需要通过以下方法实施例四的自动批处理策略来实现,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当前系统阈值M增加为800,则还可以将信息成功发送给700个信息接收方。可见,步骤301中的节点信息在这种场景中只包括推送节点信息,即700个信息接收方的信息。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二,其中,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的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401、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步骤402、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
步骤403、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
步骤404、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推送节点信息中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405、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本实施例的场景是:可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对已经超过系统容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地自动分批,由于采用“通过参数信息上报、结合用户反馈”的闭环传输的反馈机制对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还能结合灰度验证、发布的方式和/或人工验证调优的方式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验证,因此,能更好的实现自动分批处理,以保证信息触达的有效性,能可靠性地将信息和数据传递到信息接收方。
当前基于动态调整的第一参数(系统容量参数)得到的当前系统阈值M为500,信息量m1为600个,要发送给600个信息接收方Mn,由于M<m1,M<Mn,所以,毫无疑问,信息是不能一次性的成功发送给600个信息接收方的,需要计算差值为600-500=100个,统计分配节点信息,此时,可见,步骤401中的节点信息在这种场景中可以包括推送节点信息,还可以包括分批节点信息,以便分批次的给推送节点发送信息和数据。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比如,本场景中,第一批推送节点信息是500个信息接收方的信息,第二批推送节点信息是剩下的100个信息接收方的信息。这样,将信息接收方按照预先分配或者根据策略自动调整为分成两批,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自动执行批处理操作时自动发送信息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无需重新编辑短信和彩信,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而现有技术对于超过系统容量的信息和数据,只能手动处理,比如重新编辑发送,繁琐不说,还无法保证信息触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际应用中,还包括:记录下分批节点信息、推送节点信息后,终端发出提示给用户,告知用户信息的分批及处理情况,提醒用户自行选择,并最终确认信息推送是否完成。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际应用中,还包括:去重的过程,具体为: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去重的过程可以生成策略后,在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根据系统阈值生成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之前,即一获取到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就开始进行去重处理。因为,去重处理是为了避免推送重复信息,因此,在一获取到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就开始进行去重处理,可以更精确的生成上述策略,避免不需要的信息数量统计和与系统阈值的比对工作,生成的策略更为精确,则信息发送成功率和精确也更高。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监控单元11和批处理发送单元12,其中,监控单元11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批处理发送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上报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所述监控单元,进一步用于监控由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所构成的第一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监控单元21和批处理发送单元22,其中,监控单元21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批处理发送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其中,批处理发送单元22进一步包括:分配子单元221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获取子单元22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推送子单元223用于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如图8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监控单元31和批处理发送单元32,其中,监控单元31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批处理发送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其中,批处理发送单元32进一步包括:分配子单元321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获取子单元32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差值计算单元323用于当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节点信息确定子单元3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推送子单元325用于将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去重单元,用于在所述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的所述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终端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具备信息收发功能的平板电脑这种便携电子设备,不限于这里的描述;所述服务器可以是通过集群系统构成的,为实现各单元功能而合并为一或各单元功能分体设置的电子设备,终端和服务器都至少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和用于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或者包括设置于服务器内的存储介质或独立设置的存储介质。
其中,对于用于数据处理的处理器而言,在执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ngnalProcessor)或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对于存储介质来说,包含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为计算机可执行代码,通过所述操作指令来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该终端和该服务器作为硬件实体S11的一个示例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41、存储介质42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43;所述处理器41、存储介质42以及外部通信接口43均通过总线44连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涉及终端和服务器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终端和服务器描述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以一个现实应用场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阐述如下:
本应用场景为:基于安卓平台的终端或者基于IOS平台的终端,比如iphone手机作为信息发送方,通过微信电话本批量推送大量信息给接收方,但是由于系统设置了接收方的数量限制条件,所以,无法确保大量的接收方可以得到信息的情况。其中,所述微信电话本为移动平台上的一款通讯录软件。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现有技术中,是通过粗略估计,确定一个系统的信息容量阀值M,在此基础上,针对该信息容量阀值M或者信息接收方的数量进行信息发送,如果超过限制M,限制用户选择并做相关提示,而且,对于超过限制M的情况,用户需要重复编辑想要发送的信息,选择信息触达者信息接收方。
由于系统版本及硬件的差异,估计阀值M通常不够准确,在超过系统阀值M的情况下,经常造成信息无法触达的问题。用户需要反复编辑信息并选择信息接收方,造成批量信息效率推送低、系统利用率低。在多次编辑推送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避免重复推送等问题,造成信息推送精确性低、易错等问题。
上述都是因为系统对信息内容及信息接收方数量的限制,且本身这个限制就估计不准确,且是固定不变的,从而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存在,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这种动态监控系统容量参数,动态生成系统阈值,基于系统阈值动态调整批处理策略,是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对超过系统容量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自动分批,势必能解决上述问题,信息能快捷、准确的、自动分批次的发送给大量的信息接收方,且无需重复编辑要发送的短信和/或要推送的信息接收方,避免了信息内容和信息接收方出错的可能,推送高、系统利用率高、精确性高,不易出错。
应用实例一:
本应用场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如图10所示,利用微信电话本应用来作为信息传输的中转媒介,包括:参数检测子系统51、参数优化子系统52、智能去重子系统53、智能分批子系统54、效果监测子系统55、智能提示子系统56。其中,一种系统构架中,参数检测子系统51、参数优化子系统52、智能去重子系统53、智能分配子系统54、智能提示子系统56可以都位于终端侧,效果监测子系统55可以位于服务器侧。另一种系统架构中,参数检测子系统51、智能去重子系统53、智能分配子系统54、智能提示子系统56可以都位于终端侧,效果监测子系统55可以位于服务器侧,参数优化子系统52可以在服务器侧和终端侧都分别设置,以配对使用。
在终端侧实现上述系统架构时,一种实现形式的实例为:参数检测子系统51可以位于上述图6中的所述监控单元中,参数优化子系统52、智能去重子系统53、智能分配子系统54、智能提示子系统56可以位于上述图6中的所述批处理发送单元中。
其中,效果监测子系统中,主要是对包括如图11中所示的4个指标进行监测,将这些对指标的监测结果反馈给参数优化子系统,以便于对参数进行优化和不断的动态调整。这些指标分别为:1)机型、版本统计上报的信息;2)用户意见反馈信息;3)灰度验证、发布信息;4)人工验证调优的信息。通过这四个指标,可以实现动态、闭环调整分批参数,通过不断优化,从而不断提高信息触达率和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通过监测系统容量参数,并通过动态调控的方式,获取不同系统容量的精确阀值M;根据获取的阀值M,对用户的推送信息,根据需要进行智能的自动分批,从而将用户从反复的信息编辑、选择、去重等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保证信息的精确、有效触达,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批量推送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参数检测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系统各项参数的检测及上报,如机型、系统软件版本、信息接收者阀值等;将检测到的信息上报到微信电话本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智能去重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对批量推送信息,根据信息特性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去重,避免推送重复信息。所述智能分批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对去重后的批量推送信息,根据检测的系统参数智能分批,记录分批节点、推送节点等相关信息,完成信息推送等操作。所述智能提示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根据智能分析子系统记录的分配节点、推送节点信息,提示并告知用户信息的分批及处理情况,提醒用户信息推送是否完成。所述效果监测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统计信息推送的触达情况,根据如图12所示的如下步骤对分批参数进行调整。所述参数优化子系统用于主要负责根据效果监测子系统的结果,采用如图13所示的如下步骤对系统参数进行调优。
应用实例二:
如图12所示为通过效果监测子系统统计信息推送的触达情况的过程,包括:
步骤501、关注上报的机型、版本、信息容量、推送触达统计等数据情况。
步骤502、关注用户对批量信息的推送反馈情况。
应用实例三:
如图13所示为通过参数优化子系统对系统参数进行调优的过程,包括:
步骤601、根据用户反馈信息及上报的数据信息,对不同机型、版本进行验证,对参数进行优化。
步骤602、将优化后的参数信息,下发到终端软件,如微信电话本应用。
通过由参数检测子系统、参数优化子系统、智能去重子系统、智能分批子系统、效果监测子系统和智能提示子系统构成的上述系统架构,能够做到批量信息的智能分批,将用户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到单次编辑、一次操作即全部触达;同时通过参数信息上报、结合用户反馈,通过不断动态调整、优化验证,可以有效地改善批量信息推送质量,提高系统利用率及信息触达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所述第一参数为系统容量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所述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进一步包括:监控由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所构成的第一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至少一个信息;
当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至少一个信息;
当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至少一个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信息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所述第一参数为系统容量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批处理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所述监控单元,进一步用于监控由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所构成的第一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批处理发送单元,进一步包括:
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息;
推送子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小于等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获取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将至少一个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批处理发送单元,进一步包括:
分配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阈值来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至少包括推送节点信息;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息;
差值计算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系统阈值时,计算至少一个信息所构成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的第一差值;
节点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基于所述系统阈值所分配的第一推送节点信息计算用于信息推送的分批节点信息;所述分批节点信息至少包括第i推送节点信息,i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推送子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信息按照所述第一推送节点信息和所述第i推送节点信息推送给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去重单元,用于在所述将信息批量发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信息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至少一个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去重处理后再予以批量发送。
CN201510580361.2A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119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361.2A CN105119814B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361.2A CN105119814B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814A CN105119814A (zh) 2015-12-02
CN105119814B true CN105119814B (zh) 2018-11-23

Family

ID=5466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0361.2A Active CN105119814B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9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5798B (zh) * 2017-12-29 2021-05-04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1092945B (zh) * 2019-12-17 2023-01-2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系统资源的抽样数据推送和接收方主动保护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83A (zh) * 2005-03-23 2006-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允许信息量管理方法
CN101022592A (zh) * 2007-03-21 2007-08-22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群发手机短信的方法
CN101556678A (zh) * 2009-05-21 2009-10-1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处理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处理控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5881A1 (en) * 2001-09-14 2003-03-20 Ngo Kim Cu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network
US9009722B2 (en) * 2013-02-05 2015-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negotiation of system resources among virtual servers running in a network computing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83A (zh) * 2005-03-23 2006-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允许信息量管理方法
CN101022592A (zh) * 2007-03-21 2007-08-22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群发手机短信的方法
CN101556678A (zh) * 2009-05-21 2009-10-1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处理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处理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814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41406A1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19206196A1 (zh) 一种模型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06438A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切片的生成方法、无线接入网及切片管理器
CN107078845A (zh) 无线信号质量指示
CA3157850C (en) Secure token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esource in a resourc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8650667A (zh) 终端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11981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632863A (zh) 流量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036775A (zh) 消息交互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530630B (zh) 一种ota升级方法和设备
CN115552933A (zh) 电信通信系统中的联邦学习
CN109348434A (zh) 一种场景信息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1076665A1 (en) Secure token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esource in a resourc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6708240A (zh) 一种省电方法、服务器及省电系统
CN110460967A (zh) 短信平台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161338A1 (en) Dynamic tasking-masking serve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daptive agents in wireless devices
CN114640599A (zh) 意图的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A3157852A1 (en) Secure token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esource in a resourc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5813040A (zh) 短信发送方法、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03117953B (zh) 一种QoS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9067442A (zh) 一种mimo系统通道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429A (zh) 一种负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94721A (zh) 一种集群数据统计及导出方法及装置
WO2024061254A1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CN113766441B (zh)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计费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