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501A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501A
CN110417501A CN201810407650.6A CN201810407650A CN110417501A CN 110417501 A CN110417501 A CN 110417501A CN 201810407650 A CN201810407650 A CN 201810407650A CN 110417501 A CN110417501 A CN 110417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ethod
signal
message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76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501B (zh
Inventor
杨坤
高峰
于光炜
张言飞
汲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76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788 priority patent/WO20192059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05Special codes used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J3/0608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一消息确定或者该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该第一消息为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实施本申请,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理解一致。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许多传统行业当中,并且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应用,如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例如自动驾驶;又如离散自动化(discrete automation),例如工厂离散制造;又如分布式电力系统(electricity distribution),例如智能电网等等。这些新的应用场景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例如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ility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又如满足工业总线标准的时钟同步(clock synchronization)等等。同时为了满足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终端设备要求的时间同步精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如工业总线,电网故障检测等,要求终端设备的时钟与绝对时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达到1us(即±500ns)。
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通过广播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16消息,为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提供10ms精度的时间同步方式。然而,这种时间同步方式是无法满足1us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的。
因此,如何满足1us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理解一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目标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来自第二设备的消息。
其中,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或第一下行信号。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相对应,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在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具体地,在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时,该第一检测方法不理解为由第一设备如终端设备在出厂时所设置的检测方法;而是由第一设备根据对应关系所确定的第一检测方法,也就是说,该第一检测方法也可以是动态更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由来自第二设备的目标消息来确定第一检测方法,通过该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或者第一设备通过预定义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从而保证第一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第二设备的检测方法对应,即保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的理解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其中,目标消息可以为第一消息,也可以为第二消息,至于该目标消息具体为第一消息还是第二消息,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还是网络设备而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待检测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其中,在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多种的情况下,可能的物理量组合方式可为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与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经时延特性的组合;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与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邻小区信号强度的组合;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与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其中,在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多种的情况下,可能的物理量组合方式为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与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经时延特性的组合;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在所述目标消息到达所述第一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所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所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或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其中,第二信号为第二上行信号或第二下行信号。可理解,在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时,该第二信号为第二上行信号;在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时,该第二信号为第二下行信号。即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在上下行关系上对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所述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所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
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由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或者终端设备通过预定义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从而保证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对应,即可以保证该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对信号的检测方法一致。具体地,在基于蜂窝网络的高精度时间同步业务中,本申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不对应而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和下行帧边界接收检测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可提高终端设备时间同步的精度。
可理解,该第一检测方法为终端设备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消息可为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IB、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emaining minimal system information,RMS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多播消息可以为多媒体广播多播(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MBMS)业务消息。单播消息可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消息和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可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或多播消息或单播消息来确定。待检测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可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或者多播消息或单播消息确定,或者由终端设备确定等。可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或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起始的时域位置可表示起始的帧位置、起始的子帧位置或起始的时隙位置中的任意一种。结束的时域位置可表示结束的帧位置、结束的子帧位置或结束的时隙位置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该起始的时域位置和该结束的时域位置的单位粒度可依据下行信号的调度单位来确定。如下行信号的调度单位为帧,则该起始位置表示该下行信号首次发送对应的帧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在所述第一消息到达所述终端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第一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或所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所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所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者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时长的单位可为以下任意一种时间粒度:帧粒度、子帧粒度或时隙粒度。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包括: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或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可理解为与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不同的下行信号,或与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用途不同的下行信号等。
第四方面,与第三方面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第一信号的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所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系统消息;或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多播消息;或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单播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消息可为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多播消息可为MBMS消息。单播消息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使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这些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测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二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二消息为来自终端设备的消息。
可理解,该第一检测方法为网络设备检测第一上行信号的方法。为与第一方面中的第一检测方法相对应,因此第四方面中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也为第一检测方法,但是该第一检测方法与第二方面的第一检测方法在检测对象上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第二消息可为上报消息,具体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U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同时,在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该第二消息可为所述RRC消息,所述MAC CE消息,所述U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信号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物理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在所述第二消息到达所述网络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第二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或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第六方面,与第五方面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以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二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一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消息为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待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在所述第一消息到达所述终端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第一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或所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所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所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或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第八方面,与第七方面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所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二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二消息为来自终端设备的消息;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方法;
或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或所述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三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第二消息中,在所述第二消息到达所述网络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第二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或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第十方面,与第九方面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以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或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生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或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通信方法,或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通信芯片等;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设备如终端设备等。该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当上述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来实现时,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及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通信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通信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通信方法,或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通信芯片等;或者,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设备如网络设备、基带单板等。所述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来实现时,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及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通信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通信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冲击响应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以下将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
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也可理解为无线蜂窝通信系统,又或者理解为基于蜂窝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等。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方案可适用于该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仅示出一个,如图中的基站eNB)以及与该网络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图中的UE1和UE2)。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该基站可以为基站NodeB,或者,该基站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又或者该基站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Node B,gNB),又或者该基站为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TRP)等。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
终端设备,也可称为用户设备。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上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部署在飞机、气球或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用于协调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或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工作方式,避免不同设备的硬件实现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基于无线帧结构的特点,网络设备在上行帧边界的起始位置接收上行信号,以及终端设备在下行帧边界的起始位置接收下行信号,才能正确高效的完成数据通信。然而目前LTE或增强型LTE(advanced LTE,LTE-A)或5G系统没有规定统一的下行和上行帧边界检测方法。蜂窝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确定上行和下行的无线帧边界。例如,LTE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CRS)用于确定下行帧边界,它使用的是首达径检测方法。上行信号(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确定上行帧边界,它使用的是最强径检测方法。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信号的到达时刻时,将会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该差异会随着信道场景而变化,在某些特殊场景中,如非直射(non-line-of-sight,NLOS)场景中首达径检测方法的结果和最强径检测方法的结果通常是不同的,NLOS场景下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而导致的误差可能达到100ns量级甚至更大。
例如,图2示出了一个基于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下行时频跟踪参考信号(CSI-RS for Tracking)的NLOS场景的信道多径时延特征的检测结果。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信道的首径检测结果是第1个采样点,而信道的最强径检测结果是第12个采样点。根据信道互易性,在相同频点上,上行信号应该有相同的检测结果。如果终端设备以首径检测结果作为下行信号帧边界的位置,而网络设备以最强径检测结果作为上行信号帧边界的位置,那么在计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的计算结果中会引入179ns的误差。这个误差对于微秒级精度的时间同步需求是无法容忍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用以配置网络设备和/或终端设备的信号检测方法,保证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理解一致。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用到的技术术语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检测方法,该多种检测方法可用来检测不同物理量的信号。以下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检测方法。
以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为例,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该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first detected path)检测方法、最强径(strongest path)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
其中,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终端设备通过时域相关或者频域相关等信号处理手段获得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的多径时延特征,终端设备检测该下行信道的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该信道路径计算下行信道的物理量。
其中,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该信道路径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
其中,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信道路径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
其中,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该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该目标信道路径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
其中,在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如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号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中,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可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具体地,该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举例来说,对于高精度时间同步的要求,终端设备可根据多径时延特征中的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的到达时刻计算下行帧边界的到达时刻。也就是说,在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为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便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道路径计算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中的参考信号估算无线信号多径时延特征。该参考信号可以是下行信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如下行时频跟踪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for tracking),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s,PTRS),CSI-RS信号,同步信号,如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又如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或者新设计的无线信号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参考信号不作限定。
可理解,在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时,终端设备在检测来自其他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同样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方法来检测该参考信号。如终端设备可通过检测指定的sidelink信号获得指定物理量的检测结果。
以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为例,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上行信号。该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或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参考信号估算无线信号多径时延特征。该参考信号可以是上行信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如DMRS信号、PTRS信号,SRS信号,PRACH信号,或者新设计的无线信号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参考信号不作限定。
可理解,对于各种检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可理解,在其他技术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也可能包括其他名称,如检测标准或检测规则等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检测方法的具体名称不作限定。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方法,也可为第一检测标准或第一检测规则等。以及第二检测方法也可为第二检测标准或第二检测规则等等。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各个检测方法可用来检测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的各种物理量。以下将以检测上行信号的到达时刻或下行信号的到达时刻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为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提供高精度绝对时间信息(如全球定位卫星(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 GPS)或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等时间)。如在高精度工业控制场景中,多个终端设备需要协同工作完成指定任务,该场景要求终端设备的时钟精度至少达到微秒级。因此多个终端设备就直接或间接从基站获取高精度绝对时间信息,从而保证基站和终端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和命令的执行具有相同的时间认知,进而保证多个终端设备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动作或者采集数据。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也不限于应用于时间同步业务,该通信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提前指示或调整检测方法的业务中。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3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终端设备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检测方法相关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
上述网络设备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上述第四检测方法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上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上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方法为终端设备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但是该第一检测方法为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检测方法。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第四检测方法相对应(或相一致);该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该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相对应(相一致)。从而不仅保证检测方法一致,也可保证检测的信号的物理量一致,进而有效保证检测信号的一致性,避免检测方法不同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同。
302、上述网络设备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其中,网络设备可通过广播的形式将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多播的形式将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单播的形式将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具体地,上述网络设备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实现方式一、上述网络设备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系统消息;其中,上述系统消息为MIB、SIB和RMS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该系统消息可为第一消息。
实现方式二、上述网络设备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多播消息;其中,上述多播消息可以为MBMS业务的多播消息,该多播消息可为第一消息。
实现方式三、上述网络设备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单播消息;其中,上述单播消息为RRC消息、MAC CE消息和D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该单播消息可为第一消息。
对于以上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场景,如下所示:
场景一、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设备时,该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即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检测方法。具体地,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流程示意图。其中,UE在需要接入基站时,可以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基站在接收到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后,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RAR);而后UE根据基站指示的相关功控参数,路损估计等等,计算Msg3的开环发射功率,而后按指定的资源和格式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上进行Msg3的发送;然后基站向UE发送Msg4消息。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的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可以为RAR消息或者为Msg4消息。具体地,该RAR消息或Msg4消息即为上述单播消息。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流程仅为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场景二、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设备后,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系统消息或者MBMS消息,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检测方法。可理解,该系统消息或MBMS消息即为第一消息。
场景三、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时,该网络设备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单播消息。该单播消息中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具体地,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申请时间同步业务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申请时间同步业务的消息后,该基站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时频资源,并发送时间同步资源配置消息给该终端设备。其中,该时间同步资源配置消息中可包括第一检测方法。其中,该时间同步资源配置消息可为第一消息。可理解,图5所示的时间同步业务的流程仅为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可理解,在图5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中,在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时间同步资源配置消息后,便可以依据该时间同步资源配置消息来执行时间同步的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时间同步的流程不作限定。
可选的,上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上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上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上述有效时间为通过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其中,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用于指示该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即指示该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用于指示物理量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时频资源、序列生成方式等等,用于辅助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信号。有效时间的时长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长。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何时使用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何时结束使用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
303、上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具体地,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可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如何根据不同的消息来确定第一检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304、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得到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的高精度时间同步。
具体地,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包括:
上述终端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如何确定有效时间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包括:
实现方式一、上述有效时间可由第一下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即只有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相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时,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下行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方法进行信号检测,即网络设备为上述第一下行信号配置的出现时间就是第一检测方法的有效时间。该有效时间由相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出现的时间隐式指明。
实现方式二、上述有效时间由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即只有当终端设备需要测量该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时,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下行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方法进行信号检测,因此该有效时间由相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测量时间隐式指明。
实现方式三、上述有效时间的时间长度在第一消息中携带;在上述第一消息到达上述终端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上述参考时长携带于上述第一消息中,或者上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实现方式四、上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上述第三消息可以为DCI消息或者MAC CE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消息后根据第三消息的指示开始或者结束使用第一检测方法。
具体地,上述终端设备在上述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包括:
在上述有效时间内,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或
在上述有效时间内,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上述第三检测方法为上述终端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不同的下行信号,或与该第一下行信号的用途不同的下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高精度时间同步业务为例,终端设备通过由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下行信号,从而保证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对应,避免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不对应而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大的情况,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
可理解的是,第一检测方法除了由网络设备配置之外,还可以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因此,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6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
上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
上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即在协议中预先规定上述第一下行信号应该使用上述第一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或
上述终端设备根据待检测的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即在协议中预先规定上述物理量应该使用上述第一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具体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可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或多播消息或单播消息来确定。待检测的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可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或者多播消息或单播消息确定,或者由终端设备确定等。其中,在待检测的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由终端设备确定的情况下,可理解由终端设备的应用层的应用程序指示。
602、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
上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包括:
上述终端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
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
上述有效时间携带于第一消息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到达上述终端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上述参考时长携带于上述第一消息中,或上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或
上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上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上述第三消息为DCI消息或者MAC CE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或单播消息等等,该第一消息可以为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第一消息,也可不为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第一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3和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或根据预定义来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也可根据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来确定该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通信方法可包括:
7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其中,上述第二检测方法为该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该第二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且该第一检测为网络设备检测第一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具体地,该第二消息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具体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场景可包括:
场景一、在上述终端设备接入上述网络设备时,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上述第二消息。
如以图4所示的接入流程为例,该第二消息可以为Msg3消息。
场景二、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二检测方法的上述第二消息。例如,在高精度时间同步业务中,为计算上述终端设备的时钟偏差,上述终端设备需要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申请发送用于测量上行帧到达时间的上行信号。
场景三、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上述第二消息;其中,上述第二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702、上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根据该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便明确得知了终端设备所使用的第二检测方法,该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检测方法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从而使得网络设备使用的第一检测方法与终端设备使用的第二检测方法相对应,或者保持一致。
703、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号。
704、上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号,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上行信号。
上述网络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上行信号包括:
上述网络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
其中,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
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
上述有效时间携带于上述第二消息中,在上述第二消息到达上述网络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上述参考时长携带于上述第二消息中,或者上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具体地,上述网络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
在上述有效时间内,上述网络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或
在上述有效时间内,上述网络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上述第三检测方法为上述网络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可理解,网络设备如何根据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上行信号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参考图3所描述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下行信号的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可理解,图7的通信方法是在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来确定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示出的,在具体实现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定义来确定第一检测方法。该实现方式的具体场景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至少可包括:
801、在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上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其中,上述第四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802、网络设备接收上述第四消息,并根据上述第四消息中包括的待检测的物理量确定第一检测方法。
具体地,网络设备接收到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后,便可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来确定该待检测的物理量对应的第一检测方法,即该网络设备便可以确定该第一检测方法。
可理解,该第四消息可为RRC消息,MAC CE消息、UCI消息。
803、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号。
804、上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号,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
可理解,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检测第一上行信号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可理解,前述实施例各有侧重,其中未详尽描述的实现方式还可参考其他实施例。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图3或图6所描述的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901,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
检测单元9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一消息确定或者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上述第一消息为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上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由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或者终端设备通过预定义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下行信号,从而保证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对应,即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的理解一致。具体的,还可以在帧同步的基础上实现终端设备与绝对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上述确定单元901,包括:
第一接收子单元9011,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第一确定子单元901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消息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第一接收子单元901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接入上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接收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
上述第一接收子单元901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向上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接收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
上述确定单元901,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或上述确定单元901,具体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上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终端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终端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终端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终端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上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上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上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上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上述有效时间为通过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单元902,具体用于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其中,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上述有效时间携带于上述第一消息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到达上述终端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上述参考时长携带于上述第一消息中,或者上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或上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上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上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单元902,具体用于在上述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或在上述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下行信号,上述第三检测方法为上述终端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可理解,图9所示的各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图10所示的各子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相对的,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图3或图6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相应功能。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11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以及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上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上述发送单元1101,具体用于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其中,上述第四检测方法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上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上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上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上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图7或图8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相应功能。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第二消息确定或者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上述第二消息为来自终端设备的消息;
检测单元12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其中,上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检测方法,从而利用该第一检测方法来来检测第一上行信号,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的第一检测方法来检测第一上行信号,从而保证网络设备的检测方法与终端设备的检测方法对应,即保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对信号检测方法的理解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a所示,上述确定单元1201,包括:
获取子单元12011,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接入上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12012,用于根据上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上述第二检测方法为上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方法;
或,如图13b所示,上述确定单元1201包括:
第二接收子单元12013,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包括上述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上述第二确定子单元12012,用于根据上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或上述第二接收子单元12013,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
上述第二确定子单12012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
上述确定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类型,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或上述确定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c所示,上述确定单元1201,包括:
第三接收子单元12014,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上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12015,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其中,上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上述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上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上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上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上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上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其中,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上述有效时间由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上述有效时间携带于上述第二消息中,在上述第二消息到达上述网络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上述参考时长携带于上述第二消息中,或者上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上述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或在上述有效时间内,根据上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第一上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上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上行信号,上述第三检测方法为上述网络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图7或图8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相应功能。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以及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接入上述网络设备时,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或上述发送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二检测方法的上述第二消息;
或上述发送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
或上述发送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上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上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上述网络设备发生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四消息;
其中,上述第二消息或上述第四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检测方法,上述目标消息为上述第二消息。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5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执行如图3、图6至图8所示出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或者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执行图9、图10和图14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为了便于说明,图15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5所示,终端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图6至图8所描述的流程。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终端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5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CPU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示例性的,图15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上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1500的收发单元15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1500的处理单元1502。如图15所示,终端设备1500包括收发单元1501和处理单元15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5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5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5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1501可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第一接收子单元9011所执行的方法。又如,收发单元1501可用于执行图14所示的发送单元1401所执行的方法。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可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确定单元901和检测单元902所执行的方法。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具体还可包括时钟模块(图中未示出),该时钟模块主要用于为处理单元1502产生数据传输和时序控制所需要的时钟。该时钟模块可记录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时间点,具体地,该时钟模块可根据时钟偏差值修改该时钟模块。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有效提高终端设备时间同步的精度。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6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执行如图3、图6至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的操作,或者该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图11、图12、图13a至图13c所示的网络设备的操作。
网络设备16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6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602。上述RRU16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611和射频单元1612。上述RRU16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的DCI。上述BBU16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上述RRU1601与BBU16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网络设备。
上述BBU1602为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上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3、图6至图8所示的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BBU16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上述BBU1602还包括存储器1621和处理器1622。上述存储器1621用以存储必要的消息和数据。上述处理器1622用于控制网络设备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3、图6至图8所示的流程。上述存储器1621和处理器16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可选的,处理器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体还可包括外部时钟模块(图中未示出),该外部时钟模块可获取准确的绝对时间,以及记录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时间点,以及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提供绝对时间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目标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来自第二设备的消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检测方法;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其中,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待检测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
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
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
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在所述目标消息到达所述第一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所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所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包括:
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或
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方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所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由目标消息确定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所述目标消息为来自第二设备的消息;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第一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或
所述第一接收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请求时间同步业务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方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方法;或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
所述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其中,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预定义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或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待检测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首达径检测方法、最强径检测方法、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和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特征的检测方法;
其中,所述首达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第一个超过预定功率门限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最强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功率最强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平均多径时延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根据所述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所述基于无线信道多径响应的特征的检测方法表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信道多径时延特征中可分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路径,从所述信道路径中选择目标信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信道路径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小区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下行信号中包括的相临小区信号强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表示无线信道的特征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到达时刻、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频率偏差、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道多径时延特性、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多普勒特性和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类型、有效时间的时长、所述有效时间起始的时域位置和所述有效时间结束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有效时间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出现时间决定;或
所述有效时间由所述第一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时间决定;或
所述有效时间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在所述目标消息到达所述第一设备参考时长后开始生效;其中,所述参考时长携带于所述目标消息中,或者所述参考时长由协议预先定义。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有效时间由第三消息触发开始生效,由所述第三消息触发结束生效,所述第三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消息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或
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根据第三检测方法检测所述有效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默认的、保证正常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检测方法为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的方法。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四检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检测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检测上行信号的检测方法,且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物理量与通过所述第四检测方法检测的所述上行信号的物理量对应;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检测方法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系统消息、多播消息和单播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目标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上行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检测方法的第二消息;或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检测方法的所述第二消息;或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物理量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待检测的物理量的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根据物理量与检测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方法。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407650.6A 2018-04-28 2018-04-28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0417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7650.6A CN110417501B (zh) 2018-04-28 2018-04-28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19/081788 WO2019205925A1 (zh) 2018-04-28 2019-04-08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7650.6A CN110417501B (zh) 2018-04-28 2018-04-28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01A true CN110417501A (zh) 2019-11-05
CN110417501B CN110417501B (zh) 2020-12-18

Family

ID=6829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7650.6A Active CN110417501B (zh) 2018-04-28 2018-04-28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501B (zh)
WO (1) WO20192059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594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的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543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4614A (zh) * 2008-06-24 2011-06-01 Lgc无线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帧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US20130343372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Nicholas William Whinnett Femtocell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CN103947148A (zh) * 2014-03-28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3978C (zh) * 2003-09-18 2009-04-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径信道下的ofdm频率同步方法
US7756005B2 (en) * 2005-03-11 2010-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arse timing/frame acquisition of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symbol
US8416812B2 (en) * 2008-09-22 2013-04-09 Codrut Radu Radulescu Networ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systems
US8144612B2 (en) * 2009-04-15 2012-03-27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edia content via digital radio broadcast transmission for synchronized rendering by a receiver
CN106900054B (zh) * 2017-04-01 2020-08-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543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4614A (zh) * 2008-06-24 2011-06-01 Lgc无线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帧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US20130343372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Nicholas William Whinnett Femtocell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CN103947148A (zh) * 2014-03-28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594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的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01B (zh) 2020-12-18
WO2019205925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4710B2 (en)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using PRSs from a plurality of TRPs in a 5G-NR network
WO2019214611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7179156B2 (ja)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通信機器
TWI789177B (zh) 併發間隙配置方法和使用者設備
CN112806074B (zh) 用户设备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4814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02064A1 (en) Joint beam report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3832913A1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0501390A (ja) ビームベース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ンク監視のためのモビリティ基準信号の強化
WO2019214333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20322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417501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27665A1 (en) Quality-of-service and quality-of-experience monitoring
CN110830202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3143093A1 (zh) 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l prs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3123866A1 (zh) 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21520725A (ja) 伝送遅延の測定
KR102605412B1 (ko) 어그리게이션 팩터를 갖는 무선 송신
CN115918010A (zh)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82198A1 (zh) 感知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US12004105B2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41630B2 (en)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support over sidelink
WO2022268104A1 (zh) 一种无线感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26746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16273A1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