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0848A -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0848A
CN110410848A CN201910735060.0A CN201910735060A CN110410848A CN 110410848 A CN110410848 A CN 110410848A CN 201910735060 A CN201910735060 A CN 201910735060A CN 110410848 A CN110410848 A CN 110410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mponent
switching mechanism
stat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5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步
张成军
段良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50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0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0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0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026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078Recirculation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5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domestic hot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0042Cleaning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2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deposits, scale removal, scale preven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其中,一种热水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可用于连接循环管道;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本申请所提供的热水器通过设有软化机构,能够将水进行软化,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

Description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硬水带给用户的烦恼较多,如:洗澡后皮肤干涩,头发干燥分叉、结水垢、洗衣服洗净力低、衣物纤维僵硬、管道堵塞、餐具洗涤之后残留痕迹等诸多烦恼。虽然市面上出现了衣物柔顺剂、去污产品等,但是不能从源头上解决硬水带来的问题。
但是,现有热水器仅能将水加热,不能满足用户的软水需求,从而在用户需求将水软化的场合,还需要额外配备软水机。
还有,在用户家庭中配备有预热循环系统(零冷水系统)的场合中,热水器将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加热并在用户打开用水点时使用,但是,目前的预热循环系统无法直接向用户提供软水,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软水需求,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以能够解决以上至少一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可用于连接循环管道;
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壳体与储盐组件;所述储盐组件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树脂组件以及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储盐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盐箱。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泵和所述树脂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加热组件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泵设置于所述树脂组件的上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水口所输出的水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能够回流至所述进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树脂再生的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水器为燃气热水器;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燃烧器、以及热交换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水器具有预热循环模式;在所述热水器位于预热循环模式时,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泵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泵和所述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测量进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
所述第一切换阀包括能动作的第一阀芯、连接所述泵的输出端的A端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的B端口、连接所述储盐组件的输入端的C端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的D端口;
所述第二切换阀包括能动作的第二阀芯、连接所述泵的输出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排水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三端口;
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A端口和所述D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断开的位置;
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B端口和所述D端口相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泵的输入端,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还连接文丘里结构的输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与所述储盐组件相连通。
一种预热循环系统,包括: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热水器、以及连接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循环管道;
所述热水器包括: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一种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水器包括: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
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或者,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所述储盐组件连接所述切换机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进水口所述输入水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定温度为30~50摄氏度。
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热水器通过设有软化机构,能够将水进行软化,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并且,该热水器具有用于连接循环管道的出水口和回水口,可以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中,对预热循环水路中具有一定温度的水进行软化,不仅满足用户零冷水的需求,还能在此基础上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预热循环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水路示意图;
图2是图1在正常用水模式下第二状态的水路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预热循环模式下第二状态的水路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预热循环模式下第三状态的水路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水器100,该热水器100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预热循环系统(也可以称为零冷水系统)中,例如,该热水器100也可以应用于用户正常用水场景中。具体的,该热水器100包括:泵13、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18、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15。
在本实施例中,泵13可以驱动预热循环水路中水的循环流动,还可以在水需要经过树脂组件15时克服树脂组件15形成的阻力,保证水能够在期望流量下通过树脂组件15,形成软化水,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器100上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其中,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用于连接循环管道20。通过循环管道20可以将出水口12输出的水(热水)回流至进水口11。进水口11可以用于回流出水口12所输出的水,也可以用于输入冷水。热水器100通过可以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零冷水系统)中,在用户需求零冷水的情况下,通过泵13将预热循环水路的水驱动进行循环加热以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机构位于不同状态下,进水口11可以向热水器100输入冷水,或者,回流出水口12所输出的水。在正常用水情况下,进水口11输入冷水;在预热循环模式下,进水口11输入循环水,相当于回水口。出水口12向外输出经加热组件18加热后的水。所述泵13、所述加热组件18、所述软水机构15连接于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之间。其中,软化机构15可以为树脂组件15,例如树脂罐,利用软化树脂将经过的水进行软化。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热水器100具有不同的状态,满足用户的不同的需求,该热水器100还具有切换机构。该热水器100利用切换机构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软化机构15可以进行软水,也可以对水不进行软化。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1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通过设有软化机构15,能够将水进行软化,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并且,该热水器100具有用于连接循环管道的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可以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中,能够软化整个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这不仅可以满足用户零冷水的需求,还能在此基础上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热水器100通过设有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15,通过软水机构15将水路中的水软化,可以避免热水器100以及预热循环系统的内部结垢,保证机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状态,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切换,切换机构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切换,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被动切换,本申请并不作特别的限定。在热水器100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时,热水器100在预热循环模式下切换机构可以位于多个不同的状态。在切换机构的不同状态下,至少部分进水口11输入水的能够经过软化机构15进行软化水的操作,或者,进行树脂再生的操作,或者,仅进行水加热而不进行软化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在该实施例中,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可以不经过软化机构15软化,经过加热组件18加热后排出。此时,在预热循环模式下,切换机构所建立的第一预热循环水路与软化机构15不连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具有正常热水模式以及预热循环模式。其中,正常热水模式可以对应用户正常的用水情况,例如,在用户打开用水点的情况下,热水器100运行正常热水模式,而在用户需求零冷水的情况下,热水器100运行预热循环模式。相应的,热水器100的进水口11在正常热水模式下输入冷水,在预热循环模式下用于回流出水口12所输出的水。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切换机构可以建立将水加热的第一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一预热循环水路包括热水器100内部的水路部分以及位于热水器100外部的循环管道部分。循环管道20上可以配备有回水阀22,并通过回水阀22连接用水点。在预热循环模式下,用水点处于关闭状态,利用泵13的驱动压力将回水阀22导通循环管道20,从而建立仅将循环水加热而不对水进行软化的第一预热循环水路。当然,在第一状态下切换机构还可以建立正常用水水路,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依次经过泵13、加热组件18,最后从出水口12输出直至用水点。
处于第一状态的切换机构,不管位于正常热水模式或者预热循环模式时,热水器自身内部所建立的水路相同,而对于热水器外部的水路不同,从而形成正常用水水路以及预热循环水路。
相应的,处于第二状态的切换机构,不管位于正常热水模式或者预热循环模式时,热水器100自身内部所建立的水路相同,由于所对应的热水器100外部的水路不同,从而形成正常用水水路以及预热循环水路。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下,软化机构15能够对所在水路的水进行软化,从而向用户提供软水,利用软水清洁用户皮肤,达到用户美容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热水器位于预热循环模式时,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状态。作为优选的,第一状态运行于预热循环模式下,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用于建立预热循环水路,从而将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预热,满足用户的零冷水需求。当然,预热循环模式下,切换机构可以在不同时段位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本申请并不作唯一的限制。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并流至所述出水口12。其中,在第二状态下切换机构可以建立将水软化加热的第二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二预热循环水路包括热水器100内部的水路部分以及位于热水器100外部的循环管道部分。循环管道20上可以配备有回水阀22,并通过回水阀22连接用水点。在预热循环模式下,用水点处于关闭状态,利用泵13的驱动压力将回水阀22导通循环管道20,从而建立第二预热循环水路。当然,在第二状态下切换机构还可以建立正常用水水路,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依次经过泵13、软化机构15、以及加热组件18,最后从出水口12输出直至用水点。
在第二状态下,处于预热循环模式的热水器100可以对进水口11所回流的水进行软化,使得整个预热循环水路充满软化水,用户在用水点用水时可以直接使用到软化的温水,清洁用户皮肤,对用户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该热水器可以在实现零冷水的基础上,对预热循环水路中具有一定温度的水进行软化,从而不仅满足用户零冷水的需求,还能在此基础上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
而且,预热循环模式下虽然具备一定的循环加热温度,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整体温度较低,进而软化机构15可以应用于预热循环水路环境中,且不会对软化机构15形成损伤,可以持续对预热循环水路进行持续软化。
在本实施例中,软化机构15可以为树脂组件15,例如树脂罐,利用软化树脂将经过的水进行软化。为实现树脂组件15的再生,便于用户长期使用,该热水器100还设有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16。所述储盐组件16连接所述切换机构。通过切换机构不同的状态,实现控制储盐组件16是否向树脂组件15提供软水盐,使得树脂再生的可控。
所述树脂组件15连接于所述加热组件18的上游。树脂组件15和泵13连接于进水口11或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之间。在切换机构第二状态下,树脂组件15连接于加热组件18的上游。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先经过树脂组件15软化后进入到加热组件18中,将经过加热组件18的水软化,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通过树脂组件15对水进行软化,降低热水器100中水的硬度,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于软水的需求。
储盐组件16中的软水盐可以为固态盐也可以为盐溶液。具体的,储盐组件包括盐箱。盐箱中存储有软化盐,储盐组件还可以设有溶解软化盐的盐溶液的水箱。热水器100中设有文丘里结构24与水箱相连通。储盐组件16中的软水盐混入进水口11输入的水中可以通过盐溶液进入到进水口11输入的水中,也可以为固态软水盐溶解至进水口11输入的水中,本申请并不作唯一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盐箱中存储固态的软水盐,以便于用户更换,储盐组件16中还具有与盐箱相通的水箱,水箱中的水将盐箱中的盐溶解形成饱和盐溶液。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一文丘里结构24相连通,该文丘里结构24的内部在通过部分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时形成负压,将盐溶液吸入到进水口11所输入的部分水中。
为降低树脂组件15对水压的影响,该热水器100中设有向水路中增压的泵13。泵13连接于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其中,所述泵13可以为预热循环泵。树脂组件15和储盐组件16在预热循环模式下进行软化水以及树脂再生。在本实施例中,泵13可以驱动预热循环水路中水的流动,还可以在水需要经过树脂组件15时克服树脂组件15对水的阻力,保证水的流量。
具体的,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下,泵13驱动进水口11输入的水可以经过树脂组件15和加热组件18,实现水的软化和加热。其中,泵13可以连接于树脂组件15或加热组件18的下游,也可以连接于树脂组件15或加热组件18的上游。在本实施例中,泵13连接于树脂组件15的上游,如此可以避免泵13的抽吸作用产生的负压对树脂组件15的影响,避免负压破坏树脂罐,保证树脂组件15不被破坏。
并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树脂组件15在预热循环下对具有一定温度的循环水依然进行软化,保证在满足用户零冷水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软水,利用软水清洁用户皮肤,达到用户美容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泵13之间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9。根据温度传感器19所检测的进水温度(预热循环模式下可以理解为回水温度),热水器100(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切换机构切换至目标状态。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器按照预热循环温度控制加热组件18的加热功率,并驱动泵13运行,将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二状态,进行预热循环水路的软化,并对树脂组件15进行预热。在温度传感器19所检测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对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在低于预定温度时,切换机构可以位于第二状态或者第一状态,本申请并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软化模块(软化模块包括树脂模块15和储盐模块16)的盐效,提升树脂组件15的软化水量,切换机构还可以具有第三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16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在树脂再生过程中,树脂组件15中水的流向与软化时水的流向(也即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下树脂组件15中水的流向)相反,从而树脂再生过程同样为反冲洗过程。
树脂组件15和储盐组件16通过管道相连通形成再生管路34,切换机构在第三状态下,将再生管路34与预热循环水路相连通,从而将至少部分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引入到再生管路34中,对树脂组件15进行反冲洗,实现树脂再生。切换机构在第三状态下所形成的水路中,储盐组件16位于树脂组件15的上游,进入树脂组件15中的水可以混有软水盐,通过混有软水盐的水对树脂组件15反冲洗实现树脂再生。
为避免影响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质,树脂组件15还连通有排水管路32,从而在树脂再生过程中,将冲洗树脂组件15后的冲洗水排出热水器100。排水管路32上设有阀门(如下述第二切换阀14),通过该阀门实现排水管路32的通断,从而在树脂组件15软化水时排水管路32与树脂组件15断开,而在树脂再生过程中,打开阀门与树脂组件15连通,将经过树脂组件15的水向外排出。热水器100中还可以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树脂再生的水。排水管路32将切换机构与排水口相连通。切换机构通过位于不同的状态,将排水管路32与树脂组件15连通或切断以及将管路33与再生管路34的连通或切断,进而实现整个树脂再生管路34与预热循环水路的通断控制。
如图4、图5所示,进入再生管路34的水为循环水路中的水经切换机构分流出的部分水,该部分水对树脂组件15进行反冲洗。相应的,在预热循环过程中冷水也会进入到预热循环水路中,向循环水路中补充分流到再生管路34中的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集成有树脂组件15和储盐组件16,切换机构通过具有第三状态,实现在预热循环模式下进行树脂组件15的树脂再生,通过预热循环水路所提供的温水混入软化盐对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可以降低树脂再生时对软化盐的消耗,从而对应相同量的软化盐,本实施例所能软化的水量更多,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盐效。并且,预热循环模式水路中的水温并不过高,从而不会对树脂组件15的树脂形成损害,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该效果也可以在下面表格一中看出:
表一不同水温下盐效对比效果
还有,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利用第二状态所形成的预热循环水路可以对树脂组件15进行预热,将树脂组件15提升到合适的温度,从而在后续树脂再生时,能够提供合适温度的树脂再生环境,相应的提升盐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通过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相结合,可以具有较佳的盐效,最终有效提升软化水量。
为维持预热循环模式的持续进行,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13还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切换机构在第三状态时还能形成第三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与再生管路34相通,部分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经切换机构分流后进入再生管路34,将树脂组件15反冲洗。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时,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不经过树脂组件15软化,也即,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下,树脂组件15并不对水进行软化。
相较于上述切换机构在第二状态下所建立的第二预热循环水路,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中树脂组件15并不对水软化,第三预热循环水路所分流出的水经再生管路34将树脂组件15反冲洗,进行树脂再生。而在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树脂组件15串联在循环水路中,对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进行软化,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在第一预热循环水路中,树脂组件15并不参与软水或树脂再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18、所述泵13、所述树脂组件15、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之间。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树脂组件15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
该第二状态可以对应用户的正常用水状态(如图2所示),用户通过打开用水点,切换机构切换到第二状态形成正常用水水路,进水口11所输入的自来水(冷水)经过树脂组件15软化以及加热组件18加热,最后经出水口12排出软化的热水,经用水点排出,从而向用户供应软化后的热水。
在热水器100中,不论正常用水模式还是预热循环模式,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热水器所形成的热水器内部软化加热水路相同,但是所形成的用水水路和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不同。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连接设置有回水阀22的循环管道20。所述出水口12所输出的水能通过所述循环管道20回流至所述进水口11。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管道20可以包括连接出水口12的热水管道21、以及连接进水口11的冷水管道23,该冷水管道23与进水管道(通常为自来水入户管道)相连通。回水阀22连接热水管道21和冷水管道23。回水阀22可以为定压回水阀22,可以连接用水点的混水阀(例如水龙头、花洒等等)。回水阀22在泵13的增压驱动下将热水管道21和冷水管道23连通,形成循环水路。相应的,该热水器100的泵13不仅可以在软化水时克服通过树脂组件15的阻力,还可以驱动整个预热循环水路的水循环流动。
参阅图1所示。在该热水器100中,所述进水口11连接所述泵的输入端,所述泵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泵13位于热水器100内部水路的干路上。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树脂组件15的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树脂组件15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加热组件18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组件1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水口12。
其中,树脂组件15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切换机构位于不同状态时所对应的输入输出状态不同。例如,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连接端为输入端,第一连接端为输出端;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时,第二连接端为输出端,第一连接端为输入端。所述切换机构还连接文丘里结构24的输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树脂组件15的第一连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24与所述储盐组件16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可以为阀门结构,其可以为连接于不同管路上的多个开关阀,通过控制该管路的通断实现建立不同功能的水路,当然,该切换机构还可以为多通阀,通过连接不同的端口实现不同管道之间的通断,从而建立不同功能的水路。本申请并不限定切换机构中阀门的数量以及种类,其能够建立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功能的水路即可,并不局限于单独的切换阀结构。
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切换阀17和第二切换阀14。所述第一切换阀17包括能动作的第一阀芯、连接所述泵13的输出端的A端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15的第一连接端的B端口、连接所述储盐组件16的输入端(文丘里结构24的输入端)的C端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18的输入端的D端口。所述第二切换阀14包括能动作的第二阀芯、连接所述泵13的输出端的第一端口1、连接所述排水管路32的第二端口2、连接所述树脂组件15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三端口3。
如图1所示,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A端口和所述D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2、所述第三端口3断开的位置。此时,热水器仅将进水口11输入的水进行加热输出,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时再通过循环管道20回流,形成第一预热循环水路。
如图3所示,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B端口和所述D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三端口3连通的位置。此时,热水器100将进水口11输入的水依次经树脂组件15软化、加热组件18加热后,经出水口12排出,再经循环管道20回流到进水口11,使得整个第二预热循环水路充满软水。
再如图2所示,在正常用水状态下,回水阀22将热水管和冷水管断开并向用水点的混水阀供水,用水端输出混水。此时,所述切换机构同样位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B端口和所述D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三端口3连通的位置。
可以看出,切换机构的第二状态可以对应不同的热水器工作模式。对于热水器100而言,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下热水器100可以处于图3的预热循环模式(此时,用水点不用水),或者图2的正常用水模式(此时,用水点使用水)。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A端口和所述C端口、所述D端口相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二端口2和所述第三端口3相连通的位置。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时形成第三预热循环水路,相比于第一预热循环水路而言,第三预热循环水路分流旁通再生管路34,以对树脂组件15进行反冲洗树脂再生。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可以按照期望选择不同功能的水路。例如在正常用水阶段,热水器100中所加热的水可以为通过树脂组件15软化的水,也可以为未经树脂组件15软化的水(也即,进水口11输入的水)。
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切换阀17连接A端口和D端口,以及第二切换阀14将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阻断(第二切换阀14处于关闭状态)即可避开树脂组件15,进水口11输入的水直接进入到加热组件18中加热,然后通过出水口12向外排出热水。当然,此种状态的切换机构位于预热循环模式下可以形成上述第一状态,也即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切换阀17连接A端口和D端口,以及第二切换阀14将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阻断,实现回流口的水直接进入到加热组件18中加热,然后通过出水口12向外排出到循环管道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16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该预定温度的水可以提供给树脂组件15较佳的树脂再生温度环境,提升树脂再生速率,从而提升盐效。具体效果可以参见上述表格一。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定温度可以为30至50摄氏度。该热水器100可以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中,该预定温度可以包括预热循环温度,从而,加热组件18所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可以为预热循环水路中回流的水。此时,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第三状态下能够建立使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依次经过所述储盐组件16、所述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的水路。
另外的实施例中,该热水器100还单独设有回水管以及回水口,通过回水管将出水口12和回水口相连通,实现加热组件18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对树脂组件15进行反冲洗再生树脂。
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利用进水口11连接循环管道20,在将热水器100应用于预热循环系统中可以实现单管循环,无需额外设置回水管以及回水口,方便制造和安装,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器100可以为电热水器100也可以为燃气热水器100。优选的,该热水器100为燃气热水器100,加热组件18包括热交换器以及燃烧器。燃烧器通过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交换器内部的水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100包括外壳;所述加热组件18、所述泵13、以及所述树脂组件15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为便于用户获知软水盐的使用量,便于用户操作,所述储盐组件16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盐箱。
进一步地,所述盐箱内部的软水盐可添加或者所述盐箱可更换。用户通过向盐箱中添加软水盐或者更换盐箱增添软水盐,实现软水的持续进行,方便用户操作。具体的,在外壳可以设置快速接头,盐箱通过快速接头实现可更换。盐箱连通一文丘里结构24,利用文丘里结构24形成的负压作用,将盐溶液抽吸进入切换机构所分流出的水中,再对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相应的,在预热循环过程中冷水也会进入到预热循环水路中,向循环水路中补充分流到再生管路34中的水。
在本申请中,热水器100并不以燃气热水器100为限制,其还可以为壁挂炉等等,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100可以为电热水器100。所述热水器100包括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内胆。所述树脂组件15、切换机构位于所述内胆外。加热组件18可以为伸入到内胆中的加热棒。
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热循环系统、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预热循环系统、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能够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热水器100相似,因此该预热循环系统、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热水器100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是基于软件实现,也可以是基于硬件实现,还可以是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预热循环系统,该预热循环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100以及循环管道20。具体的,该预热循环系统包括:具有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的热水器100、以及连接所述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的循环管道20。
所述热水器100包括: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18、泵13、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15、切换机构;所述进水口11用于输入所述出水口12所输出的水。所述加热组件18、所述泵13、所述软化机构15、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12和所述进水口11之间。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12。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切换机构建立将水加热的第一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一预热循环水路包括热水器100内部的水路部分以及位于热水器100外部的循环管道部分。循环管道20上可以配备有回水阀22,并通过回水阀22连接用水点。在预热循环模式下,用水点处于关闭状态,利用泵13的驱动压力将回水阀22导通循环管道20,从而建立仅将循环水加热而不对水进行软化的第一预热循环水路。
在第二状态下切换机构建立将水软化加热的第二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二预热循环水路包括热水器100内部的水路部分以及位于热水器100外部的循环管道部分。循环管道20上可以配备有回水阀22,并连接用水点。在预热循环模式下,用水点处于关闭状态,利用泵13的驱动压力将回水阀22导通循环管道20,从而建立第二预热循环水路。在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回流的水依次经过进水口11、泵13、软化机构15、加热组件18,最后从出水口12输出到循环管道。
在第二状态下,热水器100可以对循环回来的水进行软化,使得整个预热循环水路充满软化水,用户在用水点用水时可以直接使用到软化的温水,清洁用户皮肤,对用户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循环回来带有一定温度的水,在实现零冷水的基础上,对该具备一定温度的水进行软化,从而不仅满足用户零冷水的需求,还能在此基础上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
所述软化机构15包括树脂组件15,所述热水器100还包括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16,所述储盐组件16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16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同时所述泵还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再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返回所述进水口。
切换机构在第三状态时能形成第三预热循环水路,该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与再生管路34相通,部分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经切换机构分流后进入再生管路34,将树脂组件15反冲洗。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时,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不经过树脂组件15软化,也即,在切换机构位于第三状态下,树脂组件15并不对水进行软化。
相较于上述切换机构在第二状态下所建立的第二预热循环水路,第三预热循环水路中树脂组件15并不对水软化,第三预热循环水路所分流出的水经再生管路34将树脂组件15反冲洗,进行树脂再生。而在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树脂组件15串联在循环水路中,对第二预热循环水路中的水进行软化,满足用户对软水的需求。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水器100包括:出水口12、进水口11、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18、泵13、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15、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18、所述泵13、所述软化机构15、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12和所述进水口11之间。当然,该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水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泵13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控制所述泵13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12。
进一步地,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13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或者,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13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
在该控制方法中,在所述进水口11所述输入水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具体的,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
其中,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并流至所述进水口11。同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16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15进行树脂再生。其中,输入水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19测量,所述预定温度为30~50摄氏度。
在该控制方法中,在所述进水口11所输入水的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切换机构可以位于第二状态,或者位于第一状态。
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泵13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15以及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并流至所述进水口11。
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13驱动所述进水口11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8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12。在该第四状态下,进水口11所输入的水不经过树脂组件15软化,经过加热组件18加热后排出,此时,切换机构建立的预热循环水路与树脂组件15不连通。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21)

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可用于连接循环管道;
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壳体与储盐组件;所述储盐组件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树脂组件以及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储盐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盐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和所述树脂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加热组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设置于所述树脂组件的上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水口所输出的水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能够回流至所述进水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树脂再生的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为燃气热水器;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燃烧器、以及热交换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具有预热循环模式;在所述热水器位于预热循环模式时,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化盐并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和所述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测量进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
所述第一切换阀包括能动作的第一阀芯、连接所述泵的输出端的A端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的B端口、连接所述储盐组件的输入端的C端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的D端口;
所述第二切换阀包括能动作的第二阀芯、连接所述泵的输出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排水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三端口;
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A端口和所述D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断开的位置;
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将所述B端口和所述D端口相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泵的输入端,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切换机构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水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还连接文丘里结构的输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树脂组件的第一连接端;所述文丘里结构与所述储盐组件相连通。
15.一种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热水器、以及连接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循环管道;
所述热水器包括: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所述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17.一种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将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泵、用于将水软化的软化机构、切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泵、所述软化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
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所述泵驱动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软化机构软化以及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并流至所述出水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或者,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泵运行并使所述切换机构位于第二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机构包括树脂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用于存储软化盐的储盐组件,所述储盐组件连接所述切换机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进水口所述输入水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所述泵能够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流至所述出水口,同时驱动部分所述进水口输入的水混入所述储盐组件中的软水盐对所述树脂组件进行树脂再生后排出所述树脂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热循环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切换至第三状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温度为30~50摄氏度。
CN201910735060.0A 2019-08-09 2019-08-09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Pending CN110410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5060.0A CN1104108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5060.0A CN1104108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0848A true CN110410848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5060.0A Pending CN1104108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08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3552A (zh) * 2020-03-18 2021-05-2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回水系统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2984822A (zh) * 2021-03-12 2021-06-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预热循环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142A (ja) * 1997-06-24 1999-01-22 Noritz Corp 即湯機能を備えた給湯装置の給湯終了時処理方法
JP2002282161A (ja) * 2001-03-28 2002-10-02 Mizutani Valve Kogyo Kk 浴室構造
JP2010051905A (ja) * 2008-08-29 2010-03-11 Noritz Corp 軟水化システムおよび軟水器
CN107702329A (zh) * 2017-10-30 2018-02-1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207501439U (zh) * 2017-10-30 2018-06-1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软水热水器
CN210485876U (zh) * 2019-08-09 2020-05-0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142A (ja) * 1997-06-24 1999-01-22 Noritz Corp 即湯機能を備えた給湯装置の給湯終了時処理方法
JP2002282161A (ja) * 2001-03-28 2002-10-02 Mizutani Valve Kogyo Kk 浴室構造
JP2010051905A (ja) * 2008-08-29 2010-03-11 Noritz Corp 軟水化システムおよび軟水器
CN107702329A (zh) * 2017-10-30 2018-02-1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207501439U (zh) * 2017-10-30 2018-06-1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软水热水器
CN210485876U (zh) * 2019-08-09 2020-05-0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3552A (zh) * 2020-03-18 2021-05-2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回水系统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2833552B (zh) * 2020-03-18 2022-08-16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回水系统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2984822A (zh) * 2021-03-12 2021-06-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预热循环系统
CN112984822B (zh) * 2021-03-12 2022-07-19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预热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51536B2 (en) Greywater system with several reservoirs in parallel
CN101063553B (zh) 热泵式热水供应装置及其热水供应方法
CN110410848A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CN210485876U (zh) 热水器以及预热循环系统
CN203928392U (zh) 家用直热式热泵热水器
CN218738848U (zh) 洗碗机
CN206110254U (zh) 一种便捷轻巧型家用水龙头
CN205536068U (zh) 相变储能设备与双电锅炉联合供暖系统
CN208910117U (zh) 一种洗碗机的进水装置
CN208910118U (zh) 一种洗碗机的进水系统及水槽洗碗机
CN205579971U (zh) 一种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
CN209099471U (zh) 一种电子坐便器
CN213778236U (zh) 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生活水箱
CN208042513U (zh) 多功能热水器水罐及供水系统
CN207865698U (zh) 一种可持续性供热水的空气能热水装置
JP2005009747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07350448U (zh) 一种用于熔盐储能供暖的水汽换热系统
CN206572754U (zh) 浴室洗浴系统
CN205980298U (zh) 一种利用毛细管网换热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WO2024041071A1 (zh) 洗碗机
CN205119883U (zh)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CN213040739U (zh) 采暖洗浴两用炉及包含其的系统
CN214829688U (zh) 一种大流量即热出水纯水机
CN215487981U (zh) 预热式水龙头
CN109282339A (zh) 热泵机组及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