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9883U -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19883U CN205119883U CN201520773355.4U CN201520773355U CN205119883U CN 205119883 U CN205119883 U CN 205119883U CN 201520773355 U CN201520773355 U CN 201520773355U CN 205119883 U CN205119883 U CN 205119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domestic water
- sewage
- pipe
- diverter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与待加热的生活用水连通的生活用水出水管,向用户端提供加热后的热水的生活用水回水管及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与污水排放终端连接的污水进水口及设置于所述污水进水口相对侧的污水出水口,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盘状水管,所述盘状水管的进水口与生活用水出水管连接,所述盘状水管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回水管连接。该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布设方便,有效地利用污水的热能为生活用水加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大量的卫生热水经过使用后通过污水管道直接排放,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而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用水的加热又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回收污水管道中的热水的热量,以减少电能的消耗,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以解决污水热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
生活用水出水管,与待加热的生活用水连通;
生活用水回水管,向用户端提供加热后的热水;
换热器,其上设置有与污水排放终端连接的污水进水口及设置于所述污水进水口相对侧的污水出水口,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盘状水管,所述盘状水管的进水口与生活用水出水管连接,所述盘状水管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回水管连接。
优选,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与所述盘状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三通换向阀连接,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与所述盘状水管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三通换向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及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自由阀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污水热能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及第二三通换向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及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换位及开关。
进一步优选,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加热装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将换热器设置于污水排放终端,待排出的热污水经污水进水口进入换热器后经污水出水口排出,待加热的生活用水经生活用水出水管、换热器内的盘状水管及生活用水出水管流回用户端,其中,生活用水在盘状水管中流动的过程中,与换热器内的热污水进行换热,实现提升生活用水水温的效果,有效地回收了污水的热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污水热能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与待加热的生活用水连通的生活用水出水管1、向用户端提供加热后的热水的生活用水回水管2及与换热器3,其中,所述换热器3上设置有与污水排放终端连接的污水进水口31及设置于所述污水进水口31相对侧的污水出水口32,所述换热器3内设置有盘状水管33,所述盘状水管33的进水口与生活用水出水管1连接,所述盘状水管33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回水管2连接。
该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将换热器设置于污水排放终端,待排出的热污水经污水进水口进入换热器后经污水出水口排出,待加热的生活用水经生活用水出水管、换热器内的盘状水管及生活用水出水管流回用户端,其中,生活用水在盘状水管中流动的过程中,与换热器内的热污水进行换热,实现提升生活用水水温的效果。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1与所述盘状水管33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三通换向阀5连接,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与所述盘状水管3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三通换向阀6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6的自由阀口通过第一管道7连通,所述污水热能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第二三通换向阀6连接,用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第二三通换向阀6的换位及开关,最终实现控制从生活用水出水口流出的水是否经过换热器中的盘状水管后再经过生活用水回水管流回用户端。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换热器3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及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及污水温度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及第二三通换向阀换位,具体地,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生活用水回水管内的水温低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生活用水出水管内的水温或两者基本相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及第二三通换向阀使待加热的生活用水依次经生活用水出水管、第一管道、生活用水回水管流回用户端,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生活用水出水管内的水温低于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污水水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及第二三通换向阀使带加热的生活用水依次经生活用水出水管、盘状水管、生活用水回水管流回用户端。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开关,用于对生活用水回水管中的水进行再加热,以实现给用户端提供理想温度的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活用水出水管(1),与待加热的生活用水连通;
生活用水回水管(2),向用户端提供加热后的热水;
换热器(3),其上设置有与污水排放终端连接的污水进水口(31)及设置于所述污水进水口(31)相对侧的污水出水口(32),所述换热器(3)内设置有盘状水管(33),所述盘状水管(33)的进水口与生活用水出水管(1)连接,所述盘状水管(33)的出水口与生活用水回水管(2)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1)与所述盘状水管(33)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三通换向阀(5)连接,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与所述盘状水管(3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三通换向阀(6)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6)的自由阀口通过第一管道(7)连通,所述污水热能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第二三通换向阀(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及第二三通换向阀(6)的换位及开关。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换热器(3)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温度检测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水回水管(2)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加热装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73355.4U CN205119883U (zh) | 2015-10-08 | 2015-10-08 |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73355.4U CN205119883U (zh) | 2015-10-08 | 2015-10-08 |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19883U true CN205119883U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7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73355.4U Active CN205119883U (zh) | 2015-10-08 | 2015-10-08 |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198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7368A (zh) * | 2016-11-03 | 2017-03-22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具有多种功能的污水回收净化装置 |
-
2015
- 2015-10-08 CN CN201520773355.4U patent/CN2051198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7368A (zh) * | 2016-11-03 | 2017-03-22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具有多种功能的污水回收净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NZ601602A (en) | Water heating system with flow directable between starage tank, solar heater and instantaneous heater using pump and diverter valve | |
CN103322682A (zh) | 一种家用水循环系统 | |
CN105485908A (zh) | 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693841U (zh) | 燃气热水器 | |
CN205119883U (zh) |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 |
CN202008184U (zh) | 电即热式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 | |
CN201488241U (zh) | 快速节能循环加热器 | |
CN102901147B (zh) | 多能源热水装置 | |
CN203857530U (zh) | 一种电辅助太阳能采暖热水炉 | |
CN104819558A (zh) | 具有换向功能的双通道热水辅助加热装置 | |
CN202648204U (zh) | 一种智能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1316503U (zh) | 一种两用热水器 | |
CN201724409U (zh) | 热水器循环加热系统 | |
CN204803043U (zh) | 软水装置 | |
CN210736339U (zh) | 供热水系统及软水设备 | |
CN205137939U (zh) | 一种热水器水流量控制装置 | |
CN204460733U (zh) | 一种便捷实用的内循环淋浴喷头 | |
CN204151122U (zh) | 水洗釜加热系统 | |
CN203116290U (zh) | 一种节水淋浴装置 | |
CN205606701U (zh) | 热水循环系统 | |
CN104633744A (zh) | 燃泵互补热水系统 | |
CN204438285U (zh) | 燃泵互补热水系统 | |
CN205747331U (zh) | 一种浅层地热梯级多能互补利用控制系统 | |
CN205090590U (zh) | 具有换向功能的双通道热水辅助加热装置 | |
CN203024249U (zh) | 多能源热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