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3454A - 一种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3454A
CN110403454A CN201810385155.XA CN201810385155A CN110403454A CN 110403454 A CN110403454 A CN 110403454A CN 201810385155 A CN201810385155 A CN 201810385155A CN 110403454 A CN110403454 A CN 110403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table
cover
clamp
pressure cooke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51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章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51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34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3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内衬和外盖,所述锅盖上还设有锁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上设有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锁盖机构运动实现与锅体的解锁和锁合,所述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本发明可以解决异常情况下不方便开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在高于常压的环境下烹饪,所以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压力锅一般会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内盖,内盖上设有密封圈,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压力烹饪腔体,通过在内胆内放置食材,可以进行压力烹饪。由于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了压力烹饪环境,所以压力锅还设有锁盖承压结构来确保安全烹饪。
常见的锁盖承压结构一般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转动的锁盖,锁盖上设有盖牙,相应的锅体上设有锅牙,通过转动锁盖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或解锁。
其二是设置径向移动的夹钳,通过夹钳向内移动来使锅盖与锅体锁紧,通过夹钳向外移动来使锅盖与锅体解锁。
在使用压力锅进行烹饪时,在合盖后会将承压结构锁合,使得锅盖与锅体锁合,在烹饪结束后,一般先进行排气以降低烹饪腔体的压力,然后解锁承压结构进行开盖。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锁合后若出现异常,比如断电,电路板损坏,正常的开合盖机构失灵等情形,会造成打不开盖的情况。而这时一般需要将外盖拆掉,然后操作外盖内部的开合盖结构来解锁开盖。而外盖一般都是通过侧部的卡扣和顶部的一圈螺钉固定,拆卸外盖操作非常复杂,普通用户无法完成拆卸过程,故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锅,可以解决异常情况下不方便开盖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内衬和外盖,所述锅盖上还设有锁盖机构,所述内衬上设有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锁盖机构运动实现与锅体的解锁和锁合,所述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位于锅盖的中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为供螺丝刀旋拧的旋拧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为供硬币卡入后旋拧的旋拧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盖上设有贴纸,所述贴纸遮蔽所述避让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盖上设有可拆卸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遮蔽所述避让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机构为可移动的夹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盖机构为可转动的锁盖。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的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衬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穿过所述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下部用于与锅体锁合,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上部用于与驱动装置配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当压力锅发生异常无法解锁开盖时,通过外部工具伸入避让孔来驱动转盘的驱动部即可以解锁开盖,极大的方便了出现异常时进行维修。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分解图;
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
图4为转盘锁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转盘锁合状态的排气阀视角剖视图;
图6为转盘锁合状态的夹钳视角剖视图;
图7为转盘排气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转盘排气状态的排气阀视角剖视图;
图9为转盘解锁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转盘解锁状态的夹钳视角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锅盖局部分解图;
图12为实施例二的锅盖俯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三的夹钳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的夹钳剖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三的夹钳使用状态图;
图16为实施例四的夹钳使用状态图;
图17为实施例五的内盖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的内盖剖视图。
附图标号:
锅体10,锅盖20,外盖21,避让孔211,内盖22,安装座221,防堵螺母222,浮子阀223,排气孔224,安全阀225,内凹区域226,密封件227,密封圈23,内衬24,避让槽241,排气阀25,顶杆26,驱动电机27,内胆30,内胆翻边31,转盘40,第一滑槽41,第一作用段411,第一圆弧段412,第二滑槽42,第二作用段421,第二圆弧段422,驱动部43,夹钳50,塑料驱动部51,避让滑槽511,卡爪52,上卡面521,下卡面522,连接面5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内衬和外盖,所述锅盖上还设有锁盖机构,所述内衬上设有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锁盖机构运动实现与锅体的解锁和锁合,所述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本发明可以解决异常情况下不方便开盖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10,本实施例的压力锅,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所述锅体10内设有内胆30,所述锅盖20由上而下包括外盖21、内衬24和内盖22,内盖22上设有密封圈23,内盖22盖合到内胆3时,密封圈23密封内盖22和内胆3之间的间隙,使得内盖22与内胆30密封形成压力烹饪腔体,内盖22为金属内盖,内衬24为塑料内衬,外盖21为塑料外盖或玻璃外盖。本实施例的锅盖20上还设有排气阀25,排气阀25密封内盖22上的排气孔,达到控制烹饪腔体压力的目的,排气阀既可以是压力球阀,也可以是设在内盖的排气管上的重锤,本实施例的排气阀25以压力球阀为例。为了方便排气泄压,本实施例的锅盖20上还设有驱动排气阀25的顶杆26,通过顶杆26驱动排气阀25以解除排气阀25的密封,实现排气泄压。本实施例的内盖22上设有容纳腔体,压力球阀位于容纳腔体内可活动,容纳腔体侧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所述顶杆26,顶杆26可以驱动压力球阀活动,以解除对内盖上排气孔的密封。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盖20上设有可移动的夹钳50,所述夹钳50具有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夹钳50移动到锁合位置时,夹钳50的卡爪52夹持所述内胆翻边31和内盖22,如图6的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压力烹饪,所述夹钳50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卡爪52与内胆翻边31和内盖22错开,如图10的状态,此时可以打开锅盖20。
可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锅盖20上设有转盘40,所述转盘40上设有第一滑槽41和第二滑槽42,所述顶杆26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1,所述夹钳50穿过所述第二滑槽42,所述转盘40转动实现排气阀25的开闭和夹钳50的开合。通过一个转盘40得到了开闭排气阀25和开合夹钳50的效果,简化了锅盖结构,也方便了用户操作。
具体的,可参考图3,所述第一滑槽41包括第一作用段411和第一圆弧段412,所述转盘40转动使得所述顶杆26位于第一作用段411时顶杆发生移动,位于第一圆弧段412时顶杆26不移动。第一作用段411使得转盘40转动时可以对顶杆26起到作用,从而可以将转盘40的转动转化为顶杆26的移动。所述第一作用段411从起点到终点,距离转盘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变小,从而转盘40的转动可以变为顶杆26的移动。本实施例的起点指的是第一滑槽41的一端,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转盘40在转动起点时顶杆26位于第一滑槽41中的位置。所述第一圆弧段412对应的圆心为转盘中心,所以转盘40在转动时,当顶杆26位于第一圆弧段412时,不会对顶杆26发生作用,因此顶杆26不会移动。
同样的,可继续参考图3,所述第二滑槽42包括第二作用段421和第二圆弧段422,所述转盘转动使得所述夹钳50位于第二作用段421时夹钳50发生移动,位于第二圆弧段422时夹钳50不移动。与第一滑槽类似,所述第二作用段421从起点到终点,距离转盘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变小,从而转盘40的转动可以变为夹钳50的移动。所述第二圆弧段422对应的圆心为转盘中心,所以转盘40在转动时,当夹钳50位于第二圆弧段412时,不会对夹钳50发生作用,因此夹钳50不会移动。
本实施例的转盘40具有锁合位置、排气位置和解锁位置。
转盘40的锁合位置即夹钳50夹持内盖22和内胆翻边31的锁合位置,而且排气阀处于密封状态,可参考图4-图6,此时转盘40位于转动路径上的一端,顶杆26位于第一作用段411的一端,夹钳50位于第二圆弧段422的一端,当转盘40从锁合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顶杆26位于第一作用段411上,夹钳50位于第二圆弧段422上,所以在此过程中,顶杆26移动作用排气阀25,使得排气阀25解除密封,同时由于夹钳50位于第二圆弧段422上,所以夹钳50不会移动,夹钳50一直保持在锁合位置。通过此过程可以进行排气泄压,而夹钳50并未移动。
转盘40的排气位置应该理解为夹钳50位于锁合位置,而顶杆26驱动排气阀25使其解除密封的排气位置。可参考图7和图8,此时转盘40位于转动路径上的中间某处,顶杆26位于第一作用段411的末端或者说第一圆弧段412的起点,夹钳50位于第二圆弧段422的末端或者说第二作用段421的起点。
在进一步转动转盘40使得转盘从排气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顶杆26位于第一圆弧段412,所述夹钳50位于第二作用段421。所以在此过程中,由于顶杆26位于第一圆弧段412,顶杆26不会发生移动,排气阀25保持在排气位置,同时由于夹钳50位于第二作用段421上,所以夹钳50会移动,夹钳50会从锁合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通过此过程可以保持排气泄压,而夹钳50从锁合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所以夹钳50在移动时,排气阀25是保持排气状态的,所以可以确保烹饪腔体没有余压,避免出现烹饪腔体存在余压使得夹钳50上浮而造成夹钳50移动困难的情况。
转盘40的解锁位置为夹钳50位于锁合位置,排气阀25位于排气位置,可参考图9和图10,此时转盘40位于转动路径上的另外一端,顶杆26位于第一圆弧段412的末端,夹钳50位于第二作用段421的末端。
综上可见,通过转盘40上滑槽的结构设置即可以实现转动排气和转动解锁。圆弧段对应的圆心为转盘中心,所以转盘40在转动到位于圆弧段时不会发生作用,而作用段不是以转盘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段,所以在转动时可以发生作用,实现驱动顶杆排气或驱动夹钳移动。作用段可以为直线段,折线段或者是弧形段。最佳的,将作用段的形状设置与转盘的转动角度匹配,实现转盘转动同一角度,顶杆或夹钳移动的距离相同,以使得转动的速度与顶杆或夹钳的移动速度匹配,达到理想的效果,避免出现在转盘转动速度恒定时,顶杆或夹钳的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到转动操作手感。
较佳的,可参考图4,所述转盘40的中心位于锅盖的中心。从而可以简化转盘40上滑槽的结构,方便利用滑槽驱动顶杆或夹钳。所述夹钳50设有左右两组,所述第二滑槽42设有两组。夹钳50分布在左右对称设置,第二滑槽42以转盘中心对称设置,使得夹钳50左右受力均衡,且简化了第二滑槽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锅盖上还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盘40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把手或驱动按钮或驱动电机。既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电动的。驱动装置可以为旋转把手或驱动按钮,通过手动控制旋转把手或驱动按钮实现转盘的转动,也可以是通过驱动电机实现,当然也可以手动与电动驱动均具备。
可以理解的是,锅盖上设有开合盖检测机构,比如微动开关或干簧管等,可以是检测转盘的转动位置,或者是检测夹钳的移动位置,以达到开合盖检测的目的,确保安全烹饪,避免出现为锁合到位就开始加热烹饪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2和图3,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27,具体的,驱动电机27设在内衬24上,转盘40上设有齿轮,通过驱动电机27与齿轮啮合带动转盘40转动,转盘40的转动实现排气和解锁。具体应用时,驱动电机27的启动信号可以是设置在锅盖上的开合锁按钮,在扣合锅盖后,触控开合锁按钮使得驱动电机27工作,带动夹钳50移动到锁合位置,在烹饪结束后,触控开合锁按钮使得驱动电机27工作,带动转盘40转动实现排气和夹钳移动到解锁位置。当然,也可以将驱动电机27的启动与烹饪流程结合起来,在烹饪流程结束后,驱动电机27收到解锁信号,带动转盘40转动实现排气泄压,进而实现夹钳移动解锁。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盘上设置滑槽,实现转动排气和解锁两个功能,简化了锅盖的结构,方便了用户操作。而且在从锁合位置转动到排气位置时,顶杆移动实现排气,而夹钳不动,在从排气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顶杆不动,夹钳移动实现解锁。仅通过一个转盘结构就实现了先排气后解锁夹钳的功能,避免出现未排气就解锁夹钳造成操作困难的情况。因为在烹饪结束后,烹饪腔体内还存在一定的余压,造成内盖上浮,夹钳难以移动,而本实施例先排气降低烹饪腔体压力后再作用夹钳移动,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运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1和图12,所述外盖21上设有避让孔211,所述转盘40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43,所述避让孔211对应所述驱动部43设置。通过在外盖21上设置避让孔211,当压力锅发生异常,驱动装置失效时,可以通过借助外部工具来驱动转盘40,达到解锁开盖的目的。由于外盖21上设置有避让孔211,所以不需要将外盖21拆卸即可以驱动转盘40实现解锁开盖,大大方便了维修。
具体的,所述驱动部43与避让孔211处的外盖表面的高度差小于20毫米。最佳的,该高度差为0,即驱动部43通过避让孔211延伸到外盖表面时,与外盖表面平齐,因此方便进行遮蔽处理,也方便通过外部工具作用驱动部。当然,驱动部43可以高于外盖表面,也可以低于外盖表面,但是二者的高度差在20毫米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当驱动部低于外盖表面超过20毫米之后,外部工具需要伸入避让孔20毫米才能作用到驱动部,不方便操作。当驱动部高于外盖表面超过20毫米之后,在外盖表面会显得突兀,影响到外观效果,影响到用户体验。
当然,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夹钳结构,也可以是其他锁盖机构,比如转动的锁盖,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锁盖运动实现与锅体的解锁和锁合。
当驱动装置为旋转把手时,若已经锁合烹饪,但是旋转把手与转盘之间的连接关系损坏,造成旋转把手无法转动转盘时,会打不开锅盖。而一般的操作是需要将外盖21拆卸,而外盖21与内衬24之间一般都是通过侧壁的卡扣以及分布的十多个螺钉固定,使得拆卸外盖21非常麻烦,还容易造成外盖21在拆卸时形变甚至损坏。但是本实施例由于在外盖21上设置避让孔211,当出现异常时,直接通过外部工具驱动转盘40即可以将锁盖机构解锁,实现便捷开盖。
当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时,该结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压力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当锁合烹饪时,若发生异常,比如断电了,或者是电路板损坏了,会造成用户无法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解锁,造成打不开盖子。此时,通过外部工具驱动转盘40上的驱动部43即可以解锁开盖。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3位于锅盖的中心。由于转盘40的转动可以带动夹钳的解锁或锁合,当驱动部43位于锅盖中心时,可以简化避让孔211的结构,锅盖中心也可以理解为转盘40的旋转中心。若驱动部43位于锅盖上的其他区域,避让孔211需要做成弧形条以方便驱动转盘,会造成避让孔211的结构复杂,降低上盖21的强度,且影响外盖21的外观。
本实施例的驱动部为供螺丝刀旋拧的旋拧槽。旋钮槽可以为“一”字槽,供“一”字螺丝刀旋拧,本实施例中附图为“一”字槽。可以是“十”字槽,供“十”字螺丝刀旋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旋拧槽。当驱动部为供螺丝刀旋拧的旋拧槽时,外部工具则是螺丝刀。当然,所述驱动部也可以为供硬币卡入后旋拧的旋拧槽。
为了避免外盖21上避让孔211影响到用户体验,所述外盖上设有贴纸,所述贴纸遮蔽所述避让孔211。当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开盖时,通过撕掉贴纸,使用外部工具伸入避让孔211以操作转盘40旋转实现解锁开盖。
当然,也可以是在所述外盖上设有可拆卸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遮蔽所述避让孔211。通过拆掉蒸汽阀即可以作用驱动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贴纸与蒸汽阀同时具备。先用贴纸遮住避让孔211,再安装蒸汽阀遮住贴纸以完全遮蔽避让孔211,而且也非常方便操作转盘40。
较佳的,所述避让孔211的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从而方便对避让孔211进行遮蔽处理,且对外盖21的强度影响小。
本实施例的内衬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穿过所述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下部用于与锅体锁合,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上部用于与驱动装置配合。避让槽用于方便锁盖机构穿过,使得锁盖机构具有上部和下部,上部来与驱动机构配合,通过驱动机构以驱动锁盖运动,下部来与锅体锁合,达到解锁和锁合的目的。
综上可见,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当压力锅发生异常无法解锁开盖时,通过外部工具伸入避让孔来驱动转盘的驱动部即可以解锁开盖,极大的方便了出现异常时进行维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主要对夹钳进行改进,本实施例的夹钳50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压力锅中。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3-图15,卡爪52为金属卡爪52,本实施例的夹钳50包括塑料驱动部51和金属卡爪52,所述金属卡爪52固定在塑料驱动部51上,所述塑料驱动部51用于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金属卡爪52用于锁合锅体。压力锅的夹钳5为承压结构,其在压力上升后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对其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夹钳50一般为一体成型金属件,上部用于连接驱动组件,下部承受压力。夹钳50实际上的承压受力主要在下部的金属卡爪52结构,可参考图15,将锅盖盖合到锅体后,内盖22盖合内胆30,金属卡爪52用于夹持内盖22和内胆翻边31。当内胆30内压力上升时,内盖22和内胆30会有分离的趋势,而金属卡爪52夹持二者来阻止二者分离,所以金属卡爪52会承受到很大的力。可见现有技术的夹钳5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会存在材料上的浪费,造成成本太高。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夹钳中需要承压的下部设置成金属卡爪52用于承压,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在设计与测试过程中,可以方便更换不同厚度的金属卡爪52来满足强度要求,方便了设计开发的简化。当发现夹钳50的强度不够时,仅需将下部的金属卡爪52加厚替换即可,方便了安装与替换。
可继续参照图15,锅盖20的内衬24上设有避让槽241,所述塑料驱动部51穿过所述避让槽241,所述金属卡爪位于内衬24下方。内衬24的下方设有内盖22以及内胆30,而内衬24的上方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转盘结构,转盘上设有滑槽,塑料驱动部51上设有连接柱511,所述连接柱511穿过所述滑槽。因此转盘的转动可以变化为连接柱511的移动,从而实现夹钳50的移动。当然,驱动组件还包括旋转把手或电机,所述旋转把手或电机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驱动部51上设有两个金属卡爪52。本实施例的夹钳50设有两组,因此压力锅具有4个金属卡爪52,最佳的,4个金属卡爪52周向均匀分布在内盖所在的圆周上,以确保受力均匀。
可参考图14,所述金属卡爪52包括上卡面521和下卡面522以及连接上下卡面的连接面523,所述连接面523与塑料驱动部51固定。二者可以通过螺钉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扣等方式固定。金属卡爪52在夹持内盖与内胆翻边时,内盖与内胆翻边位于上下卡面之间的空间内,上卡面521阻止内盖22上浮,下卡面522阻止内胆30下浮,确保二者密封形成压力烹饪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驱动部51上设有避让滑槽511,所述内衬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避让滑槽511。从而确保塑料驱动部51在设定的路径上移动。
较佳的,本实施例的夹钳的高为3-10厘米。夹钳的高度低于3厘米时不方便夹持与使用,高于10厘米时造成锅盖太厚,影响整机外形。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仅将夹钳中需要承压的下部设置成金属卡爪用于承压,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在设计与测试过程中,可以方便更换不同厚度的金属卡爪来满足强度要求,方便了设计开发的简化。当发现夹钳的强度不够时,仅需将下部的金属卡爪52加厚替换即可,方便了安装与替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夹钳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夹钳50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
可参考图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翻边31与内衬24的间隙为D,所述卡爪52的高度H大于D。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卡爪52仅夹持到内盖22,而未夹持到内胆翻边31,造成安全隐患。具体来说,压力锅的锅盖上一般会设置开合盖检测机构,如实施例一中所述,一般都是检测转盘的转动位置或夹钳的移动位置。当转盘转动到锁合位置时,或者是夹钳移动到锁合位置,开合盖检测机构会检测到锁合信号,此时可以进行烹饪。但是,会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就是,由于卡爪打滑,或锅盖没完全扣合到锅体上等原因,夹钳确实移动到了锁合位置,但是其卡爪仅夹持了内盖22,而未夹持内胆翻边31,而开合盖检测机构也会检测到夹钳移动到了锁合位置,相当于“假锁合”,也就就开合盖检测机构检测到了锁合信号,但实际上卡爪并未夹持内胆翻边和内盖,所以也会进行烹饪,而此时进行烹饪,随着烹饪腔体压力上升,内盖22会上浮,而卡爪52并未起到夹持承压的作用,会造成内衬24完全变形,甚至锅盖20完全损毁。但是,本实施例中,由于H大于D,所以卡爪52根本不会进入到内胆翻边31与内衬24形成的间隙空间中去,所以不会出现卡爪52仅夹持住内盖22的“假锁合”现象,所以可以杜绝此类安全隐患。而且仅仅通过控制各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与间隙特征就可以得到杜绝“假锁合”,不需要另外增加开合盖检测机构,没有成本上的增加。
具体的,可继续参考图16,所述卡爪52包括上卡面521和下卡面522以及连接上下卡面的连接面523,所述卡爪52夹持所述内胆翻边31和内盖22时,所述内胆翻边31和内盖22位于上下卡面之间。具体的卡爪高度H为上卡面521的上表面与下卡面522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下卡面522与内胆翻边31的间隙D1小于所述上卡面521与内衬24的间隙D2。一般来说,在烹饪上压时,内盖22会上浮而带动卡爪52上浮,因此下卡面522会直接与内胆翻边31接触,所以夹钳52的上浮的最大距离为D1,而上卡面521与内衬24的间隙为D2,所以即使夹钳52上浮了最大距离D1,上卡面521也不会抵到内衬24,造成内衬24损坏。
较佳的,所述下卡面522与内胆翻边31的间隙D1为1-5毫米。可以理解的是,该间隙D1为未上压时的间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压后二者会完全贴合,不存在间隙。通过该间隙设置,可以方便卡爪52在移动时夹持到内胆翻边31,当该间隙D1小于1毫米时,卡爪52在移动夹持时容易磕碰到内胆翻边阻碍锁合,当该间隙D1大于5毫米时,对密封圈23膨胀形变要求高,影响到密封圈23的密封效果。
较佳的,所述下卡面522与内胆侧壁的间隙D3为2-7毫米。当该间隙小于2毫米时,下卡面522容易磕碰当内胆侧壁,对夹钳造成损害,当该间隙大于7毫米时,会造成卡爪52与内胆翻边31的咬合区间宽度变小,对卡爪与内胆翻边的厚度要求又变高了。
较佳的,所述卡爪52与内胆翻边31的咬合区间宽度D4为4-9毫米。当该区间小于4毫米时,会造成咬合强度不够,需要增加卡爪52或内胆翻边31的厚度,当该区间大于9毫米时,会造成夹钳50的移动行程太大,不便于控制和操作。
较佳的,所述连接面523与内胆翻边31的间隙D5为0.8-2.5毫米。当该间隙小于0.8毫米时,夹钳50在移动过程中,容易直接接触到内胆翻边31,造成内胆翻边31上的涂层脱落,当该间隙大于2.5毫米时,会造成咬合区间宽度变小,影响到夹持力。
较佳的,所述下卡面522与内胆侧壁的间隙D3大于所述连接面523与内胆翻边31的间隙D5。所以夹钳在移动锁合时,连接面523会先接触到内胆翻边31,因此可以避免下卡面522接触到内胆侧壁,从而避免出现下卡面522先接触到内胆侧壁而内胆翻边31未抵持连接面523,造成卡爪52容易发生变形。
较佳的,所述内盖外边沿与所述内胆翻边外边沿平齐。从而方便卡爪52将二者夹持。
综上可见,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卡爪的高度H大于内胆翻边与内衬的间隙D。所以卡爪不会进入到内胆翻边与内衬形成的间隙空间中去,所以不会出现卡爪仅夹持住内盖的“假锁合”现象,所以可以不费成本的杜绝此类安全隐患。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主要对内盖22结构进行改进,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内盖可以应用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
可参考图17和图18,所述内盖22上设有安装座221,所述安装座221上设有排气阀25和浮子阀223,所述内盖22上设有排气孔224和浮子孔,所述排气阀25密封所述排气孔224,所述浮子阀223穿过所述浮子孔。通过在内盖22上设置安装座221,使得排气阀25和浮子阀223共用一个安装座221,可以降低成本,简化内盖22结构。现有技术中,为了设置浮子阀,会单独设置一个浮子座,为了设置泄压阀,也会设置一个排气阀座,造成内盖上空间分布杂乱,不方便装配,造成内盖成本太高。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221上还设有安全阀225。即安装座221上集成了排气阀25、浮子阀223和安全阀225,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安全阀225可以理解为在异常压力时破坏泄压的安全阀。本实施例的安全阀225为安全阀225内填充有低熔点金属,当温度达到异常温度时(比如130℃),说明此时压力锅出现了异常,低熔点金属会软化甚至融化从原位置被锅内压力喷出从而中央形成卸压通路,使得安全阀225内外通气,进而实现压力烹饪腔体泄压,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避免压力持续上升而出现爆炸的事故。安全阀225也可以理解为其他非自复位泄压的装置,可参考申请人在先申请CN201510574118.X。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224下方设有防堵螺母222。防堵螺母222旋合固定在排气孔224处,防堵螺母上设有“一”字槽或“十”字槽,从而防止排气孔224堵死。防堵螺母222也可以是旋合固定在排气孔处的防堵罩,防堵罩的侧壁或/和底壁开设若干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21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排气阀25为压力球阀,所述压力球阀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阀25也可以为重锤,依靠重力密封内盖22上的排气管。
具体的,所述安装座221通过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内盖22上。所述内盖22为金属内盖,所述安装座221为塑料安装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1的周向还设有密封件227,安装座221在安装到内盖22后,密封件227被夹持在二者之间,密封件227具有一定的唇边,当内盖22安装到锅盖20后,唇边可以密封内盖22和内衬24之间的间隙,使得安装座221形成有一个密封空间,因此可以避免排气阀或浮子阀处出现的流体物质扩散到内盖22的其他区域而不方便清洗。而且由于密封件227通过安装座221固定在内盖22上,可以和内盖22一起拆卸进行清洗,方便清洗。
所述内盖中部具有内凹区域226,所述安装座221位于所述内凹区域226上。从而内盖的整体高度不会因为安装座221的设置而变得太高,方便内盖22与锅盖20上其他部件进行配合。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内盖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浮子和泄压阀,使得排气阀和浮子阀共用一个安装座,可以降低成本,简化内盖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内衬和外盖,所述锅盖上还设有锁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上设有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锁盖机构运动实现与锅体的解锁和锁合,所述外盖上设有避让孔,所述转盘上设有供外部工具驱动的驱动部,所述避让孔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位于锅盖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供螺丝刀旋拧的旋拧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供硬币卡入后旋拧的旋拧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贴纸,所述贴纸遮蔽所述避让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可拆卸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遮蔽所述避让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机构为可移动的夹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机构为可转动的锁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的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穿过所述避让槽,所述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下部用于与锅体锁合,锁盖机构在内衬的上部用于与驱动装置配合。
CN201810385155.XA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压力锅 Pending CN110403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5155.XA CN110403454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5155.XA CN110403454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3454A true CN110403454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4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5155.XA Pending CN110403454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345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34808B2 (en) 2020-03-30 2021-10-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1751710B2 (en) 2019-02-25 2023-09-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US11969118B2 (en) 2022-04-25 2024-04-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59A (zh) * 1993-07-15 1994-03-02 汤汉元 压力锅旋柄开关
CN1676077A (zh) * 2004-03-30 2005-10-05 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压力电饭锅的应急排汽装置
CN101072527A (zh) * 2004-12-06 2007-11-14 伊诺西亚有限公司 加压蒸煮器盖
KR20120028101A (ko) * 2010-09-14 2012-03-22 조용래 전기 밥솥
CN202173242U (zh) * 2011-07-21 2012-03-28 M·托马木图 压力锅锅盖
CN202375879U (zh) * 2011-12-31 2012-08-15 杨凯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压力锅浮子阀结构
CN103385650A (zh) * 2013-06-09 2013-11-13 应展 转盘式快速开合压盖锅
CN204318411U (zh) * 2014-12-19 2015-05-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饭煲的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6166614U (zh) * 2016-07-01 2017-05-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式电压力锅
CN206867079U (zh) * 2017-01-21 2018-01-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开盖的电压力锅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59A (zh) * 1993-07-15 1994-03-02 汤汉元 压力锅旋柄开关
CN1676077A (zh) * 2004-03-30 2005-10-05 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压力电饭锅的应急排汽装置
CN101072527A (zh) * 2004-12-06 2007-11-14 伊诺西亚有限公司 加压蒸煮器盖
KR20120028101A (ko) * 2010-09-14 2012-03-22 조용래 전기 밥솥
CN202173242U (zh) * 2011-07-21 2012-03-28 M·托马木图 压力锅锅盖
CN202375879U (zh) * 2011-12-31 2012-08-15 杨凯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压力锅浮子阀结构
CN103385650A (zh) * 2013-06-09 2013-11-13 应展 转盘式快速开合压盖锅
CN204318411U (zh) * 2014-12-19 2015-05-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饭煲的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6166614U (zh) * 2016-07-01 2017-05-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式电压力锅
CN206867079U (zh) * 2017-01-21 2018-01-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开盖的电压力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51710B2 (en) 2019-02-25 2023-09-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US11134808B2 (en) 2020-03-30 2021-10-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1678765B2 (en) 2020-03-30 2023-06-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1969118B2 (en) 2022-04-25 2024-04-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8479C2 (ru) Крышка для скороварки
KR102297855B1 (ko) 전기조리기
AU2016201961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 lid equipped with a tube for adding food
WO2020134318A1 (zh) 烹饪器具
KR20160006698A (ko) 취반기
CN101495696B (zh) 用于家用器具的盖
CN110403454A (zh) 一种压力锅
EP3308685A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102197264A (zh) 用于蒸制食品的设备
CN208973376U (zh) 一种夹钳式压力锅
CN208973374U (zh) 一种压力锅
CN208973378U (zh) 一种压力锅
CN208973377U (zh) 一种安全烹饪的压力锅
CN208973375U (zh) 一种夹钳式压力锅
CN110250904B (zh) 一种定向泄压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454880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4825050B (zh) 自锁压力电饭锅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09226U (zh) 方便排气的卡钳式电压力锅
CN218651377U (zh) 烹饪器具
CN210204430U (zh) 一种卡钳式压力锅
CN214548989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548852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1609213U (zh) 使用安全的卡钳式电压力锅
KR102213166B1 (ko) 조리기기용 패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CN219331315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