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339A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339A
CN110392339A CN201910316021.7A CN201910316021A CN110392339A CN 110392339 A CN110392339 A CN 110392339A CN 201910316021 A CN201910316021 A CN 201910316021A CN 110392339 A CN110392339 A CN 11039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60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2339B (zh
Inventor
今村幸司
冈田真一
中川元雄
熊川正启
高桥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9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2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51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bined with EAS
    • G08B13/2462Asset location systems combined with EA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10)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通信终端(1)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控制部(12)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来使可通信区域变化。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更详细地,涉及通过通信终端来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1(JP2012-173837A)中,记载了通过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利用无线通信来读取被附于多个读取对象的对方终端(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的技术。
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以被设置于规定的位置以使得排列层叠而密集于一个位置的多个容纳箱为读取对象,通过通信终端来读取作为被附于多个容纳箱的对方终端的电子标签(RFID标签)的信息。在文献1中,在读取作业时,读取作业者在将通信终端朝向各容纳箱的状态下,进行用于读取被附于这些容纳箱的电子标签的信息的操作。由此,相对于通信终端存在于可无线通信的范围的电子标签的信息可通过通信装置而一并获取。
在上述的读取作业中,由于从通信终端发送的电波的反射等所导致的电波的干扰等,导致产生电波的接收电平变动的衰减(Fading),在通信终端的周围,可能产生通信变得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并且,在通信终端的周围的通信不稳定的空间存在对方终端的情况下,该对方终端与通信终端的通信可能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上述事由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产生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通信成功率的提高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通信终端、检测部、控制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所述检测部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变化。所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的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在该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至少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的大小而变化。
通过本公开,具有即使在产生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通信成功率的提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针对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段表示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在下端表示强度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1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2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3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同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的第4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针对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段表示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角速度、在下段表示强度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通信终端
2 对方终端
8 可通信区域
9 商品(物品)
10 无线通信系统
11 检测部
12 控制部
13 通信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概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是通过通信终端1来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作为这种无线通信系统10的一个例子,通信终端1通过将电波用作为通信介质,从而通过非接触来与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为对方终端2不被包含于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要素,但对方终端2也可以被包含于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要素。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通信终端1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
这里,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控制部12对通信终端1进行控制,以使得使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参照图2)变化。可通信区域8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本公开中所谓的“运动”,是指通信终端1的三维空间内的位置或者姿势等的变化。例如,在着眼于加速度的情况下,作用于通信终端1的加速度越大,通信终端1的“运动”越大。此外,本公开中所谓的“可通信区域”,是指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1的无线通信的区域。例如,存在于可通信区域8内的对方终端2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1的无线通信。
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能够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可通信区域8)是可变的。并且,可通信区域8基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通过控制部12来使其变化。因此,例如,即使在由于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电波的反射等导致的电波的干扰等,产生电波的接收电平变动的衰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提高。
总之,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在通信终端1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此外,例如,在通信终端1存在运动的情况下,即使不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也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能够在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情况下,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适当变化。因此,即使在产生衰减从而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产生通信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的情况下,通过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容易从零点脱离。结果,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被导入到便利店、超市、百货店、药妆店、服装店、家电量贩店或者建材市场等的零售店的店铺,用于盘点管理以及检查等。即,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以对店铺中的商品9(参照图2)的库存进行管理的盘点管理为目的,被用于与存在库存的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等的读取作业。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以对店铺中进货的商品9的个数等进行检查的检查为目的,被用于与进货的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等的读取作业。
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通过具有通信部13的通信终端1,与对方终端2进行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无线通信。对方终端2例如是被附于商品9的电子标签,至少存储与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本公开中所谓的“商品信息”是用于识别商品9的信息,例如是在日本使用的JAN(Japanese Article Number)代码等的商品识别编码。这种商品识别编码中,除了JAN代码,还有在欧洲等使用的EAN(European Article Number)代码、以及在美国等使用的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等。
总之,通信终端1不是从商品9直接读取商品信息,而是从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电子标签)非接触地读取商品信息。被通信终端1读取的商品信息从通信终端1被发送到例如存储计算机等的上层装置,并由上层装置管理。此外,商品信息并不局限于识别商品9的品种(种类)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分别识别相同品种的商品9的序列信息等的信息。由此,在存在多个相同品种的商品9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商品信息来分别确定这些相同品种的多个商品9。
在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通过通信终端1利用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无线通信,与多个对方终端2(电子标签)进行通信,从而能够集中获取针对多个商品9的商品信息。因此,无线通信系统10如上述的店铺中的盘点管理以及检查等那样,在获取针对多个商品9的商品信息的作业中特别有用。并且,在这样的用途中,例如,打工兼职等不习惯通信终端1的操作的用户7(参照图2)使用通信终端1的情况较多。因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那样,与通信终端1的运动无关地,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适当变化,实现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提高,从而也带来作业效率的提高。
(2)结构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详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无线通信系统10被导入到便利店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0如上所述,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1是通过与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电子标签)进行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无线通信来读取与商品9有关的商品信息的装置,是构成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的读取器。即,通信终端1通过与RFID系统中的包含电子标签的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从而获取存储于对方终端2的商品信息。其中,对方终端2被附于至少一个物品即可,该物品不是必须为商品9。“商品信息”是与附有对方终端2的物品有关的信息即“物品信息”的一种。换句话说,在商品9以外(例如店铺的设备等)的物品附有对方终端2的情况下,对方终端2存储与该物品有关的物品信息。即,对方终端2是附于至少一个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商品9)的电子标签。通信终端1通过与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以电波为介质的无线通信,从而读取与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商品9)有关的物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商品信息)。
对方终端2例如是无源型的RF(Radio Frequency)标签,具有至少存储商品信息的存储器。这里,多个商品9与多个对方终端2一对一地建立对应。在对方终端2存储针对对应的商品9的商品信息,对方终端2被附于对应的商品9。
对方终端2以能够与商品9一体操作的状态被附于商品9即可,作为对方终端2被附于商品9的具体方式,存在各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方终端2是片状并被贴付于商品9。此外,对方终端2例如可以利用绳子等而与商品9相连,可以与商品9的包装材料一体化,可以被埋入到商品9,也可以被设置于商品9。进一步地,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涂敷型半导体等的技术,对方终端2通过印刷而直接形成于商品9本身、或者商品9的包装材料等的表面。
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除了上述的通信部13,还具有:区域调节部14、存储部15、输出部16以及操作部17。这里,通信终端1不是固定型,而是可搬运的移动式的终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通信终端1是用户7(参照图2)能够携带的手持式(便携式)的终端。因此,壳体101(参照图2)是用户7能够手持使用的尺寸以及形状。手持式的通信终端1以壳体101内容纳的电池(例如,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为电源而进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11以及控制部12与通信部13等一起,被设置于通信终端1的壳体101内。换言之,检测部11以及控制部12与通信终端1一体化。
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检测部11与控制部12电连接,检测部11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控制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检测部11具备加速度传感器111以及角速度传感器112。
加速度传感器111被设置于壳体101内,对作用于壳体101的加速度进行检测,输出与加速度的大小对应的电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加速度传感器111是能够测定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的3轴方向的加速度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换句话说,加速度传感器111针对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检测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传感器111将这些3轴方向的加速度分别对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2。
角速度传感器112被设置于壳体101内,对伴随着壳体101的姿势的变化的壳体101的角速度进行检测,输出与角速度的大小对应的电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角速度传感器112是能够测定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的3轴周围的角速度的3轴角速度传感器。换句话说,角速度传感器112针对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旋转,检测角速度的大小。角速度传感器112将这些3轴周围的角速度分别对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2。
控制部12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后述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参照图2)变化。可通信区域8是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1的无线通信的区域,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换句话说,控制部12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与区域调节部14电连接,通过至少控制区域调节部14,来使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此外,控制部12不仅控制区域调节部14,还控制通信部13、输出部16以及操作部17等通信终端1的各部位。
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换句话说,控制部12基于从检测部11输入的检测部11的检测结果,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通过控制部12使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从而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能够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变化。因此,即使在通信终端1的壳体101与对方终端2的位置关系(也包含壳体101或者对方终端2的朝向)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可通信区域8变化,从而可通信区域8与对方终端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3)动作”一栏中对控制部12的功能以及动作详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例如由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器为主结构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换言之,控制部12通过具有CPU以及存储器的计算机而实现,通过CPU执行保存于存储器的程序,计算机作为控制部12而发挥作用。这里,程序被预先记录于控制部12的存储器,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的电气通信线路,或者被记录于存储卡等的非暂时记录介质而提供。
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13以电波为通信介质,例如与处于距通信终端1为几米以下的距离的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部13包含天线131以及通信电路132。
天线131与存在于可通信区域8内的对方终端2之间,收发成为通信介质的电波。天线131与通信电路132电连接。优选天线131考虑偏振波面,由圆偏振波的天线构成。天线131也可以由椭圆偏振波的天线构成,也可以设为直线偏振波,构成为偏振波面相互不同。天线131例如由平板天线、单极天线、倒F形天线或者缝隙天线等构成。天线131可以从壳体101的表面露出,也可以被配置于壳体101的内部。
通信电路132从天线131向对方终端2发送电波,与通过该电波而启动的对方终端2进行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信终端1从对方终端2获取商品信息,因此通信电路132在与对方终端2的无线通信的成立时,至少从对方终端2接收包含商品信息的信息。
区域调节部14具有调节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的功能。换句话说,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被区域调节部14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通信部13以电波为通信介质而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可通信区域8是至少在通信终端1(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之间能够以相互所需充分的接收电平接收来自对方的电波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通过使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用的通信介质的指向性、通信介质的发送强度、以及通信介质的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个变化,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信介质是电波。并且,控制部12通过控制区域调节部14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即实质上,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是区域调节部14。即,区域调节部14通过使作为通信介质的电波的指向性、发送强度以及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个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区域调节部14通过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具体而言,区域调节部14例如通过电机等而使通信部13的天线131的朝向机械性地变化,通过所谓的机械扫描而使天线131的指向性变化,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变化。或者,区域调节部14也可以不改变天线131的朝向,例如通过电子扫描方式而使天线131的指向性变化,并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变化。在后者的情况下,天线131例如由包含排列的多个天线元件的阵列天线(Array Antenna)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调节部14例如通过控制阵列天线的各天线元件之间的相对相位,改变从天线131放射的波束(电波)的方向,从而使天线131的指向性变化。若是电子扫描方式,则不需要用于使天线131的朝向机械性地变化的机械扫描的机构(包含电机等)。此外,区域调节部14也可以通过并用电子扫描方式和机械扫描方式,使天线131的指向性变化。
此外,区域调节部14基本上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沿着一个方向一维地变化。由此,可通信区域8例如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等,直线状地移动。这里,区域调节部14也可以使其二维或者三维地变化。在指向性二维地变化的情况下,可通信区域8例如能够旋转移动等以使得平面状地描绘圆。此外,在指向性三维地变化的情况下,可通信区域8例如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螺旋状地移动等。
存储部15作为一个例子,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部15至少存储通信部13从对方终端2接收的商品信息。存储部15能够存储多个商品信息。因此,在通信部13从多个对方终端2接收到商品信息的情况下,这些多个商品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15。
输出部16输出存储于存储部15的信息、换句话说通信部13从对方终端2接收的商品信息等的信息。输出部16例如通过在通信终端1所具备的显示器显示信息来输出信息。进一步地,输出部16具有通过将商品信息等的信息例如向上层装置(存储计算机等)或者便携信息终端(智能电话或者平板终端等)等其他装置发送(转送)而输出信息的功能。其中,基于输出部16的输出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显示以及向其他装置的发送,输出部16例如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或者打印等的方式,输出商品信息等的信息。
操作部17接受用户7(参照图2)的操作。操作部17也可以具有多个机械开关,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等而实现。此外,操作部17也可以是从可与通信终端1进行通信的便携信息终端(智能电话或者平板终端等)接受基于用户7的操作的操作信号的结构。
(3)动作
(3.1)基本动作
以下,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A进行对比,并且参照图2~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以及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A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以及图3所示,假定店铺的店员即用户7在商品9的盘点管理时,使用无线通信系统10而通过通信终端1读取商品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用户7以站在陈列有多个商品9的货架90的正面、朝向货架90并手持通信终端1的姿势,操作通信终端1以使通信终端1读取针对陈列于货架90的多个商品9的全部的商品信息。此时,通信终端1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基本上朝向货架90而被设定。这里,通信终端1可以从被附于这些多个商品9的对方终端2(电子标签)依次读取商品信息,也可以一并读取商品信息。
首先,对图4所示的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无线通信系统10A中,可能由于从通信终端1发送的电波的反射等所导致的电波的干扰等,导致产生电波的接收电平变动的衰减,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产生通信变得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并且,在对方终端2存在于通信终端1的周围的通信不稳定的空间的情况下,该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的通信可能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如图4所示,在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A中,关于陈列于货架90的多个商品9之中的一部分的商品9,被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存在于零点,会产生通信终端1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失败的状况。在图4中,针对无线通信系统10A中的商品信息的读取失败的商品9,赋予“×”标记并通过符号“9X”表示,通过符号“9Y”表示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
在这样的状况中,用户7通过移动自己的手,能够向通信终端1提供通信终端1的三维空间内的位置或者姿势等的变化。由此,若通信终端1产生适当的“运动”,则被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能够从零点脱离,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其中,根据通信终端1的活动方式、换句话说、通信终端1的移动速度、通信终端1的移动方向或者通信终端1的移动路径等,通信成功率的提高的效果存在偏差。例如,若通信终端1的运动过小,则被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未充分变化,对方终端2不能从零点脱离,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的通信可能无法正常进行。结果,在比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A中,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根据用户7中的通信终端1的操作的熟练度等而偏差,难以稳定地实现通信成功率的提高。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如上所述,控制部12具有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12将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与阈值进行比较,在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使可通信区域8固定。相反地,若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为阈值以下,则控制部12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因此,例如,如图2所示,若用户7不特别活动拿着通信终端1的手,则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为阈值以下,因此通过控制部12,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即,在图2的例子中,通信终端1处于静止状态,通信终端1本身没有运动,但控制部12使相对于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从而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可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变化。在图2中,示例可通信区域8以图中“8A”、“8B”以及“8C”所示的3个阶段变化的情况,在可通信区域8为“8A”时,通过符号“9A”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同样地,在可通信区域8为“8B”时,通过符号“9B”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在可通信区域8为“8C”时,通过符号“9C”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
这样,在图2的例子中,通过可通信区域8变化,能够针对陈列于货架90的多个商品9的全部,进行商品信息的读取。总之,即使通信终端1的壳体101与对方终端2的位置关系(也包含壳体101或者对方终端2的朝向)被固定,通过可通信区域8变化,从而可通信区域8与对方终端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其结果,被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能够从零点脱离,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3所示,通过用户7活动拿着通信终端1的手,若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则通过控制部12,可通信区域8被固定。即,在图3的例子中,由于通信终端1本身具有较大的运动,因此控制部12将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固定,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可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没有变化。在图3中,通过“8A”来表示通信终端1处于由实线所示的基准位置时的可通信区域8,在可通信区域8为“8A”时,通过符号“9A”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并且,通过“8B”来表示通信终端1从基准位置向箭头B的方向移动时的可通信区域8,通过“8C”来表示通信终端1从基准位置向箭头C的方向移动时的可通信区域8。在可通信区域8为“8B”时,通过符号“9B”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在可通信区域8为“8C”时,通过符号“9C”来表示由通信终端1进行的商品信息的读取成功的商品9。
这样,在图3的例子中,通过通信终端1的“运动”,能够针对陈列于货架90的多个商品9的全部,进行商品信息的读取。总之,即使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可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可通信区域8)被固定,通过可通信区域8按照每个通信终端1而移动,从而可通信区域8与对方终端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其结果,被附于商品9的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能够从零点脱离,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如以上说明那样,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可通信区域8进行变化,因此能够实现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提高。即,若通信终端1没有“运动”则使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另一方面,若通信终端1存在“运动”则可通信区域8按照每个通信终端1而移动,从而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能够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有无地,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适当地变化。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能够不取决于用户7中的通信终端1的操作的熟练度等地,稳定地实现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提高。
图5是表示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相当于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
即,无线通信系统10首先通过检测部11来检测通信终端1的运动(S1)。接下来,控制部12根据检测部11的检测结果,计算表示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的强度(S2)。本公开中所谓的“强度”是表示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的值,在通信终端1是静止状态时为“0”,通信终端1的运动越大,则为越大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强度如图6所示,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111检测的、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而被计算。图6是将横轴设为时间轴、在上段表示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在下段表示强度的曲线图。在图6中,在加速度的曲线图中,将X轴、Y轴以及Z轴的曲线图分别记为“X”、“Y”以及“Z”。在图6的例子中,强度通过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的平方和平方根来表示。换句话说,控制部12通过对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进行平方并运算其和的平方根,来计算强度。
控制部12对这样计算出的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S3)。在图6的例子中,阈值Vth1被设定为“1.4”。并且,在强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3:是),控制部12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S4)。由此,如上述的图3的例子那样,通过可通信区域8按照每个通信终端1而移动,从而可通信区域8与对方终端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12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进行一定时间的计数,以使得可通信区域8被固定至少一定时间(例如,几秒左右)(S5)。换句话说,控制部12在开始可通信区域8的固定之后,经过一定时间(S5:是),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强度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强度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S3:否),控制部12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S6)。由此,如上述的图2的例子那样,通过可通信区域8变化,从而可通信区域8与对方终端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2不等待一定时间的经过,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反复执行上述的处理S1~S6。其中,图5中的处理S1~S6的顺序仅仅是一个例子,处理S1~S6的顺序也可以被适当地变更。
(3.2)可通信区域的变化图案
接下来,参照图7~图11,对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图案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区域调节部14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变化,从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因此,以下,通过电波的指向性的变化图案来表示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图案。图7~图10均是将横轴设为时间轴、在上段表示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进行表示的“强度”、在下段表示“指向性”的曲线图。
(3.2.1)第1例
在第1例中,如图7所示,到强度超过阈值Vth1为止,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通过以“D1”、“D2”、“D3”以及“D4”的4个阶段切换指向性,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控制部12按照每个规定的切换周期,按照“D1”、“D2”、“D3”、“D4”、“D1”、“D2”...的顺序切换指向性。
另一方面,若强度超过阈值Vth1,则控制部12将指向性固定。具体而言,控制部12以“指向性固定”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强度超过阈值Vth1的时刻为起点,在一定时间T0内固定指向性。此时,指向性作为一个例子,被固定为强度超过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图7的例子中为“D1”)。并且,在经过一定时间T0的时刻,控制部12再次对强度与阈值Vth1进行比较,若强度不超过阈值Vth1,则使指向性变化。其中,并不局限于强度超过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的结构,指向性也可以固定为“D1”~“D4”之中的特定的指向性。
(3.2.2)第2例
第2例如图8所示,在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越小、控制部12越增大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这方面,与第1例不同。换言之,控制部12根据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来决定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随着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变小,增大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相反地,随着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变大,控制部12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本公开中所谓的“变化量”包含零(0),若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是零,则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为不变化而固定的状态。
因此,在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2通过将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设为零,从而如上所述,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因此,在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越超过阈值越大的情况下,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可通信区域8、换句话说从通信终端1观察的可与对方终端2进行通信的区域被固定。
具体而言,在第2例中,如图8所示,作为阈值,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被设定,控制部12根据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的比较结果,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第2阈值Vth2小于第1阈值Vth1。即,到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为止,控制部12以“D1”、“D2”、“D3”以及“D4”的4个阶段切换指向性,从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大)”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按照每个规定的第1切换周期T1,按照“D1”、“D2”、“D3”、“D4”、“D1”、“D2”...的顺序切换指向性。
另一方面,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Vth1),则控制部12通过增长切换指向性的周期,来减小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换句话说,若通信终端1的运动变大,则控制部12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速度,从而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具体而言,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则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按照每个比第1切换周期T1长的第2切换周期T2(>T1),以“D1”、“D2”、“D3”、“D4”、“D1”、“D2”...的顺序切换指向性。这里,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然后经过一定时间T0或者到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为止,控制部12按照每个第2切换周期T2来使指向性变化。
换言之,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并且,在第2例中,通信终端1的运动变大,控制部12将切换指向性的周期从第1切换周期T1变更为第2切换周期T2,从而减小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由此,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变小。
此外,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Vth2),则控制部12进一步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这里,控制部12以“指向性固定”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将指向性固定,以使得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单位时间的变化的频率)为零。具体而言,控制部12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为起点,在一定时间T0内将指向性固定。此时,指向性作为一个例子,被固定为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图8的例子中为“D3”)。其中,并不局限于强度被固定为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的结构,指向性也可以被固定为“D1”~“D4”之中的特定的指向性。并且,在经过一定时间T0的时刻,控制部12再次对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进行比较,决定动作模式。
(3.2.3)第3例
第3例如图9所示,在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这方面,与第2例不同。并且,在第3例中,通信终端1的运动变大,控制部12将指向性的变化的幅度(振幅)从第1振幅A1变更为小于第1振幅A1的第2振幅A2,从而减小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由此,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变小。
具体而言,在第3例中,如图9所示,作为阈值,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Vth1)被设定,控制部12根据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的比较结果,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即,到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为止,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大)”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D1”、“D2”、“D3”以及“D4”的4个阶段切换指向性,从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控制部12按照每个规定的切换周期,以“D1”、“D2”、“D3”、“D4”、“D1”、“D2”...的顺序切换指向性。
另一方面,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Vth1),则控制部12通过减少切换指向性的级数,来减小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换句话说,若通信终端1的运动变大,则控制部12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振幅,从而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具体而言,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则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D2”以及“D3”的2个阶段切换指向性,从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控制部12按照每个规定的切换周期,以“D2”、“D3”、“D2”、“D3”、“D2”...的顺序切换指向性。由此,指向性的变化的幅度(振幅)从第1振幅A1变更为第2振幅A2(<A1),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变小。这里,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然后经过一定时间T0或者到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为止,控制部12以2个阶段使指向性变化。
此外,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Vth2),则控制部12进一步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这里,控制部12以“指向性固定”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将指向性固定,以使得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单位时间的变化的幅度)为零。具体而言,控制部12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为起点,在一定时间T0内将指向性固定。此时,指向性作为一个例子,被固定为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图9的例子中为“D3”)。其中,并不局限于固定为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处的指向性的结构,指向性也可以固定为“D1”~“D4”之中的特定的指向性。并且,在经过一定时间T0的时刻,控制部12再次对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进行比较,决定动作模式。
此外,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也可以包含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与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这两方。在该情况下,为将第2例与第3例组合的结构。
(3.2.4)第4例
第4例如图10所示,在可通信区域8连续变化这方面,与第2例不同。即,在第4例中,指向性不是阶段(不连续)地切换而是在“D1”与“D4”之间连续地变化。
具体而言,在第4例中,如图10所示,作为阈值,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Vth1)被设定,控制部12根据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的比较结果,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即,到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为止,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大)”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在“D1”与“D4”之间使指向性连续地变化,从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这里,控制部12以相对于时间轴较大的倾斜α1,使指向性变化。
另一方面,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Vth1),则控制部12减小指向性相对于时间轴的倾斜,从而减小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具体而言,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则控制部12以“指向性变化(中)”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将指向性相对于时间轴的倾斜从“α1”变更为“α2”(其中,α1>α2)。由此,指向性的变化的速度被变更,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变小。这里,若强度超过第2阈值Vth2,然后经过一定时间T0或者到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为止,控制部12以倾斜α2使指向性变化。
此外,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Vth2),则控制部12进一步减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这里,控制部12以“指向性固定(小)”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将指向性相对于时间轴的倾斜从“α2”变更为“α3”(其中,α2>α3)。由此,指向性的变化的速度被变更,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进一步变小。控制部12以强度超过第1阈值Vth1的时刻为起点,在一定时间T0内使指向性以倾斜α3变化。并且,在经过一定时间T0的时刻,控制部12再次对强度分别与第1阈值Vth1以及第2阈值Vth2进行比较,决定运动模式。
(4)变形例
实施方式1仅仅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若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则实施方式1能够根据设计等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与无线通信系统10相同的功能也可以通过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或者记录有程序的非暂时记录介质等来具现化。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是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的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针对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至少基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而变化。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并应用。
(4.1)第1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控制部12不仅考虑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还考虑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方向,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2例如图11所示,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111检测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决定针对各方向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图11是表示将横轴设为时间轴、从上段起依次为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而由加速度传感器111检测的加速度的曲线图。
具体而言,控制部12将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与阈值Vth1进行比较。这里,由于加速度以“0.0”为基准被检测为正值或者负值,因此在加速度的大小、换句话说绝对值超过阈值Vth1的情况下,加速度为比正的阈值Vth1大的值、或者比负的阈值-Vth1小的值。
并且,控制部12针对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方向,分别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即,若X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阈值Vth1以下,则控制部12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沿着X轴方向一维地变化,使可通信区域8沿着X轴方向直线状地移动。同样地,若Y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阈值Vth1以下,则控制部12使指向性沿着Y轴方向一维地变化,若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阈值Vth1以下,则使指向性沿着Z轴方向一维地变化。在图11的例子中,由于X轴以及Y轴的各方向的加速度超过阈值Vth1,因此针对X轴以及Y轴的各方向,指向性被固定。另一方面,由于Z轴方向的加速度为阈值Vth1以下,因此针对Z轴方向,指向性被固定。
(4.2)第2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控制部12将由角速度传感器112检测的角速度用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的判断。
即,在本变形例中,强度如图12所示,根据由角速度传感器112检测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角速度的大小而被计算。图12是将横轴设为时间轴、在上段表示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角速度、在下端表示强度的曲线图。在图12中,在角速度的曲线图中,将X轴、Y轴以及Z轴的曲线图分别记为“X”、“Y”以及“Z”。在图12的例子中,强度以X轴、Y轴以及Z轴的各轴周围的角速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而被表示。换句话说,控制部12通过对X轴、Y轴以及Z轴的3轴周围的角速度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并运算其中的最大值,从而计算强度。
(4.3)其他的变形例
以下,例举第1变形例以及第2变形例以外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本公开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在控制部12等中包含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以作为硬件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为主结构。通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可实现作为本公开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功能。程序可以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也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而提供,也可以记录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的非暂时记录介质而被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1个至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多个电子电路可以聚合于一个芯片,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芯片。多个芯片可以聚合于一个装置,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装置。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多个功能集成于一个壳体101内并不是无线通信系统10所必须的结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要素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壳体。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检测部11以及控制部12被设置于通信终端1的壳体101内,但检测部11以及控制部12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设置于与通信终端1不同的壳体。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系统1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例如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装置以及云(云计算)等而实现。相反地,在实施方式1中,分散于多个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也可以集成于一个壳体内。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示例了通过使通信部13的电波的指向性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情况,但用于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参数并不局限于指向性。例如,如上所述,控制部12也可以通过使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用的通信介质的发送强度以及通信介质的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方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进一步地,控制部12也可以通过使通信部13中的信道(频带)、调制方式或者偏振波面等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例如,若信道变化,则电波的反射以及干扰的产生方式变化,因此可通信区域8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若单位时间的信道的切换的周期变短,则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变化量)变大。此外,若单位时间中切换的信道数变多,则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变化量)变大。
此外,检测部11并不局限于基于作用于通信终端1的加速度或者角速度来检测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基于通信终端1的移动速度、通信终端1仅仅有无运动等,来检测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一步地,在检测部11与通信终端1的壳体101独立的情况下,检测部11例如也可以是基于从通信终端1的外部拍摄通信终端1的图像来检测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结构。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的用途并不局限于便利店,也可以向便利店以外的店铺导入无线通信系统10。此外,并不局限于盘点管理以及检查,例如,也可以对针对店铺中购入的商品9的商品信息的读取,使用无线通信系统10。进一步地,并不局限于店铺,例如,也可以对仓库、工厂或者税关等的盘点管理以及检查等使用无线通信系统10。
此外,在通信终端1与对方终端2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来交换的信息并不局限于商品信息,例如,也可以是商品9以外的识别信息、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等。
此外,对方终端2并不局限于无源型的RF标签,也可以是有源型的RF标签。进一步地,对方终端2是可与通信终端1进行通信的终端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等电子标签(RF标签)以外的终端。
此外,通信终端1并不局限于从对方终端2接收商品信息等的信息的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向对方终端2发送信息的装置、或者与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换句话说双方向的通信的装置。
此外,通信终端1与对方终端2之间的无线通信并不局限于以电波为通信介质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以光为通信介质的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在2值的比较中,设为“超过”的情况并不局限于仅包含2值的一方超过另一方的情况,也可以是包含2值相等的情况的“以上”。换句话说,是否包含2值相等的情况能够按照阈值等的设定而任意变更,因此“超过”还是“以上”在技术上并无差异。同样地,设为“以下”的情况也可以是“小于”。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在用于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判断条件中包含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不同。以下,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赋予共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不是仅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而是也考虑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换言之,控制部12基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这两方,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本公开中所谓的“通信状况”例如是通信部13是否与对方终端2通信中、通信的持续时间等有关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的状况。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在通信状况表示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中的情况下,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即,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在通过检测部11来检测通信终端1的运动(S11)之前,首先,确认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S21)。然后,无线通信系统10若通信状况是“通信中”(S22:是),则不移至处理S11,若通信状况不是“通信中”(S22:否),则移至处理S11。之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5的流程图相同。这里,图13中的处理S11~S16分别相当于图5中的处理S1~S6。其中,图13中的处理S21、S22、S11~S16的顺序仅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适当变更处理S21、S22、S11~S16的顺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通信终端1也可以通过例如显示或者声音输出等的方式,将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输出到输出部16。由此,通信状况被通知给用户7,用户7容易根据通信状况,判断是否移动通信终端1,以使得例如在通信中则不移动通信终端1,不在通信中则移动通信终端1。
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结构(包含变形例)能够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适当地组合应用。
(总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第1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具备通信终端(1)、检测部(11)、控制部(12)。通信终端(1)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检测部(11)对通信终端(1)的运动进行检测。控制部(12)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控制部(12)至少基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通过该方式,例如,在通信终端(1)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此外,例如,在通信终端(1)存在运动的情况下,即使不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也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能够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地,适当地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即使在产生衰减、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产生通信变得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的情况下,也容易通过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从而对方终端(2)容易从零点脱离。结果,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1方式中,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越小,控制部(12)越增大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
通过该方式,由于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越小,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越大,因此能够以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相应的适当的变化量而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由此,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能够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地,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地变化。
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2方式中,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
通过该方式,由于可根据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调节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因此即使在难以改变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的状况下,也能够调节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
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2或者3方式中,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
通过该方式,由于可根据单位时间的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频率,调节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因此即使在难以改变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的幅度的状况下,也能够调节可通信区域(8)的变化量。
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1~4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控制部(12)在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
通过该方式,在通信终端(1)存在较大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1~5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控制部(12)在用于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的判断条件中,包含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状况。
通过该方式,相比于仅将由检测部(11)检测的运动设为判断条件的情况,能够适当地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6方式中,控制部(12)在通信状况表示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中的情况下,将可通信区域(8)固定。
通过该方式,通过在通信部(13)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中,可通信区域(8)变化,容易避免通信被切断的情况,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1~7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控制部(12)通过使通信介质的指向性、通信介质的发送强度以及通信介质的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个变化,来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通信介质是通信部(13)中的与对方终端(2)的通信用的通信介质。
通过该方式,能够根据通信介质的指向性、通信介质的发送强度、以及通信介质的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个,以比较简单的结构,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
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1~8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对方终端(2)是被附于至少一个物品(商品9)的电子标签。通信终端(1)通过与对方终端(2)之间进行以电波为介质的无线通信,来读取与物品有关的物品信息。
通过该方式,能够容易通过通信终端(1)来获取与附有对方终端(2)的物品有关的物品信息。
在第10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9方式中,对方终端(2)是无源型的电子标签,具有存储物品信息的存储器。
通过该方式,不需要在对方终端(2)内置电池等,能够实现对方终端(2)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在第11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在第9或者10方式中,对方终端(2)与物品(商品9)一对一地建立对应。在对方终端(2)中,存储针对对应的物品的物品信息。对方终端(2)被附于对应的物品。
通过该方式,即使在存在多个物品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被附于某个物品的对方终端(2),通过通信终端(1)来容易地获取与该物品有关的物品信息。
第12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是具有与对方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13)的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在该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中,控制通信终端(1),以使得至少基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的大小,使针对通信终端(1)而被相对设定的通信部(13)的可通信区域(8)变化。
通过该方式,例如,在通信终端(1)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此外,例如,在通信终端(1)具有运动的情况下,即使不使可通信区域(8)变化,也能够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通过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能够不取决于通信终端(1)的运动地,适当地使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即使在产生衰减、在通信终端(1)的周围产生通信不稳定的空间(所谓的零点)的情况下,通过对方终端(2)与可通信区域(8)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对方终端(2)容易从零点脱离。结果,对方终端(2)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成功率提高。
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各种方式(包含变形例)能够通过通信终端(1)的控制方法来具现化。
针对第2~11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是无线通信系统(10)所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省略。

Claims (12)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
通信终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
检测部,对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变化,
所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来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越小,所述控制部越增大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的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变化量包含单位时间的所述可通信区域的变化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运动的大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通信区域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用于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的判断条件中,包含所述通信部的与所述对方终端的通信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通信状况表示所述通信部与所述对方终端的通信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可通信区域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通信部中的与所述对方终端的通信用的通信介质的指向性、所述通信介质的发送强度、以及所述通信介质的接收灵敏度的至少一个变化,来使所述可通信区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对方终端是被附于至少一个物品的电子标签,
所述通信终端通过与所述对方终端之间进行以电波为介质的无线通信来读取与所述物品有关的物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对方终端是无源型的电子标签,具有存储所述物品信息的存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对方终端与所述物品一对一地建立对应,
在所述对方终端中,存储与所对应的所述物品有关的所述物品信息,
所述对方终端被附于对应的所述物品。
12.一种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是具有与对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的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以使得针对所述通信终端而被相对设定的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区域至少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运动的大小而变化。
CN201910316021.7A 2018-04-20 2019-04-18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92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1740 2018-04-20
JP2018081740A JP7162182B2 (ja) 2018-04-20 2018-04-20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339A true CN110392339A (zh) 2019-10-29
CN110392339B CN110392339B (zh) 2023-07-14

Family

ID=6823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6021.7A Active CN110392339B (zh) 2018-04-20 2019-04-18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9917B2 (zh)
JP (1) JP7162182B2 (zh)
CN (1) CN110392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00372B2 (en) * 2020-10-15 2023-10-24 Sequans Communications S.A. Antenna array install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4633A1 (en) * 2004-01-26 2005-07-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uitive energy management of a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terminal
US20120040611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ed enhanced switching between active and power sav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12134830A (ja) * 2010-12-22 2012-07-12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
CN106293032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504A (en) * 1990-07-19 1992-06-02 Motorola, Inc. Position aided subscriber unit for a satellite cellular system
US5924040A (en) * 1996-11-20 1999-07-13 Telx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base station with adjustable power transceiver for locating mobile devices
US7228135B2 (en) * 2003-08-12 2007-06-05 Yury Alexeevich Gromakov Method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JP4978791B2 (ja) 2007-08-27 2012-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装置
US8024013B2 (en) * 2008-07-09 2011-09-2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gulating power duty cycle of an RF transmitter/receiver responsive to distance moved
JP4975791B2 (ja) * 2009-08-26 2012-07-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判定装置及び移動判定方法
EP2421233B1 (en) * 2010-08-16 2014-06-25 BlackBerry Limite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ystem providing low power mode frequency cyc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87830B2 (en) * 2010-08-16 2014-07-22 Blackberry Limite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ystem providing low power mode frequency cyc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JP5609704B2 (ja) 2011-02-18 2014-10-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非接触通信媒体読取装置
US8880100B2 (en) * 2011-03-23 2014-11-04 Radium, Inc. Proximity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US9071282B1 (en) * 2012-02-02 2015-06-30 Google Inc. Variable read rates for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KR102239090B1 (ko) * 2014-06-05 2021-04-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4633A1 (en) * 2004-01-26 2005-07-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uitive energy management of a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terminal
US20120040611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ed enhanced switching between active and power sav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12134830A (ja) * 2010-12-22 2012-07-12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
CN106293032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2182B2 (ja) 2022-10-28
JP2019193021A (ja) 2019-10-31
US10769917B2 (en) 2020-09-08
US20190325723A1 (en) 2019-10-24
CN110392339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7692B2 (en) Portable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configured to locate groups of RFID tags
US9652736B2 (en) Portable RFID reading terminal with visual indication of scan trace
CN100585427C (zh) 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619683B2 (en) Portable RFID reading terminal with visual indication of scan trace
US10049238B2 (en)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with item locate functionality
US7956725B2 (en) RFID tag with accelerometer
US8159345B2 (en) RFID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of tools
CN1103923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US20190156074A1 (en) RFID Reader and Method for Anti-Collision in a Multi-Tag RFID System
CN107655585A (zh) 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US11625725B1 (en) Stateless secure payment system
Zhao Localization, sensing, energy deli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ly powered systems
TWM441884U (e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wine bottle storag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Hasani Wearable Passive RFID Tags in Advanced Applications: Detection Methods for RFID-Enabled Sensor Tags and RFID-based Localization
KR20060127352A (ko) 전자태그를 이용한 소품 관리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Lee Infofield: an aura recognizing digital information of everyday environment
CN202120275U (zh) 一种基于hf频段的rfid数据采集器
Bai et al. Rfid-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where are we?
Alwadi Library 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N109034303A (zh) 一种基于多天线射频识别的珠宝商品展示装置
TW201003529A (en) Near-field sensing enhancement method for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the devic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