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8495A - 真空容器阀 - Google Patents

真空容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8495A
CN110388495A CN201810349474.5A CN201810349474A CN110388495A CN 110388495 A CN110388495 A CN 110388495A CN 201810349474 A CN201810349474 A CN 201810349474A CN 110388495 A CN110388495 A CN 110388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ainer
vacuum
collar
she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94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福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494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84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8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8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 B65D81/2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 B65D81/2007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under vacu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8Guiding yokes for spindles; Means for closing housings; Dust caps, e.g. for tyr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真空容器阀,其包括:盖体和真空阀;盖体与容器连接,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真空阀的通孔;真空阀上设有阀体,阀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阀室;阀体的边壁形成有多个气孔,空气经由气孔能够进出容器内部;阀体下方设下环围,多个下环围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与气孔匹配设置;阀体上方设有封闭环围,封闭环围能够吸附在通孔的上方;阀体上方设有球形表面;球形表面因容器的内外气压差而发生形变或回复原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通过观察真空阀的形状的变化,能够快速发现容器内部是否处于真空状态。另外,在容器非真空状态下,使用者还可将该真空容器阀作为密封件使用。

Description

真空容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容器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真空容器阀,如台湾专利号为TWI360505B的发明中所述的真空单向排气阀,该真空单向排气阀供装配在一袋体上,该真空单向排气阀包括一底盖、一硅胶片和一上盖,底盖与袋体贴固,底盖的外壁上环设一凸缘,凸缘的内部设一通气孔,且在凸缘的外侧环设一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周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一气室;硅胶片装设于容置空间内,硅胶片贴覆凸缘以封闭通气孔,硅胶片轴向贯设有气孔;上盖位于底盖的外壁,其内壁设凸出的一环体,使得环体内部形成一腔室,上盖的外壁设至少一排气孔,排气孔与腔室连通,且上盖将硅胶片夹合并封住。
亦即,该现有技术通过硅胶片封闭底盖的通气孔,因此,当进行抽真空动作时,硅胶片会发生变形,然后让底盖的通气孔得以被开启,让袋体内的空气经由通气孔和硅胶片的气孔,再经由上盖的排气孔排出于外侧,以使得袋体形成密封状态。
其缺点为:使用者无法判断袋体内是否真处于真空状态,无法确保袋体内的食物不会与空气接触,无法让食物被长久保存,无法达成保鲜之目的。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容器阀,其至少包括:盖体和真空阀;所述盖体与容器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真空阀的通孔;所述真空阀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阀室;所述阀体的边壁形成有多个气孔,空气经由所述气孔能够进出所述容器内部;所述阀体下方设下环围,多个所述下环围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与所述气孔匹配设置;所述阀体上方设有封闭环围,所述封闭环围能够吸附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阀体上方设有球形表面;所述球形表面因所述容器的内外气压差而发生形变或回复原状。
较佳地,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隐藏所述真空阀高度的凹入部;所述盖体下方设有结合环围,所述结合环围的外侧套接有柔韧性的密封环围。
较佳地,所述密封环围为匚字型,所述密封环围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片体,在所述第一片体的内侧衔接直立片体,所述直立片体的下方与位于所述密封环围下方的第二片体的内侧互为衔接;所述第一片体紧贴于所述结合环围的最上方内侧;所述直立片体紧贴于于所述结合环围的直立面内侧;所述第二片体为悬空状;所述第一片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片体的厚度。
较佳地,当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结合时,所述第二片体向上弯折,所述第二片体弯折后与所述直立片体之间趋向于紧贴或紧贴;所述结合环围与所述容器上的开口边壁之间至少能夹设相互连接的所述直立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通过柔韧性的所述密封环围能够使所述结合环围与所述容器之间自适应连接。
较佳地,在所述阀室的上方形成类球形区,所述阀室的下方形成与所述类球形区相衔接的筒形区,以增加所述阀室的容积。
较佳地,多个所述气孔位于所述阀室上的所述筒形区的范围,多个所述气孔为平均分布状;当抽真空设备将所述容器内的空气抽出时,所述容器内的空气经由所述气孔向所述容器外排出。
较佳地,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低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凹入部阻挡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与外部空间连通;当对所述容器进行抽真空时,所述下环围变形,所述真空阀被向上拉提,所述气孔的最上端高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容器内的空气依次流经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以及所述封闭环围的环周面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最终流出所述容器;当抽真空设备移离后,大气压力推动所述真空阀向所述容器内部方向运动,所述球形表面内凹变形,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紧密封闭吸附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容器内保持真空状态。
较佳地,所述阀体的下方设多个下环围叶片,多个所述下环围叶片之间呈等距分布。
较佳地,所述封闭环围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封闭环围向外向下倾斜延伸;当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盖体连接后,所述封闭环围能够紧贴在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封闭环围上方设多个突缘或指拨突缘,所述指拨突缘环状设置或以平均间隔分布设置。
较佳地,所述封闭环围的环周能够紧贴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形成伞状气室。
较佳地,所述球形表面的壁面厚度小于所述阀体或所述封闭环围的壁面厚度,或者所述球形表面的壁面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阀体或所述封闭环围的壁面厚度。
较佳地,在所述容器处于非真空状态下,当下压所述真空阀后,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紧密封闭吸附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真空阀作为密封件密封所述容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者通过观察本发明中涉及的真空阀的外观形状的变化,能够快速发现容器内部是否处于真空状态,进而适时调整容器的内容物,这样容器内容物可被长久保存;
2、在对装配有真空容器阀的容器进行抽真动作时,可以同时将容器内的湿气抽出;使用装配有真空容器阀的容器来真空储存含水分的食物时,不仅能延长保存期限,还能够维持甚至提升食物的脆度;
3、在容器非真空状态下,使用者还可以将本发明涉及的真空容器阀作为密封件使用,让真空阀产生吸盘密封的作用,以密封容器,这样可确保容器内不被昆虫入侵或受潮;
4、本发明可被重复利用,更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容器阀整体的分解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容器阀在执行抽真空操作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是图8中真空阀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在容器内部呈现真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空阀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真空阀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盖体1、通孔10、凹入部11、上表面110、下表面111、结合环围13、密封环围14、第一片体140、直立片体141、第二片体142、真空阀2、阀体20、阀室21、类球型区21a、筒形区21b、气孔22、最上端220、下环围23、间隔空间230、封闭环围24、突缘240、指拨突缘240a、环周241、内表面242、伞状气室243、球形表面25、壁面厚度t1、壁面厚度t2、壁面厚度t3、容器3、开口边壁30和抽真空设备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整体的分解剖视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在执行抽真空操作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如图9所示,为图8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在容器内部呈现真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容器阀至少包含:盖体1与真空阀2。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整体的分解剖视图;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在执行抽真空操作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如图9所示,为图8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在容器内部呈现真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盖体1可以制成多种形状,以配合容器3的各种形状。盖体1上可以设置安装真空阀2。于盖体1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与真空阀2的阀体相配合使用,因此,由真空阀2的阀体形状和尺寸规格来确定通孔10的具体形状。盖体1上形成有凹入部11,设置凹入部11的目的是要让真空阀2的设置高度接近于盖体的盖体上表面,尽量避免让真空阀2突出于盖体上表面,即一定程度上,通过凹入部11来隐藏真空阀2,这样来隐藏真空阀2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多个容器3之间的上、下堆置。
于盖体1的下方设结合环围13,结合环围13的外侧套设有柔韧性的密封环围14,当盖体1与容器3的开口边壁30结合时,密封环围14可以使盖体1与容器3的开口边壁30之间产生密封连接。密封环围14以“匚”字型为最佳,当然,如可以达成相同的密封效果,密封环围1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当密封环围14采用“匚”字型结构时,密封环围14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片体140,在第一片体140的内侧衔接直立片体141,并让直立片体141的下方与位于密封环围14下方的第二片体142的内侧互为衔接。第一片体140适紧贴于盖体1的结合环围13的最上方内侧。直立片体141适紧贴于于盖体1的结合环围13的直立面内侧。第二片体142则为悬空状。且让第一片体140的厚度大于第二片体142的厚度,这样方便第二片体142被弯折。如此,当盖体1与容器3结合的瞬间,第二片体142会被向上弯折,第二片体142弯折后会与直立片体141紧贴或接近于紧贴。盖体1的结合环围13与容器3的开口边壁30之间的间隙厚度至少为直立片体141与第二片体142的厚度和。这样,能够使盖体1的结合环围13与容器3的开口边壁30之间至少能夹设相互连接的直立片体141与第二片体142。由于密封环围14采用柔韧性材质制成,所以当盖体的结合环围13与容器3的开口边壁30的结合时,密封环围14上的直立片体141与第二片体142受到来自结合环围13和开口边壁30两侧的平均挤压,两侧的挤压程度决定第二片体142的形变量,通过第二片体142的形变量的自适应变化,就能够达到自动调整盖体1与开口边壁30连接状态的目的,始终能够让盖体1与开口边壁30之间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例如,让盖体1可位于开口边壁30的中心向外扩散的范围,如此,可更确保盖体1与容器3良好连接,当容器3内部被抽真空后,不会出现渗漏等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整体的分解剖视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真空阀2是由硅胶或橡胶等柔韧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真空阀2受到来自抽真空设备4抽取空气时产生的较大吸力时,下环围23会被动变形,以配合抽气的操作。真空阀2设阀体20,阀体20内部形成开口向下的阀室21,阀室21的上方形成类球型区21a,类球型区21a的下方则与筒形区21b互为衔接,以增加阀室21的内容积。类球型区21a和筒形区21b的设置利于使阀体20产生真空状态或容纳较多空气,利于阀体20上的球形表面25变形或回复原状。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阀体20的边壁设多个气孔22,多个气孔22适位于阀室21的筒形区21b范围,为平均分布状。平时,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稍低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通过凹入部11的壁面能够封闭各气孔22,让气孔22的最上端220不能与容器3外的空间连通,减少容器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间的空气接触的机会,或防止容器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间的空气的进行流通(如图6所示)。当抽真空设备4抽取容器3内的空气时,抽真空设备4的吸力足以让真空阀2的下环围23被动变形,然后真空阀2将被稍微往上拉提,使得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稍高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进而使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能与外部空间互为连通,容器3内的空气先经由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流出,流出的空气再流经封闭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最终空气排出在容器3外侧,这样即达到将容器3内的空气抽出的效果。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是因空气流动的压力而自然产生,如无空气流动压力即无此间隙。当抽真空设备4被移离的瞬间,因容器3外的大气压力大于真空状态下容器3内的压力,真空阀2将受到大气压力的压迫,大气压力将真空阀2被往内推动以将容器3封闭,让容器3保持于真空状态(如图10所示)。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位于阀体20下方设下环围23,阀体20下方设多个下环围23,多个下环围叶片呈等距离分布,各个下环围叶片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230,间隔空间230需要配合气孔22的设置位置而定,目的是能够让容器3内的空气可以顺利进、出。由于真空阀2是由硅胶或橡胶等柔韧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因此,当下环围23遭受来自抽真空设备4的强大吸力时,下环围23会被动变形(如图8和图9所示),真空阀2将被稍往上拉提,使得气孔22的最上端220稍高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即可与外部空间互为连通,容器3内的空气先经由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流出,流出的空气再流经封闭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最终空气排出在容器3外侧,这样即达到将容器3内的空气抽出的效果。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是因空气流动的压力而自然产生,如无空气流动压力即无此间隙。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位于阀体20上方设封闭环围24,封闭环围24与阀体20接近于上端之间呈现向外向下倾斜状的结合,即封闭环围24一端与阀体20连接,封闭环围24向外向下倾斜延伸。封闭环围24上方设一或更多的突缘240,突缘240方便使用者以手指推动或拔动封闭环围24,以使得空气进入容器3内部,进而解除容器3的真空状态,方便取出内容物。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在执行抽真空操作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如图9所示,为图8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当真空阀2与盖体1结合后,可以让封闭环围24的环周241紧贴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且让封闭环围24的内表面242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形成伞状气室243,方便让容器3的空气排出于外,或让外部空气进入容器3内部,且通过该伞状气室243,足以使真空阀2具备紧密封闭通孔10的功能,即真空阀2能够紧密贴合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当真空阀2紧密贴合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时,可以让容器3内保持真空状态(如图10所示),或者真空阀2直接作为密封件来密封容器3(如图11所示)。综上,本发明是适用于多种运用场景的实用设计。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A-A面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沿图2的B-B面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的仰视图。位于封闭环围24中央,即真空阀2的阀体中央上方形成有球形表面25,球形表面25的壁面厚度t1可小于阀体20的壁面厚度t2或封闭环围24的壁面厚度t3。此种不同厚度的设计为最理想。当然,如果能保证球形表面25能够正常的变形或回复原状,那么让前述t1≧t2或t3,亦无不可。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当盖体1与真空阀2组合时,可让真空阀2的下环围23穿过盖体1的通孔10,下环围23位于通孔10的下方,致使下环围23的上表面可紧贴于凹入部的下表面111,并让封闭环围24的环周241可以紧触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环周241位于通孔10上方的周边。这样即实现了真空阀2与盖体1的组合定位。之后,再将盖体1与容器3结合即可。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在执行抽真空操作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如图9所示,为图8中真空阀的放大图。使用者将抽真空设备4覆盖于盖体1,同时抽真空设备4位于真空阀2上方,抽真空设备4优选为真空泵。当抽真空设备4启动后,抽真空设备4产生真空吸力,真空吸力足以让下环围23被动变形,随即真空阀2将被稍微往上拉提,致使前述气孔22的最上端220上移,而稍高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让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能与容器3外之外部空间互为连通,容器3内的空气先经由各气孔22的最上端220流出,流出的空气再流经封闭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最终空气排出在容器3外侧,这样即达到将容器3内的空气抽出的效果,使容器3内部达到真空状态。环围24的环周面与上表面110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是因空气流动的压力而自然产生,如无空气流动压力即无此间隙。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在容器内部呈现真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容器3内部达到真空程度时,此时使用者只要将抽真空设备4自真空阀2上方移开,在移开瞬间,因外部大气压力大于内部呈真空状态的容器3内部的压力,所以致使阀体20上的阀室21受到来自大气的压力,大气压力既使得真空阀2上的球形表面25产生内凹变形,又同时让封闭环围24被往内推移。当封闭环围24被往内推移到一定程度,封闭环围24的内表面242会紧密吸附封闭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这样就能够长久保持容器3内部的真空状态。另外,球形表面25的凹入变形,可以提示使用者目前的容器3内部是呈现真空状态的,这样通过球形表面25能够让使用者随时知晓容器3内的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容器阀能够使容器3的内容物达到长久安全保存的目的。例如,当食物欠缺或售价过高时,可以藉由此种方法长久保存,以利将来食用。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与容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图6中真空阀的放大图;当外部空气渗入容器3内或因使用者拉动封闭环围24后,外部空气会进入容器3内,然后容器3内部与外侧的大气压力趋于接近或相同,此时,球形表面25的内、外均处于正常大气压力之下,球形表面25自动回复原状,处于原状的球形表面25让使用者可以知悉目前容器3内为非真空状态,方便开启盖体1,让使用者得以适时处置容器3的内容物,从而避免食物腐败。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作为密封容器时,使用者只要将真空阀2往下压迫,让封闭环围24的内表面242紧密封闭吸附于凹入部11的上表面110,即可防止容器3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空气接触,避免容器2内部受潮或昆虫侵入。作为密封容器3的密封件,是本实施例中真空容器阀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当然如要让开启盖体1,可如参照图6及图7所示,使用者通过拉动封闭环围24,让外部空气可进入容器3内,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开启盖体1,取放容器3内的内容物。至于容器3可以为各种瓶状容器、杯状容器(如马克杯)、盛装容器等只要可与盖体结合的容器,均无不可。
本发明的真空容器阀、容器与抽真空设备三者搭配运作,通过抽真空设备将容器内之空气抽出,让容器内部可达到真空状态,真空容器阀能够时容器内持续保持真空状态。另外,当容器内达到真空状态时,真空阀的球形表面的外侧会承受来自外部空气的大气压力,大气压力让真空阀的球形表面发生变形内凹,球形表面的状态会提示使用者目前容器内部呈真空状态。惟当有空气渗入容器内部时,容器内部的真空状态消失时,使得容器内部与外部空气压力接近或平衡时,该真空阀的球形表面即会自动回复原状,让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方便使用者随时调整容器的内容物,以确保内容物能长久保存、保鲜,为本案创造性的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真空阀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位于封闭环围24的上方最外缘增设一指拨突缘240a,指拨突缘240a可为环状,或由数段平均间隔分布状,均无不可。指拨突缘240a方便使用者以手指推动或拔动封闭环围24,以使得空气进入容器3内部,进而解除容器3的真空状态,方便取出内容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2)

1.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盖体和真空阀;所述盖体与容器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真空阀的通孔;所述真空阀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阀室;所述阀体的边壁形成有多个气孔,空气经由所述气孔能够进出所述容器内部;所述阀体下方设下环围,多个所述下环围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与所述气孔匹配设置;所述阀体上方设有封闭环围,所述封闭环围能够吸附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阀体上方设有球形表面;所述球形表面因所述容器的内外气压差而发生形变或回复原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隐藏所述真空阀高度的凹入部;所述盖体下方设有结合环围,所述结合环围的外侧套接有柔韧性的密封环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围为匚字型,所述密封环围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片体,在所述第一片体的内侧衔接直立片体,所述直立片体的下方与位于所述密封环围下方的第二片体的内侧互为衔接;所述第一片体紧贴于所述结合环围的最上方内侧;所述直立片体紧贴于于所述结合环围的直立面内侧;所述第二片体为悬空状;所述第一片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片体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结合时,所述第二片体向上弯折,所述第二片体弯折后与所述直立片体之间趋向于紧贴或紧贴;所述结合环围与所述容器上的开口边壁之间至少能夹设相互连接的所述直立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通过柔韧性的所述密封环围能够使所述结合环围与所述容器之间自适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室的上方形成类球形区,所述阀室的下方形成与所述类球形区相衔接的筒形区,以增加所述阀室的容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孔位于所述阀室上的所述筒形区的范围,多个所述气孔为平均分布状;当抽真空设备将所述容器内的空气抽出时,所述容器内的空气经由所述气孔向所述容器外排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低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凹入部阻挡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与外部空间连通;当对所述容器进行抽真空时,所述下环围变形,所述真空阀被向上拉提,所述气孔的最上端高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容器内的空气依次流经所述气孔的最上端,以及所述封闭环围的环周面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最终流出所述容器;当抽真空设备移离后,大气压力推动所述真空阀向所述容器内部方向运动,所述球形表面内凹变形,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紧密封闭吸附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容器内保持真空状态。
8.如权利要求1-4、6-7任一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下方设多个下环围叶片,多个所述下环围叶片之间呈等距分布。
9.如权利要求1-4、6-7任一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围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封闭环围向外向下倾斜延伸;当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盖体连接后,所述封闭环围能够紧贴在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封闭环围上方设多个突缘或指拨突缘,所述指拨突缘环状设置或以平均间隔分布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围的环周能够紧贴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形成伞状气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表面的壁面厚度小于所述阀体或所述封闭环围的壁面厚度,或者所述球形表面的壁面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阀体或所述封闭环围的壁面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处于非真空状态下,当下压所述真空阀后,所述封闭环围的内表面紧密封闭吸附于所述凹入部的上表面,所述真空阀作为密封件密封所述容器。
CN201810349474.5A 2018-04-18 2018-04-18 真空容器阀 Pending CN1103884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9474.5A CN110388495A (zh) 2018-04-18 2018-04-18 真空容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9474.5A CN110388495A (zh) 2018-04-18 2018-04-18 真空容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8495A true CN110388495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3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9474.5A Pending CN110388495A (zh) 2018-04-18 2018-04-18 真空容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84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6572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World Kitchen, Inc. Sealing cover for a container
CN201292074Y (zh) * 2008-10-21 2009-08-19 吕石部 一种容器盖
CN101553676A (zh) * 2007-09-11 2009-10-07 陈信育 泄气阀
CN203006105U (zh) * 2012-12-21 2013-06-19 慈溪市摩菲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真空保鲜罐
CN205819924U (zh) * 2016-06-14 2016-12-21 陈林 密封柱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6572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World Kitchen, Inc. Sealing cover for a container
CN101553676A (zh) * 2007-09-11 2009-10-07 陈信育 泄气阀
CN201292074Y (zh) * 2008-10-21 2009-08-19 吕石部 一种容器盖
CN203006105U (zh) * 2012-12-21 2013-06-19 慈溪市摩菲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真空保鲜罐
CN205819924U (zh) * 2016-06-14 2016-12-21 陈林 密封柱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30991B2 (en) Hose direct canister lid
EP1020371A3 (en) Vacuum airtight container
US20100200588A1 (en) Vacuum storage container
US9145242B2 (en) Airtight storage container
CN101143631A (zh) 真空阀型密封容器
CN101522541A (zh) 真空盖
US20070215510A1 (en) Vacuum Vessel Having Improved Airtightness
CN205221444U (zh) 一种真空瓶
JP2000300445A (ja) 真空容器の蓋体
CN110388495A (zh) 真空容器阀
CN208948077U (zh) 防潮保存罐
KR100455105B1 (ko) 진공화 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진공상태해제 겸용진공상태표시기구
US20230022261A1 (en) Cosmetic container
CN208439707U (zh) 抽真空杯
US20070017926A1 (en) Nozzle device for vacuum container
TWI702356B (zh) 真空容器閥
CN212220930U (zh) 一种可抽空气的蛋糕保鲜罩
CN207421501U (zh) 一种密封性气阀装置
CN208007638U (zh) 真空容器结构
CN209031856U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密封环
KR200255231Y1 (ko) 진공보존용기 뚜껑
TW201040084A (en) Unidirectional vacuum exhaust valve
US20220061613A1 (en) Vacuum Storage Container
CN112890552A (zh) 一体式容器壁结构、夹层结构及构成的容器
KR102205461B1 (ko) 디스펜서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