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0084B -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0084B
CN110380084B CN201910788672.6A CN201910788672A CN110380084B CN 110380084 B CN110380084 B CN 110380084B CN 201910788672 A CN201910788672 A CN 201910788672A CN 110380084 B CN110380084 B CN 110380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interface
hydrogen
way valve
cel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86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0084A (zh
Inventor
于红军
黎兰
赵京坡
余慧娟
袁学飞
刘相新
冯波
林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9107886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0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0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0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3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 B60L58/3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cel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loa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el Cell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温控系统包括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燃气加热器,节温器的接口2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1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电子水泵的出液口与三通阀的接口1连接,三通阀的接口2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3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三通阀的接口3与燃气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燃气加热器的出液口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燃气加热器连接有空气管路和氢气管路,氢气管路连接有储氢瓶,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控制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执行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氢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以及该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通常采用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PEMFC),其具有多种性能优势,但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低温冷启动困难的问题。低温冷启动是指燃料电池汽车可在0℃以下的环境中成功启动,并使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快速提升至60~70℃以满足正常运行的性能。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其内部阴极侧H+和通入的O2会反应生成水,在0℃以下环境且无特殊保护的情况下,生成的水很容易结冰并导致催化层、扩散层堵塞,这会阻碍电化学反应的进行,且水结冰产生的体积变化会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反应性能降低,甚至无法运行。目前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提高电池内部温度,使其快速达到启动要求,现有提高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法有变阻加热、氢氧反应加热和气体吹扫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的问题,但其在-30℃以下的环境中依然无法正常启动,影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低温环境适应性和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环境下能够顺利启动,并使氢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快速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以保证车辆的使用性能,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适用范围。温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控制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执行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电池电堆,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燃气加热器,所述节温器的接口2通过第一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1通过第二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电子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三通阀的接口1连接,三通阀的接口2通过第四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3通过第五管路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第六管路上设有流向从散热器到电子水泵的第一单向阀;三通阀的接口3通过第七管路与燃气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燃气加热器的出液口通过第八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第八管路上设有流向从燃气加热器到电池电堆的第二单向阀;燃气加热器中设有点火线圈并连接有空气管路和氢气管路,氢气管路连接有储氢瓶,氢气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减压阀。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储氢瓶为电池电堆的供氢系统储氢瓶,所述散热器设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应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还包括冷却液补偿水箱,所述冷却液补偿水箱与第一单向阀和电子水泵之间的第六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燃气加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空气管路上设有空滤器和消声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还包括两端对应与燃气加热器出液口和电子水泵进液口连接的辅助加热管路,辅助加热管路上从燃气加热器到电子水泵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辅助换热器和第三单向阀,第二电磁阀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第三单向阀的流向从燃气加热器到电子水泵,辅助换热器为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换热器或驾驶室暖风系统的换热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电堆的供氢系统包括储氢瓶、喷射装置和稳压装置,储氢瓶通过第九管路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和稳压装置之间设有多条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喷射电磁阀,稳压装置通过第十管路与电池电堆的氢气进口连接,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连接有氢气尾排管;第九管路上从储氢瓶到喷射装置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三减压阀,所述氢气管路与第二减压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第九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中,所述氢气尾排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和氢气进口之间设有再循环管路,再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本发明一种上述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当点火开关置于ON档时,使电子水泵工作;
二、当点火开关置于START档时,比较T和T1,若T<T1,执行步骤三;否则,执行步骤五;所述T表示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所述T1表示预设的温度下限;
三、使节温器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3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2关闭;
四、使燃气加热器自检,当满足点火条件时,使第一电磁阀打开,并使燃气加热器的点火线圈点火;当不满足点火条件时,触发故障报警信号;
五、比较T和T2,若T>T2,执行步骤六;否则,执行步骤七;所述T2表示预设的温度上限;
六、使节温器的接口2与接口3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1关闭,且使散热器的散热风扇运行;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
七、使节温器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
所述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是根据电池电堆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设置的。
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电池电堆,本发明通过让温控系统设置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燃气加热器,使节温器的接口2通过第一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使节温器的接口1通过第二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使电子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三通阀的接口1连接,使三通阀的接口2通过第四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并使节温器的接口3通过第五管路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使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且在第六管路上设置流向从散热器到电子水泵的第一单向阀;同时,让三通阀的接口3通过第七管路与燃气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让燃气加热器的出液口通过第八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且在第八管路上设置流向从燃气加热器到电池电堆的第二单向阀;并在燃气加热器中设置点火线圈且连接空气管路和氢气管路,让氢气管路连接储氢瓶,在氢气管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减压阀。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在汽车点火启动过程中,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使节温器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3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2关闭;并在燃气加热器自检满足点火条件时,使第一电磁阀打开,使燃气加热器的点火线圈点火,储氢瓶中的氢气会通过氢气管路到达燃气加热器并与经空气管路输送的空气混合燃烧,此时,散热器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节温器的接口2—节温器的接口1—电子水泵—三通阀的接口1—三通阀的接口3—燃气加热器—第二单向阀—电池电堆,通过燃气加热器对冷却液加热,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加热可使其内部温度快速升至正常工作温度,保证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工况下能快速成功启动。经实际应用表明,在-40℃的低温环境下,氢气也可在燃气加热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加热,使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在-40℃的环境中快速启动和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低温适应性和使用范围。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让节温器的接口2与接口3接通,让节温器的接口1关闭;让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让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并使散热器的散热风扇运行,此时,第一电磁阀关闭,燃气加热器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节温器的接口2—节温器的接口3—散热器—第一单向阀—电子水泵—三通阀的接口1—三通阀的接口2—电池电堆,通过散热器对冷却液散热,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冷却可使其内部温度快速降至正常工作温度,保证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高温工况下能快速成功启动。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下限,并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让节温器的接口2与接口1接通,让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让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让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此时,第一电磁阀关闭,散热器和燃气加热器均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节温器的接口2—节温器的接口1—电子水泵—三通阀的接口1—三通阀的接口2—电池电堆,电池电堆的内部温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不需要加热或冷却即可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快速成功启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执行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发明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氢燃料电池包括电池电堆11。温控系统包括节温器2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散热器24和燃气加热器25。使节温器21的接口2通过第一管路与电池电堆11的冷却液出口连接,使节温器21的接口1通过第二管路与电子水泵22的进液口连接,使电子水泵22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三通阀23的接口1连接,使三通阀23的接口2通过第四管路与电池电堆11的冷却液进口连接。使节温器21的接口3通过第五管路与散热器24的一端连接,使散热器2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电子水泵22的进液口连接,并在第六管路上设置流向从散热器24到电子水泵22的第一单向阀26。使三通阀23的接口3通过第七管路与燃气加热器25的进液口连接,使燃气加热器25的出液口通过第八管路与电池电堆11的冷却液进口连接,并在第八管路上设置流向从燃气加热器25到电池电堆11的第二单向阀27。在燃气加热器25中设置点火线圈(图中未示出)并连接空气管路和氢气管路,使氢气管路连接储氢瓶28,并在氢气管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29和第一减压阀210。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在汽车点火启动过程中,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使节温器21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21的接口3关闭;使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3接通,使三通阀23的接口2关闭;并在燃气加热器25自检满足点火条件时,使第一电磁阀29打开,使燃气加热器25的点火线圈点火,储氢瓶28中的氢气就会通过氢气管路到达燃气加热器25并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此时,散热器24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3—燃气加热器25—第二单向阀27—电池电堆11,通过燃气加热器25对冷却液加热,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11加热可使其内部温度快速升至正常工作温度,保证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工况下能快速成功启动,且氢气与氧气混合燃烧产生的是水和水蒸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经实际应用表明,在-40℃的低温环境下,氢气也可在燃气加热器25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11加热,使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在-40℃的环境中快速启动和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低温适应性和使用范围。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让节温器21的接口2与接口3接通,让节温器21的接口1关闭;让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让三通阀23的接口3关闭;并使散热器24的散热风扇运行。此时,第一电磁阀29关闭,燃气加热器25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3—散热器24—第一单向阀26—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2—电池电堆11,通过散热器24对冷却液散热,并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对电池电堆11冷却可使其内部温度快速降至正常工作温度,保证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高温工况下能快速成功启动。当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下限,并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让节温器21的接口2与接口1接通,让节温器21的接口3关闭;让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让三通阀23的接口3关闭。此时,第一电磁阀关闭29,散热器24和燃气加热器25均不工作,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2—电池电堆11,电池电堆11的内部温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不需要加热或冷却即可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快速成功启动。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电堆冷却液是指电池电堆11中以及温控系统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液,其温度由设置在电池电堆11冷却液出口的温度传感器测得,以保证检测得到的温度更贴合电池电堆内部温度;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应根据电池电堆11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具体设置。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让储氢瓶28采用了电池电堆11供氢系统的储氢瓶,这样只需在电池电堆11供氢系统的管路中增加一路分支(氢气管路),将氢气引入到燃气加热器25中作为燃料,即可实现温控系统冷却液的加热目的,而不需要额外增设储氢瓶,简化了结构和连接关系。为便于检测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电池电堆11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应设置了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2,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取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2可对应检测电池电堆11冷却液进出口的温度。为保证冷却液循环回路中始终有足够的冷却液,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冷却液补偿水箱213,并使冷却液补偿水箱213与第一单向阀26和电子水泵22之间的第六管路连接,实现了自动补偿冷却液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节温器2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散热器24、燃气加热器25、第一电磁阀29、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2是分别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的,由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2检测电池电堆11冷却液进出口的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发送给汽车的FCU控制器,由FCU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节温器2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散热器24、燃气加热器25和第一电磁阀29的运行。另外,为提高空气的质量,降低噪声,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空气管路上设置了空滤器214和消声器215。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了两端对应与燃气加热器25出液口和电子水泵22进液口连接的辅助加热管路,并在辅助加热管路上从燃气加热器25到电子水泵22依次设置了第二电磁阀216、辅助换热器217和第三单向阀218,使第二电磁阀216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以便于控制,使第三单向阀218的流向从燃气加热器25到电子水泵22,以保证冷却液的流向,其中,辅助换热器217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换热器或驾驶室暖风系统的换热器。这样在冷却液循环回路中就增加了一个分支回路,在燃气加热器25工作过程中,当动力电池系统或驾驶室暖风系统请求加热时,通过FCU控制器使第二电磁阀216开启,一部分被燃气加热器25加热后的冷却液就会通过辅助加热管路进入辅助换热器217,为动力电池系统或驾驶室暖风系统提供热源。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中电池电堆11的供氢系统包括储氢瓶28、喷射装置31和稳压装置32,其中,储氢瓶28通过第九管路与喷射装置31连接,喷射装置31和稳压装置32之间设有多条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喷射电磁阀33,稳压装置32通过第十管路与电池电堆11的氢气进口连接,电池电堆11的氢气出口连接有氢气尾排管,第九管路上从储氢瓶28到喷射装置31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34、第三电磁阀35和第三减压阀36,氢气管路与第二减压阀34和第三电磁阀35之间的第九管路连接。这一结构的电池电堆11供氢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稳定可靠的特点。为提高氢气的利用率,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氢气尾排管上设置了第四电磁阀37,在电池电堆11的氢气出口和氢气进口之间设置了再循环管路,并在再循环管路上设置了循环泵38。当需要氢气再循环利用时,只需通过FCU控制器关闭第四电磁阀37并开启循环泵38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电池电堆11还设有空气进气系统,以满足电化学反应需要,因其结构和连接方式均与现有电池电堆的空气进气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当点火开关置于ON档时,使电子水泵22工作。
二、当点火开关置于START档时,比较T和T1,若T<T1,执行步骤三;否则,执行步骤五。所述T表示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由设置在电池电堆11冷却液出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可使检测温度贴合电池电堆内部温度,提高了系统和控制的可靠性;所述T1表示预设的温度下限。
三、使节温器21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21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3接通,使三通阀23的接口2关闭。此时,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3—燃气加热器25—第二单向阀27—电池电堆11。
四、使燃气加热器25自检,当满足点火条件时,使第一电磁阀29打开,并使燃气加热器25的点火线圈点火;当不满足点火条件时,触发故障报警信号。
五、比较T和T2,若T>T2,执行步骤六;否则,执行步骤七。所述T2表示预设的温度上限。
六、使节温器21的接口2与接口3接通,使节温器21的接口1关闭,且使散热器24的散热风扇运行;并使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23的接口3关闭。此时,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3—散热器24—第一单向阀26—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2—电池电堆11。
七、使节温器21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21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23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23的接口3关闭。此时,冷却液循环回路为:电池电堆11—节温器21的接口2—节温器21的接口1—电子水泵22—三通阀23的接口1—三通阀23的接口2—电池电堆11。
上述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是根据电池电堆11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具体设置的,为保证温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将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均设置在电池电堆11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通过以上控制方法可保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高低温工况下均能成功启动,尤其是在低温工况下,可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在-40℃的环境中快速启动和使用,且具有流程简单、执行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燃气加热器,所述节温器的接口2通过第一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1通过第二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电子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三通阀的接口1连接,三通阀的接口2通过第四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节温器的接口3通过第五管路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电子水泵的进液口连接,第六管路上设有流向从散热器到电子水泵的第一单向阀;三通阀的接口3通过第七管路与燃气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燃气加热器的出液口通过第八管路与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连接,第八管路上设有流向从燃气加热器到电池电堆的第二单向阀;燃气加热器中设有点火线圈并连接有空气管路和氢气管路,氢气管路连接有储氢瓶,氢气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减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瓶为电池电堆的供氢系统储氢瓶,所述散热器设有散热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堆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对应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补偿水箱,所述冷却液补偿水箱与第一单向阀和电子水泵之间的第六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电子水泵、三通阀、散热器、燃气加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路上设有空滤器和消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对应与燃气加热器出液口和电子水泵进液口连接的辅助加热管路,辅助加热管路上从燃气加热器到电子水泵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辅助换热器和第三单向阀,第二电磁阀与汽车的FCU控制器连接,第三单向阀的流向从燃气加热器到电子水泵,辅助换热器为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换热器或驾驶室暖风系统的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堆的供氢系统包括储氢瓶、喷射装置和稳压装置,储氢瓶通过第九管路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和稳压装置之间设有多条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喷射电磁阀,稳压装置通过第十管路与电池电堆的氢气进口连接,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连接有氢气尾排管;第九管路上从储氢瓶到喷射装置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三减压阀,所述氢气管路与第二减压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第九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尾排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电池电堆的氢气出口和氢气进口之间设有再循环管路,再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10.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当点火开关置于ON档时,使电子水泵工作;
二、当点火开关置于START档时,比较T和T1,若T<T1,执行步骤三;否则,执行步骤五;所述T表示电池电堆冷却液温度,所述T1表示预设的温度下限;
三、使节温器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3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2关闭;
四、使燃气加热器自检,当满足点火条件时,使第一电磁阀打开,并使燃气加热器的点火线圈点火;当不满足点火条件时,触发故障报警信号;
五、比较T和T2,若T>T2,执行步骤六;否则,执行步骤七;所述T2表示预设的温度上限;
六、使节温器的接口2与接口3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1关闭,且使散热器的散热风扇运行;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
七、使节温器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节温器的接口3关闭;并使三通阀的接口1与接口2接通,使三通阀的接口3关闭;
所述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是根据电池电堆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设置的。
CN201910788672.6A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80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8672.6A CN110380084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8672.6A CN110380084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084A CN110380084A (zh) 2019-10-25
CN110380084B true CN110380084B (zh) 2020-08-04

Family

ID=6826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8672.6A Active CN110380084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0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1824B (zh) * 2019-11-29 2021-08-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流量分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93319A (zh) * 2019-12-13 2021-06-18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辅助功能的燃料电池
CN113532155B (zh) * 2020-04-03 2023-05-23 浙江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温控系统高效换热器及其加工装置
CN111452674B (zh) * 2020-04-20 2023-10-24 中极氢能汽车(长治)有限公司 一种全功率氢燃料电池车辅组能源系统冷却系统
CN111634212B (zh) * 2020-05-14 2021-11-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汽车
CN111640965B (zh) * 2020-06-23 2021-04-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高低温启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2582640A (zh) * 2020-12-20 2021-03-30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82639A (zh) * 2020-12-20 2021-03-30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热管理热交换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09294B (zh) * 2021-01-20 2022-09-13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启动装置及启动方法
CN113258097B (zh) * 2021-04-22 2022-05-20 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246807B (zh) * 2021-06-18 2023-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法、车辆及介质
CN113427968A (zh) * 2021-07-28 2021-09-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540521B (zh) * 2021-09-15 2021-12-07 绍兴学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供应装置与加热控制方法
CN114530615B (zh) * 2022-03-02 2023-06-1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氢空压差过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95916B (zh) * 2022-04-21 2023-06-1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液冷系统的节温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TWI831612B (zh) * 2023-02-14 2024-02-01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氫氣溫控系統、低溫儲貨裝置及低溫儲貨裝置的分區控溫方法
CN117080485B (zh) * 2023-10-18 2024-02-06 康明斯新能源动力(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液加热装置及加热回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2002A (ja) * 2005-05-30 2006-12-07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3326048A (zh) * 2013-05-24 2013-09-25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快速升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654322A (zh) * 2016-12-08 2017-05-10 浙江大学 带蓄热加热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28328A (zh) * 2018-11-20 2019-05-07 吉林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组合低温冷启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888330A (zh) * 2019-02-01 2019-06-14 清华大学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和燃料电池装置
CN110120533A (zh) * 2019-05-15 2019-08-13 上海楞次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2002A (ja) * 2005-05-30 2006-12-07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3326048A (zh) * 2013-05-24 2013-09-25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快速升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654322A (zh) * 2016-12-08 2017-05-10 浙江大学 带蓄热加热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28328A (zh) * 2018-11-20 2019-05-07 吉林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组合低温冷启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888330A (zh) * 2019-02-01 2019-06-14 清华大学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和燃料电池装置
CN110120533A (zh) * 2019-05-15 2019-08-13 上海楞次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084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084B (zh)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545677B2 (en) Fuel cell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old start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22135374A1 (zh) 汽车燃料电池冷启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029613B (zh) 一种联合加热的燃料电池低温启动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532565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461037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CN111785992B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混合低温冷启动控制方法
CN11140377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冷启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229023B2 (ja) 水素エンジンに対する水素ガス供給装置
CN108232238B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CN206461036U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CN210296511U (zh) 一种用于低温冷启动的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CN108172865B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989618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CN109638314B (zh) 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及空气供应方法
JP388312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停止方法
US9793557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el cell vehicle
CN107869417A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快速暖机系统
JP200715746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1900433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加热系统及方法
CN210866371U (zh) 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CN210006830U (zh) 一种燃料电池应急吹扫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
US20110226048A1 (en) Diagnosis concept for valve controlled coolant bypass paths
CN21024563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应急吹扫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
CN207500033U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快速暖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