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9939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9939A
CN110379939A CN201910683046.0A CN201910683046A CN110379939A CN 110379939 A CN110379939 A CN 110379939A CN 201910683046 A CN201910683046 A CN 201910683046A CN 110379939 A CN110379939 A CN 110379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color blocking
black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30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9939B (zh
Inventor
齐璞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30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39A/zh
Priority to US16/812,828 priority patent/US1118355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9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显示基板、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在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采用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替代圆偏光片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且色阻层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因此,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通过将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照射到第一电极层上,第一电极层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则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的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为了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通常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贴附圆偏光片,圆偏光片包括四分之一波片和线偏光片,通过圆偏光片使得入射至显示面板内部的外部光线无法从显示面板中反射出去,从而可实现反射率的降低。
但是,目前圆偏光片的最低厚度达到60μm以上,且光线经过圆偏光片的透过率低于45%,因此,这种在显示面板上增加圆偏光片的方式,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显示面板上增加圆偏光片以降低反射率的方式,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可选的,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每个色阻单元包括多个色阻结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与所述色阻结构一一对应的子像素。
可选的,所述色阻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色阻结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层。
可选的,所述色阻单元中的相邻两个色阻结构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
所述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也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层,且所述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未覆盖所述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
可选的,所述色阻结构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可选的,所述黑色矩阵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非像素开口区域,且所述色阻层部分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的线宽小于30μm,所述第二电极的线宽小于8μm。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Ag。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基板;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可选的,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显示基板、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在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采用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替代圆偏光片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且色阻层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因此,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此外,通过将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照射到第一电极层上,第一电极层也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则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B-B’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C-C’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D-D’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A-A’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截面B-B’的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覆盖显示基板11的封装层12以及形成在封装层12上的第一电极层13;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封装层12上的黑色矩阵层14和色阻层15,黑色矩阵层14覆盖第一电极层13,在黑色矩阵层14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16;第一电极层13和第二电极层16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具体的,显示基板11包括衬底基板111以及形成在衬底基板111上的像素界定层112和有机发光层113,可以理解的是,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基板11仅仅是简化后的示意图,显示基板11实际上还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11上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阳极,有机发光层113设置在阳极远离衬底基板111的一侧,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有机发光层远离阳极一侧的阴极。
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显示基板11的封装层12,封装层12实际上是覆盖显示基板11中的阴极,通过封装层12对显示基板11进行保护,防止水氧进入到显示基板11内部。
在封装层12上形成有黑色矩阵层14和色阻层15,显示基板11中的有机发光层113在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位于色阻层15在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所在的区域内,且显示基板11中的有机发光层113在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与黑色矩阵层14在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不重叠;黑色矩阵层14和色阻层15的材料均为低温固化材料。
外部光线通常为自然光,各个位置处的色阻层15通常只允许自然光中的一种颜色通过,而自然光中的大部分光线会被色阻层15阻挡,因此,照射到色阻层15的大部分光线无法进入显示面板内部;而外部光线照射到黑色矩阵层14后,黑色矩阵层14可以将外部光线吸收,则照射到黑色矩阵层14的外部光线也无法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外部光线不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后,也就无法在显示面板内部进行反射,因此,采用黑色矩阵层14和色阻层15替代圆偏光片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14和色阻层15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色阻层14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
此外,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需要在封装层12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3,且黑色矩阵层14覆盖第一电极层13,还需要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第一电极层13和第二电极层16配合使用,当用户触摸显示面板时,可通过第一电极层13和第二电极层16检测出用户触摸的位置,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第一电极层13和第二电极层16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也就是说,当第一电极层13为感应电极层时,第二电极层16为驱动电极层;当第一电极层13为驱动电极层时,第二电极层16为感应电极层。
由于黑色矩阵层14覆盖第一电极层13,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14照射到第一电极层13上,第一电极层13也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避免直接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一电极层,使得第一电极层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导致显示面板的反射率增大,因此,通过将第一电极层13设置在封装层12和黑色矩阵层14之间,使得黑色矩阵层14覆盖第一电极层13,避免第一电极层13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具体的,色阻层15包括多个色阻单元150,每个色阻单元150包括多个色阻结构;显示基板11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与色阻结构一一对应的子像素。
如图1所示,每个色阻单元150包括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不同。
有机发光层113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有机发光单元与其对应的阳极和阴极共同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则显示基板1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与色阻结构一一对应的子像素。
例如,每个色阻单元150包括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则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且第一色阻结构151与第一子像素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色阻结构152与第二子像素的位置相对应,第三色阻结构153与第三子像素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子像素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色阻结构151出射,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二色阻结构152出射,第三子像素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三色阻结构153出射。
其中,色阻结构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子像素发出的光能正常透过色阻结构,且使得经过色阻结构的自然光与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不影响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
例如,第一色阻结构151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为红色,第二色阻结构152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为绿色,第三色阻结构153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为蓝色,则第一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为红色,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为绿色,第三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为蓝色。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色阻单元150中包括的色阻结构的数量不局限于3个,也可以为4个等,且每个色阻结构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不局限于上述的红色、绿色和蓝色。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14位于显示基板的非像素开口区域,且色阻层15部分覆盖黑色矩阵层14。
显示基板11可以划分为像素开口区域和非像素开口区域,像素开口区域指的是子像素透光的区域,将黑色矩阵层14设置在显示基板的非像素开口区域,不影响子像素的正常出光;通过将色阻层15部分覆盖黑色矩阵层14,防止色阻层15与相邻的黑色矩阵层14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漏光现象的发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3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层16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161,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第一电极131可以为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中的一者,第二电极161可以为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中的另一者。也就是说,当第一电极131为感应电极时,第二电极161为驱动电极;当第一电极131为驱动电极时,第二电极161为感应电极。
当第一电极层13为感应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6为驱动电极层时,第一电极131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161为驱动电极;当第一电极层13为驱动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6为感应电极层时,第一电极131为驱动电极,第二电极161为感应电极。
在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的交叉位置处会形成耦合电容,通过向驱动电极提供检测信号,当用户触摸显示面板时,触控位置处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电容值会发生改变,通过接收感应电极的信号,以计算用户触控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61相互垂直,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预设夹角为90°,当然,预设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可根据显示基板11中的像素单元的排布进行确定。
其中,第一电极131的线宽小于30μm,第二电极161的线宽小于8μm;且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61的材料为Ag。
可以将第一电极131的线宽加宽,则第一电极131的电阻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RCdelay,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第二电极161的线宽设置成小于8μm,降低第二电极161的可视性,人眼难以直接观察到第二电极161。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色阻单元150中的一个或多个色阻结构部分覆盖第二电极层16。
如图4所示,每个色阻单元150包括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通过提高色阻单元150中的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二色阻结构152的尺寸,第三色阻结构153的尺寸不变,使得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二色阻结构152部分覆盖第二电极层16,则外部光线是先照射到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二色阻结构152上,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二色阻结构152将外部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进行过滤,只有少量的外部光线照射到第二电极层16上,减少了第二电极层16对外部光线的反射,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
如图5所示,通过提高色阻单元150中的第三色阻结构153的尺寸,而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二色阻结构152的尺寸不变,使得第三色阻结构153部分覆盖第二电极层16,则外部光线是先照射到第三色阻结构153上,第三色阻结构153将外部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进行过滤,只有少量的外部光线照射到第二电极层16上,减少了第二电极层16对外部光线的反射,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和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每个色阻单元150中的任意两个色阻结构之间存在间隙或相接触,但不存在交叠区域,因此,显示面板中还有少部分第二电极层16未被色阻结构覆盖,但是,大部分的第二电极层16被色阻单元150中的一个或多个色阻结构覆盖,少部分未被色阻结构覆盖的第二电极层16,对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的影响较小。
如图6所示,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三色阻结构153相接触,但不存在交叠区域,且第一色阻结构151部分覆盖第二电极层16。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色阻单元150中的相邻两个色阻结构在封装层12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也覆盖第二电极层16,且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未覆盖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
如图7所示,每个色阻单元150包括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通过提高色阻单元150中的第一色阻结构151、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的尺寸,使得色阻单元150中的相邻两个色阻结构存在交叠区域,即相邻的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三色阻结构153,相邻的第二色阻结构152和第三色阻结构153存在交叠区域,也就是说,色阻单元150中的相邻两个色阻结构在封装层12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
通过将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设置成覆盖第二电极层16,则外部光线需要经过两层色阻结构才能照射到第二电极层16上,由于两层色阻结构相互之间可以共同透过的光线较少,则外部光线经过两层色阻结构之后,只有极少量的外部光线可以照射到第二电极层16上,透过两层色阻结构的外部光线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则进一步降低了示面板的反射率。
通过将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设置成未覆盖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使得子像素发出的光可以透过色阻结构正常出射,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
如图8所示,相邻的第一色阻结构151和第三色阻结构153存在的交叠区域为M,交叠区域M处对应的色阻结构覆盖第二电极层16,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为N,可以看出,交叠区域M处对应的色阻结构未覆盖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N。
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17,平坦层17覆盖黑色矩阵层14、色阻层15和第二电极层16。
通过形成覆盖黑色矩阵层14、色阻层15和第二电极层16的平坦层17,提高显示面板的平坦度。
图9仅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结构上形成平坦层17,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至图8所示的结构上也可以形成有平坦层17,平坦层17覆盖黑色矩阵层14、色阻层15和第二电极层1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显示基板、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在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采用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替代圆偏光片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且色阻层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因此,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此外,通过将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照射到第一电极层上,第一电极层也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则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提供一显示基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作显示面板时,首先需要提供一显示基板11,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基板11包括衬底基板111,在衬底基板11上形成像素驱动电路,接着在像素驱动电路上形成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阳极,然后在像素驱动电路上形成像素界定层112,在像素界定层112界定的区域处采用打印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有机发光层113,最后形成阴极,从而得到显示基板11。
步骤1002,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作得到显示基板11后,形成覆盖显示基板11的封装层12,该封装层12可以为薄膜封装层。
步骤1003,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封装层12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3,第一电极层13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131,具体的,可在封装层12上涂覆卤化银溶液,对卤化银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金属层,然后,在金属层上涂覆光刻胶,采用掩膜板对金属层上涂覆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曝光后进行显影,将部分区域的光刻胶去除,则采用刻蚀工艺刻蚀光刻胶去除区域处的金属层,得到第一电极层13,最后,去除剩余的光刻胶。
步骤1004,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封装层12上涂覆黑色矩阵层材料,采用曝光、显影等工艺形成黑色矩阵层14,使得黑色矩阵层14覆盖第一电极层13。
步骤1005,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封装层12上形成黑色矩阵层14之后,在封装层12上涂覆色阻层材料,采用曝光、显影等工艺形成色阻层15,并在黑色矩阵层14上涂覆卤化银溶液,干燥处理后,涂覆光刻胶,经曝光、显影和刻蚀后得到第二电极层16,第二电极层16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161,最后,去除剩余的光刻胶。
需要说明的是,当色阻层14未对第二电极层16进行覆盖时,即形成如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时,在封装层12上形成色阻层15,以及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的顺序可以互换,即可以先在封装层12上形成色阻层15,然后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也可以先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然后在封装层12上形成色阻层15。
当色阻层14需要对第二电极层16进行覆盖时,即形成如图4至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时,必须要先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然后在封装层12上形成色阻层15。
为了形成图如4至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提高色阻层15中的色阻结构的尺寸,以进一步降低了示面板的反射率。
其中,第一电极层13和第二电极层16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1005之后,还包括:
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如图9所示,在封装层12上形成色阻层15,以及在黑色矩阵层14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6之后,形成覆盖黑色矩阵层14、色阻层15和第二电极层16的平坦层1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显示基板,形成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在封装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在封装层上形成黑色矩阵层,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在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采用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替代圆偏光片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且色阻层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因此,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此外,通过将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照射到第一电极层上,第一电极层也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则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为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装置可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中。
此外,关于显示面板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显示基板、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在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采用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替代圆偏光片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由于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的厚度远小于圆偏光片的厚度,且色阻层的透过率大于圆偏光片的透过率,因此,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和功耗;此外,通过将黑色矩阵层覆盖第一电极层,使得外部光线无法透过黑色矩阵层照射到第一电极层上,第一电极层也不会对外部光线进行反射,则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封装层上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封装层上的黑色矩阵层和色阻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每个色阻单元包括多个色阻结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与所述色阻结构一一对应的子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色阻结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单元中的相邻两个色阻结构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
所述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也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层,且所述重叠区域处对应的色阻结构未覆盖所述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结构允许通过的光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矩阵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非像素开口区域,且所述色阻层部分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线宽小于30μm,所述第二电极的线宽小于8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Ag。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显示基板;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层,另一者为感应电极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装层上形成色阻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683046.0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79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3046.0A CN11037993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6/812,828 US11183552B2 (en) 2019-07-26 2020-03-09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3046.0A CN11037993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939A true CN110379939A (zh) 2019-10-25
CN110379939B CN110379939B (zh) 2022-04-26

Family

ID=6825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3046.0A Active CN11037993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3552B2 (zh)
CN (1) CN11037993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73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16209A (zh) * 2020-10-14 2021-0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17477A (zh) * 2021-01-21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71263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56328A (zh) * 2021-11-30 2022-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2227121A1 (zh) * 2021-04-26 2022-1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 显示面板
WO202302397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8820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56A (zh) * 2014-01-13 2014-04-23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99305A (zh) * 2015-03-26 2015-06-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25010A (zh) * 2015-09-24 2017-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9407870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92915B1 (ko) * 2016-09-30 2019-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30862B1 (ko) * 2017-04-27 2021-11-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80755B1 (ko) * 2017-10-25 2022-03-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53542B1 (ko) * 2018-07-20 2023-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56A (zh) * 2014-01-13 2014-04-23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99305A (zh) * 2015-03-26 2015-06-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25010A (zh) * 2015-09-24 2017-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9407870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734A (zh) * 2020-09-29 2020-12-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16209A (zh) * 2020-10-14 2021-0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16209B (zh) * 2020-10-14 2022-06-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17477A (zh) * 2021-01-21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17477B (zh) * 2021-01-21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227121A1 (zh) * 2021-04-26 2022-1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 显示面板
CN113471263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63B (zh) * 2021-06-30 2024-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2397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56328A (zh) * 2021-11-30 2022-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4156328B (zh) * 2021-11-30 2023-04-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3108820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939B (zh) 2022-04-26
US11183552B2 (en) 2021-11-23
US20210028260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99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50508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17320A1 (zh) 有机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10112183A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0688B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41449A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7565048A (zh) 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19019655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1340745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1722757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04223B (zh) 一种基板的制作方法、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8004756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1769210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3416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42326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6183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8622782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916689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21026A (zh) 用于具有改进的视角均匀性的显示器的触摸传感器
JP2016110380A (ja) タッチパネル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114647B2 (en) Pixel element,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KR2012010726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33595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23291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智能终端
CN108428722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