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7121B -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7121B
CN110377121B CN201910572162.5A CN201910572162A CN110377121B CN 110377121 B CN110377121 B CN 110377121B CN 201910572162 A CN201910572162 A CN 201910572162A CN 110377121 B CN110377121 B CN 110377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tray
conn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21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7121A (zh
Inventor
官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21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7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7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第二电路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母排,第一母排一侧设有第二母排,机箱内部一侧设有若干托盘,相邻托盘间通过隔板分隔;托盘内部一侧设有第三电路板,第三电路板尾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器,托盘尾部两侧设有安装槽,第一连接器设置在安装槽内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卡接在第一连接器内部。本发明在托盘底部设置了第三电路板,在第三电路板两侧设置了第一连接器,在机箱内部设置了与第三电路板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相配合的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滑动,实现了托盘的不断电抽拉,从而实现了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既保证了机箱内部零部件的空间摆放,又保证了系统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都是全天候运行,为了数据的完整及特殊应用限制,要求在不断电的状况下,机箱能被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保持系统稳定地运行,在上述的条件下,热插拔的设计广泛地被应用在服务器中。
目前机箱常见的电源连接方式是将电源及通信线缆使用电缆臂或者电缆链固定,当修护人员机器将托盘拉出做系统维护时,电源及通信线缆能够从固定的轨道中拉出至机箱外,确保系统在正常运作,并且在在维修完成后,电源及通信线缆能够通过固定的轨道回归到机箱内。例如,申请号为20182090670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服务器机箱内部的拖链,包括拖链固定头部、拖链固定尾部和拖链主体。拖链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拖链固定头部及拖链固定尾部连接,拖链主体由若干链节依序串接而成。链节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链节的两侧面分别平行向前延伸形成插接部,链节的两侧面分别平行向后延伸形成卡接部。插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销柱,卡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销孔,相连两个链节之间通过销柱与销孔的配合转动连接。插接部两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卡接部两内侧面之间的间距。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系统维护时托盘抽拉的问题,但在机箱内部设置拖链会造成机箱内部可利用空间的减小,影响机箱内部零部件的空间布置;另外,拖链会影响机箱内部的散热风向,从而影响系统的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在托盘底部设置了第三电路板,在第三电路板两侧设置了第一连接器,在机箱内部设置了与第三电路板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相配合的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滑动,实现了托盘的不断电抽拉,从而实现了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既保证了机箱内部零部件的空间摆放,又保证了系统的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包括机箱、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托盘、隔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固定地设置在机箱内部,所述机箱内部一侧设有电源供应器,电源供应器为系统供电,所述电源供应器一侧设有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为系统内部进行散热,保证了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所述电源供应器和散热风扇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和散热风扇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通过桥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母排,所述第一母排一侧设有第二母排,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的引脚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机箱内部一侧设有若干托盘,所述托盘上部一侧设有盖板,所述托盘一侧设有挡板,相邻托盘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下端固定地安装在机箱底部;所述托盘内部一侧设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尾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托盘尾部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卡接在第一连接器内部,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滑动,实现了托盘的不断电抽拉,从而实现了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既保证了机箱内部零部件的空间摆放,又保证了系统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水平布置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成工字型结构,所述连接板两侧形成连接槽;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下端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板,导板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触片,且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导板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侧通过连接槽与第三电路板电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槽与导板连接,连接槽两侧对应位置的触片电性连接,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组成的夹板型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不仅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还缩小了连接器所需的使用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立壁、第二立壁、连接座,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固定地设置在连接座的上部,且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间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了系统内部短路;所述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的对向侧壁上设有若干触片,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侧壁相接触,所述触片通过连接座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利用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组成的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
优选的,所述触片为弹性触片,且触片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两侧过盈配合,弹性触片使得触片顶端始终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相接触,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托盘两侧设有导槽,所述隔板下部一端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杆,且导杆设置在导槽内部,导槽和导杆保证了托盘在抽拉时沿既定的轨道运行,同时,导杆在导槽的两端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托盘抽拉至端部时与机箱脱离造成托盘跌落,保证了托盘抽拉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导槽的前端设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为贯穿至托盘底部的通槽,且拆卸槽向托盘的前端下侧倾斜布置,当托盘需要拆卸维护时,将托盘抽拉至机箱的前端后,将托盘向上托起使导杆沿拆卸槽滑出,提高了托盘拆卸维护的效率,向前倾斜的拆卸槽使得托盘拆卸时需向后部斜上方拖动,避免了因失误造成托盘意外跌落。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限位板,下部的限位板与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设置在限位板内部,限位板限制了托盘在机箱内部竖直方向的位移,避免了托盘抽拉时移位。
优选的,上部的限位板下端设有两个扣条,两个扣条间形成扣槽,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端设置于扣槽内部,扣条避免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在长距离布线时发生弯曲变形;所述扣条采用防滑橡胶制成,且扣条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过盈配合,既避免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安装时扣条对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的划伤,又保证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与扣槽配合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电路板两侧设有若干凸耳,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均设置在凸耳上,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多组连接器进一步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优选的,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之间设有感测晶片,所述感测晶片安装在第三电路板上,感测晶片采用市售成熟产品,其结构、原理不再详述,当左右两侧第三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三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一段动作,例如CPU降速;当左右两侧第二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二段动作,例如备份传输中的资料;当左右两侧第一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一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三段动作,例如断电保护;连接器在逐一连结时,系统将逐步开启相应的功能及效能,连接器在逐一断电时,系统将逐步关闭相应的功能及效能,保证了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托盘底部设置了第三电路板,在第三电路板两侧设置了第一连接器,在机箱内部设置了与第三电路板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相配合的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滑动,实现了托盘的不断电抽拉,从而实现了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既保证了机箱内部零部件的空间摆放,又保证了系统的散热。
2)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水平布置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成工字型结构,所述连接板两侧形成连接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下端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板,导板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触片,且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导板相接触,第一连接器的一侧通过连接槽与第三电路板电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器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槽与导板连接,连接槽两侧对应位置的触片电性连接,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组成的夹板型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不仅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还缩小了连接器所需的使用空间。
3)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立壁、第二立壁、连接座,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固定地设置在连接座的上部,且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间设有连接槽,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了系统内部短路;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的对向侧壁上设有若干触片,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侧壁相接触,触片通过连接座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利用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组成的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
4)触片为弹性触片,且触片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两侧过盈配合,弹性触片使得触片顶端始终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相接触,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5)托盘两侧设有导槽,隔板下部一端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杆,且导杆设置在导槽内部,导槽和导杆保证了托盘在抽拉时沿既定的轨道运行,同时,导杆在导槽的两端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托盘抽拉至端部时与机箱脱离造成托盘跌落,保证了托盘抽拉的可靠性。
6)导槽的前端设有拆卸槽,拆卸槽为贯穿至托盘底部的通槽,且拆卸槽向托盘的前端下侧倾斜布置,当托盘需要拆卸维护时,将托盘抽拉至机箱的前端后,将托盘向上托起使导杆沿拆卸槽滑出,提高了托盘拆卸维护的效率,向前倾斜的拆卸槽使得托盘拆卸时需向后部斜上方拖动,避免了因失误造成托盘意外跌落。
7)隔板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限位板,下部的限位板与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托盘设置在限位板内部,限位板限制了托盘在机箱内部竖直方向的位移,避免了托盘抽拉时移位。
8)上部的限位板下端设有两个扣条,两个扣条间形成扣槽,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端设置于扣槽内部,扣条避免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在长距离布线时发生弯曲变形;扣条采用防滑橡胶制成,且扣条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过盈配合,既避免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安装时扣条对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的划伤,又保证了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与扣槽配合的稳定性。
9)第一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器,第三电路板两侧设有若干凸耳,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均设置在凸耳上,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多组连接器进一步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10)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之间设有感测晶片,感测晶片安装在第三电路板上,当左右两侧第三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三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一段动作,例如CPU降速;当左右两侧第二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二段动作,例如备份传输中的资料;当左右两侧第一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一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三段动作,例如断电保护;连接器在逐一连结时,系统将逐步开启相应的功能及效能,连接器在逐一断电时,系统将逐步关闭相应的功能及效能,保证了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使用状态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中单个托盘装配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1的第一连接器使用状态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中托盘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中A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中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中B局部放大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2的第一母排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2的第三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2的第一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1的第一连接器使用状态图。
附图12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1的第一母排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实施例1的第一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电源供应器;3、散热风扇;4、第一电路板;5、第二电路板;6、桥接板;7、托盘;71、安装槽;72、导槽;73、拆卸槽;8、隔板;81、限位板;82、导杆;83、扣条;84、扣槽;9、第一母排;91、引脚;92、导板;10、第二母排;11、第一连接器;111、第一立壁;112、第二立壁;113、触片;114、连接座;115、第一夹板;116、第二夹板;117、连接板;12、盖板;13、挡板;14、第三电路板;141、凸耳;15、第二连接器;16、第三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包括机箱1、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5、托盘7、隔板8,所述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5固定地设置在机箱1内部,所述机箱1内部一侧设有电源供应器2,电源供应器2为系统供电,所述电源供应器2一侧设有若干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为系统内部进行散热,保证了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所述电源供应器2和散热风扇3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2和散热风扇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4与第二电路板5通过桥接板6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5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母排9,所述第一母排9一侧设有第二母排10,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的引脚91与第二电路板5电性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一侧设有若干托盘7,所述托盘7上部一侧设有盖板12,所述托盘7一侧设有挡板13,相邻托盘7间通过隔板8分隔,所述隔板8下端固定地安装在机箱1底部;所述托盘7内部一侧设有第三电路板14,所述第三电路板14尾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器11,所述托盘7尾部两侧设有安装槽71,所述第一连接器11设置在安装槽71内部;所述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卡接在第一连接器11内部,第一连接器11在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上滑动,实现了托盘7的不断电抽拉,从而实现了系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既保证了机箱1内部零部件的空间摆放,又保证了系统的散热。
所述第一连接器11包括第一夹板115、第二夹板116,所述第一夹板115与第二夹板116水平布置且第一夹板115与第二夹板116通过连接板117连接成工字型结构,所述连接板117两侧形成连接槽;所述第一夹板115、第二夹板116和连接板117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下端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板92,导板92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夹板115、第二夹板116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触片113,且触片113的顶端与第一母排9或第二母排10的导板92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器11的一侧通过连接槽与第三电路板14电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11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槽与导板92连接,连接槽两侧对应位置的触片113电性连接,且与第三电路板14电性连接;利用第一夹板115和第二夹板116组成的夹板型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9或第二母排10,不仅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还缩小了连接器所需的使用空间。
所述触片113为弹性触片,且触片113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两侧过盈配合,弹性触片使得触片113顶端始终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相接触,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所述托盘7两侧设有导槽72,所述隔板8下部一端设有与导槽72配合的导杆82,且导杆82设置在导槽72内部,导槽72和导杆82保证了托盘7在抽拉时沿既定的轨道运行,同时,导杆82在导槽72的两端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托盘7抽拉至端部时与机箱1脱离造成托盘7跌落,保证了托盘7抽拉的可靠性。
所述导槽72的前端设有拆卸槽73,所述拆卸槽73为贯穿至托盘7底部的通槽,且拆卸槽73向托盘7的前端下侧倾斜布置,当托盘7需要拆卸维护时,将托盘7抽拉至机箱1的前端后,将托盘7向上托起使导杆82沿拆卸槽73滑出,提高了托盘7拆卸维护的效率,向前倾斜的拆卸槽73使得托盘7拆卸时需向后部斜上方拖动,避免了因失误造成托盘7意外跌落。
所述隔板8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限位板81,下部的限位板81与机箱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7设置在限位板81内部,限位板81限制了托盘7在机箱1内部竖直方向的位移,避免了托盘7抽拉时移位。
上部的限位板81下端设有两个扣条83,两个扣条83间形成扣槽84,所述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上端设置于扣槽84内部,扣条83避免了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在长距离布线时发生弯曲变形;所述扣条83采用防滑橡胶制成,且扣条83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过盈配合,既避免了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安装时扣条83对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的划伤,又保证了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与扣槽84配合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11包括第一立壁111、第二立壁112、连接座114,所述第一立壁111、第二立壁112固定地设置在连接座114的上部,且第一立壁111与第二立壁112间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立壁111、第二立壁11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了系统内部短路;所述第一立壁111与第二立壁112的对向侧壁上设有若干触片113,触片113的顶端与第一母排9或第二母排10的侧壁相接触,所述触片113通过连接座114与第三电路板14电性连接;利用第一立壁111和第二立壁112组成的双面接触式连接器夹持第一母排9或第二母排10,确保了接电的可靠度。
所述第一连接器11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器15,所述第二连接器15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器16,所述第三电路板14两侧设有若干凸耳141,所述第一连接器11、第二连接器15和第三连接器16均设置在凸耳141上,且与第三电路板14电性连接;多组连接器进一步保证了接电的稳定性。
两侧的第一连接器11、第二连接器15和第三连接器16之间设有感测晶片,所述感测晶片安装在第三电路板14上,感测晶片采用市售成熟产品,其结构、原理不再详述,当左右两侧第三连接器16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三连接器16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一段动作,例如CPU降速;当左右两侧第二连接器15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二连接器15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二段动作,例如备份传输中的资料;当左右两侧第一连接器11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一连接器11与第一母排9和第二母排10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第三段动作,例如断电保护;连接器在逐一连结时,系统将逐步开启相应的功能及效能,连接器在逐一断电时,系统将逐步关闭相应的功能及效能,保证了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安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包括机箱、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托盘、隔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固定地设置在机箱内部,所述机箱内部一侧设有电源供应器,所述电源供应器一侧设有若干散热风扇;所述电源供应器和散热风扇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和散热风扇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通过桥接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母排,所述第一母排一侧设有第二母排,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的引脚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机箱内部一侧设有若干托盘,所述托盘上部一侧设有盖板,所述托盘一侧设有挡板,相邻托盘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下端固定地安装在机箱底部;所述托盘内部一侧设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尾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托盘尾部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卡接在第一连接器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水平布置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成工字型结构,所述连接板两侧形成连接槽;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下端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板,导板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触片,且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导板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侧通过连接槽与第三电路板电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槽与导板连接,连接槽两侧对应位置的触片电性连接,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立壁、第二立壁、连接座,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固定地设置在连接座的上部,且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间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的对向侧壁上设有若干触片,触片的顶端与第一母排或第二母排的侧壁相接触,所述触片通过连接座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为弹性触片,且触片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两侧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两侧设有导槽,所述隔板下部一端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杆,且导杆设置在导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前端设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为贯穿至托盘底部的通槽,且拆卸槽向托盘的前端下侧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限位板,下部的限位板与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设置在限位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上部的限位板下端设有两个扣条,两个扣条间形成扣槽,所述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上端设置于扣槽内部;所述扣条采用防滑橡胶制成,且扣条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电路板两侧设有若干凸耳,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均设置在凸耳上,且与第三电路板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之间设有感测晶片,所述感测晶片安装在第三电路板上,当左右两侧第三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三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CPU降速动作;当左右两侧第二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备份传输中的资料;当左右两侧第一连接器间感测晶片感测到第一连接器与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断开连接时,系统执行断电保护。
CN201910572162.5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Active CN110377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2162.5A CN11037712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2162.5A CN11037712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7121A CN110377121A (zh) 2019-10-25
CN110377121B true CN110377121B (zh) 2020-11-10

Family

ID=6825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2162.5A Active CN11037712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7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366B (zh) * 2020-07-30 2022-04-15 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844A (zh) * 2014-11-21 2015-02-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服务器
US9466964B1 (en) * 2015-06-08 2016-10-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level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6843411A (zh) * 2016-12-23 2017-06-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硬盘热维护的1u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201B (zh) * 2009-04-20 2013-03-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壳
JP6066159B2 (ja) * 2012-02-17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取付アダプ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512438B (zh) * 2014-09-12 2015-12-11 Quanta Comp Inc 伺服器裝置
CN104298324A (zh) * 2014-09-25 2015-01-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US9693477B1 (en) * 2016-06-03 2017-06-27 Facebook, Inc. Continuously powered server sled
CN109933158A (zh) * 2019-03-19 2019-06-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及其滑动式电源传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844A (zh) * 2014-11-21 2015-02-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服务器
US9466964B1 (en) * 2015-06-08 2016-10-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level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6843411A (zh) * 2016-12-23 2017-06-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硬盘热维护的1u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7121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4028U (zh) 背板插座连接器
CN104779499A (zh) 电连接器
CN103545627B (zh) 电源连接器
CN110377121B (zh) 一种双轨电流传输的系统架构
CN2408583Y (zh) 卡缘连接器的顶出机构
CN212518547U (zh) 一种储能电池系统
CN104241908A (zh) 电连接器
CN113890196A (zh) 一种储能电池系统
CN107124671B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01710553B (zh) 一种在万能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
CN202084686U (zh) 一种电池用插座
CN218122070U (zh) 一种导轨式电能表
CN202759040U (zh) 电源连接器
CN102456979A (zh) 电连接器
CN202695805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308504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332158Y (zh) 电力连接器
CN204376107U (zh) 背板插头连接器
CN210443680U (zh) 底板式电子模块的插接结构
CN2122306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速连接器
CN204103107U (zh) 电连接器
CN107643794B (zh) 一种整机柜服务器供电系统
CN203312510U (zh) 电连接器
CN201171106Y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CN204761922U (zh) 推拉式模块支撑梁及模块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