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4715B -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4715B
CN110374715B CN201910728334.3A CN201910728334A CN110374715B CN 110374715 B CN110374715 B CN 110374715B CN 201910728334 A CN201910728334 A CN 201910728334A CN 110374715 B CN110374715 B CN 110374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element
lubricating oil
temperatur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83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4715A (zh
Inventor
周啸伟
鲁杨
陈誉斌
张健
林杰
陆豪
陈超
宗欢
张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Guo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Guo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Guo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Guo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83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4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4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4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4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4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0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venting or purifying means, e.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8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8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 F01M1/20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lubricant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滤芯内部的油压,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用于测量所述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润滑油寿命提醒模块,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对所述驱动电机进行转速调节,所述叶片使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滤芯第二端流动。本发明解决了对柴油机工作状态控制不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状态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且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应用于航海船舶动力供给系统中,而润滑油是柴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
柴油机机油压力过低/高原因、诊断、排除近几年随着科技技术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柴油机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改进,但随制造与技术的不断增强,柴油机在实际使用和操作中的故障和现象也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一旦润滑油失压或过压会造成柴油机机械故障甚至损坏,因此,急需一种可靠的柴油机润滑油监控系统,以提高柴油机的运行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柴油机中润滑油状态监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对润滑油的性能状态进行在线分析和监控,当润滑油达到使用寿命时,或油压超范围时,及时发出预警进行更换,解决了对柴油机内部工作状态监测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包括:
过滤机构,其轴中心设置一滤芯,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所述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所述回油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所述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所述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滤芯内部的油压;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用于测量所述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
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润滑油寿命提醒模块,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对所述驱动电机进行转速调节,旋转的所述叶片使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滤芯第二端流动。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圆柱孔腔体结构,所述滤芯同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滤芯的轴向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敞开,所述第一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外壳和第一腔道在第二端位置处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入口中设置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一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第一腔道的外周,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开设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腔道中冷却水的流向与所述第一腔道中润滑油的流向相反;其中,所述滤芯、外壳、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的两端分别密封形成结构固定的独立腔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两端外周分别设置有对接头,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一外接头,所述第一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一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一外接头第一端中心贯穿开设一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一第一管道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所述油泵设置在该第一管道上,且所述回油入口开设在所述油泵前端的第一管道上,所述出油口贯穿所述第一外接头并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二外接头,所述第二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二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二外接头侧壁上贯穿开设一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油入口,其中,所述回油出口的口径为所述第一管道口径的1/3~1/5。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滤芯之间的空间不小于所述滤芯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腔道与外壳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所述滤芯内径的倍之间,所述第二腔道与第一腔道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所述滤芯内径的/>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道的出油口中设置有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口连接至一风冷机组的出口,所述风冷机组中的风机通过一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风机转速,所述风机转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中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风冷机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一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一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水泵转速,所述水泵转速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接头的外侧端盖上,所述转轴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外接头的端盖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第二端通过一转动托架转动在所述滤芯内部第二端,所述叶片分布在整个所述滤芯的中心内侧。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柴油机运行,启动油泵,将柴油机内的润滑油以固定的流量泵入至滤芯第一端,润滑油流经滤芯使得部分润滑油经过滤后流入至外壳内、另一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油泵前端管道,外壳内的润滑油从第二端流入至第一腔道第二端,并从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回流至柴油机中;冷却水从第二腔道第一端流入并流经滤芯中心后回流至风冷机组中,使得冷却水流向与润滑油流向反向;
步骤二、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探测滤芯内的油压,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探测回油入口中的油压,当滤芯内油压或回油入口中油压超过第一压力预设值时,则判定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将耗尽,提醒更换润滑油,第一压力预设值为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3~1.6倍;
步骤三、正常状态下,控制转轴定速转动,当滤芯内油压超过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1倍时,控制驱动电机增加转速,控制驱动电机增速的控制策略为: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随滤芯内油压的增加而增加,以控制滤芯内油压的增加速度,使得滤芯内油压控制在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3~1.6倍之内;
步骤四、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当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预设值、或者过滤机构入口和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差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判定对润滑油的冷却效果不足,控制风机提高转速,将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下降至110℃以内,第一温度预设值为120℃,第二温度预设值为10℃。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更易于对柴油机的润滑油及冷却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提高柴油机的运行可靠性;
2、对润滑油的状态通过多重指标的监控,提高对润滑油状态报警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对驱动电机的转速根据滤芯内的油压进行控制,抑制滤芯内的油压增长,增加滤芯的过滤流量,提高润滑效果和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4、根据油压和水温的监控,控制水泵和风机的转速,将油温和水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对油温范围的控制精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器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100内侧,滤芯100内侧形成一第一流道110,柴油机内的润滑油从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流入,部分润滑油经过滤芯100过滤后流入至滤芯100的外侧空间,另一部分润滑油从第一流道110的第二端流出,并回流至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滤芯100内部的油压,所述滤芯100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730,柴油机内的润滑油通过该油泵730泵入至第一流道110的第一端。所述油泵730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720,所述回油入口720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0第二端,将未经过滤芯100过来的润滑油回流至第一流道110中。
所述滤芯100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200,外壳200与滤芯100之间形成第二流道210,经过滤芯100过滤后的润滑油集中在第二流道210中。所述外壳200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300,第一腔道300与外壳200之间形成第三流道310,第三流道310与第二流道210连通,将经过过滤的润滑油导出,并回流至柴油机内部。
所述第一腔道300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400,第二腔道400与第一腔道300之间形成第四流道410,第四流道410中流动有冷却水,对第三流道310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具体的,所述外壳200为圆柱孔腔体结构,所述滤芯100同心设置在所述外壳200内,所述滤芯100的轴向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敞开,便于润滑油径流,所述第一腔道300同心套设在所述外壳200的外周,所述外壳200和第一腔道300在第二端位置处通过通道21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腔道300的第一端开设一出油口。经过滤后的润滑油流入至第二流道210,并从第二流道210第二端流入至第三流道310第二端,再历经第三流道310后,从第三流道310第一端出油口流出,并回流至柴油机内部。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720中,用于测量所述回油入口720中的油压;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出油口中的油压。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720前端的管道中,用于测量所述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道300的出油口中,用于测量所述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
控制器800输入端分别与各个温度传感器810和压力传感器820连接,所述控制器800的输出端连接有低油位报警模块840和润滑油寿命提醒模块850,所述低油位报警模块840用于对当柴油机内润滑油的油位低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所述润滑油寿命提醒模块850用于对所述柴油机内润滑油的状态特性进行安全提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腔道400同心套设在所述第一腔道300的外周,所述第二腔道400的第一端开设一进水口430,冷却水从第二腔道4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第二腔道400第二端设置有一出水口440,而第一腔道300内的润滑油从第二端向第一端流动,因此,所述第二腔道400中冷却水的流向与所述第一腔道300中润滑油的流向相反,提高对润滑油的冷却效果。
其中,所述滤芯100、外壳200、第一腔道300和第二腔道400的两端分别密封形成结构固定的独立腔道,且两端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第二腔道400两端外周分别设置有对接头420,所述第二腔道400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一外接头700,所述第一外接头700将所述滤芯100的第一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一外接头700第一端中心贯穿开设一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一第一管道710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所述油泵730设置在该第一管道710上,所述出油口贯穿所述第一外接头700并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也就是说,通过油泵730将机内润滑油送入至第一外接头700内,经由滤芯100过滤后回流至机内。
所述第二腔道400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二外接头600,第一外接头700、第二外接头600与对接头420之间通过密封垫610密封。所述第二外接头600将所述滤芯100的第二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二外接头600侧壁上贯穿开设一回油出口620,所述回油出口620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油入口720,所述回油入口720开设在所述油泵730前端的第一管道710上,因此将部分未经过滤芯100过滤的润滑油回流至第一管道710中。其中,为了防止滤芯100内的润滑油都经过第二管道回流至第一管道710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出口620的口径设置为所述第一管道710口径的1/5,使得只有部分滤芯100内的润滑油能够回流至第一管道710中。正常情况下,滤芯100的流入润滑油中1/5是滤芯100内的回油,4/5是柴油机内的回油。当第二管道中的回油流量增加时,即可通过滤芯内和回油入口720中的压力传感器发现异常。
所述外壳200与滤芯100之间的空间不小于所述滤芯100内部空间,使得经过滤芯100过滤后的润滑油能够在第二流道210中得到缓冲。所述第一腔道300与外壳200之间的径向距离是所述滤芯100内径的0.5倍,也就是第三流道310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流道110的截面积,使得第三流道310中润滑油的流速小于第一流道110中润滑油的流速,减小从第三流道310向外流出润滑油的流速,增加与第四流道410中冷却水的接触时间,提高冷却效果。第三流道310的径向距离过高也会使得热传递效果减弱,减小冷却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三流道310的径向距离为0.5倍的滤芯内径。
所述第二腔道400与第一腔道300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所述滤芯100内径的倍,保证冷却水的流量,提高冷却效果。
所述进水口430连接至一风冷机组830的出口,所述风冷机组830中的风机通过一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800连接,所述控制器800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风机转速,所述风机转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
所述进水口430中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800连接;所述进水口430与所述风冷机组830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一水泵860,控制器800根据温度传感器810和压力传感器820反馈值,对水泵860和风冷机组830进行控制,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
所述水泵860通过一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800连接,所述控制器800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水泵转速,所述水泵转速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100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500,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870,所述转轴500外周设置有叶片520,用于输送润滑油。驱动电机870设置在所述过滤机构的第二端,所述驱动电机870的驱动轴上延伸连接一转轴500,所述转轴500转动设置在所述滤芯100的轴中心,且所述转轴500外周设置有叶片520,所述叶片520外周间隔设置有一导流片530,所述导流片530在一纵向平面内转动。
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87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接头600的外侧端盖上,所述转轴500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外接头600的端盖与所述驱动轴连接,转轴500第一端转动在第二外接头600的端盖上,所述转轴500第二端通过一转动托架540转动在所述滤芯100内部第二端,转动托架540为镂空结构,不阻碍滤芯100内部的流通性,转动托架540外周固定在滤芯100的内周壁上,转轴500第二端转动在转动托架540中心。
所述叶片520分布在整个所述滤芯的中心内侧,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对所述驱动电机870进行转速调节,所述叶片520使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滤芯第二端流动。
随着柴油机的持续运行,润滑油中的会出现积碳、磨损颗粒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是影响润滑油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这些污染物会堵住滤芯100的滤孔,减小润滑油的通过率,造成滤芯内部油压增高,不仅减小了滤芯的使用寿命,且会影响柴油的正常润滑,导致柴油机故障。本发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具体是通过在滤芯中设置一转动叶片,通过驱动电机来拖动叶片转动,带动润滑油向滤芯第二端流动,避免污染物全部富集在滤芯第一端,从而堵住滤芯第一端,同时在叶片上设置有导流片530,随着转轴的转动,带动导流片530同步转动,也就是将润滑油在滤芯中搅动,助于润滑油通过滤芯,且通过对转轴的转速控制和转向控制,将富集在滤孔的污染物搅动扬起来,减小富集在滤孔上的污染物,提高滤芯使用寿命,并有效增加了润滑油的流通性,减小滤芯内压,提高润滑效果,最终也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柴油机运行,启动油泵730,将柴油机内的润滑油以固定的流量泵入至滤芯100第一端,润滑油流经滤芯100使得部分润滑油经过滤后流入至外壳200内、另一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油泵730前端管道,外壳200内的润滑油从第二端流入至第一腔道300第二端,并从第一腔道300的第一端回流至柴油机中;冷却水从第二腔道400第一端流入并流经滤芯100中心后回流至风冷机组830中,使得冷却水流向与润滑油流向反向;
步骤二、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探测滤芯100内的油压,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探测回油入口720中的油压,当滤芯100内油压或回油入口720中油压超过第一压力预设值时,则判定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将耗尽,提醒更换润滑油,第一压力预设值为滤芯100内初始油压的1.4倍;
步骤三、正常状态下,控制转轴定速转动,当滤芯内油压超过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1倍时,控制驱动电机增加转速,控制驱动电机增速的控制策略为: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随滤芯内油压的增加而增加,以控制滤芯内油压的增加速度,使得滤芯内油压控制在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3~1.6倍之内;
步骤四、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当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预设值、或者过滤机构入口和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差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判定对润滑油的冷却效果不足,控制风机提高转速,将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下降至110℃以内,第一温度预设值为120℃,第二温度预设值为10℃。
还包括步骤五、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探测第一腔道300出油口的油压,当出油口的油压低于第二压力预设值时,则判定为回油油压不足,并发出预警,提醒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将近,注意进行机油更换,第二压力预设值为滤芯100内初始油压的0.9倍;
步骤六、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进水口430处的水温,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测量回流通道500出口处的水温,当进水口430处的水温超过第三温度预设值、或者进水口430处水温和回流通道500出口处水温的温差低于第四温度预设值时,则判定对润滑油的冷却效果不足,控制风机和水泵提高转速,将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下降至110℃以内,第三温度预设值为95℃,第四温度预设值为10℃。
由上所述,本发明更易于对柴油机的润滑油及冷却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提高柴油机的运行可靠性;同时,对润滑油的状态通过多重指标的监控,提高对润滑油状态报警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并且,对水冷系统的状态通过多重指标的监控,提高对水冷系统运行状态报警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根据油压和水温的监控,控制水泵和风机的转速,将油温和水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对油温范围的控制精度,对驱动电机的转速根据滤芯内的油压进行控制,抑制滤芯内的油压增长,增加滤芯的过滤流量,提高润滑效果和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机构,其轴中心设置一滤芯,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入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滤芯的输出端与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一油泵,所述油泵前端的管道上开设一回油入口,所述回油入口连通所述滤芯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外壳,所述外壳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腔道外周间隔包络设置一第二腔道,所述第二腔道中流动有冷却水;所述滤芯轴中心同轴设置一转轴,所述过滤机构外侧设置一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外周设置有叶片;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润滑油过滤机构的滤芯内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滤芯内部的油压;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回油入口前端的管道中,用于测量所述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
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润滑油寿命提醒模块,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对所述驱动电机进行转速调节,旋转的所述叶片使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滤芯第二端流动;
所述外壳为圆柱孔腔体结构,所述滤芯同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滤芯的轴向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敞开,所述第一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外壳和第一腔道在第二端位置处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入口中设置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一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腔道同心套设在所述第一腔道的外周,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开设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开设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腔道中冷却水的流向与所述第一腔道中润滑油的流向相反;其中,所述滤芯、外壳、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的两端分别密封形成结构固定的独立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的出油口中设置有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口连接至一风冷机组的出口,所述风冷机组中的风机通过一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风机转速,所述风机转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所述进水口中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风冷机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一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一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控制所述水泵转速,所述水泵转速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成正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道两端外周分别设置有对接头,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一外接头,所述第一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一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一外接头第一端中心贯穿开设一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一第一管道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出口,所述油泵设置在该第一管道上,且所述回油入口开设在所述油泵前端的第一管道上,所述出油口贯穿所述第一外接头并连接至所述柴油机内部的润滑油内循环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一具有容置腔体的第二外接头,所述第二外接头将所述滤芯的第二端包络在内,所述第二外接头侧壁上贯穿开设一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回油入口,其中,所述回油出口的口径为所述第一管道口径的1/3~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滤芯之间的空间不小于所述滤芯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腔道与外壳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所述滤芯内径的~0.6倍之间,所述第二腔道与第一腔道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所述滤芯内径的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接头的外侧端盖上,所述转轴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外接头的端盖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第二端通过一转动托架转动在所述滤芯内部第二端,所述叶片分布在整个所述滤芯的中心内侧。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柴油机运行,启动油泵,将柴油机内的润滑油以固定的流量泵入至滤芯第一端,润滑油流经滤芯使得部分润滑油经过滤后流入至外壳内、另一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油泵前端管道,外壳内的润滑油从第二端流入至第一腔道第二端,并从第一腔道的第一端回流至柴油机中;冷却水从第二腔道第一端流入并流经滤芯中心后回流至风冷机组中,使得冷却水流向与润滑油流向反向;
步骤二、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探测滤芯内的油压,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探测回油入口中的油压,当滤芯内油压或回油入口中油压超过第一压力预设值时,则判定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将耗尽,提醒更换润滑油,第一压力预设值为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3~1.6倍;
步骤三、正常状态下,控制转轴定速转动,当滤芯内油压超过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1倍时,控制驱动电机增加转速,控制驱动电机增速的控制策略为: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随滤芯内油压的增加而增加,以控制滤芯内油压的增加速度,使得滤芯内油压控制在滤芯内初始油压的1.3~1.6倍之内;
步骤四、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入口处的润滑油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当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预设值、或者过滤机构入口和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差低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判定对润滑油的冷却效果不足,控制风机提高转速,将过滤机构出口处的润滑油温度下降至110℃以内,第一温度预设值为120℃,第二温度预设值为10℃。
CN201910728334.3A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374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334.3A CN110374715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334.3A CN110374715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4715A CN110374715A (zh) 2019-10-25
CN110374715B true CN110374715B (zh) 2023-08-22

Family

ID=6825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8334.3A Active CN110374715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4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0756B (zh) * 2022-09-30 2023-11-03 江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cada系统控制的柴油发电机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66055A (ko) * 1996-03-07 1997-10-13 구종철 내연기관의 엔진오일 정화시스템
US6187177B1 (en) * 1999-03-12 2001-02-13 Scott E. Ogburn Industrial filter
CN203146102U (zh) * 2013-03-05 2013-08-21 黄增宇 机车增压器保压滤清装置
CN105604642A (zh) * 2016-02-29 2016-05-25 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涡流机油滤清器
CN205532963U (zh) * 2016-04-28 2016-08-31 苏德印 一种装载机柴油滤芯
CN206008200U (zh) * 2016-08-31 2017-03-15 新乡市科瑞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滤芯
CN10989913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滤清器、滤清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44801C (en) * 2001-04-26 2007-07-10 Engineered Machined Products, Inc. Auxiliary filtration system and filtering method
US8226822B2 (en) * 2009-04-27 2012-07-2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ombined oil filter and debris moni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66055A (ko) * 1996-03-07 1997-10-13 구종철 내연기관의 엔진오일 정화시스템
US6187177B1 (en) * 1999-03-12 2001-02-13 Scott E. Ogburn Industrial filter
CN203146102U (zh) * 2013-03-05 2013-08-21 黄增宇 机车增压器保压滤清装置
CN105604642A (zh) * 2016-02-29 2016-05-25 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涡流机油滤清器
CN205532963U (zh) * 2016-04-28 2016-08-31 苏德印 一种装载机柴油滤芯
CN206008200U (zh) * 2016-08-31 2017-03-15 新乡市科瑞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滤芯
CN10989913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滤清器、滤清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4715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7234B2 (ja) 作業車両の走行駆動装置
US5525039A (en) Hermetically sealed magnetic drive pump
EP2770229B1 (en) Ax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lubrication control
BRPI1001941A2 (pt) Sistema de transmissão
SE407553B (sv) Avisningssystem for gasturbiner
JP2020061859A (ja) 車両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10374715B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963663A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减速机
CN115638239A (zh)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JP4893458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090196747A1 (en) Compact variable pitch fan
CN208153704U (zh) 大型开炼机的主齿轮箱
CN210858846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的智能监控系统
CN210858847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状态控制系统
CN110344911B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644022A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热停机检测控制方法
CN208488670U (zh) 润滑油温度和质量控制系统
CN219691800U (zh) 水泵润滑系统、水泵、发动机及车辆
CN214241203U (zh) 一种用于冰区舵桨的润滑系统及船舶
CN208348428U (zh) 用于与差速器的行星齿连接的齿轮轴及差速器
CN217681990U (zh) 一种油雾探测器、发动机及船舶
CN215521302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屏蔽泵及风力发电系统
JPS63117118A (ja) 内燃機関用ウオ−タポンプ
JPH055116Y2 (zh)
CN110131150A (zh) 一种机油泵瞬时摩擦力矩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00 No.2 Qingdao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Yushan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shu Guo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2 Qingdao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Yushan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U RUITE ELECTR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