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7724A -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7724A
CN110367724A CN201910536012.9A CN201910536012A CN110367724A CN 110367724 A CN110367724 A CN 110367724A CN 201910536012 A CN201910536012 A CN 201910536012A CN 110367724 A CN110367724 A CN 110367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multidimensional
bumper
re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6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GAOS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GAO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GAOS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GAO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6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7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7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7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02Chair or stool bases
    • A47C7/006Chair or stool bases with cas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日用家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包括椅体,所述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椅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底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减震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柱,两个所述横柱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板,所述凹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该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有效地提高了座椅使用的舒适度,实现了横向和竖向维度的缓冲减震作用,可方便人们将椅体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实现便于移动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背景技术
椅子作为人们休闲休息的坐具,目前市场上市面上的椅子品种很多,有藤椅系列、木椅系列、铁椅系列和塑料椅系列,坐椅在人类工作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人在处于坐的姿势时,身体重量集中于臀部,而臀大肌是人体最厚实的一块肌肉,因此除躺卧之外,坐姿是人类目前最省力的姿势。
现有家用座椅主要针对其功能性进行设计改进,例如中国专利CN 105852494 A中提出的工作休憩两用新型靠背座椅,它具有操作简便,一物多用,多种功能,可坐可躺可摇,满足端坐工作或靠躺休憩等需求的优点,但是它并不方便移动,人们需要耗费额外人力才能对座椅进行使用位置的调整,同时它也不具备减震功能,在座椅收到碰撞时,对坐在座椅上的人来说会受到非常大的震感,降低了座椅使用的舒适度,且在人们往下坐时,座椅也没有缓冲的作用,人们的屁股在坐下时因座椅的硬度会导致屁股不适,降低了座椅的使用效果,故而提出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具备了能有效提高座椅的使用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座椅使用效果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有效提高座椅的使用效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包括椅体,所述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椅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底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减震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柱,两个所述横柱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板,所述凹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块,两个所述连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筒,所述螺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顶板,所述T形顶板转动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T形底板,所述T形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支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滑动连接在凹形板的内部,所述凹形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空气弹簧,所述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螺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所述限定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
优选的,所述扶手呈方框形,两个所述T形杆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方框形扶手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底柱底部的水平线高于滚轮底部的水平线,所述减震弹簧的自然长度等于固定筒的长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柱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筒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筒的内部与限位板的圆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板的凹槽高度等于支筒的高度,所述支筒的高度大于连接块顶部与滚轮底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宽度大于连块的宽度,所述连块的宽度等于凹槽板槽口的宽度,所述支筒与螺筒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直径等于支筒的内径,两个所述连块分别位于两个螺筒相背离一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螺柱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板、限定板和螺筒并延伸至支筒的内部与T形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T形底板的底部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滚轮的顶部,所述滚轮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连接块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在座椅放置被人们使用时,通过两个凹形板稳定的支撑于地面,当椅体发生横向碰撞时,在底柱上固定筒内减震弹簧的弹力伸缩减震作用下,配合限位板在固定筒内的滑动作用,使横柱可进行左右横向的缓冲,配合T形杆上连接的限位块在缓冲槽内的滑动作用,减小椅体横向碰撞产生的震感对两个凹形板的支撑造成晃动影响,同时通过L形杆底部的支板与凹形板底壁之间空气弹簧的弹力减震作用,使人们在往椅体上坐时,提供一个上下的缓冲作用,避免人们的屁股在向下坐时因硬质座椅的反作用力导致屁股的不适,有效地提高了座椅使用的舒适度,实现了横向和竖向维度的缓冲减震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座椅的使用效果。
2、该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当人们需要移动座椅时,转动转柄,在限定板的转动限定作用下,带动螺柱在原位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螺筒转动,因螺筒通过连块与滑块固定连接,而滑块只能在凹槽板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螺筒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螺柱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即可带动支筒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可将原先通过L形杆支撑于地面的凹形板带动向上移动,直至将滚轮从支筒中延伸出来,并使滚轮代替凹形板支撑于地面,从而实现通过滚轮的支撑,配合连接块与T形底板的转动作用,使滚轮可进行全方位转动,即可方便人们将椅体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实现便于移动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体、2底柱、3扶手、4固定筒、5减震弹簧、6限位板、7横柱、8凹槽板、9滑块、10连块、11螺筒、12支筒、13螺柱、14T形顶板、15连接块、16T形底板、17滚轮、18L形杆、19支板、20凹形板、21空气弹簧、22转柄、23限定板、24固定板、25缓冲槽、26限位块、27T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包括椅体1,椅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2,椅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3,底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固定筒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5,两个减震弹簧5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远离减震弹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柱7,横柱7的直径等于固定筒4筒口的直径,横柱7的长度小于固定筒4的长度,两个横柱7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板8,凹槽板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个滑块9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块10,两个连块10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筒11,螺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筒12,支筒12的内径大于螺筒11的内径,螺筒1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13,螺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顶板14,T形顶板14转动连接在连接块15的内部,连接块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T形底板16,T形底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7,滑块9位于凹槽板8的凹槽顶部时,滚轮17位于支筒12的下方,且位于底柱2的下方,滚轮17由三个并排的轮子组成,两个支筒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8,L形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19,支板19滑动连接在凹形板20的内部,凹形板20底部与支筒12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滚轮17的高度,L形杆18的直径等于凹形板20槽口的直径,支板19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凹形板20槽口的长度和宽度,凹形板20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空气弹簧21,空气弹簧2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板19的底部,螺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22,螺柱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23,当人们需要移动座椅时,转动转柄22,在限定板23的转动限定作用下,带动螺柱13在原位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螺筒11转动,因螺筒11通过连块10与滑块9固定连接,而滑块9只能在凹槽板8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螺筒11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螺柱1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即可带动支筒1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可将原先通过L形杆18支撑于地面的凹形板20带动向上移动,直至将滚轮17从支筒12中延伸出来,并使滚轮17代替凹形板20支撑于地面,从而实现通过滚轮17的支撑,配合连接块15与T形底板16的转动作用,使滚轮17可进行全方位转动,即可方便人们将椅体1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实现便于移动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果,限定板23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4的内部,两个固定板2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25,缓冲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的直径大于缓冲槽25槽口的直径,两个限位块2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27,两个T形杆27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固定板2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缓冲槽25的内部与限位块26的圆心固定连接,在座椅放置被人们使用时,通过两个凹形板20稳定的支撑于地面,当椅体1发生横向碰撞时,在底柱2上固定筒4内减震弹簧5的弹力伸缩减震作用下,配合限位板6在固定筒4内的滑动作用,使横柱7可进行左右横向的缓冲,配合T形杆27上连接的限位块26在缓冲槽25内的滑动作用,减小椅体1横向碰撞产生的震感对两个凹形板20的支撑造成晃动影响,同时通过L形杆18底部的支板19与凹形板20底壁之间空气弹簧21的弹力减震作用,使人们在往椅体1上坐时,提供一个上下的缓冲作用,避免人们的屁股在向下坐时因硬质座椅的反作用力导致屁股的不适,有效地提高了座椅使用的舒适度,实现了横向和竖向维度的缓冲减震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座椅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中,扶手3呈方框形,两个T形杆27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方框形扶手3的内侧。
本发明中,底柱2底部的水平线高于滚轮17底部的水平线,减震弹簧5的自然长度等于固定筒4的长度。
本发明中,两个横柱7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筒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筒4的内部与限位板6的圆心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凹槽板8的凹槽高度等于支筒12的高度,支筒12的高度大于连接块15顶部与滚轮17底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中,滑块9的宽度大于连块10的宽度,连块10的宽度等于凹槽板8槽口的宽度,支筒12与螺筒11的外径相等。
本发明中,连接块15的直径等于支筒12的内径,两个连块10分别位于两个螺筒11相背离一侧的顶部。
本发明中,螺柱13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板24、限定板23和螺筒11并延伸至支筒12的内部与T形顶板14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T形底板16的底部贯穿连接块15并延伸至滚轮17的顶部,滚轮17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连接块15的直径。
在使用时,转动转柄22,在限定板23的转动限定作用下,带动螺柱13在原位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螺筒11转动,因螺筒11通过连块10与滑块9固定连接,而滑块9只能在凹槽板8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螺筒11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螺柱1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即可带动支筒1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可将原先通过L形杆18支撑于地面的凹形板20带动向上移动,直至将滚轮17从支筒12中延伸出来,并使滚轮17代替凹形板20支撑于地面,从而实现通过滚轮17的支撑,配合连接块15与T形底板16的转动作用,使滚轮17可进行全方位转动,即可方便人们将椅体1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
综上所述,该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在座椅放置被人们使用时,通过两个凹形板20稳定的支撑于地面,当椅体1发生横向碰撞时,在底柱2上固定筒4内减震弹簧5的弹力伸缩减震作用下,配合限位板6在固定筒4内的滑动作用,使横柱7可进行左右横向的缓冲,配合T形杆27上连接的限位块26在缓冲槽25内的滑动作用,减小椅体1横向碰撞产生的震感对两个凹形板20的支撑造成晃动影响,同时通过L形杆18底部的支板19与凹形板20底壁之间空气弹簧21的弹力减震作用,使人们在往椅体1上坐时,提供一个上下的缓冲作用,避免人们的屁股在向下坐时因硬质座椅的反作用力导致屁股的不适,有效地提高了座椅使用的舒适度,实现了横向和竖向维度的缓冲减震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座椅的使用效果。
并且,当人们需要移动座椅时,转动转柄22,在限定板23的转动限定作用下,带动螺柱13在原位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螺筒11转动,因螺筒11通过连块10与滑块9固定连接,而滑块9只能在凹槽板8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螺筒11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螺柱1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即可带动支筒1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可将原先通过L形杆18支撑于地面的凹形板20带动向上移动,直至将滚轮17从支筒12中延伸出来,并使滚轮17代替凹形板20支撑于地面,从而实现通过滚轮17的支撑,配合连接块15与T形底板16的转动作用,使滚轮17可进行全方位转动,即可方便人们将椅体1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实现便于移动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座椅使用效果低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包括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2),所述椅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3),所述底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所述固定筒(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5),两个所述减震弹簧(5)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远离减震弹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柱(7),两个所述横柱(7)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板(8),所述凹槽板(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个所述滑块(9)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块(10),两个所述连块(10)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筒(11),所述螺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筒(12),所述螺筒(1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13),所述螺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顶板(14),所述T形顶板(14)转动连接在连接块(15)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T形底板(16),所述T形底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7),两个所述支筒(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8),所述L形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19),所述支板(19)滑动连接在凹形板(20)的内部,所述凹形板(20)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空气弹簧(21),所述螺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22),所述螺柱(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23),所述限定板(23)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4)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板(2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25),所述缓冲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6),两个所述限位块(2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呈方框形,两个所述T形杆(27)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方框形扶手(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2)底部的水平线高于滚轮(17)底部的水平线,所述减震弹簧(5)的自然长度等于固定筒(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柱(7)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筒(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筒(4)的内部与限位板(6)的圆心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板(8)的凹槽高度等于支筒(12)的高度,所述支筒(12)的高度大于连接块(15)顶部与滚轮(17)底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宽度大于连块(10)的宽度,所述连块(10)的宽度等于凹槽板(8)槽口的宽度,所述支筒(12)与螺筒(11)的外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5)的直径等于支筒(12)的内径,两个所述连块(10)分别位于两个螺筒(11)相背离一侧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13)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板(24)、限定板(23)和螺筒(11)并延伸至支筒(12)的内部与T形顶板(1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底板(16)的底部贯穿连接块(15)并延伸至滚轮(17)的顶部,所述滚轮(17)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连接块(15)的直径。
CN201910536012.9A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Pending CN110367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12.9A CN110367724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12.9A CN110367724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7724A true CN110367724A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5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6012.9A Pending CN110367724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772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162A1 (en) * 2005-02-03 2008-06-19 Josef Glockl Support Element for Seating Furniture
CN106724241A (zh) * 2017-03-28 2017-05-31 林娟娟 一种多功能家用运动减肥健康座椅
CN206261222U (zh) * 2016-06-29 2017-06-20 南安泛科轴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方便移动的减震摇椅
CN107432593A (zh) * 2017-09-08 2017-12-05 蔡敏南 一种市政办公用便移式减震座椅
CN108143151A (zh) * 2017-12-31 2018-06-12 邓芝英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升高的家庭座椅
CN207916642U (zh) * 2017-11-09 2018-09-28 江苏悦达延锋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减震式汽车座椅底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162A1 (en) * 2005-02-03 2008-06-19 Josef Glockl Support Element for Seating Furniture
CN206261222U (zh) * 2016-06-29 2017-06-20 南安泛科轴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方便移动的减震摇椅
CN106724241A (zh) * 2017-03-28 2017-05-31 林娟娟 一种多功能家用运动减肥健康座椅
CN107432593A (zh) * 2017-09-08 2017-12-05 蔡敏南 一种市政办公用便移式减震座椅
CN207916642U (zh) * 2017-11-09 2018-09-28 江苏悦达延锋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减震式汽车座椅底座
CN108143151A (zh) * 2017-12-31 2018-06-12 邓芝英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升高的家庭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6159A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的铁质家庭用椅
CN110367724A (zh) 一种便移式多维缓冲减震座椅
CN203121699U (zh) 一种坐躺两用椅
CN109431140A (zh) 升降折叠办公椅
CN104687816A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凳子
CN205180842U (zh) 一种藤编摇椅
CN203446890U (zh) 一种座椅
CN203898576U (zh) 多功能组合车椅
CN211943054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总成
US6481796B1 (en) Chair having a reclining structure
CN205682846U (zh) 一种具有电脑桌的沙发躺椅
CN203873200U (zh) 一种洗发躺椅
CN209789147U (zh) 一种靠背联动调节型抗压大班椅
CN214138318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座椅骨架
CN210842336U (zh) 高度可调节的沙发
CN211748273U (zh) 一种用于调节沙发的辅助装置
CN20272316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室外沙滩椅
KR20120003573U (ko) 다기능 낚시의자
CN105795773A (zh) 一种具有电脑桌的沙发躺椅
CN213735300U (zh)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电动三轮车座椅
CN216753865U (zh) 一种便于学校阶梯教室使用的课桌
CN212546285U (zh) 一种增强型钢管椅
CN203873201U (zh) 一种洗发躺椅的定位机构
CN209186065U (zh) 一种具有调节头枕功能的转椅
CN207604694U (zh) 一种变形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